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4K

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 篇一

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旅遊費用》一課,我在課前認真瞭解學生的學情,現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一方面要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初步運用數學方法找出最經濟、最優惠的購票方案,又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

1、充分聯繫生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新課程理念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數學教學必須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機會,通過好的情境去啟迪他們的智慧,才能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本節課我從發現王國的錄象片段引入,教學過程始終圍繞到發現王國遊玩買票的問題展開,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學習有用的數學。

2、努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促使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創造性思維。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想法,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那麼的振振有詞。教師要做個好向導,引導學生深入進行細緻全面的思考。這節課的問題大多來自學生自己,我在教學活動中全身心地關注學生活動的進展和情緒的變化,傾聽他們的心聲,作為夥伴與他們一起活動,引導學生變換角度思考問題。注重提倡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體驗,用自己的方法來發現、創造。當學生提出解決的方案時,都能給充分的肯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悦。各小組發表的方案,體現了策略的多樣性,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學生得到激勵,進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

3、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的價值”。學生只有明白了數學來源生活,又服務於實際生活,才能深刻理解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力求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探索過程中發現數學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從而學會分析、推理、列舉等數學思考方法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二

本學期,我擔任國小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首先,根據我所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優生少得可憐,中差生卻俯視皆是。不是有人曾説: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優生,哪教育還有什麼功能?又談什麼基礎的素質教育呢?因而對佔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更應變嫌棄為喜愛,變忽視為重視,變冷漠為關注,變薄待為厚待。

應該説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差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而看不到優點,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有礙學生進步。我注意幫助他們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差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享受到優秀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愛,我作為一個教育者,在對待中差生時應該具有自我調控的能力。

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虛偽與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於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

其次,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小數學教學大綱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最後,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複習內容較多,複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班級的差生面積較大,致使無暇顧及,導致本學期教學成績未達所想。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親自經歷探究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原理,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教學難點】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加減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並提問學生説説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先通分,再進行分子與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並注意更正學生的錯誤和表揚回答問題的同學。

二、講授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運算:分數乘法,讓學生想一想什麼是分數乘法?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板書例題,讓學生想一想如何計算?

學生列出算式3× =,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如何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教師提問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1:3× = = ;學生2:3× = = = = ??)

教師和學生總結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2頁塗一塗,算一算,2個 的和是多少?

2、讓學生熟練計算,教師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計算方法。

做課本試一試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分數乘法

3× = = 3× = = = =

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依據知識的遷移,我首先進行了必要的鋪墊,複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利用知識之間的聯繫,使學生順利掌握“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複習分數加法,為後續教學鋪墊。

在教學分數乘法在過程中約分時,書上的例題是:6×5/9,並且列出兩種做法讓學生進行比較。但我覺得這道題並不能體現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的優越性,因此,我在教學完例題之後將題目深化,變成“6×17/18”,並且和同學們一起比賽誰做得快。如果哪位學生是用整數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當然會很慢,當做得最快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做法時,其他同學恍然大悟,深刻體會到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可以化繁為簡。這樣,學生在做分數乘法時,不僅僅滿足於“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而是記住“能約分的要約分”這一要點。

第二課時 分數乘法(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親自經歷探究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原理,

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

【教學難點】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加減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並提問學生説説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先通分,再進行分子與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並注意更正學生的錯誤和表揚回答問題的同學。

二、講授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運算:分數乘法,讓學生想一想什麼是分數乘法?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板書例題,讓學生想一想如何計算?

學生列出算式3× =,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如何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教師提問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1:3× = = ;學生2:3× = = = = ??)

教師和學生總結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2頁塗一塗,算一算,2個 的和是多少?

讓學生熟練計算,教師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計算方法。

2、做課本試一試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

3× = = 3× = = = =

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內容是分數乘法(二),重點是分數乘法意義的拓展——“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部分內容既是這個單元的重點,也是這個單元的難點。

從學生認識過程來看,這部分知識的基礎是分數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在教學中我突出了類比遷移和數形結合的方法,教材的例題是——“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蘋果數是

小紅的1/2,笑笑的蘋果數是小紅的1/3”,根據呈現的已知條件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笑笑有幾個蘋果?淘氣有幾個蘋果”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先用圖形表示出“笑笑的蘋果數是小紅的2倍,淘氣的蘋果數是小紅的1/2”,再列出算式,最後嘗試解釋算式表示的意義。這樣把將分數意義以圖的形式呈現,做到“以形論數”,再通過對圖的理解抽象出問題實質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幾分之幾)是多少”,運用類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進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數表形”,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在教學中出現生活中的數學,“一個書包原價30元,打九折的價錢是多少元?”其中打折的意思部分學生還是難以理解,應該再鞏固打折類型的題目。

第三課時 分數乘法(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繼續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計算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學

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分數乘法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並提問學生説説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整數乘以分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注意兩種約分方式。)

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 篇四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初步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本節課通過大量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於確定位置的認識,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並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座標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最後把確定位置的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到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應用,地球儀上是這樣確定位置的:在地球儀上有橫線和豎線,連接兩極點的豎線叫做經線,垂直於經線的橫線圈為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正確位置。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五

一、分數乘法教學反思

分數乘法(一)

在備課時一直被如何處理分數乘法意義困惑。後來想一想,如果從數學應用的角度來看,學生只要能從具體的問題中判斷兩個數據之間存在相乘的關係就可以了,而這個相乘的關係在本單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想明白了這一點,回頭看看過去的教學,在這方面好像就真的把問題複雜化了。

本單元的重點有兩個:一是乘法意義的拓展及簡單的應用,二是分數乘法法則的掌握。從教材整體編排上看,這兩個重點是交織在一起的:

分數乘法(一)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使整數乘法意義遷移到分數乘法,並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熟練的計算分數乘整數,正確熟練的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分數乘法(二)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使乘法的意義得到拓展,認識到“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並能正確地應用之解決實際的問題。

分數乘法(三)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進一步鞏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意義,並探索和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分數乘法(一)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就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中我先放手讓學生解決教材上提供的具體問題,在講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通過溝通不同解決方法之間的聯繫(圖解、加法解、乘法解),將整數乘法遷移到分數乘整數,二是運用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解釋計算的地過程,使學生理解計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數學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塗一塗、算一算”的重點放在“塗”上,使學生鞏固意義,同時通過以形論數理解計算的道理。試一試的重點則在分數乘整數計算法則的總結。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概括起來:以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為起點,以分數乘整數的法則為歸宿。

分數乘法(二)

今天教學的內容是分數乘法(二),重點是分數乘法意義的拓展——“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部分內容既是這個單元的重點,也是這個單元的難點。

從學生認識過程來看,這部分知識的基礎是分數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在教學中我突出了類比遷移和數形結合的方法,首先改編了教材的例題——“小紅有6個蘋果,笑笑的蘋果數是小紅的2倍,淘氣的蘋果數是小紅的1/2”,根據呈現的已知條件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笑笑有幾個蘋果?淘氣有幾個蘋果”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先用圖形表示出“笑笑的蘋果數是小紅的2倍,淘氣的蘋果數是小紅的1/2”,再列出算式,最後嘗試解釋算式表示的意義。這樣把將分數意義以圖的形式呈現,做到“以形論數”,在通過對圖的理解抽象出問題實質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幾分之幾)是多少”,運用類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進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數表形”,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分數乘法(三)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分數乘法(三),重點是鞏固和進化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在教學實踐中我繼續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的兩個數學目標。對於今天的“探究活動”沒有直接放手,這是因為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在整個得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一、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二、以3/4×1/4為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併為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積累認知。

可以説整體教學的效果很好。

通過今天的課我有了一下的認知:

1、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本單元教學中的滲透和其作用。

由於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中觀重要了縱觀教材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着不同的層次,例如分數乘法(一)和分數乘法(二)中是利用具體的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分數乘法(三)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一個過程。

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後,再從直觀變為抽象,也就是要講“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是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2、對學生探索過程的理解。

在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中,“探索”是一個關鍵詞——“結合具體的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這是由數學目標中“數學過程”“問題解決”兩個維度決定的;同時“探索”的過程也是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活動,要根據不同的材料和背景採用不同的策略才能達到是活動有效的目的。例如在本單元的分數乘法(一)中,由於學生有比較堅實的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所以對於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探索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進行。而在分數乘法(三)中,由於學生剛剛認識“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並且用圖形表徵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比較複雜,因此採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較妥當了。具體的講就是:教師通過簡單的具體事例進行集體引導,這便是“扶一扶”。再通過具體的探索要求幫助學生嘗試着探索比較複雜的實例,這便是“放一放”。

單元小結

第一單元的新課已經結束了,接下來的幾節課都是練習課,到昨天為止已經上了三節。整理這三節課,對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訓練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1.在新課程背景,我們還要不要進行數學訓練。

當前無論是創優課競賽、各級的研究課,還是論壇、博客,大家都在熱衷的討論一些教材中的新增內容,或是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大家似乎都不很在意數學訓練,有的教師甚至一提到“訓練”馬上就“色變”,認為將回到傳統教育的老路上去了。我們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熱衷的“組織學生探索數學知識,使他們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如果學生對已有的數學知識理解掌握的不深刻、應用的不靈活,那麼又如何能夠進行新的認識活動呢?因此數學探索和數學訓練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基礎的。

2.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訓練。

數學訓練不等於“機械、重複”,應該體現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性的訓練。

(1)、説理性訓練。學生對一個數學知識掌握總是要經歷一個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過程,其中數學基礎知識的形成過程(具體——抽象),可以説是一個抽象概括(數學建模)的過程,而數學基礎知識應用的過程(抽象——具體),可以説是一個演繹推理(對模型的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中學生認識的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本質屬性,在抽象到具體的過程中學生將認識到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範圍(概念的外延),這是將起到深化理解概念和靈活應用概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學生將把數學基礎知識的成立條件與具體問題中的條件進行比對,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由於國小生的思維處於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內部言語並不發達,是片斷的、條理性不強的,所以用學生的外部語言表述來促進其內部言語的整合與條理,這就是重視“説理訓練”的意義所在。

(2)、圖形表徵的訓練。數與形是數學研究的兩大對象,他們相互作用,互為表裏。每一個形中多藴含着一定的數量關係,而每一個數又都能通過圖形直觀的描述和反映。教學實踐是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認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得或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往往都是完成對數學語言、數學符合、數學圖形的翻譯過程。因此,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用圖形表徵已學的數學知識,將有利於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並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3)、計算技能的訓練。當一個數學問題的解答思路確定之後,接下來的就是通過計算得到正確答案的過程。無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多麼的完美,如果不能準確、熟爛的計算,那麼學生將不會完美的解決一個問題。再有對於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能通過口算或估算出沒一個關鍵的數值,往往對解決問題有着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基礎口算的訓練,加強估算能力的培養。

3.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訓練的地形式

數學訓練的內容應該突出基礎性和應用性。數學訓練的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枯燥的,應該結合訓練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突出趣味性、靈活性、競爭性、多樣性。

根據以上的思考自己在這三節課的教學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節:

1、通過計算訓練整合分數乘法法則。

2、口算訓練(直接寫得數),通過觀察發現分數乘法的因數與積之間的關係,在通過圖形表徵,應用分數乘法意義理解這種關係,深化對分數乘法意義的認識。

3、單位轉化,初步應用分數乘法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節:

1、解決具體問題(求一個數得幾分之幾是多少),感知分數乘法意義的應用。

2、集體交流,剖析解題的思路。

3、專項訓練,理解分數條件(圖形表徵、語言敍述)。

4、鞏固練習,滲透對應思想

二、長方體(一)教學反思

教學中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我時刻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慾、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使學生保持愉快而興奮的心境,自主明確學習目標,大膽設想,積極地通過書本認證或相互認證自己的見解,尋求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教學中滲透給學生數學方法。 每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都會遇到問題,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給學生滲透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進而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他們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我使用各種學具,教具,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不光理解了知識,同時還掌握了一些數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向指路創設情景,提供信息、資料和情感交流等多種途徑,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用“試一試”、“比一比”、“做一做”等體驗方法,將“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再現”,使之成為豐富思維的活動。學生正是在這種“體驗、認識、再體驗、再認識”體驗性學習中,由於每個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思維是獨立的、獨特的,很容易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其創新的潛質有條件得到開發。在體驗性學習中,通過交流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從其他同學那裏獲得新的思想方法,每個學生又能夠充分地表現自我,學生的思想、能力、個性都是發展着的。每一個學生又都在不同的學習層次上得到自我實現,學生的體驗也是發展的。這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了解決問題需要一些方法和策略,從而在使用方法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

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過程意識。“應該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也就是説在教學中應通過一些探究性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逐步感受,逐步領悟,逐步形成,逐步發展。幾何圖形是很抽象的,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用手摸,用眼觀察去體驗立體圖形,循序漸進最後抽象出長方體,並總結出長方體的特徵。這讓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實踐——總結”這一探究過程。整個過程,從觀察思考,到討論、操作、探索發現,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經歷了探索長方體稜、頂點及特點的全過程。只有這樣的過程,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煥發創造力,迸發創新的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讓我感到無奈的就是缺乏學具,如果學生有長方體框架的學具會更加直觀,利用長方體框架,逐次拆掉部分稜,會更好地使學生感受長、寬、高決定長方體的形狀大小。

三、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新課程倡導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並儘可能在有趣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這一課時我也在努力着,力求讓學生樂學、學懂、學會。並在教學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路。我用了兩個課時完成本小節的教學:第一節課,讓學生先動手操作(展開長方體紙盒),然後按照教材提供的步驟組織學生分小組探究,最後總結求長方體表積的方法。第一課時的練習全是求六個面的長方體的表面積。

第二節課,先是複習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接着解決為什麼要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學有用的數學),解決生活中如包裝盒子、粉刷牆壁等不是都求六個面的表面積的具體問題,即組織學生完成“練一練”的題。總體感覺這兩節課上得不怎麼順,總覺得還欠點什麼。反思如下:

一、繼續抓好計算。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方法懂了,計算出錯,孩子們的藉口是數字太大容易出錯。所以計算應是常抓不懈。

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出錯的原因這一是分不清底面是哪兩條稜相乘的面積,之所以這樣出錯是因為學生對長方體各面的認識沒有理解透徹。

三、進一步在學生“樂學”方面下功夫。從這兩節課看,數字是大點,算起來複雜些,孩子們就覺得沒趣了,有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了畏懼的念頭,這是最不利於我們教學的因素之一。

四、分數除法(一)的教學反思

首先通過課前談話解決了分數除法的意義。接下去重點來研究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我出示了這樣一道例題:布藝興趣小組的同學要用米的花布給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們一致的提出了“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的問題。問題一出,學生馬上就把算式列出來了,÷3,可是這個算式應該怎麼計算呢?通過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最終想出了好幾種方法。

法1:÷3 = 0.9÷3 = 0.3(米) (把分數化作小數,然後再計算)

法2:÷3 =(×)÷(3×)=(米)(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 法3:÷3 = ×=(米)(因為把整塊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佔了整塊的,所以直接乘以)

法4:÷3 = = (米)(把分子平均分成3分,分母不變) 把三種方法整理出來後,他們感覺不出來哪種方法簡便。於是我接着把改為,讓他們再用自己發現的方法進行計算。結果學生們發現用方法1時,化成小數時除不盡;用方法2太麻煩;用方法4時,11除以3,除不盡;還是用方法3最簡便。

隨後,我讓他們觀察、討論、交流 ÷3=×=(米)與÷3=×=(米)這兩道題的計算方法,學生們發現除以整數等於乘以整數的倒數。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六

“連乘、乘加、乘減”是“小數乘法”這個單元的內容。生活中需要用連乘獲乘加、乘減解決的實際問題很多,教材選擇了“學校圖書室用正方形瓷磚鋪地”這一學生較為熟悉的素材,設計了“用100塊瓷磚來鋪,夠嗎?110塊呢?”的問題情境。通過解決這一問題,呈現了小數連乘、乘加兩種算式,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學習小數連乘、乘加運算,使學生體會到小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的一樣,小數的混合運算也是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有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經驗,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道理一樣,避免盲目地進行知識的遷移。因此本節課,我努力做好以下兩點:

(1)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中,知識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實現創新的手段。因此,要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並不難,完全可以進行知識的遷移。但這樣一來,學生對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就相當於死記硬背。所以,本課我採用教材給我們提供的情境,啟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並同時體會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相同。

(2)把數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把數學活動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如:從學生們較為熟悉的鋪地磚的。活動引入,使學生易於從生活經驗出發,便於學生的理解,也便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認同本節課所要領悟的規律。鞏固練習時,我特別注意應用本課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良好情感。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首先出示兩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