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柴靜《看見》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柴靜《看見》讀後感【多篇】

柴靜《看見》讀後感 篇一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裏,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來自柴靜的日記。

這個時代盛產“名人”,特別是和媒體沾邊的,有人説把一頭豬放在CCTV演播室裏也會出名。這話雖然有褒獎CCTV之嫌,但也不算很誇張。

初聞柴靜出書是去年冬天的事了,當時自己沒有太大的感覺,“哦,柴靜也出書了”,心想。那時也不知道她早先出過一本書。反正名人都出書嗎,白雲都出了,柴靜差啥呢。

後來看了她的新書發佈會,決定入手。白巖鬆説,人們懷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罷了,你經歷的時候或許覺得很慢很難甚至很痛很苦,但經歷過再回首的時候往往卻非常懷念。十年的心路,願意並能夠呈現出來就值得一看,尤其還是柴靜,勇敢、務實而又頗具文藝範的這種作者,我們喜歡。

噹噹下單後很快就收到了書,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網友的“批評”:“不帶這樣的,只PS柴靜的臉,任由大爺們一個個跟陳忠實似的”。呵呵,權當是花絮了,其實我倒覺得封面照片蠻親切。估計柴靜也是有所考慮,所以在新書發佈會上還特地説明了關於封面的設計思考。《看見》有405頁,挺厚的,乍一看覺得還是對得起它的價錢。裝幀樸素,沒有一上來好幾個大彩頁,沒有眾多大牛的聯袂推薦,讓人感覺很踏實。書脊上的“理想國”三個字像天邊的彩虹。

@舒淺淺 同學先行閲覽,春節之後輪到了我,從黑龍江迴天津的火車上開始,當然,我是平常心讀柴靜,沒有刻意崇拜,也不帶有“柴靜只是徐靜蕾和朱軍的合體”之類的偏見。我平時讀書是很慢的,這次還是很慢,但也有不同,因為書中的內容,偶爾會呼吸困難、甚至心痛唏噓,打開這本書,你就不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羣與往事裏穿行,看見……

初見陳虻,比“你對成名有心理準備嗎”這樣幼稚的問題更幼稚的是柴靜那份幼稚的心高氣傲。

進入央視,潰敗緊跟着潰敗,但或許潰敗就是蜕變的軀殼,就像她書中後來的數次蜕變,沒完但總有益。

非典,在我們還在大學裏因為不能出校門玩而抱怨的時候,柴靜和她的團隊出生入死奮戰在阻擊非典的第一線。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開闔,原來温暖窄小的自我,瞬時被生命拉開了無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鄉情節是每個遊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這裏文字的沉重讓我感到悲傷,悲傷於那樣深深的戀下,眼看失去的無能為力。當然,這段故事也同樣貫穿於着柴靜與奶奶的那段温暖記憶。

盧安克,無能的力量,一切成熟的邏輯被推翻,重建,又被消滅,反思

當人們全在咒罵藥家鑫和虐貓女的時候,柴靜給我們講述了兩個怎樣由於不同悲劇造成的悲劇。“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而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看見、面對那苦難與原罪的種子,甚至是惡開出的花。這些,普遍存在於我們這些“善良”人的心裏。

陳虻,以及老範、老郝,這些亦師亦友的夥伴,與他們的'感情猶如血肉已經伴隨生命而結合在了一起,走過人生最難忘的日子、最精彩的路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向陌生的人傳遞這些成長的記憶,是一種功德。這裏面有痛,有淚,有苦難,有微小的歡樂雜陣其中,這一切,構成繁複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們去遭遇,看見。

《看見》是記載柴靜個人的心路歷程的白皮書,是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備忘錄,想怎麼定義,因人而異吧。但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它會這麼受歡迎,我想,大概是因為柴靜不斷拾取令人感動的過去,令人心碎的回憶,更難為珍貴的是那觸及靈魂的思考,在這物慾橫流、犬牙交錯的時代,讓人們體會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藴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相逢。”

“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多有禪意!

也很喜歡書中的另一句話:“很多事情,是因為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想起王箏的那首歌,《我們都是好孩子》,“我們都是好孩子,異想天開的孩子,相信愛可以永遠愛……”。

相信吧,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夢的旅行。

相信吧,因為很多東西唯有你相信,才會擁有。

就象陳錫文發給柴靜的短信裏説:“我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讓人們繼續對明天有信心”

柴靜《看見》讀後感 篇二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於偶然,一次去逛書店的時候看見封面挺喜歡的就買回來看了。

書裏的主線是以柴靜十年採訪的主要人和事為主線,有她的同事、工作夥伴以及她的成長。文章有堆砌的感覺,主線不是很清晰,有的時候她的感受會莫名其妙的插入進來,讓讀者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句話是講的採訪人物還是她自己的感受,還是同事什麼的,有點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覺。但是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説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看書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物很打動我,一個是盧安克(第十七章:無能的力量),一個是藥家鑫(第十八章:採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

盧安克是個德國人,在中國的大山裏待了十年還是個沒有資質的教育者,跟留守兒童混在一起,為了什麼呢?從我的角度來説不好説,他也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響作用吧!之後我去了盧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個人覺得他太理想主義了。教育是個太大的話題,留守兒童更是個不小的社會問題。一個問題有社會、有家庭,孩子成長的問題卻在這之間變得無人理會了,而盧安克想做點什麼,也許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後淹沒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個問題在我腦海裏縈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孤兒問題、有一些類似於盧安克的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同時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問題也不是他們這個層面可以解決的,但是他們盡力了,努力過着每一天試圖去改變或者影響着孩子的命運。他們一定放棄了很多其他的機會,例如在大城市裏發展而買房、買車的機會,他們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們在大城市裏混日子的人高,但是這個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是的,也許你會説:“那他們至少做了,他們過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裏天天混日子要有意義的多了!”。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這次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為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為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温暖充滿信心,為打破社會的冰冷加了一把炭火。

讀柴靜的《看見》有感 篇三

第一次發現這本書是在同學的桌上,柴靜這個名字雖早有耳聞但並沒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個央視記者。

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樣的一個記者能讓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無忌憚地玩耍,而《看見》這一個名字又有種莫名的沉重感。

個人認為讀的速度過快是對這本書的不尊重,一本書,二百八十八頁,二十個章節,二十六萬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內容的厚重感卻絕不允許你匆匆掠過,打開品讀讓人不禁停下來深思,合上又讓人不捨。

“人們聲稱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敍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

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

她説關鍵不是別人能給什麼,而是自己內心想要什麼。

如今的柴靜正在一步一個台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

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那時的陳邙對柴靜説: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長,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相比起來,我的青春或許不值一提,但青春對於每個人自身來説都是同樣的刻骨銘心。

像那年的高三,沒有人會記得你考過多少分,沒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開時失落的模樣。

但只有自己記得曾經做題做到教室裏只剩自己,曾經在失敗時痛苦地向朋友傾訴,只是因為不甘心。

也許很多努力貌似徒勞無獲,但對一個人來説,他得到的是博爾赫斯説的“時光流逝而我心安”。

如今的柴靜已經有成熟的淡然,在許多誤解與反對的聲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

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被埋在無意識之下。

真相來自探尋,來自我們自身對世界的認識。

而這個過程中,平衡是我們的道德責任

藥家鑫的故事那時傳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這件事。

就如那時的我寫作文常想着如何把這個人批判得再犀利一點,把這件事説的再有深度一點,然而看過這本書後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無知。

自己那所謂的觀點不過也是從新聞媒體的觀點得來,從沒去深入瞭解和思考,然後得到自己的觀點。

柴靜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一個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為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失敗的教育才會釀成如此悲劇。

書中是拋開媒體對藥家鑫殺人影響的大肆渲染,去關注事件的本身,關注真相,這也是柴靜這本書一直想傳達的觀點。

身處網絡時代的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信息,我們又是否能像柴靜一樣去關注真相,關注事件本身,面對社會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

像書中講到的許多新聞事件,像華南虎事件、虐貓事件,當時的人們在看到新聞報道後是熱議紛紛,網友的批判聲也能壓過新聞的本身,然而看過這本書後,有人會後悔曾經的妄下論斷,也有人會因為刺痛的傷口而開始謾罵。

而我學到的是在許多事情發生的面前,不必急於下結論,發表意見,很多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換一個角度或許你會發現缺口。

對真相的拷問與挖掘,理智對待我們所見的不公,也許是我們該學會的一種能力。

《看見》這本書是柴靜十年的心路歷程,我自認閲歷尚淺,她所抵達的高度是我不能觸及的,但也正因為這樣,讀書的意義就顯得更深遠,從讀書中經歷他們的心路,在自己的領悟中成長,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