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47K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一

1、結構

分解者:能將動植物屍體或糞便為食的生物

(細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結構):

食物鏈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其起點:生產者植物

(第一營養級:生產者 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

2、生態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3、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

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4、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①: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

6、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之間的異同

不同點:在物質循環中,物質是被循環利用的;能量在流經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而且是單向流動的,而不是循環流動

聯繫:①兩者同時進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儲存、轉移、釋放,都離不開物質的合成和分解等過程

③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着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羣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

7、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種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孔雀開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高二年級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二

1、向性運動有哪些具體表現?

⑴、向性運動:是指由於單一方向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⑵、表現:莖的負向地性(即“背地性”或“負向重力性”)、莖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葉鑲嵌等。

2、植物的向性運動與感性運動的區別:

向性運動的外因是單一方向刺激,感性運動的外因是多方向同時刺激;

向性運動的結果是運動具有定向性,感性運動的結果是運動不具有定向性。

實例:含羞草受到震動是小葉閉合,是感性運動。

3、引起植物向性運動的內、外因素及實質:

外因:單一方向的刺激;內因:植物體內生長素的不均勻分佈。

實質:單一方向刺激引起植物體內生長素分佈不均勻造成的生長速度不同。

4、傳出神經:也叫運動神經。是將興奮從神經中樞傳送到效應器的神經。

5、效應器:是傳出神經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6、神經系統(或神經元細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併產生興奮,在動物和人體內,只有感受器能直接接受刺激,是興奮的“發源地”。

7、興奮:簡單地説,興奮就是神經元細胞膜上的電位變化。

8、在生物體內,神經系統中興奮的傳導是單向的。沿着“樹突→胞體→軸突”方向傳導;而在實驗條件下,神經纖維上的興奮是可以雙向傳導的。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生物適應環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發達(如圖),冬天法國梧桐樹落葉而松樹不落葉,蛇和青蛙等動物會冬眠,燕子冬天南飛而春天北歸等。

水對生物分佈的影響比較明顯,一切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水分的多少對生物的生長髮育有明顯的影響。

(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例如:森林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影響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種植物能防風固沙(如右圖所示),還能調節氣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從而淨化空氣;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鬆,它的排泄物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對農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壞作用;藻類植物迅速大量繁殖會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二、生物羣落的構成

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

生產者固定(同化)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

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特別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糞便,蜣螂並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態農業中,沼渣用來肥田,農作物也並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無機鹽(即肥)。

高二年級必修三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四

腎上腺激素功能:

⑴、腎上腺雄激素:能幫助人的身體快速生長,使肌肉發達,皮膚下面積存脂肪,對體毛的長出和聲音的改變都有一定的作用,這種激素男孩女孩都有,但對女孩來説更重要。

⑵、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①、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其興奮性,使機體處於警覺狀態,反應靈敏;

②、呼吸加強加快,肺通氣量增加;

③、心跳加快,心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內臟血管收縮,骨骼肌血管舒張同時血流量增多,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以利於應急時重要器官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

④、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強,血中游離脂肪酸增多,葡萄糖與脂肪酸氧化過程增強,以適應在應急情況下對能量的需要。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五

一、神經調節

1、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神經系統

神經調節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運動神經末梢+肌肉或腺體)

2、興奮是指某些組織(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的活躍狀態的過程。

3、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以電信號的形式沿着神經纖維的傳導是雙向的;靜息時膜內為負,膜外為正;興奮時膜內為正,膜外為負,興奮的傳導以膜內傳導為標準。

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突觸

③在突觸傳導過程中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過程,所以比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

5、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二、激素調節

1、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

2、激素是由內分泌器官(內分泌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

激素進行生命活動的調節稱激素調節

3、血糖平衡的調節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來源: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

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為CO2 H2O和能量

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血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調節:由胰島A細胞(分佈在胰島外圍)提高血糖濃度

00-2-+-

由胰島B細胞(分佈在胰島內)降低血糖濃度

兩者激素間是拮抗關係

③胰島素與胰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穩定,它們之間存在着反饋調節。

高二年級必修三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六

植物的激素調節

1.達爾文的實驗

實驗結論:單側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產生某種影響,當傳遞到下部伸長區時,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2.鮑森·詹森的實驗

實驗結論: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3.拜爾的實驗

實驗結論: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佈不均勻造成的。

4.温特的實驗

實驗結論:造成胚芽鞘彎曲的是一種化學物質,並命名為生長素。

高二生物必修 篇七

目錄

必修三:穩態與環境

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環境

第二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第二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第二節 通過激素的調節

第三節 神經調節與液體調節的關係

第四節 免疫調節

第三章 植物激素的調節

第一節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第二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節 其他植物激素

第四章 種羣和羣落

第一節 種羣的特徵

第二節 種羣數量的變化

第三節 種羣的結構

第四節 羣落的演替

第五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第二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第三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第五節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第六章 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一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第一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1、體液:體內含有的大量以水為基礎的物體。

2、體液之間關係:

3、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內環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5、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鹼度、温度。

6、血漿中酸鹼度:7.35—7.45

[]調節的試劑: 緩衝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體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穩態: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

環境的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指的是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於動態平衡中。

9、穩態的調節: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

內環境穩態的意義: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第二章 動物人體生命活動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有神經節)→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還包括肌肉和腺體)

神經纖維上 雙向傳導 靜息時外正內負

靜息電位 → 刺激 → 動作電位→ 電位差→局部電流

2、

3、人體的神經中樞:

下丘腦:體温調節中樞、水平衡調節中樞、生物的節律行為

腦幹:呼吸中樞

小腦: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大腦: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脊髓:調節機體活動的低級中樞

4、大腦的高級功能:除了對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大腦S區受損會得運動性失語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聽懂別人説話、但自己不會講話(S區→説,H區→聽,W區→寫,V區→看)

5、激素調節: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調節,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過細胞外液(如血漿、組織液、淋巴等)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

6、人體正常血糖濃度:0.8—1.2g/L

低於這個濃度:低血糖症 。

高於這個濃度:高血糖症、嚴重時出現糖尿病。

7、血糖的來源:①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 ; ②肝糖原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為CO2、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

8、血糖平衡的調節(蛋白質類激素不能口服:胰島素)

9、體温調節

寒冷刺激→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

甲狀腺激素(可口服)分泌過多又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作用,這就是反饋調節。

人體寒冷時機體也會發生變化:全身發抖(骨骼肌收縮)、起雞皮疙的(毛細血管收縮)

10、激素(有機分子,信息分子)調節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通過血液)運輸、作用於靶器官或靶細胞(發揮作用後失活)。

11、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複雜的生理過程需要神經和體液共同作用)

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作用途徑

反射弧

體液運輸

反應速度

迅速

較緩慢

作用範圍

準確、比較侷限

較廣泛

作用時間

短暫

比較長

12、水鹽平衡調節

1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

(1)不少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

(2)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例如:

甲狀腺激素成年人分泌過多:甲亢;

嬰兒時期分泌過少:呆小症;

缺碘: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

下丘腦:內分泌中樞

(1)內環境穩態中樞(滲透壓,體温,血糖)

(2)雙重調節

14、

15、

16、免疫系統的功能:防衞功能、監控和清除功能

17、抗原: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如細菌、病毒、人體中壞死的細胞、組織)

抗體:專門抗擊抗原的蛋白質(化學本質為球蛋白)

18、免疫分為:體液免疫(主要是B細胞起作用)、細胞免疫(主要是T細胞起作用)

19、體液免疫過程:(抗原沒有進入細胞)

記憶B細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和分化,產生漿細胞從而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產生細胞集團或沉澱,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20、細胞免疫(抗原進入細胞)

效應T細胞作用:使靶細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會被吞噬細胞吞噬。

21、

22、過敏反應的特點: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1)橫向運輸(只發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

(2)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

(3)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於向光一側(生長素分佈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從而造成向光彎曲。

生長素(温特,瓊脂實驗):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4、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在植物體中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佈: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佈,但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5、植物體各個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莖

6、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7、生長素的應用:

無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塗抹柱頭。

頂端優勢:頂端產生的生長素大量運輸給側芽抑制側芽的生長。去除頂端優勢就是去除頂芽。

用低濃度生長素浸泡扦插的枝條下部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麥田除草是高濃度抑制雜草生長。

8、

第四章 種羣和羣落

1、

2、種羣密度的測量方法:樣方法(植物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動物)、標誌重捕法(運動能力強的動物)

3、種羣: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稱。

羣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所有生物種羣的集合。

生態系統:一定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與無機環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4、種羣的數量變化曲線:

(1) “ J”型增長曲線條件: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

(2)“ S”型增長曲線 條件: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

5、K值(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羣的最大數量,選擇在K/2時捕撈資源,在K/2之前進行蟲害殺滅(降低環境容納量)

6、豐富度:羣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7、

8、

9、演替: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羣落被另一個羣落代替的過程。

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羣落的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1、

2、生態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由生物羣落和無機環境構成。

3、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4、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

6、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之間的異同:

不同點:在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循環性)中,物質是被循環利用的;能量在流經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而且是單向流動的,而不是循環流動。

聯繫:

(1)兩者同時進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能量的固定、儲存、轉移、釋放,都離不開物質的合成和分解等過程

(3)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着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

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羣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

7、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種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孔雀開屏、蜜蜂跳舞、求偶)

8、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1)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生物種羣的繁衍,也離不

信息的傳遞。

(2)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係,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1)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

(2)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9、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穩定性: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並使自身的結構保持原狀

10、

一般來説,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複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越高,恢復力穩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法:

(1)控制對生態系統干擾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該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2)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

第六章 生態環境的保護

1、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

2、生物多樣性: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3、

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易地保護(動物園)

5、全球問題:酸雨、、臭氧層破壞、温室效應。

如何學好高中生物

1.背。學生物不背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沒心沒肺的亂背也是沒用的。生物習題涵蓋了不少的記憶成分,但是在書本的記憶上有所深化,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背的時候必須要理解,平時的習題都是書本的深化,大學聯考生物卻又是一個檔次,要求我們理解的知識點更多。

eg.書上我們背的是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平時的作業題目可能是某一生活中的植物在特定時間下的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是如何發生的,以及詳細過程,而大學聯考的試卷中可能就是綠色植物在黑暗條件下給予不同光照會產生怎樣的光合作用過程。。

2.聽。理科生中和生物最相似的可能就是語文了,但是作為高中的任何一個學生語文課從來沒認真聽過,考試起來都能考。生物卻不是這樣,不聽課完全有可能考0分。語文太靈活,靈活到可以按自己平時的理解去答題,生物靈活是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我們上課要注意聽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習怎麼去處理這樣一類的題目,學習怎樣分析生物題目。

eg.書上介紹説細菌有什麼樣的結構,老師上課介紹了大腸桿菌的結構,試題考你甲硫桿菌你還不會麼。

3.做。記憶+理解+老師講解,相信自己再做一些練習就能好好掌握了。

當然生物好幾本書的學習不可能簡單不用心就輕易學好,還要靠自己去摸索,但是萬事讀得用心。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八

1、演替: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羣落被另一個羣落代替的過程。

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種羣密度的測量方法:樣方法(植物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動物)、標誌重捕法(運動能力強的動物)

3、種羣: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稱。

羣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所有生物種羣的集合。

生態系統:一定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與無機環境。地球上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4、種羣的數量變化曲線:

(1)“J”型增長曲線條件: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

(2)“S”型增長曲線條件: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

5、K值(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羣的數量,選擇在K/2時捕撈資源,在K/2之前進行蟲害殺滅(降低環境容納量)

6、豐富度:羣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篇九

1、細胞週期概念?真核細胞的_式有幾種

2、有絲_個時期的特點:間期、前期、中期、後期、末期

3、各個時期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及DNA含量的變化

4、植物細胞有絲_動物細胞有絲_區別

5、無絲_特點?無“絲”指什麼?哪些細胞通過無絲_方式形成新細胞

6、細胞分化的概念

7、細胞全能性的概念,舉例説明

8、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

9、細胞衰老的特徵及原因

10、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

11、癌細胞的特徵

12、常見的致癌因子有哪些?惡性腫瘤的預防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關係。

高二年級必修三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十

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⑴、下丘腦

所分泌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生長激素釋放激素(CRH)、抗利尿激素(ADH)等。

⑵、垂體:

所分泌激素:生長激素(GH)、促甲狀腺素(TS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催乳素(PRL)等。

⑶、甲狀腺:

所分泌激素:甲狀腺激素(化學本質是一種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其合成需要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