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教學論文

課程標準下國中生物課教學與會考的有機結合

欄目: 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摘要:生物是會考的科目,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國中生物教學模式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創新教學模式時新型技術運用不當,都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影響,將會考與國中生物教學有機結合,對於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具有重要價值。此次研究就課程標準下國中生物課教學與近4年會考有機結合展開綜述。

課程標準下國中生物課教學與會考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課程標準;生物;會考;結合

生物是國中的基本學科內容,在國中生物的課程教學中,結合會考的考點,根據考試目的,選擇性的利用相關教學資源,調整教學方法,利用課堂教學的導向性,反思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到達預期課堂教學目標,以此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生物教學方法[1]。

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標準下的理念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知識的接受者和教學效果的檢驗者。生物思維是一個系統的框架結構,所以通過主要問題的探究可以連接各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2]。因此,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教師在實施參與式教學時應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課程,並進行鍼對性的教學。在課程設計中,通過教材中的實例展示教學內容的現實意義,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生物技術這個考點,2017年第8和2019年第19題的酸奶發酵、2018年第4題的釀酒、2020第7題的轉基因技術連續4年都考到,在講解生物技術的發展時,可以把當前的生物技術發展與前沿的科技新聞結合起來,通過延伸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設計課程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教學手段,結合會考考點,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和輔助教學工具,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比如,在學習“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的相關考點時,可以利用三維模型從視覺效果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二、合理進行作業設計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知識內容設計作業,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鞏固率。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安排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不同類型的問題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多項選擇題,雖然題型小,但知識覆蓋面廣,可以測試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應用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等。國中生的學習負擔較重,為了減輕負擔,大部分作業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3]。但每節課時間有限,可以給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只有5到10分鐘,在有限的時間裏,教師必須根據本課的知識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模式對學生進行培訓。

例如,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考點中,2017年第28題、2020年第4題連續兩年考到製作洋葱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2019年第23題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實驗現象都考到,我在教學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體的器官、系統”中,當學生在製作口腔上皮細胞片時,操作如下:用紙將玻璃片擦拭乾淨,用消毒牙籤輕輕颳去口腔內壁,然後塗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載玻片上。本題有兩處錯誤,一是應用“紗布”擦拭,二是將“清水”改為“生理鹽水”。這很容易與“練習使用顯微鏡”中擦拭目鏡、物鏡和“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相關知識點混淆。教師結合會考考點,對於更多的知識點,應該設計填空題,測試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這樣學生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進行練習,牢牢掌握所學內容。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悦,實現全體學生共同進步[4]。

三、合理設計實驗情境

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國中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在教學中引入實驗,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設備的操作方法和實驗探究技巧尤為必要,2017年至2020年第34題探究實驗一般佔到6分至8分。創設實驗情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國中生物知識往往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理解難度較大[5]。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科學選擇素材創設教學情景,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示生物知識,有效地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教師應注重生物知識的應用性原則,縮短學生與生物知識的距離。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探究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顯微鏡這個考點在2017年第28題製作並觀察洋葱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2018年第11題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都有體現。在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學習顯微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鑑以往的教學經驗,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實驗步驟,運用視頻使學生了解過濾的注意事項,提高學生對整個實驗的掌握能力。在實驗操作中,教師結合會考考點,重點為學生展示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取鏡。一隻手握住支架,另一隻手握緊鏡臂,把顯微鏡放在離實驗台邊緣約7釐米的地方,安裝目鏡和物鏡。第二步: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先對準光圈,切勿用手移動物鏡,然後將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隻眼睛觀察目鏡,旋轉反射鏡,使光線到達目鏡。第三步:觀察。在載物台上放置將要觀察的玻片樣品,標本對準通光扣中心,旋轉粗準焦螺旋使鏡頭降低,直到物鏡接近玻片(先降後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操作過程,並細心進行觀察,充分發揮情景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提高自身的實驗能力[6]。

四、合理利用思維導圖

在生物會考複習中,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升效果,通過思維導圖系統化的對知識點進行串聯,讓學生對於國中生物的會考複習考點有個整體的認知,加深學生的理解。2017年第30題和2019年第29題都是四個系統綜合題、2020年第27題動物分類和29題人類與傳染病的鬥爭史題都是思維導圖引申題。

因此在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繪製思維導圖,根據繪製的生物思維導圖有規律的進行記憶。將組織細化為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將系統分為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和生殖系統等等,使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之間相連接,通過逐層的思維導圖製作,可以更好的協助學生的思維認知,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系統化的生物知識框架。

五、合理運動現代化教學工具

國中生物涉及面較廣,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難於認知新知識。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微課教學等已經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通過實踐表明,運用現代技術與國中生物教學緊密結合,可以有效地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能有效降低難度,使學生對課本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微課可以有效地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視頻容量小。每個視頻都是一個小知識點,結合微課教師可以詳細解釋知識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突破生物難題。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個考點在2017年第32題人類的直髮和捲髮、2018年第32題豌豆種子圓形和皺縮、2019年第32題豌豆花的位置、2020第32題桔小實蠅蛹的顏色的遺傳規律都有體現。我在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採用“照片連連看”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些家庭照片,讓學生尋找父子(女)、母子(女),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遺傳現象。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國中生物教學,能將課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具體化,能有效減低難度,使學生對課本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

六、關注對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

如健康的生活這個主題的相關考點在2017年第31題抗生素、2018年第31題埃博拉病毒、2019年第26題水痘、2020第29題人類與傳染病的鬥爭史中都有體現。像今年就可抓住新冠肺炎這個熱點,課程標準要求關注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突出成就和熱點問題,其實就是對生物學發展進程的關注,能更好地認識知識和技術對人類以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初步培養將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的情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與會考的有機結合既能滿足課程標準下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又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髮散生物思維,培養生物綜合能力,從而取得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亞平.新課改下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20,(4):81.

[2]潘汝薈.提高國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J].亞太教育,2020,(7):69.

[3]高小豔.淺析互聯網時代國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J].學週刊,2020,6(6):141.

[4]初亞傑.新會考政策下國中生物實驗教學淺析[J].學週刊,2020,6(6):69.

[5]張樹娜.淺談國中生物課堂中的創新性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4):102,104.

[6]葉東就.如何有效開展國中生物科學探究活動[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