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企業管理創新論文【多篇】

欄目: 企業管理範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論企業管理創新論文【多篇】

企業管理創新 篇一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管理創新;措施探討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社會已步入到一個以知識和網絡為主要特徵的經濟新時代,創新也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推動下,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是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企業要想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得生存與發展空間就必須從企業管理入手,持續推進企業管理的思想理念創新,組織結構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人力資源創新,才能使企業順利時代潮流,適應市場經濟環境,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原則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發展,計劃經濟時代那種傳統落後的企業管理方式已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有前途的企業紛紛開始謀求企業管理的創新改革。與此同時,國外一些先進管理理念的引入,則為我國企業的管理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成功經驗,樹立了改革創新的信心。企業作為獲取經濟收益,實現生產價值的主體,其生存與發展極度依賴於市場,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方針和管理決策也都是以市場形勢和基本導向的。因此,企業管理的創新絕不能是盲目的創新改造和照搬引用,而是要抓住企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和迫切需要改善的薄弱環節來進行創新的。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原則應是立足於企業實際,以適應市場經濟形勢,滿足市場需求為創新改革方向。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經營目標、組織框架、經營形勢以及人力資源、生產技術等企業資源並不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特殊性,同樣的管理制度很難在兩個企業中達到同樣的管理效果,如果盲目照搬的話,則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企業管理創新在借鑑其他企業成功經驗的同時,必須立足於企業實際,切不可完全照搬、盲目套用,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其次,企業管理創新也不能缺少戰略指導,不能沒有方向重點,必須要審時度勢,全面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從企業發展大局出發,制定科學的創新改革戰略,才能使企業在管理創新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內容和途徑

1、管理思想理念的創新

思想理念是一切行為的先導因素,企業管理創新要想獲得成功,取得突破,就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計劃經濟時期那種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管理思維模式,打破舊的管理體制下的條條框框,勇於創新、敢於突破。新時期,企業面對市場經濟新形勢,首先應當企業經營方面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和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適應市場形勢的能力;在內部管理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革除墨守成規的上下級強制性管理,樹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思路,使企業全體員工能夠在企業的管理創新中形成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圍。

2、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

組織結構創新是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內部高效運轉以及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關鍵。企業組織結構創新,就是要依據企業內部生產、管理需要,結合外部市場環境,通過合理設計組織結構框架,建立分工明確、職責明析、協調流暢、運行高效的管理體系,來保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施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從而為企業降低管理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帶來更多的效益。企業組織創新應裁徹過去一些臃腫多餘的部門和崗位,並根據新的管理需要成立部門,增設崗位,同時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合理組織和安排人員。新時期,企業可以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契機,建立網絡企業和相應的網絡營銷部門,拓寬企業銷售渠道;加強與其他企業的交流協作和資源共享,通過戰略聯盟、業務外包等形式使組織結構創新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3、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

企業制度創新是企業各項創新活動的根本保障,都依賴於制度創新得以固化併發揮作用,使企業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制度創新也是管理創新的最高層次。企業管理創新就是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並通過對企業相關經驗的借鑑而對企業現有的經營機制和管理制度,如分配製度、生產製度、技術研發制度等進行進一步的規範、明確和完善。新的時期,我國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都在企業經營機制和管理制度創新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並取得突破。如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以及企業內部的用工制度創新、約束激勵創新等都成為當前企業制度創新的重要方面。

4、人力資源創新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經營模式的變化,使得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第一戰略資源的情況下,企業人力資源創新也成為了企業管理創新的重要方面。當今企業間的競爭與其説是資本、技術的競爭,更不如説是人才的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如果沒有人才的支撐,那麼企業將註定無法獲得生存發展,企業的管理創新也無從談起。企業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措施,如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增強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擴大企業的人力資源優勢;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還可以有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合理地調配和使用人員,使企業人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有了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支撐,必然會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併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孫思雨 許亞東 杜宗棠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劉婷婷。淺析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J].中國商貿,2011

企業管理創新 篇二

關鍵詞:企業創業 新事業管理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方法

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基本實現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具體表現為國有企業大規模改制,私營企業開始二次創業;同時,我國WTO過渡期即將結束,外資、外企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競爭將更加慘烈。在公司內部積極開展創業活動,創建並有效管理新事業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歷經市場競爭大潮的錘鍊,整體競爭力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但大浪淘沙後還能生存且健康發展並迅速成長壯大的卻是鳳毛麟角。中國家電和消費電子業最為典型,它們生來就面對全球性的競爭。經過多年的優勝劣汰,剩下的都是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海爾集團和海信集團當屬其列。它們的成功引來了學者們的關注,並從創新角度探討兩家企業的成功經驗和成長規律,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本文側重於中國轉型時期大公司在創新與創業活動中對新事業的不同管理,並識別出兩種不同的創新導向,以海爾集團和海信集團為例進行分析。對於轉型期中國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鑑和指導作用。

二、市場主導、技術主導及其新事業管理

1、海爾集團市場主導的全面創新與新事業管理

海爾集團始創於1984年12月,從瀕臨破產的一個小冰箱廠,發展為海內外享有較高美譽度的以家電生產為主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2004年,海爾全球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為適應中國加入WTO和企業經營國際化的要求,於1998年提出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流程再造,並使每個海爾員工成為SBU。海爾要將組織內部的單位和個人都變成SBU,使集團戰略與個人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每個員工有償獲得企業的資源,進行“負債經營”,收入來自能夠把定單變成讓顧客滿意的商品。當每個員工變成SBU,成為組織內新事業單位,就會對市場和顧客負責,產生創新的壓力和動力,當這些分散的力量聚合後就可能轉化為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SBU的核心要素由市場目標、市場定單、市場效果、市場報酬組成。所謂市場目標,就是以速度體現的市場競爭力,創造用户資源;市場定單是指以創新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實現市場目標;市場效果就是以定單執行到位創造出用户滿意度的量化數據,並由企業信息化系統顯示;市場報酬指自己創造的市場增值部分在收入中的體現,並能對市場目標的再提高產生作用。

基於市場鏈基礎上的SBU已取得成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以海爾市場鏈的做法形成的案例已被納入歐盟案例;在實施SBU的過程中,湧現出來許許多多的創新故事,並且得到海爾人的認同和接受。但在SBU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SBU與那些實際上掌控資源的部門之間存在矛盾,在SBU之間存在協同和銜接問題,一些新事業部門如手機、計算機等由於獨立於現有的渠道之外,不享用集團公司資源,造成經營上的困難等。

2、海信技術主導的創業活動及新事業管理

海信集團創立於1969年,目前涉足家電、通訊、信息、商業、房地產、智能商用設備等領域,已成為國內著名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集團。2004年銷售收入273億元。海信集團多年來保持了持續的發展,其重要原因是重視技術開發的創新創業活動,特別是重視新技術到新事業的轉換。

從1993年成立技術中心開始,海信集團就進行產業孵化的創業活動。海信集團技術中心充當着海信集團產品、人才和公司孵化器的角色。每一個技術創新項目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定位,以目標拉動來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使技術中心逐漸成為集團產業與產品的“孵化器”。海信集團創建一個新事業,遵循人才引進一建立課題組一建立研究所一新的公司的程序。即先是在技術中心設立研究所,在技術、人才和組織基礎逐步完善後孵化為新的公司。這種獨特的發展模式有效地克服了擴張過程中的“泡沫現象”,保證了海信旗下衍生出的企業都具有紮實根基,這種模式產生的新事業保證了涉入新產業投入少、風險小。

1993年以來,海信集團先後成立的空調有限公司、計算機公司、軟件公司、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通信有限公司,以及2005年剛剛成立的信芯科技有限公司,都是通過產業孵化而形成的。這些新產業大多已成為海信的主導產品,如海信的變頻空調一直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佔據市場份額的60%。

3、兩類新事業管理的比較

海爾從一家生產冰箱的白色家電生產企業,海信從一個生產電視的黑色家電企業,都發展為一個多色家電生產企業,都在努力成為國際級家電企業。在兩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海信偏重技術創新,其發展更主要靠技術孵化產業來實現;而海爾則是全面創新,突出表現為流程再造基礎上的“SBU”機制或模式,這不僅帶來了企業的飛速發展,也實現了個人價值。

我們將兩種事業管理方式區分為:海爾是市場導向的新事業管理方式,其成功是遵循了市場導向的模型;而海信的產業孵化模式則實現了持久性技術和突破性技術結合的要求。這兩種新事業管理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性。

轉貼於

(1)共同點。兩種模式都非常重視創新,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並融入企業文化;新事業成長離不開原有事業的幫助,兩家企業在資源、渠道等方面都給予新事業必要的扶持;儘管兩家企業的文 化內涵不同,但都非常重視文化的積澱,都力求擺脱某個人的影響,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力量和作用;都善於把握機會,海爾自1994年以來幾乎把握住了歷次大機遇,如1992年建設海爾工業園,1993年股票上市,之後的多元化以及國際化的戰略實施等;海信也有較強的把握機遇的能力,如1997年股票上市,實施國內企業兼併,以及2005年收購科龍等舉措。

(2)差異。兩企業雖然都重視創新,但側重點不同。海信重視自主研發,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主要利用自己研發的技術進行產業孵化。海信認為,真正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技術難以買到,如果要買到將付出十分昂貴的代價。所以他們一向重視技術的開發,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如1080P電視、高清晰、高畫質數字視頻媒體處理芯片(信芯)的成功。而海爾同樣重視技術,從1984年到2005年的技術創新成效也非常大,如申請專利6,180項,其中發明專利819項,軟件著作權589項,並且有兩項標準被列入國際電工委員會的國際標準。但海爾更強調面向市場和顧客的創新,認為首先要抓住顧客,獲取用户的定單。海爾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客户和用户資源的超常能力,只有吸引客户的技術才有用。他們認為很多企業發展不起來的藉口就是沒有核心技術,而海爾的專利在電子信息百強企業裏高居榜首,但他們自己並不認為這是海爾成功的驅動因素。

在資源整合方面,海爾強調借用外部資源,而海信更重視自己所有。比如在人才資源上,海爾強調“不在於企業自身擁有多少人才,而在於企業整合人才的能力有多大”。而海信則強調,一個企業要走技術創新的道路,必須要有人才,必須靠引進。

張瑞敏之於海爾,周厚健之於海信,都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周厚健是地道的技術出身的企業家,而張瑞敏來冰箱廠之前就擔任家電公司的副總經理,具有更寬的閲歷和知識背景。由於到任冰箱廠就是處於危難之中,企業又是集體性質,無法享受到國有企業的政策,所以一開始就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運作,較早地走向市場。海信則是“純正”的國有企業,而當1991年底李德珍離開當時的青島電視機廠的時候,被認為是“一家電視機工廠在計劃經濟的最後之吻中送走了那個年代它最重要、最顯赫、最值得懷念的領袖”。就張瑞敏和周厚健兩個人性格特徵來説,張瑞敏善於表達,周厚健則不善張揚,其個人性格也深深地影響了各自企業的文化。

兩家的戰略規劃也有很大差異。以海外投資和做大做強為例,在海外市場拓展及投資戰略上,海爾堅持先難後易:在產品出口上,先到要求最嚴格的國家去,後到發展中國家去,堅持出口不是為了創匯,而為創品牌;投資建廠,先去美國、意大利,是為實現設計、製造和融資當地化,創國際品牌。海信則是先易後難:先以商品輸出為主,以技術輸出為輔;後以技術輸出作為較重要內容,同時輔以資本的輸出;最後將增加技術輸出的幅度,把商品輸出主要放在對渠道建立上。在企業做大做強的認知上,海爾認為企業要先做大。海爾要做世界名牌,冰箱、洗衣機、空調,目標都是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的產量,要讓上千萬台的冰箱面對全球的用户才是強。海信1995年提出“先做強再做大”,認為企業領導者要對企業的長遠利益負責,應致力於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並保持健康的財務狀況,即保持合理的負債水平、較高的資金週轉率。

企業管理創新 篇三

關鍵詞:油田企業;企業管理;創新

1引言

油田企業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地位一直非常重要,並且由於體制的原因在以往其參與市場競爭的程度並不是很高。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市場經濟體系逐步確立併成熟了起來,各行各業都必須要面臨市場競爭的考驗,尤其企業自然也不能例外。當前,油田企業的管理機制與模式並不是十分成熟,其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才能有效解決當前油田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整個油田企業的管理效率,確保我國經濟建設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2當前油田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2.1管理體制問題

我國曾經長期處於計劃經濟時代,對於許多類型企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束縛作用,其中對於油田企業管理的影響尤為突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全面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之中,如今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的油田企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對其管理機制進行創新性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從目前整體的油田企業管理機制來看,其市場化的程度還不夠徹底,管理機構還略顯臃腫,這使得整個油田企業的管理效率受到了大大影響,並且石油企業管理當中的責任與權力也還沒有達到高度的統一。

2.2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是企業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油田企業也同樣如此,可是從目前的油田企業運行實踐來看,其管理體制還不是十分的健全,導致生產經營過程中許多問題的出現。管理機制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必須要不停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才能與不停變幻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而當前我國油田企業管理機制的自我創新性比較差。油田企業管理機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落實性差、內部創新制約條件多等方面,導致了油田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生產環節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不夠通暢,企業內部的管理體系不完善。

2.3創新意識不夠

計劃經濟理念對於油田企業管理有根深蒂固的影響,雖然目前時代的變革對於油田企業管理的創新意識帶來了很大的刺激,但是整體而言油田企業的管理觀念還是顯得有些陳舊。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企業要想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具備主動的競爭意識與創新意識,而在油田企業中計劃經濟思維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其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理念的陳舊,導致了當前油田企業對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接受能力差、市場競爭意識淡薄以及憂患意識差等問題非常突出,這非常不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

2.4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突出

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油田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同樣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人力資源上的競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在當前我國的油田企業管理中表現非常突出,主要體現在兩個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由於歷史原因所導致的,企業內部人員規模過於龐大,這為人力資源管理的調配帶來了很大壓力;其次,人力資源配置有待進一步優化,有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人力資源的配置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3我國油田企業管理的創新性思考

3.1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管理需要靠各項的規章制度去規範並引導職工的行為,同時更需要加強內部企業文化的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油田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同時也是增強其自我創新意識的根本途徑。隨着國際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油田企業需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競爭,企業文化是內涵的展現,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更是創新意識的源泉。鑑於當前國內外的經濟發展形勢,我國的油田企業需要以企業文化的加強為根本切入點,增強自身在企業管理中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以此來全面提升我國油田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2完善人才選拔機制

創新最終還是要靠人才與完成,所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是增強油田企業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人力資源管理中當前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超員現象比較嚴重。油田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首先要加強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其次要構建合理的職工晉升通道,針對不同工種的職工,以工作業績、技術能力與創新意識及能力等為主要晉升條件,去為職工搭建一條晉升通道。最後,對於職工工作崗位的轉換與調動要更加靈活,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並結合職工所表現出來的技術能力,去靈活處理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

3.3加強技術工藝創新

石油在國際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同時伴隨着當前物質經濟的發展高度,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於石油產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這些都對我國的油田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當前國際石油市場的競爭態勢,油田企業應當加強技術創新管理,確保企業管理觀念創新的內部環境條件優良。油田產業在原油集輸生產的過程中,需要用到許多的技術、工藝,通過革新技術工藝去提升油田企業的產能也是非常必要的企業管理創新促進途徑,因此要求油田企業相關的技術部門要加強技術工藝的創新。

4結語

石油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歷程,是當前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我國經濟體系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油田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在自身的企業管理中需要進行創新,才能滿足當前經濟發展新形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賀新東。企業管理創新是油田現代化發展的根本出路[J].科技經濟導刊,2017(5).

[2]雷衞東。油田企業管理創新思路的一點認識[J].化工管理,2016(18).

論企業管理創新論文 篇四

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知識已成為企業的最重要的資源,管理要對知識有效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使用、存儲和共享,運用智慧提高競爭力。知識管理將成為推動知識經濟時代前進的重要動力,提高知識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將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

1.知識經濟對企業管理觀念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增長不再過分依賴於傳統型的經濟資源,而更加取決於知識資源。在傳統管理中,基本上是人異化為物的管理,對活生生的人是一種壓力,人的主動性遭到壓制。知識經濟條件下,非一線作業的一些管理企業對工作時間和地點的要求可能不再那麼統一,工作中的彈性加大。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營造一種使企業員工自願地交流與共享知識的意識,結合現代企業自身特點,開發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去創造新環境。

2.現代企業生產方式的變化。現代企業不再把傳統工業經濟時代沿襲下來的速度、數量、產值作為追求的惟一目標,在注重以往的流水線、節拍等嚴密的分工組織形式和工藝流程的同時,更加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虛擬企業、網上經營等新的組織及管理模式正在衝擊着傳統的企業生產管理方式。

3.經營方式的轉變。Internet浪潮衝擊着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由於它使用的廣泛性及信息傳輸的方便快捷等優點,在現代企業經營上具有巨大應用價值。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形成新的交換體制,衝破時空的限制,構架新的市場規則。在互聯網這個全新的平台上如何開展企業經營活動,已成為現代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企業管理內容的創新

隨着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知識、技術、信息等無形要素流居於主導地位,發揮着重要作用,對於管理現代化的思想、理論、組織、技術、方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現代企業管理的內容。

1.管理思想的系統化。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極快,知識的傳播速度以秒計,在複雜多變的系統中,廣泛吸納國內外一切管理新思想,並進行有效綜合,形成居於管理前沿的、具有先進性與指導性的思想,如戰略思想、創新思想、系統集成思想等,這樣才能從總體上把握未來。

2.管理理論的知識化。知識經濟是一種智力型經濟和創新型經濟,與此相適應的理論應是知識管理理論與創新集成理論,加強知識管理與創新集成的研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

3.管理組織的智能化。管理組織呈現智能化的趨勢,在一方面表現為組織是一個學習型組織,能不斷地更新知識,創造出有利於組織發展的新知識;另一方面,管理組織的成員,尤其是董事會成員,“權利知識化”已經成為國外著名大公司的重要發展趨勢。

4.管理技術的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由於信息量劇增,對於信息處理的速度及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提高管理技術的信息化與集成化程度。

5.管理方式的多樣化。知識經濟時代資本密集型組織讓位於技術、知識、智力密集型組織,這就要求管理方式由控制型、專制型管理向協調型、參與型、自主型管理轉變。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

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企業管理創新的外部環境會逐漸改善,企業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積極推進管理創新。

1.提高企業對管理創新的認識。管理是科學,管理是生產力。企業的管理創新,是生產力源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對21世紀的知識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創新能力,而管理創新是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旋律。同時,優良的管理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基礎,只有抓住並搞好企業的管理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2.尊重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重視創新成果。企業管理創新的綜合性、複雜性、持續性和長期性往往使管理創新成果更多的是由“羣體”經過長期的實踐來完成而不像其它創新那樣清晰、明確,管理創新成果所體現的價值也是間接的。企業管理創新過程和創新結果的“模糊”性,往往造成對管理創新的特點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這樣勢必影響企業的管理創新。要搞好管理創新,必須尊重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重視創新成果。

3.營造企業管理創新的文化氛圍,建立學習型組織。隨着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個人和組織的學習速度和能力已成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企業應成為學習型組織,永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充實自身,超越自我。

4.建立完善的企業創新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企業要進行創新,要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機制。管理核心是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的含義是把人視為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通過關心和激勵,最大程度地發揮職工的積極性。知識經濟時代,管理的中心由物轉向了人,人成了管理的主體,而這種轉變是和知識經濟的特點分不開的。知識經濟以花形化的知識和技術為核心,它一方面要求員工不僅要縣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知識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須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力,不斷地進行創新;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管理者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宏觀決策能力,而且要把開發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作為管理的中心主題。

5.要求企業家成為創新的管理者。企業家是創新者,這是企業家特徵的重要表現。熊彼特認為,經理不能都有資格被稱為企業家,只有他對經濟環境能做出創造性的或創新的反應,推動生產的增長,才能夠被稱為企業家。嚴格地講,管理的職能是由經理來承擔的,管理創新是由企業家來承擔的,管理創新是企業家創新職能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和內容。

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機遇、富有誘惑力又具有挑戰性的時代,我們只有搏擊進取,開拓創新,憑藉對知識、技術、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視,有效地運用各種措施與手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獲取競爭優勢,持續、協調、快速的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胡君辰,鄭邵廉。時代背景下的經濟管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高賢峯。企業建設“三部曲”。中外管理,2001.

企業管理創新 篇五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管理;創新策略

0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我國企業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機遇與挑戰,在新形勢下,企業要在全球化浪潮中處於有利地位,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優秀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不斷改善企業的管理機制,尋求企業管理創新的發展之路。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動力,本文從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管理體制的現實出發,發掘目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當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管理創新策略。

1企業管理和創新的內涵

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按照管理對象劃分包括:項目、資金、技術、市場、信息、設備工藝、作業流程、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經營環境等;按照職能或者業務功能劃分包括:計劃管理、生產管理、採購管理、銷售管理、質量管理、倉庫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管理、信息管理等;按照資源要素劃分為:人力資源、物料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與客户、政策與政府資源等。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企業創新是現代經濟中創新的基本構成部分,傳統的觀點認為企業管理包含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項職能,管理學家週三多認為創新也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個職能。

2我國企業管理現狀

在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管理思想也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企業的管理者更為重視對財物的管理,現在則更加重視對人員的管理,過去把資產管理的重心放在有形資產上,現在則將中心向無形資產偏離,過去企業之間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現在則是追求共同盈利和發展。這些管理思想的轉變,有利於企業提高自身的效率。在新形勢下,我國企業在實行戰略管理時,能夠將視野放大到全球範圍之內,可以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去把握自身的節奏和核心競爭力,這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不斷進行組織管理創新,企業組織中更重視科學技術及知識、重視考察內外部環境,從而保障信息在企業內部能夠得到較高效率的傳遞,以及與外部的交流。積極推行制度創新,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資源整合效果更好,企業運轉更加順利。同時企業不斷實施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自身的生產方式並提高品牌服務。

3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的問題

3.1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我國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其所有權和經營權大都是分離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致使一些公司領導做出低效率的決策或者短視的行為,西方的股權激勵制度可以幫助解決部分這類問題,但又會帶來股權糾紛等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常常使我們的企業陷入兩難的困境。

3.2管理者的素質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管理者的素質培養較為忽視,這主要是企業擔心花了大量物力、財力對管理者進行培訓後,被培訓的人員一旦翅膀長硬,就有飛掉的危險,這不僅僅會造成企業成本的浪費,還有可能培養出自己的對手。另外即便被培訓人員能夠在素質提升後為企業效力,也必然會在薪酬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可能降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出於這些考慮,企業不願對管理者提供培訓,導致管理者隊伍素質整體不高。

3.3管理組織機構有待完善

我國部分企業管理機制當中的組織結構,設計的太過細緻,縱向看去層級過多,橫向看去職能重疊,這會導致管理效率的底下,還會引發組織機構之間相互推諉責任,極大影響組織效率。這樣的組織機構中,有能力的人無法嶄露頭角,成為被埋沒的金子,無法發揮和施展自身的創新能力,導致企業的運營也只是原地踏步,很難有新的發展。

3.4管理創新能力有待發展

創新的最好土壤便是實踐,技術創新應該從企業一線員工的生產實踐中來,但是固有的管理體制限制了一線員工獻計獻策的渠道,創新的源泉難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維、新方法、新技術。校企結合也是目前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一條常見途徑,但是產研結合背景下誕生的創新技術,在轉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不確定性,管理者很可能棄之不用,導致這條技術創新之路也充滿荊棘。

3.5戰略管理規劃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部分管理者,不能站在全局的位置、長遠的角度看問題,僅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注重短期的盈利問題。企業發展戰略規劃不完善,甚至沒有長期發展規劃,這種管理思想下僅能培育出短命的企業。企業想長期經營,就需要制定較為完備的戰略規劃,從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出發,對發展規劃作出科學合理的調整。

3.6企業綠色創新有待增強

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發展所導致的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不斷加劇,國際社會開始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靈魂,綠色思想藴含了當今社會節約資源的要求。因而,綠色創新就成了企業在環境規制日益嚴厲的條件下爭取市場地位、贏得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然而由於環保投入高昂、、技術能力不足、管理者未能重視等原因,絕大部分企業業並沒有將綠色創新充分地融入到企業經營戰略中去。

3.7企業文化有待發展

企業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管理方法,目前很多企業缺乏體現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化,在這樣的企業組織環境中,員工感受不到凝聚力,企業只能因循守舊,很難走上創新之路。這歸根到底是管理者缺乏企業家精神造成的,將極大阻礙企業的創新精神。

4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策略的建議

4.1創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創新發展,企業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我國很多企業的產品銷售主要依靠渠道營銷,這種銷售方式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是需要對眾多的合作渠道加以維護,並且會受到合作伙伴本身能力的限制。應該在渠道銷售的基礎上,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注入直銷的方式,縮短信息鏈、提高對顧客需求的感應和反應速度,這種做法就是管理理念創新的典範。

4.2創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創新,是企業不敗的法寶。以股權改革為例,部分企業很早就發現產權問題的重要性,這些理念較為先進的企業逐步開展員工分紅權向股權的轉化,把員工變為企業名副其實的主人,根據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度,給予他們不同比重的股權,使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獲得很大的激勵。國有資產向股份制的轉變,救活了很多奄奄一息的企業。

4.3加強綠色創新

在經濟轉型期的特殊背景下,面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環境規制加強的客觀條件,綠色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新趨勢,同時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綠色創新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從根本上減輕環境污染、增強獲利能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品牌的公眾認同度、實現循環經濟,從而最終建立起綠色競爭優勢。

4.4創新企業文化

羅伯特•奎因曾提出企業文化的螺旋式發展歷程,即“創新導向→目標導向→規則導向→支持導向→高層次創新導向”,在企業創立初期,管理者以科技人員為主,所以企業文化更多傾向於技術創新;企業開始起步後,就要制定企業切實的目標,並鼓勵所有員工排除一切困難去實現這個目標;企業穩定之後,需要強化實現企業目標的各項規則,企業文化轉變為對規則的描述;企業壯大之後,更重要的是龐大的組織部門的協調,此時企業文化強調內部的協作;新形勢下,面對全球市場的衝擊,企業文化應該回歸於創新,搶奪市場的先機。

4.5管理創新常態

新形勢下,企業管理不僅要努力創新,還要使創新成為一種常態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4.5.1設置創新管理部門

要保留企業管理創新的勝利果實,就要有專門的部門監督創新向實踐的轉化,並且將實踐的結果數據保存,建立自有知識庫,通過不斷的積累、通過對員工的培訓,實現創新在企業內部的良性循環。

4.5.2創新激勵制度常態化

只有建立對創新的激勵制度,才能激發起員工的創新思維動力、開拓員工參與創新的先河。要讓員工親眼目睹企業管理者對於創新的尊重和鼓勵,夯實他們創新的決心。同時要為員工提供開發創新思維的環境,提高創新福利待遇,增加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教育,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5結論

本文從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管理體制的現實出發,發掘目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當中存在的管理效率、管理者素質、管理組織機構、創新能力、戰略管理規劃、管理理念、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細緻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創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制度、創新企業文化、創新制度常態化等管理創新策略,希望在新的形勢下,我國企業管理創新不斷髮展進步,在全球市場當中地位不斷攀升。

參考文獻:

[1]焦學強。基於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創新策略研究[J].經管空間,2012(10):112-113.

[2]邢潔。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探討[J].現代交際,2017(9):198.

[3]田哲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年8月。

[4]戴學志。新形勢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策略[J].電力訊息,2017年7月商:177.

[5]曾花。基於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創新策略研究[J].企業導報,2016(6):66.

企業管理創新 篇六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創新 途徑

管理創新是企業的內在屬性。對於一個不斷在市場競爭中磨礪、不斷謀求發展的企業而言,適時、適當地開展管理創新,既顯得十分必要,也顯得十分自然。很難想象,在殘酷、激烈的市場中,哪一個企業在管理上固步自封而能夠存活下來。但我們必須同時認識到,管理創新本身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風險,不恰當的管理創新,或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不僅不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反而可能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害,甚至可能將企業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管理創新進行理性的思考和認識,指導我們的企業科學地開展管理創新。

一、管理創新的界定

1、管理創新的定義

到目前為止,國際、國內對於管理創新並沒有一個統一、全面、準確的定義。持不同觀點的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為管理創新給出了不同的定義。根據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所闡述的“創新”的含義,中國人民大學王建軍博士認為:管理創新,就是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組合列入企業管理系統,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和創新活動並創新效益,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種較為穩妥的表述,我們暫且採用這一定義。

2、管理創新的目的

對企業而言,無論是進行具有全局性還是局部性的管理創新,其目的都在於變革和改良企業各類資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業利用各類資源的效率,提升企業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適應當前及未來各種外部環境的變化,更好地實現企業未來的發展願景。

3、管理創新的內容

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論、管理知識、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創新。按照管理職能的不同,管理創新可分為目標、計劃、實施、控制、領導、組織、人力資源等管理職能的創新。按照業務組織的分類,管理創新可分為管理模式創新、競爭戰略創新、業務流程創新、標準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組織結構創新、管理制度創新。按照職能部門的不同,企業管理創新可以分為研發管理創新、生產管理創新、市場營銷創新、供應鏈管理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財務管理創新、信息管理創新等。

4、管理創新的主要階段

根據管理創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創新可以分為全新型管理創新和引進型管理創新。這兩種管理創新所需經歷的過程基本相同。

第一階段:發現問題。這也往往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起因所在。在企業的運營中,企業的管理者面對競爭對手,經常能夠感受到企業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缺乏競爭優勢,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覺到企業在提高效率、培養競爭力的過程中,某些方面明顯還有改進的空間,促使管理者對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問題進行界定並探究原因。

第二階段:尋求創新方案。這一階段是全新型管理創新和引進型管理創新的主要區別階段。企業既可以根據所發現的問題,採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發明和實施全新的管理方式來進行改進,這就是所謂的全新型管理創新,也可以從外界借鑑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謂的引進型管理創新。一般而言,企業會從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內容選取多種創新方案以備選擇。

第三階段:評估和決策創新方案。根據自身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企業必須對創新方案進行評估和遴選。全新型管理創新未必經濟,引進型管理創新又未必適應企業實際情況。又或者,其所尋求到的創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過目前既有的運作方式,是否進行管理創新還不一定。但無論如何,企業都必須全面權衡之後作出一個決定。

第四階段:管理創新實施階段。管理創新必然涉及新技術運用、業務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資源調配,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必須積極穩妥地予以實施。如果沒有一套經過深思熟慮的實施方案,或不能及時調整管理創新的步伐、步驟,又或不能獲得員工理解,往往可能導致管理創新的半途夭折。

二、管理創新的動因和阻力

前面已經提到,管理創新存在一定的風險。要想成功地實施管理創新,達到預想效果,必須對有利於企業管理創新的因素加以利用,對阻礙管理創新的因素予以化解和排除。

企業管理創新 篇七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2013年,我國提出了“互聯網+”戰略,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推動各個領域的創新發展,使各個行業都能夠與互聯網有效融合,通過創新增強企業的內驅力,以使企業在市場中能夠擁有相對更強的競爭力。對於“互聯網+”在企業中的應用,更多的表現在企業管理方面,能夠促進企業在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以此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不過,在具體實施的環節中,很多中小企業對於“互聯網+”尚未形成很好的應用,在認識上也不夠深入,在企業管理模式上不能將“互聯網+”的理念有效融入到企業管理中,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中引入“互聯網+”後,出現不適,很難使之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效用。對此,中小企業仍然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斷強化自身的“互聯網+”思維,使之有效的融入到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中,以促進企業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

1當前企業管理面臨的問題

1.1企業管理形式相對落後

目前,有很多企業對經濟效益非常重視,但對企業管理的重視程度則不夠,尤其是所採用的管理模式並不科學,在管理的形式上比較陳舊和落後,“重效益、輕管理”這種錯誤的管理理念仍然非常明顯,在管理方面的評價指標也不科學,始終都是以經濟效益指標為出發點進行構建,對於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控制很少能夠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一旦企業經營出現問題,也很少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查找原因,所採用的管理模式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存在不足,很少有企業能夠立足於自身管理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管理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

1.2數字化運營能力不強

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任何企業都應與時俱進,要對市場環境有清晰的判斷,不斷增強自身的數字化運營能力。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的決策者缺乏對互聯網的認識,導致自身的企業信息閉塞,仍然沿用傳統管理模式展開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並未將企業管理與數字化有效結合,也沒有具有創新意義的企業管理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活動中,數字化運營的程度偏低,從而對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形成阻礙。

1.3網絡品牌管理意識淡薄

隨着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與多元化,市場上各類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消費者更加註重理想消費的背景下,企業若要保持和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要創出自身的品牌,同時融入數字化的理念開展各類營銷活動,加大對自身品牌的宣傳力度,注重企業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使品牌在市場中能夠擁有相對更大的影響力。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企業對於網絡品牌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與品牌意識,認為網絡品牌的宣傳並不重要,而且仍然是依賴傳統的銷售渠道,這顯然與企業創新發展的理念不符,也不利於企業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2“互聯網+”對企業管理創新的作用

2.1創新管理形式

“互聯網+”戰略背景下,企業必須要在理念上隨之產生相應的轉變,在激勵機制與管理模式上大舉創新,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在企業管理方面加強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繫,使互聯網能夠更好的被應用的企業管理中,甚至要在充分考慮到指導性與操作性的前提下,將其上升到制度層面,實現企業管理制度的革新。同時,企業也要更加註重信息的交流,增強自身信息的擴散,使信息技術能夠獲得更快的發展,保證企業在市場中有相對較高的商譽,並通過互聯網等手段對企業進行宣傳與推廣,對內鞏固和強化激勵機制,使企業管理水平能夠有質的提升,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市場營銷活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2.2革新組織體系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必須要不斷增強自身組織體系的建設,在建設中要注重引入創新思維,並以此對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形成影響,實現企業內部組織體系的優化。同時,要對企業信息系統的運行有足夠的重視,基於企業管理的層面使企業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促進企業更加高效的運轉,通過信息技術使企業獲取信息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以更好的對市場進行判斷,指導企業的管理活動,運用現代化的互聯網工具,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方面進行應用,使管理人員在工作效率方面有所提升,並且能夠更加客觀的將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從而使企業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此外,在行政管理方面,如果能夠引入一些互聯網工具,也可以使管理更加規範,規避一些行政管理不正當干預的現象,有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2.3開創數字化運營管理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情況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也需要更加規範有序,這與企業管理的水平直接相關。如果能夠在運營與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並對其進行科學的運用,那麼將使工作人員任務配給更加合理,同時還能夠對工作人員的責任予以明確。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可以依託於數字化手段獲取更多的信息,使得對自身的生存環境能夠實施監測,進而對企業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2.4革新網絡品牌管理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要求企業必須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化的手段,使自身品牌管理的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利用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手段,不斷增強自身品牌的影響力,形成以客户需求為中心的營銷體系,加強網絡品牌的運營,同時兼顧企業成本與效益之間的關係,對市場形成更為準確的分析,在預算管理方面更加科學,使每個階段、每項活動都能夠依託於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完成相關的工作,使企業管理水平能夠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3結束語

目前,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企業管理對企業發展所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通過對互聯網+技術手段的運用,使自身能夠在市場中處於更為有利的競爭地位,在管理方面進行創新,使企業始終都能夠保持強勁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蓋琳,李思睿,侯紹嘉。互聯網+背景下微信電商營銷模式研究[J].品牌研究。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