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因數和倍數》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因數和倍數》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因數和倍數的教學反思 篇一

開學後上第一節課年級組教研課,挺有壓力的。畢竟放了這麼久的假,感覺有點不習慣,好象字都寫不穩一樣。還好,上完課後感覺還可以。

因數和倍數是一堂概念課。老教材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整除的基礎上教學因數與倍數的,而新教材沒有提到整除。教學前,我是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開課伊始,就揭示課題,讓學生談自己對因數與倍數的理解。學生結合一個乘法算“3×4= 12”入手,介紹因數與倍數概念,這樣有助於更好理解,也能節約很多時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思維被調動起來了,主動參與到了知識的學習中去了。

能不重複、不遺漏找出一個數的因數是本課的難點,絕大部分學生都能仿照找12的'因數去找,孩子都能一對一對的找,可遺漏的多,在這裏我強調按順序找,也就是從“1”開始,依次找,這樣效果很好。

為了得出因數的特點,我出了“24的因數,36的因數,18的因數”,並認真觀察這些因數看有什麼發現,由於時間不夠,我只要求孩子從因數的個數,最小,最大的因數考慮,沒有對質數,合數,公因數進行滲透。找一個數的倍數因為方法比較易於掌握,沒有過多的練習,二是激發他們想象一個數的倍數有什麼特點。

針對這節課,課後老師們就這堂課認真評析,真誠的説出自己的觀點,特別就知識的生長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了討論,特別是找一個數的因數,應注重方法的指導。由此,我們數學課堂教學應注意一下幾點:知識的滲透點、練習發展點、層次切入點、設計巧妙點、教法多樣點、語言動聽點、管理到位點、應變靈活點。

這幾點既是目標也是方向,相信我們在新的一學期,團結協作,勤奮務實,努力朝着目標前進。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二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第三單元第一節《倍數與因數》是一節概念課。關於“倍數和因數”教材中沒有寫出具體的數學意義,只是藉助乘法算式加以説明,進而讓學生探究尋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通過備課,我梳理出這樣一個教學脈絡:乘法算式——倍數和因數——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倍數。從教材本身來看,這部分知識對於五年級學生而言,沒有什麼生活經驗,也談不上有什麼新興趣,是一節數學味很濃的概念課。如何藉助教材這一載體,讓學生在互動、探究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讓乏味變成有味呢?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點教學體會。

一、設疑遷移,點燃學習的火花。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採用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作為談話引入課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例中隱藏着共同點:一一對應、相互依存。對感知倍數和因數進行有效的滲透和拓展。

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時,我依據學情,設計讓學生獨立探究尋找2的倍數、5的倍數,學生髮現2的倍數、5的倍數寫不完時,通過討論,認為用省略號表示比較恰當,用語文中的一個標點符號解決了數學問題,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學生從中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滲透學法,形成學習的技能。

由於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那麼如何讓學生體會“無限”、又如何有序寫出來呢?我讓學生嘗試説出3的倍數。學生找倍數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訣等等。我組織學生展開評價,有的學生認為:從小到大依次寫,因為有序,所以覺得好;有的學生認為:用乘法算式寫倍數,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數的影響,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幾個倍數是多少,因為簡捷正確率高所以覺得好。如此的交流雖然花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但是學生從中能體會到學習的方法,發展了思維,這才是最寶貴的。正所謂沒有一路上的山花爛漫,哪有山頂上的風光無限。

三、學練結合,及時把握學生學情。

在學生通過具體例子初步認識了倍數和因數以後,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感悟,練習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數的。方法以後,及時讓學生寫出2的倍數、5的倍數,從而引導學生髮現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並適時進行鍼對性練習,鞏固新知。

課尾,我設計了四道達標檢測練習,將整堂課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對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較,對本節課重要知識點進行檢測,及時掌握了學生的學情。

縱觀整節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體地位,嘗試練習、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加以引導,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學生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探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高。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三

1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這裏的處理的方法有所不同,在這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小數乘除法,只接觸過整數乘除法,因此教材通過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並寫乘法算式來引入因數和倍數。

2要求學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長方形的不同擺法,幫助學生建立起乘法意義的表象,為後面利用乘法找因數和倍數埋下伏筆。

3重視説的訓練,要求具體明確。“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當學生説到12*1=12時,感到有些拗口,教師即時鼓勵,體現了數學的人文精神和不放過任何細節的作風。

4如何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於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説有一定困難,這裏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着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兩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複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不老師給予有有效得多。

5練習形式活潑多樣,即顛覆傳統又紮實訓練。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四

一、數形結合減緩難度

《因數和倍數》這一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在導入中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並用不同的乘法算式來表示自己腦中所想,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放手讓每個同學找出36的所有因數,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怎樣才能找全36的所有因數呢?”這個問題,去尋找36的所有因數。由於個人經驗和思維的差異性,出現了不同的答案,但這些不同的答案卻成為探索新知的資源,在比較不同的答案中歸納出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思考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導,避免了學生的盲目猜測。通過展示、比較不同的答案,發現了按順序一對一對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在遊戲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在最後的環節中我設計了“找朋友”的遊戲,層次是先找因數朋友,再找倍數朋友,最後為兩個數找到共同的朋友。

這堂課我還存在許多不足,我的教學理念很清楚,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合作者。但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地方還是不由自主的説得過多,給學生的自主探索空間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