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建議創新三方面舉措提升烈士紀念成效

欄目: 基層反映 / 發佈於: / 人氣:2.52W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談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強調偉大的抗戰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其中,對烈士的紀念是我們追憶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此非常重視,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紀念活動,但成效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為:一是烈士紀念基地研學功能不明。目前,烈士紀念教育活動多停留在遺蹟參觀、視頻觀看、人員講解上,基本流程定向在介紹某段歷史、主要人物生平事蹟及觀看影像記錄等,對紅色精神的內涵開發力度不夠,沒有針對於特定地點、特定人物的定位進行外延拓展,與周邊密切關聯的生態資源、民風資源缺少聯通。這種固定單一的紀念模式給受教育者以千篇一律的教育體驗,難以使其深度參與、引起共鳴,往往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無法產生綜合效益。二是紀念教育氛圍過於悲情。走訪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或遺址時,參觀人員的情緒會跟隨講解人員,在重温一段悲壯歷史時變得過於悲情,有時會沉浸在犧牲的壯烈氛圍中,這對於“追溯歷史”方面是很好的教育,然而對於“展望未來”方面有所欠缺,特別是當受教育羣體為中國小生時,不能很好地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容易造成教育成果本末倒置的結果。三是受教育者年齡結構不合理。據統計,烈士紀念教育基地接待的來訪人員主要為中國小生和中老年人羣體,缺少大學生和青年羣體。中國小處在教育的萌芽階段,老師和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因此中國小生關於紅色歷史的教育是飽和的。中老年人羣體由於所在單位或社區會經常組織紅色教育活動,因此也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然而大學生和青年羣體,忙於學業事業,導致這類羣體對烈士活動經常流於形式、敷衍了事,對於歷史有所遺忘,也很難在某段壯麗的歷史中找尋到奮鬥的方向。

基層建議創新三方面舉措提升烈士紀念成效

對此,基層建議應多方互助,明確主題重點,創新性地開展烈士紀念教育活動。

一是因地制宜,創新內容形式。紅色紀念館等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精湛的優秀人才隊伍,深入蒐集整理史料、挖掘烈士英雄事蹟,加強烈士事蹟與革命精神宣傳,以完整的史料支撐紀念教育;在做好紀念館本身建設與發展的同時,挖掘周邊自然資源、企業資源、社會資源等,形成共同發展、全方位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握尺度,合理營造氛圍。在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角色的人羣時,根據其不同的社會角色心理和需求,制訂不同的接待講解方案,增強紀念教育成效。

三是宣傳到位,提高社會責任感和參與度。各級政府、學校和社會機構要積極推進,利用新媒體加強宣傳,使家庭、學校、企事業單位、個人都有社會參與度,真正達到銘記歷史、以史為鏡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