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牛頓科學館》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第一篇: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小牛頓科學館》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小牛頓科學館----昆蟲家族》讀後感

南崗國小二(4)班何可

這個星期我看了《小牛頓科學館》這本書裏的昆蟲家族大集合。書中介紹:水黽、螢火蟲、白蟻、天牛、蝴蝶、還有金龜子等等。

我最喜歡水黽和螢火蟲。

水黽可以在水上滑行,因為腳上長有濃密的油質細毛,使它們能在水面上活動而不下沉。

螢火蟲在黑暗中一閃一閃十分美麗,所以我喜歡它。我聽媽媽説:“媽媽很小的時候住在農村,夏天傍晚就會看到有很多很多一閃一閃的熒火蟲。”雖然我沒有親眼見到它,但對它很感興趣。

我最討厭白蟻家族,因為它們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它喜歡吃木頭和水泥,如果家裏有白蟻的話,就一定要注意了。它會在房子下面吃掉水泥,那座房子就會倒塌。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植物園玩。在一棵大樹下面看到了白蟻的窩,爸爸在路邊撿了一根棍子捅了一下白蟻窩。白蟻迅速密密麻麻到處爬滿一片,媽媽怕白蟻爬到自己身上嚇得後退了好幾步。爸爸説:“過不子多久,這棵樹有可能會死亡。”這就是白蟻的危害。

昆蟲家族很有趣吧!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

第二篇: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我今天介紹一本書,叫《小牛頓科學館》。它裏面講的都是一些科普知識。

它裏面有好幾篇文章。第一篇講到的是《天羅地網》。你們知道“天羅地網”指的是什麼嗎?這個天羅地網無色、無臭、無味、摸不着,抓不着,但它卻是百分之百存在的。我們只要失去它們幾分鐘,就會失去寶貴的生命。

現在你們能猜出這個是什麼了嗎?對,它們就是空氣。

下面一篇是寫空氣的實驗。從這個實驗當中,我們可以知道空氣會躲藏在哪裏?我們可以做一些實驗,比如自己做一個降落傘。從這個實驗當中,我們可以得知降落傘是怎麼降落的?還可以知道空氣是有重量的,風是從哪裏來的?我知道了風是空氣對流以後產生的氣流。

還有一篇是介紹《為什麼不能矇頭大睡》,這篇文章讀了以後我知道了“為什麼不能矇頭大睡”。因為矇頭大睡會對身體不健康,矇頭大睡時鼻子在被子裏面不能給器官提供氧氣,造成第二天醒來便是一副無精打彩的樣子。所以我們不能矇頭大睡。

我看完這本書以後學到了很多知識,可以分享給大家。

第三篇:《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參賽作品

讀《小牛頓科學館》有感

福山實驗國小一年級一班孫澤濤

指導老師:孫麗紅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小牛頓科學館》,因為孫老師和其他同學都説這本書很好看,所以我也買來看了。

到了家我就馬上拿起書本坐在沙發上認認真真的看起來了,哇,裏面的圖片,漫畫非常精美,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馬上就被吸引住了。這套書真是內容豐富,生動有趣。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是《恐龍大追蹤》。它主要講的是從兩億一千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當時地球的霸主—恐龍。恐龍有很多類型:禽龍,暴龍,異特龍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石頭龍,它是白堊紀末期出現於蒙古的草食性恐龍,全長兩米。它的頭骨很堅硬,隆起呈圓形狀,它的頭骨會隨着年齡逐漸變大,變厚。

書中又講了恐龍怎麼變成化石:恐龍的屍體大部分遺留在河邊或湖邊,屍體慢慢地腐爛,只剩下骨架,並且漸漸被上升的湖水或河水所淹沒,漸漸的,恐龍的骨骼完全被河底或湖底的沉積物給覆蓋住,經過百萬年,沉積物中的礦物質一點一滴地滲透到骨骼中使骨骼變成石頭,也就是化石。

這套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我非常喜歡它,裏面的很多小實驗、小製作不僅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也使我知道了很多爸爸媽媽都不知道的東西。怎麼樣?這套書好看吧?希望你們也來看看,它能讓你學到很多的科學知識,那有趣生動的故事,一定會讓你看得入迷!

教師點評:

文章語言優美清新,樸素真實,通俗易懂。小作者注重科學,關注大自然,思路清晰,構思巧妙,恰到好處的寫出了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與對此書的真實理解,從字裏行間更是流露出了對它的喜愛之情。

本篇文章側重於對恐龍的描寫,處處細節中也能看出來小作者對恐龍及其化石的濃厚興趣,如文章中對化石的詳細描述等等,同時也表現出了小作者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小作者語言表達準確,描寫生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更激發讀者對這本書的閲讀興趣。

第四篇: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張澤薈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牛頓科學館》 嗎?它可是享譽華人世界的科普叢書,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張澤薈。

看了《小牛頓科(更多文章請關注)學館》的頭幾冊,感覺耳目一新。這套書的圖片十分精美,讓人一看圖片就知道講的是什麼了。和豐富文字搭配在一起,圖文並茂,讀起來真是一種樂趣。書中還有遊戲、試驗讓讀者動手來獲取科學知識。

這套科普讀物,教給我們的是有趣的知識。比如,在《火藥、炸藥》一冊中,編者從火藥的產生——武器——炸藥——核爆炸等過程,比較詳細地展示了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的發展過程。從贏取新娘的鞭炮引出火藥的話題,火藥的產生中國煉丹術,後來被運用在戰場,大發神威。再講爆炸的原理,講到炸藥,並延伸講到炸藥的發展,讀後感《小牛頓科學館讀後感— 張澤薈》。

《小牛頓科學館》還通過成語引入科學。比如,講部分動物通過吼叫表明對領地地佔有的時候,用的成語是“先聲奪人”。用“以毒攻毒”講治病的方法,引出藥品的化學毒性……

《小牛頓科學館》字裏行間傳達着珍惜資源,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的道理。它讓我明白,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願意瞭解它,掌握它,你不僅會變得更有力量,而且可以運用這種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第五篇: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 讀書筆記

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

本書收集了傑出的天體物理學家s·錢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講。它們都涉及到共同的問題:動機、創造和美。這些演講大致上有兩方面的內容。前4 篇主要闡述美學和動機的問題。其餘冠有米爾恩、愛丁頓和史瓦西講座的3 篇演講,雖然其部分內容是介紹他們各自的經歷,但也都間接地談到了上述一般問題。特別是在卡爾·史瓦西講座的演講中,主要討論的是廣義相對論的美學基礎,它是前面《美與科學對美的探求》討論的繼續。

從1946 年作《科學家》的演講到1976 年作《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的演講,中間相隔30 年。前面已説過,這是由特殊環境形成的。科學家一般都認為,科學追求的動機或這種追求的美學基礎,是不值得認真討論的;而且對認真討論這些問題的科學家,他們也往往持懷疑態度,認為不屑一顧。在1945 年大致上也持有這種觀點。但是,當時任芝加哥大學校長的哈欽斯卻給我寫了一封信,邀請他在他組織的系列講座中作有關《科學家》的演講,他在信中解釋道:這次系列講座的目的是激發大學生的批評能力,使他們瞭解什麼是優秀的工作,引導他們盡力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希望每位演講人談談他自己從事本行工作的體驗,通過闡述其特性、總結其目的以及解釋其技巧,來説明各自工作的價值。開始,他不大願意接受邀請,因為對這些問題我沒有認真思考過。此外,哈欽斯邀請的其他演講人的名單中還有賴特、勛柏格、恰卡爾、馮·諾伊曼等。 德國的偉大詩人歌德在論莎士比亞時指出:“使莎士比亞偉大的心靈感到興趣的,是我們這世界內的事物:因為雖然像預言、瘋癲、夢魘、預感、異兆、仙女和精靈、鬼魂、妖異和魔法師等這種魔術的因素,在適當的時候也穿插在他的詩篇中,可是這些虛幻形象並不是他著作中的主要成分,作為這些著作的偉大基礎的是他生活的真實和精悍,因此,來自他手下的一切東西,都顯得那麼純真和結實。”莎士比亞在馬克思的心目中所佔的位置也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其他作家可以與之相比。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僅以數量來説,引用或談到莎士比亞竟有三四百處之多。所以有人説,莎士比亞是馬克思科學研究過程中從始至終的最好伴侶。他為馬克思的科學理論提供例證、模型和歷史內容.提供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雛形和趨勢,也為革命理論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論據。甚至對人類未來的美好理想也是不謀而合.基本一致的。

而貝多芬一生坎坷。因為聽力的問題,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是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裏,依然堅守“民主、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而奮臂吶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貝多芬的心無時不充滿熱情,他總是交替地經歷着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愛上了朱列塔·圭恰迪爾,他把《月光奏鳴曲》獻給她。但是不解風情的朱列塔·圭恰迪爾

十分不理解貝多芬崇高的靈魂。1803年朱列塔·圭恰迪爾與伽侖堡伯爵結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貝多芬曾寫下遺書。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崇高加以概括。正如他的英雄史詩般的交響曲創作,反映了那個革命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態。貝多芬的音樂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喜愛與肯定。他的作品既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鬥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着人們,鼓舞着人們的鬥志,直到如今也依舊使人們感到莊嚴、神聖和鼓舞。

最後,引用一句書中的話:也許有人會問:“科學家的生活有什麼價值呢?”哈代這樣回答這個問題:“(他)給知識增添了一些東西,同時又幫助他人給知識增添了更多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值與偉大的科學家們創造的價值相比,或者與那些身後留下了某種紀念的或大或小的藝術家們創造的價值相比,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性質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