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多篇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一

原文:

登樓望水

唐代:顧況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譯文: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鳥兒歌頌着花的到來,輕煙縈繞在柳邊,別去了這地的風景,不禁想起了年少的'往前。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還要上那高樓眺望着江水綿綿,故鄉里哪個地方會迎來一隻歸船?

註釋: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賞析:

首句“鳥啼花發柳含煙”,詩人便點出了此時其身處的美好風光,可是風光大好,詩人卻在下句用了“拋卻”,這則點明瞭,詩人此時帶愁,無暇眷顧風景,這同時也襯托出詩人的愁,點明詩人的遭遇,是不堪看呀。後二句,應該是虛寫,詩人開始去眺望故鄉,想着何時故鄉才能迎來他的這一隻歸船,看到這裏,我們就全明瞭,詩人愁之來源,是身處異鄉而不得歸也。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二

[唐]李曄

登樓遙望秦宮殿,

茫茫只見雙飛燕。

渭水一條流,

千山與萬丘。

遠煙籠碧樹,

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

迎歸大內中。

註釋:

【1】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晚雲烘日”等。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

【2】秦宮殿:借喻唐宮殿。

【3】茫茫:宮闕顯盛貌。

【4】渭水:河名,即渭河,黃河最大的支流。

【5】遠煙:指原野上的雲霧煙氣。一作“野煙”。

【6】陌上:田間的路上,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7】行人:出行的人,即行子。鮑照《代東門行》:”居人掩閨卧,行子夜中飯。”

【8】去:往,走。

【9】英雄:指昭宗可依靠的實力人物。

【10】大內:指皇帝居住的宮殿。

作品賞析:

這首詞不事藻飾,以化虛為實的手法,真切地袒露出他被逐出宮、行止華州時的悲苦之情。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末動盪不安的政局。

全詞的`思想內容雖無足論,可是藝術上卻有可取之處,即寫景處豁人耳目,言情處動人心態。“登樓遙望秦宮殿”,起調寫景入手,直筆陡起,因景入情,渲染氣氛。古人登樓,自王粲寫作《登樓賦》之後,往往與無窮的憂愁聯繫在一起。此時貴為天子的李曄,倉皇避難華州,其內心憂憤危懼,亟盼返回京師。但京師尚在叛臣控制之中,欲歸不得。因此“登樓遙望”所見何如,作者不好明寫,也不忍明説。而承之以“茫茫只見雙飛燕”,言外之意是説,長安宮殿可望而不可及,則能看到似乎是“舊時堂前”構巢停息的“雙飛燕”,也是慰情聊勝於無了。以下兩句“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融情於景。渭水連接着長安與華州兩地,相距並不很遠,但“千山萬丘”蔽掩阻擋,因而長安宮殿無由得見。言“千山萬丘”是比況政治上的障礙。“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過片承上接下,從“望”字生出切盼之心,景為情設,情由景生。從字面看,仍然是寫登樓所見,其實新意別具。作者由遙望宮殿,轉向探尋出路,力圖從無可奈何的憂憤中掙脱出來。然而惟見“煙籠碧樹”“行人去”,徒增空寂無依之感,“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結拍兩句,則是作者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呼聲,悽楚悲愴。

全詞上下緊接,一氣呵成。愴懷國事,寄意深沉。看來這位在政治上一籌莫展的晦氣天子,其詞作的藝術價值卻不減唐宋詞名家之作,為後人所稱道。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三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樑甫一作:樑父)

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遊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處登臨。

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

可歎劉後主那麼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

註釋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客心:客居者之心。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lěi)浮雲變古今。

錦江:即濯錦江,流經成都的岷江支流。來天地:與天地俱來。玉壘浮雲變古今:是説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雲,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kòu)盜莫相侵。

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於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的雪山。寇盜:指入侵的吐蕃集團。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fǔ)吟》。(樑甫一作:樑父)

後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後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歎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是借眼前古蹟慨歎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還:仍然。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父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樑甫吟:傳説諸葛亮曾經寫過一首《梁父吟》的歌詞。

賞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在行文上,先寫詩人見花傷心的反常現象,再説是由於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起下面的種種觀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詩人從登樓看見的景色開始寫起,描繪了一幅壯美的山河景觀。錦江水夾帶着朝氣盎然的春色從天地間奔騰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飄忽不定,這使詩人聯想到了動盪不安的國家,那浮雲飄移就像是古今世勢的更替變幻。上句從空間上擴展,下句從時間上蔓延,這樣延展開來,頓然形成了一片宏闊悠遠的意境,包括詩人對國家山河的熱愛和民族歷史的回憶。並且,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而詩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見,詩人心懷國家,此時,他憂國憂民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主要寫國家戰事。詩人登樓遠眺,由浮雲想到了國家現時情況,雖然大唐朝廷風雨動盪,但代宗又回到了長安,可見“終不改”,這照應了上一句的“變古今”,語氣中流露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説明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的焦慮之中透着堅定的信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詠懷古蹟,諷喻當朝昏君,寄託詩人的個人懷抱。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樑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詩人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歎:“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詩人生活的時代只有劉後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

全詩寄景抒情,將國家的動盪、自己的感懷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滲透,用字凝練,對仗工整,語勢雄壯,意境宏闊深遠,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詩風。

這首七律,格律嚴謹。中間兩聯,對仗工穩,頸聯為流水對,有一種飛動流走的快感。在語言上,特別工於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錘鍊。首句的“傷”,為全詩點染一種悲愴氣氛,而且突如其來,造成強烈的懸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時”、“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義,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蕩胸撲面的感受。四句的“變”,浮雲如白雲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引發讀者作聯翩無窮的想象。五句的“終”,是“終於”,是“始終”,也是“終久”;有慶幸,有祝願,也有信心,從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滿令寇盜聞而卻步的威力。七句的“還”,是“不當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語氣,表示對古今誤國昏君的極大輕蔑。只有末句,煉字的重點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卻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寫詩人無可奈何的傷感,與第二句的“此”字遙相呼應。

尤其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詩的構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蹟,都是從空間着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的錦江、玉壘,或者城南的後主祠廟,都是遠處的景物;開端的“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

歷代詩家對於此詩評價極高。清人浦起龍評論説:“聲宏勢闊,自然傑作。”(《讀杜心解》卷四)沈德潛更為推崇説:“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唐詩別裁》卷十三)

登樓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四

原文:

登樓賦

兩漢: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羣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譯文: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登上這座樓來眺望四周,暫且在閒暇的時光消解憂愁。(我)看這座樓宇所處的地方,實在是明亮寬敞少有匹敵。攜帶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臨着彎曲的沮水的長長的水中陸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廣大的陸地,俯臨水邊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邊的終點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邊連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穀物佈滿田地。但即使(這裏)的確很美卻不是我的鄉土,又怎麼能夠值得我在此逗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我因為)逢上紛亂混濁的亂世而遷移流亡(到這裏),到現在已經超過漫長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鄉希望歸去,誰能忍受這種(思鄉的)憂思啊!憑靠着樓上的欄杆來(向遠方)遙望,面對着北風(我)敞開衣襟。(北方的)平原(是那麼)遙遠,(我)縱目遠望,(視線)被荊山的高峯所遮蔽。道路彎彎曲曲又長又遠,河水浩大無邊深不可測。悲歎故鄉被阻隔,眼淚橫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陳國的時候,發出過“歸歟”的歎息。鍾儀被囚禁(在晉國)而演奏楚國的地方樂曲,莊舄(在楚國)做了大官但仍説家鄉越國的方言。人思念故鄉的感情是相同的,豈會因為窮困還是顯達而表現不同?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羣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念及時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麼時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擔心像葫蘆瓢一樣徒然掛在那裏(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無人飲用。漫步遊息徘徊,太陽很快就下山了。(接着)颳起了蕭瑟的寒風,天色也陰沉沉地暗了下來。野獸慌忙地左顧右盼尋找獸羣,鳥雀也紛紛鳴叫着展翅高飛。原野一片寂靜沒有遊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淒涼悲愴而且感傷,心中也充滿了憂傷和悲痛。(於是)沿着台階走下樓來,心中卻氣憤難平。(一直)到了半夜還不能入睡,惆悵徘徊翻來覆去睡不着。

註釋: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xiá)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guǎ)仇。挾清漳(zhāng)之通浦(pǔ)兮,倚曲沮(jǔ)之長洲。背墳衍(yǎn)之廣陸兮,臨皋(gāo)隰(xí)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shǔ)稷(jì)盈疇(chóu)。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茲:此。麥城樓故城在今湖北當陽東南,漳、沮二水匯合處聊:姑且,暫且。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銷憂:解除憂慮。斯宇之所處:指這座樓所處的環境。實顯敞而寡仇:此樓的寬闊敞亮很少能有與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敵。挾清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這裏會合。挾,帶。清障,指漳水,發源於湖北南漳,流經當陽,與沮水會合,經江陵注入長江。通浦,兩條河流相通之處。倚曲沮之長洲:彎曲的沮水中間是一塊長形陸地。倚,靠。曲沮,彎曲的沮水。沮水發源於湖北保康,流經南漳。當陽,與漳水會合。長洲,水中長形陸地。背墳衍之廣陸:樓北是地勢較高的廣袤原野。背:背靠,指北面。墳:高。衍:平。廣陸:廣袤的原野。臨皋隰之沃流:樓南是地勢低窪的低濕之地。臨:面臨,指南面。皋隰:水邊低窪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北彌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彌:接。陶牧:春秋時越國的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棄官來到陶,自稱陶朱公。牧:郊外。湖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稱陶牧。昭丘:楚昭王的墳墓,在當陽郊外。華實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實覆蓋着原野。華:同“花”。黍稷盈疇:農作物遍佈田野。黍稷:泛指農作物。信美:確實美。吾土:這裏指作者的故鄉。曾何足以少留:竟不能暫居一段。曾,竟。

遭紛濁(zhuó)而遷逝兮,漫逾(yú)紀以迄今。情眷(juàn)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jiàn)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jīn)。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cén)。路逶(wēi)迤(yí)而修迥(jiǒng)兮,川既漾(yàng)而濟深。悲舊鄉之壅(yōng)隔兮,涕(tì)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yú)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xì)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遭紛濁而遷逝:生逢亂世到處遷徙流亡。紛濁:紛亂混濁,比喻亂世。漫逾紀以迄今:這種流亡生活至今已超過了十二年。逾:超過。紀:十二年。迄今:至今。眷眷:形容念念不忘。孰憂思之可任:這種憂思誰能經受的住呢?任,承受。憑,倚,靠。開襟:敞開胸襟。蔽荊山之高岑:高聳的荊山擋住了視線。荊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路逶迤而脩迥:道路曲折漫長。修,長。迥,遠。川既漾而濟深:河水盪漾而深,很難渡過。壅,阻塞。涕,眼淚。弗禁,止不住。尼父,指孔子。鍾儀幽而楚奏兮:指鍾儀被囚,仍不忘彈奏家鄉的樂曲。莊舄顯而越吟:指莊舄身居要職,仍説家鄉方言。人情同於懷土兮:人都有懷念故鄉的心情。豈窮達而異心:哪能因為不得志和顯達就不同了呢?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sì)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qú)而騁力。懼匏(páo)瓜之徒懸兮,畏井渫(xiè)之莫食。步棲(qī)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nì)。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羣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qù)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dāo)怛(dá)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惟日月之逾邁兮:日月如梭,時光飛逝。惟,發語詞,無實義。俟河清其未極:黃河水還沒有到澄清的那一天。俟,等待。河,黃河。未極,未至。冀王道之一平:希望國家統一安定。冀,希望。假高衢而騁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負。假,憑藉。高衢:大道。懼匏瓜之徒懸:擔心自己像匏瓜那樣被白白地掛在那裏。畏井渫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卻沒有人來打水吃。渫,淘井。步棲遲以徙倚:在樓上漫步徘徊。棲遲,徙倚都有徘徊、漫步義。白日忽其將匿:太陽將要沉沒。匿,隱藏。風蕭瑟而並興:林濤陣陣,八面來風。蕭瑟,樹木被風吹拂的聲音。並興,指風從不同的地方同時吹起。天慘慘而無色:天空暗淡無光。獸狂顧以求羣:野獸驚恐地張望尋找夥伴。狂顧:驚恐地回頭望。鳥相鳴而舉翼:鳥張開翅膀互相地鳴叫。原野闃其無人:原野靜寂無人。闃,靜寂。征夫行而未息:離家遠行的人還在匆匆趕路。心悽愴以感發:指自己為周圍景物所感觸,不禁覺得淒涼悲愴。意忉怛而憯惻:指心情悲痛,無限傷感。這兩句為互文。循階除而下降:沿着階梯下樓。循,沿着。除,台階。氣交憤於胸臆:胸中悶氣鬱結,憤懣難平。夜參半而不寐:即直到半夜還難以入睡。悵盤桓以反側:惆悵難耐,輾轉反側。盤桓,這裏指內心的不平靜。

賞析:

這篇賦以鋪敍手法,由登樓極目四望而生憂時傷事之慨,並把眷戀故鄉、懷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結合起來,而各層自有重點,深摯的感情,徐徐道來,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筆。

這篇賦主要抒寫作者生逢亂世、長期客居他鄉、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產生思鄉、懷國之情和懷才不遇之憂,表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和平統一的希望,也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濃,“憂”字貫穿全篇,風格沉鬱悲涼,語言流暢自然,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的代表性作品。

此賦有如下特點:一、層次清晰。全文分為三段,首段寫登樓所見,次段敍懷鄉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懼,遵循主人公情緒的自然發展而來,層次極為清晰。

二、結構嚴謹。第一段寫景中透露出“憂思”,“望”“憂”兩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調。第二段集中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沉重憂思。開頭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發懷鄉之情,“憑軒檻以遙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為情思。第三段對思鄉之情進一步開掘,揭示出“憂思”深層的政治內涵。情景交融。首段寫異鄉風光:地勢開闊,山川秀美,物產富饒,以眼前樂景反襯心中哀情。末段寫傍晚景色:日慘風蕭,獸狂鳥倦,原野寂寥,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悽愴。前後景物描寫,即景生情,寓情於景,一樂一悲,相互照應,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緒步步加深、憂傷至極的過程。

三、語言清麗。文章用典貼切,注意與主觀感情的抒發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懸”、“井渫莫食”等典故,都傳達出作者的懷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怨憤。文章大量運用富有音樂性的修飾詞語。例如“眷眷”、“慘慘”、“悽愴”、“憯惻”、“盤桓”等,音節流暢,琅琅上口。

四、主題深刻。這篇文章超越了一般的懷鄉之作,揭示了深厚的政治內涵。“遭遷逝”句,概括了當時動盪的時代特徵和作者悲慘不幸的遭遇;“惟日月”兩句,表達了作者時不我待、急欲乘時而起的緊迫感;“冀王道”兩句,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急於建功立業的使命感。總之,作者通過登樓四望,抒發了濃重的故土之思,傾吐了宏圖難展的悲慨,表達了建功立業的迫切願望。

綜上所述,這篇賦體貌高度精練,情思深厚豐腴,使讀者自然而然地感覺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因此成為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