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8W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1000字 篇一

今天柴靜的《穹頂之下》幾乎在朋友圈刷屏了,有很多稱讚佩服的人,也有很多表達自己行動的人。

看了前十分鐘,我一直在思考也在猶豫一個問題,霧霾這個涉及到多個因素和社會環節的問題,不是一時能解決的,雖然我沒有直接排放,我也可以做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但確認如柴靜所説我們個人的力量和行動真的微乎其微,對於整個污染物的減少或許起不到任何作用。看着看着我真的好想回家,回到生我養我的春城,回到一年有300天藍天的春城。什麼才是生活的本質,我想不是財富,不是物質,而是窮盡一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健康的活着,快樂的活着。我還年輕,我感覺不到霧霾對我身體的影響,我感覺不到呼吸不暢,我只能感覺到霧霾的天空帶給我的壞心情……我記得協會的小孩恐龍跟我很開玩笑的説過一句話:我不想去北京,我這個人對空氣質量的要求有點高。那時候有點會笑他,可是現在想來自己也是一個如此熱愛生活的人,為什麼還要呆在北京呢?

隨着視頻的深入,我一次次看到觸目驚心的數據,眾所周知的所謂祕密、現實,一些讓人震撼的案例。我想它受人關注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她用大量的數據來説明霧霾的來源,構成,國家現狀,更重要的是她每一條數據都是可靠有來源有支撐,闡述的又是大家多熟知多習慣卻又很無力的話題。我一直覺得,不管自己的力量有多麼渺小,即使我改變不了別人,但是我能要求自己。可是這樣的想法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會受到蠻大的衝擊,有時候我的家人甚至會跟我説:你再這麼環保,我們跟你生活都不習慣了呢。看到這段視頻,我又找回自己最初那麼強烈的自我約束感。不管我生活在哪裏,都呼吸着同一片空氣,逃避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而你恰逢在環保事業上,在減少環境污染上做着我們企業能做的,也確實起到作用的事業,為什麼不堅持呢。我想香蕉皮的環保事業也應該是我們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

不管是能源結構的問題,還是執法力度問題,或是企業國家社會責任感問題,對於我們個人來説都是很難企及的,我們可以討論它,深究它,批評它,可是我們甚至連給相關部門一個建議或者提案的有效渠道和機會都沒有。但是思考本身就會帶來價值,它會指導一個人的行為意識,而這些又是我們多麼欠缺的東西。

最後看到柴靜凝視着那個星球,它在孤獨的旋轉。我想起2013年我們到武夷山玩,我在山裏第一次看見銀河,如此清晰,非常雄偉的橫跨在整個天空,配上漫天的繁星,那一刻自然的魅力、宇宙的魅力都會讓你為之驚歎。24年第一次見到,未來再見到又會是第幾個24年?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呢?

柴靜是通過她的女兒看到霧霾的,我不希望通過我的孩子我才感受到霧霾的嚴重,此刻,每個人都應該有所行動……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900字 篇二

這個週末在單位值班,打開電腦全是前央視新聞調查記者柴靜自費拍攝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紀錄片的新聞。這部時長達103分鐘55秒的視頻聚焦當下備受關注的霧霾問題,我認真的看完後心靈深受觸動。

該片從三方面入手深入解答了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該怎麼辦?通過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和一幅幅霧霾籠罩下的全國各地的照片,喚起了全體民眾對環保的良知。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的大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這種以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飲鴆止渴的行為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和看不到敵人的戰爭,參與者是全體中國民眾,我們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一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換來的卻是滿目瘡痍和家園的毀滅,這種結果令人心痛。

我就生活在霧霾重災區的河北,就生活在那個雷人條幅幅中空氣質量排名倒數第一的邢台市,當現場觀眾鬨笑的時候,我感到很慚愧。同時我也是一名新手媽媽,我很理解柴靜作為一名母親得知自己未出生的孩子身患腫瘤的那種煎熬和悲憤。柴靜在紀錄片中指出“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網上有人質疑柴靜的動機,以孩子患病之事為例做調查不夠客觀。柴靜在記錄片中不僅是一名調查記者,更是一名受害者,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這麼活”。

或許我們都只是普通人,不是調查記者或者職能部門負責人,但治理霧霾,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我們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共同行動。

那麼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呢?

從現在開始,呼籲身邊的每個人都要做保護環境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出行時儘量不開私家車,儘量改用步行、乘坐公共汽車或者地鐵等;養成隨手關燈、水龍頭的良好習慣;夏季將空調温度調到26度;不隨地亂扔垃圾,節能減排;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少抽一支煙;再不然看到工地土堆裸露、加油站油氣泄漏或者其他違法作業的行為時及時撥打環保局投訴電話12369,一個小小的電話就能為環保出一份力,何樂而不為呢?

此外,3月1日播放的焦點訪談中因為污染防治工作不力山東臨沂和河北承德的兩位市長相繼被環保部公開約談,足見政府對環境治理的力度和決心。讓我們大家再一次看到了治理霧霾天氣的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PEC藍一定會永駐!

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800字 篇三

有關視頻本身。我想説的是,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不假。每一個人看到同一個東西、觀點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認同贊成、或質疑反對,又或者是被説服、被觸動、被感化。而我想説的是,我內心中的人生觀、價值觀,我發現我一直沒有改變過。

為什麼,為什麼如今社會上,就沒有一個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人?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把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並且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或許,他們會告訴我答案。

他們是誰?他們是漸漸老去、逝去的老一輩科學家、文學大家、技術工作者、醫療工作者等恪守着自我原則的老一輩人;他們是傳承了這些老一輩人的教育下擁有信仰卻或者被“踩在了腳底下”或者“在不可逆轉的大形勢下默默轉變了自己”的我們這一輩人。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不説還有下一輩人(90後和00後),我説,或許我都不知道,除了這兩輩人,以後的答案,還會是什麼樣子。

當老一輩人帶着漸漸失傳的醫術和工藝技術走去另一個極樂世界的時候,我終於開始相信和明白原來古代藝術品收藏中為什麼會有失傳的技術這絕非誇張。還有就是為什麼醫療技術如今比過去進步了不知道多少倍,為什麼醫患糾紛卻比過去增長了許多倍。醫生的浮躁是被逼的,因為這個社會逼的他們不得不在北京市中心上班,一個月拿幾千塊錢卻只能在郊區租房,每天都在發愁柴米油鹽和自己的人生安全,倘若再碰巧碰上幾個無理取鬧的患者一鬧,心寒了,人情味兒都沒有了,更不要提鑽研醫術。而這樣的後果就是,儘管儀器先進了,教科書也先進了,但是很多醫生的醫術卻不如從前了。當然,像協和這樣的好醫院裏還是有醫術高明的人,然而許多東西都不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享受到的。這個社會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各種階層。一個聲音又在我耳旁響起,你不往上爬,你就被踩死,你腳踏實地,你就變成炮灰。

當我所喜歡的一位醫生作家張羽在她的書裏無限懷戀又感觸的寫起當年那位林巧稚一般的醫生許老太最後也退休離開了協和,再也沒有一個住在醫院旁邊隨時24小時開機隨時趕到醫院去的老教授和她那一羣寵辱不驚的貓的時候,看到這裏,我的眼淚居然情不自禁的掉下來。

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沒有人再靜得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