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3W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一

細胞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徵。細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過它,單細胞生物能產生後代,多細胞生物則可以由一個受精卵經過分裂和分化,最終發育為一個多細胞個體。在增殖過程中可以將複製的遺傳物質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可見,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一、有絲分裂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細胞週期,它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此,包括分裂間期期和分裂期。

1、分裂間期

分裂間期特徵是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增長,對於細胞分裂來説,它是整個週期中為分裂期作準備的階段。

2、分裂期

(1)前期

最明顯的變化是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着絲點相連,稱為姐妹染色單體。同時,核仁解體,核摸消失,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2)中期

染色體清晰可見,每條染色體的着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染色體的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便於觀察。

(3)後期

每個着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離,形成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細胞兩極運動。

(4)末期

染色體到達兩極後,逐漸變成絲狀的染色質,同時紡錘體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現,將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新的子細胞,然後細胞一分為二。

(5)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比較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二

dna雙螺旋結構特點

①兩條DNA互補鏈反向平行。

②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間隔相連而成的親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側,而疏水的鹼基對則在螺旋分子內部,鹼基平面與螺旋軸垂直,螺旋旋轉一週正好為10個鹼基對,螺距為3。4nm,這樣相鄰鹼基平面間隔為0。34nm並有一個36的夾角。

③DNA雙螺旋的表面存在一個大溝(major groove)和一個小溝(minor groove),蛋白質分子通過這兩個溝與鹼基相識別。

④兩條DNA鏈依靠彼此鹼基之間形成的氫鍵而結合在一起。根據鹼基結構特徵,只能形成嘌呤與嘧啶配對,即A與T相配對,形成2個氫鍵;G與C相配對,形成3個氫鍵。因此G與C之間的連接較為穩定。

⑤DNA雙螺旋結構比較穩定。維持這種穩定性主要靠鹼基對之間的氫鍵以及鹼基的堆集力(stacking force)。

dna雙螺旋結構

DNA的雙螺旋結構,脱氧核糖與磷酸相間排列在外側,形成兩條主鏈(反向平行),構成DNA的基本骨架。兩條主鏈之間的橫檔是鹼基對,排列在內側。相對應的兩個鹼基通過氫鍵連結形成鹼基對,DNA一條鏈上的鹼基排列順序確定了,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另一條鏈的鹼基排列順序也就確定了。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

(1)兩條多核苷酸鏈以相反的平行纏結,依賴成對的鹼基上的氫鍵結合形成雙螺旋狀,親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於雙鏈的外側,而鹼基位於內側,兩條鏈的鹼基之間以氫鍵相結合,一條鏈的走向是5’到3’,另一條鏈的走向是3’到5’;

(2)鹼基平面向內延伸,與雙螺旋鏈成垂直狀;

(3)向右旋,順長軸方向每隔0。34nm有一個核苷酸,每隔3。4nm重複出現同一結構;

(4)A與T配對,其間距離1。11nm;G與C配對,其間距離為1。08nm,兩者距離幾乎相等,以便保持鏈間距離相等;

(5)在結構上有深溝和淺溝;

(6)DNA雙螺旋結構穩定的維繫橫向穩定靠兩條鏈間互補鹼基的氫鍵維繫,縱向則靠鹼基平面間的疏水性遞積力維持。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三

1、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實驗證實酶是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總之,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催化作用的有機物,胃蛋白酶、唾液澱粉酶等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不能説所有的蛋白質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或RNA,才稱為酶。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專一性、需要適宜的條件。

2、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複實驗。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結構式簡寫A-p~p~p,幾乎所有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來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動物來自呼吸作用,植物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細胞器線粒體或葉綠體中和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在細胞內ATP含量很少,轉化很快,熟悉89頁圖。

4、構成生物體的活細胞,內部時刻進行着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同時也就伴隨有能量的釋放X和儲存X。故把ATP比喻成細胞內流通着的"通用貨幣"

高三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四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基本信息

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種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簡稱S型)和粗糙型(Rough簡稱R型)兩種不同類型。其中光滑型的菌株產生莢膜,有毒,在人體內它導致肺炎,在小鼠體中它導致敗血症,並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產生莢膜,無毒,在人或動物體內不會導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致病原理:肺炎雙球菌有多種株系,但只有光滑型菌株可致病,因為在這些菌株的細胞外有多糖莢膜起保護作用,不致被宿主破壞。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過程

格里菲斯的實驗:格里菲斯以R型和S型菌株作為實驗材料進行遺傳物質的實驗,他將活的、無毒的RⅡ型(無莢膜,菌落粗糙型)肺炎雙球菌或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注入小白鼠體內,結果小白鼠安然無恙;將活的、有毒的SⅢ型(有莢膜,菌落光滑型)肺炎雙球菌或將大量經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和少量無毒、活的RⅡ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後分別注射到小白鼠體內,結果小白鼠患病死亡,並從小白鼠體內分離出活的SⅢ型菌。格里菲斯稱這一現象為轉化作用,實驗表明,SⅢ型死菌體內有一種物質能引起RⅡ型活菌轉化產生SⅢ型菌,這種轉化的物質(轉化因子)是什麼?格里菲斯對此並未做出回答。

埃弗雷等人的進一步實驗:1944年美國的埃弗雷(O。Avery)、麥克利奧特(C。 Macleod)及麥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礎上,對轉化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體外轉化實驗)。他們從SⅢ型活菌體內提取DNA、RNA、蛋白質和莢膜多糖,將它們分別和RⅡ型活菌混合均勻後注射人小白鼠體內,結果只有注射SⅢ型菌DNA和RⅡ型活菌的混合液的小白鼠才死亡,這是一部分RⅡ型菌轉化產生有毒的、有莢膜的SⅢ型菌所致,並且它們的後代都是有毒、有莢膜的。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結論

證明了S型細菌中含有一種轉化因子,將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實際轉化因子就是DNA,但是當時並沒有提出DNA這個名詞,另外,關於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有兩個,一個是格里菲斯的體內轉化實驗,另一個是體外轉化實驗(艾弗裏的體外轉化實驗)前者證明了轉化因子(DNA)是遺傳物質,沒有得出蛋白質與遺傳物質的關係,後者證實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