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柴靜《看見》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14K

讀柴靜《看見》有感精品多篇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一

我在以前還沒有看過這樣的書。

做了這樣一個比較簡單的標題,書評其實可能寫的也沒什麼邏輯,但就是想説些什麼。從放假前開始看,本來以為放假前能看完,到十一放假,一號到五號的奔波勞累,每天的經濟學人的文章閲讀,後面真的是看的不用心了,只是為了看完這本書,看見後面所寫的事情。

第一遍真是囫圇看完,有感於當時,過了那種感情便慢慢消退,直至現在的模糊甚至忘記。我所記住的,大概會一直記在心中,也讓我在以後能夠看清一些什麼,看懂一些什麼。

開始的“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柴靜老師這麼多年或許有走遠的時候,但是都被身邊的人,被陳虻先生提醒着,回到本心進而堅持本心。現在的我還沒進入職場,我甚至還沒具體考慮這件事,我能否像她一樣堅持自己的職業並且找到這份職業的意義?

從開始剛當上主持人,經歷了不同的節目組,新人到資深,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最後集合在了《看見》。她讓我看見的,我或許記不大清了,但印象深刻的有雙城創傷,非典,同性戀,家暴,地震,留守兒童,友情,導師陳虻。這其中大部分我都沒看見過,也沒有認真去看過。但是她讓我看見了,也讓我看的比以往清楚了些,所謂社會,所謂生活,所謂體制……她的文字很真實,也很貼切,文字抓緊了我的心,我的心透過文字看見其中的所謂種種。我彷彿成長了,卻也迷茫了,我將面對的這個社會,會讓我看見什麼?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二

《看見》是一部人物傳記,也可以説是柴靜從事新聞記者十年的個人成長記。這裏面説到了她們採訪時的各種新聞事件,很多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物描述,也有很多都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她都從另一個角度採訪和拍攝,讓事情儘量還原“真相”。

有些時候我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問題,然後草草地就下結論,判斷對與錯。很多人和事其實都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你不瞭解我…你怎麼知道我的過去與現在?你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看見》教會我們對待事情要從事物的本質去“看”去發現和了解,並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看見》。從而找到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我們腦海裏想象的畫面。更不是從事物表面上去看去發現並且下結論,然後想當然的判斷對與錯。無論我們做人做事也好都不應該如此。作者本人也是個不錯的新聞工作者,沒有他們這種新聞工作者我們很難了解事情的真相,也很難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我們的圈子畢竟只有那麼一點,看不到(全部)。但是現在有科技產品(電視)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瞭解世界瞭解社會,新聞工作者就是幫我們實現這個願望的“紐帶”。

感謝柴靜感謝所有新聞工作者,你們辛苦了。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三

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其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完美的世界圖式。認為一個人,一個概念、一次訴訟就可以徹底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無知,就是智力上的懶惰。但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上,還是有一個共有的規則存在

保持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説,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準確”是記者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為了生存而奮鬥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變成了腐爛的肌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觀察“的實質是: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

什麼是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裏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裏拷打出潔白

生老病死在這片土地是平淡的永恆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四

我是被這個書名和作者吸引的,柴靜,通過她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記住的,為了她的孩子自費拍攝的一部片子,當時上面的數據讓我一陣心驚,看着都不敢使勁呼吸,人對未知的死亡都是有恐懼心理的,生怕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是那樣。不出所料,《看見》一樣揭露了社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裏不公開的醜和惡,並不是説喜歡看人性的另一面,只是活在生活無憂的層面,知道社會還有我不瞭解的更底層,卻沒想到竟會觸動至此。

同性戀,我不願意觸碰,但我尊重他們的情感,人都是一樣,遇到的無奈多於自己能控制的事,面對這些,也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家暴,一個很經常出現在社會上但卻很難根除的詞,清官難斷家務事,又能説誰對誰錯?女人的爆發力似乎只有在最後關頭才最強,不反抗則已,一旦開始,便意味着結局。家暴通常發生在男性酒後,酒精會麻痺人的神經,就像酒駕,只能立法禁止人酒後駕車,可是每個人酒後的行為都不一樣,總不能一個個規定飲酒後不能做什麼,只能夫妻提高防範意識,男女是平等的,當今社會女性並不需要依附男性生活,將潛意識裏男尊女卑的想法拋棄,或許有所不同。

人性的弱點存在於各個方面,即使是偉人,註定做不到十全十美,能做的,只是不斷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