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整理6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69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質量提升方案》相關的範文。

教育質量提升方案(整理6篇)

篇1:教育質量提升方案

為落實上級精神,進一步強化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全面提升我校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使活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為載體,以狠抓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核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薄弱環節,規範辦學行為,促進我校教學質量持續、均衡、快速發展。

二、目標與任務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狠抓常規管理,推進有效教學,優化評價方式。通過開展活動,使教學質量有較大提升,羣眾滿意度不斷增強。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工作內容和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1、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教學。

2、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將制度貫徹落實到每一個教研組、每一名教師,抓好制度的落實。

3、在制定和運用過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探索出適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4、嚴格考評教學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強化教學質量的監控,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管理,明確教學質量具體責任分工,建立獎處激勵機制,公平、客觀地運用考評結果,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的全面提

(二)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1、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嚴格按照部頒課程計劃,開齊科目、開足課時、開好課程,加強校本、綜合實踐、及音體美等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2、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

(1)備課:嚴把備課關,注重備課質量,加大對備課的過程性督查,杜絕應付備課和突擊備課。教師應做到:備好課標、備好教材、備好教學手段、備好教法、備好學法;吃透重點、難點、知識點、教學點、能力點;優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講課:嚴把課堂教學關,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應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符合學生實際,容易被學生接受,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德育的滲透;教學過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恰當設疑,引發思考,鼓勵為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學方法手段要靈活、適用,適時有效,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指導,充分利用直觀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語言要規範、文明、準確、簡練嚴密、清晰易懂,教態要端莊自然,富於激情;教學效果要明顯,課堂教學氣氛要活躍,學生基本能夠理解和掌握當堂所學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達到擬定的教學目標。

(3)作業批改:嚴格做到作業內容要精選,作業要求要嚴格,處理要及時,批閲要規範。同時做好作業的講評,講評要細緻到位

(4)輔導:輔導要耐心、細心、熱心、誠心,積極採取“抓兩頭促中間”,注重後進生和學差生的輔導和提高。

(5)練習:要採取多元化,多層次,內容豐富的練習方式,恰當、科學地設計練習,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3、加強聽課、評課工作。學校領導要聽齊30節課、其他教師要聽足20節課,聽課做到有記錄,有評析。

(三)、紮實開展教學活動,用活動推動教學。

1、紮實開展好校內研討課、觀摩課、公開課、示範課、教學講座等教學活動,學校領導要深入其中組織教師做好聽課、評課,注重活動的質量,充分體現活動的效果。通過活動讓教師全員互動,主動參與,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能力和質量的提高。

2、把教學活動與教學常規檢查相結合,以檢評為載體,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使廣大教師在活動中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為配合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學校將繼續紮實做好突破項目,組織各項教學競賽活動,並通過此次活動達到激發教師鑽研業務、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強化校本培訓。

1、結合實際,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教師培訓和校本培訓方案,明確培訓目標和任務,紮實做好校本開發、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工作,有目的按步驟地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2、根據本校實際,組織開展校本集中培訓,把重點放在解決教師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培訓和教研活動。

(五)加強教研工作,落實課題研究制度。

要求全體教師增強教研意識,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學校要求所有授課教師必須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教導處認真做好每月教學工作的常規檢查,幫助指導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管理水平。

(六)進一步建立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1、加強各學科質量驗收工作。要求授課教師對學科期中期末質量檢測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中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2、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有效的制度,規範教學行為,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篇2:教育質量提升方案

一、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讓學生喜歡學語文。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課文前設計一點精美的導語,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慾望,當然僅這一點還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閲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鍊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煉、幽默,並適當運用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肯定學生,讓學生品嚐到發現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錄音、多媒體等)。因此,如果我們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和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總之,教師要能調控課堂節奏和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下完成閲讀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能親近生活,親身體驗,走進文本,吸取營養。

二、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悟,去理解。

閲讀是學習語文的基本環節,閲讀教學在國小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聽、説、讀、寫各種能力的重要環節。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的“以讀為本”已成為國小語文教師的共識。在閲讀教學中,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薰陶。同時,教師要學會放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閲讀教學,讀是關鍵。國小生要加強朗讀,默讀訓練,一方面要重視啟發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另一方面,注重背誦積累。新課程每個單元都安排“讀讀背背”,背誦是語言和文化儲存、積累的好辦法,學生不僅得益於當前,而且受益於終身。同時,要加強課外閲讀,這對學生學習課文和進行寫作提供大量素材,並能拓寬學生知識面,養成愛看書的習慣。我在閲讀教學中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去自讀,深入感受課文內容。而這一過程,我只是在必要時適當地簡單引導。這樣,學生不但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同時有個別學生還提出了對文中內容的獨特見解,使作者情感得到了深化,內容得到了延伸。在檢測中的閲讀部分,能獨立完成的學生越來越多。閲讀方式的多樣化對促進學生閲讀興趣有極大的作用。我在組織學生進行閲讀訓練時,首先為他們規定明確具體的任務,通過朗讀大致瞭解課文的內容,再用默讀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背誦,加深對課文的記憶。複述也是閲讀教學常用的方法,它既有助於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鞏固記憶,又能積累詞彙,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自讀與教讀相結合,提高課堂閲讀教學的質量

自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地鑽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是由教師對學生作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並進行閲讀訓練。在閲讀教學實踐中,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通過教讀,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釋疑、示範和講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掌握基本的閲讀技能技巧和正確的閲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自讀能力的提高,又強化了自己的主體地位,並給教師以反饋信息,從而使教師及時調整、改進後繼教學內容、步驟、方法和進度,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自讀要明確學習目標,深入鑽研,積極思維,質疑問難,展開討論。教師要在閲讀方法、步驟、規範、心理訓練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實踐。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閲讀教學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它們兩者的作用在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創設情境,説、讀相結合。

讀是對內容的輸入,而説是對思考的輸出,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説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要非常重視讀與説的有機結合。低年級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把教材中的景、物、人或事再現給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進而理解文中的內容,再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境界。教師適當地講,並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具,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課內,教學多媒體化為我們實現了一系列的情境,但也可利用圖表、模型、圖片、表演等方式來進行;課外,可讓學生在野外遊玩時多觀察,或到博物館參觀,或自己動手做做實驗等。但是創設情境要有目的地進行,是為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五、採用引讀法教學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了讀的重要性:“各年級都要重視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説過:“閲讀總得讀。”朗讀是有聲的感染,它可以使書面語言化為有聲的語言。閲讀教學中,以讀為基礎,以“引”為暗示、啟迪,以情傳情,學生才讀得快,讀得好。這種教法的最顯著的特點是將情感因素作為拓展學生思維、激發興趣的“引爆點”,它既依賴於琅琅誦讀,也少不了析詞解句,推敲標點符號,以讀代講、寓讀於講之中,達到師生思維和情感共鳴。從國小生心理特徵分析:他們好奇心強,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保持飽滿的學習情緒,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認真的閲讀和思考,僅靠嚴格的紀律約束和一環扣一環的緊張提問是不行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異的刺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因此要求我們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努力增強教學的情趣,寓教於樂、融理於情,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吮吸知識。從閲讀教學現狀分析:目前國小生讀學過的課文有的讀起來較流利,有的讀起來卻結結巴巴。由此而見,閲讀教學中的“讀”的功能還沒有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讀”作為訓練語言的基本途徑,廣大教師還沒有真正地引起重視。這就需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以讀為主,指導學生讀清楚、讀正確,讀出語調的抑揚,節奏的快慢,語音的輕重。一句話也就是指導學生表情達意地朗讀課文。從國小對閲讀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讀是理解的一面鏡子。學生朗讀課文,使作者的語言化為兒童自己的語言;也幫助自己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發展學生的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從兒童閲讀心理來分析,學生在閲讀活動中,知識感知與情感體驗總是融匯在一起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從兒童閲讀心理出發,以教材為依據,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運用“引讀法”做到創設情境培養情,加強朗讀感受情,文字訓練品味情,以情激情強化情。

篇3:教育質量提升方案

一、項目介紹

(主要介紹項目的區域、物業的組成等情況,根據項目具體情況調整,在此省略)

二、保安服務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保安行業的方針政策,認真貫徹《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和貴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抓好保安隊伍教育管理,不斷完善各項安全保衞措施,確保以一流的工作業績、一流的服務質量、一流的作風紀律,出色完成安全保衞任務。

三、保安服務思路與策略

1、管理理念

倡導“管理和服務相結合,以服務為主”的理念。在管理學中,管理和服務似乎是辯證的矛盾統一體,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方能實現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同步提升,並獲得持續改進。尤其是以提供安全服務為本的保安服務,其必須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服務合同賦予的權力和責任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實施對對公共秩序的管理。沒有管理,服務只是一名空話,服務要靠管理來實現。但是,我們必須明確,管理是手段,服務才是目的,管理的最終歸宿是服務。通過有效的管理,達到為業主、委託方服務的目的。

2、管理策劃

在全面執行國務院頒佈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以管理和服務兩個中心為支撐點,為貴單位提供優質的管理和服務,來營造安全、舒適、方便的工作環境。

3、管理模式

統一管理標準:嚴格執行公司有關標準及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統一管理理念:“以人為本,服務為主,注重對各級保安員的關心、激勵、挖潛,做到人盡其才,在外派保安員上則是以貴單位的服務為焦點,對貴單位的合理需求給予最大限度的滿足。

統一服務意識:創新性、全方位的服務意識,想客户之未想,急客户之所急,通過不斷創新服務內容、服務方法來滿足不斷轉變觀念和不斷擴展需求的顧客。

統一管理目標:“接一客户,創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樹一個品牌。”我們將着力實施品牌戰略和形象工程,進一步倡導我們管理實踐中一直堅持的科學發展觀,信守“服務第一、客户至上”的經營方針,通過專業精細化管理,確保區域安全,優美環境,從而提升品牌形象,達到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良性循環發展。

四、保安服務的目標任務

1、保安人員遵紀守法,履行好崗位職責;

2、維護好客户單位的各指定區域治安秩序、客户財產、車輛交通、消防等,力保客户/業主財產的安全;

3、服務質量達到《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

五、保安服務內容

1、生產車間:主要指車間,包括車間辦公室、車間各種通道、生產相連的物業和設施等等

2、辦公區:主要指辦公區及辦公區的連接通道和設施設備。

3、倉儲區:主要指倉儲區域和相連接的區域與設施。

4、生活娛樂區:主要是指員工住宿區、用餐中心、休閒設施等與生活娛樂直接相關的區域。

5、公共區域和設施:主要是各種共用的設施和區域,如廠區的大門、通道、廣場、上人屋頂等等

6、車場區:主要指停車場所。

7、其他特殊區域:如油庫、能源房、動力房等等特殊區域。

六、保安服務基本要求

1.維持業主單位的生產、辦公秩序;

2.按業主單位的要求對業主單位的出入人員進行檢查,降低無法人員的進出機率。

3.按業主單位的要求對進出物資進行檢查,以提高業主財產的安全。 4.對業主單位的車輛進出進行管理,以確保有序的交通秩序和物資。

5.對業主單位公區及停車場進行管理,以確保停放有序,出入安全。 6.對業主單位的消防設施進行日常監管,有情況及時處理,確保消防設施的正常。

7.對業主單位的安防設施進行監管,及時處理問題,提高安全物防和技防水平。

8.加大巡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與處理,排除不利因素。 9.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有序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七、主要措施

(一)制定和明確保安人員工作制度和職責任務。

根據《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保安服務管理條例》和公司相關規定,結合單位實際情況,認真制定門衞、巡邏、禮賓、內務、交接崗、勤務記錄、班隊長查崗等內容的《保安管理細則》,規定各項安全保衞規章制度和保安各級人員工作職責規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管理和勤務秩序。做到人員到位、制度到位、職責分明。

(二)強化保安人員教育管理,樹立良好形象。

把保安隊伍教育管理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定期開展保安員職業道德意識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學習園地、板報、牆報等有效形式和載體,營造濃厚的教育學習氛圍。教育保安員樹立服務的意識,文明執勤、熱情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經常性的開展安全檢查工作。

根據客户實際情況,要經常性的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對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要上報客户單位立即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派保安人員嚴看死守,直到解決為止。特別是在重大節假日和對客户單位的財務室等要害部位,要反覆檢查,不留死角。

(四)經常性的開展處置突發事件的防範演練。

根據貴單位和保安工作實際情況,制定應急預案,適時組織演練,提高保安人員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保護客户財物和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在一旦遇到突發事件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免受災害。

(五)加強保安隊伍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工作。

保安隊伍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是保安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客户安全的前提。因此,我們將重點加強保安隊伍的規章制度的落實工作,嚴格執行保安工作手冊,嚴禁保安員在駐地和宿舍留宿他人,加強保安員物品點驗,嚴格保安員政審和信息比對。保證保安隊伍以過硬的素質完成客户和上級賦予的各項安保任務。

(六)加強保安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為提高保安服務質量,公司歷來重視保安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包括抽查、互查、明查、暗查、質量調查等方式。

(七)堅持三種制度。

堅持晨會、週會、月會制度,組織評比與比武等,以關懷隊員,促進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八、保安服務目標承諾

承諾嚴格按合同和方案的約定執行,尊重業主或客户的要求,切實做好保安服務工作,達到方案所提出的標準,實現安全事故和責任事故率為0。

九、管理機制設想

1.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

目標管理責任制就是將項目的管理目標、經營目標以量化形式作為重要職責交託給相關的責任人,並將目標的實現與責任人切身利益(工資、獎金、崗位升遷)掛鈎。

2.激勵機制

公司將採取事業激勵、量化目標激勵、效益激勵等方式,讓服務的效果與全體服務人員的切身利益掛勾,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主動性,進而達到服務水平。

3.公開服務制

所有服務工作均向業主公開。

4.首問責任制

任何員工在接到諮詢、投訴、求助時均負責將的問題解決完畢方可獲得公司認可。

5.全天候服務

我方實行全天24小時服務。

6.回訪工作制

我方將依照自己的標準作業規程多開展的服務工作定期走訪業主,虛心接受

業主的建議、批評。重大決策、措施均在事先通報給業主並獲得認可。

7.應急預案制

我方將根據物業的物點,針對焦點、重點、難點、突發事件建立應急預案制度,如果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或重大事件或焦點事件出現,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讓突發事件處理變得科學、有序、及時、高效,確保萬無一失。

8.監督機制

業主建立後勤物業管理中心,定期不定期對物業服務情況進行監與指導。我司將保持與物業的高頻次的溝通,確保信息傳達及時,監督效果突現。同時,我公司也派品質管理人員進駐,定期不定期的全面深入的對服務品質進行監督,及時反饋信息,讓服務的質量不斷提高。

主要工具有:抽查、滿意度調查、神祕暗訪等等。

9.自我約束機制

制定項目廉潔自律基本要求。項目全體員工嚴格遵守道德標準、行為規範和員工守則。

篇4:學校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

為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貫徹《學校衞生工作條例》的精神,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努力創建健康校園,現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緊密圍繞上級文件的總體目標,認真貫徹《學校衞生工作條例》,注重實效,以日常行為規範為突破口,以各項規章制度為保障,以加強檢查評比為動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制定有效的健康制度,傳授科學的健康知識,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提供合適的健康服務,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具體目標:

1、積極開展創建省級衞生城市的宣傳教育活動,多渠道、多形式進行健康促進活動的宣傳和教育,力爭使學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不低於80%,健康知識問卷合格率不低於80%,健康行為合格率不低於90%。

2、按要求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同時開足課時,培養學生衞生習慣,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衞生、校園衞生,掌握衞生知識。

3、認真貫徹實施《學校衞生工作條例》,落實好教學樓、學生宿舍、學校食堂衞生制度,優化和美化校園環境,努力創建優美、整潔、高雅的育人環境。

4、按照省級衞生城市考核標準和要求,每學期對學校健康教育進行綜合評價,使各項健康教育工作達到標準。

三、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學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領導及專(兼)職人員。同時負責制定工作方案、計劃和檢查落實情況。做到目標落實,任務落實,責任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效果落實,確保此項工作積極紮實地開展。

2、通過全員培訓,提高思想認識。由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全體教師、學生進行培訓,以便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工作目標。

3、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完善保障體系。首先完善、健全一系列健康教育制度,然後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按照要求開足健康教育課程,堅持每週至少上0.5課時(20分鐘),要求上課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按課時備好課,並定時進行課程檢測考試。學期結束,教師教案交回,備查。

4、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校園環境。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優化校園環境。努力創建優美、整潔、高雅、和諧的育人環境。

5、積極開展活動,培育健康環境。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改善學生的習慣,陶冶學生的情操,愉悦學生的心靈。同時配合衞生部門,重點抓好學校食堂、飲用水的衞生監督,確保師生用餐、用水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對照《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結合學校實際,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力爭20項Ⅲ級指標都達到優良。

7、開展健康服務,提高健康水平。學校為師生建立健康檔案(健康卡),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和統計分析:遵循“預防為主,矯治兼顧”的原則,制定常見病防治計劃和措施;確保學生計劃免疫接種率達到100%。

篇5:學校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環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學生全面看待環境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環境素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具有陶冶身心,培養高尚氣質的功能,學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給予環境保護的意識觀念,愈能落實推廣環境保護教育。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課程設置計劃要求,環境教育課程在地方或學校校本課程中實施。依據教育部《中國小環境教育實施指南》,每學年安排6—8課時。結合我校實際,環境教育納入學科滲透、綜合活動、主題班會和校本課程中;並與學校學生活動、團隊活動、社區活動等有機結合,使學生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參與環境教育,樹立綠色環保意識。為確保將環境教育內容落到實處,特制定本校環境教育課程計劃和實施方案。

二、各年級環境教育的基本內容

高一年級:

1.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是普遍聯繫和相互依存的

生態環境的各組成要素之間、全球生態環境與區域生態環境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相互依存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個人、家庭、社區以及國家相互之間,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之間,同樣也存在着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而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2.引導學生珍視生物多樣性,關注不同文化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生態環境的活力和潛能的重要表徵;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保持生物多樣性與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進程中,尤其應該重視維護不同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權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類共同利益和環境的前提下,為適應和保護自身生存環境而採取的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

高二年級

引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取決於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潛能和地球資源的再生潛能。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受到自然、經濟、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應當瞭解自身行為對環境所產生的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減少乃至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正是在反思歷史發展進程的基礎上,人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協調發展,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資源利用和環境管理上加強交流、理解與合作,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保護好作為人類後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發展基礎的資源與環境。

高三年級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

引導學生參與解決身邊的環境問題是培養學生環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一方面獲得對環境的敏感性和關於環境的知識,另一方面,認識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培養其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活動會對環境造成不同性質和程度的影響,增強憂患意識,對影響環境的行為採取審慎的態度。

三、學校環境教育課程目標

環境教育旨在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社區、國家和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養成有益於環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決策與行動,成為有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的公民。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愛自然,尊重生命2、關愛和善待他人,能積極、平等、公正地與他人合作,尊重不同的觀點與意見,尊重文化的多樣性3、意識到公民在環境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有建設可持續未來的願望4、關注環境,積極參與有關環境的決策和行動,做有責任感的公民。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並分析周圍環境的狀況及其變化

2、識別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環境問題,並設計、實施和評價解決方案

3、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主動而有效地蒐集與環境有關的信息

4、圍繞環境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與他人有效溝通

5、批判性地思考區域或全球主要環境問題的成因,並對比各種解決途徑

(3)知識與能力

1、知道人對環境的依賴,反思個人生活對環境的影響

2、理解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影響

3、知道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演化過程

4、分析和理解經濟技術、社會生活、政策法律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5、知道公民參與保護環境的主要途徑和方式,並對比其效果。

四、學習內容

圍繞環境教育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這三個方面的目標,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學生需要,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問題,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並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分析和判斷,進而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篇6:學校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自然規律,擺正人與自然的關係,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2、以“人定勝天”為題組織一次討論或辯論活動,反思人類盲目改造自然的行為及其帶來的惡果。

3、理解關於環境的不同觀點,通過交流和協商,形成保護環境的共識。

4、以《京都議定書》為例,分析國際合作保護全球環境的意義和策略。

5、以“保護母親河”為題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認識團隊合作對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6、珍視文化多樣性,關注瀕危文化遺產的保護。

7、分析討論全球化對本土文化的衝擊,認識到保護本土文化的緊迫性,有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願望。

8、列舉地區歧視或文化歧視的現象,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提出消除偏見或誤解的建議。

9、以不同形式,如詩歌、繪畫、廣告設計,表現不同地域文化對不同生存環境的反映。

10、意識到資源利用和環境管理需要關注弱勢羣體,願意採取行動促進社會的公正與公平。

11、蒐集古今中外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事例或文學作品,分析其中藴含的哲理及其積極意義。

12、蒐集各國和國際社會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和協定,瞭解各國環境保護的重點和發展動向。

在反思個人行為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的基礎上,從本地着手,關注全球環境,並積極落實在行動上。

二、過程與方法

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環境系統,獲得識別、解決和預防環境問題的方法與技能,包括觀察周圍的環境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制訂調查方案、蒐集和整理信息、採取行動、反思和評價、交流和表達等。

觀察、描述並批判性地思考地區性和全球性的環境現象或環境問題。在實地觀察、繪製地圖、查閲資料的基上,説明一個區域在土地利用方面情況及可能存在的問題。針對私人購買轎車既帶來污染又促進經濟發展這一爭議性問題,提出個人觀點並陳述理由。農用機械、化肥、農藥大量使用的利弊分析和防止環境污染的對策設計。圍繞自己選定的環境問題確定調查範圍、設計調查方法、制訂調查計劃。針對本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設計調查方案。就本地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設計調查方案。明確各種信息來源與各種調查類型的對應關係,對自己蒐集的環境信息的準確性和可信性進行評價。圍繞某個地方性的環境問題,從不同途徑蒐集信息,對比判斷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可信性。蒐集並對比不同媒體對某一環境問題的報道,分析各方立場。根據蒐集的信息,設計幾種解決方案,對比並確定行動方案。根據本地條件,提出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的地方性對策。對比解決某個環境問題(如水污染)的不同提案,分析它們的適用條件,以及反映的不同觀點。實施環境行動方案,評價並提出改進建議。參與社區環境建設。針對當地突出的環境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向地方政府提出建議。

三、知識與能力

人、自然和社會相互作用,創造並推動着人類歷史向前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生態提供了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社會生活包含了不同環境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生活方式及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經濟與技術決定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方式;決策與參與反映人們合作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意識與途徑。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需要幫助學生從上述幾個方面進行反思並採取行動,從而全面理解人、自然和社會的相互作用及其形態和過程。學校現有各個學科均包含與此相關的學習內容。

分析在抵制一次性消費品的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如何提高公眾參與的有效性。

瞭解我國自然保護區體系的現狀、作用和麪臨的挑戰。

五、實施方案

1.聯繫張家港環境保護實際,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課題,設計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活動。與張家港市環境保護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建立長期聯繫,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教育資源,支持並參與改善社區環境的學校-社區共建活動。鼓勵教師以各種方式開展環境教育、參加環境教育師資培訓等活動。

2.各教研組在教研活動時,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每學期提交相關教案不少於2例。

3.充分利用學校自編的選修課校本教材《環境保護》《園林綠化》《旅遊資源》《自然災害及防禦》《池塘養魚》,單獨開設的環境教育選修課程。每學期安排6課時。

4.各班利用班會課,進行環境保護主題班會,每學期至少一次。

六、學生評價和學分評定

學生評價關注學生在環境教育中的體驗、探究,及其認識、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發展。通過成長記錄袋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學生在環境教育中的作業或其他學習作品。學生在綜合實踐和研究性活動中記錄各自的參與狀況、感受與收穫,使之成為一項評價依據;依據學生寒暑假的環境研究報告、學校或上級部門組織的作文、繪畫、演講、環境知識競賽及其他與環境有關的比賽參與情況,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依據省普通高中學分管理指導意見,學生3個學年必須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個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區實踐6學分)。選修學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選修Ⅱ中要至少獲得6個學分。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學生三年必修學分認定中,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和社區實踐活動內容選擇上,至少有一學期應涉及環境保護內容,分別計3個學分和1個學分。在校本課程選擇上,至少從校本教材《環境保護》《園林綠化》《旅遊資源》《自然災害及防禦》《池塘養魚》中選一門,計2個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