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W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多篇】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一

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還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民族文化知識。國小階段是學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較關鍵的時期,在這階段傳授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識字過程中學習傳統文化

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漢字,在識字過程中進行文化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小語文學習階段,學生要學習比較多的生字,在課文量上也比較多,關於傳統文化知識的閲讀內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在教學中可以將這些內容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瞭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是知識的承載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模仿者,為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質,在教學中要注重文字的書寫,只要教師能夠書寫比較好的文字,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認識到文字的美感。由於很多學生的文字書寫方式和教師的差不多,為此,國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書寫的美觀、大方,讓學生感受到書寫的魅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書寫中,不僅能夠學習到相應的書寫知識,還能夠在書寫中感受傳統文化,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習詩文時感受傳統文化

古詩詞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滲透傳統文化,對學生在寫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講解詩文時可以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視角來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誦讀也是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誦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很多的相關知識。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孔子認識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終生憂勞不悔;“憂道不憂貧”,屈原憂國不復興,君不明察,憂“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杜甫也始終憂勞不輟,寫出了驚警後世的“三吏三別”,目的是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孫中山面臨“賊氛方熾”的混亂社會,痛感“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於三十年前”……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民族向前的動力,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築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以此在詩文的學習中更好地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課本內容中感受傳統文化

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課本內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書籍進行學習的,然後再經過現代作家的改編成為教材。因此,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中感受傳統文化。例如《開天闢地》主要是講解萬事萬物的由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又如在《司馬光砸缸》中主要講述的是七歲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成年人的思維,當別的孩子在玩時,他卻在讀書。當有個孩子玩耍掉進水缸裏時,別的孩子都比較緊張,只有司馬光想到用石頭救出落水的孩子。這個故事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從這個故事的學習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還能夠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

四、結語

新課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學中更多地能夠促進學生髮展的要求。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在教學中,可以將識字內容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在講解詩文時可以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視角來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另外,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二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藝術靈感的發源之所,特別是動畫藝術的創作,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入手,汲取優秀的創作思源。動畫創作的前期是動畫造型設計,主要是動畫角色的造型,從角色的形體與色彩兩個方面進行整體塑造。要創造出具有中國韻味的動畫形象,造型設計者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入手,通過借鑑和提煉,把握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賦予動畫作品鮮明的藝術神韻。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動畫造型;設計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中國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澱形成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如水墨畫、陶藝、京劇臉譜、皮影藝術、壁畫藝術、剪紙藝術等,絢麗而豐富的表現元素和表現形式為中國動畫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造型設計素材。綜觀我國優秀的動畫作品,無一不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如,動畫片《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玉皇大帝等角色的造型設計借鑑了中國傳統藝術,如京劇、年畫等,通俗易懂,富含民族特色。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小門神》,從動畫人物造型設計上看,是根據中國傳統民間傳説設計的,使“門神”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觀眾的喜愛;從動畫故事上講,是對門神故事的原型再造,契合了中國民間關於門神的傳説。這就使影片對於中老年觀眾而言是對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的温馨回憶,對於青少年觀眾而言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正因如此,這部影片反響熱烈。近年來,動畫業界重新研究將古老的皮影藝術應用於動畫創作,把傳統的水墨畫與三維技術相結合製作動畫片,等等,都賦予了動畫造型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體現,一方面是在動畫造型設計上借鑑和引用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傳承與發揚。根據現代動畫造型審美特徵,運用現代動畫造型設計手段對傳統文化元素中那些能夠為我們所借鑑的造型設計元素進行進一步的提煉、改造和運用,既能夠將其以新的、現代的方式進行傳承,又能夠使我國動畫的造型富有民族韻味,從整體上提升動畫作品的美感和藝術感染力。動畫創作的前期工作是動畫造型設計,主要是設計動畫角色的造型,從角色的形體與色彩兩個方面進行整體塑造。在造型設計中,設計者應注重對傳統文化元素形與色的借鑑和提煉,把握傳統文化精神內核,賦予作品個性鮮明的藝術神韻。

1、中國式“形”之傳神藝術審美表達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積澱了儒家、道家等多家學派的思想,將其體現在我國的動畫造型設計中,能夠使我國的動畫作品從思想上具有獨特的東方魅力。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以形表意,這與西方遵照現實、追求形象逼真的創作原則不同,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創作出來的動畫形象的藝術風格也必然有所不同。西方繪畫講求透視關係和逼真寫實;中國繪畫中對人物的表現遵從“肩擔兩頭,立七坐五盤三半”之説,對人物面部有“三庭五眼”的劃分,臉型則可用八個漢字概括,即“國、目、田、甲、由、申、用、風”,生動又形象,更加註重以形寫神。如《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動畫形象設計,為了突出孫悟空的機靈聰慧,造型設計者有意識地將孫悟空的形象進行了誇張的變形,並藉助中國傳統藝術京劇中的人物形象和動作設計,在孫悟空的面部中心用心形的紅色色塊將其鼻子、嘴巴和眼睛統一起來,加之設計出長腿細腰、虎皮短裝,將孫悟空的機靈表現得淋漓盡致。

2、中國式“色”之傳神藝術審美表達在動畫造型設計中,色彩對於表現動畫角色的個性特徵和傳情達意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色彩的使用上,東西方也有各自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原則,西方藝術家講求對色彩和光線的嚴格把握,任何微妙的光線變化都不容忽視,對逼真性、寫實性有着近乎苛刻的重視;而中國傳統藝術更加重視韻味的主觀表達,如中國傳統水墨畫,畫家可以不考慮光色等方面,更加註重以筆墨塑造形象,通過墨的濃淡乾濕、線條的起承轉合、筆觸的輕重等抒發情感。如,《小蝌蚪找媽媽》就利用了傳統水墨畫元素,將遊動的小蝌蚪表現得淋漓盡致。

結語

我國動畫只有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探索,才能在世界動畫舞台上大放異彩,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運用更是大勢所趨。我國的動畫造型設計者只有充分、深入挖掘我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並將其體現在動畫造型設計中,才能夠以更加形象和直觀的方式傳承、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並引領中國動畫的發展。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三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有着特定的內涵和主導地位,其基本精神肩負着一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着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攏着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本文着重從文化含義、分類、功用以及中西文化差異幾個角度論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表明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繼續繁榮和發展我們的民族文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西文化差異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

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有着特定的內涵和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肩負着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着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攏着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社會起源、發展和演變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具有獨特文化風貌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創造的民族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古今中外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從前,我們誰也不會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們的倫理更完善、立身處世之道更先進的民族存在;現在,因為東方中國的出現,使我們覺醒了。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等人在思想啟蒙運動中,也高舉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以反對宗教神權,反對封建王權。

他們對中國崇尚理性的道德觀念甚為推崇,甚至著文主張歐洲各國政府必須以中國為範本。

現代學者餘秋雨也在《千年一歎》寫到:“中國就像是一個兩千多歲的老人,今天他還在和眾多年輕人一起跑在世界的田徑賽場上。”

一、文化的含義

在中國,文化是一個古老的詞彙。

“文”的本義是指由各種顏色交錯而形成的紋理,後來引申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文德教化等。

“化”的本義是生成、造化,指事物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後來引申為教行遷善等意義。

“文”與“化”聯用最早見於《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運行的自然規律,如冬去春來、風雨雷電等。

“人文”,指人際之間縱橫交織的社會關係、人倫規範和風土民情等。

這裏的“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繫,已經具有“以文教化”的思想。

西漢以後,“文”與“化”才合成一個整詞,如西漢劉向的《説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文選・補之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這裏的“文化”,或與天造地設的自然對舉,或與無教化的“質樸”、“野蠻”對舉。

總的來看,我國古代“文化”一詞的本初含義偏向於人類的精神領域,是一種人文文化,屬於狹義文化的範疇。

我們現在常用的文化一詞,源於西方拉丁文cultura。

原形為動詞,含有耕種、居住、練習、注意等多重意義。

英文寫作culture,表示栽培、種植之意,並由此引申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

由此可見,西方“文化”一詞比中文“文化”的含義寬泛些,包括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含義。

“文化”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中國大百科全書》説:“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廣義文化涵蓋眾多的領域,包括認識領域(語言、哲學、科學、教育)、規範領域(道德、法律、信仰)、藝術領域(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器用領域(生產工具、日用器皿以及製造它們的技術)、社會領域(制度、組織、風俗習慣)等。

幾乎與人類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和文化密切關聯。

因此,廣義文化又叫“大文化”。

狹義文化是指人類在實踐中所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包括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

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狹義文化專指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

因此,狹義文化又稱“小文化”。

二、文化的分類

一般情況下,文化研究者往往從不同的視角對文化的結構作出不同的分類。

例如:從時間角度,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等;從空間角度,分為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從不同的社會功用角度,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等;從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角度,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四個層次等。

其中精神文化,又稱“心態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藴育昇華出來的價值觀念、知識系統、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等。

心態文化又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部分。

社會心理是指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和思想面貌,如人們的情緒、願望和要求等等。

社會意識形態則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由科學家、作家、學者對社會心理進行歸納、概括、整理,用物化的。形態如著作和藝術品把它們固定下來,並跨時空傳播,留傳後世,如文化典籍,世界性的名著名畫等。

文化結構無論如何劃分,核心都是價值觀念的問題。

無論是哲學宗教、科技教育,還是文學藝術、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都折射出某種價值觀念,反映出一個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特徵,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最根本就在於價值觀念的差異。

三、文化的功用

人類由於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創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蓋的範圍內和不同的層面發揮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1)整合功用。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羣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

社會羣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

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功用。

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

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迴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

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着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着某種秩序的形成。

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四、中西文化之差異

當今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交往日益繁多,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關係密切。

但是,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環境發展過程中形成各自主要特性,產生了差異。

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體現在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規則和習慣。

(一)文化內涵不同

根據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形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兩者分別歸結為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於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象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四

中國傳統文化是經過歷史積澱後形成的一顆璀璨明珠。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分析,將傳統元素提取並應用於現代設計當中,不僅能夠將傳統文化發揚並傳承,而且對其也是有效的保護。本文通過對現代玩具中傳統元素設計理念方式的實例研究,旨在對玩具設計師以及其他領域的相關設計者產生一定的指導作用。

隨着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股新的風潮,“復古文化”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並愈演愈熱。那麼,在這樣一個良好的背景下,如何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以此推動產業的發展並弘揚中國傳統特色與風格,成為了研究的重點。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關係

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中出現了很多經典的藝術形象,按照表現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平面藝術和立體藝術兩大類。對於現代設計來説,在設計過程中完全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很多元素進行再創造,例如我們可以將傳統紋樣的造型進行提煉並塑造,然後將其運用到裝飾設計上,以表達出設計的文化內涵。

產品的設計理念是設計的核心與靈魂,是產品實現“存在”的基礎。現代的產品承載的不再只是單單的功能和形態,它更是成為了設計理念的載體。下面僅以產品設計中的玩具設計為例,進行4種融合傳統文化的設計理念的分析:

(1)表現傳統元素的設計理念。

玩具的形象感,是它本身給予人最直接的感受,或英姿颯爽,或憨態可掬。這些形象一直被賦予着特定的象徵代表意義,將它們進行玩具化的設計,設計出的產品能夠更被消費者所接受,產品也可以使其產生形象背後的聯想。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的設計是典型的代表。五個形象中有四個都是來源於中式的動物形象:熊貓,燕子,羚羊,鯉魚。福娃貝貝的設計靈感源自傳統年畫,魚紋紋理,水波紋理,寓意着繁華景勝;福娃晶晶自然是大熊貓的形象,而它頭上的配飾形象取自於傳統瓷器的蓮花形態,寓意着歡樂;福娃迎迎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藏羚羊,寓意着健康;最後的妮妮的設計靈感是傳統的雨燕,寓意着幸運。

(2)材料選用的設計理念。

材料的選擇運用是現代玩具設計環節中需要十分重視一項,對於材料的選擇及其運用,都是需要考慮的重點。中國傳統材料元素包括竹材、木材、陶土、絲綢等,其實我們小時候在街邊經常看見有竹編手藝人,用竹子在進行各種動物,植物形象的編織,這便是傳統材料在玩具中最原始最基礎的體現。所以在人們的心裏,傳統材料大多和傳統手工藝聯繫在一起,但現在有了高科技的生產水平,再結合傳統的文化底藴,工業產品也和老式的手工藝品一樣精緻和富有情趣了。

現在在北京三里屯商業中心裏,矗立着很多中國設計師和德國阿迪達斯公司合作的玩具人偶雕像,這些雕像無一不時尚可愛,充滿現代流行的元素,但是他們的材料全部是用中國傳統瓷器燒製的,這樣的玩具設計,就是把傳統元素和現代玩具最完美的結合。

(3)融入歷史故事的設計理念。

在漫長的歷史積澱中,形成了許多的傳説、故事,以這些文化資源為素材將其與玩具設計相結合,能夠使兒童在遊戲中對傳統文化耳濡目染,起到學習的作業。同時對傳統文化也有起到了傳承作用。

風靡桌面遊戲界的一款名為“三國殺”的桌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以三國的歷史為文化背景,將其融入進桌面遊戲,以一種全新的模式向玩家展現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三國人物形象和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三國故事。“三國殺”中每一位遊戲角色的技能都能在他的生平事蹟或性格特點中找到設計原型。很多遊戲玩家本身並不瞭解三國知識,但卻從遊戲中獲知了諸如“刮目相看”、“草船借箭”等典故。

(4)體現思想的設計理念。

其實,傳統文化不一定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思想,也是一種文化,中國文明中有很多深藏其中的文化,藝術及哲學內涵,例如那些著名的古代哲學思想。所以,傳統文化元素並不能僅只是簡單的複製挪用到現代玩具設計當中,而是應該在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提煉概括出其中的精髓,然後通過現代設計方法給予它全新的內涵。

七巧板、九連環、華容道、魯班鎖是智力玩具中的典型代表。啟迪開發智慧是玩具功能重要的一項,而智力玩具中包含的“以退為進”、“此消彼長”等哲學思想,而這些思想通過人們對玩具的把玩,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對人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結語

本文從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關係入手,歸納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玩具設計的融合運用,總結出了能夠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玩具設計的四種設計方式理念。

玩具作為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藝術所共有的普遍特徵,同時還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內涵。玩具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的意義。將玩具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從小認識瞭解傳統文化,並在其中耳濡目染,從根源上進行文化的傳承發揚,也是為了創造具有傳統特色的現代玩具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五

1現代廣告設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其中包含藝術哲學、宗教信仰以及文學文化等,這些組成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缺一不可,在本質上特別注重和諧統一。例如:道家文化主要表現為淡泊飄逸、古樸天真,儒家文化主要表現為崇高肅穆、尊奉天命以及莊嚴典雅。從整體上來看,不同文化在藝術形式上追求的是一種內在美。中國傳統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藝術文化,這種藝術文化對於現代廣告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廣告設計的發展呈現逐漸加快的趨勢,具有十分明顯的商業性質。廣告設計作品在初期傳播的時候,就已經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性元素;現代廣告設計作為一種藝術文化,必須具備相應的審美觀點與文化特性,因此,廣告設計作品若是想要獲取大眾的一致認可,就需要與傳統民族文化審美觀點相符。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作品中主要闡述的是精神意識與主觀思想,廣告設計作品需要面向的是社會羣體,是經濟效益的一個具體體現。現代廣告設計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取相應的思想文化,還能夠將傳統文化展現出來。所以,傳統文化對於現代廣告設計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現代廣告設計過程中必須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現代廣告設計的合理性。

2現代廣告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分析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也是一個民族的立足之本。現代社會文化中,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在人們的現代生活與精神生活中構架了一個橋樑,中國傳統文化具備的藝術魅力,增強了現代廣告設計對於時代信息的傳達。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在現代社會中依然佔據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對於當代中國文化仍舊有着一定的影響。從某個方面上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在人們的生活意識文化中已經有所滲透,對於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均有一定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自身獨特的方式傳承着,因此現代廣告設計不可能脱離傳統文化而獨立存在。

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有着自身獨特的風情與特色,文化呈現多元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民族特性,從石器時代開始追溯,由彩陶紋樣→兩漢石畫像→壁畫,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放至今日,仍然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因此,現代廣告設計人員應當充分重視這些古老文化元素的合理運用,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廣告設計中具備的作用能夠進一步得到發揮,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標準,特別重視天人合一、神氣合一,同時也重視現實道德規範與生活慾望的有機結合。這些傳統美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我國廣告設計。

2.1現代廣告設計中中國畫筆墨藝術特點的應用

中國畫筆墨特別重視神韻,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之一,賦予繪畫作品事物生命。現代廣告設計在發展過程中,水墨藝術特點逐漸增多,正處於一個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筆墨繪畫藝術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展,是現代廣告設計追求藝術性的主要體現,廣告設計作品中對於中國畫筆墨的應用,能夠給大眾在視覺上產生巨大的衝擊力,達到的藝術效果十分精湛。例如:我國著名運動品牌李寧的一個廣告設計作品中,通過中國畫筆墨中的頓筆與挑筆的形式效果,與廣告主角的中華武術動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展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幾乎無與倫比。

2.2中國書法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是歷經幾千年沉澱下來的一種漢字文化,也是世界古老文字歷史中唯一一個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從漢字符號自身具備的特點來看,漢字符號有具有獨特的性質。中國書法特別重視線條美,線條美主要體現在書法的氣勢力量與形體姿態上,不同書法中藴藏着不同的情感意境,這就是中國書法藝術。我國很多優秀的廣告設計作品中均應用了書法,有效借鑑了書法中的藝術魅力,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微,五個大字“舞動的北京”的設計完全結合了書法與藝術。中國書法具備的文化藝術魅力對於中國現代廣告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現代廣告設計中對於中國書法的應用,充分展現了現代文化氣質內涵,使廣告設計作品進一步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

3結語

現階段,我國廣告設計藝術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中華傳統文化是現代廣告設計藝術的重要支撐。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廣告設計的源泉,是廣告設計創意產生的重要來源,大多數廣告設計方案均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借鑑的相關內容,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滲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現代廣告設計應當重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確保廣告設計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協調統一,在現代廣告設計理念中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六

1、以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兩重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切東西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好的一面應當吸收,而壞的一面則應拋棄。但是由於每件事物,每個人,每種理論都有這種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説,每件事物,每個人,每種理論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壞的。傳統文化本身具有精華與糟粕兩重性的特點,我們需要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

(2)中國傳統文化既然是一種傳統,它就必須要隨着時代的變化而實現現代化,否則,它就不能得到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根據傳統文化本身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部分,能夠更好地發展,並儘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來彌補傳統文化中不足的一部分,使其發展得更加完善。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存在兩重性,致使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既有豐富發展,又有消解異化。所以,我們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既肯定又否定,以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它;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理論也需要不斷創新與發展。只有在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中,才能促進自身的完善,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創新與發展,成為適合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2、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着中華文化的崛起。這種崛起,也必然要求讓我們中國特色的文化給多樣化的世界文明注入活力。文化的崛起,不僅僅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並吸收和借鑑其他一切文化的優秀成果,以構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3、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隨着以知識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中,思想文化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各國逐漸認識到,在和平發展的年代,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無形的爭鬥中,思想、意識形態,起着決定性作用。西方打算用和平演變,也就是用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思想、意識形態,通過文化滲透,去取得資本主義世界的勝利。特別是在當今文化產業興起,這種文化滲透,通過文化產品以及各種媒體,潛移默化的把西方的價值觀、意識形態滲入中國,而給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帶來嚴重挑戰。這要求我們,在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應學習借鑑西方文化,批判吸收西方馬克思主義乃至西方馬克思學的一些積極成果,但不能全盤吸收,盲目借鑑,我們要不斷增強抵禦西方思想滲透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4、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意義

4.1有利於豐富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特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千年來的寶貴財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傳統文化為馬克思主義發展提供豐富的民族性語言和豐富的思想寶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實事求是思想、和諧思想、民本思想等。不斷促進馬克思主義體現時代性與民族性的特徵,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4.2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

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中華民族為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奮鬥拼搏。價值觀的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互動關係促進了中華民族價值觀的建設和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繼承與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點的中國化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互動的成果,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維繫社會健康協調運轉的精神紐帶、推動社會不斷髮展的精神動力、指引社會前進方向的精神旗幟。我們必須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基礎上,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七

【摘要】中華民族有着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道德對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與民族性格的養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將這份珍貴遺產融入到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不僅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能夠促進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步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找準傳統文化美德和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點,本文主要分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以及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對策。

【關鍵詞】傳統美德;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對策

傳統美德作為現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礎,對於整個民族的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傳統文明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有機幾何對於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均可以起到積極的效用。

1、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與外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累積的優秀道德傳統,這不僅是歷史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當代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古到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都貫穿在我國傳統的文化道德之中,這也是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如三國時諸葛亮的憂國憂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追求、明清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思想、譚嗣同挽救國家的英勇獻身精神等,這些追求與行為都藴含着深深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精神共同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寶貴思想。

1.2 為民族、國家的奉獻精神

在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強調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以集體、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詩經》中的“夙夜在公”、“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中的“舉公義”等等,都是強調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崇高理想,這種思想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區別。

1.3 仁愛寬厚的人際關係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強調仁者愛人的思想,孔子也將“仁”作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思想都是“仁愛”的體現;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愛人無差”、“愛人若愛其身”的思想。這些思想對於加強民族團結、協調人際關係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1.4 尊敬父母、尊老愛幼

早在《尚書》之中,就提出了“義父、母慈、兇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這些道德思想,除了維護封建等級思想的糟粕應該拋棄之外,其他的思想對於改善人際關係,維護社會安定都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這些思想依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實際上,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隨處可見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積極作用。

1.5 吃苦耐勞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張,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前提之下,每個人都應該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嚮往理想的人格,“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捨身成仁”、“臨財勿苟得,臨難勿苟免”等均是傳統道德吃苦耐勞精神的重要體現,這些精神均凝聚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品質。

1.6 尊師重教的精神

教師是傳播文化的使者,每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在封建社會之中,幾乎每個人家庭的正廳都擺放着天地君親師位,將教師的地位與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師重教成為一種永恆的思想,也是傳統文化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7 謙遜禮貌的精神

“滿招損、謙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很多成就卓然的為人都依然保持着謙遜禮貌的美德,他們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將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閃光點之中,積極的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創造成就顯著,但是依然讚賞初唐四傑的成就,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窮”,稱讚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這種尊重他人的行為準則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美德。

1.8 強調正身,為民執法

在封建社會,雖然法律制度並不健全,但是卻有着公正執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便是公正執法精神的重要體現,魯迅也曾經説明:“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在我國的轉型階段,弘揚公正執法的精神,嚴格的依照法律來辦事對於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2、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方式

第一,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也有的區別,在歷史的變革下,兩者都是不斷髮展的,為了促進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必須要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繫與不同,正確的處理兩者的關係,取精華、去糟粕。

第二,重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在現代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於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黨政幹部建設工作,黨政幹部需要意識到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結語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繼承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的精華,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定能夠全面的推進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八

新世紀隨着高等教育發展的多元化,師德水平建設越來越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發展和提升。當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佈中,針對加強師德建設提出:“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時期,構建和諧師德勢在必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以傳統文化的精髓理念來規範和引導當代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示範,是促進當前師德建設的有機載體。

一、當前師德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1)主流引導思想與現實環境差異的錯位。

結合當前諸多高等院校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的“謙虛謹慎、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價值座標柔性有餘、剛性不足,並不被所有老師所重視。思想宣傳中的“蠟燭觀”、“安貧樂教”和“義利觀”,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當前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難以作為教師道德評價的指導思想和普遍標準。

(2)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和個體素養的錯位。

《三字經》雲:“教不嚴,師之惰”。由於高校教師的個性特點和認知特點的差異,他們對於道德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從個人素質的結構看,高學歷並不一定等於高素質,因為文化代溝差異和個人經歷不同,帶來思想上的共識性偏差,對師德的理解也會出現失衡。所以從長遠來看,高校師德的建設既是高校發展中的基礎性問題,又是一個長效機制問題。

(3)師德評價指標體系與實際操作的錯位。

長期以來各高校都很難對師德進行量化考評,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在課堂教學評價以外,社會對他的師德評價往往受到教師個人行為的影響,而不是依照合理的評價指標來評判,因此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對師德體系監控帶來了弱化。

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高校師德建設的意義

(1)有利於整合高校多元化的教學價值取向。

隨着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思潮的多元化,作為師德的要素,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將對學生人格、各種能力的培成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羣之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起着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良好思想道德是學生思想行為的指向標。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那樣,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指路人,不在於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於他對人的態度———對學生、對未來公民的態度。

(2)有利於高校教師追求高尚的和諧師德境界。

從“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中體悟師生關係的平等性;從“善利萬物而不爭”中感悟師德的無私性;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中,洞悉師德的曠達性。和諧師德境界之無私性———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借用老子講水性,這裏以水的性格比喻師德,因為水有兩大善性:善利萬物———就是奉獻精神;處下不爭,是指奉獻精神之上的一種更高境界———無私,這正是師德的生動寫照。

(3)有利於規範高校師德制度性建設。

古人云,“國之制度典禮,實皆為道德而政”,“國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由此來看,道德和制度是相輔相成的。在學校,師德建設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它不能僅僅依靠輿論宣傳和教師的自我修養,一定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予以保障。而制度建設應當體現目標的指向性和理論的引導性。作為一種比較系統、完整的價值觀(當然前提是符合當代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於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建設長效的師德教育機制、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等具有普遍的規範和引導價值。

三、傳統文化價值體系對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思考

(1)傳統文化價值體系應成為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教師的師德培養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前提下,在堅持尊重差異、提高能力的同時,加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建設,以教師自身的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格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學生。

(2)創新機制,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教育和引導教師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和義務。把師德培養作為與日常教學研究和教研活動相結合、相匹配的長期素養教育和品性教育。

(3)師德建設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學這泓深潭要澄碧如鏡,藏珍藴寶,就必須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的理念,不斷加強師德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師德境界,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九

傳統文化是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一代代的積澱,是文化的“活靈魂”。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來説,它所屬的文化傳統都具有生命的意義。“文化”就是“生命”,“傳統”就是“我們”。分別言之,“傳”乃是通過給出文化基因而在時間上實現延續(複製和再現)而實現的文化整合,“統”則是通過提供文化原型而在空間上的涵攝(識別和選擇)而實現的文化整合。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宏富,是一個多面體,是連接過去的現在和奔向未來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來自儒、釋、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長生不死,重養生;儒家重修身,講修齊治平,其思想對於提升道德水準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調適心理、培養人生智慧方面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資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對於提升當下人們的人文素養多有助益,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説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在今天仍發揮着作用。

文學家郭沫若先生在評論孔子的時候説:孔子的最大貢獻是對人的發現。孔子以後的儒家主要是進一步回答“什麼是人”,“怎麼做人”和“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是人呢?西方比較注重理性,對人的定義是:有理性的動物。中國儒家比較重視仁義道德,所以對人的界定是:“人異於禽獸者幾稀”(人和動物的差別不大),主要區別在於人有仁義禮智“四端”。怎麼做人呢?首先是自身怎麼做的問題,要做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有人格的人,堂堂正正的人;其次,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成為對家庭、社會、國家有用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至於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就是如何處理好個人與民族、國家的關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憂患意識”和“擔當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及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至今仍鞭策人們勤奮上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別對應於真、善、美,“天人合一”即求真,“知行合一”即致善,“情景合一”即審美。不同民族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這沒有什麼不同,但不同的是每個民族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實現真、善、美的追求。中國就是通過這三個“合一”來追求真、善、美的。《易傳》上有兩句眾所周知的話,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很恰當、很凝鍊地概括了中國文化傳統所藴含的剛柔相濟、陰陽互補的關係和內在結構。它既是個體人格特徵,同時又是整個傳統文化的特徵。自強不息表達的是剛健進取的品格,厚德載物則體現著寬容敦厚的品格。

從社會發展的現實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對檔案工作者職業素養的塑造與支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檔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貯存、延續、傳播者,也是文化的選擇、吸收、加工者,檔案工作者既經過了社會文化發展的傳遞歷程,又經受了文化傳遞歷程中的心理淨化。因此,從服務與文化的功能來分析檔案工作者與文化的關係,可以這樣講,檔案工作者保存、傳遞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檔案工作者。檔案工作者經歷了傳統文化的滲透後,能夠積極促成一種振作而不是倦怠的精神狀態,促成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於寂寞、勤於奉獻的文化模式。這種模式在檔案工作者職業行為中體現得既充分又微妙,既體現出中國檔案工作者的共同心理,又不為別種民族、社會不同的文化所具有,並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相對穩定併為其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價值體系、行為準則和思想作風。

我們可以在本民族文化基礎上看到檔案工作者所特有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心理與性格;在中國文化背景中看到檔案工作者少説多做、低調實幹行為形成的歷史因素,也可以恰當地解釋檔案工作者所特有的高志功低物慾的思維方式;對於檔案工作者的服務實踐過程來講,中國傳統文化既可以在新形勢下弘揚民族的優良傳統,幫助檔案工作者認識分析一些行為中的陋習與弊端,以便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並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調節,還可以進一步塑造當代檔案工作者的完美人格,塑造當代檔案工作者“道德、表率與和諧”和“敬業、責任與擔當”的良好職業素養。這種職業素養,是檔案工作者繼續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檔案工作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為國家檔案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