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04K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篇一

完璧歸趙是個成語故事,該故事出自於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一書中。完璧歸趙這個故事講述了趙國上卿藺相如不辱使命的經歷,而藺相如通過這一事情,也成為趙國有功之臣,深受趙惠文王的重用。

藺相如原為趙國宦官繆賢的門下客,因為阻止了繆賢去燕國一事,深受繆賢的重用。當時,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強大的秦國聽到這個消息後,便派來使者説秦王願意用15座城邑交換和氏璧。趙國上下心知肚明,用城換和氏璧是個幌子,但是如果趙國不去赴約的話,就會顯得本國理虧。於是,繆賢將門下藺相如推薦給了趙惠文王,隨後,趙惠文王接見了藺相如,派遣藺相如隻身一人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

藺相如到達秦國後,便把和氏璧呈給秦王看,通過觀察秦王的一言一行。藺相如知道,秦王並沒有交換的想法,於是急中生智將和氏璧拿了回來。藺相如手持和氏璧,並拆穿了秦王的陰謀。而秦王為了和氏璧也不敢輕舉妄動,此間,藺相如提出了讓秦王齋戒5天的想法,乘此期間,藺相如喬裝潛回趙國,將和氏璧完好無缺的還給了趙惠文王。

5天后,藺相如再次申明瞭這場交易,但是秦王沒有履約。藺相如巧用機智化解了這場危機,自己也安然無事的回到了趙國。

藺相如在面對強大的秦王時,依然不畏權貴所折腰,巋然不動的捍衞自己國家的利益,這種勇敢的愛國主義精神,實為可貴。

廉頗藺相如列傳內容介紹 篇二

《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文章。以廉頗和藺相如為主線,講述在戰國時代末期,秦國和趙國的故事,文中重點突出了廉頗和藺相如合力挽救趙國的來龍去脈。這章《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分為幾個不同的小故事,比如價值連城、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等都是出自於其中。

讓人感慨廉頗和藺相如的深明大義莫過於負荊請罪了。在這個故事中,既可以看見廉頗知錯善改的大無畏精神,又可以看見藺相如高瞻遠矚的長久眼光。

藺相如原本只是趙國宦官繆賢的門客,因為趙國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這一消息很快在諸侯國傳開了,而強大的秦國更是提出了以十五座城邑來換取和氏璧的交易。秦王的這一做法讓趙國上下慌了陣腳,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趙國宦官繆賢就向趙惠文王推薦了藺相如,給趙惠文王講述了以藺相如曾經奉勸自己的事。隨後,趙惠文王便接見了藺相如並且問了他的意見。後來,藺相如決定自己把和氏璧拿去給秦王,如果秦王不給城邑,那麼他將把和氏璧完整的歸回趙國。

通過這件事情,趙惠文王重視了藺相如,並且在繩池之會中,藺相如義正言辭的保護了趙王的利益,這讓趙惠文王很是欣賞藺相如勇敢的精神,便封為上卿,廉頗知道後萬般不服氣,處處譏諷藺相如。藺相如卻對廉頗説,秦國之所以還未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我們兩人,如果因為官位大小而鬧了矛盾,自相殘殺,那麼正中了秦國的下懷。廉頗知道後,責備自己太鼠目寸光了,於是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直到今日,兩人這一段故事仍被傳為佳話,流傳於民間。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賞析 篇三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脱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