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活動倉頡造字反思(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1K

大班活動倉頡造字反思(通用多篇)

大班活動倉頡造字反思 篇一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引導幼兒瞭解漢字的由來,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分兩部分進行。第一個環節通過教學掛圖及講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倉頡造字的過

程;鼓勵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第二個環節我以“字的配對”遊戲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畫和象形文字及漢字及形狀上的異同,激發幼兒對象形文字的興趣。為進一步探索漢字的發展與演變奠定基礎。

這一活動通過欣賞故事,使幼兒初步瞭解漢字的由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目的。為以後的教學活動積累了經驗

大班活動倉頡造字反思 篇二

活動反思:

1、我執教的這節課時間有點晚,是因為剛好那天去了烈士陵園,不過晚有晚的好處,我可以基於其他教師課堂上的經驗與反思,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修改。

2、當然,活動前我對象形文字的相關知識也進行了考究。知道了象形文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們從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記錄方式的一種傳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變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種漢字字體(據我瞭解,埃及的象形文字比我國還早)。是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3、晨間活動時,我就帶了孩子去幼兒園的“文字牆”接觸了象形文字 (如:這個字像什麼?)。因此當活動中出現“⊙”的象形文字時,小朋友很容易就説出來,這像太陽,於是很自然地引出故事《倉頡造字》,由於故事本身編寫得比較枯燥、口語化不強,不為幼兒所理解,於是我根據三張掛圖對故事進行了改編,使之簡單、易懂。活動中通過提問,幼兒基本能理解故事內容。但是,如果單憑故事中(包括結合圖片)的闡述想讓幼兒瞭解象形文的由來,以及找與之相對應的現代文字,對幼兒來説比較抽象,比較難。即使一時間幼兒能理解,但他們的理解也是膚淺的、表面的。於是我又從網上找來了動畫短片(老師所説的倉頡造字短片我找不到)——父親教兒子識字。生動、形象的講解,不但讓幼兒更進一步地瞭解了中國文字的起源,還通過動畫中活動的象形文字,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了象形文字和與之對應的現代文字的關係,猜測環節就得到了這一驗證。在幼兒對中國文字興趣盎然的時候,我順勢而下,運用提問式小結,把活動帶向更高一個境界——讓幼兒自然地萌發“身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為另一個目標的達成做了服務。

應該説整個活動是比較成功的。只是本人略有困惑:在這個活動中,有兩個概念如何詮釋?一是現代文字;一是漢字。在活動中如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