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看見》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看見》讀後感【精品多篇】

《看見》讀後感 篇一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閲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説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閲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鋭,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眾不偏頗。擺脱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脱“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説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己毀滅在自己的意識,謝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己看見。

《看見》讀後感 篇二

最近看了一本書——柴靜的《看見》,看完了總覺得該寫點什麼,就算是給自己。

我們其實並不比所謂的專業編導差什麼,我們有一樣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但是我們卻從來不肯説出我們的感覺。

非典時期的恐慌疑惑、白色恐怖帶來的可怕的窒息感。我們都不曾表露。電視裏在循環吶喊:“我們一定會闖過難關!”可我總覺得這種話不會是一個感染者説的,他也許會説的是:“我會死嗎?”

雙城連續服毒事件,我們會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扼腕歎息,但也會因為那畢竟不是我們的親人而很快遺忘。

面對殘忍的事情,我們不願去多想,所以選擇逃避,從悲哀的情緒中逃遁,教育自己和身邊的人多去想一些陽光普照的事情,生活就會容易很多。可能這就是生活在別處吧,此岸太多血腥,故人類去對岸尋找伊甸園。寫到此處,我是清醒的,然而擱筆之後,我也許還會像以前一樣,尋覓世界裏的歡樂,只在這一刻,我願意深深咀嚼一些痛苦。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對柴靜的思維感到詫異,我驚異這些刀一樣的文字來自一個女人,每一句話,看似雲淡風輕,都步步殺機,刺中陰暗角落裏的渣滓,也刺中生活在平安裏的人們,突然,我對自己的平安有了負罪感。好像慶幸自己居然可以在這樣的世界裏平靜地活着,而又有那麼多的生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承受着我不敢設想的痛苦。

柴靜可以從事件的切口開始,一步步剝落事物的外殼,挖掘內核。反映社會,反映人性,反映心靈。一個女記者,擁有女人的韌性,既有滲透的本領,還有男人的果敢決絕。我不由想到白巖鬆早些年對柴靜説的話:“你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記者,雖然你現在還不是。”我還無法理解這之間是什麼東西讓文藝女青年成為鐵血戰士——我暫且這樣形容我眼中的她,但是我真實的看到了這番變化。

於是,我在想,我是否也應該去經歷些什麼,讓心感受些什麼。

《看見》讀後感 篇三

一次閲讀課上,穿過一排排的書架,滿目整齊的書籍,讓我不知如何下手。正當我抬頭之際,一本書吸引住了我——《看見》。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卻引導我走向人性的解讀。

看見生活

生活就像一把攀天梯,往上看遙遙無期,往下看萬丈深淵,只有看着眼前的,踏踏實實地前進,才能讓每一天更充實。柴靜筆下的《看見》,描述了很多平常生活的片斷,像汶川地震後,不幸失去孩子的夫婦,是怎樣慢慢面對災難,怎樣重新建立家園的。從他們拿着照片默默流淚,再到拾起樹枝生火,只是簡單細碎的鏡頭,卻能讓讀者看見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一點一滴的觸動。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所以你要學會看見生活,才能更好地面對它,告別過去,迎接未來。

看見真相

有時候,我們只執着於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根本看不清真相。很多年前,曾出現了轟動全國的“東北虎”事件。一名農民自稱上山時看見了東北虎,又冒着生命危險拍下了照片。這件事遭到了許多人的質疑,但這名淳樸的農民拍着胸口説:“如説是假的,我把頭砍下來給你坐!”於是,上到縣委書記,下到同鄉村民,無一人質疑他。但事實擺在眼前,無論是山的環境或者草木的高度,都不是以東北虎生長。柴靜看見了,但沒有一笑置之,而是通過不斷地聯繫、採訪、考證,在遭到多次的碰壁後,還原了真相。不要執着於現象的“看見”,而是“看見”的本質。敢於質疑,敢於看見真相。

看見自己

時間像一聲歎息,在歎息中,我們不斷長大。柴靜在書中描述了她的成長,固然有許多哀愁,也有許多歡樂。我們要學會看見自己,而不是任由時間流逝,儘管每個人都要像沸水中的麪條,被迫成熟,但在這個過程裏,不能迷失自我,要看見過去的不敢,看見未來的期待,看見最真的自己。勇敢地前行,追逐自己的夢想,一生容不下太多的錯過。

像銀河傾瀉在心坎裏,一種奇妙的感覺。《看見》教會了我“看見”,看見更藍更廣闊的天空,看見最初最真實的自己。

《看見》讀後感 篇四

昨天晚上我開始看了柴靜的《看見》,第一次知道這本書好像是幾年前之前,我在網上看到對這本書的介紹,對於柴靜,我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也許是她林徽因似的美感,讓我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喜歡

其實我並沒有看過她的節目,對於她的瞭解都是從網上了解到的,網上對她的讚譽很高,我查了一下網上她報道的新聞,都是新聞界比較前沿的報道,是奮鬥在一線的記者,一直都想去讀《看見》這一本書,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文筆有多好,我就想通過這本書而瞭解柴靜。去體驗她用她作為記者的視角看到的東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講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對於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時的我還在讀國中,用全名恐慌來形容都不為過,每天教室都會消毒,如果有同學感冒就會立刻請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後面的時候我也感冒了,那時我媽還在世,那時我一回家,我媽就趕緊領我去診所。那時候的網絡並不發達,所以的信息都是通過電視來獲取,所以我對其他地區的疫情是並不瞭解的,也沒有看到當時柴靜那期新聞直播間,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過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觸動還是沒有變化。

如果只看節目的話或許還感受不到新聞工作者面對非典時的實時心理變化。柴靜用文字記錄當時的情況,比電視更為詳細,我才知道,他們不是沒有恐慌,而是責任大於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當中,幾經哽咽,在地鐵上的我怕別人看到我的異常,我的眼淚硬生生迴旋在眼眶。觸動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發給柴靜的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讓我感到莫名感動。這對於柴靜來講,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閲讀還在繼續,我會用心去看完這本書,去看,體會,理解那些我們不曾知道的世界。

《看見》讀後感 篇五

《看見》這本書早有聽説,但一直沒有看,只知道是一名叫做柴靜的央視記者所寫。直到有一天,刷微博時看到她多年前關於同性戀主題的一個採訪,被她提問的深度所震驚,由此對她以及她的工作經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將《看見》這本書買了下來。

《看見》是以她的一個個採訪和報道經歷組成,中間插有她的一些感悟。這本書觸動人的不只是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故事,還有直達靈魂的拷問、發人深省的分析。而且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也並不是故事,而是故事裏許多必然的無奈和背後的緣由。

柴靜是一名記者,她的工作就是為公眾報道事件。我們都看過電視報道,知道大多數是什麼樣的,可是柴靜不一樣。她不甘於只將表面事件表達出來,而是非要追根究底,將整個事件全盤挖出來,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本書裏收錄的有非典、奧運、地震、環境污染、徵地衝突這種“大事”,也有同性戀、留守兒童、虐待動物這種“小事”。但不論大事小事,她總是從細節出發,讓人看到最真實的情況,而不是大而空地給出結論。我想這也是她受觀眾喜愛的一個原因,誰都不喜歡矇昧,而她擦亮真相,放大到鏡頭前

她強調新聞報道不應該給出個人評判,只需講出事實,觀眾自有判斷。但柴靜是個感性的人,她前期控制不住自己對某一方的傾向性,另一方面,她也是個理性的人,這體現在她努力不失偏頗,給予每一方表達的機會,而且提問邏輯清晰,環環相扣,深挖問題本源。

《看見》使我思考了許多,亦學到了許多。比如:新聞應全方位報道,減少評判,避免誤導觀眾;少用道德的角度看待問題,遵循邏輯,理智考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看見》讀後感 篇六

對於《看見傳承》這本書,我帶着好奇翻開,懷着敬意合上。

《看見傳承》收錄了錢氏、汪氏、查氏、陸氏、諸葛氏、應氏、鄭氏、袁氏、朱氏、何氏這十大江南望族的家訓。光看家族姓氏或許會產生出一種恍惚的陌生感,然而當看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耳熟能詳的古訓時,則讓我頓時倍感親切,而之後,便是恍然大悟。看似與普通人毫無瓜葛的望族家訓,其實早已在孩提時便深入人心。更具有意義的是,《看見傳承》特地把家訓與家族發展歷史、家族名人相聯繫。家訓解讀的背後讓讀者意識到,家訓所言不僅關乎“小家”的經營,更涉及到“大家”的命運。

身為江南人,我參觀過錢王祠,聽聞過蘭溪諸葛村,驚歎過海寧查氏,感慨過陸游一生,然從未像現在這般深刻而細膩地瞭解一個個江南望族、一段段家族往事。這份深刻源於家訓的呈現,這份細膩來自家訓的解讀。

家訓背後,是長輩歷經無數成功失敗後的心路歷程,是後人為維繫家族而耗盡心血的濃縮精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下家族的屹立不倒。家訓,一篇簡簡單單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翻開的卻是歷史的扉頁。家訓,是克己,也是指引;是教誨,也是文化;是當下,更是傳承。

尋常百姓家幾無家訓,但家家户户都有家教。家訓的意義從來不只是光讀、光識記如此膚淺,而是在銘記的基礎上滲透入家教的點滴中,恪守身為人的品性品德,培養素質與才華。

在這本書裏,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誡子書》中諸葛亮傳承的靜。對於我這個三國迷,在諸葛亮對陣司馬懿的時候,雙方對峙體現蜀方的靜與魏方的忍,讓人大呼過癮。這樣的對峙才是大師級的陣仗,就是與此,很好的體現出了諸葛亮靜的本性。但之後,書中也提到了,在諸葛村能夠做到無偷無盜,而且還能經過戰爭依舊保持如此完整,這完完整整的體現出了家訓的嚴謹和古人高超的智慧。但我想,這樣寧靜的村莊現在已作為一個景區開放,是否打擾了諸葛家那傳承了千百年的寧靜呢?

讀完《看見傳承》,會讓我有這樣一種反思:自己的家教如何?按照讀本上的家訓所言,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如果他日為人父母,又該如何養育下一代?無論是聖人還是凡人,都離不開“規矩”二字,那麼如何立規、如何行為?

但我又有另外一種感慨:如果以這樣的要求要求自己,自己還能夠在如此嚴苛的家訓下很好的有自己的空間來執行家訓並發展自己的特長麼?能夠像這些偉人一樣同時顧及小家和大家的利益麼?能夠與家人朋友融洽相處而不觸犯家訓麼?由於沒有歷史感的家訓束縛,這些問題就要在我頭上打一個問號了。

讀家訓,瞭解的是名人之家,思考的是自身舉止言行,考量的是未來子孫的教育與栽培。我們只要讀有所感,學有所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