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82K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多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篇1

根據人力資源課老師的推薦,我有幸拜讀了德魯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通過閲讀總結,我認為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當做到: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通過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讓自己的工作更有計劃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終圍繞目標進行,通過責任意識將計劃的執行到位,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而現實中團隊的目標,要通過組織來實現。這要求我們要加強組織內部溝通和團隊合作,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和培訓等手段來實現組織目標。

二、做好時間管理。我認為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同一時間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這就要求我們慎重設定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將寶貴的時間資源進行最合理的劃分。

三、用人所長。如何發揮一個人的長處,使他在團隊中做出最大貢獻,這是我們學習人力資源管理課的目的。這要求我們根據工作中時刻變化的形勢,對人員做出客觀的評價,併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

四、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決策,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決策的效益。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關注經營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從關乎企業命運的戰略目標着手,審慎制定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工作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順序,充分發揮組織內各人的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把握機遇,有膽有謀,進行有效的決策,完成組織目標。

五、關注運營體系建設。達成目標要講究方法策略,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運營管理體,使組織內各人各負其責,按照既定規範,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將更多的經歷和時間給予“危機管理”,才能確保企業長盛不衰。

結合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關於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我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特別是戰略目標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設置、激勵政策關注的核心對經營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並書中的成熟做法,對照自身的不足,對日常工作進行了改進:

加強職業素養培養,強化時間管理和進度控制,時刻強調有效決策,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自己的核心業務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篇2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特別是戰略目標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設置、激勵政策關注的核心對經營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書中對管理者的自身修煉和時間管理等的具體方法沒有細緻的講解,沒有有效溝通、合理授權等內容,看來側重點不在具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師高-瞻遠矚的宏觀思路,竊不敢妄自猜測。再就是本書的序有六個長達36頁,超過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章節,有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結合着書中的成熟做法,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本部門定位,抓好部門的宏觀決策,把公司戰略、部門目標、有效決策相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從而保障部門績效,實現公司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組織全員學習《為自己工作》的光碟,積極開展案例培訓,並輔之的宣傳、圖片上牆等措施,培養員工的責任心,並通過建立良好的運作方法和保障機制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業務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業務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業務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總之,作為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業務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篇3

彼得·德魯克是著名的管理學家,是在大學的管理學課程上被屢屢提起的管理學界大師級人物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舊譯《有效管理者》)就是其管理學名著之一。那會在學校昏暗的夾雜着腐爛的書的味道的圖書館某開架閲覽室,在各種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書中間,發現了一本《有效管理者》的小冊子。我讀完頗受啟發,對課堂學的管理學有了新認識,可惜的是很快隨着大學生活的流逝淡出記憶了,留在腦海裏的只剩下那個書名和時間管理、自我管理等那麼幾個名詞。

管理學是一門關於實踐的科學,其理論是建立在幾百年來的管理實踐基礎上的,並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學院派的所謂管理學家們,把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益或者管理者能力。而管理學只有放到具體的管理實踐中,才會發揮其作用。管理學科的學生,經常被認為專業性不強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們沒有管理實踐的背景,從而只能機械的學習理論知識,暫時不能活學活用。這種觀點,也是我畢業參加工作很久後才認識到的。

如今再次打開這本書,就會和平時的工作結合起來,看到很多話能夠感同身受,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反省。

第一章《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開宗明義,是總綱。把這一章讀懂了,基本就明白了全書的核心內容,後面的幾章,都是對第一章的展開。

講有效的管理者,就要定義什麼是有效,什麼是管理者,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管理者,而管理者為什麼需要卓有成效。

首先,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管理者?因為這是時代的呼喚。百年以來,世界從體力工作時代逐步過渡到知識工作時代,從單一組織形態發展到多組織形態。知識工作的不可衡量性與組織的複雜化,交融在一起,使得知識工作者只有有效的開展工作,才能確保組織的效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可以説這是一個時代大背景。

其實,對管理者來進行定義。什麼是管理者?德魯克提出,並非有了下屬才叫管理者。“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集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這個説法拓展了管理者的範圍,當然不用咬文嚼字的去給這個管理者下定義,而是要明白這是一個成果導向的概念。

第三,為什麼管理者需要有效性?因為他們面臨着殘酷的現實,埋沒着他的能力。如果不致力於改善,將使他難以取得好的績效和成果。1、他的時間往往只屬於別人,而不屬於自己;2、他往往被眼前的事務困住,而無法高瞻遠矚,又或者原地踏步,拘泥於固有的工作方式方法;3、管理者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不足,無法發揮彼此的長處;4、管理者更多的關注組織內部,而忽略外部的現實、趨勢和變化。

第四,什麼是有效性?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多才多能,所以有效性不是給高大全的完人準備的,而是更專注於某一領域。如果每個領域都實現了有效,那麼這個組織就會興旺發達。有效性也不只是有效率,而是“使能力和知識資源能夠產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種手段”。

第五,卓有成效是如何實現的?有效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後天實踐的一種習慣。1、時間管理:知道時間花費在什麼地方,控制時間,系統工作。2、成果導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沒有成果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3、取長補短:善於利用自己和別人的長處,善於抓住有利形勢。4、要事優先: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順序,並堅守這個順序。5、有效決策。

好了,我們看到,第一章介紹了有效管理概念出現的時代背景,定義了管理者和有效性,面對嚴峻的管理低效困境,提出了實現有效性的五個方面。後邊幾章,就會是詳細的展開,也會有一些具體的方法。作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篇4

一向對暢銷書有點抵制心理,也不知道是出於標新立異的想法還是覺得暢銷書太過大眾,體現不了自己的能力,總之這個想法一直制約着自己,讓自己成為井底之蛙。上半年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讓我已經感覺到,即使再大眾讀物,你大概也只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這次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後,更是印證了這個想法。這段話寫在開頭,算是對自己的一個警醒:不要夜郎自大!

全書分7部分,分問題列表,時間管理,我能貢獻什麼,發揮別人長處,要事優先,決策要素和有效決策幾個模塊。除了第一部分仍然有部分意見不能苟同外,其他部分,看了深受啟發。第一部分講到:卓有成效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個人以為,還需要天賦及管理者某些共同的性格特點(現在還不能完全描述,但是成功的管理者都有,做事持續跟進的能力),當然不排除為了更暢銷,鼓勵一下我們這樣資質一般讀者的購買潛力:)

時間管理,這個每一本管理類書都會提及,每一本書都會強調,這本也不例外。其實也沒多少可以説,每位讀者讀的時候深有感觸,看完之後實踐者,則少之又少。時間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利用時間,因為時間是沒有任何彈性的資源,誰也不比誰多。在有效利用時間之前,首先得弄明白,做什麼事情花的時間是有效的,如何做是有效的。大家都會説,根據當前的情況,做一個計劃,執行。話是不錯,但是pdca(plan do check action)原則中,我們通常是想到了,做個計劃,做着做着,計劃亂套了,後續的c和a那就更無從談起了。所以時間管理,更多的是時間概念的及做事習慣養成,無其他技巧可言。

我能貢獻什麼,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章節。對於普通員工來説,通常只考慮,我被分配了什麼工作,而不是考慮我能做什麼。當然,在一個組織中,完成既有工作,這是無可推辭的;但在此基礎上,如果能考慮我能貢獻什麼,那麼無疑,則進了一大步——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員工,而是成了自己的管理者。對自身能力的認識,是激發自我潛力非常重要的一步。自我貢獻的意識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激勵的源泉。如果一個人只能靠外部的刺激來做事,那麼,他永遠無法達到期望的成就。如果在自我貢獻超出一般水平之前,期望靠跳槽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薪水的提高,排除意外橫財可能,那麼他只能處於該水平。一般員工的思路是:刺激(比如加薪,晉職等)——努力——刺激。但是老闆的思路從來都是:成果——鼓勵——成果。如果員工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只等外部給予機會,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現實一點就是:加薪,晉職的機會非常少,除非老闆覺得公司賺了大錢,不給加點薪水心理過意不去。當然貢獻並不僅僅限於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問題的解決,還有很大一塊是如何處理團隊中的關係。孤立的強人,也能解決一些不需要太多團隊合作的難題,但是如果從更大角度着眼的話,他只能限於此,而成功的定義則遠比這來的寬泛。所以團隊關係,具體而言就是團隊中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和團隊中其他成員有效合作,相當大程度取決於人際關係,包括:上司,同事以及下屬。人際關係並不等於玩政治,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出於真實的互助。用任何把戲去維持一個長期的人際關係是不現實的,真正的互惠互助才能有效保持。

發揮別人的長處,提到了三點:

1)要用人所長;

2)如何管理上司;

3)如何發揮自己長處。其中第一點:用人之所長特別強調四點:

1,設定合適職位,有人能勝任;

2,設定有適當挑戰的職位,激發潛力;

3,先考慮他能做什麼,而不是崗位需要的最低要求;

4,取人所長,容其所短。前邊兩部分沒有太多可以討論的,對於第三點,剛開始有點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求這樣?不是變成因人設崗了麼?後來想想還是有部分道理的。如果尋找最低要求候選人,那麼該崗位大概很少能有創新以及突破,只能因循守舊。如果是一個財務會計之類的還可以接受,如果是市場策劃,研發創意,那麼則是災難。管理上司,主要是如何有效和上司溝通的問題。你能左右上司的渠道不多,沒有行政命令,那麼只能溝通。抱怨和建議是兩種方式,但是抱怨只能讓你看到不足,建議則能誘發前景,並按照你設想的方式解決前進。所以溝通方式很重要。發揮自己長處,前提條件是認識自己,明白自己長處在哪裏。但是大多數人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時刻的剖析自己必不可少,也許痛苦但是必定有效。

要事優先,講了兩個原則:

1)擺脱昨天;

2)先後次序。覺得奇怪,為什麼擺脱昨天放在要事優先的章節中,但是你回過頭看看,什麼對你做的決定影響最大?是昨天的發生的事情,還是明天可能的結果?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是非理性動物,不能很好的整理昨天的過去和明天的未來。讓自己的判斷不受昨天事情的影響,是很大的學問和能力。微軟,因為在操作系統和office軟件上的成功,而忽視了互聯網的熱潮;因為覺得自己還忘不了以前的女朋友而不肯停步往前。都是昨天的因素影響了今天的行動和明天的未來。所以過去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暫時的放到一邊。當然生活中,沒有這麼絕對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擺脱過去,不像電腦重新開機一下,就是嶄新的未來。這也就是把擺脱昨天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原因。關於先後次序,可能看上去蠻簡單,但是到了決策層面,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會影響你的判斷。書中提到一點:“被擱置的事情,實際上等於取消”,所以很多管理者,不敢輕易將一件並不重要的事情緩行。而該工作可能佔用關鍵資源,問題相當矛盾。書中強調,要事優先並不是我們平時不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優先,而是不知道如何在已知的情況下去做一個有勇氣的捨棄。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任何事情如果同時並進的話,那麼其結果可能是一事無成。這一點在企業做戰略決策時候特別注意。像手機,覺得3g形式要跟上,mdtv也不能落下,智能手機更是發展平台方向,其結果是優勢資源不能整合,各自作戰,各個方向都沒有大的突破。要事優先,它背後的話是做選擇時會有犧牲!

決策要素:決策的重點不是解決某一具體問題,這一點必須謹記在管理者腦中。決策是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如果僅僅關注某一個問題點的話,那麼相似的問題可能還會再犯。所以管理者要弄明白:什麼問題是例行性的,什麼問題是策略性的!對於例行性的問題,一定要搞清楚背後的產生問題的機理,然後建立流程來避免例行性問題。策略性的問題,則宜用權變理論來對付。還有一類問題是戰略問題,戰略問題要求在還沒出現問題的時候,來看問題可能產生的環境。5年前,手機設計是個新興市場,進入是正確的決策。的確5年前進入這個行業的,也成就了像龍旗,德信等這麼幾家。但是當前,這幾家已經做大的公司,不約而同面臨着同樣的上下游蠶食市場問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那麼手機設計公司在空間越來越小,門檻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戰略轉型就勢在必行,是向上遊突破,還是向下遊進軍?或者去開闢新的藍海。如果已經看到mtk的勢頭,但是僅僅因為當前和mtk合作還有利潤就忘卻了以後的方向,那麼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同樣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戰略部署。從b2b開始做,市場鋪墊,誠信體系,物流整合,支付方案,將所有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在最開始就計劃進去。然後合適的時候推出c2c的淘寶,形成b2b2c2c模式。再到最近的阿里軟件和阿里媽媽的廣告平台。每一步都走得踏實,但是從來不失戰略性的眼光。所以決策要分清楚什麼是戰略決策,什麼是例行問題,什麼是策略性問題。戰略問題是高層必須時刻謹記的問題,中層和基層可以建議的問題。例行問題,是需要規範和流程來規避的問題。策略性的問題,是執行層要考慮到權變問題。

書中給出了5個決策要素如下:

1、瞭解問題的性質,經常性問題,要規範和流程解決

2、 找出解決問題的邊界條件

3、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4、 確定的解決方案是必須可執行和貫徹到

5、重視執行過程中的反饋。

對於第二個要素,這裏需要補充一下:解決問題的邊界,不是説解決到哪一步就可以了,而是要確認,什麼樣的答案是不可接受的!最簡單的例子是:欠了信用卡的錢,是賺錢還,還是辦另外一張信用卡來還這張卡!答案很明顯,後者只會讓你成為卡奴,但是如果僅僅從當前的問題來看,這個手段也解決了該問題。對於第三,第四個要素,需要指出:先考慮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再考慮考慮可實施性。如果在問題的一開始,就考慮可實施性,那麼把很多可克服的問題都當成不可克服的問題,從而排除在外,實際上採用的是一個最差的解決方案。方案的實施,有幾個要素必須時時考慮:1要做什麼;2怎麼做;3由誰來做;4何時完成。執行反饋,這個每位管理者我相信都深有體會,沒有反饋就是沒有執行!

有效決策:書中提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從見解開始。這一點我還是有所保留。我仍然認為事實基礎上的見解來的更加有説服力。但是在事實基礎上,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不同意見基礎上的我是舉雙手贊成。沒有反對意見的決策,十有八九隱藏着更深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領導者不能輕易發表意見,一旦他發表意見了,那麼下屬很可能就順着他的意思説下去,諍友很少,更何況是下屬!有效的決策還取決於有效的執行。如果一個決策做出,那麼必須執行。因為一些小問題而出現反對聲音的時候,管理者提出“讓我們再研究研究”,則説明要麼管理者沒有做出一個有效的決策,要麼管理者缺乏膽識,因為小的錯誤而停止全盤的策略。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採取策略,但是不能放棄戰略!

此書看完,不由得反思,自己做到了其中的幾分呢?全書只有短短的170幾頁,還有很多的空白供你註釋。但正是精簡才鏗鏘有力,發人深省。通篇結論是:此書不能只看一遍!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篇5

一口氣把此書讀完,深有感觸,全書以提問牽引與實際的管理實踐聯繫甚為緊密,此書還非常確定的回答了一個問題“卓有成效是否可以學會?”答案是肯定的。與此同時發現自身在管理實踐中確有很多方面考慮欠周全。記錄心得以備後鑑。

書中開篇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管理者,書中將“管理者”的定義擴大為能為組織作出貢獻的知識工作者均可稱之為“管理者”。我認為,現代意義的管理者可以有更為寬泛的理解,即擁有“管理需求”的人均可稱之為管理者。這是一個泛概念。例如一個清潔工,他需要管理自己的工作以及支配自己因以怎樣的方式和時間來完成工作,只要自身有“管理”這方面的需求,那麼,我認為他就可以稱之為管理者,至少是自我管理者。

對於管理者真正的制約不是金錢或是其他資源,而是時間。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創造而唯獨時間是無法被創造且是絕對固定的。但由於他的免費,很多人都忽視了、那麼,對於這樣真正稀缺和高價值的資源,我們應當給予絕對的重視和精確的管理。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真正創造價值上,這裏,德魯克提供給了我一個方發,抽樣記錄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消耗,不要事後回憶,要馬上記錄,這樣可以不斷查看自己的時間支出,以作出正確調整。此外,德魯克還提出,時間應當整塊運用而不是零散支出,比如一個報告,我花3小時寫完要比我每天10分鐘花18天寫完質量高出許多,這點我深以為然,並在實際中應用。

管理者自身還應當準確定位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想清楚,我能貢獻什麼。這是我作為sife隊長和學生會副主席欠思考的問題,在sife,考慮的事項過於細節,求全責備。結果弄得自己比較疲憊,周邊的夥伴也跟陀螺一樣跟着我轉;與此相比,在學生會我就不盡責了,很少主動策劃事情,更多的是事來受命,雖能解決問題,但畢竟未能作到自己的最好(做到自己的最好也未必就是最好,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考慮),如此説來只是説明自身未能很好的給自己定位,以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貢獻點”在何處。想清楚這個,還需要重點花功夫的就是人際關係和有效會議了,通過這兩者來控制組織的作為以及體現自身的貢獻。

組織中的人不可能勸全是“通才”,往往是各種人才都有,這樣的組織也才平衡。從我的角度來開展工作就需要明確他們各自的長處和需求是什麼,然後關注他們的長處併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來提高業績,而不是把焦點放在短處,這樣往往選出來的人是“不差的人”,而組織需要的是“優秀的人”哪怕只在一方面。但這並不是不考慮短板,這對於不同的工作或崗位來説有不同的標準和底線,這是我需要把握清楚的。同時,應該明確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事情,可以按照“緊急”、“重要”來劃分四個維度從而決定做事的先後順序。

小結一下自身要明確的項目:

1、自身在組織中的位置;

2、自身的貢獻點在哪;

3、明確成員的長處;

4、明確事情的性質。

我在組織中的工作其實大部分就是做決策,那麼決策的有效性就直接決定組織工作和我自身貢獻的有效性。德魯克給出了很好的參考準繩,即,以結果為導向。把所有決策的焦點放在最後的結果上,這樣就不至於偏頗。

通過此書的一些啟迪,我非常贊同德魯克先生的觀點,“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否則,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