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職職稱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7W

中職職稱論文【多篇】

中級類職稱論文 篇一

關鍵詞:職稱評審 規範化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CP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236—02

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是專業技術人員關注的重點,是人才隊伍建設開發的有力手段,在人才評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國有企業如何科學公正的做好職稱評審,發揮職稱評審在人才通道建設中的作用,就需要積極推進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創新,完善評價體系,量化評價標準,規範評審程序,突出能力和業績,充分發揮職稱評審的評價和激勵作用。

一、夯實基礎,確保職稱評審工作規範化

1.強化評審組織建設。為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不斷創新評審組織體系,逐步實現評審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一是堅持分級管理建設。根據國家相關部門授予的評審範圍和權限,企業組建相關工程和政工等系列高、中級評委會,授權企業二級單位組建工程系列中級或初級評委會。二是堅持優化結構,建立專家庫,在企業人才庫中,優選業務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公道正派、品行端正的人員組成職稱評委專家庫,擔任評委會專業組成員,人數不少於評委會人數的2倍。同時,根據人員和崗位變動的實際,及時補充調整,實行動態管理。在召開專業組會議前,隨機選派專家出席會議,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

2.健全工作制度。圍繞人才成長通道建設,及時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形成用制度規範評審程序,用制度約束評審行為,用制度保障評審質量的長效機制。一是注重規範性。要定期修訂完善企業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規定,使評審程序、方式方法、評審管理等符合國家和相關部門的總體要求。二是注重實用性。制定《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中試行量化評價工作的辦法》,主要選取學歷、資歷、發表的論文論著、成果獎勵、榮譽稱號、送審論文評閲結果、年度考核情況、專業組評議情況等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評分。同時區分不同評價指標在評審工作中的重要性,以達到規定的高級或中級任職資格評審基本條件為基準點,並根據質量和數量級的變動情況,區分層級賦予不同的分值,按照量化評價總分及各評價指標的量化評分累加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H=∑Li(其中:H是量化評價總分,Li是各評價指標量化得分)將量化評分結果供評委會在評審工作中參考,提高評審質量和公信度。

3.搭建服務平台。任職資格評審過程中,不斷優化服務措施,搭建服務平台,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服務。一是開展政策解釋服務。每年組織各單位相關人員學習文件精神,堅持把政策解讀、規定辦法宣傳作為工作重點來抓,通過召開會議、轉發文件等方式進行宣傳,確保政策宣傳不漏一個,不缺一項。二是開展申報提醒服務。重點關注符合條件人員的申報,對在規定時間內符合條件未申報的人員,及時提醒,做到不漏報、不晚報。三是開展網絡下載服務。將職稱文件、評審要求、結果公示等定期在企業信息門户通知公告欄上,並提供表格下載,提高工作效率。

二、創新模式,注重職稱評審工作實效性

1.提高評審要求。在國家職稱評審有關政策框架內,結合企業實際進行調整完善,注重能力和業績導向並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主要是各環節把關嚴,晉升比例、業績考評、論文質量及答辯等提高標準和要求。一是控制指標總量。根據崗位設置,優化職稱晉升總量控制指標,實現評聘平衡。綜合企業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和專業人員狀況,合理測算當年度晉升職數申報比例,儘可能使各層級職稱人數比倒與崗位比例相近,為崗位聘任打好基礎。同時企業下屬單位要根據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和現有崗位人員聘任情況,統籌考慮各專業工作需要、人員結構及近年績效考核情況,擇優確定推薦年度晉升申報人員。相關責任部門要認真把好資料審核、業績審查和考核推薦意見關,授權下屬單位推薦委員會要根據業績、專業水平考評情況組織推薦,為企業總評委會把好第一道關。二是抓好答辯環節。答辯是職稱評審工作很重要的環節,為專家與申報者之間交流和輔導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互動的平台。一方面檢驗了申報者的專業水平、能力和業績,另一方面也為申報者提供瞭解惑答疑的機會。答辯包括論文答辯和業績答辯。論文答辯可根據實際需要開展全面審報人員答辯或主要針對審報人員的送審論文有一個專家認為不具備或兩個專家認為基本具備申報資格水平的情況,組織論文答辯。同時,要求每一位申報人員就近五年來的業績情況進行答辯。業績答辯過程既是評價環節,更是教與學的過程,不但檢查論文是否抄襲,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申報人員專業技術功底,促進申報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總結提煉能力的提升。

2.突出能力與業績。注重能力與業績導向,提升評價要求。為解決“説”與“幹”兩張皮,促進專業技術人員履行職責,日常管理注重夯實基礎。企業通過修訂完善崗位説明書,對各層級專業技術人員制訂任職條件要求。評審過程注重單位考核評審和推薦,在統籌強化崗位管理、聘任管理和隊伍建設的基礎上,認真對申報者的思想品德、工作態度、知識水平、專業能力、工作實績和潛力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對申報者的相關材料進行認真審查核實,並如實出具考核推薦意見,擇優推薦專業知識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日常表現好、業績突出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同時,對在艱苦環境工作、新裝置或重大項目建設中表現突出且符合破格條件的人員,准予破格申報,發揮職稱評審對能力強、有本事、實幹的人員激勵的導向作用,不拘一格選拔培養人才,服務於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三、評聘結合,發揮職稱評審作用

職稱評審工作是人才隊伍建設系統工程中的子系統,要充分發揮其能動作用,就必須根據企業和員工的需要,做到評聘結合,發揮職稱評審在實際工作和自身發展方面的作用。

1.評與聘相結合。職稱評審要與自身實際工作相結合,防止職稱與自身工作脱節,出現評到未能聘到。要充分根據專業人才的專業和工作實際做好引導,確保審報專業職稱與自身工作相符合;對崗位變動要及時做好職稱的轉評,使職稱評到都能及時聘到,以充分調動專業人才參與評審的積極性。

2.聘用與考核相結合。一是職稱聘用後要有一定的薪酬激勵,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崗位薪酬晉級或晉檔政策,在物質上給予一定的獎勵。二是聘用與考核結合。要根據聘用後簽定的聘用協議,每年進行績效考核,通過考核查找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實現素質的持續提升。

四、構建聯動。促進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構建職稱評審與其它工作有效對接、協調發展的聯動機制,創造條件,完善激勵政策,調動專業技術人員努力學技術、學業務,促進人才隊伍素質上台階。

1.評審與培訓開發相結合。通過職稱評審工作,強化兩者間有機結合,一方面是準確把握企業人才隊伍素質現狀,瞭解培訓需求;另一方面及時發現人才隊伍素質薄弱環節,實時反饋信息,調整培訓方式內容。依託“以帶促學”平台,將職稱評審工作與“導師帶徒”有機融合,開展專家與專業人才間的“一問一答”、“經驗傳授”、“學習督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建立“共享互學”平台,倡導“人人當老師、人人當學生”的理念,按照“人人備課、人人授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要求,由專業骨幹人才講解職稱論文中涉及的裝置優化及技術改進措施,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成才的積極性。

2.評審與通道建設相結合。按照企業經營、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三支隊伍建設工作的要求,如何搭建好人才成長通道,職稱評審是一個重要的平台。在崗位競聘中,將職稱評審轉變為對專業技術崗位任職資格的評價,以任職資格作為履行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職責的必要條件,結合能力素質與工作業績,實現“總量控制、競爭擇優、能上能下、動態調整”。

3.評審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在分析人才隊伍的職稱狀況的基礎上,幫助和指導各類專業人才制訂個人“職稱晉升計劃”,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根據制定的目標組織培訓,為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和素質提升提供幫助。企業根據每年引進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職稱工作前移,在畢業生入職教育時增加職稱評審政策和職業生涯與企業發展的相關宣講,宣傳因業績突出而破格晉升的員工事蹟,使他們豐富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的認識,增強通過職稱評審提高自身素質的意識,促進企業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廣東茂名525000)

中級類職稱論文 篇二

摘要:從2004年初筆者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入手,分析了當前成人繼續教育中商務英語寫作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調查中反映的問題,提出了一套由案例分析法演化而來的教學模式———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Case2basedMethod),並結合圖表對在不同階段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此教學模式作了概述。

成人繼續教育(AdultContinuingEducation,簡稱ACE)指的是成年人回到大學等正規教育機構接受專業化或職業化的培訓項目或課程,亦被定義為“對於已經接受了一定層次教育的成年人進行的專業化或職業化的高級培訓課程”[1]。而對於成人繼續教育中的商務英語教學,則更需要突出其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簡稱ESP)的特點,因此它與一般學術英語(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簡稱EAP)的教學情況就有着諸多不同。[1]近10年來,由於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的成人繼續教育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但是,當前的高等教育體系及其教學模式仍然不能完全包容並適應成人繼續教育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這套體系及模式是以全日制大學生為主要對象而設計的,而在職成年學習者與全日制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有着很大的差異。簡單説來,成人教育及教育者更傾向於參與性學習,且繼續教育也更關注資質認證、知識更新及再培訓等。[2]較之全日制大學生的教育,成人繼續教育則應體現出更實用化、更功能化、更職業化、更專業化、更技術化和更新速度更快等特點。在“商務英語寫作”(BusinessEnglishWriting,簡稱BEW)課程中,這些要求表現得更加明顯。

一、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現狀2004年春,筆者在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蕭山學院對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同時對蕭山區的幾家公司也進行了相同的抽樣調查。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瞭解當地商務英語寫作教學及應用的現狀,並試圖發現繼續教育學員的學習要求與教師實際教學之間的差異。表1是68個被調查者的統計結果,反映了被調查者對“商務英語寫作”(BEW)課程教學內容的供求差異,這些內容在絕大多數現有的商務英語寫作課程中均有涉及。其中,差異率=(學生需求-教師傳授)/學生需求。從表1比較得知,在所有已涉及的教學內容中,現有的商務英語寫作課程教學能夠較好地滿足學生對信函、備忘錄、報告及履歷等內容的寫作學習需求,但對案例分析、項目設計、論文、計劃書、概述以及電子郵件等內容的寫作未能給予充分的重視。[3]所以,在這些商務英語寫作課程中,學員需求與教師教學之間產生了一些差異與錯位。

二、教與學的供求分析“傳統的閒庭信步般漫無目的的英語語言教學似乎不再適合市場的嚴峻現實了”。[4]筆者從調查中發現,對於那些學習商務英語寫作的成年學員來説,他們需要的是學習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商務英語寫作模式,而不是基礎寫作模式。學員們接觸與評判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首要標準就是其實用性,而非文藝性。“學員們可能更加具有目的性,且渴望成功。商務人士一般對於效率、質量以及專業素質具有更高的期望。”[5]例如,較之全日制普通英語專業的學員來説,一方面,繼續教育中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成人學員,通常都被要求進行面向更廣泛受眾(包括學術對象及專業對象)的寫作訓練,但那些目標受眾卻通常都是學術對象(比如教師,同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學員)。目標受眾的不同決定了商務寫作格式規範上的不同。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學員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面向各學科門類的學術寫作格式規範,更是能夠在商務交際活動中體現職業性與專業化的寫作格式規範。

另一方面,在如今許多普通英語寫作課程中,通常都強調短文寫作,意圖培養學員在文章中運用某一修辭手法的能力(比如描寫,對比等);而商務英語寫作的課程練習,則要求學員能夠將一些修辭手法進行有機結合,並在同一篇文章中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由此可見,當前繼續教育中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學員需求並未得到很好的滿足。在許多的商務英語課程中,“使用的許多教學材料並沒有理念的支撐。”[6]所以,實用的教學資料以及相應教程大綱的缺乏,成為現在許多商務英語寫作課程教師們共同面臨的一個障礙。“對於那些課程的編寫者來説,除了他們在此領域親自獲得的第一手經驗之外,很難再得到其他的支援。”“Munby的觀點是,儘管可以獲得相當數量的ESP資料,但是其中‘許多卻只是徒有其名,實際上仍是通用英語課程的資料’;同樣的,Robinson也指出,許多所謂的商務英語教材,很大程度上仍使用了通用英語課程的設計思路,‘所謂的商務元素只是在後面附了一張商務英語詞彙表以及一些(還不是全部)商務情景的提示’。”[6]另一個導致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障礙是,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各類相關的專業商務知識。這些知識及技能包括:對於各類商務英語寫作格式規範及其結構的理解,對於某些具體商務領域(比如國際貿易)的綜合知識,如何開展討論及評價的調研技能,針對特殊商務目的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組織技能,當然還有基礎的教學技能等等。然而,在現有的商務英語師資培訓過程中,原本就缺乏能夠涉及提升教師自身商務英語知識技能的內容,更不用説系統性的支持及知識更新了。從某種程度上説,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師,不得不自己動手收集、查找相關的教學案例及材料,只能單獨充實、更新各自的知識技能。比如,教授“管理英語”方面的內容時,不僅需要語言學、教學法、課程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要求教師具備管理學理論知識作為其教學的背景。而具備此種跨學科知識技能的商務英語教師,至今仍不多見。

三、商務英語寫作中“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針對成年學員的特殊需求,除了傳統商務英語的教學方法之外,在成人繼續教育的商務英語寫作課程中,需要引入更具實用性的教學方式。近年來,商務英語教學領域中的許多專家、學者對教學供求矛盾多有研究,並都從教學法的角度提出了大量很有價值且實用可行的建議。但是,無論是任務型教學法,還是案例分析法,學員的參與都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案例分析法作為任務型教學法內涵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商務英語教學活動中廣為應用。筆者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拓展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外延。任務型教學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圖1所示。“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包括了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類型:案例相關

型、案例導向型和案例中心型。在成人繼續教育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不同教學

1.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學習者基本具備了一般的英語語言能力,但商務英語寫作方面的知識仍然匱乏。案例相關型的教學方式正適用於此階段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一些實際商務場景下的真實寫作案例作為教學材料,從幾個主要方面對商務英語寫作進行介紹———包括相關詞彙、表達法、措辭及一些特殊技巧,特別是商務英語寫作的格式規範。教學的主要內容以模仿句型與表達法、瞭解商務英語寫作的格式規範為主,旨在幫助學習者熟悉掌握商務英語的語言模式此階段的教學過程,應以真實可信的例文為核心。學習者會接觸到大量的商務英語詞彙及表達法,還有常用的格式規範與類型。在此階段,寫作練習是主要的操練手段。

2.中級階段。中級階段的學習者對於英語語言能力已經有了相當的掌握,但在商務英語寫作方面卻仍屬初級階段,因此在寫作格式規範以及實踐操練方面需要教師作進一步的指導。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將典型例文作為講解分析的主體,然後設定一個與例文類似的商務情境,由學習者進行不同內容的模擬寫作。此階段中,學習者主要操練的是寫作完整篇章並進行實際應用的能力,使用的是案例導向型的教學方式英語語言的實際商務應用能力是此階段的主要關注點。與初級階段不同的是,中級階段將更多的介紹與各類商務相關的書面表達法以及高級寫作技巧。此階段,實用型的演繹寫作練習將成為重點,也就是説,操練過程將以實際案例作為導向,因而更具針對性。

3.高級階段。高級階段的學習者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語法、句法及詞彙量等英語基礎知識,並且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寫作技巧。在此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以語法規則、語句表達或寫作格式等為教學重點,而應以實際商務英語寫作的案例分析為中心,進行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指導。據此,筆者設計了一個應用此法開展課程教學的流程圖其中,信息輸入階段包括四個步驟,均圍繞特定情境或案例展開。信息彙集與分組討論主要由學習者在教師開放式的指導下完成,而案例分析及技巧指導則主要以教師講解式的指導為主。信息輸入階段之後,要求每個學習者獨立完成一次商務寫作的任務。在最後的回顧評定階段,如果可能的話,教師與學習者應對每一篇寫作任務共同進行討論與評價。此階段的教學前提是,只有在學習者的寫作能力已經達到相當水平,才比較適合進行案例中心型的教學方式。此方式與案例分析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其關注的焦點並非案例本身,或者學習者的英語言語能力,而是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四、“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與案例分析法的比較關係根據EstebanandCanado的定義,案例分析法是“一種基於分析、討論、決策的教學技巧。學員面對的是一些充滿問題的商務情境,題材通常取自現實的商務活動。學員們需要通過審慎思考、互動討論、化解問題,最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及流程,(案例分析法的)教學成果———即專業技能的培養———是成功的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此過程中,學員們必須合理且自然地運用語言———這也是為什麼案例分析法一般針對的都是具備中高級語言程度學員的原因之一”。[7]“包括Westerfield(1989)在內的一批學者,曾經總結了(在英語教學中)案例(分析)法的三種主要形式。其中的一種形式,就要求學員針對管理層正在面對但尚未解決的情境或問題提出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Westerfield認為這在模擬討論中是最為有效的。另一種形式則是要求學員對一項已經採取的措施或方法進行評價,第三種形式就是要求學員對某一商務活動是否正按照原有的預期進行做出綜合評價”。[7]由此可知,案例分析法側重的是培養整體的英語語言能力,而非某一項特別技能。而且,案例分析法中的某些教學方式並不適合寫作技巧的培養,比如上文提及的第三種形式。“基於案例的教學方式”是專門針對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而設計的,由英語語言教學中的案例分析法(CaseStudyMethod)派生而來,旨在滿足成人繼續教育過程中商務英語專業學員的實際學習需求。在成人繼續教育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成人學習者的特點及需求,更好地將案例與教學相結合,值得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Sifakis,N.C.ApplyingtheadulteducationframeworktoESPcurriculumdevelopment:anintegrativemodel[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3(22):195-211.

[2]MalcolmTight.本論文由整理提供MythologiesofAdult/Continuing/LifelongEdu2cation[C].PaperpresentedatSCUTREA,29thAnnualCon2ference,UniversityofWarwick,5-7July1999.

[3]Zhu,W.Writinginbusinesscourses:ananalysisofassign2menttypes,theircharacteristics,andrequiredskills[J].Eng2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4(23):111-135.

[4]TomHutchinson&-Alearning-cent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5]MarkElli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6]Wilson,J.P.,andIbarz,A.Usingvocationalcompetencestodevelopanalternativeframeworkformodernlanguageteaching[C].Reproducedfrom1995ConferenceProceedings,SCU2TREA1997:195-202.

[7]Esteban,A.A.,andCanado,M.L.P.Makingthecasem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高中勞動教育論文 篇三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甘肅經濟,人力資本,貢獻率

20世紀,經濟和教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基礎。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西方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教育和經濟的相互關係。人力資本理論奠基人舒爾茨在研究戰後工業化國家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經濟迅速長原因時曾指出:“令人如此迷惑不解的未預料的經濟增長主要源於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因為教育是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重要手段,所以教育對經濟影響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而高等教育又處在整個教育體系金字塔的頂端並且與社會分工密切相關,隨着社會向知識經濟時展,高等教育在社會經濟中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引入“教育”變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美國數學家柯布(Cobb)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Douglas)於20世紀30年代,在研究1899—1922年美國製造業勞動和資本對生產的作用時得出生產函數。

該函數的數學形式為:=(1)

其中,Y是總產出量;K是資本投入量;L是勞動投入量;A是待估效率係數;是資本的產出彈性;是勞動的產出彈性。並假定參數滿足+=1,即規模報酬不變。因為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也就相當於可以使初始勞動力的投入量成倍地增加,因此可以把分解為初始勞動力與教育投入的乘積,這樣就得出了引入“教育”變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2)

對上式兩邊取自然對數之後,再求時間t的全導數,然後用差分方程近似地代替微分方程,於是得出:=+++(3)

於是估算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的模型為:=/(4)

丹尼森(E.F.Denison)在分析影響國民經濟增長因素的基礎上計量了各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他將導致經濟增長的因素進行分解並將這些因素的投入量分為全部要素投入量和單位投入量的產出量(即要素產出效率)兩大類,教育被看作是全部要素投入量中的一個投入要素。他根據不同教育年限的收入簡化指數表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引入“教育”這個變量,他又通過研究發現知識進展所帶來的產出增長率中,只有3/5是教育作用的結果,因此應該把這3/5的部分加總到教育的貢獻中去。麥迪遜(A.Maddison)採用工資總額與國民收入之比得出勞動對產出的彈性=0.7,由此得出了教育對經濟的增長率的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研究中心崔玉平在丹尼森算法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估算高等教育對國民收入增長率的貢獻的方法,他用教育綜合指數代表由於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帶來的勞動投入量的增加。根據1982-1990年間初、中等和高等從業人員的年平均收入差別,推斷出中等教育畢業生勞動生產率是初等教育的1.4倍,高等教育畢業生的生產率是初等教育的2倍。把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看作是權數,據此分別計算出勞動力人均教育綜合指數、教育綜合指數年平均增長率、高等教育佔教育綜合指數年均增長率的百分比等指標進而計算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

二、甘肅高等教育對甘肅經濟增長率的貢獻

甘肅省地處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全省總土地面積45.4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17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98%,GDP總量為2702.4億元佔全國總量的1.08%。有高等學校34所,其中本科院校13所,專科院校21所,在校學生數29.6萬人。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經濟發展依靠人力資本的存量,教育投入是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關鍵。可見,甘肅省人均GDP低於全國水平的表面原因是人均勞動生產率低下,而其實質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資源的稀缺。特別是甘肅省自然資源匱乏要想實現經濟趕超,研究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

下面分以下幾步計算高等教育對甘肅經濟增長率的貢獻:

1、由甘肅省在業人口文化程度分佈情況,計算出1996年和2006年甘肅省在業人口人均受各級教育年限,如表1:

表11996年、2006年在業人口文化程度分佈百分比表(單位%)

年份 文盲 國小 國中 高中和中專 大專以上

中級評職稱論文 篇四

蘇財會〔2021〕21號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職稱辦關於做好2021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職稱辦〔2021〕39號)精神和要求,並商省職稱辦同意,現將我省2021年度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申報材料報送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2021年我省正高級會計師資格條件按照《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蘇職稱〔2018〕2號,以下簡稱《資格條件》)執行。

(二)公務員(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評審。

(三)省內符合《資格條件》的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人員(以下簡稱“申報人”)均可申報。

(四)非公有制企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根據人社廳發〔2020〕13號文的要求在所在地進行相關申報。

(六)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後,有關專業年限計算、繼續教育、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工作業績與成果、論文著作等其他評審材料的具體要求,對照《資格條件》的相關條款。

(七)申報職稱的資歷(任職年限)的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申報職稱的業績成果、論文、學歷(學位)證等截止時間為2021年3月31日。

(八)凡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經調查核實確認的,將按《江蘇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試行)》(蘇職稱〔2020〕42號)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職稱辦關於做好2021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職稱辦〔2021〕39號)的有關規定處理。

二、報送要求及時間

1.申報人必須先行完成會計人員信息採集。

2.申報人必須登錄江蘇省財政廳門户網站,通過網上申報系統(在“江蘇人才信息港”職稱申報評審管理服務平台上也有相應的鏈接)進行個人申報。網上申報的起止時間為:2021年7月1日9:00至7月30日17:00(具體詳見操作指南),逾期不補報。

3.申報人按要求在申報系統上如實填寫各項信息,並將相關申報材料原件掃描上傳。提交之後,申報人應按時攜帶本人身份證及所有申報材料前往所在地財政局會計管理部門,辦理材料現場核對(受理後當場退回材料原件)和網上繳費等相關事宜(具體時間依當地的安排)。

4. 因評審工作全部在網上進行,申報人不再提交紙質材料。省財政廳會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發文公佈評審結果後,評審通過人員自主打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編號和用印的電子職稱證書。

5. 評審通過人員經評委會簽章後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末頁(需歸入本人檔案)等相關材料,將統一採取郵寄到付的方式,通過中國郵政EMS從南京送達。

7.各設區市及崑山、泰興、沭陽縣(市)財政局於8月11日前,將經市職稱管理部門審核後的《江蘇省會計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會計師)任職資格評審情況一覽表》報送省財政廳會計處。

逾期不再受理。

三、收費標準及要求

按照省物價局核定的收費標準,每人評審和麪試及論文鑑定費500元。申報材料提交併現場核對通過後,由申報人在網上申報系統中直接支付(詳見網上申報系統操作説明)。8月6日24:00前未繳費的,視同放棄申報。繳費成功後,不辦理退費。需票據憑證的,可根據系統提示自行下載打印電子票據(截止2021年12月31日24:00)。

四、其他事項

1.本次評審擬於10月份進行。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採用評審和麪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最終由執行評委會根據申報人綜合情況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2.《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資格評審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和所需填報的相關表格,請登錄江蘇省財政廳門户網站( ,在“會計綜合管理平台”相關欄目中查詢下載。

聯繫電話:025-83633209

附件:

1. 材料目錄及要求

2. 江蘇省申報正高級會計師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

3. 論文鑑定申報表

中級評職稱論文 篇五

[關鍵詞]專業技術職務 評審 評聘分開 思想工作

自1986年開展職稱改革工作以來,職稱評審工作經歷了近20年的歷程。在這期間,職稱評審工作不斷地改進完善並日趨成熟,已成為激勵專業技術人員積極進取、刻苦鑽研業務技術、拓展未知領域、探索醫學奧祕的一個重要手段,其所具有的積極意義無可替代。然而,職稱評審工作所具有的積極作用畢竟還是有限的。筆者在近幾年的職稱工作實踐中,發現現有的評聘一致的職稱評聘辦法存在一些問題。致使職稱評聘工作挫傷了部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一、問題

1、名額指標

名額指標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和縮影。在人事制度進一步搞活的今天,各單位的醫療基礎、規模、發展速度、人員狀況等具體情況不是完全相同的。上級主管部門給下屬單位下達考評指標,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觀性,給職稱考評具體工作帶來一定程度的被動影響。有的單位因指標有限,一些真正具備任職條件且單位發展也需要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被限制在外;有的單位有指標,卻存在沒有人申報的尷尬局面。以作者所在醫院為例,核准的正高級和副高級崗位比例分別是8%和19%,實際上每年申報人員遠遠多出崗位空缺數,有的年份正高級崗位沒有空崗。一部分優秀人才得不到晉升,挫傷了積極性,同時也給人事部門造成很大壓力。

2、申報條件與實際崗位有一定差距

各系列職稱的評定條件幾乎都囊括學歷、任職時間、職稱外語考試、職稱計算機考試、論文、科研獎勵等項目,而針對具體專業、具體崗位至今還沒有形成可執行的客觀的考評標準。在這種考評制度的引導下,有些人員在任職期間為申報職稱投機取巧,把主要精力放在論文書寫上,甚至剽竊別人的成果。由於職稱申報考核過程中對專業理論、診療水平、臨牀工作量等沒有客觀的、直接的考核指標,加上對這些內容的重視力度不夠。致使臨牀診療水平較高(實踐能力較強)而缺乏論文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能申報。根據這種考評條件得出的考評結果不但沒有真正發揮職稱評聘的積極作用,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挫傷了部分優秀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形成了部分人員學會鑽空子、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局面。

3、考核程序流於形式

在職稱申報直至取得資格、聘任職務的考核過程中,每位申報者都需經過科室、部門考核組、醫院學術委員會、單位行政推薦上報、各類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資格審批下達、考核聘任等諸多環節,從形式上看考核一環扣一環,程序嚴謹,無空子可鑽。但是,在人事制度還沒有完全搞活的現有體制下,對於定崗、定編、定員,有些單位還處在探索過程中,甚至還停留在文字理論探討上,作為最基層的科室考核。絕大多數科主任針對具體考核對象都是給以同一個不傷和氣的結論“同意推薦”和“同意聘任”,而上層考核結論幾乎都類似於“同意科室意見”,致使考核結果和實際情況有一定差距。

針對具體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有以下對策。

二、對策

現有的評聘一致的評審辦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評聘分開勢在必行。要推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打破評聘合一的舊模式,取消資格評審的指標和比例限制,實現個人申報突出“自由”、社會評審突出“科學”、單位聘任突出“擇優”,使職稱的評價機制與使用機制相分離。促進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人才與崗位的最佳結合。具體到操作環節,筆者認為有以下實施辦法:

1、核定專業技術崗位職數

一些大型綜合性醫院建院早,老同志多、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多,專業技術崗位比較複雜。在具體實施中會遇到兩大矛盾:一是由於科室的發展或工作任務的變動,原核定的崗位職數已不適應當前實際工作的需要;二是按工作需要設置的職數與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層次和專業結構不符。要面對科室類別不同、專業不同、人員結構不同,核定的原則是:(1)堅持“按需設崗”: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要以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為基礎。可以根據科室的規模、牀位多少和承擔醫教研任務的情況,按照省人事廳下達的結構比例標準。逐一與科室核定。做到上下認可,達成共識,確定科室各類人員的崗位職數,由醫院下達崗位職數通知書,從而減少隨意性,增強可操作性。(2)向重點科室傾斜:醫院要發展,重點科室的作用不容忽視。可以對重點科室給予傾斜,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在打造優勢學科中發揮其潛能和才智。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義,避免科室之間互相攀比。(3)着眼優化結構:在崗位職數的設置上必須要有前瞻性,儘管有的科室暫時沒有需要聘任的人員。但為了學科的發展,按規定的結構比例設置了崗位職數,為留任和引進人才創造了條件。對於超職數的科室,該調整的堅決給予調整,從而優化了專業技術隊伍結構。

2、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標準

根據醫、護、技工作的特點,可以分別制定出各類各級人員相應的量化考核辦法,如《主任醫師量化考核》《副主任護師量化考核》《主治醫師量化考核》《主管技師量化考核》等。加強對各級醫療技術人員技能考核,通過制定量化標準,使評聘工作能夠有章可循,逐步實現規範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3、制定聘任方案

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對聘任的形式、聘任的條件、聘任的辦法做出明確規定。制定聘任的基本條件和各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具體條件。把聘任確定為續聘、低聘、待聘三種形式,實施分步聘任辦法。由“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聘任制,逐步過渡到“全員評聘分開”。

三、在實施操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中級類職稱論文 篇六

提要:實況漢語教學努力營造並充分利用漢語的習得環境,堅持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堅持使用真實、自然的語言材料,在漢語教學的同時,堅持國情文化的教學,在視聽説三者的關係上相當靈活,在開設實況漢語教學的過程中,注意適時、適量,實況漢語教學只適合於解碼類的課型。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我們的實況漢語教學(含/漢語實況聽力0、/漢語實況與話題0等課型)經過了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尤其是近些年來,一些相應教材的不斷問世,有關論文的相繼發表,使得其教學效果不斷提高,人們對其中的許多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了使實況漢語教學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本文擬從理論和實踐上,對與其有關的幾個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實況漢語教學與營造

第二語言習得環境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學習和習得過程有某些共同規律,但二者之間也有很大差異。實況漢語教學清楚地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諸多差異,因此在教學中避免了直接法過於偏激,過於簡單的弊病。

非目的語環境的學習,師生往往有着共同的媒介語,便於講解語法規則和文化背景等,培養的學生往往有較強的閲讀能力,但聽説能力較差。

目的語環境的學習,學生每天必須説目的語,培養的學生語言能力較強,特別是聽説能力。兩種不同環境的學習雖然各有利弊,但目的語環境學習的優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目的語環境學習目的語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回答當然是否定的。有的人到了中國後不會利用語言環境,每天除了上課外就是在宿舍裏看書,這與他們在國內學習漢語沒有什麼兩樣。還有的人則完全相反,他們似乎知道語言環境的重要性,但忽視了課堂教學與書本上的學習,於是整天在社會上活動,和中國人閒聊,學了一些社會上的方言土語,但整體上漢語水平很低。這兩種人的學習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多多。從教學本身找原因,就會發現我們教學中的問題。教學脱離語言實際,教學方法呆板,教材陳舊,課程設置單調等問題,也就是説並沒有努力營造一種漢語學習的習得環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人們往往增加一些由教師組織的參觀訪問活動,這雖然是必要的,但解決不了教學上存在的根本問題。有的老師在某些課的教學中,經常帶留學生到真實的交際場合進行一些功能性的練習,如打電話,買東西,寄信等,無疑,這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學生的漢語交際水平,但這只是一種點綴,語言教學不能天天這樣,而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隨意性。實況漢語教學試圖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糾正輕視語言環境和忽視課堂教學的兩個極端傾向,把社會上的真實、自然的語言交際搬到教室,引進課堂,編入教材。實況漢語教學力求營造並利用一種第二語言的習得環境,使學生幾乎是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學習漢語。

二實況漢語教學與教學過程交際化

早在功能法提出教學過程交際化之前,視聽教學法就十分重視情景教學。視聽法特別注重情景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而這個/情景則儘可能地具體化、真實化。視聽法的一系列主張在其教學原則及教學活動中得到較充分的體現。比如,注重培養言語習慣,注重語言與情景的結合,注重整體的結構感知等。視聽法是離我們實況漢語教學最近的一種教學法,我們從視聽法中,可以看到人們在努力營造一種語言習得環境,這種環境力求與真實的語言環境接近,注重使用正常的語速、語音、語調。

功能法是對對外漢語教學影響最大的教學法,是以社會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以交際功能為綱的一種教學方法體系,其主張對實況漢語教學有着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功能法極力主張語言教學要選擇真實的言語,真實的情景,在真實交際過程中使用語言。其教材要求選擇真實的語言,在情景的選擇上,強調適合社會語言交際,把真實的、地道的言語材料安排在合乎社會交際情理的情景之中。情景要力求真實或逼真,以保證學生學到真實、地道的言語。創造真實、自然的漢語交際環境,是實況漢語教學刻意追求的教學形式。功能法的主張對語言教學有着很好的影響,遺憾的是它本身並沒有真正做到言語材料的/真實、地道0。而真實的語言環境也難以體現在課堂上的交際活動的練習中,所以只好模擬環境,扮演角色。由於個人的性格、天賦上的差異,使得這種方法並不是普遍受歡迎的,因為這種形式已經把教學過程變成人為的交際過程,甚至可以説這些交際手段帶有一定的虛假性。可以説,在語言材料真實、自然這個問題上,實況漢語教學的認識和做法比其他教學法、教材更徹底一些。

三實況漢語教學的語言材料的真實性問題

人們開始注重聽力教學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而到了功能法盛行的70年代的歐洲,人們對聽力教學有了新的認識,經過長期的討論,人們普遍認識到聽力教學應力爭使用真實材料,而對/真實材料0的理解,英國教學專家瑪麗#安德伍德(MaryUnderwood)曾指出就是/普通人用普通方式説的普通語言0(ordinarylanguagebyordinarypeopleinordinaryway),也就是真正的日常會話。當時語言教師和教材的編寫者們都力圖將真實材料和真實的交際任務聯繫起來。她的主張對我們的實況漢語教學有很大的啟示,其中的許多做法與我們的實況漢語教學有很多相似之處。回顧各語言教學法流派的主張和作法,我們從中看到許多近似或類似我們實況漢語教學的主張和作法,這對我們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不過,實況漢語教學沒有停留在前人的傳統的教學法和教學經驗上,而是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結構主義語言學認為學習語言就應該學習活的語言,而不是語言學家在書本上規定的應該怎麼説的話。因此,教材編寫的依據也應是操該種語言的當地人當時所説的話,這種主張與做法顯然比直接法有了更大的提高,它對語言本身有了深刻的認識,它注意到了語言的現狀和實際,同時認識到這種現狀和實際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譴責。

實況漢語教學是在漢語的現狀基礎上提出的。如果我們不顧這些現狀和實際,只學習那些經過精雕細刻的語言,那麼所學的語言與社會上應用的活的語言之間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實況漢語教學正是為了縮小這個差距。實況漢語教學從聽入手,並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5漢語實況聽力6、5漢語實況與話題6等教材的編寫,採取的是/先聲後文的原則,課文只是原聲錄音帶和錄像帶的忠實文本,錄音帶和錄像帶是教材的生命,而課文即錄音文本則不很重要。這些錄音帶和錄像帶最重要的選材標準是實況,不是請發音標準的人在念,而是普通人在很自然的環境裏説。這樣,這些錄音和文字便保留了這些實況語言的真實狀態。在這些語言材料中,有的語速很快,甚至每分鐘接近400字;有的南腔北調,屬於地方普通話;有的口語詞較多,語言不夠規範;有的甚至偶有口誤和語病。當然我們也不會選那些中國人聽起來都有困難的語言材料作為教材。我們以真實、自然、新穎來概括這些語言特點,即真實的言語表述,自然的言語環境,新穎的語彙,以至於有些詞語在詞典裏找不到。以此作為聽力教材,達到了讓學生學習真實語言的目的。學生身在教室,猶如置身於活生生的語言大環境之中。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較輕鬆地適應語言的現狀,不會出現只能聽懂/校園漢語的怪異現象。

由於缺乏對實況漢語教學的瞭解,有人誤以為實況漢語教學是專門找那些不甚規範的語言用於課堂教學,實際上,這些不規範之處是一種客觀存在,並非是我們的刻意追求,我們追求的是真實、自然,而真實、自然的語言中包含着一些不甚規範之處,應該認為這是十分正常的。與其他語言教學所不同的是我們正視這種現象,而不是迴避。我們認為實況漢語教學將會大大有助於聽者建立正確的標準,甚至可以説,沒有接觸過實際的語言環境而建立起來的/標準一定是脆弱的,無用的,這種標準很難適應當今漢語的現實狀態,這好比一個嬰兒長期生活在保温箱裏,他將永遠不能適應外面的環境。

四實況漢語教學與國情文化

視聽法十分重視在教材中廣泛選用目的語國家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知識,藉助/視的條件,注重目的語國家文化知識的介紹,這與我們的實況漢語教學基本上是一致的。實況漢語教學的真實、自然、新穎的特點同樣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即展示給學生的是當今的中國社會,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留學生看到的是中國真實的社會、自然的人們以及每時每刻發生的新鮮事。通過這門課,讓學生在學到活生生的漢語的同時,也瞭解到中國人在幹什麼,在想什麼,在追求什麼。尤其是讓他們瞭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政治、經濟、思想觀念、生活水平等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談到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問題,人們自然會想到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的説法,然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感到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很難概括對外漢語教學所涵蓋的文化內容。可以説實況漢語教學在文化方面的側重,既不是那種未必每個留學生都感興趣的知識文化,也不是那種留學生大致已經瞭解了的交際文化,而是一種中國的當代國情文化。然而,這方面的內容卻是我們大部分教材和教學活動所缺乏的。實況漢語教學實際上是把學習漢語的課堂演化成了當今中國的一個縮影。

五/漢語實況與話題中的話題教學

5漢語實況與話題6是我們最近編寫的一部視聽説教材,是國家漢辦1998-2000年規劃教材,它的前身是5漢語實況視聽説6。在此我們先探討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視、聽、説三者的關係。在這一問題上,可説是見仁見智,有人把視聽説課理解為以説話為主的課型,有人把視聽説課上成了近似於聽力的課型,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課型的搭配情況和教材的難易程度及教師自己的理解而有所側重。實況漢語教學對學生來説是比較難的,因此側重於視聽教學,在視聽練習上多花一些時間是應該的,也可以説是必須的。但這並非是説説話教學可有可無,而是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定位。

對於中高級水平的説話課,人們一直看法不一。我們認為,中高級口語教學應該加強,但單純的口語課則大可不必開設,因為這時的留學生已具備了一般的口語水平,口語已不像初級時那麼迫切,但他們整體的口語表達能力並不很好。因此我們首先應該明確中高級口語教學的目的已不是解決簡單的生活和學習問題,而是要提高他們整體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所採用的教學手段則是堅持成段口述的練習,而不能總是搞簡單的問答練習。在中高級階段進行話題教學是許多人的共識,然而話題的表現應該充分具體,而不是簡單的一個題目

鑑於如上認識,我們的/漢語實況與話題雖重視聽,但也充分利用了視聽過程中所獲取的大量信息,以此進行話題的表述練習。而以前我們編寫的5漢語實況視聽説6中説話練習與視聽練習安排在一起進行,説話練習往往被視聽練習所淹沒或被省略。我們在5漢語實況與話題6中把視聽練習與説話練習分為兩個部分,專門提供常用口語詞語例釋,這些詞語雖然大部分不是視聽障礙,卻是成段口述常用的詞語。把視聽練習與説話練習分開,但引導學生作説話練習時要充分利用視聽練習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和常用口語詞語。由於是兩個練習,界限分明,使同學明確知道現在進行的是話題練習。/視聽與/説的關係是相對的,即開始階段/視聽佔絕大部分課時,隨着學生水平的提高,/説佔的時間將會越來越多。話題練習對教師要求很高,在學生進行話題練習時,教師要抓住其主要問題,這裏除了語法、詞彙、語音的問題外還要注意學生所説的內容與視聽練習的內容是否一致。另外,為了避免説話練習過程中很難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這一問題,在一人講時,提醒大家集中精力聽,先讓同學互相糾正口述中的不當之處,然後由教師糾正他們都沒發現的問題,這是最關鍵的,因為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同學的問題。當然,這樣的練了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外,對他們瞭解中國國情文化,也會大有好處。

六實況漢語教學的開設需注意的問題

1.何時開?功能法的語言教育家漢姆萊(Hammerly)曾就使用真實材料作為聽力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聽力教材應有一個/由經過編排加工的材料到未經過編排加工的材料0的過程,也就是由有控制的材料到真實材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語體由單一到多樣,語音由標準到方音,語速由慢到正常,練習由易到難;辨音)))聽真偽)))根據指令反應)))回答簡單的問題)))聽對話,説出人物、場合)))聽有背景噪音、宂餘信息的談話,聽後複述大意。經過實況漢語的教學實踐,可以肯定漢姆萊的觀點是正確的。實況漢語教學的做法是在中高級階段使用以/先聲後文為原則編寫的完全採用真實語料的教材。而在初級階段,我們強調教材中語言真實、自然,但卻不宜直接使用/真實材料。總之,實況漢語教學的起點,不是初級水平,更不是零起點,而是已基本掌握了漢語基礎語法,具有中等水平的學習者。實況漢語教學是以習得為主的教學,在中級水平開設是適當的。

2.開設多少課時?實況漢語教學剛開始時,課時不宜過多,每週以2-4課時為宜,隨着留學生適應能力的提高,課時可以有所增加,但最多不應超過8課時,即不應該超過周課時的

3.適合於哪些課型?實踐證明,要求留學生説一口與中國人無異的漢語是相當困難的,只有極少數出類拔萃者才能做到。而我們要求留學生聽懂一般中國人的談話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相當一部分留學生可以達到這一點。同樣能閲讀一般漢語文章比能寫出一般的漢語文章,要重要的多,可行的多。這是因為解碼系統的要求和編碼系統的要求從來就不一樣,解碼系統的要求應明顯高於編碼系統,對編碼系統不能要求過高,留學生説的話能讓人聽懂,寫的文章能讓人看明白即可。因此/漢語實況聽力主要在解碼系統,即/聽上做文章,而/漢語實況與話題,也是把/視聽過程作為最重要的,要求也比較高,而對/説的要求則要靈活得多。

多年的實況漢語教學實踐可以證明,這是提高留學生漢語能力的有效途徑,但它畢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門新課型,有些地方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需要對外漢語教學界的同仁們進行更深入的理論探討及大量的教學實踐,使其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中職職稱論文範文 篇七

1.寫作愁:寫作格式不瞭解;英文摘要兩眼黑;臨牀數據不會整理;統計學分析有困難;參考資料無處尋;

2.審稿嚴:醫學核心期刊要求稿件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科學性、創新性;格式規範、數據嚴謹充實;篇幅>3500字符;複製比率<15%;參考文獻近3年內;

3.選刊煩:選擇目標期刊需考慮以下問題,論文的方向是否與期刊定位相契合;期刊偏重理論研究還是技術應用;期刊的刊載數量及刊發週期;選刊錯誤只有一個結果:被退稿!

4.發表難:醫學核心期刊辦刊嚴謹,一般需要多輪審核,錄用週期長;可刊發版面少;投稿競爭激烈;體制改革造成版面壓縮;即使錄用按照正常刊期也要1-2年才可刊發;

但是就算髮表有難度,也不是不可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醫學核心期刊論文的具體協作方法:

1.首先要選個好題目,注意新穎和創新性,或者研究角度比較創新。切忌一般化或者過於空泛。

2.寫好摘要。摘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摘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注意,期刊論文跟學位論文的摘要有很大區別。學位論文,尤其是碩士學位以上,一般都要求摘要有1000字左右,包括了選題背景、意義等。而期刊論文的摘要都要求言簡意賅,一般字數為200字左右就行了,研究背景、意義之類的話,一句帶過,重點是文章研究了什麼,有什麼新的研究結果,創新點在哪。摘要裏,切忌自我評價,不要出現筆者、本文等之類的第一人稱。

3.在文章架構上,弄好思路層次,邏輯緊密。這就是為什麼要先列提綱再寫文章的重要性了。有些大俠,覺得自己很牛,直接就動筆寫,寫到哪算哪,這樣的弊端就是無法顧及文章整體的邏輯銜接,有時候還會出現前言不搭後語的情況,而且還特容易出現觀點雜亂的情況,最後你自己都不知道這篇論文到底要研究什麼!!!提綱,就是為了進行文章架構,主題明確、層次清晰,論證合理。

4.文章內容安排上,一般都是表達一個觀點,然後論證。論點一定要突出,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不要重複別人的觀點或思想。有了論點就要論證。論證,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有時候大家只表達自己論點,不會論證,顯得觀點很單薄,甚至是否能站得住腳,都不得而知。論證部分,有實證論證的,通過現實裏做具體的調查統計,也有通過例舉名家教授的觀點,也有通過分析政府官網相關數據來得出結論論證的。若涉及到數據統計,奉勸大家一定真實,因為醫學核心期刊不僅有專家外審,還有專門的數學博士、教授等審查你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是不是真的做調查統計了,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瞎編的數據在合理性、數學概率等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漏洞。一旦被編輯看出你的數據是瞎編的,不管你寫得有多麼好,文章都作廢,而且你也會被列入雜誌黑名單,再也不會發表你的論文。

5.文章研究角度一定要與時俱進,也是創新性、新穎性。大家都在研究信息時代的時候,你還在那研究如何“鴻雁傳書”…這樣當然給人陳詞濫調又相當落後的感覺。

中級職稱專業論文範文 篇八

1職稱政策的變化

1.1取消轉正定級制度

轉正定級制度是一直沿用的初級及部分中級職稱的晉升政策。碩士研究生畢業,工作滿三年,且經考核合格,可直接轉正定級為中級(主治醫師、主管藥師、主管護師、主管技師);大學本科畢業見習期滿一年,或大專畢業工作滿三年,經考核合格者,可直接轉正為助理級(醫師、藥師、護師、技師)職稱;中專畢業,見習期滿一年,可轉正定級為員級(護士、藥士、技士),任員級資格滿5年可轉正定級為助理級(醫師、藥師、護師、技師)。

自2001年開始,所有衞生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參加執業資格考試或全國衞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轉正定級制度。臨牀專業技術人員須參加醫師執業考試,護理人員須參加護士執業考試,這是醫療和護理人員從事臨牀工作的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根據學歷、任職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不同報考相應級別的任職資格,博士畢業、碩士研究生任助理級滿兩年、大學本科畢業任助理級滿四年、大專畢業任助理級滿六年、中專畢業任助理級滿七年可報考報考中級資格考試;碩士畢業、大學本科畢業工作滿一年、大專畢業工作滿三年或任員級滿兩年、中專畢業任員級滿五年可報考助理級資格考試;大專、中專畢業科報考員級資格考試。

1.2外語免試製度的變遷

外語合格證作為晉升的必要條件,衞生專業技術人員晉升中、高級職稱必須首先過外語關。2001年以前,外語免試製度相對比較寬泛,具有大學英語四級證書等條件的,晉升中級職稱可免試外語;具有大學英語六級證書等條件的,晉升副高級職稱可免試外語。2001年開始,取消外語免試製度,凡需要晉升的人員,全部需要參加職稱外語考試,並且外語合格證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高級的有效期為4年,中級的有效期為3年。自2005年開始,增加外語免試,針對高學歷、高層次以及中醫藥等特色專業的人員免於外語考試,同時外語考試合格證取消有效期,直到晉升為止一直有效。

1.3增加計算機能力測試

為適應現代社會各種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將計算機能力測試列為職稱晉升的一項必要條件。計算機能力測試分為全國考試和青島市兩種考試,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專業技術人員可按照職稱晉升的級別參加相應的考試。

1.4晉升中級職稱實行以考代評制度

以往晉升中級職稱也需要參加評審,申報材料中要有體現自己專業技術水平、工作業績的論文、科研等。在轉正定級制度取消的同時,人事部也出台了中級職稱的以考代評制度。自2001年開始,晉升中級職稱不再參加評審,只要通過全國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即可取得中級資格。

1.5晉升的條件有所放寬

晉升上一級職稱主要由學歷和任職資格年限來確認,如果學歷不夠需要申報破格。對於學歷較低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説,破格也是比較困難的事。在出台全國衞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政策後,對學歷受限的人員適當放寬了條件。新政策出台後,晉升中級職稱只要具備中專學歷任初級資格滿7年即可參加中級考試,考試通過即取得中級任職資格。

1.6高級職稱實行網絡化評審

以往晉升高級職稱,每個人申報的材料用2個材料袋才勉強裝得下,僅僅是各種各樣的表格就要裝滿一個評審袋。實行網絡化評審後,諸多表格、複印件不用了,既方便快捷又節約很多資源。只要每個參加晉升的人員將自己的材料通過評審軟件一一錄入,再通過網絡向上傳輸至評審部門即可參加評審,所有材料直觀清晰、一目瞭然,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2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1量化賦分表

由於崗位的限制,不可能達到晉升條件的人員都可以參加高級職稱的評審,必然要根據崗位等額推薦相應的人數,量化賦分表的使用,將每個人的業績以分值的形式表現出來,非常具有説服力。但是,量化賦分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專著、論文一欄,限提交三篇論文或專著,滿分為15分,這一點所有人都能達到滿分,無法真正體現專業技術水平,論文不分級別、不分類別、不分性質,“豆腐塊”跟大篇幅的論著只要是發表在同一級別的刊物上一律一樣的得分,顯然欠缺公平性,容易挫傷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建議保留專著、論文數量的限制,取消上線封頂,專著、論文的量化分值細化,以不同的級別、類別、性質區分開計分。

2.2刊物、論文級別的界定

在進行量化賦分時,往往會遇到對各種刊物、論文性質的界定,現在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哪種刊物屬於部級、省級、市級,哪種論文屬於論著、綜述、短篇、個案等等,量化小組的專家也僅僅是憑經驗來判斷,難免會出現主觀因素的干擾。建議制定規範統一的標準,充分體現公平的原則。

2.3崗位有限額,限制資格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