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55K

第一篇: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一書從2014年出版到現在,已經修訂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銷量上都有一次質的飛躍。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孫瑞雪的演講實錄,開始的時候,由家長們根據錄音整理而成,在家長內部和網上廣泛流傳,後經作者整理,出版成書,出版10多年來,這本書給無數的家長帶來了思想上的轉變,也為無數的孩子帶來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正如這本書的序言中所説的,《愛和自由》的流傳,不是因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於思想的吸引力,因為這是一本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書。

確實如此,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有一種強烈的相見恨晚的感覺。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罵他、限制他、恐嚇他也認為是愛他,可是這真的是愛嗎?當然不是。大多數人都是在自以為是的愛的名義下,控制、壓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去平等地對待,總是將自己的訴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帶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和限制,孩子過早地和內心的快樂遠離。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那麼多的成年人都不快樂,我想可能都是因為在0-6歲的時候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的滋養,而得到了過多的迫害了吧。

在孫瑞雪所發揚的蒙氏教育看來,每個孩子來到世間,都是帶着一種精神能量來的,這種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稱之為“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在肉體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經置入到了孩子的身體裏。這個精神胚胎裏有孩子的成長密碼,這個密碼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現,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給予孩子尊重友愛的環境,以及適當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發展。即在0-6歲期間,如果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尊重和理解,孩子就會在精神胚胎的內在動力的引領下,發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會有多少孩子能幸運地獲得真正的愛、尊重和理解呢?孫瑞雪説,兒童的智力來源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無人能夠替代。他們用嘴啃東西、用手觸摸東西、扔東西、摔東西、他們自己吃飯吃得哪兒都是,他們打小朋友……這些在大人看來不衞生、不禮貌或者具有破壞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覺獲得對世界的認知,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探索,這種探索行為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種自主性和獨立性直接決定着他們心理的正常發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無知而被限制了這種對生命的探索。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説外公給自己的外孫買了一輛很好的小汽車,外孫看到後很喜歡,就拆着想看看怎麼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車被拆壞了覺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車放到大衣櫃上藏着了,説要等到孩子不會拆的時候再給他玩。過了幾年,等再把小汽車給外孫的時候,外孫已經對拆小汽車不感興趣了。如此這般,買這個小汽車對孩子來説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給孩子一件東西,不讓他按照自己內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車相處,而是因為自己內心對東西的可惜,那這個東西是買個自己呢,還是買給孩子的呢?顯而易見,這不是愛孩子,是愛自己內心對東西的可惜的這一想法。

正如孫瑞雪所説的:“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思考:你是不是基於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

所以,要真正地愛孩子,不僅需要家長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內心真正所需要的愛和尊重。同時還需要家長覺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將自己內心的想法、恐懼、焦慮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內在發展動力來發展自己。

歸根結蒂,要真正學會愛孩子,就要學會覺察自己,覺察自己內心不是愛的那些東西,然後讓自己有能力將孩子作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人來尊重。這樣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在動力來發展的基礎。

第二篇: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還沒看過蒙特梭利的原著,先讀了這本書,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由於是在網上看的電子版,結果好多版本都是從十五章後就是簡短的書摘,沒有具體的內容。好在後來在搖籃網裏搜到了完整版。(其實看後面幾章,孫老師一直在強調蒙氏幼兒園有多好多好,雖然收費也是好貴好貴。俺只想説沒錢上蒙氏的孩子她娘,你們傷不起)

先説下幾點心得吧:

書中最強調的一個詞就是"精神胚胎",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蒙氏教育相信6歲前的孩子是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精神胚胎"發展起來。而且這是一種自然的,健康的發展途徑。

所謂"精神胚胎",就是孩子自身的生長需求,就像一顆種子,它總是會要求發芽,要求長大。孩子自身也有這種成長的渴望。

孩子依照着"精神胚胎"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付之於行動的過程,叫做精神胚胎的"實體化","實體化"對孩子的心智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説,兒童的智力就是從"實體化"中發展而來的,讀後感《孫瑞雪《愛和自由》讀後感》。

但在現實中,兒童的這種自由常因各種原因被遏制了。比如,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不好一些事情,或者做了一些事情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就阻止孩子或者代孩子去完成。再比如,父母總是從自己的一些固有觀念去評判孩子所做的事情,會因為自己的想當然而去幹涉孩子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上帝姿態"。

而這一切對兒童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掠奪。

為什麼説要給兒童自由?因為很多時候,如果大人可以理解兒童的做法,他就可能會給兒童這麼做的自由。而如果他不能理解,甚至誤解的時候,他就會阻止、會干涉。而兒童依照精神胚胎所進行的活動,一直都是自發而有意義的,它不應受大人的理解程度左右。因此在你理解不了的時候,相信孩子這麼做總是有他的理由,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就是正確的選擇。

給孩子自由並不意味放羊式的放養,相反,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耐心。

因為父母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統領者,而是一個監護者,一個觀察者--在孩子需要指導和幫助,愛撫和安慰的時候,他能適時地出現。

而這個適時,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需要不斷學習的。

第三篇:讀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有感

《愛和自由》這本書的作者是孫瑞雪。這本書裏教育觀點讓我耳目一新。我和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教育孩子是一項大工程,而我們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對孩子真正的愛?我們幾乎都認為吃飽穿暖,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是對孩子的愛,而且總是用我們認為對的事情來教育孩子,而沒有采用愛孩子的方式嗎,孩子喜歡的方式讓孩子來認識世界。我的確多數時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樣:自己高興時,孩子怎樣都行,自己不高興時,都不允許孩子這樣、那樣,甚至打罵孩子。其實我們這種樣子也是一種孩子行為,我們經常説孩子乖時很開愛,不乖時很惹人討厭,這和我們自己有什麼區別?我們沒有和孩子走近,根本沒有

第四篇:《愛和自由》讀後感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曾經有位姐姐帶着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説了吧!接着,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説:“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麼着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第五篇:《愛和自由》讀後感2篇

篇一:《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了《愛和自由》這本書我覺得接受孫瑞雪老師“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孩子們真的很幸福,每看到這八個字,心裏舒服,很和諧。因為我心裏也渴望這樣不被束縛,跟着自己的內心走,不受外界的干撓,做自己,愛自己,感受自己。書中有幾處我心裏的感觸頗深的。

在未加入愛如是幼兒園並還讀了幾年的學前教育的書竟不知道胎兒在媽媽體內形成的時候,她內在本身就有一樣東西,等孩子出生就指引孩子去發展,去捏什麼,去抓什麼,蒙台梭利把它稱為“精神胚胎”。是的,我們太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成人給什麼,孩子就接受什麼,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知識,經驗甚至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孩子們,按其我們所希望那樣讓孩子成長。想想就覺得很難過,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做他自己,甚至孩子想玩個沙或玩水,家長都要去制止生怕會弄髒衣服,但孩子這時地心情很不舒服的,心裏的慾望被壓抑。當有天情緒不好時,會一齊爆發的。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不是限制他不許玩我們覺得很髒東西。有時,我們大人覺得這個破的玩具沒什麼好玩的,可孩子會釋他如寶貝,這就是孩子,也不是給孩子灌輸自己各方面的經驗,而是需要條件準備並瞭解兒童成長的科學規律,讓孩子按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遵循這個發展規律,孩子會發展的很好。

如今,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每個人的腳步都是匆忙的,生怕一不留神就”退步“了。越多的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教育,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們從胎教到早教,凡是覺得有益於孩子的就一味的灌輸給孩子。如,報早教機構培訓班。還記得去年,我在外面的一個書法培訓機構兼職,孩子們每週雙休日都會來這裏培訓,大的有國中生,小的只有四歲,有一大班的孩子跟我説”我週末都不能休息,我問為什麼,他説週六我上午寫書法,下午學唱歌,晚上學英語,週日早上學畫畫,下午彈鋼“。我聽了不懂該説些什麼,看到他無奈的表情,心裏很是替他難過。這種現象還不止他一個。玩,是孩子的天性,這孩子因為父母希望他多才多藝為他報這麼多培訓班也是用心良苦,可我們試想下,孩子學這麼多他真的喜歡嗎?學了真的能消化為自己的東西嗎?是有學到,但並不多,父母覺得讓孩子多學點是為了孩子好,全然沒想過孩子感不感興趣,喜不喜歡,如果可以一定要把自由還給孩子,他們非常的需要,也很喜歡。孫老師説,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在這這麼多的孩子中,我很少看到孩子臉上的笑容,有的話不多,真的好想説各位媽媽們,這樣真的很不好,不好。

有一次 我記得開會林老師説,孩子的注意力高於一切。當時我還是不夠清晰。但在愛如是幼兒園我發現老師跟孩子講話時輕的,温和的,親切的。走路時輕的特別是在室內,生怕打撓孩子正在工作。如果孩子在專注於某個工作,即便這孩子鼻涕要流出來,教師是不可以過去打撓他,有需要這孩子會自己解決的。但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孩子在專注某工作時或是在思考時都會時不時的被大人們所幹擾。曾回想起自己也犯這樣的錯誤,罪過。重要的是我已認識這點,在努力克服中。另外,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是寶貝的不得了,捨不得讓孩子們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飯,一來嫌孩子慢,二是覺得孩子還小不會,乾脆一切包辦,疏不知,年齡越小的孩子他的手是停不下來的,而且他們也樂於操作,雖動作有些慢,但哪有孩子一生下來就會走的,需要過程,需要時間,儘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很慶幸自己來到愛如是幼兒園,我喜歡這樣的教育,這裏的老師,孩子,環境,和這些老師相比我沒有經驗處理孩子們發生的衝突,和孩子比我不會表達愛,深深的記得之儀握着我的手對我説”你的手好冰啊“,接着之儀幫我暖手,用她的櫻桃小嘴幫我呼暖氣,更讓我感動的是她把我手放在她的衣服裏,説實話我眼淚在裏頭打框了,我的手一直是冰,特別是冬天很少和人牽手,之儀沒有嫌棄我,是心疼我,看在眼裏,暖在心裏,很幸福。

不管如何,我都要努力學習,告訴自己要加油!

篇二:《愛和自由》讀後感

四年前就看過孫老師的這本《愛和自由》,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可是書看完了就完了,沒有很深入的去執行,概念式的東西在頭腦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經工作的早教機構雖然也主張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孫老師在書裏所説的傳統的觀念是那麼根深蒂固,那條路越走越偏。

隨着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總覺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着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強烈的無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為媽媽自己好像已經盡全力了,但是為什麼教育的路還是那麼痛苦呢!直到我聽到了孫老師的講座,走入愛如是,參加讀書會,再從新拿起《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孫老師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話特別的觸動我: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提供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直在充當一個角色——“造物主”。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從不懷疑孩子是教出來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説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麼小你什麼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要的環境!然後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説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瞭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這一規律,那麼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困擾着我們。

我走進愛如是後,我仔細觀察身邊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中,老師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現出的那種工作時的平靜,遊戲時的喜悦,發生衝突時情緒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從心底覺得在這種環境裏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類的發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史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作為媽媽我們總是説自己多愛孩子,可是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變化莫測的,一切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時我們是愛孩子的,孩子要什麼我們都會滿足;孩子“搗亂”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自己身體很累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是不愛孩子的。對於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經常會跟孩子説你怎麼這樣,你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媽媽?那種感覺非常的無力也非常的無奈。現在每當我想説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缺愛。在我有情緒,我不舒服的時候我需要別人的安慰和愛,在得不到的時候我希望從孩子哪裏得到。我深深瞭解這種缺愛,不能獨立,依賴帶來的痛苦。我想結束這種痛苦,更加不願這種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隨着自己和寶貝在愛如是一天天的學習,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我們開始定規則,開始分享情緒,開始平等的對我們的衝突發表意見,孩子知道媽媽不會再那麼情緒化,對媽媽的愛有一種篤定感。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願”這八個字的意義。

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覆閲讀反覆感受的書,相信隨着自己的成長每一次的閲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