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5W

【概述】

關於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為我瘋狂”為你整理了這篇關於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

(2020年10月)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安排,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鞏中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內司工委委員,赴市檢察院及譙城區,對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開展調研。調研組聽取了市人民檢察院及譙城區檢察院關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彙報,實地察看了部分毀林公益訴訟案件植被恢復情況,查閲了相關案卷資料,通過座談、走訪等形式徵求了法院、公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及部分人大代表、律師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委託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人大常委會進行調研,提交調研報告。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2017年7月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開以來,全市檢察機關依法認真履職、積極擔當作為、突出公益核心、注重機制建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局良好,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全市檢察機關立案公益訴訟案件1063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992件,提起訴訟60件。

(一)公益訴訟制度機制逐步健全。全市檢察機關以提高辦案質效為目標,不斷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建設,努力提高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質效。出台內部管理規範,為規範辦案、執法流程提供製度保障。建立一體化辦案機制,市檢察院對全市案件辦理工作統籌協調,指導縣區院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探索建立跨地區公益訴訟制度,與鳳台縣檢察院建立共同保護茨淮新河水資源聯防聯控協議,積極融入蘇皖魯豫淮海經濟區公益訴訟協作區,多層次推進跨區域合作。強化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的溝通交流,建立健全協作配合機制,積極推動公益訴訟工作開展。

(二)公益訴訟履職保障不斷強化。全市檢察機關認真落實機構改革部署,健全完善機構組織體系,積極整合資源強化配置,為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市檢察院成立第五檢察部履行公益訴訟職責,渦陽、蒙城、譙城檢察院也組建了公益訴訟專門辦案組,利辛縣檢察院設立了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是我省唯一一個單設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的基層院。全市檢察機關共有公益訴訟幹警28,其中員額檢察官10人,按照比例配備檢察輔助人員? 18人,成立亳州市公益訴訟研究中心,初步建成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三)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推進有力。全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保護職能,積極開展專項檢察活動,不斷加大案件辦理力度,全面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有效開展。全市檢察系統連續兩年開展“守護綠色江淮美好家園”、保障“千家萬户舌尖上的安全”等專項行動。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公益訴訟專項行動。2017年以來,共立案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505件,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案件87件,國有資產保護領域案件95件。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立案英烈權益保護領域案件15件,辦理安全生產、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案件37件。蒙城縣過家和烈士墓保護案,被高檢院評為全國經典案例。

(四)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成效初顯。全市檢察機關以維護公益訴訟為目標,積極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突出辦理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大的案件。2017年以來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814件,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及時有效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了相關企業、公民的守法意識。全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挽回國有資產損失109.1萬元,督促修復耕地林地340餘畝,清理違法堆放固廢、生活垃圾2000餘噸。督促關停和整治環境污染的企業15家,追償修復生態、治理環境費用100餘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公益訴訟工作成效初步顯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還不充分。個別公益訴訟檢察人員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監督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特徵的把握、訴前程序的重視程度和運用不夠到位。部分被監督者接受檢察監督的法律意識有待增強,對監督工作支持配合力度不夠。個別縣區存在檢察機關調取、查閲、複印案卷資料等方面配合不夠順暢,對監督意見的落實反饋不夠及時等問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宣傳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社會知曉率和參與度不高,羣眾對公益訴訟工作不夠了解,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公益訴訟的良好氛圍尚未真正形成。

(二)案件辦理質效仍需提高。調研中發現,個別公益訴訟案件訴前檢察建議説理不夠充分、針對性不強,對檢察建議跟蹤落實力度不夠。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不平衡,大多數公益訴訟案件集中在行政公益訴訟領域,在立案的1063件案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982件,佔比92.3%,民事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81件,佔比7.6%。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在案件線索、訴前程序、提起訴訟中佔據比率較高,其他領域所涉案件相對較少。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佔47.5%,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案件佔8.1%,國有資產保護領域案件佔8.9%,英烈保護領域案件佔1.4%,安全生產、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案件佔3.4%,辦案領域總體上集中明顯。

(三)配套保障機制不夠完善。檢察機關內部公益訴訟工作制度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在受案範圍、立案標準、調查取證等方面仍需規範。司法鑑定支撐不足,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需要技術檢測和鑑定結論支撐,鑑定費用支出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鑑定程序複雜、週期長、費用高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作開展。公益訴訟案件賠償金管理不統一,賠償金的執行、保管、使用規定不明確,制度不健全。公益訴訟損害鑑定、環境損害修復資金管理等方面配套機制的缺乏,對賠償認定和裁判執行造成一定影響。由於缺乏相應的機制保障,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數量少、質量低、轉化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四)工作整體合力有待加強。檢察機關內部合力發揮不夠,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在資源共享、工作聯動方面需要進一步優化,多部門、多環節、多角度開展監督,整體作戰、協同發力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體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平台利用率不高,通過“兩法銜接”平台發現或移送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較少,行政案件處罰情況通報不及時,工作合力未能有效發揮。與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力度仍需加大,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整改落實難問題,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社會組織參與度低,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沒有社會組織提起過公益訴訟案件。

(五)隊伍能力建設還需提高。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與工作任務還不相適應,個別縣區辦案力量嚴重不足,譙城區檢察院專職從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檢察人員僅有2人,不能滿足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任務需要。公益訴訟檢察作為新的業務領域,對公益訴訟檢察人員的理論素養、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專業知識相對缺乏,如一些檢察人員對行政機關的工作流程、內部規定了解不深,對環境資源、食品藥品等領域知識儲備不夠。公益訴訟檢察隊伍的法律素養和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在線索發現、調查取證、庭審應對、訴訟監督能力上,與打造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檢察隊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三、意見建議

(一)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對公益訴訟制度重要意義的認識,切實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依法全面有效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維護好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立足我市工作實際,充分運用訴前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督促起訴等方式,推動解決一批侵害公益、社會關注度高、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羣眾切實感受到公益訴訟實效。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採用發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等方式,及時公開羣眾關切的公益訴訟案件信息,提高公益訴訟制度的認知度和參與率,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切實提高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質量。檢察機關要堅持辦案數量與質量並重理念,突出公益核心,拓寬監督途徑,擴大監督案源,用足用好法律監督手段,努力提高案件質量,確保案件辦理效果。規範辦案辦理流程,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關,保證立案督促的精準性、訴前程序的針對性。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充分發揮訴前程序的作用,提高訴前檢察建議質量,增強建議的可操作性,加強對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促進行政機關積極整改、主動履職,增強司法監督實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點,鞏固現有成效,穩妥探索其他領域公益訴訟,促進各領域公益訴訟全面協調發展,全力以赴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三)着力構建公益訴訟工作長效機制。檢察機關要及時總結司法實踐經驗,加強公益訴訟制度建設,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流程,細化審查標準,統一操作規範,落實案件評查制度,建立完善、有效、便捷的公益訴訟制度體系,推進公益訴訟工作規範化和精細化。進一步健全完善與行政執法部門溝通銜接機制,推動檢察監督與行政機關內部糾錯機制的有效銜接,推動建立監督與支持並重的良性關係。建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行政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協調長效機制,完善案件線索移送、辦案協作、信息通報、辦理反饋等制度。強化司法鑑定與案件辦理的銜接工作,與鑑定機構、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制度,加強公益訴訟司法鑑定服務保障,有效破解公益訴訟鑑定評估存在的問題。

(四)不斷增強公益訴訟檢察整體合力。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公益訴訟檢察相銜接的公益訴訟模式,推進工作銜接和信息共享,形成公益保護合力,構建公益保護常態化監督格局。加強行政執法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有效銜接,提高“兩法銜接”信息平台的利用率,實現情況通報、信息共享常態化,着力破解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落實整改難等問題。加強對縣區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監督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推動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再上新台階。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社會組織的溝通聯繫,指導支持其有序參與公益訴訟活動,推進構建共治共建共享大格局,實現公益保護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有機統一。

(五)持續強化公益訴訟檢察能力建設。根據公益訴訟工作需求,進一步完善優化內設機構,強化職能配置,選優配強公益訴訟辦案力量。通過專題研討、庭審觀摩、案件實訓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公益訴訟檢察隊伍整體“實戰”能力和水平。高度重視科技強檢工作,加快推進智慧檢察建設,發揮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訴訟檢察的作用,抓住線索獲取和證據調查兩個關鍵環節,加強信息化手段在拓展案件線索來源方面的運用,為促進能力建設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專業團隊建設,培養一批既有公益訴訟檢察專業能力,又有相關行政領域知識儲備的複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公益訴訟檢察隊伍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