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聽課記錄多篇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2W

聽課記錄多篇新版多篇

聽課記錄 篇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説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説説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評:

1.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説”、“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10篇聽課記錄 篇二

聽課記錄1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曲線運動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尋找生活中的曲線運動,提出問題。

2.猜測物體在經過某一位置(某一時刻)時的速度方向,實驗探究,理論分析,得出結論。

3.推廣應用,提出問題:做曲線運動的條件。4.實驗探究,形成結論,分析事例。

優點: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學、如何做,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教學目標非常明確,而且學案切合學生實際,課件的製作非常實用。

缺點:

1、本節課老師一直沒有板書課題。

2、老師教具準備應加以改進。

建議:建議老師不會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多用小黑板,以便節省不必要的抄題時間。老師 上課是真正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很少,實驗班應儘量放手讓學生去思考。

聽課記錄2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設計驗證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和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

2、通過對平拋軌跡的分析,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

3、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發現規律;

4、分組實驗。優點:

1、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目標明確;

2、通過訓練入手,讓學生總結規律,教師評析,符合教學規律;

3、語言親切自然,有親和力。

4、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學生參與慾望強烈。

缺點:兩個比較法的課件是蒐集而來,有缺點,關於豎直方向的比較應該兩次的高度不同而不是課件中的平拋速度不同;關於水平方向的比較應該是兩次平拋的速度不同而不是課件中的高度不同。建議: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最後沒有使學生意識到這一點(教師未點明),使部分學生感覺本節課沒有收穫,認為只有具體知識才是收穫。

聽課記錄3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圓周運動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讓學生了解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共性和個性,展示一些物體的圓周運動情景。

2、通過生活實例或多媒體資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有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週期之別。

3、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弧長與時間的值保持不變的特點,進而引出線速度的大小與方向。

優點:老師在課堂中採用實驗演示、多媒體、電腦動畫模擬輔助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形象直觀的認識,降低難度。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到“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間的關係”這幾個物理量,之間是有聯繫的,並引導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缺點:

1、學習線速度的概念,應向學生指出線速度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

2、練習時應放手讓學生做題,老師不應在旁邊指點。

建議:在講解圓周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週期時,有必要引入相關的物理量加以描述。

聽課記錄4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引入新課

2、學生實驗引出向心力的定義

3、學生觀察得到向心力的方向

4、引導學生分析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5、通過三個典型題目引導學生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6、實驗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7、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出向心加速度

優點:

1、課堂有知識落實有當堂練習,落實得好,聯繫的實。

2、課堂樸實,實實在在,沒有任何玄虛。

3、注重文本教學,突出了文本與會考的鏈接。

4、目標設置合理,並且整節課緊緊圍繞着當堂的目標來進行。缺點: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較少。

建議:應給學生留些思維的空間、空白的地方,不要面面俱到。

聽課記錄5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教學過程及方法:

1.人類對行星運動規律原因認識的過程:追尋得出太陽與行星間引力的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中交流和獨創的意義;

2.引力的推導: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優點:

1、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根據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和行星饒太陽旋轉的週期數據通過EXCEL軟件探究行星饒太陽旋轉的加速度與半徑的關係;

2、老師通過嚴謹合理的數學推導得,學生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真正理解其中道理,更容易接受。

缺點:節奏過快,有些成績差的學生較吃力。

建議:老師多進行板書講解,以免用多媒體使教學過快。

聽課記錄6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教學過程及方法:

1、通過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比較認識彈性勢能

2、根據彈性勢能與彈力所做的功的關係設計理論探究方案、用重力這個恆力對彈簧做功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設計實驗探究方案

優點:

1、老師的這節課體現了探究形式的多樣性,對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有積極意義 課流程設計很科學,自然流暢,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語言教態好,板書字體美

缺點:實驗探究的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測定重物的最低位置,由於是在重物運動過程中記錄該位置,難度較大。

建議:

1、教師設計實驗時應選取一些課堂上易於觀察,實驗誤差受影響不大的實驗。

2、選擇勁度係數適當小一些的彈簧實驗效果比較好。

聽課記錄7 科目:語文

課程章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導入新課。聽錄音:《陽光總在風雨後》

2、用多媒體介紹作者生平

3、詩文品味:聽配樂朗讀、同學結合錄音又感情的朗讀、找同學讀、談談你是怎樣理解欺騙兩個字的

4、積累名句

優點:

1、開課娓娓導入,給學生以平靜而實在感。

2、朗讀時,給學生以方向感,平靜和諧而有效。

3、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參與度高,師生互動,效率高。缺點:分析課文的問題設計不夠精煉。

建議:

1、課堂教學要避免全是教師評點,應多讓學生講。

2、要力求學生帶着問題去感悟文本。

聽課記錄8 科目:語文

課程章節: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掃除字詞障礙

2、深入學習課文,體會設喻説理的特點及其好處

3、在全文學習的基礎上,評價人物形象

4、欣賞簡潔生動的語言特色,以及三層排比的巧妙結構 優點:1.語言親切自然,有親和力。

2.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學生參與慾望強烈。

3.突出了文言文複習特點,誦讀和文言現象落實到位。

缺點:課堂容量過大,課堂結尾收場匆匆,時間安排就會給人感覺有點“敗筆”。建議:課程內容較多,安排成兩節課較好。

聽課記錄9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動能和動能定理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2.探究和驗證過程中掌握觀察、總結、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方法。

3.經歷科學規律探究的過程、認識探究的意義、嘗試探究的方法、培養探究的能力。優點:

1、善於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利用實驗演示激發學生興趣;

2、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適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由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中構建物理模型,體現了物理知識“從 生活中來,又迴歸社會”的教學理念;

缺點:對一些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在語言描述上重複過多。

建議:在學生進行探究操作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結論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

聽課記錄10 科目:數學

課程科目:點到直線的距離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2、自主探索推導公式

3、變式訓練學會應用

4、學生小結教師點評

5、課外練習鞏固提高

優點: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 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 多地方值得學習。

缺點:課堂中雖説注意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對單個學生提問,但個別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一些個別的知識點讓學生一起回答,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建議:老師應加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

聽課的方法 篇三

高質量地聽課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學會篩選。不管多麼優秀的教師,課堂同樣存在一些問題,要用辯證的頭腦看待課堂。

第二,多思考,多鑑別。不能全信,切勿照搬,應該創造性地吸收,有選擇地學習。

聽課時應多學習老教師的長處,閃光點,為我所用。

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師的儀態美、語言美、板書美、直觀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還要去領略老教師如何通過精巧的思維、嚴密的推理、嚴肅的實證來充分展示科學的理性美;同時用心去體會教學過程中的尊重、發現、合作與共享。

應聽和看結合

聽課應做到聽看結合:從單一聽教師的“講”變為同時看學生的“學”。

①聽教師怎麼講的,是不是講到點子上了。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

②聽課講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標採用什麼方式實現,如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回顧什麼,學生能否聽懂,教學語言如何

③聽教師啟發是否得當。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那些活動;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取了哪些教學手段;設計那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設計活動步驟)

④聽學生的討論和答題。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安排哪些練習讓學生動手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⑤聽課後學生的反饋

此外,教師活動應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而展開,因此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者也應同時關注:

①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②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③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④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應邊聽邊思考

一位專家説過:“你講給我聽,我是要忘記的;你做給我看,我説不定記住了;你若讓我參與,我肯定能夠學會。”

聽課時應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教師對教材為何這樣處理,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教師是怎樣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他的教學有什麼值得自己學習的,重難點是怎樣突破的,自己應怎樣對“閃光點”活學活用。.。

聽課時要注意看實際效果,看學生怎麼學,看教師怎樣教學生學的。思考之後,可以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教案。

此外,聽課作為第一感受,需要有反饋式的交流,才能有進一步的深化。

聽課中要使思維和老師、學生的思維一致。做練習時,可做啟示性的引導與剖析。

聽課後要交流

聽課後,可以詳細地向教師彙報收益與看法,在具體問題上作進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討如何做得更好。

向別人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創造。這種創造有賴於自己的觀察、思考與探索,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將別人的教育教學思想轉化為自己的理念,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方法與技巧的增多。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首先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讓自己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上來學習別人的經驗,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聽課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個人和整體教學活動得到改進和提高。因此,發展性聽課需要在課後對教師進行積極鼓勵、針對性的講評,才能促進教學不斷髮展。

聽課記錄 篇四

聽課記錄範文

聽課對象:三(6)班 李音 老師

聽課內容:《廬山的雲霧》 第2課時

過程:

一、複習鞏固: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廬山的雲霧》這一課,讀課題,讀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讀)

複習生字詞。(字的結構、部首、讀音)

增 光 添 彩

(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寫成“小”)

籠(注意讀音)“返”的第4筆

遮 半包圍結構

師:課文介紹了廬山雲霧的哪些特點?

生:千姿百態、瞬息萬變(變化又多、又快、又美)。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廬山雲霧的特點嗎?

生:(暢所欲言)

二、質疑、引導學生學會品文的方法。

師、你覺得這節課我們該解決哪些問題?

生:

1、作者是怎樣把這兩個特點寫明白的?

2、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三、精讀課文:

師:讀課文,作者是怎樣把廬山雲霧的特點寫清楚的?

第一小節:

生: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雲霧,從“尤其”可以看出來。

“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體現了廬山雲霧的神奇美,人們漫步山道有虛

無縹緲的感覺。

(教師補充詞彙:繚繞、騰雲駕霧、飄飄欲仙)

師:讀完這一小節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彷彿自己如臨其境。

師:讀好這一小節,讀出美。

第二小節:(千姿百態)

生: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頭的雲霧(像白色絨帽)

半山的雲霧(像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雲霧(像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峯的雲霧(像巨大的天幕)

廬山的雲霧,美不勝收。

寫作順序由上往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位置上的雲霧,為什麼?

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分句,並談談喜歡的理由,説説自己的感受。)

師:仿照書上的句子來説説別的位置的雲霧。

(學生進行説話訓練,教師對學生的錯句進行糾正,適當補充詞彙。)

(讀第二小節)

第三小節:(瞬息萬變)

生:這一小節,作者運用了一些詞語,突出變化的快: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師: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都是作者的想象,你能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説説雲霧的瞬息萬變嗎?

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説好廬山雲霧的瞬息萬變。)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四、揭示中心: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呢?

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賞廬山雲霧的美景。

體現出作者喜愛廬山的雲霧,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板書:

山頭 絨帽

千態姿態 半山 像玉帶

廬山的雲霧

山谷 大海

奇麗

瞬息萬變 眼前„„剛剛„„

轉眼間„„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

評:這堂課的教學中,李老師自始至終都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質疑部分便慢慢指導學生該如何來品味一篇文章,讓學生通過以往地學習自己探索出品文的方法,而並未採取繁瑣地講解。在接下來的授課中,通過啟發、點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概括、説話、讀書,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你能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説説雲霧的瞬息萬變嗎?”。此外,李老師還注重學生語言、詞彙的積累,補充好詞、糾正學生的語病等等。學生學得

帶勁,課堂氣氛十分活潑。

聽 課 記 錄

聽課對象:三(6)班 李音 老師

聽課內容:習作3 《春遊》

過程:

一、看圖:

師:你覺得圖中哪些景物能體現春天的特點?

要求:按順序説,要體現三年級學生的水平。

生:燕子從南方回來了,報告着春天的消息。

麥苗、岸邊的小草長得正旺、柳條、河流、鴨子、花

二、學習例文:

師:有一位小朋友就用文字寫出了春天的特色。

請同學們用“~~~~~~”劃出觀察的地點

用“(三角形)”劃出看到的景物

生:麥田旁 麥苗 綠油油 泛起波浪

小河邊 桃花、小草、河水、鴨子

(清、緩慢、蕩起波紋)

師:作者又是怎樣寫出這些景物的特點的呢?

用圈把相關句子劃下來。

(劃句子)

師:你覺得這些句子好嗎?好在什麼地方?

生:

1、麥苗:不光寫出顏色,還寫出了它的動態美。

2、嬌嫩的景物 讓人不忍去破壞它。

3、鴨子:春江水暖鴨先知

動作寫出了鴨子的可愛。

師:作者選出了最能體現春天到來的動物,鴨子選得與眾不同。

齊讀例文。

三、指導習作:

師:那天春遊,哪些景物能體現春天的特色?該怎樣來寫?

歸納要點:

1、寫景不需要寫人或事。

2、有詳有略,選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來寫。

3、觀察景色的地點之間轉換要有連貫性。

學生口頭説景:(內容見板書)

可挑選景物有詳略地進行描寫。

四、板書:

陽光、空氣、風

花 柳樹 動物

五顏六色 千姿百態(杜鵑、紫藤)

柳枝吐翠 柳絮飛舞(枝、葉、絮)

柔軟

忙碌的蜜蜂、昆蟲

小河

評:課堂伊始,通過仔細觀察圖,進而説圖的方式,使學生能將自己説的內容與例文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發現例文的缺陷,為自己的寫作指明瞭方向。整堂課讓學生通過自己閲讀例文,來發現寫作手法與要點,而並未框定學生的寫作內容。給予了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易於寫出精彩的文章。“觀察景色的地點之間轉換要有連貫性。”這一寫作要點的歸納,也使學生明白文章的條理性十分

重要。

聽課記錄 篇五

《送元二使安西》聽評課記錄

日照第四實驗國小

趙輝

呂鳳榮:《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詩歌的前兩句寫的是送別的地點、時間。環境雖美,但送別友人,心情卻十分沉重。後兩句寫別前勸酒,實際是敬酒贈言,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關懷及深厚的友情。通過情境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的進入送別題材的古詩意境中。

周瑞芳:趙老師在教學中力求將文字符號化為一種情感符號,將敍述轉化為一種有生命體驗的聯想和想象,通過“讀、想、議、寫”等教學方式,實現師生、生生互動,讓拓展思維與豐富積累並行。

宋麗娜:通過情景對話,去解讀和領悟王維的內心,這既是一種想象語言訓練,又是對朋友情的感悟。實際上還表達了學生自己的心聲,文與人、人與己的相遇交融。

亓玉霞:引導學生理解詩的詞句,感悟詩句、走進詩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詩內涵、體會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環。整個環節的設計是“以讀為本”,始終讓“讀”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以讀代講,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層進式的以情“引讀”,學生心潮逐浪高的“復讀”。以“以讀代講”的魅力,去引領學生進行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感受王維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

趙輝:在這次古詩教學中,我大膽嘗試了“讀,唱,吟,舞”的

方式教學古詩。首先為學生創設情境。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捨,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捨去。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酒”中。所以開始導入問孩子們:家人在什麼時候喝酒。學生很快進入到“幸福酒”的氛圍中,對比引出此詩中的送別酒。滲透了古人飲酒送別,折柳贈別的習俗。

劉青:當學生的情感急需待發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抒寫自己情懷的舞台,讓學生的情感盡情揮灑,達到了課已盡,意未了的效果。

付成桂:以一首詩帶動學生對同類詩的瞭解,既拓展了學生視野,又增加了學生積累,讓其進一步瞭解了不管是怎樣的送別詩,所體現的詩境都是人間真情。

周魯豔:指導古詩誦讀從“平長仄短”“尾韻拖長”“依字行腔”的最基本的讀法要求做起。就在那平長仄短之間,就在那曼聲唱和之間,就在那尾音的顫動。修飾。延綿之中,感受到了詩人的心境,溝通了與詩人的情感。

相麗:“有比較才有鑑別”,利用比較閲讀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活躍思維,學會思考。同一個詩人寫的詩要比較,通過比較,我們會發現詩的特點,進入詩的境界。

卞玉潔:看圖理解字詞,是創造了直觀、生動情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詞,理解詩句的意思,為下面悟詩情奠定了基礎

聽課記錄 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應用圓柱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課堂實錄:

一、複習圓柱知識。

師:我們學過圓柱,知道了哪些知識?

生1:它有兩個相等圓,一個側面。

生2:它的側面展開圖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

生3:它還有無數條相等的高。

……

師:誰知道怎樣求圓柱側面積呢?

生:圓柱側面積等於底面周長乘高。

點評:關於圓柱相關知識的回答,學生很積極有6名同學發言,教師能適時總結,及時跟進。建議教師板書學生回答的綱要。

練習1:補充條件,只列式不計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個圓柱,高5釐米,它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師:請你先補充條件,再列計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長5釐米,S側=5×5。

生2:底面直徑8釐米,S側=3.14×8×5。

生3:底面半徑4釐米,S側=2×4×3.14×5。

師:S側=ch=∏dh=2∏rh

點評:練習1的設計很好,所需的三種情況,在一個題目中全部展現了,為學生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只列式不計算,提高了時效。

二、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練習2:(用小黑板出示)

一個圓柱形,底面直徑6釐米,高10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釐米?

師:誰來讀一下題目,在題目中你知道什麼,要求什麼?

生1:讀題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徑6釐米,高10釐米,求表面積。

師:什麼是表面積?

生:S表=S側+2S低。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解答,誰願意上黑板解答?

(兩個學生上黑板練習,集體點評)

師: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還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板書課題:圓柱表面積的應用)

點評:通過已有知識,進行練習,為下一個教學環節做了充分準備,這個環節的教學承前啟後。學生讀題後,列舉所獲得的信息,這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練習。這種方法學生的掌握很熟練,説明教師平時注重了這些方面練習。

三: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練習3:(用小黑板出示)

做一個高6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的無蓋圓柱形鐵皮水桶,大約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數保留整數)

師:請同學們讀題,看你們知道些什麼?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求需要多少鐵皮?

師:你還有什麼需要提醒大家?

生1:沒有蓋子,只需要求一個底面。

生2:得數保留整數,我覺得取材料保留整數要用“進一法”。

師:保留整數我們學過“四捨五入”法,“進一法”你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生2:“進一法”:就是小數點後面有數就進一。

師:好的,我們就帶着這些提示開始練習,我請兩個同學上黑板練習。

學生練習後,師生集體點評。

師: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事情需要應用圓柱表面積公式解決,但一定要靈活運用。

點評:教師通過建立的知識進行練習,問題生活化。學生關於“進一法”的説法很到位,學生的思維,隨着練習坡度的增加,達到高潮。

四: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解決稍複雜的生活問題。

出示練習3:出示練習六第七題:“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紙做成的,上面是邊長30釐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徑16釐米,高10釐米的無底無蓋的圓柱,製作20頂這樣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紙多少平方分米?

師:請同學們讀題後思考,“博士帽”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平方分米”是求什麼。

生1:博士帽有一個正方形和一個無底的圓柱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積。

生3:需要把單位轉換,平方釐米換成平方分米。

師:同學們説的很好!下面請你們推薦男女各一名上黑板比賽,看誰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們推薦劉學敏和**

師生:集體點評

點評:“推薦”“慢點,”“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學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很高,教學效果很好。

五: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1:我學會了求圓柱表面積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進一法”。

生3:我知道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的生活中的問題。

……

師:是啊!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事物,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課堂作業:練習六第8、9題。

點評:

1、教師在課堂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思維圍着學生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由學生解答,學生要注意的問題也是學生提醒。

2、為了突破教學中,學生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師課堂練習的設計做了充分的預判,練習的難度由簡單到複雜,通過已有知識,進行練習,建立知識後再練習,再練習,呈坡度體現,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至高點,完成了難點和重點的學習。

3、教師在授人於“漁”方面,做了很多訓練,“讀題收集信息法”看似簡單實際很有實效。本節課教師所有的練習都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4、本堂課的實效性很強。學生的作業,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錯誤,知識掌握牢固;

5、關於學習態度,教師在練習中和小結處進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些話學生也於似懂非懂,但這種實時進行數學意識滲透,對學生是有益的。

建議:

1、學生的課堂作業,應該安排在課堂上完成,這樣課堂作業才名副其實。

2、對學生要進行關於圓柱表面積的應用的拓展訓練,讓課堂的知識容量增加,呈現開放式。

3、教師語言很有活潑,但關於數學思維,定義方面的言語一定要嚴謹,嚴謹就是一數學態度,數學思想今天在師傅的帶領下,我有幸聽了人民路國小湯瑛老師的課,教學內容是五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自己剛好也教五年級,所以這節課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從多邊形的面積教學之後,還有兩個單元,一個是統計,還有一個是數學廣角。這兩個單元是比較難上的,網上的資料也不多,真的也不知道怎麼來上。

聽了湯老師的課(數字與編碼),對這個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數學廣角這個內容是比較難上的,問題在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到底要讓學生掌握到什麼程度。

這節課從學生要了解編碼的幾個方面入手,解決了編碼的作用、方法、解讀、原則和來歷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編碼。課後,很多老師對這節課説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湯老師對於教學方法的強調。其實學生學數學就是要有方法,湯老師在要學生編碼的時候一直強調要先分級再編碼。教學生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了方法,對於解決類似的問題就沒有任何疑問了。

對於評課的彙總:

1、信息量比較充分;

2、調整練習(練習要與教學內容相對應);

3、教學目標明確性;

4、練習量還要加多,利於學生鞏固;

5、前呼後應;

6、對學生的回答不要急於評價,呈現更多的學習材料;

7、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先思考再動手);

8、鼓勵、激勵學生,調動課堂氛圍;

9、對於數學廣角整體內容的梳理;

10、參與與反饋(關注全體學生)

聽課記錄 篇七

授課教師:xx

科目:語文

聽課時間:xx課時

聽課課題:蜜蜂引路

聽課地點: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樣會引路呢?請同學們讀課文。揭示課題:“引路”是什麼意思(帶路)

二、自學生字新詞

⑴讀準生字的讀音

⑵劃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聯繫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景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資料

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導學生用擴句法説一説。)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語境中辨析詞義:列寧常常請養蜂的人來談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地去找。

讀這兩個句子,比較一下,加點字的意思有什麼不一樣。

聽課評析

課堂中難點是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教學中,要把指導朗讀作為理解課文的主要手段,貫穿在教學的始終。

聽課心得體會 篇八

這次中心學校組織全鎮教師到國小聽課學習,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教師來説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中心學校組織的聽課活動,讓我看到課堂上上課的那些老師從容不迫的教學風度和深厚豐富的教學語言,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覺到要提高自身素質,趕上新課改步伐的緊迫性。通過聽課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做好這麼幾點:

一、必須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

教師的工作對象不同於一般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對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課堂上孩子們天真的語言往往會讓你大吃一驚。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需要老師有一種冷靜的頭腦和處事不驚的態度。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必須的,還要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調空課堂的能力要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事態的發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必須要有對教材的充分理解。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麼,怎麼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三、必須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在聽課中我發現上課的老師都對教學的內容都進行了充分準備。

四、必須要對所教的學生有一定的瞭解。

我們説教師教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小朋友,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因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才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但同時我也覺得我們新教師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點如:體態語不夠豐富,不能和孩子充分溝通,在臨場發揮上也不能象老教師一樣揮灑自如。

總得來説,通過這次的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聽課記錄 篇九

授課教師:xxx

科目:語文

聽課時間:xx課時

聽課課題:生命的藥方

聽課地點: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情境導入

師:今日我們學的課文裏面也有一個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諾,他才十歲。德諾找到了他生命的藥方了嗎?讓我們一齊走進課文《生命的藥方》(出示課題)

二、通讀,初次感悟

問題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從哪兒讀明白的?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流利。

1、檢查生字詞:指名讀抽讀齊讀

①讀準字音

②讀懂詞語

2、想想課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藥方”是什麼?

3、交流

板書:歡樂、友情

“生命的藥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樣明白的?從誰的話中能夠看出“生命的藥方”指的是歡樂和友情?是德諾的媽媽,哦,是那位不幸的母親,為我們揭開了“生命的藥方”的真諦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走進德諾,感受孤獨

2、德諾的媽媽為什麼説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饋,隨機學習。

德諾十歲那年因為輸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夥伴們全都躲着他。

(1)指名讀。

(2)從哪個詞中體會到了他十分孤獨,十分無助?(全都躲)

(3)這些夥伴在德諾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處的?

聽課評析

xx病是經過血液等傳播,跟xx病患者一齊吃吃飯、握握手是不會被傳染的。其實,有許多像德諾這樣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支持,教師期望同學們都能像艾迪一樣給那些需要幫忙的人關心和愛護,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完美。

聽課記錄 篇十

一、聽課時間:

20xx-4-5

二、授課老師:

王麗紅

三、授課學校:

深圳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授課年級:

不詳

五、授課題目:

《岳陽樓記》

六、教學過程

(一)、全班分組收集岳陽樓記對聯,利用多煤體展示圖片及對聯。如“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並解釋對聯的涵義。

(二)、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以往的作家所寫的岳陽樓記進行對比。

(三)、導入

(四)、齊讀課文

(五)、提問,這首詩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思想內容。

學生:(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已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麼意思?

(六)、自由討論課文結構劃分法。

文章有幾個段落,怎樣劃分,劃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陽樓景色片段錄像。(對岳陽樓的介紹)。

(八)、提問:為什麼不寫岳陽樓的盛況而刻畫岳陽樓洞庭的煙波浩蕩的景色,為什麼這樣選材。(選材要為中心服務)

(九)、解釋“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兩種情景,提問“你贊同還是反對”,聯繫實際,“不為外物所動”表現了哪種品質。

(十)、憂國憂民之士,古往今來,有哪些人物。

(十一)、總結,一切景語皆情語,背誦全文。

(十二)、作業:學習古人抒發感情的方式,寫一點抒情文字。

七、教學板書

嶽 敍事作記緣由;悲——陰}

陽 範 描寫景色 喜——晴}以物喜,以已悲

樓 仲

記 淹

八、教學評析

(一)、是注重朗讀感悟和背誦積累。這首詞語言簡練,節奏感強,感情豐富,教師沒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設計了充足的朗讀。以讀會意,以讀悟情。同時還注重讓學生當堂背誦,積累語言,真正作到一節課下來有所收穫。

(二)、是善於創設教學情景感染學生如讓學生觀察畫面,讓學生觀看課文錄象,很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教學生動而深刻。

(三)、是讓學生收集課文的圖片及對聯,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是設疑,突出課文的重難點,把握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