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12K

“同課異構”,誰提出來的。我未查考;出於何種目的,我也不敢妄加猜評。但大家早都轟轟烈烈幹了,千姿萬態的課也聽了不少,所以,不免有些想法,藉此機會跟大家做個交流。

“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同課異構”,按字面來講。就是就用同一節教學內容,由同學科、同年級、用相同班(或不同班),由不同風格的教師進行獨立設計的教學比賽活動。我想這可能是教學研究的一種方式,是各展風采?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也有可能我想不到的。但無論如何,基於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教研能力,這種教學活動因從講到評整個過程都能讓教研活動落到實處,所以才廣泛地開展起來。

我想作為組織者、講課者、評課者,首先得明確同課之同,同在什麼地方。主要應該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相同,但也不排除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的部分相同。無論怎麼説,如果內容和目標上不一致,那就失去了這種課型的基礎。對於參與活動的每位授課者,做課堂設計都必須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突出而清晰的展示和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和聽課者明確教了什麼和學了什麼。如果教者不能緊扣主題。不能劍指目標,不能有清晰的邏輯導向,那要讓學生聽有所得、練有所獲就很難了。所以,霧裏看花的課堂是不足取的。教學目標是綱,具體教學內容是目,綱舉才能目張,提綱需要攜領。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一定有一個相對共識的表達,這個表達師生都應該是明確的,才能向這個目標努力。離開了這個最基本的“同”,我們的課堂效果很難實現的。這是授課者心目所明之“的”,是評課者、研討者共鑑之“鏡”,是學生求知之“塔”。共同擁有,心知肚明,教研方有所循,學生學習方有所依。至於踏着台階,還是沿着陡坡,路徑不同,各得其樂,各有所獲,向着頂峯而去,則靠“異構”來實現。

我想“異構”問題,決不是把求異作為目的,而是教者最大限度知解教學目標和內容,尋找自己最擅長駕馭的教學方式,同時務必結合學生實際,而使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最優化(基於教課者本身而言)。其實,不舉行賽課活動,每位教師在上每節課時都會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儘量尋找最有價值的生成路徑,以求得學生掌握本節課內容,但老師自身的知識積累、學科素質、教學經驗以及思考創新意識強弱差異,其課堂的邏輯性、生動性、豐富性以及處理教學過程或事件的藝術性都會不同,表現在課堂設計和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可能不能簡單用優劣來評價,這本身存在於每節課中,而不僅僅是這種“同課異構”課堂上。需要探討的是:看哪節課能通過最有效、最科學、最美的路徑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取了本該獲取甚至意外獲取的東西。或許是掌聲,或許更是鴉雀無聲的頓悟、心領神會,也哪怕是急於嘗試的行動,如此等等。

我想,“同課”在“明”;“異構”在“智”。沒有“同課異構”這個名詞,每節課師生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具體的學習內容,不然,瞎子摸象,難免有片面認識,很難實現教育目標;老師,應該永遠“學而不厭”,才能生成教育智慧,你的課堂才受學生歡迎,教學才有效率。我們不要工於“異”或“巧”,把主要精力用在積累和挖掘上。教師首先要把自己作為學習者,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發現問題,突破重點、難點,能不借助教參資料更好。教授內容,如果是老師自己感到有困難的地方,十有八九也是學生存在問題的地方,如此堅持獨立思考,長期堅持下去,你不但能找到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你更能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從此而尋找教學突破口就容易得多,你的異構才有價值。另一方面,課堂異構更來自從學生身上智慧激疑處。學生不會發問,或者教師沒有給學生創造發問的機會,那這樣的課堂就很難有智慧碰撞,所以。激疑就是一種“異構”之智。真正的優質課,這一點是會充分體現的。有了這一點,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就會不斷增強,在不斷積累中、碰撞中課堂教學就會成為天影共徘徊,靈動的半畝方塘,學生在其中猶如魚兒一樣自由徜徉。

我想,“同課異構”這種教研模式,使教學研究的指向性更強,具有更實的操作性。能有效鼓勵授課者將個人教學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更適合自己的教學天賦和個性,進而推動課堂創新和教學效率提升。對聽課教師(尤其是同課頭教師)而言,聽課過程、評議過程、借鑑過程,自然能找出具體的精準的點,也能領略感受把握整體脈絡,而對存在的瑕疵或值得商榷課堂實施路徑的研討,則有可能產生一種強大的自我批判力,檢視自己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教學困惑,啟發並點燃慾望問題:這節課我來教,我會怎樣進行教學設計?我能否將我的設計程序與學生的課堂學習實現一種最佳結合?評課者都會説起來一套套,當自己在借鑑中嘗試時又會怎樣?最終,教師可以實現借鑑式成長和包容性成長。於此而言,“同課異構”除了讓學生受益外,基於教師成長無疑是一種被廣泛推廣的教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