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于丹論語心得 篇一

忽然發現最近讀的書都是衝着作者而去的。看這本書,是因為于丹。

于丹,北京 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作為古代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試圖用一種“下里巴人”的表達方式,讓觀眾走進“陽春白雪”的世界。

這本書很薄,讀完它只花了2個多小時。但給予人的啟發與感觸卻猶如海寧潮,恢宏而洶湧。光是于丹在飛機上寫下的自序,就讓我感歎許久。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精緻的序了。説是精緻,並不是因為它短,而是因為這裏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似乎都經過精雕玉鐲。于丹的文學修養和思想境界在這些字裏行間不經意流露。大三獨攬泰山,她想到的是“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頓悟的是儒家的踐行之道,千里之行,積於跬步,直至天下擔當。想到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説”,開悟的是鮮有碑銘的後山用自然造化完成了對生命的另一種成全,陽光中折射出莊子的微笑。

接受《百家講壇》的邀請,于丹説是願意把心中那雙翅膀放飛到所有人心的晴空之上。講將她所謂的一己之得,以莊子之名給她自己一些華麗豪邁的夢想,暢意一回天地遨遊。

對於莊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祿,淡對死亡,是了的。但是,如何將這些哲理與生活之道融為一體,確實悟性不夠。于丹,為我們大眾點亮了一盞燈。

“認識你自己”。這是千古以來一個最難解決的命題。據説,在西方的神話寓言體系裏,這被表述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于丹説: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有向外發現和向內觀看的兩種能力。向外可以發現一個無比遼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發展一個無比深邃的內心。而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審視自己,有自知之明。

于丹在談到莊子關於“心態和狀態”的觀點時,有一個例子令我印象深刻。説的是一個科學家帶着10個實驗者在不同的環境下過橋。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他的生活的狀態。而就自己而言,我總無法抵消外界的各種恐懼。這兩天看斯諾克世錦賽,最愛的奧沙利文就是憑藉純熟的技術和良好的心態第三次問鼎冠軍。我想,如果是我在打147最後一杆的時候,一定會全身發抖。但他每次都那麼坦然,所以在這次世錦賽他迎來了第8個147。自省一下,大學聯考理綜的時候緊張地腦子一片空白,那真是慘不忍睹。可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榮辱不驚呢?有多少人能夠像莊子那樣豁達,與世無爭啊。這個現實的社會,已經是赤裸裸的了。

畢竟我不是莊子,除了感歎和佩服他高超的覺悟之外,實在不能真的根據他的理念去效仿什麼。估計莊子也沒想到現在的社會是如此的世俗與混雜。當然啦,記得自己最後的那頭羊,最短的那塊板還是很重要的。扁鵲的故事富含哲理,可是在這個利益當頭的社會,你有見過爭着當治感冒的醫生的?人人都渴望作大手術揚名立外。那能不能儘可能的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呢?“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總是錦上添花。”記得,這是所謂的人生大智慧。

于丹論語心得 篇二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本站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在此書中是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看完這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但每個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點就是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與人為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

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挫折和磨難,怎麼樣來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于丹教授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她説:“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於我們來説,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間、夫妻之間,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不要抑鬱於胸,要學會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麼多呢?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在處世之道中,于丹教授解析了孔子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的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想、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已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擔當,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是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于丹教授在交友之道中對“益者三友”及“損者三友”進行了深刻的詳細的解釋,其內涵令人思考!人生難得一知已,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金錢、地位等是一些人衡量交友的標準,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自己有良好的修養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交到好朋友等於給自己的打開了一個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在人生之道中,于丹教授説:“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銘”。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短暫的一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要多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國小到老,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所言的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每個階段都是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增大,怎麼樣才能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那需要的是一種修煉,需要的是學會捨棄,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看于丹解《論語》體會到的是,《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在現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涼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淨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君子少一些小人,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些安寧,我們國家的理想目標就會早日實現!

于丹論語心得 篇三

翻開于丹論語心得的扉頁,于丹手書“大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真正偉大的思想總是具有普遍的意義,一如灰色,適於和其他所有色彩搭配,而更顯其高貴和純粹。論語裏的道德思想,普適於大眾,固此,孔子,也是灰色的。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説,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于丹教授如何解讀《論語》呢?視角獨特、眼光現代,《心得》涵蓋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7個篇章。穿越2500年的光陰,我們看到,孔子沒有聖賢的姿態,他向我們傳遞着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

態度一:對待缺憾,心態平和。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並盡己所能去彌補這個遺憾。孔子説,“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坦然的心境和真正的勇敢。有一篇關於北宋才子蘇軾和高僧佛印交往的故事,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一次,蘇軾問:你看我像什麼啊?佛印答: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説,我看你就像一攤牛糞。蘇軾回家後在妹妹蘇小妹面前炫耀此事,不料,卻換來了妹妹的冷笑。她説,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什麼眼中就有什麼。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態度二:對待他人,留有餘地。人們常説“花好月圓”,但是“花未全開月未圓”,內心有所期待和憧憬,卻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論語》告訴我們,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要本着平等理性的態度去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把握分寸,適度最好。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有。我們要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照耀温暖他人。

態度三:對待事業,“君子不器”。孔子説,“君子不器”,他不認為志向越高遠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和信念。一個真正的君子從來不以他的職業素質謀求一個社會職位為目的,卻一定是以修身為起點,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的。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還有多少時間,多少空間能讓你去關注自己的內心呢?我們所關注的往往是一個社會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心靈的聲音。歷覽古聖先賢,他們都是站在個人的價值座標系上,瞭解了自己心靈的願望,然後才會有宏圖大志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建樹。當我們的內心越淡定從容,就越會捨棄那些張揚的、外在的形式,去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樣,當我們走入社會角色時,能夠不失自我、有所擔當、做到最好。

態度四:對待歲月,淡定從容。孔子説:“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30歲以前,用加法生活,獲取經驗、財富、情感、名譽等。但是,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走到30歲,應該是人生“和”的階段。于丹告訴我們,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對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心真正認定的事情,這就是“立”的一種見證。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時光。要學着用減法生活,捨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知天命時,內心有了一定的定力,能把各種道理進行融會和提升,不為外物所動了。這就好比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手無寸鐵,但雙手一出,卻能揮出劍氣,因為,所有的武藝都已在他內心深處。這種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的從容和緩,而在這從容之前,其實是要經歷千錘百煉的。

我對《論語》裏一個“子貢問政”的小故事印象深刻。子貢問,一個國家要想安定,需要什麼呢?孔子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三條: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國家要強大,必須有足夠的兵力做保障,有足夠的糧食讓老百姓豐衣足食,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這讓我想到,現在的我剛剛踏進組織部的大門,部裏有一支過硬的隊伍,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一種無形的、信仰的力量把部機關凝聚起來。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快樂地工作。

《論語》的真諦,在於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帶領我們跨越千古的滄桑,做孔子席前一名安靜的學生,建立心靈的智慧。灰色的孔子,並不遙遠,他的灰色鏈接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 篇四

去年“十一”黃金週,于丹在《百家講壇》連續七天主講《論語》,一炮而紅。由講稿而成的《于丹〈論語〉心得》更以60萬冊的首印量超過了《易中天品三國》,人氣已有超易中天之勢。

隨之而來的是,對於丹及《于丹〈論語〉心得》的評論與爭鳴如潮水般席捲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借勢跟風也好,炒作“造星”也罷,個人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現象!它不但展示出文化內部的活躍與創新,而且反映出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極大關注。于丹及她的“《論語》心得”,同其他登上《百家講壇》的學者教授一起,有力地推動了“國學熱”的持續升温。

《百家講壇》選定《論語》這個題目不是偶然的,《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衞曾介紹説:“當初我們在確定開講《論語》的題目時,就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社會風氣一片浮躁、人心充滿困惑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從古人那裏汲取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方法。”而於丹也是抱着“半部《論語》修自身”的觀點,意在通過對這部傳世經典的解讀,給迷茫、焦慮重壓下的人們做一番“心理按摩”。效果是很明顯的,有人盛讚于丹用《論語》煮出熱氣氤氲的“心靈雞湯”,有的讀者很直白:“通過她的講解,我們明白了做人、處世的許多道理,並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在思考的是:在對《于丹〈論語〉心得》的熱捧之中,有多少人能將其所讀運用並且堅持運用於自我、運用於生活?就像于丹所提到的,國際上通行的説法,“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 讀《于丹〈論語〉心得》,不是為了獲取對熱點話題的談資,而是為了養護快樂、健康的心靈。也有許多人批評甚至貶斥《于丹〈論語〉心得》,但少有人批評貶斥《論語》;而那些批評貶斥《論語》的人,也沒有誰否定修養身心、強健精神之重要。如果我們在對《于丹〈論語〉心得》爭鳴的同時,堅持實踐着修養身心、強健精神之道,進而在更闊大的背景下,堅固我們民族的精神與信仰,豈不是令每一個人都振奮的快事?

對於丹的“《論語》心得”,爭議最大的恐怕是她個性化的解讀。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巖認為這正是于丹的高明之處,“她講《論語》從個性的情感出發,像老朋友一樣,將閲讀《論語》的心得參合自己的經歷向你娓娓道來”。對此,也有人嗤之以鼻,説《于丹〈論語〉心得》是給那些僅具有中學文化水平的人看的,更有些代表精英文化的知識分子痛心怒斥:這是對《論語》的糟蹋!對此,于丹在接受採訪時是這樣説的:“《論語》有很多面,我所解讀的孔子不是一個我敬仰的聖賢,而是一個我愛的樸素聖賢,他能穿過千年塵埃,是最樸素道理的昭示者。同時,我也只能説我講的孔子的言辭是真實的,但言辭之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我不希望強加於人。”

我覺得於丹在此表現的平和與謙遜是令人敬佩的。任何閲讀都是個性化的,經典更不是一副僵化的面孔,它能親近到每個人的生命中給人撫慰與啟示。所以,每個人閲讀,都可以而且應該有自己的心得,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心得。當年在柏林大學任教的叔本華,一心想與黑格爾在講台上一決高低,選擇與黑格爾同一時間舉行講座。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叔本華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今天來看兩位哲學大師的對決,沒有失敗者,而且最大的贏家還是哲學,是諸多等待召喚與啟迪的人們。於是就想到《百家講壇》,在請于丹講《論語》時,可不可以同時請風格不同的“李丹”或者“張丹”來講呢?讓我們在近兩百年後也有幸感受一回精彩的學術pk。“我不同意你説的話,但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給我們描述了理想中的民主社會公民實現自己話語權的自然狀態。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其實不存在捍衞別人説話權利的問題,所以,那些有能力捍衞別人説話權的人或組織,可不可以給更多的聲音表達的權利呢?

網上不少文章談到的“《論語》心得”中的硬傷,實在是令人遺憾。有消息説于丹接下來還要講《莊子》,講《世説新語》,講唐詩宋詞,希望不僅僅是于丹,還有登上《百家講壇》的每個學者都儘量不要出現這樣的狀況才好。嚴謹,應該是學者永遠不變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