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書,反思,成長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W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希貴,獲贈於源創圖書。作者以自己的成長曆程為時間主線,寫他自己從參加工作到成為地級市教育局長的過程中不斷成熟和完善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管理經驗

讀書,反思,成長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後感

一. 作者簡介

李希貴,山東高密人,1959年生人,1980年參加工作,

在山東省高密縣雙羊鎮的高密四中開啟他教育生涯的第一個驛站。1985年秋任高密四中副教導主任,1987年9月任高密四中副校長,1990年任高密四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95年7月調任高密縣一中校長,1997年任高密縣教委主任,2001年5月調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後又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負責人,現任北京十一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協會副會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本書主要寫他從1980年參加工作到他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期間個人的教學思想總結和管理經驗的介紹。

二.本書簡介

1.李老師這本書主要以他工作的驛站分四個章節了介紹了三條思想線,分別是教育線,教學線和管理線。

從章節上看,分楔子,第一章鄉村中學,第二章穿越“雷區”,第三章高密教育,第四章強市之夢和最後的結語和致謝。

整個楔子裏介紹了李希貴老師成長過程中對其極具影響的幾件事,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底色和基礎。第一件就是良好家庭氛圍的薰陶,爺爺的引導與教育。第二就是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父母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第三是別人的認同與尊重,尤其是師長的褒獎,會讓人充滿自信,成人的充分尊重,有助於青年的自我教育和完善。第四是苦累的體驗課,讓他更加珍視學習的機會,努力改變自己。第五件是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良師那種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和教育,那種鼓勵可以激勵年輕人成長,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沒有功利色彩的結交,可以互相激發,互相啟迪,互相點燃。

第一章寫他在教育生涯第一站— 高密四中形成的學生觀和教育觀,從1980年參加工作寫到1995年在高密四中先後當過班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等職位。

第二章寫他在縣級市高密一中任校長期間如何在重點學校的高中階段穿越素質教育的“雷區”的。

第三章寫他成長為行政管理者--高密市教委主任後,如何推進課改,推動高密教育發展的。

第四章寫他作為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又是怎樣實現教育強市之夢的。

結語部分寫了他在工作中總結出的一些人生感言,句句經典,都成為他不斷進步和成長的人生箴言。

2.本書的第二條線是圍繞教學線,教育線和管理線展開的,教育線主要寫了李老師學生觀的變化,教學線主要寫語文教改的起因和過程,管理線主要寫他從管理一所學校到管理一個縣的教育,進而到管理一個地級市的教育。

三.典型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帶給我的感受

(一)教學經驗方面的感受

因為自己是一名一線教師,對於李老師的書對我觸動更多的是他在一線教學中總結的經驗,很多都能讓我在理解的基礎上去打算行動或者產生新的想法,或許這就是讀書的好處了,能讓你在別人的引導下產生一定的思想共鳴,甚至產生一定的行動的想法,這就沒有浪費時間白讀一本書了。我抄錄書中的部分內容談我的領悟和感受。

1.楔子裏李老師談到了他愛書的爺爺,他的父親母親對他成長的影響。應用他書中的一段話:“美好人性的塑造,並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教育方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係,成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就是美好人性成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他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我們要反思好的教育一定是從好的家庭教育開始的。

2.在楔子裏李老師還強調了鼓勵和讀書的重要性。關於鼓勵我感同身受當時初高中時,正是因為老師的認可和鼓勵,我才不斷拼搏完善自我。那麼我們的學生呢?他們也一定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一句鼓勵的話,認可的話可以讓學生的心裏開花而去努力自我完善。那我們為什麼要吝惜表揚呢?何樂而不為呢?關於讀書,李老師説:“由此我開始明白外面的世界,還有理想犧牲英雄,還有奮鬥拼搏堅忍;知道了如何面對挫折,怎樣消除誤解;懂得了地球是圓的,月亮是轉的·······”讀書打開了他的眼界,豐富了他的視野,同樣為他的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底色和基礎。所以作為教師,不管你教授的是哪一個學科,我們不僅要自己堅持讀書,更要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孩子,學生讀書,正所謂“開卷有益”。讀書就像在你的人生銀行裏放了儲蓄,你讀的越多,你所獲得的財富利息就會在你以後的人生中享用不盡。

3.在接下來的章節裏,他寫自己從一個語文老師幹起,開始了對教育的實踐和感悟。“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教育是從平等開始的---教師完全可以道歉,學生不需要假分數”“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輔導不了的語文,沒有老師的語文課,ACT語文教改實驗。”

他用了很多自己工作中的事例詮釋了真正的教育目的,強調了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可以向學生認錯。他還舉了一個他們學校把一個省級評優的機會安排給了一名有望通過評優上重點的學生,不想學生卻因此討厭學校。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因為學生心中自有一杆評判是非曲直的稱,學生不需特殊照顧。李老師還寫了一次自己的失敗“還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作為班主任,班裏一個孩子的手錶丟了,在班幹部的努力下,找到了小偷,他們採取了當面對質的方法,不想卻讓偷手錶的孩子離開了學校,再也不願見到自己的同學們。所以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教師可以誨人,亦可毀人,所以我們寧可誨人不足,萬不可毀人,處理學生的錯誤要慎重,學生的錯誤很多不關乎道德品質,我們一定要用情感教育感化學生的心靈。

李老師的語文教改實驗給我的觸動最深,雖然學科不同但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輔導不了的語文”“沒有老師的語文課”,李老師用事實告訴我們學好語文讀書感悟而已,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言過其實,李老師舉了學校裏兩個班級由於特殊原因沒有語文老師,結果期末考試這兩個班的語文成績並不比其他平行班低,閲讀和寫作甚至高於其他班。所以李老師力排眾議推進語文ACT教改實驗,他把學校語文課的三分之二改成了閲讀課,三分之一教師講授課,並且在他成為校長後,還推動學校建設功能齊全的閲讀教室。他的語文教改是成功的,得到了學生的喜歡,基於此我在思考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的課堂生動起來,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努力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生本課堂,只有“笨”的老師才能教出聰明的學生。所以,教師最大的作用不是授之以“魚”,而應該是授之以“漁”,在於努力引導和調動學生運用你的方法去主動學習而不是老師把教材的觀點知識吐給他。

以上是李老師在一線教學中形成的一些觀點給我的觸動,我闡述的並不全面,只説了對我觸動較大的幾個。

(二)管理方法的摘錄

後面的章節李老師進入管理者的崗位,他的管理之路是從教導主任開始的,對於管理我理解的不是很深刻,只摘錄幾個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李老師的經驗總結,供以後繼續學習。

1.“你到底還允許我們幹什麼”---經驗總結:作為管理者,我們通常最關注的是制定各種規定和嚴格貫徹這些規定,卻常常忽略瞭如何把這些規定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進而讓他們形成習慣。實際上只有當規則演化為學生的自覺習慣時,教育管理才能達到它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

2.“管理權威與學生命運”---經驗總結:我們常常過於看重管理的權威,卻忽略了管理的終極目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的發展。所以,一切紀律都應當小心的施用,除了誘導學生去把他們的工作完全做好以外,沒有別的目的。

3.“無事可做的班主任”---經驗總結:學生的成長固然需要老師的引領,但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在成長,我們永遠無法代替他們成長。我們做好心的“警察”,當勤勞的“保姆剝奪了多少學生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這種管教式教育,使學生處在被動狀態,學到了知識但失去了自我。

4.“哪裏閃光就打造哪裏”---經驗總結:素質教育和考試教育並不是水火不容的,當一個孩子的素質真正得到全面發展和提升時,考個好成績應當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5.“學生眼中我最愛戴的老師”的標準:尊重信任學生,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知識淵博,善於與學生交流,有幽默感。

6“教師心中不應該有壞學生”---經驗總結: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用道德標尺來衡量學生。在老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因為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上已經結束了。

7.“讓教育從細節入手”---經驗總結:記住你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

8.“為孩子的思維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經驗總結:什麼時候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上學會獨立思考了,什麼時候孩子能夠探尋屬於自己的答案了,我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9.“百萬人家竟讀書”---經驗總結: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過一個令他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和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的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這個人就不會有人性的光輝,就難以走進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這樣的教育就不是真正良好的教育。

(三)寫在結語裏的人生感言

1.讓閲讀滋養心靈。李老師在書中多次提到讀書的重要性。

2.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比如,無論多忙都親自慰問生病的老師和家屬,聽了課就要評課,每年春節給教師發放慰問卡······

3.讓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重要。以這樣的思想看待管理。

4.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學會取,更要學會舍。一個人要懂得自己不需要什麼。敢於認輸是為了更好的贏,有所不為是為了大有作為。

5.不要混到划船的隊伍中去。作為管理者不能越級指揮,要懂得放權。管理者是舵手,而不是划船者。領袖可以不是最聰明的,能力最強的,但一定是能掌舵的人。

6.既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不重複自己,需要可貴的自省,不重複別人,更需要自信。

7.起點上的終點思考。譬如説,人生七十,你可以先想好七十歲想幹什麼,要達到什麼程度,身邊會有什麼人····當這些明確時,你就知道五十歲的時候應該在哪裏,已經完成了什麼。再推想四十歲,三十歲至今天。

8.把成功設計成一種危機。向成功開刀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思路,在成功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被管理者更願意接受和改變。

9.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想要成為不一般的人,那麼,你就不能像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四)可借鑑的經驗方法

1.小先生制---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講授給別人,遺忘就會減少。

2.作業的制度化---按時佈置,規定發放的時間,檢查評價及時,切記不定時發放,反饋不及時。

3.運用好教學中的無意行為,很多課堂的昇華都發生在教學中的無意。

4.允許學生犯錯---不要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很多錯誤絕大多數與道德品質無關。

5.比值評價法---把班級,年級或者學科前五名的成績平均分作為分母,用其他學生的成績作為分子,二者相除比值越接近“1”或者大於“1”説明學生的進步越大。比值法更能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看得出每次成績的進退。

6.備課中要增加表揚學生的環節---這可以幫助老師瞭解學生記住學生,增進師生溝通。

7.課堂教學的“三講三不講”要求---講重點,難點,易混易錯易漏點,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學不會的不講。

8.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要充分利用新課程教材給老師們留下的廣闊空間,明確每節課的課程目標,尋找更多的素材,方法促進目標的達成。教師不要做教書匠,而應該做創新者。

9.提問要有技巧,課堂要學會等待---不要假提問,而要需要學生思考後才能作答的問題,要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學會等待學生的答案。

10.分層教學---基礎不同,用一個方式就會出現好的吃不飽,差的跟不上。

四.寫在最後

文章過於宂長,但所有感悟都發乎內心,不捨丟棄。還望在以後的翻閲中再現靈感。

每一次讀書都會成長,李老師也在書中多次提到讀書,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語文的捷徑是讀書感悟而已,教師成長的捷徑就是讀書,感悟,反思而已。

讓教育自由的呼吸應當是每一個人民教師的使命。

作於2020年8月23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