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61W

2022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多篇)

觀課心得體會 篇一

我反思平時我們上課,在聽課時,我們經常關注教師的多一點,議課時,教師們會針對授課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課堂的設計,教學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少關注學生的發展。通過新課改理念的學習,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聽課者必須對課堂認真觀察,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出現。而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觀點,教學意圖可以闡述,可以爭論。其次他轉變評課的着眼點,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關鍵點,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從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轉向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注意,這裏提評價重點必須轉向,並不是完全忽視或否定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情況)。看教師是否想盡辦法、合理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不是看教師講得怎麼樣。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參與面有多大;是否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於質疑,能否提出有價值問題;關鍵還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得到激發、學業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這樣的課就可以認為是一堂很好的課。

在課堂中,問自己到底能夠給學生什麼?學生能得到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幫他們得到?這樣的方式恰當嗎?這些問題是把學生的需要放在了課堂的首位。而如何幫助學生實現這些需要,則是我們課堂教學設計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思考了這些,我們備課才真正為學生而備,不會出現老師台上表演熱情高漲,台下學生聽課昏昏欲睡的尷尬局面。

有效議課呢?要致力推進有效教學,教學的效益在於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觀課議課追求有效教學,在思想上堅持以學論教。它強調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方式討論教的方式,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以學的質量討論教的水平和質量,通過學生的學來映射和觀察教師的教,通過以學論教,實現有效教學。在方式上要求到學生身邊去。“到同學身邊去”是觀課議課的一個基本要求。“到同學身邊去”的主要作用當然是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活動,附帶的作用則是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對授課教師的教學實施配合、進行幫助。這種參與,有利於培養參與者彼此的合作精神。瞭解學生另外的方法是請學生提供課堂教學的信息,提出改進課堂教學的建議。

通過學習,我比較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認識到觀課議課在提高教學質量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接下來學習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處,更有深度的參與到觀課議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教學、觀課議課水平。

2022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為了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教研活動,加強全體教師對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流程設計、教學媒體使用等方面的關注程度,深入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切實提高思想認知,豐富教學研究案例。

二、活動目標

“同課異構”相同學科的老師,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節教學內容,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背景、情感體驗建構出不同意義的教學設計,呈現出不同教學風格的課堂,賦予靜態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創造性課堂教學模式。

“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活動探索和開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推動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在同課異構的研究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行為,同時形成對教材、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等獨立和創造性的見解。提高課堂效率,為減負增效奠定堅實的基礎。“同課異構”力求能體現教師個性和風格。

語文學科:部編版教材培訓,瞭解教材編寫體系,掌握閲讀單元和習作單元的教學重難點,以學定教,探尋高效教學策略與方法。

數學學科:優化課堂結構,注重課堂互動,探討問題設置、環節層次與作業有效訓練等話題。

英語學科:任務驅動,創設情境,大膽創新,應用新媒體新技術,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藝體學科:流程規範,教學環節層層推進,課堂指令清晰,探索可應用推廣的教學模式。

三、活動形式

同課異構。即:內容相同,教法相異;相同的舞台,別樣的精彩。

四、活動時間:11月

五、參與學科:語文、數學、英語以及藝體學科

六、參加範圍:全體教師

七、活動程序

1、設計教案

參與教師根據提供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構思,並於規定時間將教學設計上交教研組,彙總到教導處(注:教學設計含教材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教學流程的主要環節説明設計意圖)。

要求上課老師參照“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備課、上課,構建學習小組,授課體現精講精練。

2、教學觀摩

由三位以上的老師執教同一個教材內容,要求聽課老師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記錄,觀察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的把握和處理,並寫好評課記錄。

3、教學研討

聽課後,組織老師們討論教學過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討論是一種互動的研究,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構建的過程。鼓勵參與者主動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斷提出新的設想、新的思路。

4、教學總結

通過觀摩了多位老師的課例後,把自己的認識、收穫寫下來,可以是設計的理念,也可以是教學環節,甚至是教學過程中的某一處小技巧等等。將這些感受和收穫總結成文,便成了一篇一篇的教研論文。

青藍工程的師徒結對,師傅要求全程跟蹤,輔導青年教師撰寫教學設計,參與研課磨課,參加點評,總結得失,督促完成教研論文。

八、機構設置

1、成立組織領導小組

組長:劉新生

副組長:王春明孫愛留江義林王季初

組員:江月娥劉方芳朱曉芬袁翠兵汪億桑葉樺李奇兵陳玲程順風

2、組織實施

教務處牽頭,“同課異構”與青藍工程教研工作,雙線並軌,具體由語數英藝體各教研組負責落實。

九、活動安排

時間

午別

科目

課題

授課人

地點

備註

2022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 篇三

為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科學發展,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後半學期學校將以“同課異構”為主要活動形式,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為了有序有效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的

緊緊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同一級組同一學科教師執教同一課題,展示對教材不同的處理、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板書設計等,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活動步驟

1、選定同一課題。年級組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共同選定同一課題。一個年級只有一位任課教師的根據進度只上一節完整的展示課。

2、教學設計。教師潛心研讀教材,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及學生特點設計可行的教學設計。利用週四集體備課時間,教研組集思廣益,對主備課人的教學設計進一步完善,形成定稿,上交教導處。

3、同課異構實踐階段。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每天上午第一、二節安排兩位教師上課。每週一、五不安排授課。

4、課後評議。課上完後,利用週四教研活動時間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集體評議和個體反思,對課的特點、不足,對教材解讀、處理進行探討,促進全組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5、總結與反思。由執教教師寫教學反思,目的是讓教師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參與形式

1、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全體參與,其他年級、學科教師根據自己的課來調整參與。

2、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學校骨幹教師力爭參與全過程。

四、活動時間

數學學科:本學期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週。

語文、英語學科: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前半學期。

綜合、信息技術、音體美學科: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後半學期。

五、具體安排(本學期數學)

數學學科“同課異構”安排表

注:1。其餘學科下學期按行事曆安排。

2、通知下發後,按學校安排周次,由教研組長、年級組長負責,確定上課課題及時間,於本週四之前填寫本表交至教導處。

觀課心得體會 篇四

遠程研修我認真觀看了六位教師精彩的課堂實錄視頻,並仔細閲讀了相關的教學材料,受益匪淺。幾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和授課過程非常成功,優點很多,值得學習。下面我根據自己的觀察談談觀課的幾點體會。

一、主要優點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世界上凡傑出人才、創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因而作為教師就要把怎樣發現、發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僅是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調節課堂氣氛,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反思6位教師的課堂課堂,都能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運用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知識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的引導下去體會、理解知識,通過向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拓展延伸,讓學生走進生活,開闊視野

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現一些和書本上或與教師所講的相矛盾的現象、事件,產生許多困惑。如果教師的教學不能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價值,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 走進學生的世界,聽聽他們在説什麼;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想想他們有什麼困惑,便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事情。

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六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活動的人。學生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切體驗,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儘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學生的生活中形成。

教學,必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生活,體驗他人的奮鬥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如教學視頻《我愛我的家人》,教師讓學生回家採訪自己的父母,瞭解他們一天干了多少事,瞭解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激家長,體諒家長的難處,儘量少給家長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廣泛地接觸了社會,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建議

1、關注課堂評價,突出育人意識。

品德社會社課評價的核心是“幫助”,我認為教師不要盲目地誇大其詞的去評價。如“聰明”、“漂亮”這樣的詞不能輕易加在孩子的身上,因為這些是需要天賦的,不是每個孩子都可能擁有的。無形中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評價必須恰如其分,以激勵為主。

2、關注教學策略,突出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敢於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捨,敢於創新。取捨的原則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説不出理由的取捨是不合格的。

3、關注學習方式,突出人文意識。

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多元的價值觀,學生的認知會出現衝突。教師要善於引導,多利用同學之間的事例來做榜樣。

三、收穫

六位教師的課堂精彩紛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樣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課堂上大量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彌補了教材的侷限性、滯後性,使我們從理論的高度瞭解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認真地向六位教師學習,從實際出發去設計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學多樣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生動性,提高教育的質量。

觀課心得體會 篇五

《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教學可以説是課堂教學改革一個全新的嘗試。教學的主要思想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確定基礎與發展並重的教學目標

以人發展為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自學教材、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2、着力於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

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並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揮創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悦,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營造民主、寬鬆的探索學習氛圍

這節課從一開始到結束,始終處於熱烈的氣氛之中,平等的師生關係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於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課都在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觀課心得體會4

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省級優質課的觀摩活動,一天半的安排很充實,並且在回程的路上大家還是在討論心得,意猶未盡。由此可見,這次的活動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

每一次參加觀摩活動,我都是抱着一種學習的態度前往的,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在這次活動中,十位做課老師很好的展示了自己個性與特點,綜合起來,我主要學習一下幾點:

第一,注重詞彙的發音教學是大勢所趨。在這次觀摩課中,幾乎每堂課都有新生的詞彙教學,並且都用了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有的放矢的做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認讀記憶單詞的方法教授給學生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其中以徐麗芳等老師為代表的利用字母組合發音的技巧讓我印象深刻。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經常採取此法,但講的多,練的少。從這些老師的課中,我又學到了怎樣讓學生練習。只有每堂課都注重滲透,才能讓學生變為自己的知識。

第二,巧妙的穿插遊戲教學,時刻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我自己的課堂上,我也會使用一些方便的遊戲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學生的注意力仍然會在最後十分鐘特別分散,如何能夠時刻牽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個問題。在這次活動中,任萌萌老師的課給我很大的震撼!任老師的課程中巧妙的穿插了各種遊戲,學生更是從開頭一直認真到最後,效果特別的好。我就想,同樣是活動,為什麼學生的反應會有不同呢?這原因一定出現在遊戲的組織實施者——教師身上。合理的運用tpr活動,讓學生手,腦,嘴乃至身體一起動起來,這樣就不由得讓學生不注意聽講了。任老師在一上課就先用手指操來拉近和學生的關係,及時的喚起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方法讓我感觸良深。

第三,正視多媒體在課堂的作用,以免畫蛇添足。經濟的發展,很多學校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都安裝了多媒體。自從有了這樣先進的設施,我的確感覺備課的負擔小了。因為學校購買的有相配套的教學課件,我們不需要想破腦子去設計情境了,因為利用投影,學生可以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尤其無論大小公開課,課件也成了課堂的一大亮點之一。曾經,我為了能夠利用課件在校公開課上佔取優勢,於是請教了會製作flash的同學專門用了一天多的時間製作了一個情境,但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費了這麼多時間做出的東西在課堂中的作用並不大。在這次活動中,張紅霞老師在做課時沒有使用課件,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教學技能,仍然使整個情境呈現於課堂,並且豐富了板書。專家評講的對,課件應當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卻不該畫蛇添足。

當然,既然是觀摩,我也會帶着挑剔的眼睛去審視每一節課,我也總結了以下幾個問題希望可以有機會和老師們討論。

第一,閲讀課的目的。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閲讀課分為精讀和泛讀,其目的是不同的。但是在國小英語的高年級課堂教學中,也適當的出現了閲讀內容。究竟應該如何把握教授英語閲讀課的度呢?這次觀摩活動有兩位老師大膽的拿出精心準備的閲讀課和大家探討。一位老師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及教授閲讀方法,而另一位老師則是用教授let’stalk的方法教授閲讀。在專家與觀眾互動的環節,大家意見很是不同,那我們到底應該把閲讀課定位在什麼方向上,我還是有點迷茫。

第二,如何掌握學生回饋的信息。在這十堂課中,這個問題非常突出,但我個人認為,任萌萌老師處理的是最好的。她在做每個遊戲活動前告訴孩子們相應的指令及規則,一旦發現孩子們沒有及時給她回饋,她就會一直操練,直到學生掌握,然後再進行遊戲活動,這樣,很明顯,不僅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更重要的是,每個孩子都真正學到了知識。

而更多的老師是怎樣的呢?當把指令或任務下達給學生的時候,會問一句“clear”,也許是由於師生間沒有長時間合作的默契吧,很明顯很多學生並不明白老師的指令,於是老師會下意識的再問一句“yes”,當學生聽到這句話時,好像是受了哪種提醒,也異口同聲的回答“yes”。在接下來的操練中可想而知,結果並不如教師備課時預期的那樣好。我在想,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裏呢?學生的那句“yes”究竟是針對什麼而做出的回答呢?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更多是被老師的那句“yes”而誤導,他們並不是針對“clear”而做出的回答。所以,如何掌握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以及如何更好的修正規範課堂用語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總的來説,有爭議也是一種進步。每一次的觀摩都讓我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其實,觀摩活動就像一面大大的鏡子,有時會把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照射出來,無限放大,能讓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審視我們自己的問題。這樣的活動,真是雙贏!

觀課心得體會 篇六

“走出去,就會有收穫。”作為一名教師,任何一次聽課或者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今天,我又有幸參加了《全國國小智慧教學與教師發展教研培訓》活動,聆聽了全國各地優秀教師精彩的説課、優質的公開課以及教研員們專業的點評,感覺受益匪淺。

?短短一天時間,我們觀摩了四節不同級段的語文課,並分別進行了説課和評課。在我看來,教師們的精心設計,充分展示了他們不同的課堂教學思路,不同的教師演繹出了不同的風采,但又同樣的精彩。這幾節課,各位教師展現出來的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精美的教學課件,以及對教材層次上的把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學有所得,學有所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怎樣把各位教師的優點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之中,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有特色,更高效,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課堂教學本身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課後,專家們的精彩點評令人印象深刻,猶如一縷清風,讓人茅塞頓開,同時又讓我深思。對於這幾節課,我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閲讀時間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的總體目標第七點是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這幾節中高年的語文課,課堂上留給學生的讀書時間太少了,比如《黃果樹瀑布》這節課中,教師在重點段落的教學中進行了18分鐘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侃侃而談,留給孩子們的讀書時間卻寥寥無幾。大家都知道,“讀”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是行之有效、最大限度提高學生駕馭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各種形式的讀:默讀、自由讀、快速讀、分角色讀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二、重難點未突破

還拿《黃果樹瀑布》為例,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板塊設計的很合理,首先是出示學習目標,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接着彙報展示,最後教師稍作總結。此時,教師沒有進行內容更進一步的提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沒有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一定要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來進行,甚至要更深層次的挖掘教材,讓內容更進一步的提升。旁觀者清吧,回頭想想,這些問題在平時自己的教學中也是存在着的,甚至更多。通過這次聽課,我將把優點繼續發揚,改正不足,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為孩子們呈現更精彩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