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護理本科精品畢業論文(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護理本科精品畢業論文(多篇)

護理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目的:探討潰瘍性結腸炎護理的理想策略。策略:回顧1年間對120例潰瘍性結腸炎病例採取相應護理的資料。結果:120例患者中有55例痊癒,65例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繼續進行治療。結論: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重點在於心理、飲食、預防感染、合理用藥等方面,這樣會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護理

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簡稱,為一種理由未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且以潰瘍為主,主要臨牀表現是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裏急後重,病情輕重不等,多反覆發生或長期遷延,呈慢性過程。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科共收治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20例,經過合理治療後均取得良好效果,為降低其反覆發作率,現將其臨牀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資料與策略

1.1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年齡25~70歲,病程1~15年。

1.2輔助檢查

所有患者均做電子纖維結腸鏡檢查加活檢,腸道狹窄或進鏡困難者加鋇灌腸檢查,實驗室檢查,進行糞便常規檢查。

1.3治療策略

全部患者均採用間歇療法,每次住院時間為7~10d為1個有效療程,一般共需3~6個有效療程,經過幾個有效療程後,輕度、中度的患者可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重度的患者亦可獲得有效的緩解。治療主要應用中西藥保留灌腸加口服,病情急、重者,給予抗感染、營養支持治療。西藥主要用免疫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蒙脱石散劑、腸道益生菌等;保留灌腸主要用甲硝唑或環丙沙星、錫類散、山莨菪鹼、雲南白藥、蒙脱石散劑、腸道益生菌等。

2結果

55例治癒,臨牀症狀消失,大便常規檢查正常,腸黏膜恢復正常,65例取得好的效果,臨牀症狀減輕,大便常規正常或輕度異常,腸鏡檢查黏膜腫脹減輕、潰瘍減少,繼續接受治療。

3護理

3.1心理護理

由於潰瘍性結腸炎反覆發作,患者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多數具有內向、離羣、保守、嚴謹、悲觀、抑鬱、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定、易怒、對各種刺激反應強烈,而激動之後又難以平復的個性特點,因此,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給予其關心、安慰、耐心的指導,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經常進行交流,瞭解其思想動態的變化,介紹成功病例,使患者從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增加治癒的信心。同時,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他們看電視、聊天或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以分散注意力,使心情舒暢,同時不能忽視患者家屬的作用,做好家屬的工作。

3.2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指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飲食的規律性,一日三餐做到定時定量,注意休息和安靜,給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纖維素飲食,精神緊張要補充B族維生素,急性發作期可以禁食或者經靜脈補充營養,病情緩解後可以逐漸改為流質、半流質,再到普食,不過分飢餓,不暴飲暴食,這樣有利於腸道消化平衡,避開因無節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宜食山藥、扁豆、紅棗,少食易脹氣、多纖維的蔬菜、水果、飲料等食物,如西瓜、韭菜、大蒜、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等,不宜飲用牛奶或乳製品,少食高脂食物,以免因為其難以消化而加重腸胃的負擔,例如高脂的快餐,避開過量飲酒,避開過敏食物。本病以柔軟、易消化,富含營養,有足夠的熱量為原則,部分患者無法制約自己,針對此種情況,在進行健康指導的同時,要注意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3用藥的護理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期間,會不同程度地應用抗生素,保護腸黏膜的藥物等,護士應嚴格掌握藥物的性能、療效、劑量及副作用,按照醫囑準確無誤地給患者用藥,向患者講解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以及按正規治療用藥的重要性,介紹成功病例,使患者從思想上重視,能積極地配合治療。

3.4感染的預防

加強對患者預防感染知識的宣教,對於住院患者積極尋找潛在的慢性感染灶,除了有針對性地制約感染,如應用抗生素外,應每日對其病房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清新,用0.05%的健之素噴灑地面,擦桌面,避開與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觸,保持皮膚清潔衞生。

4體會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易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他的反覆發作與許多因素有關,如①飲食因素是脾胃病的主要誘發因素,患者在飲食方面若不制約,進食一些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會誘其發病;②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工作壓力大、勞累等因素使機體免疫力下降,使內環境失去平衡,從而誘發本病;③感染是本病發生和繼發的理由;④未進行正規治療或未堅持正規療程治療,病情稍緩解就自行停止用藥,中斷治療,使病情遷延不愈,反覆發作。因此,臨牀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早地進行護理干預,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這樣就要求護理人員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如康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知識,對患者進行認知矯正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正確指導患者,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護理計劃,以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閻煥蘭,姚小芳。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護理[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誌,2006,(10):11.

[2]鍾玉蓮,王倩琴,何玉倩。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藥衞生,2006,(16):2563-2564.

[3]張西亮,許春進,丁輝。認知行為療法對潰瘍性結腸炎伴情緒障礙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誌,2007,28:47

[4]王華。潰瘍性結腸炎護理體會[J]。吉林中醫藥,2007,(3):31.

[5]姜傑新。潰瘍性結腸炎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師進修雜誌,2004,12(27):51-52.

[6]謝惠嬋。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J]。國際醫藥衞生導報,2004,22:107-108.

[7]鄧長生,夏冰。炎症性腸病[M]。2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6:399-411.

護士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一:宮腔鏡手術中護理醫學論文 篇二

1臨牀資料

1.1病例資料選取20__年8月~20__年9月實施宮腔鏡手術患者130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2±2.6)歲。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18例,子宮內膜息肉56例,取環4例,不明原因陰道流血13例,黏膜下肌瘤20例,診斷性檢查19例。

1.2術前觀察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選擇性實驗檢查等,如有變異情況待術前糾正或列入禁忌。

1.3選用儀器選用連續灌流式液體膨宮機及電視攝像監視系統,外徑4mm的直管式30o硬性宮腔鏡(德國SIORZ公司生產)。

1.4膨宮介質一般採用甘露醇液(5%)聯合葡萄糖液(5%),13.3~20.1kPa的膨宮壓力,300~400ml/min液體流速。

2術中配合及護理

2.1術前準備

①病人準備。病人需在術前1D口服米非司酮,使宮頸軟化,以降低低置鏡進入時的阻力,同時病人需進行各項檢查,以符合手術條件,便於手術操作;在術前前一天晚及手術當天清晨,患者需對陰道進行沖洗,並在術前排尿至膀胱空置,以預防在術中發生感染;在手術當天清晨還應進行肥皂液灌腸,在麻醉後對病人行導尿管置入。

②器械準備。根據手術需要準備宮腔鏡手術用物及相關器械,並對所有涉及應用器械進行嚴格消毒滅菌;術前檢查整個操作系統、工作系統是否正常後可以進行手術。

2.2術中配合

將患者安置於手術牀上,取下所帶的金屬物品,建立一條上肢靜脈通路,全麻後將患者安置於膀胱截石位,貼好電刀負極板後、打開開關,講點刀切割功率調到80W,電凝功率調製60W左右。常規消毒鋪單後,暴露會陰部手術視野,與手術者配合將光源線、電極線和攝像頭等套上無菌套妥善固定並連接,防止脱落。將滅菌後的宮腔鏡手術器械根據手術所需的前後順序,擺放在器械台上,以方便手術操作。手術過程中,要監視儀的正常運轉情況,根據需要調節膨宮壓力,一般維持在100mmag以下,以官腔膨脹視野清晰為準,尤應注意容器內應有足夠的灌流液,隨時補充,準確記錄官腔灌注量和排出量,及時報告其差值,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利尿劑或少量高滲鹽水輸入,以避免體液的過量吸收而造成過度水化綜合徵(TURP綜合徵)。

2.3術中併發症預防及護理

2.3.1空氣栓塞

宮腔鏡檢查中最為嚴重的感染併發症為空氣栓塞,這是由於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外部空氣經手術創口開放的小靜脈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所導致。其正確的預防措施是在保證正常壓下進行通氣,同時避免頭低臀高的錯誤體位;膨宮壓力以能膨開官腔、圖像清晰、壓力最小為度;護士應及時補充膨宮液,保證膨宮液流量連續不斷,防止膨宮液管道內氣體進入官腔引起空氣栓塞。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的變化,尤其是血壓、呼吸,如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停止手術,使患者取左側卧位,配合醫師進行搶救。

2.3.2預防TURP綜合徵TURP綜合徵是由於在大量的灌流液下,一方面由於宮腔壓較高,液體經輸卵管兩側進行腹腔,並透過腹膜進行人血吸收;另外一方面經手術創口開港的小靜脈進行人血吸收,進而引起的一些列全身症狀。因此,在手術中,對手術時間要求嚴格,應該控制在1h以內,並在術中進行液體流出/入量、血壓、呼吸、脈搏的情況記錄。在一旦發生TURP綜合徵時,應即刻停止手術,給予吸氧、強心、利尿、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等,以便於糾正酸鹼平衡紊亂及電解質。

2.3.3預防感染在對手術的時期選擇應在月經後3-7d之內進行,並對頑固 性的異常子宮出血者進行抗炎治療、積極止血,並儘量縮短手術時間。在術中要嚴格以無菌操作流程進行手術,並在術後給予患者抗菌藥物的治療,告誡患者術後注意保持陰部清潔,並在1月之內禁止陰道沖洗、盆浴及性生活。

3術後護理

當患者行完手術回病房後,護士在進行術後護理時應該告訴患者注意事項:

①採取去枕平卧體位6h後,待麻醉感消失後進行下牀活動;

②根據患者體質在術後6h對腸胃蠕動情況進行判斷給予半物質及普食飲用;術後密切觀察陰道出血及腹痛情況,如出現出血量多於月經量,且腹痛劇烈時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護士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二:妊娠嘔吐護理醫學論文 篇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於20__年3月至20__年6月期間收治的40例妊娠劇吐患者的臨牀資料,將40例妊娠劇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患者孕周、年齡、病情經統計學處理(P>0.05),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對對照組予以止吐,補液,調節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對症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1.2方法入院宣教

護士與患者進行交流,有針對性地講授此病的基本知識,如妊娠劇吐的誘發因素、病程、常規治療用藥等,使患者對此病有所瞭解,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住院期間進行特殊護理。[1]加強心理疏導。責任護士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和諧護患關係,緩解患者的精神緊張。指導孕婦進行放鬆練習,如進行深而慢的呼吸,放鬆全身肌肉,引導孕婦回憶愉快的體驗經歷,談論孕婦愛聽的話題,觀看新生兒沐浴、撫觸等。創造温馨的住院環境。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病房,每天適時開窗通風,播放柔和樂曲,張貼可愛的幼兒畫像。飲食指導。強調妊娠時期營養對胎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激發患者母愛的力量,使其積極主動進食。同時,鼓勵孕婦少量多餐,建議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病情觀察與護理。對於妊娠嘔吐嚴重者,需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徵,觀察其嘔吐物中有無膽汁和咖啡色物,記錄嘔吐次數及24h出入液量,以便及時發現血液濃縮和酸中毒等病變。患者嘔吐時,護士陪伴身邊,輕拍孕婦背部,以減輕不適。嘔吐結束後,及時用温開水漱口,加強口腔護理,並清除污物,開窗通風。儘量減少在聽覺、視覺上能引起嘔吐的因素。對於嘔吐嚴重者,應暫時讓其禁食,靜脈注射補充營養。家屬護理。護士應與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清楚孕婦的病情與情緒有關,親人的關愛可降低孕婦的負面心理反應。同時,指導家屬在陪護過程中多使用鼓勵性語言,運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協助孕婦加速康復。出院指導。出院前責任護士再次測評孕婦對妊娠知識的掌握程度,評估其對妊娠嘔吐的病情和病因的瞭解程度,鼓勵孕婦出院後繼續保持情緒穩定,解除心理負擔,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多觀看育嬰方面的書籍。

1.3統計學處理

對比分析兩組間入院後72小時基礎情況、嘔吐次數的差異;初孕患者中妊娠劇吐的危險因素。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對妊娠劇吐的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迴歸分析

2結果

觀察組未見有肝腎損害,嘔吐次數低於對照組,尿量高於對照組

3討論

本次研究資料表明,妊娠劇吐與初孕呈顯著正相關性。孕婦初次懷孕,對妊娠這一生理過程認識不足,導致精神緊張,可加重妊娠劇吐症狀。所有妊娠劇吐患者均存在嘔吐及尿量減少情況,觀察組的嘔吐次數低於對照組,尿量高於對照組,即使考慮到患者體重及進食量的因素,但這種差異仍然存在。妊娠嘔吐病理複雜,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對妊娠嘔吐病人給予護理干預,通過舒緩患者的精神壓力,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心理耐受閾值等,改善妊娠劇吐的症狀,提高治療效率。這將對促進孕婦孕期保健以及優生優育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護士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三:本科生醫院護理論文 篇四

1實施方法

1.1護理部培訓研究生每月參加護士長會議,優秀的研究生或本科生進入護理部質控組或專業組,參與全院的質量控制和專業小組的發展。本科以上護士還參加每年護理部舉辦的管理培訓班、科研培訓班,選送優秀人員參加全國專科護士培訓,外出參加學習。

1.2操作培訓每年由護理部根據《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指定操作項目,交給各操作小組成員討論、研究、修改操作流程,修改完畢後演示操作,由護理部主任和各護士長審核後,確定最終操作流程。

1.3動態監測護士長每個月與輪轉護士交談,瞭解思想動態以及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予相應的幫助和心理支持。護理部半年舉行1次本科及以上護士的茶話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交流彼此心得,學習優秀者的經驗、方法,激勵相對落後者奮發向上。同時,建立QQ羣,方便隨時交流,傳遞有效的信息資源。

1.4考核培訓對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科室報到,輪轉護士參加由護士長監考的操作考試,當場抽籤並考試。在該科輪轉結束前1d完成所在科室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報護理部。考核基本合格者重新輪轉該科,輪轉時間順延,達到合格方可進入下一科室,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續聘。

2輪轉效果

2.1提高了護士的業務能力通過不同科室的輪轉,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促使培訓對象主動學習,通過查閲書籍、網上搜索、請教高年資護士等方式,從而掌握多種疾病、多種治療手段的護理方法。使護士的知識結構多元化,專業知識和技能得到了拓展,具備較強的解決臨牀複雜問題的能力,遇到緊急事件能沉着、冷靜,並且提高了法律意識[2]。

2.2為科室注入“新鮮血液”輪轉科室的護士整體學歷比較高,而且剛從學校畢業,可以帶給科室更多的新理念、新方法。經過其他科室的輪轉後,護士能帶來其他科室一些好的經驗和工作流程,同時運用批判性思維對現存的不合理的制度進行質疑,提出改進措施[3]。

2.3為醫院培養優秀人才輪轉護士整體學歷較高,再通過幾年的輪轉培養和考核,會湧現出一批服務態度好、業務過硬、溝通能力強的人才,成為科室的業務骨幹,有利於護理管理者更好地發掘人才[4]。見表1。同時,培養出一些領導人才,20__年本院第一位護理本科生順利走上護士長崗位,20__年1名護理本科生、1名護理研究生走上護士長崗位,20__年1名護理研究生成功競聘科護士長。

2.4嫻熟的操作技能本院20__年護理操作技能大賽,全院有700餘名護士參賽,共16名護士獲獎,其中本科生4人。本院3名護士參加第五屆川北醫學院操作技能大賽,均獲獎,其中一人為本科生。

2.5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護理人員的學歷相對較低,對於科研課題的申報,論文的撰寫,大多數人感到棘手。而本科及以上學歷相對較高的護士,在學校接受過專門的寫作培訓,成功申報10項衞生廳課題,成功發表論文(核心期刊)15篇。

2.6提升醫院形象,讓患者滿意護理是一門集理論、技能、愛心、責任為一體的專業,秉承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滿足患者的需要,響應國家衞計委提出的優質護理的號召,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整體護理[5]。而輪轉護士正是本院提供優質護理的“主力軍”,她們年輕有活力,操作技術嫻熟,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患者滿意,讓社會滿意。

2.7提高職業責任感幫助輪轉護士樹立“幹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態度,激發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穩定護理隊伍[6]。

3小結

本科生及以上護士輪轉不僅使其本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鍊,增加了危機感,激發了潛能,而且是一項為醫院儲備和選拔人才非常好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一,為全院護理人力資源充分、合理的使用打下基礎。但有些科室,忽略對輪轉護士的帶教工作,未做到培養與使用相結合,與此同時,醫院應更關注輪轉護士的心理狀態。輪轉護士由於自身工作時間短、經驗少,從一個科室進入下一個科室,由於熟悉的工作環境變化,很容易發生文化休克現象。文化休克現象又將嚴重影響護理質量。而文化休克是指生活在某一種環境文化中的人初次進入另一種不熟悉的文化環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社會交流符號與手段所產生的思想混亂與心理上的精神緊張綜合徵。因此,在開始輪轉前應對護士進行調查評估,瞭解文化背景,挑選優秀的帶教教師,根據護士的經歷循序漸進地帶教,護士長應給予人性化的管理,多關心其工作、生活,幫助其度過文化休克期。

護理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 篇五

【摘 要】 目的 觀察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婦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婦科常規護理,對干預組患者在婦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開展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並採用統計學分析,得到的結果差異以P<0.05為有意義。結果 干預組併發症總髮生率8.75%,對照組併發症總髮生率20%,前者明顯低於後者,統計學有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3.7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應用舒適護理能有效減少術後併發症發生情況,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可行性與可推廣性。

【關鍵詞】婦科 舒適護理 腹腔鏡手術

隨着現代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腹腔鏡技術已經逐漸應用於臨牀上各種疾病的治療當中,且這種手術治療方法具有效果顯著、創傷性小、併發症發生率低等特點[1]。為了進一步提高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預後效果和患者住院期間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 臨牀資料

從2002年11月~2012年11月這段時間內我院婦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中抽取16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將所選對象隨機分為人數相等的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干預組患者的年齡均在22~62歲的範圍之內,平均年齡30.3±3.2歲。基礎疾病:宮外孕86例,卵巢囊腫3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均在23~61歲的範圍之內,平均年齡31.1±3.6歲。基礎疾病:宮外孕84例,卵巢囊腫36例。選取標準:

(1)所選對象均滿足腹腔鏡手術的臨牀適應症;

(2)兩組患者在一般性資料方面無差異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入院宣教、術前準備、術中監護、術後一般護理、出院指導等。對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舒適護理,具體做法如下。

手術前:術前加強對患者的巡視,並針對患者心理特點開展心理疏導,同時做好宣教,宣教內容包括對麻醉及手術方式的介紹、術前注意事項等,以減少患者的心理恐懼。此外,遵醫囑對患者禁食處理,並詳細詢問藥物過敏情況,囑患者術前卸下首飾、項鍊等貴重物品。

手術中:首先,根據患者手術方式準備術中用品,連接並檢查手術儀器與設備,將手術室內温濕度調節至合適範圍內;第二,術前建立好至少2條靜脈通路,並維持輸液通暢,做好對患者輸液過程的監護;第三,根據手術方式對患者取合適體位,保持患者舒適度,並充分暴露手術部位以方便醫師操作;第四,手術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及一般情況,並注意保温,發現異常時及時彙報麻醉師和醫生。

手術後:待患者麻醉清醒後為其穿戴好病員服並護送至患者病室,加強巡視,巡視內容包括患者精神意識狀態、手術切口情況等,並做好相應記錄。

1.3 判定依據

選擇患者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作為護理效果判定依據[2]。併發症發生率的計算方法為:(尿瀦留+感染+墜積性肺炎)患者例數÷該組患者總數×100%。護理滿意度採用自制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採集,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各項護理的評分、護理人員態度的評分等,滿分為100分,根據問卷評分結果由高到低依次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等級:非常滿意:評分結果為90~100分;一般滿意:評分結果為60~89分;不滿意評分結果為60分以下。護理滿意度的計算方法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患者例數÷該組患者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5統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需要處理的數據進行分析,所有計數數據均採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對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分別採用x2和t方法進行檢驗,設定顯著學水準為a=0.05,當P<0.05時,即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 併發症發生情況

干預組80例患者經舒適護理後,出現併發症者7例,其中,尿瀦留4例,感染3例,墜積性肺炎0例,併發症總髮生率8.75%;對照組80例患者經婦科常規護理後,出現併發症者16例,其中,尿瀦留9例,感染5例,墜積性肺炎2例,併發症總髮生率20%。干預組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後有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8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者72例,一般滿意者8例,不滿意者0例,護理滿意度100%;對照組8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這60例,一般滿意者7例,不滿意者13例,護理滿意度83.7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於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後有意義(P<0.05)。

三、討論

為了進一步提高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的預後效果,對處於圍手術期的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據相關實踐報道記載,對婦科腹腔鏡手術病人開展舒適護理能有效減少患者併發症發生率,並對促進護患關係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的80例患者經舒適護理後,併發症總髮生率為8.75%,明顯低於對照組(20%)。同時,本研究中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高達100%,顯著高於對照組(83.75%),均與臨牀報道相符合。

總之,在開展舒適護理時,護理人員應在實施婦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從病室環境的準備、體位護理、加強巡視、飲食指導、併發症的預防及護理、術後康復指導以及心理疏導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參考文獻:

[1] 司徒定蓮,林團體。 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誌。 2011,07(15):234-236

[2] 李文燕。 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 河南外科學雜誌。 2010,03(20):220-222

護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 篇六

一、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因素

1、一般資料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XX醫院護理業務查房病歷65份。將65份護理查房病歷中出現的護理診斷進行有針對性的統計。

2、影響因素

2.1法律意識淡薄

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錯誤認識,由於繁忙的護理工作,忽略了對安全管理的認識,護理人員對於安全隱患的判斷與處理不夠,缺少法律意識,不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2.2環境因素

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地面滑、牀腳移動和病房扶欄三個方面。病房地面滑是引起病人摔傷的因素之一[3]。由於神經科病人存在肢體偏癱、無力,在清掃地面後,如地面潮濕、過滑,病人行走易出現摔傷。為給病人創造舒適安全的治療、休養環境,病房走廊的扶欄、浴室衞生間的扶欄安裝很重要。尤其對於神經科病人,可以找到支撐點,防止摔傷、跌倒。

2.3用藥與設備因素

由於醫學技術的發展,新藥與設備不斷更新,神經科所用藥物大部分為高滲性,對血管刺激性大,再加之病人年齡、血管因素,因此臨牀藥物外滲靜脈炎發生率很高。加之藥物配伍、給藥途徑、設備使用不當等方面原因給病人造成不安全後果[4]。醫療設備本身的安全、患者的安全及操作者的安全。儀器設備的使用不當、故障、老化、種類不齊、性能不良、規格不配套或護理人員對儀器操作不熟練等問題,都可能給患者造成危害。使用中常見的危險因素是測值不準確;儀器設備消毒不徹底,也常成為神經內科患者的感染源[5]。

2.4人員與技術因素

護士評估患者的知識水平不只是看其文化程度,主要是評估其對自身疾病的瞭解程度,統計結果顯示,不論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瞭解和認知程度均屬於缺乏之列,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用藥常識等缺乏瞭解,若衞生宣教不到位,很可能導致許多風險和糾紛的發生,例如進展性卒中的患者往往對住院以後病情還繼續加重不理解。人員方面因素主要指由於護理人員素質或數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證滿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給病人造成的不安全影響或隱患;技術因素主要指由於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作能力不強等原因對病人安全構成的威脅。特別是隨着新技術、新項目大量引進與開發,護理工作中複雜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的內容日益增多,不僅對護理人員形成較大的工作壓力,而且致護理工作中技術方面風險加大,影響護理安全。

2.5疾病因素

(1)偏癱

神經科病人大多年老體弱,同時存在視力減退,神經疾病導致癱瘓、步態不穩、起立與邁步艱難等,常突發抽搐及暈厥。病人對病牀高度不適應時易致墜牀。

(2)感覺障礙

神經科病人存在感覺障礙的佔大多數,病人對痛温覺感覺障礙,病人家屬未掌握熱水袋、局部熱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如使用熱水袋不當導致燙傷。病人長時間一個卧位,導致皮膚出現壓瘡等。

(3)抽搐

癲癇病人抽搐發作時,常發生舌咬傷、骨折、墜牀等意外。抽搐間隙期病人疏於帶牙套、置牙墊防護,如突發抽搐易致舌咬傷,按壓肢體易致骨折等。

(4)精神異常

神經內科病人,發生大面積的額葉、顳葉等部位損害後,出現精神異常、躁動。肢體忽略病人,危險性增加,病人有自傷危險,出現他傷、自傷等。老年痴呆病人出現定向力、記憶力等缺失,如防護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連續看護,特別是外出進行輔助檢查時,人員較雜,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5)呼吸困難

神經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綜合徵、重症肌無力、周圍神經病變等,病變累及呼吸肌後即可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神經系統多種疾病均可出現吞嚥困難,咳嗽反射減弱,如進食嗆咳引起食物誤吸,鼻飼不當引起誤吸,牙齒鬆動脱落導致窒息,痰液黏稠導致氣道受阻。此類風險多易發生於吞嚥障礙、需要鼻飼飲食的患者。

(6)感染

各種監測、診療技術的應用,使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醫院感染率明顯高於無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其中機械通氣患者相關性呼吸道感染者為85.0%,氣管切開感染者為50.5%[6]。80%的醫院內泌尿系統感染與導尿有關,且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率越高[7]。病人住院期間有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主要表現在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護士編制相對不足,護士整日忙於治療和處理醫囑,長期超負荷工作,都是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護理人員業務及技術水平與護理安全有一定關係。臨牀實踐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往往有直接聯繫,近年由於低年資護士增多,導致技術操作熟練程度欠缺,經驗不足,工作責任心不強,護理不到位等,極易產生各種外傷及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給患者的安全構成威脅,特別是隨着新的醫療技術大量引進與開展,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護理管理者工作中預見性欠缺,基礎質量工作監管不到位,給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後果。護理人員衞生宣教不到位,護患溝通欠缺。衞生員工作監管不夠,給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後果。

二、安全策略

1、善搶救儀器的管理

制度,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做好培訓、考核、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等工作。每班檢查,每週大檢查,原則上不外借。配備一定量的零配件和必要的配置替換設備,以備應急。將儀器報警聲音調至最低,工作人員的動作輕,治療護理操作儘量集中進行,碰到搶救或特殊情況時,拉上牀位之間的布簾,減少對患者的干擾和影響。

2、加強健康教育

加強健康教育,增進醫患溝通要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有力配合,需要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增進醫患之間的溝通。為此,每月應召開1-2次的健康教育講座,由責任護士着重講解神經內科的基礎知識,及諸如腦中風等病症的預防、治療、預後、康復等知識,讓家屬明瞭患者的檢查治療情況、用藥情況、醫療費用情況、預後及康復情況,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項治療、護理。在開展健康教育時,應同時將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如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家屬,應告知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大多是由動脈瘤或血管畸形造成的,在沒有去除病因之前,排便過於用力、情緒激動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3、加強法律、法規的教育

護理風險與法律法規有着密切的關係,因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因此,應該經常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理》、《醫院護理管理條例》、《護理差錯的分類及評定標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與護理風險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從職業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規範護士的護理行為,聘請法律顧問為護士上法制課,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護理人員的自律能力和守法的自覺性,在全面認識理解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訂的有關實施細則、規範[8]。提高安全意識,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科內製定安全日,責任班負責評估病人安全隱患,定期召開護理安全會議,對於其他科室和本科室出現的護理安全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制定整改措施。科內製定相關預案流程,相關規章制度,使護士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怎樣做。在尊重和維護病人權益的同時,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加強感染控制

神經內科病人大多是年老體弱、吞嚥困難、感覺障礙、肢體肌力差的病人。首先護理人員要做好入院宣教,入院當天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住院須知、呼叫系統使用方法。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評估,包括肌力、肌張力、視力、步態及步行時的平衡力,足部有無變形或痛楚等。根據評估所得到的結果進行健康宣教;3天內護士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的宣教,護士長及時進行健康教育知曉情況的檢查,檢查結果與護士工作考核掛勾。給患者加用牀檔保護,指導患者及家屬活動時有人陪同,不穿拖鞋,以免摔傷、墜牀等意外發生;使用熱水袋時要指導使用温度及使用方法,以免燙傷;長期卧牀要經常變換體位,以防出現壓瘡及墜積性肺炎;鼻飼時要將牀頭抬高,並保持牀頭抬高體位,鼻飼後30min儘量不給患者翻身,以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總之,掌握各種危險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病人安全的威脅。進入病區的所有人員戴口罩、戴鞋套,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限制探視時間和人員進入。嚴格掌握侵入性診療手段的運用指徵,加強各種導管的護理。合理應用抗生素,減少不合理的聯合用藥,從而延緩細菌產生耐藥,提高臨牀治癒率[9]。做好環境的消毒,加強空氣的清潔和消毒。患者轉出後做好終末消毒,使用後的儀器、設備和各種管道應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5、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是確保護理安全和實現自我保護的基礎。神經內科病人病情變化快,需要護士利用專業知識,充分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協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處理。如果護士沒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在醫療護理過程中掌握主動,甚至有時因解釋不清、處理不及時而使患者和家屬不滿意,產生不良後果。在搶救時,若護士技術嫻熟,就能給患者和家屬以安慰,得到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減少糾紛的發生。加強護士專科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護士風險防範的能力,在注重護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的同時,有針對性的進行專科業務知識、操作技能的訓練,請科主任作專科理論知識講課。對護士進行呼吸機、心電監護儀操作的培訓考試,做到人人過關。創造一個安全的病房環境,如地面材料防滑、乾燥,衞生員拖地應設警示牌,提示病人防滑,廁所、洗漱間增設防滑墊;坐凳帶扶手。病房、走廊安裝橫向扶手,廁所安裝豎向扶手,便於站起時借力;病牀、輪椅的制動閘性能良好,其次應加強巡視,主動給予幫助。在提高護士業務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風險防範的能力。通過學習,使護士明確了護患雙方的責任和權利,認識到雖然護理風險不能完全避免,但通過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是可以化解護理風險,減少護理糾紛和差錯事故的發生,從而加強護士的法律意識和護理風險防範意識,認真的處理好病人從入院到出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三、小結

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護士是護理質量的主體,其自覺性和主動性直接影響到質量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醫院的發展必須在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護理風險應該受到每個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醫療護理安全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護理人員必須加強預見性安全護理意識,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正確評估病人,防患於未然。法律意識淡薄,護理文書仍沒有統一的範例等問題,有待護理人員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進,切實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護理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 篇七

【關鍵詞】ICU;輪轉護士;心理壓力;對策

近幾年來,我國醫療糾紛頻繁發生,醫患關係日趨緊張,醫患矛盾不斷髮生。患者、社會、政府對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護士作為醫療隊伍中的主要羣體,她們承擔的護理任務多,與患者的直接接觸和交流的時間也最多。這就更加要求了她們要有很強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術和良好的素質修養。輪轉護士,她們剛通過理論考試合格,雖然她們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她們工作年限短,技術不全面,急救意識,監護技術薄弱,在工作中不能單獨勝任病人的搶救工作。ICU輪轉護士她們面對着各種疾病的危重病人,精密的監護,治療設備,封閉的工作環境,使她們成了心理壓力產生的高發人羣,壓力過大易導致身心疾病。護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着護理質量。因此,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不僅可以增加輪轉護士的適應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護理人才。現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我院ICU輪轉護士50名(實驗組),其他臨牀科室輪轉護士50名(對照組),發放問卷50份,得到有效問卷46份,被研究對象年齡20-26歲,平均23歲,學歷中專12名,大專及以上60名;職稱:護士35名,護師15名。從事護理工作2-8年。

1.2 研究工具: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1]對調查對象進行測試並與國內常模[2]進行比較。SCL90有90個項目組成,採用5級評分:0(從無),1(輕度),2(中度),3(相當重),4(嚴重)。評分前由組織者講解答卷要求和目的,統一指導語,由被調查者以無記名形式單獨填寫。

1.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和多元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人員的基本項目比較:兩組人員民族、家庭經濟狀況、家庭住址、宗教信仰、家庭結構、父母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

2.2 組人員SCL-90測試結果,見表1。

ICU輪轉護士在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抑鬱焦慮恐怖等因子分及總均分高於我國常模(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ICU輪轉護士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係、憂鬱、焦慮等因子分高於其他臨牀轉科護士,且明顯高於我國常模。結果提示ICU輪轉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分析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3.1 環境因素:ICU的工作環境是一個封閉式的工作環境,這裏沒有家屬的陪伴,護士面對的幾乎都是危重的患者。從病人的治療到生活護理這是一個連續繁瑣的工作。而輪轉護士從其他科室單純的打針輸液到對病人的整體護理,在角色轉變上有一定的落差。工作程序的改變與工作量的增大,使她們產生了一定的恐懼心理。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與常模比較(±s,分)

項目試驗組(N=50)對照組(N=50) 常模P值

軀體化 1.57±0.58 1.32±0.351.37±0.48 P<0.01

強迫1.78±0.60 1.70±0.521.65±0.61 P<0.01

人際敏感 1.78±0.61 1.73±0.551.5±0.59P<0.01

憂鬱1.64±0.60 1.56±0.521.5±0.59P<0.01

焦慮1.53±0.53 1.42±0.411.39±0.43 P<0.01

敵對1.63±0.62 1.46±0.481.46±0.55 P<0.01

恐怖1.34±0.45 1.32±0.451.43±0.57 P<0.01

偏執1.69±0.64 1.56±0.511.29±0.42 P<0.01

精神病性 1.51±0.51 1.39±0.391.29±0.42 P<0.01

陽性項目數 33.22±9.8331.32±12.3024.92±18.41P<0.01

3.2 工作性質:ICU護士面對的是各種危急重患者,具有病種多、病情複雜、病情發展變化快、死亡率高等特點。這就要求護士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搶救技能,敏鋭的觀察能力和準確的判斷力。而輪轉護士的理論知識不全面,急救意識和監護技術薄弱,這就使她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對自己不自信。

3.3 業務因素:輪轉護士在業務還不夠熟練的情況下單獨值班,易出現護理工作應對不良或護理差錯。輪轉護士單獨值班時普遍存在着緊張、害怕出差錯等心理;而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又容易導致出差錯。因此,如何有計劃地做好輪轉護士的培訓工作,合理地安排護士的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是值得護理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對輪轉護士業務技術的訓練起到全面、系統化的作用。

3.4 知識因素:面對先進儀器設備的不斷改進,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輪轉護士必須不斷學習,鑽研業務,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礎醫學與危重症醫學理論知識,以及嫻熟的護理與操作技能,在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學習,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心理壓力。

3.5 人際關係因素:高年資護士及醫生對輪轉護士的要求過高,在搶救病人時要求她們像專科護士一樣有熟練的搶救技術,緊密的配合,嚴密的觀察等。如果犯了錯,就會遭到護士老師和醫生的批評和處罰。使她們認為自身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和認可,就會產生對工作消極的負面情緒。

4 干預對策

4.1 加強轉科前的培訓:轉入ICU的護士的心理問題較多,這與她們的年齡大多偏低,心理素質不成熟,業務技術不熟練有很大關係。所以對她們進行轉科前的培訓非常重要,向她們介紹各科室的工作環境及特點 ,避免因陌生帶來的恐懼。定期組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護理技術的操作訓練,從而提高其專業素質,加強自身的信心。

4.2 定期進行心理指導:管理人員應定期組織人員對輪轉護士進行心理調查,找出存在的心理問題,採取相應措施。在平時工作中應該關心,關愛她們,在指導工作的同時給予一定的鼓勵,提高她們對護理工作的興趣,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

4.3 管理者合理排班:管理者應根據輪轉護士入科時間的長短,對工作程序,知識與技術操作掌握的熟練程度合理排班。從入科時的放手不放眼到單獨管理一個病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入科不到兩三天就單獨值班,突然使她們的責任增大,隨之壓力也增加。

4.4 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合理評價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自卑感,形成合理的心理支點,要善於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認,養成良好的性格。保持樂觀,恬靜,愉悦的心境。

輪轉護士是護理隊伍中的新生力量,也是護理工作的接班人,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整個護理隊伍的護理質量。因此對護理人員多一些關心和愛護,從而提高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汪向東。生理衞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1993,(增刊):31

[2] 穆華芳。ICU護士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交通醫學,2003(1):113

[3] 丘東友,劉秀如,餘嬋華。低年資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醫學期刊/護理學與醫療保健 [J]。

[4] 陳朋月,朱嵐。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分析與干預。醫學期刊/臨牀護理[J]。

護理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 篇八

護理學課程整合淺探

摘要:本文從護理學課程整合的涵義、整合模式、評價方法、整合效果進行綜述,指出課程整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期望對護理學課程整合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護理教育;課程整合;含義;整合模式;評價方法;整合效果

由於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健康的重視,人口結構的快速轉變,社會對護理工作各方各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醫學知識的更新,使得護理學科的知識體系也日益豐富。護理教育中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由此使得關於護理教育課程整合的研究勢在必行。

一、課程整合的內涵和意義

1、內涵。課程整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不僅是一種組織課程內容的方法,還是一種課程設計的理論及與其相關的學校教育理念。其中包括經驗的整合、知識的整合、社會的整合和課程的整合四個層面。狹義的課程整合是指一種特定的課程設計方法。國內多同意課程整合的狹義定義。其中有代表性的定義為:“課程整合是指將原來自成體系的各門課程或各教學環節中有關的教學內容,通過新的組合方式進行整理與合併,使相關課程能夠形成內容宂餘度低、結構性好、整體協調的新型課程環節,以發揮其綜合優勢。”

2、意義。課程整合的目的在於強調知識的整體性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課程整合是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從知識和技能方面對人才進行培養,同時採用模塊化、項目式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優化組合,避免相同專業知識的課程內容交叉重疊,集中體現職業教育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二、課程整合的模式分類

護理學課程整合模式如下:

1、網狀模式。此種模式是最典型的、最簡易的課程整合模式,是最具現實意義和教學意義的模式。一般情況下,選擇此種課程模式的教師們會組成教學小組。趙昕從工作過程出發,基於行動體系重構課程;林傑等提出以實訓教學為突破點,構建職業導向的護理專業三維實訓課程體系;程梅等自2009年開始實施以系統為基礎的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整合,從而替代傳統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跨科模式。此種模式是以跨學科的方式,通過發現重疊的技能、概念和態度來整合主要學科領域。如朱丹等將《醫學統計學》和《護理研究》兩門課程進行了整合,建立綜合性護理科研課程,指引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深化和理解這一課題的研究知識,增強綜合技能,提高學生護理科研能力和知識,提高教學質量。高薇等將傳統的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護理臨牀專業課程,按生命週期模式整合為臨牀護理概論、母嬰護理,兒童護理、成人護理與老年護理。趙海平等將護理科研相關課程《衞生統計學》、《文獻檢索》和《護理科研》有機整合成《護理科研方法》,重新制定教學大綱,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程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整合評價方法

評價標準可以由多個行家共同制訂,也可以由專業教師通過研究制訂,還可以由師生組成聯合小組制訂,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評價方法不僅要體現評價的職業需求,更要表現出學科特點,運用教師自評、學生自評、師學互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標準採用理論考核、實踐考核、問卷調查來評價課程整合效果。

四、整合效果

1、課程整合和教學內容的優化,是護理專業發展的需求,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要,提高了學生科研綜合能力。

2、整合後課程節約了課時,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按生命週期模式整合,通過對課程整合,減少了課程之間內容上的重複,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

3、與護士執業考試接軌。護士執業考試不僅是衡量院校教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指揮棒。護士執業考試強調護士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其綜合能力進行考察。而原有的課程則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因此忽略了對綜合能力的培養。現今對原有課程進行整合,是根據護士執業考試的特點,強調了對護士綜合能力的培養。

4、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學習、創新思維、人際交往及應變能力大大提高,使學生集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於一身;學生能很快適應臨牀;提高了自學能力;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

課程整合的研究深層次上的理解是不斷髮展進步的,而且在一步步地完善和深入。課程整合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如沒有相應配套教材等。趙海平等認為存在的不足是開課時間過早,教學目標過高;考核方式不足,教學經費開支的擴大和學生學習負擔的加重;師資隊伍建設存在不足,傳統的分學科教學的模式不利於教師對知識的整合和運用。因此,面對在課程整合實施中會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應不斷探索、總結,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張龍祿,祁義霞,馮小君,等。高職護理教育核心能力課程整合的探索[J]。衞生職業教育,2009,27(8):33-135.

[2]甫全。整合課程與課程整合論[J]。課程?教材?教法,1996,(10):6-11.

[3]歐用生。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A]。台灣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總綱綱要及其評價[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4-59.

[4]Beane,iculum Integration and The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J]。Phi Delta kappan,1995,76(8):616,622.

[5]熊梅。綜合課程的內涵特點及其生成模式[J]。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6)。

[6]喬敏,路振富,孫寶誌,等。學習哈佛經驗建立基礎醫學整合課程體系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34(4):44-46.

[7]陳季強,夏強,富麗琴,等。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教學改革6年總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38(11)。

[8]趙昕。工作過程知識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理論版),2007,48(7):45-47.

[9]林傑,劉瑾,周冰。職業導向的護理專業三維實訓課程體系構建探討[J]。衞生職業教育,2011,2991(7):103-104.

[10]程梅,郝玉玲,王興華,等。以系統為基礎的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整合實踐[J]。護理學雜誌,2011,26(17):71-73.

[11]朱丹,張璐姣,馬芳,等。《護理研究》課程整合改革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誌,2012,27(13):1224-1226.

[12]高薇,孫靜,劉洪。高職高專臨牀護理專業課程整合利弊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雜誌,2009,24(23):46-47.

[13]趙海平,郝素彬。護理科研課程教學改革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誌,2004,19(30):15-18.

[14]王曉冰,李伊為,楊少雄,等。中醫護理專業課程的`整合與優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6):68-69.

[15]田芬霞,曹迎鳳,陳巧力,等。基於工作過程的高職護理專業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改革[J]。護理學雜誌,2010,25(5):63-65.

[16]高薇,侍杏華。高職高專臨牀護理課程師資隊伍模式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08,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