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整理11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大班語言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大班語言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整理11篇)

篇1: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一: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我組織了一次教學觀摩活動,我在工作允許的時間內,儘量前往學習,各位老師的教師的教學經驗都比我豐富許多,在聽課過程中我更感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我很希望自己能多有這種學習的機會,感受並吸納各位教師的長處。針對自己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所思所想與不足之處在此做一總結。

現在我來談談我這節課吧。這節課我選擇的是,這節課目標要求(1)是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2)是讓他們學説話。我在設計這次活動時將目標的第二條改為讓幼兒為書中的圖畫注入語言。這條我也想到會有些難度,但我認為幼兒的思維正是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我應該在這方面做些嘗試,我很喜歡有些教師上課的活躍氣氛與動靜交替的教學設計,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兩次遊戲,第一次的拍手遊戲作為引出,最後的跳躍的動作為結束,開始由於緊張差點忘了台詞,中間愣了幾秒鐘。接下來的過程我運用了教材中的圖畫為第一個環節,教師來説話,然後再請幼兒來説話。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了一個大的毛病,幼兒都跟着我的話在説,,可以説我先出示的圖片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思維,如果有下一次,我會先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先去想去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急於去塞給他們。另外,我上的是一節語言課應以説為主,而我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所以我給幼兒許多的圖畫,請他們去想去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然後説給同伴聽。

請幼兒為他們的圖畫賦予語言時,幼兒很多都回答都是一樣的。造成幼兒的這種回答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的引導語用的不準確,用的不夠到位;另一個是幼兒沒有或很少有這方面的訓練想象遊戲,經過再三的努力,終於我聽到不一樣的説話了,雖然很簡單也很重複,但是終於開口了,在我假模假樣的掏禮物給他們時,很多幼兒説:“什麼也沒有”我的目的是希望給幼兒一個假象的空間,可是由於自己的語言包括自己的形體語言表現的都不到位,導致的結果是讓我自己感到像是中的那個騙子。這節課雖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來講也是我的真實水平,在評課時能聽到説我上的還不錯,我真的已經很高興了。

這次活動讓我真的收穫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讓我學習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讓我在自己的語言課上嘗試了一下自己的方式,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另外我有了一個最大的感受,放鬆自己,儘量去做好,不要想結果,只有你放開了,孩子才會無拘無束。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二:幼兒園大班語言《小馬過河》教學反思(617字)

1.營造童話意境

激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我以童話 小馬過河 為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學生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後的教學中,緊緊圍繞 小馬過河

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融為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

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創造空間。我想,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學生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為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

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生學的輕鬆,但往往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學生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衝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在課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 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三:大班語言《我有禮物送給你》教學反思(660字)

活動目標:

1、嘗試説出自己贈送的禮物所要表達的“心意”,學習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

2、願意用大方真誠的方式向朋友表示新年的祝福。活動難點:出自己贈送的禮物所要表達的“心意”,學習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

難點剖析:

不少幼兒已經懂得同伴的互愛、尊重和交往,但對於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卻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此活動就是想通過贈送禮物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嘗試説出自己贈送的禮物所要表達的“心意”,學習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幼兒自帶準備送給朋友的禮物

活動流程:

一、講述自己的禮物所要表達的心意。

1、幼兒説説自己帶的禮物中表達的“心意”是什麼?

2、引導並幫助幼兒將自己的心意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

3、請幼兒和教師一起評選最有心意的禮物。

二、學習圍繞主題説一段話“我有話要對你説”。

送禮物的時候,我們有什麼話想説?

三、討論贈送禮物的方式。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形式比較多,因此活動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來激發幼兒製作禮物的願望,並讓幼兒一起討論製作禮物的方法和材料,幼兒在討論過程中積極性很高,能踴躍發表自己想製作禮物的方法和材料,有了第一環節的討論,所以在製作禮物的過程中幼兒既能開動腦筋又能比較認真地完成作業。在整個活動中我時時體現以幼兒為中心,引導他們去充分發揮想象,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引導幼兒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活動中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認真地進行製作,幼兒製作的禮物形式比較多,對於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個幼兒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有些幼兒想象很豐富,還給畫面裝飾、美化。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篇2: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本週是關於《秋天多美好》主題的內容,我選擇了散文詩《落葉》這個集體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與反思。

描寫秋天的詩歌很多,説它的絢麗多彩、誇它的碩果累累。《落葉》描寫了秋天裏典型的積極特徵,它以優美、委婉、擬人、比喻、貼近生活的筆觸向大家描繪了秋天裏落葉飄飄的優美意境,展現了落葉與小動物之間和諧共處的温馨畫面,激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也從中學習了樹葉飄落的自然現象,既有畫面的絢麗多彩,又有詩的靈魂,字裏行間跳動着一種“秋”的氣息。這篇散文詩不同於一般的敍事散文,它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情節,刻畫了小動物們的可愛鮮明形象,建構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秋景圖,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跟容易激發幼兒欣賞的願望、學習興趣,引起美的情感共鳴。幼兒在欣賞和理解的過程中,也學到了一些自然知識,大班幼兒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有了初步的理解、表達能力合情感體驗,這篇散文詩能給孩子以沒的陶冶和享受。

整個活動中我都是緊緊圍繞重點理解散文詩內容來展開的,通過傾聽、提問、討論、觀察圖片等形式,讓孩子感受秋天落葉飄飄的優美意境;在難點仿編突破上用了幾個啟發式的提問“樹葉還會飄落到哪裏?”“會被誰看見,怎麼過來,把它當作什麼呢?”幼兒通過互相討論和交流進行仿編。

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1、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前期經驗的準備,讓孩子在週末的時候去公園收集落葉,通過觀察樹葉、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探討“為什麼會落葉”等前期經驗的鋪墊。

2、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3、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句“大家説的真好!”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

4、為幼兒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在幼兒進行仿編前,採用小組或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有説話的機會,他們説話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5.綜合藝術,照顧全體,使人人都能參與想象、講述活動。用繪畫的形式讓幼兒把仿編的內容畫出來,活動後便於幼兒再次交流。

6、在在此次活動開展中,孩子們興趣充足。活動中運用音樂烘托,更能讓幼兒身臨其境。但活動過後我想如果能運用圖譜,把動物做成圖示,展示出來,幼兒能更容易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有助於他們學唸詩歌,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篇3: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要讓幼兒感知水的特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知道水會隨着温度的變化而變化,瞭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我覺得自己選得內容是比較適合大班的小朋友學習的。

在活動之前,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水、牛奶、可樂、彩色花片,熱水、紙等,還事先在冰箱裏面凍好冰塊。上課前,我也做了多次試驗,比較成功。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我是先通過出示一些玩水的玩具,讓幼兒一起玩一玩水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接着要讓幼兒知道水的特徵是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在介紹水的無色時,我讓幼兒觀察比較水、牛奶、可樂的顏色有什麼不同。幼兒很快看清楚牛奶是白色,可樂是黑色的,而水是沒有顏色的。在介紹水是無味時,我是讓幼兒親自品嚐這三樣東西的味道。幼兒通過品嚐知道了牛奶是酸酸的、可樂是甜的,而水呢是無味的。在這裏本來我設計的是品嚐牛奶和醬油的味道,因為醬油的味道是鹹鹹的,更能突出水是淡淡的,沒有味道的。但是在上課時,考慮到醬油太鹹,喝了對孩子的身體不好,所以就改用了甜甜的可樂,這樣的話感覺沒有醬油更有説服力。在説到水是透明的時候,我是分別在水杯、牛奶杯、可樂杯裏放進彩色的花片。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很快看出只有在水杯裏的花片才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就證明了水是透明的。在説到水的流動時,是讓他們通過平時的觀察實踐來理解的。比如幼兒在打開水龍頭的時候就會看見水嘩嘩地流出來,在河邊散步時會看見河水靜靜地流淌,然後讓幼兒把杯子裏的水慢慢地倒進盆子裏,讓他們感知水的流動。活動的第二環節,我是要讓幼兒知道水會隨着温度的變化而變化。我用事先凍好的冰塊來做了一個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知道水在温度降低的時候就變成了冰。幼兒對這個魔術很感興趣,發言非常積極,想出了幾種水變冰的條件。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通過一番討論,他們又知道了冰變成水是在温度升高時就可以了。聯繫生活實際,幼兒想到炎熱的夏天他們最喜歡吃的冰棍,太陽一曬就很快化掉了。這樣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加深了冰變水的條件是温度升高。水不僅會變成冰,而且還會變成水蒸氣,這個幼兒比較難理解。我是讓他們想象平時家長在家裏燒開水時,當水燒開了就會有熱氣冒出來。這種熱氣就是水蒸氣,這樣便於幼兒的理解。然後我倒了一杯熱水,讓幼兒觀察熱水冒出來的熱氣就是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以後就會再次變成水。水變來變去都是取決於温度的變化,幼兒通過親自試驗更加清楚了。但是在做試驗的時候,本來是要幼兒親自操作的,因為是熱水,怕幼兒燙傷,所以由教師代替做試驗。這樣幼兒沒有得到鍛鍊的機會。活動最後,幼兒討論了水的用處,知道了平時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活動目標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篇4: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目標是幼兒能夠參與文學作品,能夠清楚小朋友之間要學會互相幫助。我們班的課題是:在看圖講述中有效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所以這節課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的慣例上,我想試着讓我們的小朋友自己看圖學會用自己的話語來詮釋圖面。

以往的語言教學,我一般會是先講述故事,然後以提問的方式進入。但今天我改變了這樣的方式。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小朋友們用眼睛看,看到了什麼?然後再出示故事圖片,提問看看這幅畫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圖上有×××,他們在×××。幼兒能夠按我的要求説出。但是脱離了原本書上的故事,幼兒能夠拿完整的話語來講述,一幅一幅的講下來,大致的故事意思和原本的故事一樣,但是引導幼兒看圖講述的結果感覺比較囉嗦一點。

這節課幼兒對這種自己看圖講述,表達自己的意思,還是比較感興趣,只是覺的自己在深入的部分並沒有深入好,還是在於表面,感覺着重放在了,小動物去大海玩,遇到了困難想辦法脱離了困難,我沒有讓幼兒深刻感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幼兒看來只是他們在一起互相幫助渡過了困難。

還有的幼兒上課,不敢表達自己的意思,請他們回答問題,也只是用勉強的聲音回答我,甚至回答的結果“牛頭不對馬嘴”也許這在平時養成了他們的習慣,在以後的課堂中不把他們忘卻,能夠講的小朋友,儘量讓他開口……

課程下來給我的感覺很多,給我以後上課該注意的提示也很多,通過這第一次的課題實施,發現我班的孩子存在着回答時不挺清楚問題的這一特點,在以後的實施過程中,我會普及讓更多的幼兒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加訓練他們聽清老師的問題再回答。

篇5: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往往需要語言作為中介,語言在人類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何抓住這個關鍵期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呢?

我認為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實施語言教育,幫助他們獲得傾聽、表述、欣賞、閲讀等語言經驗,促進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得到發展。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對幼兒傾聽、表述、欣賞、閲讀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幼兒心理髮展的突出特點是情緒性,善於模仿,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更是幼兒心理髮展的顯著特點,凡是他們感興趣的,覺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並在活動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內容的選擇因注重趣味性、新穎性,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語言教育活動有哪些特點呢?我認為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一、語言教育活動是特殊的語言學習過程;

幼兒的語言是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人們的語言交流中獲得發展的。家庭中,成人與成人之間的語言交流,成人與兒童的語言交流,都為兒童提供了重要的語言模仿和語言學習的環境。遊戲中同伴之間的語言交流,為孩子提供了語言交流實踐的環境。還有各種影視節目的出現,更是豐富了兒童的語言環境,但是要促使兒童的語言得到很好的發展,就要通過組織正規的教育活動,對其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語言教育,可以這樣説,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習過程。

二、語言教育活動的目的是使幼兒獲得語言經驗;

幼兒的語言發展,是通過在日常的語言習得和有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中獲得的語言經驗實現的。生長在不同環境的幼兒,由於其文化背景不同,他們在與周圍人們進行語言交往時所模仿和使用的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不同,所獲得的語用技能有差異,因此他們所獲得的關於語言方面的經驗也不同。這些不同的語言經驗也就導致了幼兒語言發展的差異。在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將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幼兒集中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標,有目的地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條件和情景,使他們在與這些條件和情景的交互作用中,獲得豐富的語言經驗,並藉助這些經驗掌握語言的形式和內容,增長理解語言和表述語言的能力。

三、語言教育活動是整合的教育過程;

語言教育活動整合性主要體現在教育目標的整合、教育內容的整合、和教育方式的整合3個方面。

1、教育目標的整合

2、教育內容的整合

篇6: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一、瞭解現狀,定位目標。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資源。我國是世界上12個缺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然而,學生對我國水資源普遍短缺的殘酷現實瞭解不多,學生節約水的意識很薄弱。以前,教師也進行過一些口頭的教育,但還是沒有引起學生內心的觸動,浪費水的現象依然存在。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仍處在嚴重缺水的狀態下。珍惜水資源,節約每一滴水,就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要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目標2“使學生初步瞭解水生氣的原因,幫助學生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定為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水之所以是形形色色的,那是因為這是因為:有的水經過人工處理,使它們的顏色、味道發生了改變,比如我們常喝的汽水、各種口味的果汁,我們寫字用的鋼筆水,媽媽用的香水等;還有些水受到污染,它生氣了,變得又髒又臭。有的水可以直接飲用,有的水沒有經過處理是不能飲用的,所以我們不僅要特別注意飲水衞生,還更要注意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二、,尊重科學,凸顯新的學習方式

這節課內容既是活動課,又是品德課,既是課堂上的書本教學,又是貼近生活的科學教育。在本次活動中,我突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着力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注重自主活動,直接體驗感悟、收集處理信息、討論交流等方法,增強教材的可參與性,比如:在活動中,師生共同探究水在那裏?探究水的三態,純淨水的特點等。我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願望、發現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問題、簡單的研究性學習貫徹在活動始終,凸顯新的學習方式。

三、突破教材,力求開放性

我在活動中,力求建立與國小低年級階段語文、數學、藝術等課程的聯繫,通過主題關聯整合、活動延伸、資源共享和運用其他學科學習手段等途徑,拓寬教材學習空間和內涵。比如,在第二個探祕活動----變化多端的水時,不斷的尋找突破口,查閲大量的文字、視頻資料,結果都不理想。於是,我仔細研究課標後,翻閲二年級語文書,發現了有一篇課文《我是什麼》.課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了水的三態變化及作用。我十分高興,又觀看了相配套的教學光盤,從中截取了一段有關水的三態變化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對水的三態變化有了形象的認識。

四、立身課堂,張弛有度

《品德與生活》課標強調“健康、安全的生活”。在活動前,我不僅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活動中更是加以強調。比如,在第三個探祕活動----形形色色的水中,我發現有的孩子直接將鼻子湊到瓶口去聞。如果他聞的液態沒有毒,那很慶幸,但萬一有毒呢?後果難以想象。在這裏,我給孩子做示範,明確的教給他們正確的聞液體的方法。這樣,孩子不僅能夠正確認識到飲水衞生,安全生活,知道為什麼生活中的水顏色多樣,併為以後科學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總結經驗,積極改進

這節課內容既是活動課,又是品德課,既是課堂上的書本教學,又是貼近生活的科學教育。在教學形式上,我只居於主導和啟發地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了更多地交流。而在教學手段上,使學生聽覺和視覺交替衝擊,適合兒童情趣,對“水”的概念,領會得尤為清晰而深刻。有些地方,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也許過於深奧,但教學實踐證明:只要能做到深入淺出、概念清晰,語言得當,就一定能受到預期的效果。

有些遺憾的是:我本想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但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放手給孩子。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引導,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7: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設計思路:

《逃跑的鐵皮桶》是大班早期閲讀繪本中的一個內容,主要角色是鐵皮桶,講的是有一隻鐵皮桶從來沒有得到過誇獎,它很自卑,就愛躲避別人。有一天,一位小姑娘誇獎了它,使它找到了自信心,最後成為一隻可愛的鐵皮桶。故事畫面清晰、情節生動,對於大班幼兒來説,能夠關注到繪本的主要內容,比如説: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結果;但如何讓幼兒能夠將繪本內容表達得完整、生動,特別是故事中鐵皮桶的心理變化,如何引導才能讓幼兒準確地掌握故事所表達的意義,自主地閲讀,如何在繪本閲讀中培養幼兒的閲讀能力、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是設計本次活動的主要意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有序閲讀繪本,瞭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學會尊重和欣賞別人,簡單進行自主閲讀。

2.鼓勵並引導幼兒大膽地閲讀想象、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幻燈片繪本圖書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引題激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本書,看看書的封面上有什麼?(一隻鐵皮桶)

(出示題目)逃跑的鐵皮桶,聽到這個故事名字有什麼想法?你想知道些什麼?(簡略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看過的鐵皮桶)書裏究竟發生了什麼的有趣事情,鐵皮桶為什麼會逃跑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效果分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會激發幼兒積極地進行觀察、分析和探索的活動,從而促使閲讀活動進行到底,這樣才能進一步實現閲讀能力的提高。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度,既有賴於幼兒的興趣,還有賴於幼兒自身的體驗和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有了充分的感受與體驗,才能有話可説、有感而發,師幼之間才會產生有效互動。】

二、自由閲讀,初次表述

師:這個鐵皮桶為什麼會逃跑呢?它會逃到哪裏呢?它又會遇到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

師:如果你們有不明白地方等一會兒請你提出來。(提出閲讀要求:正確的閲讀姿勢;有序地翻閲,教師巡迴觀察。)

【效果分析:教會孩子閲讀的方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這是繪本閲讀教學最重要的。而教師對繪本深入準確地挖掘則是閲讀教學的前提與保障,教師對繪本作品的理解和價值判斷將直接體現在教育目標中,滲透到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培養幼兒觀察圖畫、對圖畫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即提取圖片信息的能力),激發幼兒好奇好問的慾望。同時要充分利用繪本培養幼兒自主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三、結合幻燈片進行師幼共讀,問題引領

師:你看懂了哪幾頁?請你説給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幼兒意願,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仔細閲讀畫面細節,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個別講述,其他幼兒作補充。)

師: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明白?我們大家一起來説一説。(對於不能完全理解的圖片,教師問題引領,引導幼兒觀察細節,必要時請其他幼兒協助講述。重點引導幼兒感覺鐵皮桶心理活動。)

(1)圖1:鐵皮桶在哪裏?老奶奶會用它來做什麼呢?用它盛米鐵皮桶心裏可能怎麼想的?它高興嗎?從哪裏看出來的?

圖2:鐵皮桶又到了哪裏?誰發現了它?阿姨又會用它來做什麼呢?鐵皮桶為什麼又逃跑了?

請幼兒完整地説一説前面兩張圖。

(2)圖3:誰來説説你看到的?想象一下它們的想法和對話。

(3)圖4、5、6、:請你和旁邊小朋友一起説説這幾張圖,要把畫面看仔細,把意思説清楚。

(4)圖7、8、:鐵皮桶又逃跑到了哪裏,它看到了誰?小姐姐喜歡它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他們會説些什麼呢?

(5)圖9、10:看看故事裏小姐弟是怎麼做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鐵皮桶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它喜歡現在的自己嗎?為什麼?為什麼現在不逃跑的呢?假如你是鐵皮桶你會怎麼想呢?

請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學會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真心的誇讚別人,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

【效果分析:故事角色均為幼兒身邊所熟悉的人物和動物形象,畫面色彩豐富,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大班幼兒已經具有觀察畫面的經驗,能關注繪本主要的基本的內容,比如:出現了哪些人物,發生了什麼主要事情。但是,往往容易忽視細節的觀察。在看看、説説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圖畫內容,同時設置一些開放式的提問,鼓勵幫助幼兒達到細緻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的目的。通過自主閲讀,集體分析,培養幼兒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的閲讀能力,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閲讀結果。最後讓幼兒分析問題,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學會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真心的誇讚別人,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並感受故事中小姐弟的善良和美麗,懂得看到別人的優點是多麼美好的事。】

教學反思:

活動讓幼兒在寬鬆的氛圍內自由探索,充分發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教師以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參與活動,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情趣。

篇8: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這兩週一直在進行走進國小的主題活動,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好擔心,這個活動的主要是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國小的差異,化解憂慮,讓幼兒學着以正確的心態和策略面對變化。再過這兩週一直在進行“走進國小”的主題活動,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好擔心”,這個活動的主要是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國小的差異,化解憂慮,讓幼兒學着以正確的心態和策略面對變化。再過半年,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國小的大門,對他們來説是一次重要的轉折,對孩子而言國小畢竟是一個陌生而又有誘惑力的地方,嚮往國小又有所擔憂是幼兒入學前較為普遍的心態,因此幫助孩子們化解憂慮,建立如何應對“變化”的策略則更為重要,我將這部分定為活動的重難點。

在活動的開始,我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將他們的擔心一一表達出來,目的想引導幼兒去感受角色的心態變化,感受完角色形象的擔心後我就馬上請幼兒來提出自己的擔心問題。卻不料一開始竟然沒有孩子提出來,於是我説:哦,我們班的孩子看來已經都準備好了呀,所以沒有擔心的事情了!看到這個情況我正想就乾脆讓孩子來解答故事中角色提出的擔心問題吧。正在這時,我看到了一隻小手舉了起來,我馬上叫了她,她説出第一個擔心的問題:“到了國小裏作業多不多呀?”聽了她提出的擔心後,孩子們的手馬上像春筍般一個接一個舉起來。“國小裏可不可以玩呀?”“上課的時候如果要小便了怎麼跟老師説呀?”“上國小了還能不能睡覺?有沒有飯吃?可不可以喝水、看書、吃水果?”“任務太多沒有玩的時間怎麼辦?”“國小裏要不要升國旗?”“可不可以畫畫、做手工,休息的時候老師會不會講故事?”……孩子們提出了一大串的擔心,有的説了一個還要説第二、三個,看來剛剛孩子們一開始沒有説可能還在思考中,也或者一下之還沒明白過來,所以我應該多給他們一點時間。

面對這麼多的擔心問題,該以怎麼樣的形式去化解呢?於是有的問題我讓幼兒從剛剛故事中去尋求答案,或者根據他們已有的經驗進行解答,在集體達成共識後我幫助歸納小結;面對幼兒沒有經驗的問題,有的我進行解答,有的則留空,因為接下來會有一個參觀國小的活動,正好給幼兒佈置任務,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參觀國小,從而引導幼兒到時候注意觀察,尋求答案。

通過本次活動,給幼兒一個大膽表訴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使他們從擔心轉變為不擔心,適時調整好他們的心態,為他們入國小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最終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狀態進入國小。

篇9:大班語言的教學反思

當面對自己的朋友不快樂時,你會用哪些好辦法幫助他(她)?讓孩子們一起來動動腦筋,試着給朋友寫信,讓大家都感受快樂。 活動目標:

(1)為朋友遇到的困難想辦法。

(2)瞭解。

活動設計1

設計意圖:

當面對自己的朋友不快樂時,你會用哪些好辦法幫助他(她)?讓孩子們一起來動動腦筋,試着給朋友寫信,讓大家都感受快樂。

活動目標:

(1)為朋友遇到的困難想辦法。

(2)瞭解寫信常識,嘗試給朋友寫信。

活動準備:

《寄給蛤蟆的信》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漢字卡片:快樂、難過、高興、傷心

個大信封(上面寫好收件人郵編、地址、姓名和發件人姓名、地址、郵編),一封信。(大一點,可以圖夾文的方式)

空信封、各式信紙人手一份,水筆、各種常見漢字卡片若干,如我、你、朋友、幼兒園,等等(可以方便孩子選擇、粘貼到自己的信上)

活動過程:

(1)認識信封,導入故事

(出示大信封)這是什麼?上面有什麼?

你收到過信嗎?誰寫給你的?寫的什麼內容?

有一隻蛤蟆,他從來沒收到過信,所以他並不快樂。(出示第2面)

(2)欣賞理解,學學對話

①出示第3~5面:

誰來了?他們説了什麼?蛤蟆是怎麼説的?青蛙又是怎麼回答的?

(出示漢字卡片“難過")你有難過的時候嗎?當碰到不開心的事時,我們會難過,這是一種心情。你還有不一樣的心情嗎?(根據孩子的回答,分別出示漢字卡片“高興、傷心”等)

當看到蛤蟆難過時,青蛙採用了陪伴他的辦法。當你的朋友不快樂時,你們會用什麼辦法?

②出示第6面:

青蛙回家了,他是把蛤蟆扔下不管了嗎?猜猜他會去幹什麼?

如果你是青蛙,你會怎麼做,才能讓蛤蟆快樂起來呢?

③出示第7~11面:

青蛙做了一件什麼事?

猜猜他會寫些什麼?

(出示信)這就是青蛙寫給蛤蟆的信,你能看得懂嗎?

青蛙對蛤蟆説了什麼?收到這樣的信,蛤蟆的心情會怎樣?

小結:原來,當朋友不快樂時,寫信跟他説些開心的事情、好聽的話,他的難過就逃走了。

(3)嘗試寫信,大膽表現

你最想寫信給誰?

信怎麼寫呢?先説什麼?再説什麼?最後寫什麼? (結合信上的內容,瞭解信的基本結構)

信寫在哪裏?這就是信紙,有各種各樣的信紙,你可以選擇自己和收信的朋友都喜歡的信紙。(欣賞各種信紙)

給你的朋友寫封信吧。你可以像青蛙寫給蛤蟆的信一樣,裏還有好多字,你可以選擇合適的字粘貼到你的信上。

信寫好了,可以將信封也寫好。如果不知道朋友的地址,朋友;也可以回家讓爸爸媽媽幫忙完成。

(4)欣賞故事,想象表達

出示第12面~結尾:

蛤蟆會收到青蛙的信嗎?

蛤蟆收到信後,感覺怎麼樣?寫寫字,畫畫圖,這可以打電話問問你的

猜猜朋友收到你的信,會感覺怎樣?

小結:經常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朋友、家人,互相寫一封信,説説心裏話,可以讓大家都快樂起來!寫信真好!

活動反思:

故事裏的青蛙看到好朋友為等不到信而難過時,及時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還回家寫了一封信,準備寄給蛤蟆,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信比預期的時間來得晚,但是,當看到蛤蟆歡樂的笑顏時,青蛙自己也樂開了花。從中我們也感受到寫信對友情的重要性。

篇10:大班語言的教學反思

年一度屬於孩子們自己的節日�D�D“六一”國際兒童節就要來臨了,孩子們對於自己的節日都非常熟悉。《小朋友們慶六一》這首兒歌講述了小朋友們慶祝“六一”的各種方式,和幼兒的生活貼近,朗朗上口又能變成拍手遊戲,孩子們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參與積極性高。結合課堂的具體情況我有如下幾點感悟:

1、讓孩子暢所欲言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參與熱情。在導入環節中,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想怎樣慶祝自己的節日?” 大班幼兒思維活躍,加之積累的生活經驗已比較豐富,他們願意,也樂意在集體面前暢所欲言。於是我給予了大家充分表達的機會,“説得是否正確是否精彩”不重要,關鍵是舉手大膽地説、完整地表達。於是,孩子們在回憶中興奮地講述着以前過節的情景:我會收到媽媽給我買的禮物;可以和爸爸媽媽出去旅遊;我要跟好朋友一起做遊戲……寬鬆的語言情境為下面的教學提供了很好地鋪墊,打下了情感基礎。

2、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通過層層誘引將幼兒的注意力牢牢吸引,既可活躍了教學氣氛,也可使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得到調動,對活動內容的掌握也就更好。不難看出,一開始,孩子們對於“六一”的直觀感受還停留在“自我”的階段。怎樣拓展孩子的思路,豐富孩子的經驗呢?在聽了幾個孩子的講述後,我進行了總結和追問:“大家説的都是自己的慶祝方式,有沒有和全班或者全園的小朋友一起慶祝過?還記得去年六一是怎麼慶祝的嗎?今年的六一我們幼兒園又會有怎樣的慶祝方式呢?”這一話題立刻啟發了孩子的思維,他們紛紛舉手,回憶講述了自己去年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六一嘉年華”的精彩瞬間,同時也立刻想到了今年即將到來的“六一”幼兒園精心準備的慶祝會。簡單的一個啟發式問題,達到了教學目的,也讓孩子體驗了共同慶祝自己節日的愉快情緒,目標融入了教學。

3、豐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幼兒學習掌握。圖示法對活動的進行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圖片,小朋友很快地就熟悉了詩歌的內容。例如在學習詩歌部分,通過圖示加上引導提問,孩子能夠較快地掌握;不同形式學習朗誦兒歌的方式則避免了枯燥單調:完整練習、根據困難點重點練習某句、分男女生比賽等,通過不同的互動形式調動了孩子參與練習的積極性;而動靜交替的教學模式則讓孩子在學習中樂趣十足:讓幼兒結合詩歌排列圖片的順序,利於幼兒進一步熟悉詩歌。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玩拍手遊戲歌更是激發了孩子的遊戲熱情,朗朗的兒歌聲加上可愛的動作,孩子們在遊戲中體會了學習的樂趣。

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也存在着需要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幼兒傾聽了一遍兒歌后並不能夠用兒歌裏的話來講述,我的引導策略和及時調整策略還比較生澀,不夠靈活和有針對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掌控意識較強,生生互動不夠;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上還需注意合理安排等。

篇11:大班語言的教學反思

第一次讀這篇課文,我落淚了,為文中小鳥和大樹之間那份帶着傷感的友情而感動。小鳥的那份執着、忠貞、真情,正是我們所漸漸淡忘和遺失了的東西,因此顯得尤為珍貴。本着“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我設計了學生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文本中所藴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一堂課下來,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很高,教學目標二、三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大樹給小鳥説悄悄話這一環節,學生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不足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剛開始時沒進入狀態,老師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