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長相思》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8W

《長相思》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長相思》賞析: 篇一

相思,是詩人們從未停止描寫的題材。婦女思夫,遊子思鄉,這思念從來都是綿綿不絕,蕩氣迴腸的。

本詩開篇描寫了深秋時節的景色。九月西風緊吹,月冷露霜愈漸寒。那露珠像是主人公的眼淚。秋夜漫長,因為相思變得更長了。這相思能有多長?有多久?冬去春來,東風吹綠了小草,吹開了百花。那麼心愛的人在哪呢?日日思君不見君,一日腸九回。這斷腸般的`思念折磨得可人的姑娘容顏憔悴。在訴説完那無盡的思念之後,主人公娓娓道出了相思的原委。一個住橋北,一個住橋南。十五便相識了,漫長的歲月裏,兩人相知、相愛,然而如今,女子已二十三了。是什麼讓他們相愛卻不能享受呢?明明近在咫尺,卻彷彿天各一方,這是多遠的距離?殘酷的封建婚姻制度奪走了他們的愛情和幸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就像一株長在青松旁的女蘿草,在微風中靜靜地看着青松,歲歲年年。女蘿草依然馨香,青松照舊挺直,但是,女蘿草卻無枝攀越,只能在微風中搖曳。然而,女主人公並沒有絕望,她相信只要她的願望真誠,老天會幫助她實現心願。她願意與心愛的人相守到老,哪怕是做山林中的野獸,她也要與他比肩而行;哪怕是林中木,她也願與他枝枝相連。

整首詩將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寫得纏綿哀怨,洗練脱俗,像一幅線條畫般清淡,全詞沒有顏色,沒有濃墨,非常寫意寥廓。

白居易唐詞:《長相思》賞析: 篇二

詞的上闋寫樊素回南必經之路。因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吳山而生愁。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但同樣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復回的,隨之南下的愛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儘管佳人已去,粧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痴情,終難忘懷,於是就在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兩個“悠悠”,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只有到情人的迴歸才能休止。然而那與不過是個空想,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只能倚樓而望,回憶昔日的歡樂,來遣散心中的鬱悶罷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面,是怎樣的意境啊。

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徵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這篇作品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迴環復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面,覺得更有意境。

“長相思”為詞牌名,但本詞內容與此密切相關。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數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只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

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徵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絃。

思君秋夜長的下一句 篇三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賞析: 篇四

此詞純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長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見才得終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於不得相見,相思之情無處訴説,以淺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襯自己一往而情深。詞的上片,一氣流出,情溢乎辭,不加修飾。“若問”兩句,自問自答,痴人痴語。要説“相見”是解決“相思”的唯一辦法,這純是痴語,痴心,可是,小晏卻認認真真地把它説了出來,正是如黃庭堅《小山詞序》所云“其痴亦自絕人”。

結句非同凡響,抒寫了比相思不相見更大的悲哀。“説似誰”,猶言説與誰、向誰説。縱使把相思之情説了出來,那淺情的人兒終是不能體會。淺情是深情的對面,多情的小晏卻總是碰到那樣的人,可是,當那人交暫情淺,別後又杳無音信,辜負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時,詞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獨自傷心而已。下片四句,以“淺情人”反襯小晏相思苦戀之情,無奈和遺憾。

此詞為作者詞中別調,語極淺近,情極深摯,在樸直中自饒婉曲之致,纏綿往復,姿態多變,迴腸蕩氣,音節尤美。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詞人用情之深。

註釋: 篇五

(1)長相思:又名相思令。

(2)相送迎:又作相對迎。

(3)誰知離別情:又作爭忍有離情。

(4)吳山:在杭州錢塘江北岸。

(5)越山:在杭州錢塘江的南岸。

(6)羅帶:絲織的帶子。古人常把羅帶打成 結,比喻同心相愛。

[譯文]:

青翠的吳山,清秀的越山。錢塘江兩岸秀美的青山整天在為離別的人們送行,可這山山水水懂得離別之情嗎?

離別的人兒淚眼相對,哽咽無語。有情人未能成眷屬,潮水已漲滿,船兒就要出發了,留給他的是一生相伴的“長相思”!

[譯文二]:

錢塘江北青翠的吳山,錢塘江南清秀的越山,成天價俯看着征帆歸舟,似在殷勤送迎,好生有情。可此際,一對有情人兒正依依江岸,難分難捨,那山卻依舊招呼着行人歸客,全不管他倆的。離情別緒,真個是無情透了。錢塘江水似乎也是無情,這對有情人,同心結子還未打成、定情之期還未説妥,它卻漲起大潮,催着行舟早發。可是,當他倆淚水盈眶之時,它也把潮頭悄悄漲到與岸齊平;似乎只等着淚珠奪眶而出,它也要讓潮水温向四野一般。

賞析:

此詞采用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以迴旋往復、一唱三歎的節奏和清新優美的語言,託為一個女子聲口,抒寫了她因愛情生活受到破壞,被迫與心上人江邊訣別的悲懷。

上片起首兩句,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錢塘江兩岸山明水秀的江南勝景。接下來兩句,以擬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無情反襯離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訣別時的痛苦。

過片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寫行者與送者。臨別之際,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結拍兩句含蓄點出了他們悲苦難言的底藴,並以分別後的一江恨水抒寫有情人的離情別緒。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喻示他們愛情生活橫遭不幸。不知是什麼力量,使他們心心相印而難成眷屬,只能各自帶着心頭的累累創傷,來此灑淚而別。這兩句以景語作結,創造出一個雋永空茫、餘味無窮的藝境。

《長相思》 篇六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如此排列詩句是為了展示詩的結構特色:完美的對稱!以“美人如花隔雲端”一句為轉折,在句式、字數上形成完全對稱,簡單潔淨卻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長短句式的對稱與重複,在節奏上形成復沓效果,為詩歌增添了無窮的意趣。《長相思》是古樂府題,而兩漢樂府詩是“四言詩向五言詩和雜言詩的'過渡”[一],很顯然,李白在創作此詩繼承了樂府詩的特點並有所創新。

但是,結構上的完美對稱還不值什麼,重在詩意的對稱性。我們細品:首句起興“長相思”,交待了地點“在長安”,意雖平淡卻為後文的渲染留出許多餘地。“絡緯”句盡力描寫了實景,紡織娘在井欄邊鳴叫,霜露悽悽,已是深秋時節,竹蓆上透着寒意,用詞明白如話卻滿是悽清。主人公在晦暗的孤燈下思念綿綿,打起帷簾對月長歎,這樣的心境因何而起?原來是因為“美人如花隔雲端”。

前面説“美人”句為結構轉折點,此處亦是詩意轉折點,上承詠景,下啟抒情。“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文字何淺,然意境何深!將詩人情感放到了一個無窮的空間中。“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似乎要把此情抽離出軀體,魂飛關山而關山難越,頓叫人心肝盡催!最後回到主題“長相思”上,而感情較之開篇已翻過數倍,“摧心肝”三字結句,話雖盡而情未絕,反覆咀嚼,更顯蕩氣迴腸。詩意的對稱美成了一種循環反覆的情感體驗。

淺淺讀來,《長相思》固是一首真摯雋永的愛情詩,但我無意陷落於此小兒女情態中。此詩寫於李白去朝之後,滿懷失意和憤懣的詩人哪有心情在此纏綿婉轉?細細揣摩詩中意象,我們完全可以得出更深的涵義。

李白去朝後常有超世之語,但詩人難捨宮闕的心理始終存在。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都是在發牢騷,呼喊得越激昂,心中就越痛苦。《長相思》中的相思在“長安”,相思的對象是“美人”,這正是借愛情表達思君之意。“美人”的意象從《詩經》發端,自屈原起,中國文人無一不入過此“牢籠”。“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結構呈現出倫理中心、家國同構。天人合一等基本特徵,使生活於這一文化情境中的中國文人的政治追求和愛情追求呈現出互通模式”[二]。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把《長相思》作單純的情詩解讀是隻看見了其“質”,我們有必要追求一下詩中的“文”。李白生活的唐代時代還沒有把市井俗情當作描寫的主體對象,無論是環境背景還是文人心態,戀闕的解釋是都更合理些。

《長相思》原文: 篇七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夜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鬆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長相思 篇八

長相思

陳東甫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這是一首描寫少婦的怨情詞。春天是一個萬物萌生的美好季節,也是一個使別離者懷人思遠的煩悶的季節。因此古典詩詞中便產生了數不勝數的遊子傷春、思婦怨春的詩篇。這首詞寫得清新流暢,節奏鏗鏘,音韻調諧,在汗牛充棟的怨情詩詞中令人刮目相看,新鮮可愛。

詞人採用了一種白描手法,單純而樸素地創造出一個使人人都可晰視、都可體察、都可身臨其境的意境:深深的花叢,密密的柳蔭,在花間柳下一位窈窕的少婦正在靜靜地、幽幽地邁着慵懶的步履穿行。她的眉峯是微蹙着的嗎?還是如黛山似的深鎖着?我們不大看得清,只見她痴痴地徘徊着,怔怔地尋覓着,她是在捕捉一個失落的夢,還是在追尋一個遠方縹緲的幻影?

她什麼都不在追尋,她是在期盼早就遠行而且久久未通音書的他的音信。山重山、水覆水,狠心的他漂流到何方,為什麼一個字都不寄往家中?莫不是見異思遷了嗎?薄情的他呵辜負了我的一片痴情,一顆真心……

上闋抒寫的是少婦白晝在燦爛的春光裏、在花叢柳蔭中的苦悶心情。下闋時間有所推移,展示她在夜間的心緒和情景:她獨宿空房,久久地撫弄那張排解她內心哀怨的古琴,琴聲鳴響着、鳴響着,心中的哀怨不但無法排解,反而更加煩悶,於是她便棄置了琴絃,翻身上牀,企求在睡夢中尋找片刻的安寧,然而孤衾難眠,她輾轉反側,依然不能入眠,當年與他歡愛相攜、海誓山盟的情景又歷歷浮在目前。這頭上的金釵還是那時他相贈的呵。“但願心似金鋼堅”的誓言盟願猶清晰分明在耳,當初誰能料到今朝有這樣的結局……

這位少婦會不會被遺棄?他的夫君是不是就永遠不再回來?詞中尚未點明。作者所描寫的只是抒情主人公──少婦的一種心境和心路歷程。它給我們留下一個懸念,一種設想,而這正是本詞另有的一種藝術魅力!

譯文: 篇九

長久的相思啊,長久的相思。若問這相思何時是盡頭,除非是在相見之時。

長久的相思啊,長久的相思。這相思之情説給誰聽呢,薄情寡義的人是不能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