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評職稱論文內容要求【通用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8W

評職稱論文內容要求【通用多篇】

評職稱論文怎麼發表 篇一

1、首先是文章的寫作。

發表論文前首先要有寫好的文章,當然如何過於倉促,文章還沒完全寫好,可以找一些老師幫忙修改完善。

論文要做到精細定位,不是泛泛而談,西出落筆,深挖掘,抓住一個點做好即可,不能奢望面面俱到。

文章寫好後,還要看人事或者學校對於發表論文的期刊的具體要求不同,一般而言,各個單位評職稱都有自己的明文規定,不要急於投稿發表,要先看看文件對期刊的要求,認可那些期刊,不認可那些期刊,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對於期刊的選擇。

期刊的選擇意義重大,市場存在很多爛刊,假刊,套刊。

現就期刊的真偽甄別,總結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1)期刊備案、收錄查詢。

鑑別期刊真偽,首先要到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其備案情況,然後再去一些數據庫查詢期刊的收錄情況,例如: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

具體查詢鏈接及查詢方法,參看淘淘論文網首頁上的“期刊真偽查詢”。

若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沒有備案,或者與提供的期刊刊號信息不一致,則為假刊。

若新聞出版總署有備案,但是沒有一家數據庫收錄(龍源期刊網收錄的期刊不算在列,龍源期刊網的收錄標準是,只要帶字的都收錄,因此,不建議作為參考收錄標準),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謹慎,因為評職稱時,要求文章要在數據庫檢索的到的。

另外,還有一些期刊在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是“電子版”,但他們仍然出版實體刊物,這種情況更需要十分謹慎,建議作者先去自己的人事部門問問,電子版期刊是否認可。

(2)套刊。

簡單來説,就是頂着別的期刊的刊號,自己另外又出版的一本刊物,也就是説一號多刊。

這種手段,比較難識破,作者需要擦亮眼睛,不能因為貪圖便宜或者名字好聽,而慌亂的去選擇。

常見的是,知網上有這本刊物,但是在其他數據庫:比如維普期刊網或者萬方數據庫又查到了另外一本,2個版本、內容不一樣,但是刊號卻一樣,淘淘論文網提醒作者,在此類情況下,一定要提高警惕。

(3)混淆概念,過度宣傳。

這種情況是,期刊沒有問題,但是期刊被其過度的宣傳,嚴重脱離了實際情況。

比如:本來是省級期刊,但是刊物自己標榜自己印上“國家級重點核心期刊”字樣,以此達到自我宣傳的目的。

本質上來説,期刊是沒有問題的,也許評職稱也不會受影響,但是這種過度宣傳是失實的。

當然,還有一些假刊,套刊,增刊的大肆宣傳,則更為惡劣了。

作者往往看到名字好聽,封面好看,而忽略了對期刊真偽的辨別。

3、論文發表途徑。

當然如果你想一兩個月或者更快的發表,可以尋找其他渠道,比如一些論文發表網,但是選擇論文發表網要慎重,選擇不好,不但花了錢,還耽誤評職稱。

污染了學術。 篇二

由於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認可不同水平績效之間的可替代性,教師便會追求更多數量的低質量工作績效,通過低水平工作績效的數量累加來替代高水平工作績效。也就是説,教師在此評審模式下,有發表“短、平、快”文章的動力,而沒有甘願坐冷板凳、追求高質量學術創新的意願。鑑於學習效應,那些高能力的教師也會逐漸採取類似的策略選擇。如果有足夠多的人爭相效仿這一行為,就會在共同體內形成一個臨界多數,從而———逐漸地———策略行為就被制度化了。面對科研成果的數量要求,有些教師可能會鋌而走險,在科學研究中進行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面對廣大教師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一些學術期刊為了謀取利潤公然販賣版面,諸多教師為了職稱早日晉升,也積極參與這種“錢學交易”之中。上述種種學術浮躁、學術注水、學術腐敗行為嚴重污染了本該神聖的學術環境,嚴重製約了學術創造性,使得我國的科研論文數量和科學研究水平出現嚴重的不對稱。關於對目前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檢討以及所帶來的上述不良後果的批評早已頻繁見於學術期刊以及大眾媒體,部分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以及高校領導也在公開場合對目前教師職稱評審制度表達了極大擔憂。但檢討、批評與擔憂也僅僅止於口頭,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仍然在延續。為什麼如此低效的制度能夠長期生存下來呢?

工程師中級職稱論文 篇三

【摘要】在認識到產業集羣的`區域創新體系構建中的“瓶頸”現實情況的基礎上,走一條以集羣創導為路徑、觀念和制度創新為先導、技術和管理創新為推動力、良好的創新環境氛圍為催化劑、各行為主體之間形成互動的、網絡的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之路。

【關鍵詞】產業集羣,區域創新體系

1基於產業集羣的區域創新體系構建中的“瓶頸”

I.I政府的強制意識過強

寧波經濟現階段高速發展時期,地方政府在地方中擁有特殊地位,區域創新體系的構建和培育基本模式是由政府的科委或其他部門牽頭,組織一批專家學者進行理論研究,提出一個方案來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很顯然,在區域創新體系構建巾忽略瞭如何實現企業創新和區域創新的協同效應,忽略了創新活動巾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體——企業的廣泛參與。

本義認為寧波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侷限性,發揮“服務政府”的職能,在企業具備了成熟的市場經驗,市場和市場制度發育成熟後,逐步退出大範圍的創新活動,把創新的主角讓渡給企業。

否則政府的行為,包括制定的旨在促進創新的政策,有可能因為強化了創新體系的弱點,或引入了不適合體系基本邏輯的機制而阻礙創新。

1.2區域技術發展與區域創新環境不相配比

國外研究表明,區域技術創新的發展受到區域具體的發展歷史、文化、傳統及其所形成的制度因素的影響。

無論是制度和技術的劣勢區域還是優勢區域,區域發展的關鍵是區域技術創新能力與該區域的制度、產業結構和歷史文化的匹配關係。

如果是匹配關係,就會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反之,會抑制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與區域經濟的互動過程,是兩者的關係漸進地走向匹配的過程。

兩者協同效應弱,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明顯;協同效應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具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匹配科技超前或科技滯後;協同效應差,抑制區域經濟發展,資源浪費,缺乏持續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

1.3盲目創新的誤導性

寧波地方政府確信區域創新活動能夠帶來經濟的高速增長,經濟發達區可以維護競爭優勢。

事實上,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減弱了技術在經濟中的絕對重要地位,技術已經不能完全保證一個地區始終處於優勢地位。

各個不同區域的發展路徑並不完全一致,如北歐的丹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高速增長時期,但經過較長時期的緩慢發展,丹麥最終還是走上了成功之路。

英國的科技投入在OECD國家中一直處於前列,但上個世紀以來,英國的技術與競爭能力卻江河日下,亞洲四小龍沒有令人矚目的科技進步,卻取得了令西方驚歎的經濟發展。

上述事例表明,技術創新不能保證短時期內帶來高速經濟增長,就可能使得那些本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取得快速經濟增長的區域,在技術創新不能像投資某一個具體項目一樣短期內見效時,喪失耐心,甚至放棄區域創新。

這顯然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當中央政府評價地方政府的指標仍然偏重於經濟增長時,地方政府幹預區域創新活動的現象就不可避免。

所以,建立創新體系一定要意識到區域創新的長期性。

2集羣創導是構建寧波區域創新體系的可行路徑

2.1集羣創導的提出

產業集羣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

區域創新體系的研究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探討區域創新體系的路徑依賴規律,並能應用於實踐,必須從“體系”內的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進行綜合研究,必須依據特定區域內的特殊性對區域內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擴散、技術創新政策和戰略進行實際考察。

2.2集羣創導的實施模型

集羣創導實施模型。

集羣創導實施模型為理解、分析、評價集羣創導提供概念框架。

該模型基於四個要素:三種驅動力(地區或岡家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集羣創導的目標,集羣創導的過程)和集羣創導的績效,如圖1所示。

2.3運用集羣創導的在實踐中的思路

實施羣創導,要建立企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枱,培育學習與合作競爭的集羣創新文化,大力推動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羣、知識集羣和技術集羣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堅定不移地把商浙區、經濟開發區和大學科技園發展為區域創新基地。

3構建寧波區域創新體系的思路

在基於產業集羣的基礎之上的寧波區域創新體系構建中,政府制定並完善產業集羣的發展政策,不斷優化區域創新環境,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輻射能力。

具體的分為下面三個方面:

3.1產、學、研、官結合的機制

區域創新體系作為一個經濟區城內與技術創新的產生、擴散和應用直接相關,並具有內在村1互關係的創新主體、組織和機構的複合體系。

產業集羣作為一個創造、擴散和應用知識的體系,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區域性創新體系,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模式。

要將產、學、研、官結合的機制發揮能動性,構建區域創新環境,形成活躍的創新創業局而。

要逐步形成以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府積極參與和引導的“產學研官”合作機制,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在這種合作機制中,政府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合作發展的戰略規劃、用人政策,協調大合作項目等;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職能是着眼高新技術的基礎研發,提供最新的技術和研究成果;企業的職能是着重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工藝創新,並將科研成果商品化。

3.2努力消除寧波各區的地域差異、整合區域經濟資源

寧波區域創新體系是區域發展的關鍵,在於打破原來本地創新主體間的聯繫阻隔,加強彼此問的交流與合作,從而能夠保證整個區域持續的創新活力。

世界經濟發展經驗證明,新制度催生新技術,創造新產業,造就新經濟。

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幫助創業者向專業化發展,降低交易費用,促進企業問的勞動分工和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及通過區域營銷發展產業集羣,進而構築區域創新網絡。

政府應在税收、政府公共支出等方面對促進產業集羣提供合理政策扶持,鼓勵信息技術對製造業的體系集成。

一是根據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以良好的經濟生態體系,形成要素流動的“窪地”。

二是發揮區域高校科研優勢,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結合,培養、吸引優秀人才,加強職業培訓,為集羣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與人力資源。

三是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干預,加快建立社會誠信體系,營造自由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3.3加強區域創新環境的網絡層次建設

寧波區域創新環境的網絡層次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制度層次建設、文化層次建設和信息層次建設。

區域的社會文化環境主要包括區域內居民的風俗習慣,動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質,主流的價值觀念、社會風氣以及社會關係網絡等內容。

組織目標的模糊性。 篇四

高校承擔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並且總是被一系列的評估者所評估(或者是同一個評估者評估不同的方面),並且這些評估者傾向於運用不同類型的、通常不相容的標準或準繩。由於評估意味着競爭稀缺資源的機會,因此,這些稀缺資源的價值,對於高校整體而言,可能是經費的增加,而對於高校領導而言,可能是政治晉升。

我國高校深深地內嵌在整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環境之中,高校管理仍然表現出和現在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的政治行為色彩。由於高校的領導都被賦予相應的行政級別,他們也因此被納入到更為廣闊的政治晉升錦標賽格局中,晉升錦標賽引起了高校之間的激烈競爭。高校多維任務的實現都是建立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而人才培養目標最為模糊,導致其評價標準也不明晰,高校無法直接確切地證明學生獲得良好教育,教育效果的顯示在時間上是終身的,而且高校所起的`效果很難與其他作用於個人之上的影響相分離。“在理性原則下,複雜組織對那些重要的環境要素所最容易觀察的標準會保持高度警覺,並且強調在此類標準上獲得好評”。因此,高校就會有追求發表論文的數量、獲得的研究基金或研究獎勵數量的內在動力以彰顯自身科學研究水平。高校的這種發展模式並不是孤立的,因為它的主管部門同樣也面臨着類似的評估和考核。高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及其領導也希望在他們那一層次上的競爭中取勝以獲取更多的預算和進一步的晉升。因此對於高校而言,在教師考核和職稱評審中,主要看教師的論文數量、研究基金數量、研究獎勵數量,因此,這些“數量”也就具有相當的正當性和必要性了。這實在不是説這些“數量”反映了或有助於提高高校的質量或其未來發展的適宜性,而是這些“數量”特別引人注目,尤其是上級主管部門的注目

。當一個組織向另一個更有權力的組織主動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時,人們往往稱之為預期從屬或依附(anticipatorysubordination)。這種預期從屬或依附行為會傳遞給高校內部相關管理部門和廣大教師,並在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中體現出維持和擴散這種制度的積極因素。

評職稱論文怎麼寫 篇五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

(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錶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

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彙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説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

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

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共享的認知系統。 篇六

在一種認知下,再怎麼強調科研的重要性都不為過,這種認知就是“科研能促進教學”。因為在這種認知下,強調科研也就是強調高校的存在合法性根基———教學。自洪堡引入“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原則後,學界一直基於良好意願不停地做出誤讀性演繹。似乎沒有哪個例子能比下面這條經典引文更能代表長期以來學界對教學與科研之間良好互動的深信不疑了。“一方面,因與知識前沿的難題搏鬥興致勃勃來到課堂的教師,能夠為學生帶來第二手材料不可能給予的某種東西;另一方面,對一個探索真理的人來説,迫使他用可以理解的術語向一個聰慧的外行闡述他的發現,這是一種有益的訓練”。

隨着科學技術在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後,科學研究成為國家意志和商業需求,政府和企業通過給予豐厚的經費資助和獎勵措施誘導大學利用自身的人才、學科、實驗室以及平台優勢開展國家和商業所鼓勵的科學研究。由於科學研究相比人才培養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給教師帶來鉅額經濟回報,且在學術聲譽的積累和傳播上比人才培養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大學教師為了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會配置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科學研究上。但是,教學是大學的原生功能。可以存在沒有科研的大學,但是大學沒有教學就不能被稱之為大學了。因此,教學是大學作為制度性存在的最基礎的合法性來源。

但是,正如前所述,科研對於政府、大學和教師個人而言,具有見效快、回報高的優勢,基於科研可量化性的科研強激勵機制所導致的“重科研、輕教學”現象就司空見慣了。顯然“輕教學”行為有損大學的合法性基礎。帕森斯(Parsons)強調,“一個組織想要獲得合法性,並因此使自己的社會資源訴求能夠得到認可,那麼這個組織所奉行的價值觀就必須與更寬泛的社會價值觀相一致”。因此,大學面臨着嚴重的人格分裂,一方面要努力向社會呈現自己重視教學的良好形象,比如,“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等這些組織話語為大學提供了審慎的、理性的正式組織結構,是大學捍衞自身合法性的自我標榜,但另一方面基於收益最大化的考慮卻在實踐中將科研置於超越教學的地位。這種“組織結構與活動的脱耦”反映了大學合法性和績效之間的衝突,解決這種衝突的比較穩妥的辦法就是用“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觀點來進行制度化灌輸。

任何觀念在持久性灌輸且缺乏外界積極干預和自由批判環境的境遇下,這種觀點就會成為共享的認知系統且日益信念化與制度化,以至於偏重科研的行為被視為一種自然的和合法的現象,人們也不再把它們與替代性的選擇進行比較,從而嚴重束縛了人們對科研與教學關係的反思與重新評估。倒是國外的學者通過實證研究指出了“皇帝的新裝”。

衝擊了教學。 篇七

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過分強調了科研的績效,而弱化了對教學的要求,再加之高校的收入分配以及相關福利待遇都與教師職稱密切關聯,因此,這是一種對教師將主要精力配置於科學研究的內在激勵。對於教師而言,如果説教學是不可不承擔的,那至少也是可以輕鬆應付過關的。這就是“科研吃教學”的“教學漂移”現象。就連副教授、教授給本科生上課這種天經地義的事情都需要政府紅頭文件來保證,我們能否認教學沒有受到衝擊嗎?

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內核與績效 篇八

在討論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一個流傳甚廣的有關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的故事。

1968年,我在芝加哥大學做助理教授,問大教授D.GaleJohnson關於升級的衡量準則。我問:“文章要有多少才可升級?”答曰:“據我所知,從來不計多少。”再問:“發表的學報聲望計多少?”答曰:“從來沒有想過。”再問:“多取幾個名銜怎麼樣?”答曰:“沒有誰管你的名銜。”“沒有博士也可升級?”“當然可以。”我再問:“一篇文章也沒有發表過,可以升級嗎?”答曰:“可以的。”我又逼問:“連文稿也沒有一篇,也可以升級嗎?”答曰:“那會比較困難,但要是你能多説話,表達你的思想,若夠分量,升級單靠口述是可以的。”

作為經濟學研究重鎮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在這種教師職稱評審模式下,迄今培養了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這種教師職稱評審模式可以被稱為“能力最大模式”,即是以被評審者在評審期內的最大能力為測量對象,若評審期內的最大能力達到或超過職稱晉升的能力標準,被評審者獲得職稱晉升,否則,被評審者的職稱保持不變。這種模式看重的是被評審者在評審期內的最高績效水平。

而在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則呈現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我國高校在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過程中,對於教師在大學的兩項基本職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的表現均有規定,在人才培養方面,除了對教學工作量有明確要求,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以及課程建設等工作上規定得甚為含糊。在一個“教授不願上講台”的潛規則下,完成教學量對於那些想晉升的教師來説實在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在科學研究方面,其要求則是一種硬約束:一是規定了認定期刊的範圍;二是規定了在認定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不能達到在認定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最低數量要求的教師,則不具有參加學校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資格。即使達到在認定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最低數量要求的教師,也只意味着他取得參加學校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資格,最終能否實現晉升,還要看他發表的論文、獲得的科技獎勵通過量化後所得到的分數是否比別人高。

事實上,在科研方面的量化要求構成了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模式的內核。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模式可以被稱為“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即是以被評審者在評審期內的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總和為測量對象,若評審期內的能力總和達到或超過職稱晉升的能力標準,則被評審者獲得職稱晉升,否則,被評審者的職稱保持不變。這種模式認可不同水平績效之間的相互替代性。

也不知何時,我國高校職稱評審制度演變成目前的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在高校職稱評審制度演變進程中,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或許是一開始被採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甚或完全是出於偶然,爾後這種模式之所以得以持續,乃是因為它能使它產生於其間的組織能夠勝過其他組織。我國高校在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奉行的以科研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促進了我國科研論文的生產力,使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科研論文大國。但是,最初的制度發明者們對於這種模式所帶來的弊端是始料未及的。這也正如哈耶克所言,制度是人之行動而非人之設計的結果,亦即無數獨立的決策和行動的非意圖的結果。這種模式也給我國高等教育和學術界帶來嚴重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