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多篇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頗多,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扇窗,推開它,發現兒童,亦發現自己。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的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每一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啟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愛孩子,表現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愛絕不是表現在你的頭腦裏,愛不是你想的這樣愛孩子就可以愛孩子。不是這樣的,愛表現在你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個姿態,每個想法,每個意識中,它表現在你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愛孩子,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愛孩子,就要關心孩子的成長。

讓我們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他的成長,用真正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快樂、自由的成長!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2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們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3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叫做《愛和自由》的書,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這句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面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自己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能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自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

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己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發現,原來作為老師,我是那麼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缺乏對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從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而不是急於批判學生。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聆聽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做人。” 通過閲讀《愛和自由》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同時,也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用我們火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學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陽光雨露,茁壯地成長!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4

讀到孫瑞雪教授這樣一些話: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説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裏面灌東西。”“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藴藏着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資料,只需供給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是啊,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經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這是我們的心願和目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5

讀到《愛和自由》第三章,創造力來自哪裏,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有個性的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

又結合到上週參加的心理學繪畫療法諮詢師培訓,蒐集了一些孩子畫的樹,沒有一幅是一樣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畫中規中矩、有些色彩鮮豔、有些富有想象力……每個孩子對樹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思維和個性也是獨特的。

反思目前我們“通俗”的育人目標,“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們不能説,聽話就不好,反過來説,不聽話就一定不好嗎?

人有四種天生氣質,憂鬱型、樂天型、激進型、冷靜型,也許這個孩子天生氣質就是冷靜型,而我們成人卻要求他成為樂天型,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和你內耗,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樂天型氣質,就被冠上了“不聽話”,或“有問題”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們應該找找每一個我們所謂的“問題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強勢的父母或老師的壓力下,努力地向着成人的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過多的情緒堆積在心裏,形成心理問題。

本來是很有個性和想象力的一個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壓”和“糾正想法”之後,就順着常規的、大眾的思路走下去了,因為那樣,大家才會説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他改變自己原有的個性特質,他本身的天賦在這個過程中被淹沒了……

做為老師,做為家長,我們任重道遠……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6

“當給兒童自由時”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看完全書後,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充分講解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在全書的快結束部分,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作者沒有對蒙氏思想提出創造和提升,也沒有結合時代和國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還是停留在對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7

對蒙特梭利教育瞭解得不多,暑假裏,翻閲了《愛和自由》,才對其教育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們遵循的“規則”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則的前提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定,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不一樣。就拿敏感期來説,蒙氏教育講究要在兒童敏感期來臨時,抓住這個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孩子6歲才出現數學邏輯的敏感期,但這並不説明他要比5歲就出現數學敏感期孩子笨,只不過他的數學敏感期來的晚而已。一個孩子要畫畫到凌晨,也不要打擾他,因為他正是處於繪畫的敏感期。他要通過持續、反覆的操作來達到認知和發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發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喪失了這麼一次發展的機會。有可能他終生不再繪畫,終生都不能感受到繪畫的美。

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裏,發展的是心智,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壓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8

孫瑞雪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愛與自由》就是她幼兒教育的演講錄。

在翻開書的第一頁,有這樣一段話“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改變,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悦地成長,成為心裏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能讓千萬個父母心靈受到震撼,我不禁想,這本書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等慢慢開始瞭解、閲讀這本書,我才發現心靈的確受到了撼動。

這本書大多都是圍繞着“愛”而進行的,裏面的實例有很多都是貼近我們中國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們經常出現,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優秀,家長就會説:“老師,多謝你對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會這樣出色。”當我們聽了這樣的話心裏總是美滋滋的,你看這孩子這麼出色是我努力的結果。其實不然,你只是幫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過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給與他最大的幫助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卻在關鍵的時刻愛過他、喚醒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其實,成人還喜歡把孩子的成果歸功於父母,總是喜歡説:“你有今天,可以順利的考上大學都是功勞!”… …實際上這是孩子自身的素質。是孩子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體驗、經歷而獲得的成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9

《愛和自由》讀下來,沒有第一次那麼費力,邊讀邊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讀下來,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一方面與他人分享,一方面見證自己的成長過程。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如果你不嚴謹和科學,你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一輩子。為什麼説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是幼兒教師呢?有一個朋友説:”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國際上幼兒園教師在最賺錢的職業排位上位居第三。“我們知道在發達國家牙科大夫比較掙錢,律師比較掙錢,實際上在國外幼兒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畢業直接就去帶孩子。人們把最優秀的人放到了幼兒教育上,是因為零到六歲決定人的一生。”

最初認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種謀生的方式,在卡迪亞從事三年幼兒教育事業後,發現它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更是一種成長方式。怎樣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亞工作,感覺自己是永遠且完全被接納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認且不接納的)但仍被卡迪亞接納。

自己也願意不斷地完善自我,追隨幼兒園成長的步伐,從內心真正地順從。而且工作中時常會反思,當發現自己狀態不夠好,處理問題不夠那麼有愛時就會反問自己“愛在哪兒?”工作中的困惑是由於不理解產生時反問自己“理解在哪兒?”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0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這本讀物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更加了解兒童的心理、訴求、想法。這本書告訴我們,兒童教育同樣要與時俱進,給我帶來幾點兒童教育的思考。現今我國發展很快,兒童物質生活豐富,現在的兒童還需要什麼呢?

一、兒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大部分的人平時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東西,可是那並不是他最想要的,只有理解和疼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請減少與別人孩子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沒有盛開的花朵,請耐心等待他盛開的高光時刻。

二、兒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只有時常陪伴在兒童身邊,兒童才會感覺到開心快樂,兒童才會感覺到被重視。現在好多兒童一上國小就被父母送進寄宿制學校學習,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更有嚴重者學習很差,不願與人交流,甚至發生自閉現象。還有好多農村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孩子,讓童年時光失去了色彩,等到孩子大一下進入叛逆期,出現很多過激行為,父母想挽回時就晚了一步,請抽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度過美好時光吧。

三、兒童需要玩耍時間。現在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知識,而忽略了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就把孩子的創造性給抹殺了,提前學習的知識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創造力,甚至讓孩子收到傷害。有個小女孩,國小六年級鋼琴十級,為了練好琴,父母費心費力時時監督督促,孩子為了不練琴,把水故意灑在鋼琴上,後來鋼琴十級證書拿到手後,孩子再也不願碰鋼琴一下。

我們今天的兒童教育應該重新審視,要符合現在兒童發展的需要,保護兒童恰當的接受教育,尊重兒童的玩耍權利,陪伴好兒童最重要的一段時光。這就是我的讀書感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1

近些天,翻閲了孫瑞雪的書《愛和自由》,讓我明白了,愛孩子就要給他充分的自由,當然,這樣的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的。

《愛與自由》的一個最具有顛覆性教育觀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論,所謂的“精神坯胎”是説,胎兒在母體中形成的一瞬間,內在就有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將在兒童一出生就指導兒童的發展,指導兒童該去抓什麼,摸什麼……這種觀點要求我們相信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這種精神發展模式發展。

基於這種觀點,兒童的成長不需要大人灌輸什麼新內容,而只需要為兒童創造成長的環境和條件。如果仔細思考一下我們掌握語言的過程,就不難看出,環境對兒童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歲前,兒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語言,在這個過程無需大人為孩子專設課程,兒童便能在周圍充斥的語言聲音中自行掌握語言,可見,兒童是自我發展的。而這種自我發展基於感覺之上,從感覺中發展並由感覺伴隨着。

我很讚賞這本書的觀點:“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在心理成長之上的。”這個與中國大陸“知識至上”的教育觀念似乎完全相悖,“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給孩子灌輸知識,這就是我國教育的現狀,殊不知這種完全違背兒童內在成長規律的教育觀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説,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範疇時,我們應該是有權利説“不”的,但這個“不”要怎麼説,以什麼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錯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於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通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通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強調孩子自我教育,家長和老師只是觀察者,引導者,能夠讓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紀律和約束,心甘情願的遵循規則。這個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網上現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熱,家長們熱衷於送孩子們上數學班,音樂班,大大小小的教學機構都高懸蒙氏的金字招牌。轉也趕過潮流去上過幾期早教課,當時我並不是很瞭解什麼是蒙氏,當然現在也不是很瞭解。對當時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繚亂的教具。我覺的現在中國的早教機構已經把蒙氏教育當成是萬能的,已經有些脱離了愛和自由的原則。我們帶孩子去早教班的時候徵得他們的同意了嗎,當他們不願意的時候我們遵從他們的意願了嗎?我想答案是沒有。我們應該坐下來好好反省,我們帶孩子上早教班是什麼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更多的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繪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