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創作5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51K

【導語】《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創作5篇)

第1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的寫法

我要跟大家品談的是一道心靈雞湯。讀過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的朋友們,或許都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感覺,我也不例外。想想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地認真工作着,面對繁忙的工作,更多的時候,早已把煩躁變成無奈,把無奈變成習慣,總是多了幾分負重,少了幾分快樂,因而也經常把“鬱悶”當作自己的口頭禪。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一本《于丹論語心得》,竟然讓我感覺自己豁然開朗,雖不能説是大徹大悟,但也深深觸動心靈。我的心似乎能更柔和些,平靜些,包容些,仁愛些。

我原本是不喜歡《論語》的,更準確地説是我不喜歡那咿咿呀呀的“之乎者也”。還記得上中學那會兒,老師給我們講解論語的開篇“學而第一”時,我就表現了厭煩情緒。那時,我就在想,孔聖人早已死了兩千多年了,兩千多年前的人類,別説區區幾句話,即使再精華的東西,也會被幾千年的歷史車輪碾的灰飛煙滅,我就不信他還能在幾千年前指導影響現代的人類社會?於現在想來,是非常羞愧的,緣於我對文化的理解,對個人的修養,以及對學習的態度。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她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這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靈。她説:“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就像易中天老師在該書序言中所寫“實際上,真正偉大的思想決不會是隻適用於一時一地一人,它們總是具有普遍性。”我想這也就是孔老夫子為什麼能在幾千年後仍然閃耀着智慧光芒的原因吧!

書中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勵志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説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人人都希望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認為,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您內心的安寧。

書中談到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誇獎他説:“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艱苦的生活對於別人來説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自得其樂,于丹老師説,顏回真正令人佩服的,並不是它能忍受貧困,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貧而樂,富而好禮者”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這是于丹老師品位的另一心語。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家看《濟公新傳》,濟公在途中遇到一位晴天、雨天,天天都哭哭啼啼的老婆婆,便上前搭問原因。原來老婆婆有兩個女婿,一個是賣雨傘的,一個是賣鞋的,晴天時,老婆婆擔心賣雨傘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傷心哭泣;雨天時,老婆婆又擔心賣鞋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也傷心哭泣。道濟師傅開導她説:“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一想呢?如果你想晴天的時候,賣鞋的女婿來了生意,賺到了錢;雨天的時候,賣傘的女婿又來了生意,賺到了錢,你是不是應該為他們高興才對呀?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讓老婆婆喜笑顏開。快樂如此簡單,活佛如此渡人,讓我釋然之後想到了更多。

工作中,把個人的無名火撒向無數人,把上班的無名火帶到下班,把單位的無名火帶給老公,這是我常乾的事兒,我想也是大多數人常有的事。我們顛倒了生活的本質,之所以工作,正是為了更快樂的生活。有人問佛主:什麼是佛?佛主説“無憂是佛”。快樂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目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上班時盡心,下班時開心,我們就會在平衡中快樂地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如果説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那麼于丹的《論語心得》,章章都會散發濃香。讀罷之後所感悟到的,絕不僅僅是寫下的這些,寫下的也好,未寫的也罷,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願我們都能為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一個出路,我想,這也是作者的初衷吧!

第2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讀于丹説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第3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僅供寫作參考。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國中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

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

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説,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第4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希望這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讀書無用”那個年代,當時的大街小巷、機關、學校無處不見“打倒孔丘”的標語,但對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後來有機會讀到《論語》,卻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讀,對其中精深遠遂的思想未能體味,更對那些個“之乎者也”提不起興趣而束之高閣。直到看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老師以其清新流暢的風格,散文般和緩優美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為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語》解讀後,我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時間靜心閲讀了這本書,讀後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有一種心靈的觸動。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錄。孔子的儒家思想,備受歷朝歷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響着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就是在物慾橫流、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仍然閃爍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樸素平和、謙虛賢達,博學睿智,平易近人,時時為我們傳遞着一種博大、仁愛和快樂。于丹老師用其獨到的眼光和快樂的感悟解讀《論語》中深刻而又廣博的人生哲理,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心得,如“《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老師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温暖的、快樂的生活?祕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于丹老師講了個小故事:同為花崗巖,台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通過這個故事,我把內心的安寧理解為:平和。以樂觀向上、閒適超逸的性情融入環境;主動積極、坦蕩曠達的胸襟投入工作;快樂愉悦、真實自然的心情擁抱生活,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充滿陽光、自信,生命就會快樂豁達許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去尋求內心的安寧。當然,要達到孔聖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師所説的那種和緩、從容談何容易,必須經歷千錘百煉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斷地“修身養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內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讓我們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慾世界中讓心靈找到歸宿地與棲息地。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面對“這樣浮躁、競爭又這麼激烈”的當今時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我們應該向內尋求心靈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生的缺憾與苦難,“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心情和態度”、“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種種溝溝坎坎,有如行駛在海上的船,一定會遇到風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確面對,學會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應該是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心態去彌補、去看待。沒完沒了地糾纏其中,一遍遍地呼天號地,一股腦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於事無補。該放下時且放下,就像老和尚與小和尚的故事,換一種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就會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寬容,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于丹<論語>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沒有尋章摘句,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從教條到教條、從書本到書本的搬家,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將孔子從聖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凡人,把閃爍着真理光芒的樸素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傳遞給人們一種温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長。雖然對於丹老師的觀點不能百分之百的認同,但讀後讓人豁然開朗,淡然微笑,還讓人掩卷而思,浮想聯翩,真可謂服了一劑“心靈雞湯”。

最後借用于丹老師的一句話為結束語:“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

第5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這是一個互助平台,為您提供大量《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送一篇給你。

《于丹《論語》心得》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于丹説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2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讀書無用”那個年代,當時的大街小巷、機關、學校無處不見“打倒孔丘”的標語,但對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後來有機會讀到《論語》,卻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讀,對其中精深遠遂的思想未能體味,更對那些個“之乎者也”提不起興趣而束之高閣。直到看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老師以其清新流暢的風格,散文般和緩優美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為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語》解讀後,我買來了《于丹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時間靜心閲讀了這本書,讀後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有一種心靈的觸動。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錄。孔子的儒家思想,備受歷朝歷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響着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就是在物慾橫流、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仍然閃爍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樸素平和、謙虛賢達,博學睿智,平易近人,時時為我們傳遞着一種博大、仁愛和快樂。于丹老師用其獨到的眼光和快樂的感悟解讀《論語》中深刻而又廣博的人生哲理,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心得,如“《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老師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温暖的、快樂的生活?祕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于丹老師講了個小故事:同為花崗巖,台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通過這個故事,我把內心的安寧理解為:平和。以樂觀向上、閒適超逸的性情融入環境;主動積極、坦蕩曠達的胸襟投入工作;快樂愉悦、真實自然的心情擁抱生活,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充滿陽光、自信,生命就會快樂豁達許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去尋求內心的安寧。當然,要達到孔聖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師所説的那種和緩、從容談何容易,必須經歷千錘百煉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斷地“修身養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內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讓我們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慾世界中讓心靈找到歸宿地與棲息地。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面對“這樣浮躁、競爭又這麼激烈”的當今時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我們應該向內尋求心靈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生的缺憾與苦難,“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心情和態度”、“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種種溝溝坎坎,有如行駛在海上的船,一定會遇到風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確面對,學會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應該是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心態去彌補、去看待。沒完沒了地糾纏其中,一遍遍地呼天號地,一股腦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於事無補。該放下時且放下,就像老和尚與小和尚的故事,換一種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就會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寬容,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于丹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沒有尋章摘句,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從教條到教條、從書本到書本的搬家,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將孔子從聖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凡人,把閃爍着真理光芒的樸素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傳遞給人們一種温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長。雖然對於丹老師的觀點不能百分之百的認同,但讀後讓人豁然開朗,淡然微笑,還讓人掩卷而思,浮想聯翩,真可謂服了一劑“心靈雞湯”。

最後借用于丹老師的一句話為結束語:“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3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國中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

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

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説,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4

我要跟大家品談的是一道心靈雞湯。讀過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的朋友們,或許都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感覺,我也不例外。想想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地認真工作着,面對繁忙的工作,更多的時候,早已

把煩躁變成無奈,把無奈變成習慣,總是多了幾分負重,少了幾分快樂,因而也經常把“鬱悶”當作自己的口頭禪。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一本《于丹論語心得》,竟然讓我感覺自己豁然開朗,雖不能説是大徹大悟,但也深深觸動心靈。我的心似乎能更柔和些,平靜些,包容些,仁愛些。

我原本是不喜歡《論語》的,更準確地説是我不喜歡那咿咿呀呀的“之乎者也”。還記得上中學那會兒,老師給我們講解論語的開篇“學而第一”時,我就表現了厭煩情緒。那時,我就在想,孔聖人早已死了兩千多年了,兩千多年前的人類,別説區區幾句話,即使再精華的東西,也會被幾千年的歷史車輪碾的灰飛煙滅,我就不信他還能在幾千年前指導影響現代的人類社會?於現在想來,是非常羞愧的,緣於我對文化的理解,對個人的修養,以及對學習的態度。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她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這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靈。她説:“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就像易中天老師在該書序言中所寫“實際上,真正偉大的思想決不會是隻適用於一時一地一人,它們總是具有普遍性。”我想這也就是孔老夫子為什麼能在幾千年後仍然閃耀着智慧光芒的原因吧!

書中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勵志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説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人人都希望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認為,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您內心的安寧。

書中談到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誇獎他説:“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艱苦的生活對於別人來説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自得其樂,于丹老師説,顏回真正令人佩服的,並不是它能忍受貧困,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貧而樂,富而好禮者”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這是于丹老師品位的另一心語。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家看《濟公新傳》,濟公在途中遇到一位晴天、雨天,天天都哭哭啼啼的老婆婆,便上前搭問原因。原來老婆婆有兩個女婿,一個是賣雨傘的,一個是賣鞋的,晴天時,老婆婆擔心賣雨傘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傷心哭泣;雨天時,老婆婆又擔心賣鞋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也傷心哭泣。道濟師傅開導她説:“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一想呢?如果你想晴天的時候,賣鞋的女婿來了生意,賺到了錢;雨天的時候,賣傘的女婿又來了生意,賺到了錢,你是不是應該為他們高興才對呀?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讓老婆婆喜笑顏開。快樂如此簡單,活佛如此渡人,讓我釋然之後想到了更多。

工作中,把個人的無名火撒向無數人,把上班的無名火帶到下班,把單位的無名火帶給老公,這是我常乾的事兒,我想也是大多數人常有的事。我們顛倒了生活的本質,之所以工作,正是為了更快樂的生活。有人問佛主:什麼是佛?佛主説“無憂是佛”。快樂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目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上班時盡心,下班時開心,我們就會在平衡中快樂地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如果説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那麼于丹的《論語心得》,章章都會散發濃香。讀罷之後所感悟到的,絕不僅僅是寫下的這些,寫下的也好,未寫的也罷,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願我們都能為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一個出路,我想,這也是作者的初衷吧!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