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W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多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一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很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觸管理崗位的時候,就被推薦了這本書,但受閲歷限制,比較無感。

這本書最深刻的是在兩點。

一、卓有成效這個詞是針對管理者自身的,也就是説德魯克認為要做好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成效。

二、認為卓有成效是可以訓練得到的。為什麼我覺得這兩點很深刻呢,因為管理一般來説往往會和溝通協調、績效激勵、團隊建設等關聯在一起,都和他人直接有關,訓練需要得到他人的配合,難度可就大了去了。

德魯克的觀點是管理能力只是一種自身的能力,只要自己一個人訓練就可以,把訓練難度大幅降低,變成了一件可以立即實踐的事情。這本書能這麼的風行,這個應該是主要的原因。

在具體訓練的方法上,德魯克提出了五個方向:

1、時間管理。

2、專注於工作的貢獻,而非工作本身。

3、發揮自己和他人的優勢。

4、要事優先。

5、有效決策。

這五點,是管理工作與普通工作的差別。隨着管理層級的提高,影響力會越發增大,代價是會帶來負作用。

1、時間受到牽制,不由自己掌握。

2、機構層級的增多會導致目標的分散。

3、工作結果受他人的影響。

4、日常事務增多。

這幾個代價我覺得只要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工作,都會深有體會,尤其是對程序員出身的我們來説,這種轉變會尤其的痛苦。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靠上面説到的前四個方向。

每個方向的訓練都有很豐富的內涵,我説一個比較簡單的,也就是第二條:專注於工作的貢獻,而非工作本身。我的理解是,why比what更重要。簡單推理下,在個人能力的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是獲得反饋,反饋的質量決定了成長的速度。反饋是由目標來決定的,目標越真實,反饋的真實性越強,質量也就越高。所以對我們來説,就要提高目標的真實性,就要多問why。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增加一個頁面篩選”和“給用户節省一分鐘的時間”這兩個目標的差別。微信張小龍在前段時間的公開演講中也着重提到了要警惕KPI,因為KPI不能解釋why,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德魯克的這本書很薄,提出了訓練的可行性和總體的方向,只是入門,後面的路還很長。無論如何,行動起來,壞計劃比沒計劃強,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借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二

所謂管理者,就是指通過其職位和知識,對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夠實質性的影響該組織經營及達成成果的能力者。現代觀點強調管理者必須對組織負責,而不僅僅是權力。

而本書告訴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在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這過程中,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卓有成效,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麼本書中的核心論點就是告訴我們兩點:

一、管理者的工作應該是卓有成效的;

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習到的。

繼而從這兩個論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必須保證我們的日常管理是卓有成效的,這不僅僅對經營組織負責,同樣也是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如何管理,如何讓自己的管理卓有成效,作為一個最基層的管理者,用太大的定義或者戰略性的目標要求來管控操作,這個要求是不切合實際的,與我們目前的現實階段脱節太嚴重了,目前我們做得最多的只是小範圍的規劃,小目標的制定,小問題的解決,小事情的處理,少量人員的管理,那麼通過在這個較小圈子內的工作和活動,對於我們來説,我認知的有三點是現階段必須要完成的。

一、目標管理和績效導向。通過制定自己工作內容的目標,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具有計劃性,而不是在漫無目的的工作,每天都很忙,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是真正哪些是我們需要的結果。通過目標管理,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始終圍繞着既定的目標進行,然後階段性的逐步實現計劃內容,最終實現工作目標的完成。同步的績效導向,即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起到一個很完整的監督功能,通過績效考核責任制中的各種激勵手段來管控保證,賞罰分明。

二、時間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知道他們的時間用着什麼地方,同樣的,我們也必須知道。瞭解時間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認知避免浪費時間的緊迫性。通過此本書的論述,我們深刻的瞭解時間是一種最為特殊也是最為稀有的資源。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用於工作的時間就更為有限,這樣就要求作為一個管理者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時間,時間的優先原則,在眾多繁雜的工作問題中,用最寶貴的時間資源,在這個時間段做最重要的事,這樣才能實現更換的實現目標。時間管理中的二八定律,即更好的解決時間管理問題。

三、高效團隊建設。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反覆強調團隊的重要性。而團隊作用最簡單直觀衡量標準就是問題處理的進度和完善性。成為高校團隊的需要不斷學習的求知心,堅決的執行力,執行力源於何處,源於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團隊的分工協作,沒有一個人是全面的,團隊中每個成員的互補,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個既定的目標,同樣不可或缺的,領導的溝通和協調作用,這也是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該有的素質。

有效的自我管理是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必要要求,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意識的鍛鍊自己,改變自己,獲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識,這樣才能在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路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三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這本管理類的書並沒有很難懂的概念,也非常的接地氣,講的都是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卓有成效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高不可攀,每個管理者只要肯學,都能學會。

第二掌握自己的時間。對於管理者來説時間總是不夠的,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首先要記錄時間,瞭解時間都用到了哪裏,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消除的。然後是如何管理時間,將自由時間儘量集中起來,來做幾件重要的'事情。最後,消除浪費時間的事項。只參加必要的會議,只做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管理者的貢獻。管理者應更多考慮能為組織貢獻什麼,而不是擁有多少職權。重視對成果的貢獻,明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是要發揮人的長處。管理者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或下屬的長處。要注重能做什麼,而不要只盯着缺點。在崗位的設置上,也要能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利用長處,共同完成任務。

第五是要事優先。因為管理者的時間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裏更應該將要事排在其他事情之前,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決策的要素。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他們重視的是分辨什麼問題是例行性的,什麼問題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視“解決問題”。

第七是有效的決策。管理者有效的決策,來自於多種不同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案。有效的決策才是真正需要的決策。

最後管理者的工作必須要卓有成效,而管理者也必須學會卓有成效。

其中我對會議的描述頗有感觸。確實我們在工作中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有些會議並不需要那麼多人蔘加,但出於一些原因,往往會要求很多不相關的人列席,其實這就是一種時間浪費。如何改善這種浪費,也是對管理者時間的一種釋放。管理者要學會對自己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斷完成真正的要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四

通過閲讀董事長筆記,看到筆記中推薦有彼得·德魯克的管理類書籍,於是再次拜讀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受益匪淺,經典之所以經典,在於歷久彌新,在於經歷多年後,依然有鮮活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現根據書中內容,結合個人工作實踐,作為“一千個哈姆雷特”之一,分享如何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

一、思維方式

(一)做事意義。“如果做一件事,只是為了做這件事情,而不是因為做這件事情而得到某種結果或目的,那這件事情通常就是沒有意義的”。工作的意義,關鍵在於真實意義,而不是口頭意義,所做的各項工作都為想達到的結果而努力,卻不應該浮於表面,做些不能產生實際效果的“樣子”工程。

(二)工作成效。我們所做的工作分為有效工作與無效工作,有效的工作帶有產出,能為企業帶來經營利潤、員工能力提升等。無效的工作即是沒有意義,只是為做這件事而做這件事,也許只是讓企業或領導看到部門在“忙”,但卻沒有實際產出,大到一個企業,中到一個部門,小到一個員工。

(三)尊重員工。在工作中,應該尊重每個員工的獨特性,員工應堅持自己的與眾不同,同時利用員工獨特並且與眾不同的個人思維組合創造成優秀個人及組成優秀團隊,搭建較高競爭力的企業競爭力。在該書中有提到“如果我有兒子或女兒,我願意讓他在他的指導下工作嗎”的思考思維。員工作為企業價值的創造着,出賣的是自己的時間、體力、智慧等,絕大多數員工都可以通過訓練成為人才、幹才、將才,而不是訓練成為“奴才”。

二、產出與貢獻

(一)時間所屬。工作中要找出什麼事根本不必做,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費時間,完全沒有產出及無助於成功。同時,關於時間的歸屬,應該是管理者的時間更多的屬於企業員工,不應該是企業員工的時間過多屬於管理者,因為員工往往是一線價值創造者,使用員工過多時間,就是減少企業價值創造。當然,一個企業並不缺少打着為企業發展的旗號,不斷消耗一線員工的人力資源而為個人的“專斷獨行”買單的情況。

(二)價值體現及激勵措施。在貢獻方面,應該計劃、組織、整合激勵和考核制度,以此具體體現員工價值和應做貢獻。用數據量化的方式,體現員工為企業帶來了多少可以量化的收益,反之,帶來了多少成本負擔,一是工資成本,二是工資成本以外帶來的資源損耗,如人力損耗。一個人有效的工作者,應以貢獻為目標,並讓其產品為別人所用。

(三)實際產出。“衡量知識工作應該用結果和最後產出,而不是看規模和管理工作的繁簡及加班程度”,所以所謂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是應該被唾棄的。同時,如果單純的只為自己“謀利”、“裝樣子”,且沒有任何產出,同時消耗企業經濟資源、人力資源及其他資源,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應該儘快斬掉或換人。

三、創新與實踐

(一)推陳才能出新。一項產品,如果做的不好,不一定是宣傳和營銷做得不好,而是產品本身有問題,解決產品本身問題是關鍵,而不是繼續用大力氣向外推送。以將來作為對手。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搶佔市場,把當前的和未來的所有優質客户涵蓋在“偶遇”範圍內。在一定層度上來説,創新一項產品應該是針對當前非我行客户羣體,滿足其需求,以帶來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為目的。

(二)結果與效率。管理者不應該只考慮結果,還應該考慮整體的效率提升以及實際質量,在拿不準的情況下,更應該調研考察,同時小範圍的試點,而不應該在不成熟不瞭解的情況下推出去,然後打回來,再修改,讓整個企業來買單,充分體現效率簡歷在“對的事情”上。

(三)戰略的意義。創新的目的就在於讓企業遠離競爭,創新不一定是要做得更好,而是在強化理論及發展實踐的基礎上,在學習和工作中,創造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作品。

四、問題的解決方式

(一)處理的問題。在問題處理上,應該先分析問題,確定問題的真實存在,而不是用華麗的語言列舉普遍性及共性問題,應是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如果同一個問題或危機反覆出現,往往是疏忽和懶散造成的。同時在處理問題或做決策時,可以儘可能多的進行討論,根據不同的意見,讓事件的錯誤點得到更充分的暴露。

(二)效率的實質。所謂效率可以説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去做“對的事情”的能力,效率的提升通常是需要在“對的事情”的前提下。“對的事情”即代表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工作缺少有效性,那麼工作就缺少熱情與意義。

(三)問題的解決。工作中應找出由於缺乏制度和遠見而產生時間的因素,和另一本書籍《精進》一書中提到的,當前所做的事情,對2年後是否有意義,如果縮短時間到2個月或三個月後是否有意義,同時“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和處理。當然,有效的決策不會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及反覆而浪費別人的時間。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時刻會捫心自問:一個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須的!書中提到的,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如書中所説,我相信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同時,要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需要我們從思維上進行轉變,在工作中注重產出與貢獻,在競爭中學會創新與實踐,在發展中學會解決問題。同時,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都應值得我們敬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五

一口氣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讀完,深有感觸。

全書以提牽引與實際的管理實踐聯繫甚為緊密,此書還非常確定的回答了一個問題“卓有成效是否可以學會?”答案是肯定的。與此同時發現自身在管理實踐中確有很多方面考慮欠周全。

書中開篇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管理者,書中將“管理者”的定義擴大為能為組織作出貢獻的知識工作者均可稱之為“管理者”。我認為,現代意義的管理者可以有更為寬泛的理解,即擁有“管理需求”的人均可稱之為管理者。這是一個泛概念。例如一個清潔工,他需要管理自己的工作以及支配自己因以怎樣的方式和時間來完成工作,只要自身有“管理”這方面的需求,那麼,我認為他就可以稱之為管理者,至少是自我管理者。

對於管理者,真正的制約不是金錢或是其他資源,而是時間。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創造而唯獨時間是無法被創造且是絕對固定的。但由於他的免費,很多人都忽視了。那麼,對於這樣真正稀缺和高價值的資源,我們應當給予絕對的重視和精確的管理,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真正創造價值上。這裏,德魯克提供給了我一個方發,抽樣記錄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消耗,不要事後回憶,要馬上記錄,這樣可以不斷查看自己的時間支出,以作出正確調整。此外,德魯克還提出,時間應當整塊運用而不是零散支出,比如一個報告,我花3小時寫完要比我每天10分鐘花18天寫完質量高出許多,這點我深以為然,並在實際中應用。

管理者自身還應當準確定位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想清楚自己能貢獻什麼。這是我作為SIFE隊長和學生會副主席欠思考的問題,在SIFE,考慮的事項過於細節,求全責備,結果弄得自己比較疲憊,周邊的夥伴也跟陀螺一樣跟着我轉。與此相比,在學生會我就不盡責了,很少主動策劃事情,更多的是事來受命,雖能解決問題,但畢竟未能作到自己的最好(做到自己的最好也未必就是最好,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考慮),如此説來只是説明自身未能很好的給自己定位,以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貢獻點”在何處。想清楚這個,還需要重點花功夫的就是人際關係和有效會議了,通過這兩者來控制組織的作為以及體現自身的貢獻。

組織中的人不可能勸全是“通才”,往往是各種人才都有,這樣的組織也才平衡。從我的角度來開展工作就需要明確他們各自的長處和需求是什麼,然後關注他們的長處併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來提高業績,而不是把焦點放在短處,這樣往往選出來的人是“不差的人”,而組織需要的是“優秀的人”哪怕只在一方面。但這並不是不考慮短板,這對於不同的工作或崗位來説有不同的標準和底線,這是我需要把握清楚的。同時,應該明確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事情,可以按照“緊急”、“重要”來劃分四個維度從而決定做事的先後順序。

我在組織中的工作其實大部分就是做決策,那麼決策的有效性就直接決定組織工作和我自身貢獻的有效性。德魯克給出了很好的參考準繩,即,以結果為導向。把所有決策的焦點放在最後的結果上,這樣就不至於偏頗。

通過此書的一些啟迪,我非常贊同德魯克先生的觀點,“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否則,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篇六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對於管理者特別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人,只要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但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閲讀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要有敬業的精神。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通過工作來學習,獲得經驗和知識,實現自我價值。投入的熱情越多,效率也會越高。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將敬業當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甚至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因此有必要對時間做合理的分配,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於重要的領域,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有限次序,堅持要事第一的原則。

管理者不能僅執行命令,還必須能做出決策,並承擔做出決策的責任。如果他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失去下屬的信任。別總帶着問題找領導,因為領導不是為你打工的,領導有自己的事情和責任,他更需要的是你對問題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因此作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做出正確決策,而不是研究“能為人接受”的決策是什麼。一個人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準確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決策的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可以被貫徹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積累經驗教訓,加以改進。

通過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了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在重要領域,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只有不斷地學習實踐,身體力行,才會有新的收穫,成為卓有成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