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精品多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一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溝通不暢而引起的矛盾、煩惱比比皆是。作為一位以語言表達為主的傳道授業者一一教師,溝通方式尤其重要。有幸讀了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這本心理學書,給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一些啟迪和思考。

溝通無處不在,暴力溝通也隨之常伴,有時不經意間我們的語言,會造成別人的誤解、反感、生氣,甚至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就是暴力語言,它的殺傷力很大,直接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那非暴力溝通,能使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和諧,是愛的語言。

尋根求源,馬歇爾博士給我們總結了造成暴力溝通的四種情況:道德評判、進行比較、強人所難、迴避責任。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情景,“你怎麼這麼笨呢?”“那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對!”“看你那同學誰誰誰多聽話,你怎麼就不能學學人家呢?”“作業又沒完成,罰抄課文”……結果呢?導致一些孩子,不會的題,乾脆不做了,拖拉作業的依舊拖拉,甚至都變本加厲了,違反紀律的依舊我行我素。致使我們又氣又急又無奈!有時候也常常安慰自己:“這些孩子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冷靜,冷靜,再冷靜!?那場景實在是屢見不鮮啊!這樣不恰當的溝通也使我們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怎麼辦呢?馬歇爾教授給了我們很理性的解決方案:觀察和傾聽。既要全面客觀的瞭解孩子的情況,分析原因,又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信賴。

孩子的內心比較單純,非暴力溝通比較容易實現,與家長的溝通,甚至家長與家長的溝通是我們最頭疼的事?如果溝通不暢,就會引起矛盾,不但影響我們的教學常規,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障礙,甚至使我們處在掏力不落好的尷尬之中。

以下這些場景都是我們工作中常見情況,需要我們非暴力溝通。如領導佈置的各種學習文件、信息表格,需要家長學習、簽字、填報及時完成。還有,訂報紙、訂校服、訂牛奶,原則上領導要求我們不能強制,但又想讓每個孩子都完成,這時候我們只有通過智慧的溝通方式,讓家長及孩子們完成我們所佈置的任務。

還有一次,下班回家,正準備休息嘞,打開手機發現家長羣裏已經炸開了“鍋?,兩位家長“針尖?對“麥芒?的脣槍舌戰,能夠想象他們怒拔劍張的樣子。原因是兩個孩子之間的一點小摩擦而已。家長護犢心態可以理解,可戰火的氣焰得立即潑滅呀。這就需要我們去通過觀察,耐心的傾聽,客觀正確的判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一一擊破。非暴力溝通是多麼的重要啊!

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要學以致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用馬歇爾教授智慧的溝通方法,來優化我的溝通方式,使溝通更暢通,家校聯合,共築堅固的教育長城,打造和諧美好的教育環境。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二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他通過採用神奇而又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來讓人們獲得愛、和諧與幸福,下面我來分享一下讀書心得。

1、非暴力溝通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觀察、表達觀察結果、表達自己的感受、告知具體的請求。在很多時候我們説的話往往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十有八九是因為我們的表達方式不對。如果你從剛開始的談話中就就加上自己的主觀判斷與情緒,對方很可能不願意對你展開心扉甚至會產生牴觸心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區分評論和觀察。

2、批評往往暗含了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表達了我們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很可能獲得申辯或反擊。如果我們直接説出需要,比較可能獲得積極地迴應。比如説我覺得你很差和我希望你努力變好帶來的效果就是不一樣。學會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

3、學會傾聽。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在安慰他人或提議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們需要的。

4、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但是”“可是”這類的詞。

5、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失誤揭示我們的侷限性,並引導我們成長。儘量避免對自己説“應該”,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説“應該”只會使自己更加自責。相反,我們應該專注於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怎樣的滿足,這樣我們就可能從自我評價中受益,比如説比賽獲得第二名,很多人都會説我“應該”再努力,都怪自己懈怠了,但是如果能從第二名中找到滿足自己的點,就不會產生自責的情緒,總有人要第二名,結果已經很不錯了,下回再努力就好了。

6、憤怒其實是由於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就是尚未滿足的需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會導致不同的感受。對他人的指責就是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於別人做了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對方及其行為。

7、往往正確表達憤怒有四個步驟:①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也不做。②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③體會自己的需要④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生氣就是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不然生氣幹嘛。

我在讀書的時候還摘抄了一些我比較喜歡的語錄,跟大家分享一下:

1、為了幸福,必須把“別人怎麼看我”這個問題放在一邊。

2、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麼沒好啊。…每當我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

3、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做得不怎麼樣也是值得的。

這本書適合老師和父母閲讀,在面對小孩子的調皮搗蛋時,如何控制情緒理性溝通,這需要我們慢慢地學習,也適合處理人際關係。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200字 篇三

Charlesworth2016

來自美國馬歇爾。盧森堡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他幼年時,他家周圍的公園中一起暴力事件引發了種族衝突,導致40多人遇害。衝突結束後,可人們心理埋下了憤怒、仇恨、埋怨種子,他在放學後被別的種族孩子摔倒在地上,拳打腳踢。於是,這段經歷引發了他探求和平解決衝突方法的興趣。經過多年學術研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1963年提出了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NVC列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領域非暴力解決衝突的最佳實踐之一。

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人們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語言是一種魔力,同樣一件事情的表述,很多時候因為需要的不同表述,讓説的人和聽的人得到的情感信息都是不一樣的。通過語言清楚客觀的表達事實,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説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的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着,真是表達自己感受,例如受傷、害怕、憤怒等。然後,説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誠實地表達自己後,提出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達到我們的期望,這樣對方比較容易接受你的建議。即作者建議在説話時的四要素: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書中給了一個“非暴力溝通”一位母親對處在青春期的兒子:“XX,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襪子(觀察),我不太高興(表達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明確地請求),聽完媽媽這段話,孩子感覺自己受到尊重,理解媽媽的感受,從而按照媽媽的意願採取行動;而如果這位媽媽直接對兒子説“XX,你怎麼又把襪子扔到咖啡桌下,弄的我又要來收拾,你就不能改改你這壞毛病嗎”這種對話只能是發泄不滿,引起新的矛盾,從而導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傾聽也是非暴力溝通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書中談到,全意全意地體會他人的信息,而不要分析,分析妨礙了傾聽。如果我們注意的是別人的需要而非他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將發現別人並不那麼可怕。有時,我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指責,實際上,那些話是他人表達需要和請求的方式。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認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傷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對方的過錯,我們就會認為自己被貶低了。別人生氣時,要傾聽,不要説“但是”。

當別人説“不”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認為他們是在拒絕我們。有時,我們甚至還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然而,如果我們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許就會發現是什麼使他們無法答應我們的請求。

當然非暴力溝通最基礎的就是愛自己和尊重他人,不隨意評判他人,温柔而堅定的表述自己的需求,傾聽共情他人言語,不含個人主觀的發泄負面情緒。非暴力意味着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在百轉千回的親密關係中,非暴力溝通的存在可以説是一股清流——像一道水,不去和石頭相碰,而是去感觸堅硬的存在,去感知天地間的緣由、沿岸與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