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社會教學反思(共7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75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大班社會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大班社會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大班社會教學反思(共7篇)

篇一: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本活動進行了多次試教,最終形成以上方案,以下是個人的思考:

(一)對活動目標的思考

孩子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自我並逐漸成熟長大,同樣,幼兒情緒控制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雖然一節活動並不能立竿見影的達到學會情緒管理的目的,但我認為對孩子來説是會有觸動和借鑑的作用,希望通過本活動讓孩子關注自我情緒,敢於直面自己的消極情緒,知道積極的態度和方法是可以化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因此,在多次調試後,本節活動的目標定位為:1、願意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緒體驗。2、知道生氣是正常情緒的一種,嘗試瞭解調節情緒的方法。本活動中也較好的達到預期目標。

(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打磨

1、教材的運用。

《大火球要爆炸》圖畫書篇幅長,前部分是講述故事主角出現“生氣”情緒的影響,後部分是介紹舒緩情緒的方法。在活動的設計之初,為了讓孩子熟悉故事內容,我在講述、提問故事內容方面用的時間比較多,忽略了本節活動所體現的是社會領域目標,第一次的教學活動演變成了語言教學活動。經過調整,我選擇了《大火球要爆炸》故事情節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內容,作為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的話題素材,重點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緒體驗,於是,再次開展教學活動便迴歸了主題。

2、表格的設計。

在首次的教學過程中,在討論“爸爸、媽媽、阿姨、叔叔……他們會生氣嗎?”及“生氣好不好”的問題上,幼兒明顯經驗儲備不足且有所顧忌,因此交流討論的氣氛不熱烈,於是,在第二次教學活動開展前,我設計了問卷調查,從課堂反饋情況中,問卷的鋪墊很有必要,孩子通過與他人交流,有了新的認知,瞭解到生氣是正常情緒的一種;在教學過程有一個環節,最初是通過閲讀、提問的形式,讓幼兒瞭解故事中調節情緒的方法,但實際操作中明顯覺得此環節略顯累贅,影響課堂的節奏,效果也不明顯,於是,在閲讀故事內容後,採用製作“生氣時可以怎麼做”圖表的方案,通過繪製簡單的圖標,很好的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獲得調節情緒的新經驗。

3、環境的創設。

我注重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情感交流環境、營造輕鬆愉快討論的氛圍,讓孩子可以自由地、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隨意否定孩子的情緒,我想,當他們充分體現到生氣的情緒,同時又不被這種情緒所左右的時候,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態度。

(三)收穫

在活動的設計和施教的過程中,我獲得了新的認知:能夠宣泄自己情緒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因此,我們要幫助幼兒正確對待他們的各種情緒,也有義務讓幼兒學會擁有成熟快樂的情緒,進而以穩定持久快樂的積極情緒幫助幼兒形成樂觀、活潑、積極向上的人格特徵。

篇二: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有幸參加社會學科組的園本培訓社會學科組教學研討活動;此次研討的主題是“教學活動中學習情境的設計”,根據這一要求,我進行了選材,也看了很多社會課.最終發現繪本《勇氣》比較分合我們的研討主題,並且它講述的就是孩子在生活中遇見的一些小事,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當下孩子們也比較缺乏勇氣,一次最終確定這一活動.

此次活動主要包含四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勇氣.

二、勇氣的多種形式.

1、傾聽故事瞭解勇氣的多種形式.

2、回憶勇氣,加深印象

3、歸納提升,理解勇氣(這裏我第一次試上不分主次都進行了拓展,延伸到生活中.經過研討,我們組的成員一致認為,過於��嗦,因此,這次錄像中我就勇敢、主動進行了適當延伸,其他一帶而過.)

三、遷移經驗,分享勇氣.

1、記錄繪畫.

2、幼兒交流繪畫內容.

3、教師總結.

四、結束部分.

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主要採取了情境教學法,活動後發現了一些不足:課堂教學中,當談到某一話題,很多孩子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課堂比較混亂.這是我應該及時的停止,進行適時的引導,告訴幼兒認真傾聽,關注幼兒長遠發展,但是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二、教師的教態語言不夠精煉.如:教學過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詞.三、教師關注全體的意識不強,在教學活動中,有些幼兒目光遊離,教師沒能很好的關注全體.

社會活動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的體驗,並且我們想讓大家看到通過這節課孩子們學到了什麼.因此在試上錄像後,我們組的成員,建議把第四部分“結束部分”改為拓展延伸,即設計一個遊戲環節讓孩子真正的去體驗勇氣.

設想為:

一、孩子們我們知道什麼是勇氣了,想不想去體驗一下?

二、在操場把很多的輪胎、平衡木擺放好,並含有一定的難度,讓孩子一個個攀爬過去.

三、帶領幼兒回到教室,問他們你們覺得自己怎麼樣?在玩的過程中,你覺得哪點表現你有勇氣?是哪一種勇氣呢?

篇三: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語言的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次開展的社會活動《有用的椅子》其中一條目標就是“欣賞不同造型、不同用處的椅子,説説自己的想法。”那在這節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根據圖片大膽的進行講述。讓幼兒講述,教師的提問我認為是影響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回憶整個教學活動,我認為在這節教學活動我的提問為師幼之間的互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1、教師的提問應具有導思性

教學過程中,一個接一個的、瑣碎的、“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只會使孩子機械地去回答、去應付,失去學習的興趣。 所以,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儘量避免這樣的提問,特別是針對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在活動中設計一些能更好的讓幼兒進行思考性的問題,他們的積極性更高。例如:第二環節中關於輪椅的提問: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椅子?它與我們坐的椅子有什麼不同?它為殘疾人提供了哪些方便?等等,都是有一定的針對性導思性。

2、教師的提問應具有想象力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其中第三個環節讓幼兒欣賞獨特造型的椅子,這些椅子的造型幼兒是沒有看過的。當孩子看到這些椅子的時候,他們馬上就興奮起來,趁這個時候,我就給孩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能發揮想象的問題。孩子雖然一開始不知道這些椅子是怎麼使用,有什麼特別的功能,但是當老師提出問題之後,他們就根據問題觀察、想象。我認為這個環節我所提出的問題和幼兒給我的反應都是特別好的。

3、教師的提問應具有靈活性

靈活性這一點我認為在整個活動中都有體現,因為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後,幼兒進行回答了,他們回答完之後教師能夠接的的上,不會讓自己提出的問題絆倒自己。

4、提問要注意抓住重點

這是一節社會活動,主要讓幼兒欣賞不同造型的椅子,觀察外形的不同,瞭解它們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所有的問題主要依據這方面這經提問,整個活動的重點教師就能夠很好的把握,時時刻刻引導幼兒,不偏離整個活動的中心。

我認為這節教學活動開展下來還是很不錯,當然活動中教師給幼兒的迴應還可以在有針對性。

篇四: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一)從活動現場孩子們的情緒熱烈、狀態良好、參與積極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恰當的,因為要基於孩子的經驗,因此他們能十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而且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制訂用錢計劃對他們來講是全部的要求,此外,面隊眾多的物品及玩樂場所,他們需要全面觀察思考,做出選擇。同時,錢款又是必須限制在10元錢以內。這是一次整合現有才智的考驗,此外,在小組合作中又必須要統一意見,這對正在學習合作進程中的孩子來説,也是一次挑戰。完成以後,他們明顯的又前進了一步。

(二)教育活動設計的意圖是希望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動的引領者,受教育者則是活動的體驗者”的原則。我們相信,這是二期課改新理念指引下的重要教育原則。本活動的情景設計,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動機,他們不僅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還體悟到與人合作的快樂,而且在自主體驗之後,把所獲的認知經驗內化為自身的關鍵經驗。

(三)活動的每一段落都是精彩的,因此,哪一段也捨不得刪去,以致整個活動時間過長,雖然孩子始終十分投入,但畢竟這是遺憾的地方。説明教師在設計時預計不足,特別是當最後,小組沒有用足10元錢,這是意料之外的。於是對多餘的“錢款怎麼辦”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當然是可以把它列入延伸部分。問題是此題、此情、此景是容不得“適可”而止的,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幼兒的情緒一旦冷卻以後,可能很難再次重振。

篇五: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條件優越,缺乏面對失敗、挫折的勇氣和承受能力。讓孩子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自信、樂觀地面對生活,善於發揮自身優勢,能夠從跌倒的地方勇敢地站起來,為將來升入國小後更快地適應新的集體生活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是設計這節活動的初衷。有趣的故事、遊戲與教育的結合,是這節活動的特點。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觀察、找尋事物發展的原因。

2.瞭解失敗與成功之間的關係,能初步總結成功所需要的簡單條件。

活動準備

1.熟悉《龜兔賽跑》的故事情節,瞭解故事結果產生的原因。

2.提前佈置鋪墊工作――設想《第二次龜兔賽跑》。

3.龜兔手偶,龜兔頭飾,背景小舞台。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1)觀看手偶表演《龜兔賽跑》。

(2)提問:這場比賽誰贏了?誰輸了?為什麼?

(3)引導幼兒思考,發現並説出兔子輸了,是因為他依仗自身的優勢太驕傲;烏龜贏了,是因為他面對自己的弱勢不氣餒,比賽中全力以赴,認真,堅持。

2.活動繼續

(1)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大膽演示《第二次龜兔賽跑》。請幼兒到背景舞台上演示自己設想的第二次龜兔賽跑,引導幼兒表演出兔子發現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後賽跑的結果:兔子不再驕傲,努力奔跑,從山頂跑到山下的大樹旁,終於戰勝烏龜,取得勝利。烏龜祝賀他,也友好地擁抱他。

(2)提問:這次比賽誰贏了?為什麼?烏龜雖然輸了卻沒有垂頭喪氣,為什麼?你們猜猜它的心裏是怎麼想的?

(3)啟發、引導幼兒發現,並能説出兔子沒有被失敗打倒,而是虛心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最終取得了第二次比賽的勝利。烏龜雖然輸了,但它能勇敢地面對,並能真心地祝賀兔子,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4)結合自身,談談生活中的實例。提問:咱們班的小朋友平時有沒有碰到過比賽或做事時成功或失敗的事情?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引導幼兒發現失敗和成功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成功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要謙虛地面對成功,勇敢地面對失敗;失敗不可怕,怕的是在失敗中跌倒就沒有勇氣站起來。

3.活動擴展

(1)現場共同編排、演示《第三次龜兔賽跑》。為幼兒提前規定出故事結果(烏龜和免子都贏了),在此前提下幼兒大膽創編故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要求故事發展合理,表述語言和演示動作豐富。

(2)提問:哪組小朋友能勇敢地到舞台前講述續編的故事,並能大膽地表演出來?(鼓勵平日裏膽量較小的幼兒表演,給他展示自我、提高自信的機會。教師可從旁引導他完成。)

(3)啟發幼兒開動腦筋,運用智慧幫助烏龜提高速度。例如,把身體縮進殼裏,運用滾動的速度與兔子比賽。最終烏龜和兔子一同到達終點。引導幼兒發現烏龜這次成功主要是依靠智慧。

(4)結合自身,談談生活中的實例。

提問:做成功一件事不容易。你在平日裏有沒有做事成功時?你是怎麼辦到的?引導幼兒總結出:成功不僅要敢於面對以往的失敗,還要謙虛,努力,學習運用智慧。瞭解這些是成功所需的基本條件。總結出:面對失敗和困難要樂觀、積極地對待,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4.活動延伸户外遊戲――龜兔賽跑

目標:培養幼兒認真、堅持的態度,勝利的一方不驕傲,失敗的一方不氣餒,並能找出配合更默契的辦法(接力時的方式方法)。

準備:兔子、烏龜的頭飾若干、兩把椅子,地面上劃出起點線。

過程:將幼兒分為兩隊(烏龜隊、免子隊),分別戴上相應的動物頭飾,進行往返接力跑比賽(強調規則和配合意識)。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要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幼兒教育活動中,素質教育應該放在各項教育的首位。而素質教育中,心理素質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師本着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培養其自信心、自尊心和不懼怕困難的心理素質,為幼兒提供發揮自己優勢、勇於戰勝困難、善於爭取成功的機會。幼兒通過學習故事一,發展出故事二,現場創編、表演故事三,發現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內在關係,並結合自身實際問題,改進不足,獲取社會知識。充分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這也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需要的。

篇六: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2、瞭解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PPT課件;奧運會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談話:我們是哪國人?你知道我們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嗎?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僅產生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我們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還創造了領先世界的四大發明。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來認識一下我們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出示漢字:四大發明)

2、認識造紙術

出示紙,提問:這是什麼?你們認識的紙有哪些?紙可以做什麼?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又是誰發明了紙?

講解:紙是我們中國人最先發明的。在沒有紙以前,人們看的書是用刀把字記得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叫甲骨文。可龜甲、獸骨都不好獲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塊龜甲上只能記得幾個字。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把竹子、木頭劈成狹長的小片,再將表面刮平,用毛筆蘸墨把字寫在這些竹片上,串起來成書,叫竹簡。這種書,寫、看、攜帶都非常不方便。與此同時,還有一種書寫材料叫縑帛。帛是用蠶絲製作的,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它雖然輕便也容易攜帶,但卻不能廣泛使用。

提問:蔡倫造紙之前人們用什麼寫字?蔡倫是用什麼東西造紙的?他是怎樣造紙的?

看圖片,進一步瞭解蔡倫造紙的過程。

小結:在蔡倫造紙術的基礎上,我們更進一步地改進了造紙技術,現在我們用的紙又光滑又潔白,種類又多,都要感謝這項偉大的發明。(出示漢字:造紙術)

3、認識印刷術

提問:小朋友看的書上面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字,這些字是怎樣出現在書上的呢?

講解:在紙出現後的很長時間裏,書上的字還是靠人們用手抄寫的。抄一本書很費勁,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後來人們在印章啟發下,發明了雕版印刷。(出示印章,圖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塗上墨,鋪上紙,再用刷子輕輕一刷,字就在紙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問:剛才介紹的是什麼技術?誰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小結:活字印刷術是我們人類發明史上的又一大進步。(出示漢字:活字印刷術)

4、認識指南針

提問:人們出去旅行或在海上航行時,如果迷失了方向該怎麼辦?

出示指南針,你知道它有什麼用嗎?它是誰發明的?

講解:我們中國古代人民發明了指南針。(出示圖片)最早的指南針是用磁石做的,像一把大勺子,放在光滑的銅盤上,不論勺子怎樣轉動,只要一停下來,勺把總是指向南方,我們把它叫做司南。後來人們用人造磁鐵做成了指南針,用來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指明方向。人們帶上它就再也不會迷路了。

體驗:幼兒拿指南針站在不同方向,看看指針都指在哪裏?(出示漢字:指南針)

5、認識火藥

提問:小朋友放過鞭炮嗎?鞭炮為什麼會響呢?

講解:鞭炮裏有一種東西叫火藥,和火一接觸就會發生爆炸。少量的火藥燃燒會發出輕微的響聲,而大量的火藥被點燃就會產生很強的破壞力,比如解放軍叔叔用的槍、炮、導彈等都要用到火藥。火藥也是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唐朝的時候人們已經用火藥造火槍、火炮等武器了。

6、談話: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四大發明都是我們中國最先發明的,比其他國家早了很多年。它們在世界上都非常地有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四大發明就被以獨特的形式展現出來。

播放奧運會開幕式上有關四大發明的視頻,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及中國人民的智慧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這一活動在讓幼兒瞭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知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的名稱及其作用。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先從最簡單的指南針入手,讓幼兒先尋找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再出示實物指南針讓幼兒觀察,知道指南針的最大特點就是為人民指明方向,瞭解指南針能對旅行者帶來便捷。

隨後引出中國古代的其他發明。火藥對幼兒來説不是很陌生,因為他們知道大炮,在討論這些常見武器子彈的製造上幼兒也能理解。但是造紙術和印刷術對幼兒來説有些難,為此我從名稱入手,把這兩種發明分別介紹為“造紙的技術”和“印刷的技術”(前幾天幼兒對“印刷”現象有所瞭解)。

為了讓幼兒瞭解造紙術,我向孩子們現場演示了造紙的技術,沒有樹皮、樹葉和布料纖維,我用餐巾紙代替,把餐巾紙撕成小碎片,活水攪拌,再將紙漿攤平,晾乾。通過演示,孩子們親眼看到了造紙的幾個基本過程:搗碎——活水攪拌——攤平——晾乾。演示的過程幼兒非常感興趣,目不轉睛地盯着我的每個動作,還時不時發出讚歎的聲音。印刷術較難演示,我們就從刻印章入手,通過刻印章的原理聯想到印刷。活動後幼兒對造紙術還在討論紛紛,有很多孩子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我演示的作品,他們對紙可以製造感到驚奇。

反思這個活動,我如果在現場運用樹皮、樹葉、布料纖維作為造紙的原料讓幼兒觀看的話,孩子們更能和古代人們的生活產生聯繫,這樣的記憶效果也會更好。

篇七: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我們班的孩子們在平時玩球的時候總是願意用來扔,所以我想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條件,讓他們扔得更開心,並且能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這次的體育遊戲,我選擇了球類,本來我想用大的皮球的,但是我又考慮到孩子的手臂力量還不夠,皮球的體積過大,孩子們對於皮球的抓拿和扔、投,未必會掌握的很好,所以我還是選擇了體積比較小的小皮球,這種小朋友可以比較方便於幼兒的抓握,可以先引導幼兒學習球類的拋投。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科學教學應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我首先用舒緩的音樂形成輕鬆的活動氣氛,認識時鐘時,為幼兒準備足夠多的材料,説明時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

大獅子的爪子是什麼樣的?(一起説“尖尖的”)大獅子的頭是什麼樣的?頭上有什麼?(“棕毛”可請爸爸回答)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説大獅子的頭上的毛是什麼?

教學之餘,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政治業務學習外,還訂閲了教育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