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9W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精彩多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一

教育家感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今天讓更多一線教師感慨的是“有愛也不見得有教育”。君不見,一些老師對學生滿腔熱情,而有的學生卻敬而遠之;君不見,有的老師很負責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卻遭到“敵視”,甚至於惡語相向、爆發激烈衝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增強了而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卻相對滯後了。

在教育部頒佈試行的中學、國小和幼兒園三個“教師專業標準”中,“溝通與合作”被同時列為教師的一項基本專業能力。提升溝通品質,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一項必要的修煉。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雖然不是專為教師而寫,但在提升教師的溝通品質,構建和諧師生關係方面卻是一本經典之作。

你是否以為拳腳相加才是“暴力”?或許你知道“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否意識到自己對當事者陳述不當行為時卻把“觀察”與“評價”混為一談了?你是否經常會給孩子以“道德評判”、説張三卻拿李四來比較以及慣於使用“我不得不”“你讓我”這類口頭禪?你與學生或家長交流時,是否只顧自己説話而忽視了“傾聽”對方?你是否喜歡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駁式”“辯解式”“建議式”等等方式向傾訴者作出反饋?

當我看到《非暴力溝通》對種種“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讓我震驚了。原來,一直為伶牙俐齒而自得的我其實常常像在公園裏丟了鑰匙、卻因為光線比公園裏好而趴在街燈下尋找的醉漢,由於表達方式不當而偏離了溝通的初衷和方向。

許多老師認為自己依法執教,不體罰學生,根本與暴力扯不上關係。但實際並非如此。本書把“暴力”分為“身體的暴力”和“隱蔽的暴力”兩類。教師涉及使用武力的“身體的暴力”比較容易辨別、發生的概率也比較低。但是,通過語言和行為讓對方產生精神恐懼、緊張和痛苦的“隱蔽的暴力”,往往連自己都很難察覺,政策法律更管不到,發生的頻率也就更高。如果我們用心體會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優秀教師的日常談話方式就會發現,我們的語言的確經常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隱蔽的暴力”雖然沒有肢體上的衝突,但它同樣會激怒受害者、迫使對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實際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二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大家初次看到時會覺得溝通怎麼會和“暴力”扯上關係呢?初次接觸這本書,是我的閨蜜、大學老師隆重推薦給我的。她告訴我能從本書中找到人與人之間以及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祕籍。我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而且大學聯考在即,他此時的心理狀態,包括和父母的溝通問題以及我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我希望能從自身改變,讓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讓生活變得和諧並充滿歡樂,所以我迫不及待的閲讀起來。

本書的作者和創始人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他早年生活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充滿暴力的生活環境促使他去了解是什麼讓人們互相傷害,以及什麼樣的交流方式有助於矛盾的和平解決。這個願望引起他對臨牀心理學的興趣。1961年,他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得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卡爾·羅傑斯。1963年,他創立了非暴力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作為一種交流方式,目前已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層面和各種環境中,幫助預防和解決學校、家庭、商業、醫院、監獄等環境中的矛盾與衝突。2006年,盧森堡博士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書中説到的暴力不是我們字面理解的狹義的概念,書中提到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出於對生命的愛而希望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改變,從而有助於生命的健康成長。

本書提到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有愛、表達、感受、傾聽、感激等關鍵詞代表了作者對非暴力溝通的精髓,通過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和指責的模式,並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的處事方式,讓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平和,積極的行動,重獲生活的熱情。

通過看這本書,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日常,“不得不”的生活模式拉開了我和家人的距離,不擅長的表達令我的工作黯然失色。我希望自己能真正的吸收書中的精髓,改變自己與家人、同事和朋友間的溝通方式,真正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享受和諧的家庭生活和工作氛圍,能夠讓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激情,充分享受生活中的各種樂趣。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三

孩子為什麼總是不聽你的話?為什麼總是不按你的常理出牌?有沒有想過,問題是不是在你的身上?

每天晚上都能聽到樓上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聲音,你為什麼不聽指揮?我都説了不能這樣,你總是做壞事,你真是一個壞孩子。其實,這樣的事情也時長髮生在我們家裏。

因為工作太忙及房貸的壓力,我們一家三口是跟老人一起住的,這就形成了家裏孩子的教育存在隔代教育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老一輩的教育方式,所以,在我家的教育裏面也會出現“暴力溝通”。這裏説的“暴力”,並不是身體上的暴力,而上在語言和精神上的暴力。你會發現,當你用暴力溝通的時候,當下是湊效的,但是不長遠,你會出孩子會“越走越扁”,甚至讓你傷心。

以上的情況,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非暴力溝通“,那麼,你可能會是讓孩子變”壞“的始作俑者。當我看到《非暴力溝通》這個書的時候,我才知道,一切可能源於溝通,你可能在教育孩子上沒用對方法。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他早年師從心裏學大師卡爾。羅傑斯,後來他發展出了極具啟發性和影響性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讓無數的人感受到了愛、和諧和幸福,同時也化解了不少衝突。”非暴力溝通“可以運用到家庭、工作甚至政治上,它能療愈人們內心的傷痕,超越心智、情感的侷限性,突破負責的思維,化解衝突,建立和諧關係。如何將非暴力溝通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呢?

01觀察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

用觀察去代替評論你的孩子。如何做?首先把”從不“、”總是“這樣的詞換成”每次“。我們會發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會帶着評論去教育,”你總是看電視”“你從來不認真學習,你就是一個不老實的學生”。你們是不是都是這樣去跟孩子説話,標籤化孩子呢?

如果我們把這些評論的語言換成觀察式的語言,效果會大有不同,“你每天看電視2個小時以上”“你曾為了玩玩具,不認真學習”。用你在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中進行觀察到的事情去代替你對孩子的評論,不去評判不用絕對化的評論他們,這樣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因為你是在講事實。

02感受

要將感受與想法區分開來,你需要向你的孩子表達的是你的感受而不是你想法。把你的“我覺得”替換為“我認為”。“我覺得你很沒用”“我覺得你是個差勁的學生”,這樣的説話都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感,覺得自己被貶低了。這時候我們需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也是這樣的跟我們説話,我們作何感受?

此時,你需要的是告訴孩子你的感受。“你不遵守學校的規定,我很難過”,將孩子作出的一些行為對你所造成的感受告訴他,而不是把你的想法告訴他。且如果我們在溝通的時候適當地示弱也會解決衝突。

《非暴力溝通》中還列出了感受的詞彙表,可以根據這些詞彙去做練習,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03需求

需求是感受的根源,是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對孩子的指責、批評、評論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批評來提出我們主張,孩子對我們的就只有申辯和反擊了。如果我們能直接跟孩子講出我們的需求,孩子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迴應。如“我很難過,我希望你能把房間收拾整齊”。

04請求

首先,我們需要向孩子提出具體的請求。我們通常會跟孩子説,“我希望你是少花點時間在看電視上。”那麼,你的請求是什麼呢?孩子會感到疑惑,可以認為少花時間在看電視上,那就把時間花在玩玩具上。我們需要具體明確的是我們需要孩子不要看電視而是將時間花在學習上。

其次,請求反饋,如果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理解我們的請求,這時我們需要做所饋,確保孩子理解我們的請求。一旦孩子的理解與我們的意思有所不同時,我們要作適當的補充。

第三,在確認孩子的理解後,我們需要從他當下的感受、想法及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來了解他們的反應。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區分請求與命令。命令是在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通過指責和批評來利用對方的內疚從而達到目的。如”寶貝,今天晚上你可以陪媽媽去散步嗎?“”媽媽,我今晚約了同學一起拼樂高,你可以自己自己去嗎?“”你真自私。“這樣其實你就是在向孩子提出了命令而不是你的請求。

以上為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值得反覆去看去學習的書,它是能改善人際關係的書籍,能運用到生家庭關係、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工作關係以及社會關係上,促使生活更加美好。在此推薦給大家。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 篇四

閒來無事把最近幾年很火的暢銷書《非暴力溝通》看完了,一句話總結這本書:在説話之前先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別人的感受,並且在説話的時候語氣温和且表達意思準確。下面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本書介紹的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並結合自己的理解與在現實中的應用。

1、觀察:勿與評論混淆

觀察的語言表達的定義: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情境中,清晰的行為結果。觀察是要有依據和事實證明的,比如具體的時間點、頻率、某個具體的方面、數額等。

這章主要想表達的是有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在無意的情況下表達出來,從而讓聽的人先入為主或者一開始就產生厭惡的情緒。就比如説你女朋友跟你説:你不愛我了,你第一反應就是:我哪裏不愛你了?將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如果你女朋友説你好久不陪我了,你就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很少花時間陪她忽視了她的存在,而不是在想:我怎麼不愛你了?

2、感受:勿與想法混淆

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第一,要區分哪些是感受。“我覺得”、“我以為”不是在表達感受,也不是在表達感受;第二,建立感受的詞彙庫。

這個第二點我認為是第四點的一個分支,第四點是提出具體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負向的請求。他主要想説的是我們在説話的時候一定要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而使得溝通的順暢。具體操作在第四點講。

3、需要:是感受的來源。

感受和需要之間的關係:我們的需要、期待、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因而,不是追究別人的責任,而是體察感受背後的自我需要:我的哪些需要、期待或價值取向沒有得到滿足?

書中舉的例子是A:驚了,居然有那麼多未婚先孕的B:你擔心他們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A:是啊,如果我這樣做我爸會殺了我的B:看起來在過去未婚先孕的後果極其嚴重?……書中在回答別人的感受時通常用反問句來猜測別人內心真實的想法,這種説話方式有點像心理醫生在不停的問問題,我建議少用用這種方式跟別人説話,一是很無聊二是會給一些人心裏壓力,但是我們可以借鑑這種方式,比如説你女朋友跟你説:哇!這個口紅的色號好好看。你別反問她你是不是想買了?你應該直接跟她説我下單了。總的來説考慮別人説話的深層意思應該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我們在平時説話的時候應常常考慮別人在想什麼,尤其是跟女生説話,她的每一句都有着她的深層意思,多一個心眼多一點脱單的概率,熟讀《情商》祝大家都能找到一個好對象。

4、請求:提出具體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負向的請求。

請求的藝術:

提出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

提出需要做的是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同時要伴隨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請求對方的反饋,確保我們的意思與對方的理解相同;

明確談話的目的。

跟第二點差不多,説話一定要説清楚把你想説的東西用精準的話説出來,不然就容易產生誤會,就比如説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問老師能不能帶我畢設,老師回覆:你是一個人不?我還可以帶一個人。我以為老師能帶兩個人誰知道老師的意思是她只能帶一個了,害得我推薦的那個同學白高興了。這四點要素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只要做好第三點你就能做到非暴力溝通,其他的要素我認為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情商》,説話不要讓別人太討厭。

另外本書中有一個很新穎的觀點我認為大家可以學習一下,就是在你不想做一件事或沒毅力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可以對自己説:我應該去做這件事,因為這對我有好處而不是説我不得不去做這件事,這樣有助於增加你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