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護理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4.08K

護理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護理學論文 篇一

一、慢性支氣管的自己護理

1 對患者的一般護理

1.1讓患者戒煙:對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來説,一方面要求他們戒煙,另一方面還要他們避免被動吸煙,這是由於煙中還有許多有害的化學物質,比方説含有焦油、比方説含有尼古丁、比方説含有氰氫酸等,這些有害物質會作用於患者的植物神經,引起患者的支氣管痙攣,使得患者的呼吸道阻力增加;另外,還會導致患者的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出現損傷,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纖毛也出現損傷,導致患者的支氣管粘膜分泌物增多,導致肺的淨化功能降低,容易導致病原菌在患者肺部的繁殖,病原菌在支氣管內的繁殖,導致患者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1.2提醒患者注意保暖 提醒患者尤其是在氣候變冷的季節注意保暖,不要受涼,這是由於寒冷會使得支氣管的防禦功能降低,也會引起支氣管平滑肌反射性地收縮、導致患者的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導致患者的的分泌物排出受阻,繼而引發繼發性感染。

1.3提醒患者加強鍛鍊:對於患者來説,在緩解期,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使得機體的免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自己的心和肺的貯備能力得到提高。

1.4提醒患者預防感冒: 提醒患者注意個人保護, 提醒患者預防感冒發生,對於有條件的患者來説,要進行一些耐寒鍛鍊,能夠幫助他們預防感冒。

1.5提醒患者做好環境保護:患者需要避免刺激物對呼吸道的刺激,比如煙霧和粉塵以及刺激性氣體,這樣可以降低誘發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

2 飲食護理

2.1提醒患者喝牛奶,對於那些患慢性支氣管炎又喜歡抽煙者來説,喝牛奶有益。這是因為和抽煙但不喝牛奶的人,那些抽煙又喝牛奶的人,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機率降低顯著。因此如果患者控制不住不吸煙,需要適當地引用牛奶。

2.2提醒患者多喝水,以便化痰。

2.3提醒患者多喝蔬果汁,對慢性支氣管炎來説,果菜汁有較好的療效,果菜汁一方面能止咳化痰,另一方面還能補充患者體內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對患者的疾病康復非常有益。患者可以嘗試將生蘿蔔和鮮藕以及梨子切碎,然後絞汁,然後再加上蜂蜜進行調勻,之後服用這種果汁。這種果汁會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個人的熱咳和燥咳現象產生顯著的療效。

2.4提醒患者多吃青菜

提醒患者,每餐可適量多為自己攝入一些蔬菜,每餐可適量多為自己豆製品,多食用白蘿蔔和胡蘿蔔,多食用綠葉蔬菜等食物,這些食物都是清淡並且容易消化,有利患者的康復護理。

2.5提醒患者應避免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皆應禁忌,那些辣椒和生葱,生蒜和胡椒,都是一些助火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對患者的津液損傷,因此對這類食物需要絕對禁忌。患者也不宜食用那些生冷和過鹹的食物,辛辣和油膩的食物,也不宜食用煙酒等物品,這些物品有刺激性,會導致症狀加重。

2.7提醒患者多吃止咬平喘食物。患者可以平時多食用一些止咳和平喘的食物,祛痰和温肺的食物,以及健脾的食品。這些食物包括:白果和枇杷,柚於和北瓜,山藥和栗子,以及百合和海帶,還有紫菜等等。①百部茶的製法:使用一百克百部,五百克蜂蜜,五千克清水,首先,使用清水煎煮百部,一直到以前毫升,然後將渣濾去,再向其中加如蜂蜜,採用慢火進行熬膏,讓患者在飯後沖服這種茶,每次沖服一到兩湯匙,讓患者每天服用三次。這種茶對那些發生慢性支氣管炎,並且久咳不愈的患者有良好的療效。②靈芝茶:取二十克靈芝,讓患者連續煎服三天,可以對患者的咳嗽和祛痰產生良好的療效,也可以緩解患者的氣管平滑肌痙攣。保健藥膳包括:①杏仁芝麻羹:首先,為患者炒等量杏仁和炒芝麻,搗爛之後讓患者每次服用六克,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時用開水衝調,這種食物可以幫助患者止咳潤肺通便,尤其適用老年人。②燕窩粥:採用十克燕窩,一百克粳米,五十克冰糖。將燕窩浸泡在温水中使其變軟,去除其中的污物,再將其放到開水碗中,再發,然後取適量的粳米,向其中加三碗水,採用旺火燒開之後改成文火慢熬,大約熬製一小時之後,加入冰糖,等到其中的糖熔化後,就可以讓患者服食。這種藥膳可以治療那些肺虛久咳患者。③食用蘿蔔杏仁煮牛肺:使用五百克蘿蔔,十五克苦杏仁,二白五十克牛肺(或豬肺),適量薑汁和料酒。首先將蘿蔔切塊之後,將苦杏仁去皮和尖。然後用開水燙過牛肺,再採用薑汁和料酒,在旺火下將其炒透。然後向沙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再向其中放入牛肺,放入蘿蔔,放入苦杏仁,將其煮熟就行了。讓患者每週兩到三次吃牛肺並且飲湯。這個藥膳的功效在於補肺和清肺,也能夠降氣和除痰。這個藥膳適用於肺虛體弱的患者,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冬和春季節尤宜適合選用。④杏仁核桃:九到十二克姜,十五克南杏仁,三十克核桃肉,適量冰糖。首先搗爛上三味重要,再向其中加入冰糖,將這些藥物放入鍋內,將它們燉熟。讓患者每天服用一次,並且連服十五到二十天。這道藥膳可以起到散寒化瘀的作用,能夠補腎納氣。這道藥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屬寒證的患者。⑤潤肺銀耳湯:採用四百克水發銀耳,一百克荸薺,十克甜杏仁,三十克桂圓肉,適量姜,適量葱,適量精鹽,適量白糖,適量植物油,適量玫瑰露酒,適量味精,先削荸薺的皮並洗淨,將其切碎後放入砂鍋中,然後加水煮兩小時之後,取汁進行備用;去除甜杏仁皮,加入開水鍋中,煮大約十分鐘,然後使用清水將苦味漂去,在碗中加一百毫升清水;洗淨桂圓肉,將它們與甜杏仁一起,放入籠蒸當中蒸五十分鐘,然後取出並且備用。隨後再將銀耳放置於沸水中煮,在片刻之後將其撈出。然後炒鍋置中火上,向其中加適量植物油,適量葱,適量姜,適量精鹽和適量水,然後再將銀耳放入其中煮三分鐘,之後將其撈出,再將它放在蒸鍋內,向其中加適量荸薺汁,適量精鹽,適量玫瑰露酒,適量白糖,再將它們放到籠中,蒸五十分鐘左右,然後再向其中放入適量甜杏仁和適量桂圓肉蒸大約十五分鐘左右,再向其中加適量味精就行。這道藥膳主要是佐餐食。這道藥膳的功效在於它能夠滋陰潤肺和養血潤腸。對於老年支氣管炎適用,對於咳嗽和痰中帶血適用,對於大便祕結適用。蜜棗甘草湯:使用八枚蜜棗,六克生甘草。向蜜棗和生甘草中加入兩碗清水,將它們煎到一碗,將渣去除就行。讓患者每天兩次飲服。這種藥膳的功效是補中益氣還能潤肺止咳。這種藥膳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適用,對於咽乾喉痛適用,對於肺結核咳嗽適用。

護理學論文 篇二

〔摘要〕

目的探討母嬰牀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和臨牀效果。方法將240例母嬰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0例;研究組採用母嬰牀旁護理模式,對照組採用傳統護理模式;對兩組母嬰保健知識、護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對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研究組對母嬰保健知識、護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都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母嬰牀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效果顯著,值得臨牀推廣應用。

〔關鍵詞〕

母嬰牀旁護理模式;產科護理;效果觀察

母嬰牀旁護理模式是指孕婦產後住院期間由母嬰專科護士24h在產婦牀旁進行護理的模式,護理人員通過演示和宣講等手段,幫助產婦和家屬快速掌握母嬰護理技能和保健知識,幫助產婦及家屬儘快適應角色轉變[1]。我們分析產後實行母嬰牀旁護理模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診的24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20例,兩組產婦年齡20~33歲,平均(25.3±3.4)歲,體重45~70kg,平均(53.7±5.46)kg,孕周30~42周,平均(38.42±0.35)周,其中自然分娩168例,剖宮產72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研究組:由臨牀經驗豐富、有責任心、專業技能強的母嬰專科護士對母嬰進行24h的護理。

(1)要求家屬和產婦共同參與常規護理,預防接種、胎便排除、換尿布、疾病篩查、面部清潔、按摩撫觸、聽力篩查等都在產婦牀前完成;

(2)母嬰專科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會對產婦的產後護理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對產婦的飲食、運動、身形恢復等進行指導;還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母乳餵養的好處、嬰兒的洗澡方法、嬰兒常見生理變化、嬰兒早期教育方法、免疫計劃等知識普及;

(3)在涉及到洗澡、換尿布等可操作性知識時,母嬰專科護士會進行具體演示,並要求產婦和家屬親自動手操作,護士會對產婦及家屬的動作進行指導與強化,幫助其牢固掌握護理技巧和保健知識。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模式,護士每天按規定時間到產房接新生嬰兒去沐浴室和治療室進行沐浴、預防接種、撫觸、聽力篩查等活動,在保健知識和母嬰護理技能培訓上由產婦或家人每天到大房間接受集中培訓。

1.3觀察指標

採用母嬰專科護士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和母嬰保健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表對產婦及家屬在出院前進行調查,比較兩組產婦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和母嬰護理技能熟練程度。

1.4統計學分析

採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採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及家屬對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研究組熟悉母嬰保健知識109例,佔90.83%,對照組熟悉母嬰保健知識87例,佔72.5%,研究組母嬰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及家屬對嬰兒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較

研究組嬰兒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研究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為96.67%,對照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為80.83%,研究組的滿意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母嬰牀旁護理模式作為一種優質的產後護理服務,充分滿足了產婦及家屬共同參與的心理,在產科臨牀護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1)母嬰牀旁護理模式有利於提高產婦及家屬的滿意程度。母嬰專科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手把手的教學,向產婦及家屬傳授母嬰保健知識、嬰兒護理技巧,有助於產婦及家屬實現與嬰兒的良好溝通,有利於幫助他們儘快轉變自身角色[2]。

(2)母嬰牀旁護理模式有利於提高護理質量。母嬰牀旁護理工作都是由母嬰專科護士負責,臨牀經驗豐富、善於溝通並、責任心強,能夠幫助家屬及產婦迅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產科護理的質量得到了保障。母嬰牀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上效果顯著,值得臨牀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嵐。母嬰牀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誌,2013,29(5):395-396.

[2]王婷婷,薛飛揚,萬玉梅。產科護理中母嬰牀旁護理模式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5):267-268.

護理學論文 篇三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臨牀護理方法。方法以70例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心理護理、治療護理、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健康指導等開展專項護理,觀察患者血壓變化,並及時作出PANSS評分研究。結果經過為期1-2個月的護理,70例患者中有65例血壓恢復正常,65例患者護理後PANSS評分為(12.8±2.4),(10.1±1.96),(7.5±1.56),與護理前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65例痊癒出院,護理有效率高達92.85%。結論有效的護理方法是治療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疾病的重要途徑,值得臨牀推廣。

【關鍵詞】

精神分裂症;高血壓;護理方法精神分裂症多起病於青壯年,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常見疾病,患者多表現為行為、思維方面發生較大的變化,認知功能受損,且該病反覆發作,最終導致患者精神殘疾。患者病魔的困擾,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而出現嗜睡、精神萎靡、體重增加、意志消沉等嚴重不良反應,有臨牀資料[1]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併高血壓的發生率較高。高血壓可引起心、腦等重要器官受損,是腦卒中、冠心病的罪魁禍首,現今高血壓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疾病,對患者的各項社會功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損害了患者身體器官的功能。本研究結合護理調查,對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展開了專業護理,現將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70例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36.5±15.6)歲,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2.5±8.5)年,患者血壓140-200mmHg/90-130mmHg。以《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為依據,患者精神分裂症的診斷均符合CCMD-3標準;以世界衞生組織治療指南中關於高血壓的診斷依據為標準,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患者此前均應用了抗精神病藥物和降壓藥物治療。

1.2方法

1.2.1護理調查以護理評估和實地觀察為依據,對患者開展全面仔細的護理調查研究,以掌握患者的臨牀信息,為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患者文化程度存在差異,同時對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缺乏足夠的認識,存在延誤最佳治療時期的問題。有較多的患者生活方式不良,例如睡眠不規律、長期吸食煙草、膳食不科學、食鹽攝入量過高等。患者長期住院,病程呈慢性遷延趨勢,自知力不足,甚至否認自己患病,拒絕治療。同時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精神萎靡,不願與人相處溝通。患者活動量極為不足,過度依賴抗病藥物,導致肥胖,引起血壓升高。患者精神緊張,對外界壓力的反應較為敏感,情緒激動,引起血壓升高。

1.2.2護理方法

(1)環境護理。環境護理方面主要是積極改善患者的病房環境,保證院區和周圍環境的安全、安靜、整潔和舒適。護理人員積極利用語言或者非語言的交流方式與患者溝通,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2)心理護理。由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自知力,否認自己有病,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瞭解甚少,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極不配合,常出現情緒失落、緊張、煩躁等症狀。護理過程中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尊重患者,鼓勵患者積極向親友傾訴,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患者認識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及時與患者溝通,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採用不同的接觸方式鼓勵患者學習適應性行為。與患者溝通接觸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理解患者的心理症狀,尊重患者的權利,為患者創造安全感,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堅持服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2]。

(3)治療護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現拒絕治療的狀況,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保證準確攝入藥物,準時發放藥物,保證患者服藥進口,防止患者藏藥,嚴格落實護理交接班制度。如果患者經耐心勸説後仍拒絕服藥,可以將精神科藥物碾成粉末放入食物中服用。針對嘔藥現象的患者,必須在服藥後30min內觀察患者的臨牀症狀,如果患者不配合,進行多次勸説,耐心講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保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必要情況下可以遵循醫囑予以保護性約束。在指導患者服藥的過程中,強調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當患者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後,為了保證血壓的穩定,必須繼續服用維持量。在利用降壓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須做到及時觀察患者的臨牀症狀,並監測患者血壓。

(4)病情觀察。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護理計劃,按時測量患者血壓,同時將測量結果告知患者,讓患者瞭解自己的血壓狀況。積極觀察患者的臨牀表現,耐心傾聽患者的不適主訴。當患者出現頭痛症狀時,可將牀頭抬高,保證血壓平穩,囑咐患者卧牀休息,同時定期觀察患者的症狀變化。治療過程中及時指導患者開展放鬆治療,例如緩慢呼吸和音樂治療等,如果患者出現頭暈、心悸、噁心等症狀,為了促進患者下肢血液迴流,可以將患者的下肢抬高並平卧。在監測患者血壓的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血壓升高、視力模糊、神志不清等症狀,立即告知醫師,患者在靜養過程中應加強生活護理。整個護理過程中,安定患者情緒,保證患者呼吸通暢,根據患者病情及醫囑使用心電監護,用藥過程中及時觀察患者血壓變化,及時服用降壓藥物。

(5)飲食護理。患者治療過程中,食物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清淡食物為主,及時向患者講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限制患者鈉鹽的攝入,同時保證充足的鉀鈣攝入,叮囑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豆類食物,補充蛋白質的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肥肉等。由於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便祕,因此需要增加粗纖維食物的攝入,保證充足的飲水,預防便祕。肥胖患者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高熱量食物。

(6)健康指導。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做好康復護理,講解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保證患者對高血壓病有正確的認識。由於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與中樞神經的功能相關,因此必須重視患者的精神治療,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為患者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安排午休,保證患者每天有8-9h的睡眠時間。白天鼓勵患者下牀活動,但高血壓患者選擇的鍛鍊方式需要與病情相結合,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體育鍛煉也應適度,多進行散步和體操活動。每天早晨或黃昏為患者提供散步的機會,每次散步30min左右。在健健康指導的過程中,關注患者的血壓表現,與飲食護理相結合,囑咐患者避免長時間站立,改變姿勢的過程中不宜過快,如需起牀時應先靜坐半分鐘[3]。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連續3周的血壓觀察,血壓趨於穩定定義為A組,血壓沒有明顯改善者定義為B組。在A組中利用PANSS總分減分率表示護理效果的優劣,減分率>50%為顯著有效,<50%為有效,<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著有效率+有效率;在血壓穩定後的3、7及14d進行PANSS興奮激越評分,其中包括興奮、敵對性、緊張、不合作及衝動控制障礙,評定工作全部由精神科主治醫師完成。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採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s),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壓結果

經過積極的治療和護理,有65例精神症狀緩解,血壓表現平穩,定義為A組。5例血壓無變化,仍在進一步觀察治療,定義為B組。2.2PANSS評分結果A組患者在治療後第3、7、14dPANSS評分與護理前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總有效率統計

A組所有患者精神症狀緩解,並住院觀察20天且精神症狀平穩後痊癒出院,護理有效率為92.85%(65/70)。

3討論

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法主動訴説身體狀況,甚至拒絕治療,同時患者和家屬對對合並高血壓症狀瞭解甚少,不能及時治療高血壓症,因此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必須引起業界的重視。在近代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往往注重的是體質治療,而忽略了心理治療。其實,患者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原因就在於精神疾病的惡化,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現出的緊張、衝動、煩躁等症狀將加重高血壓病情,長期的高血壓將導致細小動脈受壓,身體器官供血不足,心、腦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形成惡性循環[4]。本研究結合近代精神分裂症和並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原因,將重點放在患者的心理治療上,在護理過程中將心理護理和治療護理結合起來,加強患者的病情觀察,及時關注患者的情感動向,在家屬的幫助下,進一步認識到患者的病症,為患者制定了科學的治療及護理計劃,治療過程中以安定情緒、降血壓為主,及時測定患者血壓,出現血壓上升的情況,及時分析原因並採取合理的措施。在治療過程中,提高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必須時刻以患者的健康為重點。本研究中通過心理護理、治療護理、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健康指導等專項護理,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護理有效率高達92.85%,為患者健康生活帶來了希望。通過優質護理,可以進一步避免患者病情復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臨牀推廣。

參考文獻

[1]薛雲霞,嚴曉珍。淺述精神分裂症合併高血壓的臨牀護理方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26(23):65.

[2]張華。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機理研究[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14,28(5):34.

[3]範愛成。高血壓患者的臨牀治療方法研究[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15,29(2):10.

[4]周星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療探究[J]。中華護理雜誌,2012,39(5):33.

護理學論文 篇四

摘要:

通過對兒科護理心理護理的應用體會和總結,提高護理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方法:配合醫生治療小兒疾病的同時,考慮小兒的心理需求,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結果:良好的心理護理,對患者的身心康復有明顯的效果。結論:在兒科護理中,堅持做好心理護理,是醫學模式轉變、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需要,也是促進醫學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

兒科;心理;護理

心理狀態的改變常常為機體的功能改變提供早期信息,有經驗的母親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軀體疾病的初期,往往表現為情緒煩躁、好哭、不安等。事實上,許多軀體疾病都可以伴隨着心理狀態的變化。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既要配合醫生治療小兒疾病又要考慮小兒的心理要求,並要顧及家長的情感需求,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護士要成功地完成一項護理措施,必須懂得心理護理的原理與有關知識,具有必要的動手能力。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堅持做好心理護理,不僅是醫學模式轉變、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需求,也是樹立良好形象、促進醫院發展的保證。本人根據多年的臨牀經驗,淺談一下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體會。

1、兒科患者的心理特徵

1.1 恐懼不安。幼兒期的孩子生病住院,離開了熟悉、温馨、備受呵護的家庭環境,被迫與家庭成員分離,對患兒心理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疾病、檢查、治療帶給患兒軀體的不良刺激,以及生疏的環境、飲食的不適應等多種因素,都會使患兒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

1.2 愛的需要增強。幼兒在生病時,對愛的需要更加強烈。他們依賴母親,希望母親陪伴,如果得不到滿足,會引起患兒食慾不振、沉默少言、精神萎靡,失眠多夢,甚至行為異常。

1.3 依賴性增強,情緒自控能力差。目前的兒科患者,大多是獨生子女,日常在父母和家庭成員的百般呵護下成長,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生病後住進醫院,離開父母,離開家庭,精神上受到打擊,加上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進一步減低,而依賴性加強。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腦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表現為耐受力低,尤其是生病後,感情更加脆弱,稍有不適,既表現出焦慮不安、哭鬧。在臨牀護理工作中,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表揚藝術,有效的實施心理護理,影響和轉化患兒的消極情緒,激發和調動其積極情緒,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2、瞭解患兒及家屬心理活動,用言語技巧滿足心理需要

患兒從温馨的家庭生活環境到陌生的醫院,由於受到家長的寵愛和嬌生慣養在無形中養成了任性、霸道、自私等不良習慣,加之生病後家長對其的同情、遷就,使其變得更任性,不願意接受治療、講條件等。對此,護理人員必須用自身的職業素質去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絕不能有責備或用不良的行為懲罰患兒,要以高尚的護理情感去接觸、親近患兒,做好説服工作。在治療前努力用語言技巧去解除他們的緊張恐懼心理,千方百計使患兒從情感上接受並信任護理人員,同時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協作,因為家長的行為情緒、言語對患兒有着直接的影響作用,應使其以積極的心理支持給患兒增加信心和勇氣,起到良好的心理傳導作用,從而誘導患兒在不願意的前提下同意治療。

3、巧妙語言和嫻熟技術是順利完成患兒治療的保證

在兒科治療護理中,藥物治療是疾病康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造成患兒痛苦、恐懼的主要原因。如輸液、注射等均可給患兒造成精神上的緊張恐懼和肉體上的痛苦,導致患兒產生反抗行為。對此,在治療護理中要抓住患兒的心理特點,在治療前儘量使用巧妙的語言排除他們的恐懼心理,消除見醫生就哭、談針色變的惡性刺激,主動誘導和鼓勵並爭取他們患兒的合作,千萬不能因他們年齡小就忽視他們的感情,用嚇唬或強迫的行為來完成治療任務。在做各種治療時應用嫻熟的治療技術,穩、準、輕、快地完成操作過程,把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向患兒保證許諾,使患兒從心理上確認許諾是真的,從感情上依賴護理人員,完成從不願接受治療到主動配合治療的心理過渡。

4、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

由於現在多為獨生子女,兒童患病後家長會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家長的心理狀態對患兒有着直接的影響,父母的情緒傾向可以轉化為患兒的情緒傾向,這會直接影響醫患配合和患兒自身的康復。作為醫護人員應充分理解患兒家長的心情,對患兒的不恭言語和家長的抱怨都忍讓在先。適時地向家長介紹情況,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告訴他們穩定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有利於患兒的配合,減輕患兒的痛苦,並利於疾病的康復。

5、對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護理

入院後護士應針對患兒的疾病,以客觀、理解、關心的態度向家長講解和説明該疾病可能發生的各種事項,讓他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來面對即將發生的所有問題。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操作前應向家長説明檢查步驟、方法以及檢查目的,求得家長的配合。靜脈輸液治療時,要告知家長頭皮輸液和其他部位是一樣的,並且頭皮靜脈穿刺更易於固定和觀察,一旦出現滲漏,可以立即發現。進行護理操作時一定要有自信心,特別是新護士不要慌慌張張,避免説一些模稜兩可的話,比如“我試一試”。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和家長交談,告訴他們“我們將會最大程度地減輕孩子的痛苦”。努力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兒靜脈穿刺爭取一次成功,這樣可以減輕家長的恐懼感。

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和加強,使患兒及家屬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不但提高了醫患合作的效果、增強了醫患關係,而且對完善兒科整體護理、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有重要的臨牀意義。

參考文獻

[1] 姜乾金。醫學心理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7

[2] 戴曉陽,佟術豔。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

[3] 楊秀麗,劉前,孫莉莉。老年痴呆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15(1):78

[4] 苗秀芳。首接負責制在臨牀中的應用與效果[J]。家庭護士,2007,5(7):72

[5] 黃永健,黃永軍。兒科整體護理中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J]。實用醫技雜誌,2007,5(14):2961

護理學論文 篇五

摘要:

目的瞭解新時期護理教育的現狀,為進一步進行護理教育改革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在瞭解護理教育社會背景的情況下,對新時期護理教育的現狀進行綜述。結果和結論新時期護理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尚未恰當地進行護理科學定位,未合理明確護理教育規模和層次結構,未更新先進的教育觀念,未合理設置相關課程,未變換更新教學形式等,對護理專業的發展造成了限制,對護理教育和世界接軌造成了阻礙。今後急需根據實際,進行護理教育改革,改變護理教育現狀。

關鍵詞:

新時期;護理教育;護理理念;現狀分析

引言

當前,我國護士在護理理念上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具有許多的不足,科學定位不當、教育層次結構不合理、教育觀念落後及師資貧乏、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形式單一,這些均阻礙着護理教育的發展。因此,需要進行護理教育改革,讓護理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不斷豐富其護理經驗,為以後步入臨牀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圍繞着新時期護理教育的現狀展開如下的論述。

1護理教育的社會背景

當前,醫學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醫療目標也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以往將醫療目標過多地集中在疾病本身上,而當前已經將醫療目標集中在健康上;以往重心往往集中在醫院上,而如今重心已經有所擴展,逐步擴展到社區、家庭上;以往過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疾病的診治上,如今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重視疾病的預防和健康促進方面。可以説,當前的醫學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以往的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而是轉變成生物—心理—社會這種多樣化的醫學模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護理學的核心思想和護理模式也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僅僅推崇和應用堅持“以疾病為中心”這樣護理理念的功能制護理模式,而越來越重視推崇和應用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這種護理理念的整體護理模式,護理服務範圍也已經從以往的單純治療,擴大到疾病預防、健康促進上;從生理擴大到心理上;從院內擴大到院外;從個體擴大到社會羣體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於2009年4月6日正式出台,在深入理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基礎上,可以瞭解到今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對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加以建立和健全,讓廣大人民羣眾享受到的醫療衞生服務是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要對基於社區衞生服務的新型城市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加以進一步的完善;要進一步加快主體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網絡的建設速度,使其服務功能得以進一步的完善,以進一步實現促進社區居民健康的目標,讓廣大人民羣眾享受到公共衞生服務、慢性病管理和康復服務。在《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要求經由衞生部發布後,先是讓所有三級醫院在2010年底啟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之後於2011年又提出要對優質護理服務加以全面的推進。

2護理教育的理念及現狀

發達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其所推崇和應用的護理服務理念為“我在為病人服務”。而我國護理理念與之相比,還存在着諸多的不足:“以人為本”未充分體現和落實在臨牀護理實際工作當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未明確確立。護士往往遵循醫囑進行機械地執行,使應當為患者提供的生活照顧、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得以淡化和忽視,使原本應當取得實效的對患者進行的健康教育也往往流於形式,系統化的、個性化的健康知識普及往往未達到目標,未能取得實效。臨牀護理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使國內現代護理教育缺乏個體護理的意識等不足得以充分的反射[1]。

2.1尚未恰當地進行護理的科學定位作為一門獨立的醫學分支,護理學科在護理專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得以進一步的發展,護理專業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並得到廣泛重視。要想與社會文明的進步相適應,就要實現護理學的多元化發展。當前,護理學科在國家的學科專業目錄上仍舊被看做是臨牀醫學的二級學科,而國際上大多數情況下都已經從臨牀醫學中分離出了護理學,使之已經變為一級學科,且和醫學門類下的臨牀醫學、口腔醫學等相平行[2]。

2.2未體現護理教育層次結構的合理性當前,縱觀我國的護理教育,發現極具特點的發展態勢就是對規模過於看重,對質量過於忽視,這樣對臨牀護理工作的質量就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招生數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人們越發擔憂護理學生的培養質量,且無法對市場對護理人才的需要加以快速的應對,不管是在使社會健康保健各種需求得以滿足方面,還是在培養專科護理人才、護理管理人才以及社區護理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且與之仍舊不相適應。

2.3未明確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缺乏充足、素質高的師資力量當前,我國大多數的護理院校過於重視經濟效益,不管是成人護理教育,還是繼續教育,都未達到預期的標準,所推崇的培養機制往往就是以使就業問題得以解決為短期目標的培養機制,導致普通學歷護理教育仍舊徘徊不前,仍舊處於偏低水平,這樣的教育觀念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教育質量無法有效提高,使教育質量始終處於偏低狀態。此外,當前護理招生規模已經有所擴大,教育層次也有所提高,這就要求護理專業的師資水平要不斷提高。然而當前擺在我們面前且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護理專業缺乏充足的師資力量,且學歷層次結構缺乏合理性,師資素質也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2.4未能合理設置相關課程正如上述所説,在醫學模式發生變化的同時,護理模式也已經發生變化,“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被廣泛推崇和應用,集中在人的身心整體護理的模式越來越被重視。而且,在整體護理中,越發強調心理、社會層面的護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應該瞭解到要逐步提高人文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地位和所佔比例。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學校給予醫學基礎和專業課程的設置高度的重視,所呈現出的傾向為“多而全”,增加了課程的種類和學時數,給學生也帶來了沉重的課業負擔[3]。此外,教學計劃完成後,護生對新知識、新技能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偏少,這樣使培養出的學生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臨牀護理的要求[4]。

2.5教學形式具有單一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仍舊被廣泛應用,填鴨式教學仍舊被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將知識、技能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幾乎很少讓學生有提問、自主學習的時間。即使對護理技術的操作高度重視,但也大多對操作的步驟加以過分的強調,而沒有靈活的變通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教學形式的單一性,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再加上大多數臨牀的護理教材和課程是由臨牀醫生寫的並且授課的[5],護理知識和護理特色缺乏,教學和臨牀實際應用缺乏緊密聯繫性,最新的前沿知識未能及時補充在所應用的護理教材中,使得教學質量和實習護士在臨牀中實踐的效果深受影響[6]。

3當前護理教育的現狀分析

自古以來,中央集權性的統一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特點,政府不但扮演着辦學者這種角色,還扮演着管理者這種角色,與此同時,還扮演着高等院校評估者這種角色,使得某種利益導向難以避免,使評價工作的客觀公正性難以保證。相較於國外,我國的護理高等教育起步偏晚一些,護理專業在我國也往往被看做是臨牀醫學類專業下面的二級學科,缺乏專門的護理教育認證機構及認證制度,而對高等護理教育質量加以衡量的統一標準也相應缺乏,使得護理專業不管是在教學內容方面,還是在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往往依附於醫學教育,往往需要應用醫學類專業的課程框架和教學模式進行教育的評估,對護理專業的發展造成限制,對護理教育與世界接軌造成一定的阻礙。

總之,護理教育在臨牀醫學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護理教育就是主要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在新時期背景下,護理教育仍舊存在些許不足,如尚未恰當地進行護理科學定位,未合理明確護理教育規模和層次結構,未更新先進的教育觀念,未合理設置相關課程,教學形式具有單一性,缺乏充足、素質高的師資力量等[7-9]。今後,需要進一步加強護理教育的改革,以讓護理專業學生在護理專業教育中紮實掌握護理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11,12],對其護理經驗加以不斷豐富,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今後的臨牀護理工作,在今後的護理工作中做出其應有的貢獻[13-14]。

參考文獻

[1]程莉敏。淺談新時期護理教育的現狀研究[J]。科技視界,2016(10):117.

[2]姬曉豔。基於護理教學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8):148.

[3]張波。高等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的現狀及改革策略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4(7):491-492.

[4]楊奕。淺析國內高等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的現狀及改革方法[J]。神州,2014(18):276.

[5]周海燕。我國護理教育課程體系及教學改革現狀[J]。齊魯護理雜誌,2012,18(15):39-40.

[6]李娜。護理學本科教育課程設置與實踐教學改革研究的現狀[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5):610-612.

[7]王豔華。護理學本科教育課程設置與實踐教學改革的現狀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3):7-8.

[8]趙曉玲。護理教育和臨牀實踐銜接影響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34):288-289.

[9]方玲妍。中職護理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西部素質教育,2015(6):55-56.

[10]葛愛芹,荊世瑜。中職護理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現狀及發展[J]。健康必讀旬刊,2012,11(5):504.

[11]陳小翠。中職護理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4(4):115-116.

[12]高燕鋒。中職教育中護理教學的現狀與改進對策[J]。甘肅科技縱橫,2013,42(7):118-119.

[13]王紅松,池建淮,袁娟。新時期高校護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思考[J]。齊魯護理雜誌,2011,17(24):113-114.

[14]姜麗。護理模式轉變對高職護理教育的影響[J]。西部素質教育,2016,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