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W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精品多篇)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一

結合區教育局和學校開展“品讀好書共鑄師魂”讀書徵文活動,我利用短暫的寒假仔細閲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這本書,讀後雖不能大徹大悟,但感觸頗深,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心中頓生一份感悟。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温暖。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問黃埔區法官徐文娟“為何在信訪調解上成績斐然”時,她説是國小班主任楊老師的一句話鼓勵她努力、勇敢、奮進。由此可見,教師的言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從兩方面談談體會:

一、讓“快樂”陪伴我們的教師。

孔子説,“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培養出擁有健康心態的學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比如這幾年,我任教三個班級數學,課時少,內容多,要求高,班內差生多,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備課備得頭昏眼花;同時又擔任班主任和教研組長,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務需要處理。又由於所帶的班級學生年齡小,許多事都要老師親力親為,手把手教。但是我經常告訴自己:每天認真備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學生;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學會遇事冷靜、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不能讓壞心情一直圍繞你,否則會影響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無成。其實學生都怕老師,特別是犯錯誤後,更不敢在老師面前抬起頭來,這時老師如果大發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靜氣地談話,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經常聽老師説,我們很盡力,也很認真負責,但一次次的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總感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一段時間心情是很鬱悶的。讀了“論語心得”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要明確這個缺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許有較長時間的面對,絕不要抱怨學生的懶惰,抱怨家長的不配合,抱怨領導的不理解而是要積極思考,班級裏儘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較多好學生,説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完全失敗的,對於那部分學困生,只要我們不斷反思,努力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終有一天他們也會進步的。

正如那句經典的老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積極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快樂成為教師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愛”對待我們的學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師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別人,就是仁”。對於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愛學生。那麼怎樣愛學生呢?

于丹説得好,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而恆久。學會了寬容,老師就可以走進學生及家長的內心世界,學生及家長也就會感恩於老師的付出;學會了寬容,我們的內心將會有一種坦蕩蕩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為教師的我們,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在處理時,多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問題,要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勵和讚揚。只有這樣,你才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才能正常地開展。只有這樣,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會和諧與融洽。

《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態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尊重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因勢利導,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説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身的價值,鼓起他們自信的風帆,讓每個學生都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學會寬容與包容,要以智慧去解決,以人格去感化;愛由心生,心中有愛,言行才能有愛!所以教師必須要有一顆寬容、博大的愛心!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為神聖的精神聖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于丹《論語心得》觀後感 篇二

羣教活動過程中,事業部黨羣部組織觀看國學經典系列之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讓我受益頗深,其中講處世之道時講的“過猶不及”對我觸動很大。

于丹教授列舉的豪豬相互取暖的故事闡明瞭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羣體的温暖。我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就是在不同的羣體中穿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小羣體,成員是我們的親屬,在最親近的人之間更易出現“過猶不及”的現象,比如溺愛和管控。

舉一個真實的個例。我的一個兒時玩伴a很聰明也很調皮,是家裏的獨苗,爸爸長期在外工作,媽媽對他是愛護有加。國小時,a看到鄰居家的小夥伴在吃香甜的南瓜,就跑到鄰居家的菜園中摘了一個拿回家吃,他媽沒有給鄰居講也沒有給a講這是錯誤的行為,就把南瓜吃了;中學時,a愛上了街機遊戲,零花錢畫完後就夥同遊戲玩伴去菜農的菜地偷包包菜,賣給附近的飯館,學校接到菜農舉報後把a開除了,她媽沒有責罵他也沒有打他;不上學後,他媽給a找了3份工作,每次a嫌累掙錢少沒幹多久就不幹了,後夥同幾個小混混到校園附近對有錢的學生收保護費,有一次收保護費時有個同學沒給錢,a就把人打了一頓,被打同學的父母起訴了a,因為a未滿16歲被送到少年勞教所勞教了1年。如果a的母親不溺愛a,在第一次摘鄰居的南瓜時就嚴加管教,正確引導,就不會出現勞教1年的後果。

説一種普遍的現象。中國的父母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他們要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舞蹈班、英語班、鋼琴班、奧數班等各種培訓班,花錢跨區讓孩子上試驗國小、重點中學,報各種補習班、提高班、培優班,讓孩子上大學、讀研、考博,畢業後到處託關係安排好點的工作,工作後張羅着給孩子找對象,結婚後催着要下一代,有了下一代後就開始了新的循環。在父母管控孩子的過程中,乖順的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遇到困難挫折就會心灰意冷,嚴重的就會輕生自殺;叛逆的孩子就會和父母抗爭,爭吵、逃學、產生代溝、不願意回家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的會離家出走。

家庭應該是幸福的港灣,是一個人最願意呆的地方,父母對孩子正確的愛應該是讓孩子早日獨立,自力更生。鷹把雛鷹推出巢穴才能早日飛翔,孩子只有脱離父母的保護,承受過困難挫折,經歷過風吹雨打才能更好的成長。

不管控是“放縱”,少管控是“不及”,多管控就是“過”,父母在教育引導孩子時要掌握好“度”,牢記“過猶不及”,才能讓家庭這個小羣體保持長久温暖。

于丹論語讀後感心得 篇三

在這個世界裏,我們人類和睦相處,靠的不是金錢,名利和地位。而是高尚的品德。

《論語》告訴我們道德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意思就是説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一定會有同道與他相伴。

這句《論語》中最經典的話帶給了我許多深刻的教誨。

一年級時我年少氣盛,又有些不明事理,所以脾氣非常不好,

有一次,我在值日時因為疏忽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只聽“啪”一聲,花瓶便在我的眼前摔了個粉碎。

當時我心想:糟了,打碎了花瓶,老師一定會批評我的!於是我便把碎片扔到了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地方。本以為這樣就會矇混過關,濫竽充數。但不知老師如何明察暗訪,指出了我這個打碎花瓶的“犯人”。

老師嚴厲的質問我:“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又不肯承認?”我連連搖頭,“一定是你!”老師斷定。我又狡辯,我此時失去了做人的道德。

那個星期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像一隻離羣的大雁,在天空中悲鳴——我很孤獨。

那時我才知道了品德有多重要,“德不孤,必有鄰”這讓我懂得了沒有品德會很孤獨,這句話給了我永久的啟示。

于丹《論語心得》觀後感 篇四

仔細傾聽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温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 温暖起來。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於眼前。

于丹對《論語》 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麼王道。于丹對《論語》的心靈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於丹的講解中,現代更多的中國人的開始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

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託的追求,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 她可以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 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對現實是否感到滿足,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心態。 確實,在今天這麼一個不斷改革與飛速發展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託的符合。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最為的座標系上, 建立務實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擔當。于丹教授把《論語》樸素、敦厚的哲理解讀後以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傳遞到我們,使我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就工作而言,一個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必

須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必須經過努力才可以達到; 同樣,目標不能太小,不經一定困難能夠實現的目標不可能帶來多大的勇氣, 即便是實現了目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同樣,對於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 ,擁有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前一段時間于丹教授到日本講授論語心得,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她的想像。這説明日本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超過中國。 但現代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政體和經濟發展並非是靠儒家文化,國家擁有現代政體的是現代制度創新與文化繼承兩者並行, 不是全面拋棄, 也不是全面保留。同時社會、家庭、個人也保留一些傳統的價值觀,這兩者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制度與文化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論語》等傳統文化能幫助人得到一些內心平安,以及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的現象其實是向中國社會啟示如何繼承和保護傳統文化,並同時建立和維護民主、平等、法制的現代社會制度,可以大力提倡傳統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修養有益的教導。在於丹對《論語》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 - -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五

對於我來説,聽後的感覺主要是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于丹論語心得》銷售的成功的看法。二是對《論語》一書中某些觀點的體會。

一、《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銷量巨大的原因前一段在中關村圖書大廈調研時正好碰到五樓于丹在簽名售書,但是並沒有去看,因為在我看來這無異於一種炒作,而凡是炒作的,無一例外可以用一句話形容:見面不如聞名。而後在辦公室第一次聽到同事用音箱播放于丹的《論語》,當時並沒有仔細聽,只覺得普通話説的很清晰,以前一直認為,如果想讀學術性的論語評論,首推錢穆;如果想通俗的閲讀論語,則讀南懷瑾。中庸的選擇,就讀李澤厚的《論語今讀》,其他都不算大家。這次公司組織,很細緻的聽了于丹教授的講述,此前諸多看法被推翻。《論語》雖然流傳了幾千年,人們生活中也有諸多格言之類出自於此,但是如果説真正的推廣到人羣之中,卻很難做到,而於丹的講解卻起到了這樣一個作用,她的語言平實易懂,可以説,即使是一個讀書不多的人,也依然能明白其中的含義,我想,這對於以往學術界人士往往用晦澀難懂的語言來探討一些東西以顯示自己的學識淵博來説,于丹無疑是更為真實的為古代思想知識的推廣做了貢獻。當然,相比之下,錢穆、南懷瑾、李澤厚,都遠比于丹要權威,所講述的,也更為有力度,但是,就推廣而言,這幾個學術大家又有哪個敢説自己的書能賣六十萬冊。他們的論述,也許更為適合一少部分人,而於丹的著述,所適合的對象是當今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羣。過於晦澀的傳統文化知識,絕大多數人們早已沒有了耐心去研究他固有的實用價值。人們想要在工作之餘更好的充實自己,自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吸收方式,于丹的成功正在於此。圖書的策劃人無疑是抓住了信息時代人們得學習心態,從而成功的利用了這一心態,圖書配講課光盤的銷售模式、低廉的銷售價格、簽名售書的宣傳方法,完全抓住了讀者心理。更何況即使懶得讀書,也可以在休息時間將光盤放入電腦或者DVD機,閉着眼睛去聽作者平緩流暢的講解。所以,我想,六十萬冊的銷量,也並不讓人驚訝了。

二、對《論語》的個別觀點的理解《論語》屬於經學範疇,古人認一個君子要做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論語》所表述的理念更多是體現在“修身”上,孔子的“君子日參而醒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就很明確地體現了“修身”這一思想。我們要時時刻刻的記得反省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就會明白而沒有過失了。這實在是一種很平實簡單的道理,但是有幾個人敢説自己已經做到或者是正在做呢?于丹説《論語》的中心思想體現在一個“恕”字上,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實際操作起來,難上加難。《忍經》中提到“《書》雲: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謂也。”所謂“有容”和“忍”,都是一種在為人處世中的寬容、謙和的心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説的也正是這個意思。如果引申開來説,應該是讓人們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應該多去看別人的優點,少看別人的缺點,如果看到,應該善意的加以引導而不該強迫人如何,可能我們很少注意到,別人有的缺點我們自身往往也一樣不缺,而別人有的優點,我麼卻未必全有,在強迫別人去改正這些的時候,我們自身的缺點是否已經改正了呢?

《論語》中提到“人慾”,在儒家學説中,“欲”是萬惡的根源,儒家認為人在“致知”的過程中應該“存理”而“去欲”,所謂“偏聽則信,兼聽則明”,儒家所説的“欲”字,在今天的理解,我想該是“無限制膨脹的、不切實際的慾望”、“嫉妒他人所有而自己沒有”等等已經引申過了的意思,這種“欲”的遏制是十分必要的,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有些時候,我們內心所想得到卻還沒有得到的,我們經常將不能得到的理由歸之於沒有好的機遇、沒有遇到好的環境、我比另外一些人優秀卻沒有得到自己該得到的、其他人不能友好地與我協作、上司的有意為難……這直接的讓人想到一句俗語:“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

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實在是聽則實易,做則實難。無論是對待任何事,人應該有一種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思想。信念的樹立是必須的,因為你的內心是為自己的信念所努力的,但是,關鍵是看要樹立哪種信念。《大學》開篇講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見,如何“修身”呢?“正心、誠意、格物、致知”而後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可以這麼説,“正心、誠意、格物、致知而後天下平”,這一切都是一個十分流暢的過程,如果引申到我們的現實中,我想可以説成:在提高了自身的同時,也得到了回報。

反之,如果一個人對自身的品德修養都不能提高,那麼又如何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其實聽過之後感想很多,但是訴諸於筆端時,卻很是滯澀,可能很多人認為《論語》離我們已經太過遙遠了,拿古人的道理説現實的事是十分不切實際,我們該現實些才能適應社會。可是,有用的道理和時間的長短並沒有什麼關係,古人的智慧未必不如今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我們所瞭解的道理,又有多少是自己領悟的呢?真理並不會因為時間的久長而變了自身的味道,有時反而會如酒,越陳越醇,因為今人會賦予他更為實用的意義。《大學》提到“止於至善”,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一個無窮盡的、無法達到的理想化境界,也正是因此,人們才會不停的鞭策自己,讓自己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再進一步。因為做不到,而不去提升自己,這是一種十分蒼白而沒有説服力的觀念。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六

我喜歡國學,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寶典。讀過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後,我的心靈被震撼,我的精神被衝擊,我的靈魂被牽引。遠古時代的孔夫子似乎來到我們的身邊,用温和的語氣跟我們訴説着天地人之道、處世之道、為人之道、人生之道。

記得上國中時在教室裏讀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讀的不亦樂乎,卻不懂其意。心中疑惑我們現代人為何要學習這些深奧難懂的古文。後來,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到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的道理之深刻,思想境界之高,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去領悟、去實踐。

于丹教授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當今社會現實,闡述了其中的道理。看似深奧的古文古語,一下子變得簡單明瞭。對於我這個不愛動腦筋,文學功底不深的人來説,讀《論語心得》是瞭解《論語》的最佳途徑。

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心浮躁,精神空虛,人人都在追求物質,追求幸福。物質越來越豐富了,幸福感卻越來越少了。于丹在《論語心得》中説到,想要生活幸福,活的有意義,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相處和睦,愛崗敬業,安於本職,奉獻社會。現如今的世界很亂,社會成了大染缸,是因為人心變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了。對於如何拯救當今世界這個問題,曾有人説,到中國尋找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西方國家都在學習孔子,研究國學,開辦了孔子學院。因為只有孔聖先賢才能拯救這個不安分的世界。平常的生活中,除了學生應付上課和考試,極少有人去認真學習《論語》,更不會將《論語》作為生活法則去遵循和實踐。我想正是因為我們缺乏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不懂得處世之道、為人之道。在生活中受挫,心態不平衡,總是與幸福無緣。

一個人如果偏離軌道行走,會越走越偏。價值觀錯誤,行事不端,這樣永遠無法擁有幸福,甚至走上不歸路。在社會交往中,于丹在《論語心得》中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在什麼職位,就做什麼事,不能越過職位,去做本不該你做的事。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意思是説,學生子貢問老師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讓人終身去遵循的,老師説,這個字應該是恕吧,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能強加給別人。做到寬恕自己,寬恕他人。孔子的言語總是温和的,態度是謙遜的。他從不嚴厲苛責學生,更不會強令學生要怎樣做。《論語》並非古板教條,在那個遠古時代,一位聖賢老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周遊列國,帶領門下幾千名學生。他們跟老師學習,與老師探討,研究學問,思考問題,尋找人生真諦。一個個學子與老師的故事在於丹的語言下栩栩如生,彷彿讓我穿越時空來到孔子門下,虔心做學問。

我們想要快樂的生活,就要做到修身養性。用心品讀于丹的《論語心得》,感悟《論語》中的真諦。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用豁達的胸懷,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才能找到自己內心的安寧,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于丹《論語心得》觀後感 篇七

觀看完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收穫頗多。于丹老師引用豐富的典故,把論語中透露的古代聖賢的人生智慧形象、深入淺出的展現給大家,其用意是希望並告訴大家如何享受簡單、快樂的人生。

當今社會是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科技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忙忙碌碌的勞作,也感受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和壓力。評價個人成功的標準更多的在於職位有多高、誰掙的票子多、誰家房子大等等,似乎這些承載介質量的累加決定了更多的快樂,然而卻忽視了內心的審視,忽視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于丹老師通過對論語的透析引導社會正確的價值取向,可謂用心良苦。

學習於丹《論語心得》,感覺心靈好似在原始的大自然中呼吸,滌盪去塵世的污垢,感受那份原始的生命存在的氣息;于丹老師通過開篇的天地人之道使我明白人生最高的境界不是在競爭中取得多麼大的勝利,而是在於內心中一份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富足。 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失敗,會有遺憾,然而一個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是全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一直學習名列前茅的學生接受不了某次考試名次落後的事實而輕生;我們自己偶爾也會在與他人某方面的比較中灰心喪氣,從而心情抑鬱,失去對工作、生活原有的激情。于丹老師通過

心靈之道的講解告訴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需要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靈,不被人生的得失所左右,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才能以飽滿的激情面對工作、面對生活,也更容易達到自己滿意的成果。從這一點看,于丹老師可堪稱心靈的導師,她用一句現代的語言闡釋了論語中至真的人生哲理。

説到君子之道,是我感觸較深的。現如今,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堪憂,這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健康。雖然政府部門採取強有力的手段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然而地溝油、毒奶粉、塑化劑等等的____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生產者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其原因,是道德的缺失,是沒有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只停留在書本中。我們不指望靠道德的束縛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但一個國家,文化與制度兩者缺一不可。

于丹論語心得我已經看了兩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我希望大家把學習於丹論語心得的活動推廣開來,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薰陶,從修養身心開始,去享受人生真正的快樂。

論語心得讀後感 篇八

近日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簡單説説。

《論語》一書,傳世已逾二千載,歷史上也幾經沉浮,但總體而言光華遠甚於晦暗,其中思想縱有消極一面,但積極一面也形成了一些中華傳統美德。不但國人古來拜讀,也遠播於海外。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對《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極為推崇,稱“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格言,如何數理,無可與此純粹道理相比擬。”

兩千五百年的時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貶加諸其上,現代人面對當今紛雜多變的繁華世界,該如何去看待理解這部傳統經典,於我們又有何啟發,于丹所着《論語心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在《心得》開篇于丹便説:“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褪去加諸《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讚譽,使得後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於或仰視或鑽牛角尖的心態,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麼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麼?在於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説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面,着眼於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

書中多次提到了現代人面對的心靈困惑,這是人人都有體會的。當今社會人人皆知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精神文明發展卻並不同步,最顯着的外在表現便是藝術文化的整體下滑,現代人面對而今這個聲色犬馬的繁華世界,正如書中所説“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

于丹舉了一個GHP(國民幸福指數)的例子,中國的GHP指數從20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經歷的是一個凸形曲線,至2015年中國的GHP指數排在世界48位,説明經濟增長並不代表國民幸福感就增強。這是全世界面臨的普遍問題,在相當重視GHP的不丹,其總理也表示過自己的憂慮:“我們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軀,究竟能把多少‘東西’——快餐,電視廣告,豪華轎車,新奇玩意和時裝——塞進自己的身體卻又不致打亂心靈的平靜呢?”

那這些你我多少都經歷過的彷徨和擾亂又從何而來呢?一,是因為不平,拿自身為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這山那山高。二,是因為信念不堅定。全球化時代早不是舊時代相對閉塞的環境,物質文明發展程度和信息傳播的速度遠超過去,可比可圖的東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錢非萬能”,但看到親戚朋友同窗周圍之人中誰誰香車寶馬意氣風發,難免生出消極心理,更消極一點,原來心中規劃下的'雄心壯志也動搖了,對於自己曾經的堅持產生了懷疑。

並不是説人不該去圖謀,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時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於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結果,人一生都拼搏奮鬥過,奮鬥背後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嘗過,所以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時該設身處地地想想別人可能吃過什麼樣的苦,才有了今日成就地位,應該看到不是比對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輛名車,學識口才不及等等,而該看到對方做到了我沒做到的,從自身找原因,是因為不夠努力還是機遇未到或錯過了。更何況,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將快樂過多建築在物質欲的滿足上的話,只是愈發放大內心的空虛,愈難填滿。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總是糾結於八九,而忘了擁有的一二快樂,加以時日便連或許誰人曾豔羨你的一二也愈發單薄了。

所以于丹舉了個例子。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稱讚他:“賢者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只是夠温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兒了,顏回便陶陶然渾不覺苦。他內心充實着富足快樂,且這種富足快樂並不為外物的多寡而有所撼動。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都是這種崇尚心靈自由不為外物所累的寫照嗎?這樣的心態便是君子之態。

那何又為君子,《論語》中沒有確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簡而言之便是“愛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還是很寬泛,于丹總結出了四個君子的標準。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修養用來苛責內心,寬厚他人,嚴於律己。

二、志必堅。君子胸懷天下,有遠大志向,堅持自己的信念,是恆心與定力兼備之人。

三、易事而難悦。君子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會去結黨營私,很容易處事,但是難以取悦,也就是賄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不把漂亮話説在前頭,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後再從容道來。

這樣的君子標準做來很難,也非一日可就,歷史上可稱上君子、聖賢之人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孔子的生平就頗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後,欲使魯國強盛卻因國君的沉湎享樂而失望離去,自此開始周遊列國遊説當權者,傳播自己的思想,歷經十四年卻終不見用,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後將精力轉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時逝世。

正是因為這份坎坷鑄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寬和愛人的胸懷,但他也絕不是滿口仁義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報怨”,他認為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態度去面對有負於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正回憒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從之。”有個仁者掉井裏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為在孔子看來是“罔行”,是不動腦子失了分寸的行為。

君子,或説賢者的標準,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論語》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標準都有相同相近之處,就如《心得》開篇所説,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間最基本的真理。這標準我們個人也許終其一生也許也難完全達到,但不可忘記,不可力有所及時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導自身。這也必是個漫長無止境的歷程,正如人人能説的那幾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同樣語出《論語》,是孔子自我總結的心路歷程。大徹大悟之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可參照的都是這循序漸進非跳躍式的發展歷程。

于丹的《心得》內容頗多,讀後感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寫出來,僅淺談一二,且書中已有了更有力語句,便不再贅述。

不過,既是“心得”,便是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人説好便有説非。雖有人指責于丹曲解先人着作,稱其為“學術超女”,對現今的文化快餐現象甚為憂慮。但平心而論,能認認真真看下本書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後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難之時腦中閃現書中片語進而引導自身,惠及他人,實在於己與人是一次不小的收穫。即便在一些人看來於丹的《心得》錯誤百出,卻是瑕不掩瑜。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在其詰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準了唯一的釋義,而在即便隨時間流逝依然能為大眾所接受的長久生命力,口口聲聲説要“傳承”,卻又束之高閣不容許不同之聲的出現,才是對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種曲解。既然所有學術理論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人,為人所用,又何來俱是以何形式,中國不有句古話麼:“真金不怕火來驗。”

于丹論語感悟讀後感 篇九

我們總説,教書育人,教書,就是傳授知識技能,但人怎麼育?學生的品德培養,應從哪裏做起?《論語》給了我們答案,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短短二十餘字,卻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做起,孝是為人之本,其次要言行謹慎,講誠信,其次要關愛他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那麼就可以學習其它知識了。反思我們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道德教育嚴重缺失,學生只要考個高分,就能一俊遮百醜,這是多麼的本末倒置啊。

孔子認為,要想快樂,就得學習,《論語》開篇就説,“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他自己也認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一生,好學不倦,以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萬世師表,一代聖人孔子。

每個人都在社會的大海中,沉沉浮浮,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旅途中,艱難行走,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讓生活快樂無憂,這張人生的答卷擺在所有人的案頭,要想找到正確答案,請你翻開《論語》這本書,讓聖人幫助你,為你迷茫、困惑的人生指路。宋代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平凡的普通人,不用説半部,哪怕只記住其中的幾句話,比如,“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並踐行它,就是一個謙謙君子,就是一個有德行的人。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能幹什麼,就像牛車沒輗 ,馬車沒軏一樣,那車怎麼能走呢?這真是至理名言,振聾發聵,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把誠信擺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啊,生活在塵世,總要和人打交道,若不講誠信,就沒人相信,他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這是無數事實證明了的,失信的後果多麼可怕。一個人是如此,但如果一個社會出現信任危機,欺詐成風,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真是不敢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