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9W

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精彩多篇

歷年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一

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一天才稱得上是沒有白費。

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的人,一個學齡五年級的人,一個讓世界變成自己學校的人,最終卻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一個負責的好爸爸,一個負責的好“老師”。他就是巴克爾。

巴爾克認為,最不可寬恕的是一個人晚上上 牀時還像早上起牀時一樣無知。他常説:該學的東西太多了,雖然我們出生時一無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遠如此。為了防止孩子們陷入自滿的陷阱,巴克爾要讓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學一個新的知識在飯前進行交流,説出後才能吃飯。然而當他的孩子們介紹各種知識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識,他也不覺得瑣碎,而是鼓勵孩子們認真學習。

一次,他的兒子費利斯為了完成任務在飯前匆匆找了一個新知識:尼泊爾的人口是……。餐桌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覺得這個知識實在太瑣碎了。但巴爾克卻説:“好,孩子他 媽,你知道這個答案嗎?”妻子的回答總是會使嚴肅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她説:“尼泊爾?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連它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也不知道呢!”這個回答正中巴爾克的下懷。於是他説:“把地圖拿來,我們來告訴你們媽媽尼泊爾在哪兒。”就這樣,全家人忘了吃飯,在地圖上尋找起尼泊爾來。一天又一天,日積月累,全家人在飯桌上學習了許多知識,大家共同進步着。

巴爾克説:“一個人“不一定終身受僱,但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二

年少時曾拜讀過川端康成先生的《禽獸》一書,對這樣的描寫唏噓不已:

“少女躺在那裏,母親為她穿上和服,慘白的臉上抹了兩抹嫣紅,如同新娘一般美麗。”

是什麼樣的人用這樣不帶一絲歎息的語句描寫出如花生命的逝去?在當時的我眼中,這一切過於殘酷了。

多年之後,隨着閲歷的增長,我終於有了新的理解,川端先生只是仰望星空之後,發現了星空的浩瀚與大地的束縛吧。有人指責説文學家是最脱離實際之人,他們存在於幻想與虛無之中,無所事事。我認為在這個講求“腳踏實地”、追求實際利益的年代,文學家是將夢想與實踐結合得最好的人,他們仰望星空得到天穹的召喚,以夢想領航,在前進的路上,他們發現了地面泥濘不堪甚至還有鐵索牽絆,於是他們放棄了實體,選擇在自己夢想的路上朝自己的星空一步步走去……

在著名畫家古賀春江自殺之後,川端先生曾這樣説:“我不贊成自殺,死從不為死而死。”誰能指責這樣的人是脱離實際,不腳踏實地,生存於虛幻的呢?我想,川端先生曾經努力嘗試過,與世事相融,與時代相合,但戰後社會的支離破碎,夢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那片星空的強烈召喚,這一切的一切使得川端先生放棄了我們——1979年的一個春日,川端康成打開煤氣,自殺於公寓內。這裏的死亡已經不是逝去的意味了,川端先生解脱了,他無所牽掛地朝他曾經仰望的星空走去,一步一步,越來越接近……

死亡這種行為彷彿對文人有着特殊意義,屈原、芥川龍之介,以及我們今天的詩人海子、麥地……都選擇了這條路,去追尋自己的星空。

世人,你還要嘲笑他們嗎?你可曾想過他們也曾在你們的泥潭嘗試過?你可曾想過他們才是在仰望星空之後發現大地束縛的人?你可曾想過,當你自以為腳踏實地地在這裏掙扎,被利益驅使的時候,他們正在接近星空,接近夢想的地方俯視着你,看你在渾濁不見星空的地方泅遊?你可曾想過他們才是堅持本真的人?

——你呢?

誠然,我並不贊同自殺這種行為,我同樣堅信一個生命的逝去,必會帶來缺失與遺憾。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你自以為腳踏實地的時候,你頭頂可曾真有那份你曾經堅信的天空?你是忘了它?還是已使它混濁不堪?

請記得仰望那片星空,請擺脱泥潭,真正地腳踏實地朝夢想走去。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三

挈竹榼以逸緻兮,披鶴氅而登台,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攬清風以盈袖兮,樂語文而開懷。

樂語文也,勝景每覽,好懷常開。

若夫春也,初雷數聲,殘冰幾塊;近郊紫紅,遠山青黛;飛絮競逐,遊絲相賽;粉蝶戀花,黃蛺繞菜;簾外燕舞堪憐,柳底鶯穿可愛;鳥鳴春眠不覺,花落未掃猶在。

夏也,朝雨迷濛,暮雲靉靆;葉浮飄萍,波翻細麥;淺澗水靈,深林天籟;東海濤驚,北澤浪駭;芰荷覆水景緻,牛鷺留人風采;西園草盛徑迷,南嶺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雲梨白;薄霧可織,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涼槐;靜菊獨傲,過雁相排;丹楓爛漫之極,白鶴野閒之太;碧落爽朗無雲,銀河澄瑩如帶。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蘇幕密遮,紅櫻輕擺;寒燭影煌,暖日杳靄;絲竹冬丁,舟橈欸乃;翠竹環繞地閣,臘梅暗發山脈;涼風遍地驟馳,瑞雪漫天撲蓋。

語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養人之態。

語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後之宅;高朋座滿,雅客常來;美韻眾和,佳釀頻釃;歌闌箸落,宴罷冠歪。

語文者,如同窗舊交,忘機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氣概;可與登楚岫,渡秦淮,遊閬苑,醉蓬萊,攀絕壁之青松,撫窮鄉之古柏;指杏酒以約沽,臨陂路而議買。

語文者,如綺閣綠眉,雕樓青睞,霧寰杏眼,雲鬢桃腮;可與之泛舟江南,繫馬河外;盡歷三湘,遍遊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邊塞。

無語文也,則競夜無眠,終宵多hài(這個字打不出,豎心旁加“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此字,釋為:〈書〉形痛苦;愁苦。)。

苔痕侵壁隱憂,蛛網掛檐叵耐,盡懷低落之情,更無高馳之態,若抑鬱於前失,如唏噓於新敗,顧瘦影以自憐,遣愁懷而無賴。

以至傷途窮而路末,怨時蹇而命乖,向牆隅以流涕,聞畫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幾載?每登高臨遠,觀雲望海,必曰:“不登象ya牙之塔,何愛雞肋之才?不付此生語文,何惜數尺病骸?”

故出師訪友,夜坐書齋;遺策常求,古書每猜;閲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誦心惟不怠。

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緻,可遣懷,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緻,可開懷。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四

在都德的《最後一課》中,有一位老師這樣説:“我們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它永遠不會中斷,猶如不落的太陽!”在中國人心中,漢語就是這樣的地位,而語文,便是學好漢語的重要學科。朗朗上口的唐詩,意境深遠的宋詞,撥人心絃的元曲和包羅萬象的小説等,不就是語文帶給我們的一次次文化洗禮嗎?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處處充滿了機遇與挑戰,而語文則是衡量人才知識與素質的標準之一。與此同時,語文還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需技能。就連大數學家華羅庚都説過:“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説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這就更要求我們學好語文。而現在的我們,學好語文主要有三條途徑,在我看來,這三條途徑沒有誰好誰壞之分,唯有相互補充,才能構成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方法。

首先,作為學生,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在課堂上45分鐘學到的東西可能課下兩小時都補不上,更別説有的老師還會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些東西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很難再補上,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緊跟老師的腳步,在老師的帶領下,初識語文魅力,培養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下一步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

其次,便是課外大量的閲讀。霍金曾言:“當一個人明白的越多的時候,不瞭解的就越多。”所以,當課堂的學習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漢語文化的渴求欲時,大量的閲讀就顯得尤為重要。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學習,褪去浮華,捧一卷漫墨香的書籍,在書籍的世界裏遨遊的時候,是任何東西都難以比擬的體驗。就連文采斐然的毛澤東,都時常手不離書,潛心閲讀。

最後,便是重要的社會生活實踐。都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唯有經常實踐,才能學以致用,才能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才能更讓我們瞭解到漢語的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也唯有經常實踐,我們才能將語文學活、學透,做到真正的心有語文,燦若花開。

總之,三種方法缺一不可,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唯有將三種方法靈活運用,相互補充,才能形成完整的語文學習體系,使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增強自己的漢語言文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我們祖國在國際上的文化自信心。

2022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 篇五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我們前進的目標,為我們指明方向;信念堅定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始終保持航向,不因沿途的紛擾而迷路。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的革命運動中,他是黨的重要領導者。他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李大釗同志光輝的一生,正是因為其具有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在苦難與死亡來臨時,才能毫不畏懼,坦然面對。可見,理想信念之於偉人的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復興偉大的中華民族為己任,奮勇精進,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奉獻精神。

要建設偉大的祖國,復興中華民族,我們青年人應該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踏實苦幹,奉獻自我,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時代楷模南仁東,在23年時間裏,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雖然南老師沒有能等到它產出科學成果的那一天、沒有能等到他應得的榮譽、獎勵,但我想他離去的時候心裏一定非常清楚,他畢生的事業已經成功了。”如果南仁東沒有獻身祖國科學的奉獻精神,沒有為祖國科學研究奉獻一切的偉大情操,我們怎麼會擁有洞徹宇宙的天眼?擁有奉獻精神,才能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創新實踐。

前人為我們踩出了小路,我們要開拓進取,把小路拓寬為陽光大路;我們更要創新實踐,走出前人沒有走過的新路。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2020年11月24日,中國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着陸。我們之所以能一次次從無到有,從落後到趕超,正是因為不斷實踐,不斷創新。只有不斷的創新實踐,才能讓我們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2022大學聯考語文滿分作文 篇六

從2008年百年奧運夢圓,到2022年與奧林匹克運動再度攜手,北京成為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雙奧之城的背後,既有我們“從哪裏來”的精神密碼,更有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

敢於拼博、敢於挑戰的奮鬥精神成為凝結奧運精神的靈魂,只有力爭“欲與天公試比高”才能享受“無限風光盡被佔”。

2008年夏天,全世界聚焦北京,中國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昂揚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示了一屆精彩的奧運盛世,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正昂首闊步,走向新的征程。百年奧運追夢之路,與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走向國富民強的道路相伴而行。當奧運聖火照亮“鳥巢”時,一個開放、自信的大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揮筆繪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時代畫卷。

2022年,全球見證中國之諾,世紀疫情下的冰雪之約,續寫中國與奧運的情緣,奧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在中華大地上譜寫新的篇章。疫情下北京冬奧會按期推進,如約而至,給世界帶來共克時艱的力量,也讓世界看到了充滿希望和自信從容的中國。在中國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的奧運健兒正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奮力拼搏的強健姿態,把一個強國的風采展現在世。

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從“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到“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從歷史深處走來,向着美好未來奔去,北京冬奧會為讀懂中國提供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新窗口。奇蹟在北京延續,夢想在世界傳遞。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以強大韌性抗擊風險,在抗擊疫情中崛起復蘇的偉大力量,離不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努力,離不開中國經濟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累積的厚實基礎。14年間,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躍上了新的大台階,續寫了成績斐然的中國奇蹟,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力量。

有一種力量叫拼搏:訓練場上,運動健兒揮灑汗水,為了賽場上的精彩表現厲兵秣馬;有一種成功,叫堅持:奧運冠軍在枯燥的訓練中默默堅持從未放棄,代表國家出賽征戰奧運賽場時成功圓夢登上最高領獎台;有一種傳承叫奉獻:從“鳥巢一代”到“冰新一代”,志願者們完成了一場熱血沸騰的青春接力……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應當用奮發有為的姿態和鋭意進取的精神去奮鬥拼搏,在新發展新徵程中勇敢書寫自己的篇章。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實現一個又一個跨越,再跨越!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七

三毛説:“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當我們沉浸於前進路上的瑣碎而無暇他顧、疲憊不堪時,有沒有靜下來想一想,忽略了什麼,或是值不值得?我們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併為此揮霍大把的光陰,到最後,當遇到下一件事時,猶豫的我們才會清醒,奈何難以回頭。

不如安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呢喃——那些蟄伏在角落裏的聲音,或許才是靈魂的梵音,讓你看淡很多悲傷,給予你更從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計較於一時的得失,那麼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於懷於外在的成敗,那麼你離內心會愈來愈遠;如果你甘於低頭盲目追求當下,那麼你會錯過更多。春花秋月何時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誰不希望沉浸在詩意般的人生裏?可是,執着的追求過後,恐怕只剩悽美的喟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講春水向東流!”在低頭盲目求索時,怎不抬頭望一眼?望一眼遼闊的國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淚!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我們都渴望有一顆忘憂草。希冀自己會更無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寫的旖旎風景,可是我們如此的浮躁,去哪裏能瞥到一路花開?那穿枝拂葉的人們,有淚可落,而我們卻只有感傷。

其實塵世中並沒有諸多沉重的桎梏,所謂的疲憊,不過是我們太過執念於那些本來無需掛懷的世事,而真正的輕盈,則被我們棄於腦後,被封存被遺忘。塵世的喧囂與明亮,世俗的快樂與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過。我們無法奢望太多,也無需牽強,只要快樂、安寧、沒有悲傷就好;而這,不過是重新對話我們的生活而已,讓眼淚打碎荒蕪,濡濕遺忘的角落,去做我們本來“必修”的事情,重新參與生活。

擁擠的街道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對不起,碰着你了!”“沒關係,沒關係!”被踩着的面帶笑容,沒有絲毫責備的神色,有時還挺疼的,不過沒關係——那一句“對不起”比紅黴素藥水還奏效。正是這一句很輕鬆的話語,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將對方心裏僅存的怨氣化作雲煙散去。這就是真誠的力量,它就像人的靈魂獨白,清除了遮擋心靈的純潔的污垢,讓人與人之間像水晶一樣剔透。

親愛的蝴蝶,我們之間也許久缺少這種真誠。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尚且好説難做,更何況我們同屬兩個不同物種的世界你?朋友相處久了,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甚至一個細微的。眉頭,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真誠的力量。在這一點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啊!

那天我們的闖入時候真的有點突兀,但真的事出有因。作為探險者,我們的本質是探險美麗,面對一個充滿神奇魅力的洞穴,我們又豈能輕言放棄呢?至於點燃那支蠟燭則更是無奈之舉也!在漆黑的山洞裏,我們需要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來支撐;倘若沒有光的指引,我們都不知道如何邁開腳步了。我們還得感謝光,也正因為有它,我們發現了你,才得以目睹你的美。

親愛的蝴蝶,你真的誤解我們了,我們沒有惡意。人和自然是好朋友,好朋友自然就需要真誠。我們以一顆真誠的心對你説聲“對不起”,可是你卻已經悄然離開了。現在很多人之間的關係都結成厚厚的冰凌,除了冷漠還是冷漠,那一份真誠都已經不復存在了。為什麼呢?就因為缺乏真正靈魂上的交流與信任。面對你們,我們希望用真誠打開這扇窗,希望博得你們的理解。這份發自內心的真誠,可以打開我們彼此的心鎖,它是那麼耀眼高貴,更讓我們體驗其中的那份美好。

來吧,親愛的蝴蝶,希望你們能理解我們的真誠,共同締造和諧的生態。

語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八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雲捲雲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範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並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於自然,人理應藉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為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祕,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侷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説,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於自然,也歸於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於自然山水,感受天光雲影之變,細觀雲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於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説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