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語言活動反思(共17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8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大班語言活動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大班語言活動反思》相關的範文。

大班語言活動反思(共17篇)

篇1: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活動前,我讓家長與孩子談一談孩子名字的含義和故事,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大膽交流表達,瞭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時。首先,我們從外形感知“我和別人不一樣”,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記錄從粗略到細微發現了每個人身體的不同,既是對幼兒觀察能力更進一步的培養,也有利於幼兒感受個體的多樣性。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平時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徵時,他們會顯得興奮和好奇,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將成為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

有的孩子在探索中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區別他人的一個方面,但對於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幼兒瞭解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認識名字的機會。

活動《落葉》是我們很少接觸到的詩歌欣賞。

由於最近都在上有關樹葉的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對身邊的落葉都很熟悉,所以孩子們對活動比較感興趣。特別是最後的仿編詩歌,我發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袁帥説:“樹葉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蟲爬過來,躺在上面,把它當做搖籃。”、汪涵説:“樹葉落在草地上,小豬拿起來,把它當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於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裏,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興奮,編的就更起勁了。

雖説到最後活動將近半個小時,但時間好象還是太短。於是,我就請小朋友活動後找個好朋友一起編,或編給老師聽。活動後我想,孩子對仿編詩歌的興趣這麼高,何不請他們把編好的句子讓爸爸媽媽寫好帶到幼兒園來,再編成新的詩歌,貼在班級裏,孩子們肯定會更開心的。

篇2: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一、在師生互動環節中,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

通過我出示這幾種小動物尾巴的圖片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並能積極的對兒歌,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

上這節活動課之前應該先讓孩子親自觀察這三種小動物,讓他們從中自己去發現他們的各自的不同點,知道哪種動物的尾巴長,哪種動物的尾巴短。還可以適當的延伸到其他部位不同的地方。

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説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説不到點子上,關注啟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為實踐行為。

篇3: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兒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下面給大家分享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x

《我們的祖國真大》是一首簡短的詩歌,詩歌內容講述了中國的地大物博,從而激發孩子們熱愛祖國,也讓孩子們瞭解我們南方於北方的氣候差異。

首先通過PPT中的中國的地圖進入活動中,其次通過地圖中南方和北方的人們的比較,讓孩子知道中國的廣闊,從而激發孩子的自豪感。為了使幼兒能更有效的記住詩歌,我利用了東西南北的手勢方向,將歌詞中的事物放入相應的位置,幫助孩子記憶。詩歌中的“十月就飄大雪花”“圍着火爐吃西瓜”通過講解以及與我們自身的比較,還有遊戲“找一找,説一説”,幼兒都能夠在遊戲中瞭解了北方的氣候特點,知道南北方有着明顯的氣候差異。

詩歌中心句:偉大的祖國——媽媽,幼兒對於媽媽的概念只侷限在自己的媽媽上,對於祖國媽媽還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問:“為什麼要叫祖國媽媽?”在念詩歌時也經常落下這句,在此老師還需要做更多的講解,讓幼兒真正理解句意基礎上,更有效的學習詩歌,不僅知道中國的地大物博,也增進幼兒對祖國的瞭解與熱愛。

老師製作的課件不是很精緻,請幼兒講述聽到的詩歌裏的內容的時候,可以設計,孩子們説一個體現一個,不要一張一張的閃過,沒有給孩子整體的感覺,在設計的目標上教師要仔細斟酌,不要將很多內容一下次融入一個活動中,孩子們學習起來也較為的困難,其實整個活動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中傾聽與表達中的目標2中願意講話並能清楚的表達中的“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因此在活動中再多一些孩子和孩子的互動,比如説孩子們可以交流自己的爸爸媽媽跟自己講的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分享分享,相信在創編環節效果會更好!

篇4: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在孩子眼中,動物是他們的最愛。本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生字、問句和答句的讀上。

首先,以生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本案例中,堅持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如:以“趣味對讀”中,教師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教師馬上予以支持,並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在這裏,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在整個課堂當中,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尤其對於班級裏的問題學生,需要注重對他們在課堂裏參與感的建立,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師生的和諧互動,充分體現了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這正是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的人文基礎。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一位教育家説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穫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穫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穫命運。”葉聖陶先生也説過:“教育是什麼,簡單方面説,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的語文課堂習慣十分重要,尤其在一年級就顯的尤為重要。在平常的教學中,有一些習慣,我們常常不以為然。我們正在做着,或者曾經做過,卻沒有仔細去想“該不該”和“怎麼樣”。反思教育習慣之所以重要,在於教師的教育習慣直接影響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教師要捧着一顆愛心,帶着一顆童心,讓所有的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本課中,我所引領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是基於全體學生,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充滿着童趣,充滿着人文關懷;學生不是演員,勝似演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了每一個教學環節。

本堂課當中還有一些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更加註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就如識字卡學習,不僅在識字卡教學中強調識字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在每次的識字當中,增強對已認識字的鞏固。其次,再進一步增強學生認字方法的總結,通過讓學生總結的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科書第一冊中的一篇對話形式的兒歌。本文采用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描寫,採用三問三答的形式,巧妙地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文中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讀起來琅琅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並能引起學生對動物尾巴特點進行觀察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引導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學會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因此,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國小生喜歡小動物的認知特點以“朗讀訓練”為主線,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並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及作用,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堂課有一個好的開場白,可以説,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同學們都比較喜歡小動物,我就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比尾巴比賽導入新課,讓學生情緒盎然地投入學習中去。激發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促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與現實環境的統一。從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始終沉浸在積極的情感體驗當中,學習興趣濃厚。可見,教師在備課中,要不斷探索新穎的、適合本節課教學的導入方式,巧妙地導入新課。導入方式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精心進行導入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學習的始終。我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展開教學,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願望,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注重對學生識字方法的滲透,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等等激發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暢所欲言。注重分散識字,將生字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大量復現、説話落實。識字、記字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學習,或兩人討論,或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課標指出,國小語文的課堂上,每天要有十分鐘的寫字的環節,在學寫三個生字時,首先觀察每個字的重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佔格,更要求按照筆順規則寫,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提高寫字的效率。尤其是本課的“公”字,寫的時候要把重要的筆畫“捺”要寫得舒展,起筆時不要太往左,還要注意“撇折”的“折”要提提筆,而不是把筆畫送到頭。從孩子們寫字的情況看,孩子們都能寫得很漂亮,記得也牢固。

3、學會朗讀課文

首先,帶着思考的閲讀才是有收穫的閲讀,我在引導學生讀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聽清老師的問題:

(1)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

(2)它們都比得什麼?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同位交流,最後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接着,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範讀、錄音範讀之外,我還根據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後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並且讓男女生對讀,同位互讀,師生合作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三問三答的方式,體會文章的結構,瞭解六種動物尾巴各自的特點。

最後,我把學生的朗讀引向深入,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後再試着讀出問的語氣。並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我就耐心指導,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把句子讀好。我配上歡快的音樂,讓學生一邊看着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朗讀課文,同學們的朗讀熱情被激發起來了,朗讀的情緒更高漲了,朗讀的效果也特別好。

4、注重知識的遷移

真正的語文學習,要將學生的思考從課內引向課外,能讓學生舉一反三,遷移適用。《比尾巴》一課中句式“(誰)的尾巴(怎麼樣)?”出現了六次,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在學完詩歌后我設計了拓展這一環節,利用課件出示了另外的幾種小動物的圖片如牛、老虎、馬、燕子、金魚、老鼠等,學生能夠抓住動物尾巴的特點,展開激烈的討論,接着我讓學生按照課文中詩歌的樣式編兒歌。例如,“誰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誰的尾巴細又長?”“老鼠的尾巴細又長。”進行即興編兒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及瞭解其它小動物的興趣,真正講課內學習轉向課外。

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書寫指導不夠全面,沒有照顧到程度稍差的同學,還是有往前趕課的嫌疑,這樣不利於學生的全面提高,今後,我要在兼顧所有的學生上多下功夫,爭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能力,真正實現課堂的高效。

篇5: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星期二我給孩子們上了語言課《露水蘑菇》,因為有老師聽課,所以那天心理是挺緊張的。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讓孩子認識到小兔勞動了之後,肚子會餓,就想吃東西,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中間轉了一個彎。很多孩子很難明白露水蘑菇和蘑菇是同一樣蔬菜,他們覺得小兔最後吃露水蘑菇是因為蘑菇上粘上了露水,露水有點甜甜的,不會想到小兔是因為勞動之後有了飢餓感才去吃的。

我在課前也看了一位老師對這個語言活動的反思,她也認為故事中轉了個彎,讓孩子理解小兔最後喜歡吃露水蘑菇是很難的。所以為了降低活動難度,便於孩子理解,我在請孩子們聽第二遍之前,刻意強調了一下讓孩子們帶着兩個問題(1、小兔幫兔爸爸做了什麼事情?2、做好後,他感到怎麼樣?)去思考小兔後來為什麼要吃露水蘑菇了。但是從整個的效果來看,個別孩子還是把粘上了露水作為一個主因來看待。

通過這個語言活動,讓我感到自己在教學方面還存在的許多不足。還不能做到靈活應對孩子對問題的迴應,太怕被孩子帶着走而按部就班於自己課前的教學設計,今後還需要多多努力。

篇6: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設計時,我考慮到本班幼兒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個目標:

1、瞭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整個活動的設計能夠考慮孩子的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組織每個環節。活動從始至終都能夠較連貫、較順暢的組織,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也能做到承上啟下且逐步加深。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非常的高,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裏,並在活動中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整個活動的設置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

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裏收集更多的有關象形文字的圖片資料。這樣也可以對象形文字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後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散的思維,只是侷限在了我現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漢字,包括廣告牌、宣傳單、報紙、電視等等。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由於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於倉促了。

篇7: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活動前,我讓家長與孩子談一談孩子名字的含義和故事,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大膽交流表達,瞭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時。首先,我們從外形感知“我和別人不一樣”,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記錄從粗略到細微發現了每個人身體的不同,既是對幼兒觀察能力更進一步的培養,也有利於幼兒感受個體的多樣性。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平時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徵時,他們會顯得興奮和好奇,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將成為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有的孩子在探索中發現我們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區別他人的一個方面,但對於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幼兒瞭解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認識名字的機會。

篇8: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優點:整個教學環節井然有序。兩大目標:流利的朗讀兒歌,認識四個生字自、己、東、西。教學目標完成。課堂把控漸漸成型,面對課堂小插曲,能夠換成鼓勵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課堂的一種進步。針對學生的每一句發言,都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簡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環節的過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態温和,語調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是一次有着進步的公開課。

不足:針對幼兒課堂,自己的語言使用還不夠兒化,有待加強。時間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學習兒歌的朗讀時間上稍微有些短暫。對於幼兒課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號“請坐端”,可換成:“我想請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來回答我的問題”或者“我喜歡這樣坐的小朋友”,適應語言應該更傾向於鼓勵性。爭取下次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9:大班語言教學活動反思

大班語言教學活動反思

一、教師引導、鼓勵不夠

在生生互動這個環節,我讓幼兒之間推選出一個代表講述最有趣的故事時,幼兒表現出膽怯,不主動,都想把這個任務推讓給別人,就是被推選上去的幼兒也是硬着頭皮去講,講述的時候也比較拘束,不敢大聲的説,語速很快,平淡,情節的描述也不夠生動,講完後猶如釋重負的感覺。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詫異,這與《綱要》中要求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遠,當時我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很緊張,一時忘了作為教師,該有的隨機教學的能力。説出的話也顯得生硬,沒有用積極的語言進行引導。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這和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有關。我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沒有很好的體現《綱要》的精神,在活動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

二、在師生互動環節,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

通過我有感情的將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讓孩子體驗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學道理。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而且還運用了很多豐富的詞語,活動達到了高潮。

三、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

最後一個部分我想讓孩子從歌曲中體驗小熊遇事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本來也是這個活動的亮點,可是在活動中,效果沒有體現出來。這和我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有關。在活動前我自認為《吉祥三寶》這首歌曲應該是家喻户曉的,孩子也應該很熟悉,所以在平時我也沒有花時間讓孩子去感受這首歌曲。在活動中,反應出孩子們對《吉祥三寶》旋律還不夠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動對唱的環節。所以這個部分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説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説不到點子上,關注啟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

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為實踐行為。

篇10: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現在我們大班的主題是《我想飛》。飛向天空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在這個夢想的驅使下,人類不斷探索、不斷實踐,逐步實現了自由飛翔的理想。自由翱翔的理想來源於人類擺脱自身的侷限,達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渴求。幼兒更是有這種渴求。我想通過“青蛙飛行員”這一語言活動,讓幼兒的創造理想以及如何實現理想的現實認識都得到發展。

在制定該教案時,我覺得書上的活動步驟比較合理,於是決定照書上的教案進行上課,把目標定為1、通過三種角色實現飛天理想的不同態度和行為,領悟堅持才會成功的道理。2、瞭解人類探索飛行的方法。針對這兩個目標,我對故事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處理。因為青蛙造飛機這一情節我認為是達到第一個目標的重點。而課程故事中就用一句話帶過。讓幼兒聽了以後體會不出“青蛙是經過堅持不懈,不斷嘗試,不斷實踐”才夢想成真的。所以這一段我進行了處理,突出青蛙在造飛機過程中碰到了困難但還是不放棄,最終取得了成功。

在實踐活動中,小朋友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較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三個角色的對比中明白堅持才會成功的道理,他們對人類飛行歷史也充滿了好奇。但是幼兒講述自己想法的願望我沒有讓他們得到滿足,還有更深地瞭解人類飛行史的願望也沒有給予引導。

總之在這次活動中,有收穫也有許多教訓,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進行探索,學習和總結。

語言《花園裏有什麼》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編散文詩,並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裏有什麼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説一説:花園裏有什麼

教師: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什麼變化?花園裏有什麼不一樣?

二、學習散文詩《花園裏有什麼?》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裏有些什麼?他們都在幹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

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裏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裏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三、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1.教師:春天的花園裏,還可以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

聞到些什麼?

(如聽到布穀鳥的叫聲、

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四、畫一畫

1.教師:春天的花園裏有那麼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春天的花園裏有什麼?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裏,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裏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採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裏忙着鬆土,蚱蜢在草地裏學跳高。

篇11: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本次活動,我認為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

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0”為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0”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為發展幼兒的想象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

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通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説:“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為此,我通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脱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為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認真回想本次活動,我認為還存在幾點不足。

1、為追求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忽視差異教育。

在活動中,我為了體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需要幼兒集體前展示交流時,只提問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忽視了需要特殊關照的孩子。而且由於是觀摩比賽活動,為了能有更好的活動效果,怕出現亂的現象,所以不敢大膽地讓不同的孩子自主表現,不能讓更多的孩子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

2、提供玩具材料的時間不適宜,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因為是公開觀摩比賽活動,參加活動的不是本園本班的幼兒,我怕把握不了幼兒的情緒,怕出現亂的現象,我將“小猴商店”裏的一些物品(原是想讓幼兒藉助提供的這些物品想象續編故事),放置在活動室的角落裏,不敢放手事先展示,導致幼兒在分散討論、交流續編的環節中,思維受到限制,而只是簡單地模仿故事中的情節物品,等到讓幼兒參加續編故事表演時,才讓幼兒接觸到這些有助於幼兒想象的物品時,在時間上已顯得略倉促,部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受到了限制。

回顧這些現象,為了今後更好地開展類似活動,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教育要堅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

教師要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正確的教育觀,在實踐教育行為中,努力實現《綱要》的教育理念向實踐的轉化,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善於反思,堅持“一日三省”,不斷調整教育行為。在活動中創設積極互動的自由探索活動空間,靈活運用教育機制,真正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多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玩遊戲?你是怎樣想的?”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為幼兒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才能體現教育“以人為本”。

2、教育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因此,在今後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為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不管什麼樣的活動,我們都要以平常的心態對待,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較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善於捕捉能力弱的幼兒的“閃光點”,要從發現他的優點入手,及時給予肯定,不斷強化其積極向上的認同心理。這樣,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才會獲得成功和滿足,這才叫成功教育的一個亮點。

篇12: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在《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欣賞、理解、表現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本作品中兔媽媽對小兔濃濃的愛,知道媽媽的愛與關心是無微不至的,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述及幼兒對作品的表現,讓孩子們體會到文學作品給大家帶來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喜愛。

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第一,練習用“如果……我就……”的'句式表達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並展開想象,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第二,引導孩子體會母愛的偉大,能從故事中體會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從而練習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的愛。第三,引導幼兒理解圖書中小兔和兔媽媽變化之間的關係,嘗試運用創作想象作畫並用語言將圖片內容表達出來,體會自己製作繪本的樂趣。第一點,讓孩子們練習“如果……我就……”的句式中,我班孩子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展開想象中,如:小兔子變成船,媽媽會變成什麼?説説故事的情節。沒有了圖片的約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釋放了,活動氣氛很熱烈。第二點,在引導孩子體會母愛偉大,在六幅圖的中孩子們也能説出媽媽對自己的愛。第三點,嘗試運用創作想象與作畫,這個是整個活動的難點,孩子們從來沒有嘗試創作過自己的繪本,今天通過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製作了一本圖書《新逃家小兔》,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很稀罕的。

我在導入部分很有激情,孩子們也很有興趣,但是在第二部分引導孩子觀察圖片並進行講述,開展想象。我可能在提問上比較囉嗦,儘管在試教時語言組的組長汪老師和我師傅,還有幾個聽課的老師告訴我語言應該精煉精煉再精煉,我還沒有達到這種層次,但是我已經在努力了。可能今天活動當中我又囉嗦了!

最後一個環節是課件完整欣賞故事,繪畫激發幼兒想象,再次鞏固,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本來常規課就是看圖説話下來,沒有什麼,但是我今天把美術這塊東西加進去了,把領域滲透在一起。但在今後提問技巧方面還是需要我繼續努力的。

我覺得我整堂課的語言比較有激情,在出示圖片的同時向幼兒提問,並且層層深入,不斷提高。將主動權交給幼兒。從這本圖畫書當中我也看到了我班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他們讀圖的能力超出了我之前的估計,幼兒通過感知這本繪本作品,學習了成熟的語言,並得到創造性運用語言的啟發。特別是提升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幼兒想説、敢説、會説,且説得非常好!

篇13: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

《相反日》這一內容選自主題活動“相反國”,主要使幼兒在活動中通過一系列遊戲來體驗反着説話、反着做事的樂趣,並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語言組織能力來獲得相反的概念,讓幼兒知道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相反的現象。

本次活動我的準備工作充分,製作了豐富的教學具及形象直觀的“ppt”圖片,活動中師生有效的使用了製作的教學具,使其發揮了實效性。

活動過程我以扮演“相反國國王”為主線,一步步引導孩子從易到難,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反着説、反着做、相反詞配對”,遊戲過關後來到“相反國”,再讓幼兒仔細觀察其中的有趣現象,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組織、創造出一首有趣的詩歌。整個過程中,環節清晰緊湊,設置的情景能使孩子自主積極的參與活動,整個活動氛圍輕鬆愉悦,師幼互動良好,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的實踐,我覺得還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活動中沒有留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觀察圖片,自由討論創作詩歌。今後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自由討論,交流,最後再讓孩子合作創作。孩子們的想象非常豐富,討論、交流、合作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靈感,也為能力弱的孩子帶來幫助。

2.最後一個環節“分享歌曲”顯得多餘,沒有起到教學價值,對目標的實現也未發揮其作用。今後在活動設計時應保證每個教學環節設計的有效性,使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為教學目標服務。

3.本次活動的目標沒有較強的針對性,顯得有些空洞。今後應認真分析教材,依據所帶班幼兒的實際來制定適宜的目標。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做到多總結、多反思、多創新,呈現更好的教學活動。

篇14: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

幼兒基本都有過害怕的經歷,什麼事會讓你感到害怕呢?遇到害怕的事時你會怎麼做呢?怎樣使自己勇敢起來呢?我以懸念引出故事《重要電話》,幼兒很想聽下讓喀秋莎勇敢起來的祕密到底是什麼?因此,帶着問題幼兒好奇的聽起故事來。這個故事很好聽,特別是磁帶裏配上了這個曲折的音樂,很讓人投入到角色中,原來,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經不怕一個人在家裏過夜了,這説明了他已經長大了,聽到最後,幼兒這才恍然大悟。那你長大了嗎?我請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原來,我們為家人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總結我們自己也長大了,幼兒也非常的開心。

針對這堂課,我總結了我的不足,值得改進:

1、讓幼兒説説“要是隻有你一個人晚上在家,你心裏的感覺會是怎麼樣的?”時,幼兒都能積極地回答,如:“很害怕,很孤單”、“很想找個人陪”等等,應該對幼兒的回答做個迴應,感覺自己缺少了與幼兒這樣的交流。

2、故事的高潮中,媽媽走過主人公特別害怕,自我感覺這方面表演有待加強,在語氣、神情中表現再突出一點,幼兒印象會更加深刻。

3、故事最後,原來是媽媽打來的重要電話,在媽媽的對話中,讓幼兒學着老師説,幼兒學的不錯,反思中,我後來一想,假如讓幼兒自己拿起電話,上來表演模仿媽媽的話,這樣會更好。

篇15: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

這是我工作以來繼亮相課之後第二次在眾多教師和領導面前展示自己的課,對於這次的活動我非常重視。

在創編故事和備課以及製作課件過程中,如何讓孩子能夠較好領悟故事的意義,師傅和我一起探討,研究,刪刪減減後終於出現了語言活動《發明家奇奇熊》。在磨課過程中,師傅給我提了很多意見和很好的建議,比如我的語言底氣不夠,説話聲音太虛。對於幼兒的回答不能靈活的接上。在幼兒繪畫時可以放些輕音樂,音樂遊戲環節放在最後會比較能夠烘托氣氛。課件上有些畫面容易引起幼兒的誤導等等。於是我再次修改了教案,課件,加了音樂並猜測的孩子們可能會有的回答等,師傅還把活動中的一些語言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神情,一句句教我。在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和師傅打了很久的電話,她把一些問題再次提醒了我,看出了我的緊張,師傅説了一句讓我很難忘的話:“什麼時候都要自信,而且師傅看到了你的努力,這樣就夠了,不管結果怎樣,過程就是你所得到的最大的收穫。”這句話在我比賽的當天也一直激勵着我。我相信也會一直激勵着我未來的每一天。

對於課前的準備工作,我的經驗還是很不夠,對座位的安排還不夠妥當,經由師傅提點,才調整好。上課時剛開始有點緊張,沒有很放的開,不夠投入,隨着活動的深入才慢慢調節好,忘卻緊張感,完全投入進去。講述故事的語氣和語速還不能把握的很好,如果能夠抑揚頓挫的進行講述,我想孩子對故事會更有興趣,聽的也會更投入。還有,在活動中,我的靈活度也很不夠,對於幼兒的回答我還不能接的很好,較多重複幼兒的回答。還有一個很大的失誤就是在最後環節中,音樂遊戲時的音樂太輕了,沒有能很好的提起活動的氣氛。

通過這個活動,我很清楚的看見了自身存在的很多的不足,也看清了繼續努力的方向。

篇16: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

《七色花》這篇文章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因為迷路,從老婆婆那裏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就用這七片花瓣實現了她的七個願望,用最後的一片花瓣,幫助殘疾人維佳恢復了健康,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做有意義的事,要做一個善良的好人。

在《七色花》的教學過程中,我重點體現“以邊閲讀邊猜想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採用多種形式的閲讀,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教學活動中通過設計不同的互動環節,如: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等,把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討論中,我又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都爭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與別人分享,給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和交流時間,讓大家暢所欲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一下子激活了他們的思維火花。

課堂是幼兒舒展靈性的空間,只要留給他們一定的思維、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幼兒暢所欲言,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鼓勵,那麼孩子的靈性可以進一步得到舒展。這一節課,我最大的收穫是感動,讓我發現孩子們都有一顆善良、美麗的心靈。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

1、這節課中幼兒的思維始終都在活動。

2、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了情感教育。

3、激發了幼兒閲讀童話的興趣。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

1、個別回答時給孩子們更多地表述機會。

2、充分運用好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合理引導幼兒的想象力。

努力方向: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努力讓幼兒擁有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勇於表述自己見地的機會,給孩子們創造自主、寬鬆、充滿樂趣的互動環節,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在快樂中學得本領。

篇17:大班語言活動的教學反思

今天(12月28日),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語言活動《吹牛大王》。吹牛的目的是娛樂,騙人的目的是損人利己。前者充滿童稚的幻想,後者充斥功利的動機。幼兒愛空想,時常區分不出真假,辨別不了吹牛空想與撒謊騙人的不同。本次教育活動讓幼兒明白:不迴避客觀事實,既積極引導幼兒童真的大膽幻想,又讓幼兒初步瞭解吹牛與撒謊的區別。

在活動的導入環節我以“貪吃的我”來引起幼兒的興趣,通過運用詼諧逗笑的語句來贏得幼兒的捧腹大笑,孩子們都在那邊説“假的”、“不可能”、“亂講”等等。順勢我引出故事中兩個喜歡吹牛的小男孩小米沙和斯大西克,聽聽他們是怎麼吹的。

我先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從開始至汽車被我踩扁了)在講述故事中人物的對話時,我的語氣和體態動作都儘量做到非常誇張,以達到讓幼兒忍不住笑的效果。聽完後幼兒幾乎都能説出自己覺得編的最好玩的部分,由於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很平凡,所以幼兒不能很好地分清究竟哪句話是小米沙説的哪句話是斯大西克説的。之後我講述了故事的第二部分(從汽車被我踩扁了至不是去騙人的),我先讓幼兒説説依果爾的話,然後就着問幼兒他這是在吹牛嗎?通過吹牛與撒謊的`比較,讓幼兒明白吹牛與撒謊之間的區別。在故事最後“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飛到……”的環節,我讓孩子大膽想象,來比一比誰的牛吹的最有趣,來評一個吹牛大王。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孩子説的五花八門有趣極了。俊豪説:“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飛到太空去,和外星人一起玩。”晶晶説:“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會飛到海上遇見大鯨魚,被它的噴水噴到了天空上,又飛到了岸上。”等等。教室了響起了孩子們陣陣的笑聲。孩子語言能力就在孩子們陣陣的笑聲中得到了提高,就連以前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都高高的舉起了手。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一直很開心,教室裏充滿着笑聲,時不時一陣寂靜,一陣瘋狂大笑,幼兒的興趣已經被激起。這樣的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們開懷大笑,我想有時這個笑就是代表着孩子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