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非遺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3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3W

關於非遺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1

關於非遺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精選3篇)

一、綦江區非遺保護與利用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綦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非遺的保護與利用工作。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不斷推動綦江區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有序推進。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永城吹打;市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14項(含國家級1項):石壕楊戲、橫山昆詞、東溪腐乳釀造技藝、三角吹打、綦江農民版畫、綦江民歌、東溪故事、川劇等;區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共70項(含市級以上14項):苗族服飾、雞公嘴廟會、龍燈扎制技藝、中壩泡菜等,涉及全區20個街鎮,涵蓋了“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六個類別中的四個類別8大項。

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人(含國家級1人,去世3人)。區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批60人(含市級14人,去世4人)。

(一)非遺保護措施逐步規範

從2005年國家啟動非遺保護工作以來,綦江區由原來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轉變為非遺保護工作。設立非遺保護中心,掛靠在文化館,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沒有獨立編制,由文化館業務幹部兼任,主要負責全區非遺工作的規劃,區級以上名錄、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和管理,非遺理論研究,非遺宣傳及展示活動組織實施等工作。2011年,成立了以時任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分管領導為組長,縣府辦、縣委宣傳部、縣新聞傳媒中心、縣發改委、縣教委等11個部門組成的綦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非遺工作重要事宜的決策和協調。

為認真貫徹2011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2012年出台的《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綦江區積極採取措施,先後制定了《綦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扶持辦法》《綦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管理辦法》《綦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基地認定管理辦法》,使綦江區非遺工作不斷規範。

(二)非遺普查挖掘整理工作有序推進

開展全區普查,摸清非遺家底。截止目前,全區組織了局部片區的普查三次,2009年開展全覆蓋普查一次,完成線索13類750條,重點調查了122個項目,完成《永城吹打》《石壕楊戲》《綦江民歌》《東溪腐乳釀造技藝》等15個專題片。

重點圍繞永城吹打、綦江民歌、石壕楊戲等進行了專項田野調查和搶救,舉辦永城吹打、綦江民歌研討會,編輯出版90萬字《永城吹打樂》(中國文聯出版社、第七屆重慶藝術獎)、40萬字《第二批重慶市國家級非遺項目集成·永城吹打卷》(團結出版社),完成《綦江民間歌曲集》《綦江歷代文學作品選》通稿。完成了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

不斷打造非遺精品。2017年永城吹打入選文化部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綦江民歌《捱到起》榮獲第十二屆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金獎;版畫《龍舞人歡》、民間吹打《幸福生藝活安登逸》、四川評書《秦良玉》榮獲市級以上獎勵和稱號。

(三)非遺保護和傳承基地初具規模

開展“首屆巴渝吹打樂中青年人才培訓班”等區級以上傳承人羣培訓班,歷年受益骨幹2000人次;推薦近50人次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羣研培計劃。各市級、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積極開展傳藝授徒活動,帶出徒弟100餘人次。在近30個學校開展傳承教育基地創建活動,在傳承基地通過課程和師帶徒等方式培訓學員2000人次以上。

成功申報重慶市非遺傳承教育示範基地6所,重慶市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所。公佈綦江區非遺傳承教育示範基地8所,區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所。

(四)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初見成效

綦江區非遺項目先後參加首屆中國(重慶)非遺博覽會開幕式、第十一個“中國文化遺產日”重慶主會場活動、渝東南文化館聯盟非遺展演、第四屆、第五屆巴渝民間藝術節展演、2017中國重慶大足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高端裝備製造業全國半決賽頒獎典禮等市級以上50場次活動。組織20多個項目集中亮相全市以以上歷屆非遺博覽會、文博會。

強化宣傳推廣,提高非遺影響力。完成總投資315萬元永城吹打演藝排練廳建設,分別在綦江農民版畫院、綦江文化館、綦江博物館等場館設立非遺展覽廳,供遊人、市民學習和鑑賞。利用區級及以上媒體開展“文化遺產日,我們共同守護綦江非遺”系列報道,系統普及綦江非遺知識。

支持非遺闖市場,非遺產業已初具雛形。老四川牛肉乾、“飯遭殃”調味品、東溪腐乳、蘿蔔爪、北渡魚等產業發力,每年產值10億元以上;綦江農民版畫、永城吹打分別榮獲人社部全國第二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農民工專項總決賽企業組、團隊組二等獎。木雕、陶藝、漆藝、竹編等傳統手工藝重新煥發生機,不斷提高生產技藝,市場前景廣闊。石壕苗族歌舞等項目重新定位,與鄉村旅遊結合,需找市場商機。

二、綦江區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全區非物遺保護與利用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規定,與綦江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澱相比,與綦江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與社會的期盼和周邊區縣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工作中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保護意識有待提高

區政府在2011年成立了非遺領導小組、編辦批准了加掛非遺中心牌子。但是非遺領導小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工作。部分區級部門和鎮街對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沒有將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綦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也沒有出台非遺發展專項規劃,沒有制定《綦江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施意見》,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只是文化主管部門單打獨鬥,孤軍奮戰,沒有搭建起全區一盤棋、共同開展非遺工作的格局。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項綜合性、多學科性、羣眾性很強的工作,有的部門認識還不到位,尤其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可再生性”及其加速消亡的現實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合力。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楊戲中的祭祀、唱頌,民間生活儀式中的諸多禁忌等,經常被誤認為是迷信、落後的東西。部分非遺傳承單位和個人“重申報、輕保護”。

(二)管理工作亟待加強

非遺工作專業性強,涉及專業知識面廣,需要專業人員開展工作。目前,綦江區的非遺保護中心是掛靠在文化館內,沒有獨立編制和機構,缺乏必要的採錄設備和專業人員,保護手段落後,非遺普查、申報、保護、傳承、利用等各環節缺乏整體謀劃和連續性、可操作性,羣眾性、社會性普查工作開展不夠全面,不利於非遺的傳承和保護。隨着非遺“一法一條例”實施,全市各區縣越來越重視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如石柱、大足、豐都等4個區縣將非遺工作機構單列。據《重慶市文旅委2018年非遺年報統計表》顯示,全市33個區縣配備了非遺編制,擁有在編人員147人,其中編制最少的1人,如彭水、巫山,最多的永川19人,巫溪、開州17人,忠縣16人,酉陽12人。

同時,非遺工作是延續綦江文脈的德政工程,非遺工作經費應納入財政預算,2005年至2013年財政沒有單列非遺預算經費,2014年財政預算非遺工作經費10萬元,2015年以來隨着區財政經費緊張逐年削減,2019年財政預算非遺工作經費5萬元。非遺名錄申報、非遺展演,非遺挖掘整理出版研究、非遺傳承基地建設等沒有資金來源。非遺經費投入,各地各有不同。做得好的梁平縣將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運行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非遺申報、年度非遺大型宣傳、基地建設、傳承人培育等動態工作實行項目申報制。

(三)傳承前景較為堪憂

一些非遺項目因沒有及時有效保護而瀕臨消亡,一些項目被其他區縣搶先申報,少數項目因為缺少生存土壤、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生存空間逐步萎縮。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本都是口傳心授、耳提面命式的傳授模式,傳承時間長,見效慢,付出多,收益小,現代年輕人要求學藝的積極性不高,傳承難度大。民間老藝人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年逾古稀,傳承人斷層嚴重,非遺傳承面臨人去藝絕現象。同時,綦江區非遺保護基礎設施較為滯後,非遺項目沒有經常性、長期性的展示平台,沒有非遺博覽體驗館。一些非遺項目由於傳承場所缺乏,傳習工作受限,影響了項目的傳習效果和規模。

(四)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全市共公佈6批707個市級代表性項目,平均每個區縣為17.7個,綦江區現有14個市級以上非遺項目,處在中下水平。周邊江津、武隆、萬盛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分別是27、26、21項。綦江區區級以上非遺項目70項,顯得基數較小,分佈不均勻。按照《非遺法》的分類,傳統體育和遊藝沒有入選項目,傳統口頭文學和民俗項目入選較少,需要進一步加強。

已有非遺項目,缺乏分類指導,未能很好保護項目。如適合走市場的,產業化集聚度和市場化開拓度較低。面臨破解小工廠、工作室、作坊、店鋪為主,難以產生較大經濟和社會效應的難題;不適合走市場的項目,未能發揮社會整體作用加以保護;瀕臨滅絕和具有保存價值,搶救性記錄缺乏人員和經費。

(五)轉化利用不夠充分

綦江區非遺資源利用轉化有待提高。有產業基礎的老四川牛肉乾、飯遭殃、蘿蔔爪等企業離全市乃至全國的龍頭企業還有距離,遭遇發展瓶頸;更多的傳統手工藝及特色飲食技藝,大多是小作坊式的生產。

2016年開始,住建部等三部委發佈《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公佈了兩批403個特色小鎮,重慶市入選13個,基本達到平均水平。目前,我市已建成榮昌安陶小鎮、中國夏布時尚小鎮、南岸區九街壹華里非遺食品市集” 3個非遺特色小鎮。至2020年,全市全域將規劃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和“涪陵1898榨菜文化小鎮”等20個獨具特色的非遺特色小鎮,黔江濯水古鎮、潼南雙江古鎮、酉陽龔灘古鎮等也已啟動建設規劃。綦江區無全國特色小鎮,也沒有啟動市級以上非遺特色小鎮規劃工作。

非遺項目同文化建設、旅遊發展、鄉村振興、扶貧攻堅等建設融合度不高,沒有搭建起非遺項目持續發展的平台,傳承乏力。非遺研究方面,侷限於簡單的挖掘整理,研究成果不多,與專業研究機構、高校合作有待建立和加強。非遺傳承方面,建立一些學校傳承基地,區級項目落地率不高,非遺傳承沒有打通國小、中學、大學發展路徑。非遺傳承形式還顯單一。

三、推進綦江區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建議

(一)統一認識,完善保護機制

區政府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面貫徹落實“一法(非遺法)一例(非遺條例)”,強化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對綦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意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中突出把關定向的“方向盤”地位。一是確立區政府在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區政府和主管部門應切實將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增強對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將非遺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文化發展綱要,出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意見,做到政府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推廣。二是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加強文化旅部門與發改、財政、教育等部門的合作聯動,抓好頂層設計,建立非遺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發揮政府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共同推進非遺事業的健康發展,形成長效的保護機制。三是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激勵機制。隨着綦江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成熟時,可考慮設立專項獎勵基金,獎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和個人,補助非遺傳承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和藝術創造性。

(二)廣泛宣傳,調動非遺保護的社會力量

一是通過舉辦“文化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民間文藝匯演”等節慶、習俗系列活動,加大非遺的宣傳力度,普及非遺保護知識,營造非遺保護良好氛圍,提高廣大羣眾對非遺認知度和保護意識,使人民羣眾既是非遺的創造者、傳承者,也是宣傳者、保護者。同時,充分利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播手段,編撰完成綦江非遺叢書,拍攝走進非遺專題片,提高非遺項目知名度。二是積極推動非遺進學校,將非遺與學校的德育教育結合起來,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給青少年一代,從小培養他們對非遺的興趣愛好,讓各級學校承擔起非遺的傳承義務。三是推進非遺進村居活動,制定活動整體方案,將非遺與生活教育、傳統優秀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村居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展示、傳習活動,讓非遺走近普通百姓身邊,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

(三)加大投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用足用活有關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依託項目申報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二是設立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國家和省裏都有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建議綦江區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建立非遺保護專項基金,並納入財政預算。同時用好民間資本。通過政策引導,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多渠道籌集資金,吸納民間資本投入非遺保護。三是立足長遠,科學規劃,建立非遺博物體驗館、區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傳習基地,拓寬非遺展示平台,夯實非遺保護基礎。

(四)加強隊伍建設,壯大保護傳承力量

一是根據工作需要,落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編制,配備相應的非遺專業人員,充實非遺專業人才隊伍。廣泛吸納文化單位、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社會團體等各方力量,組建民間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協會,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二是加強非遺專業人才和非遺傳承人的教育培訓,增強他們對非遺保護傳承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提高非遺傳承人扶持資金,完善非遺傳承人扶持退出機制,支持和鼓勵師帶徒、課堂教學等多種方式,依託職教中心,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力度,強化對生產性傳承基地的從業人員的培訓指導,引導更多的人走上傳習之路,壯大非遺保護傳承力量。三是大力扶持非遺傳承人開發非遺技藝,興辦經濟實體,打造特色產品,走“協會+公司+傳承人”開發之路,形成“研、產、展、銷”一體化經營體系,積極探索“非遺”生產性保護模式。

(五)合理利用轉化,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加強非遺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開展“非遺”旅遊產品的評選,安排旅遊節會非遺項目展演,積極開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旅遊,充實旅遊文化內涵,在城區建成渝南黔北非遺街區,在東溪古鎮、永城鎮建成非遺特色小鎮,在農博園、三江街道等地建成一批特色非遺遊學體驗基地、非遺產業園項目,培育綦江區社會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加強非遺與文化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做好與文化產業政策的對接工作,在橋河工業園區、昇平工業園區規劃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開闢出“非遺”產業區塊,在土地、税收、建設規費、融資擔保、扶持獎勵等方面給予最大的優惠和支持,努力改變“非遺”項目產業小、散、弱的格局。鼓勵“非遺”項目單位及時註冊“非遺”商標,申請“非遺”技藝專利。三是加強非遺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摸清鄉村非遺資源,融入鄉村振興規劃,整合鄉村振興專項經費促進鄉村文化、產業振興,每個鎮落實1項非遺傳統工藝轉化產業試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設計、網絡結合,找到新的發展點和增長點,助力脱貧攻堅,開闢鄉村生態環保的綠色發展之路。

關於非遺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2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今年9月,由市政協副主席楊珺帶隊,組織學習文史委和部分市政協委員,對全市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科學保護思想指導下,不斷推動全市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有序推進。一是開展項目普查,建立完善名錄體系。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體系,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31項,市級87項, 縣級180項。二是組織非遺展演,不斷擴大影響力。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該活動已成為河南省政府組織的保留文化活動項目之一,被國家非遺保護中心列入年度重點文化項目。組織非遺項目進社區、進學校活動。川匯區李莊國小、牛營國小先後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同時,利用“文化遺產日”、春節等有利時機,組織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進行展演,週末公益劇場進行調演。三是爭取資金扶持,大力促進保護傳承。通過幫扶,太康道情戲項目成立了太康道情戲曲傳承中心。槐店文獅子項目建立了傳習所、文獅舞網站。心意六合拳項目開展了全國心意六合拳理論研究會與拳術對外交流傳播活動。淮陽泥泥狗項目建立了淮陽泥泥狗專題展示館。

二、 存在問題

(一)保護意識有待提高。部分縣(市)和部門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沒有將非遺保護、保存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沒有將保護、保存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部分傳承單位和個人“重申報、輕保護”。不少羣眾對非遺瞭解不多。(二)機構不夠健全。目前我市的非遺保護中心只有西華縣、川匯區是獨立機構,其它縣(市)包括市級都是掛靠在文化館或羣藝館內,沒有獨立編制和機構,缺乏必要的採錄設備和專業人員,保護手段落後,不利於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三)傳承前景堪憂。一是傳承人斷層嚴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本都是口傳心授、耳提面命式的傳授模式,傳承時間長,見效慢,付出多,收益小,現代年輕人要求學藝的積極性不高,傳承難度大。民間老藝人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年逾古稀。非遺傳承面臨人去藝絕現象。二是傳承場所缺乏,傳習工作受限。如:淮陽泥泥狗傳承人許述章老人,傳習技藝過程中,因沒有固定場所,只能在家中臨時搭建台面教授學生,嚴重影響項目的傳習效果和規模。

三、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順暢高效的工作機制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必須突出政府把關定向的“方向盤”地位。一是確立政府在保護與搶救中的主導地位。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應切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與保護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納入文化發展綱要,做到政府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推廣。二是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加強文化部門與發改、財政、教育、旅遊等部門的合作聯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長效的保護機制。三是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激勵機制。可考慮設立專項獎勵基金,獎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和個人,補助非遺傳承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和藝術創造性。

(二)廣泛宣傳,調動非遺保護的社會力量

一是充分利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和微信、二維碼、微博等高科技傳播手段,通過舉辦“文化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民間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加大非遺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羣眾對非遺認知度和保護意識,使人民羣眾既是非遺的創造者、傳承者,同時也是宣傳者、保護者。二是積極推動非遺進學校,把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給青少年一代,從小培養他們對非遺的興趣愛好,讓各級學校承擔起非遺的傳承義務。

(三)加大投入,落實經費保障

一是用足用活有關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依託項目申報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二是設立非遺保護專項基金。國家和省裏都有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建議我市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建立非遺保護專項基金,並納入財政預算。三是用好民間資本。通過政策引導,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多渠道籌集資金,吸納民間資本投入非遺保護。

(四)培養人才,壯大保護傳承力量

針對目前非遺保護項目傳承後繼乏人的狀況,加快制定傳承人培養制度、傳承獎勵制度,用制度規範人才培養工作。尤其對瀕危的重要項目要制定傳承計劃,建立傳承活動基地,設立專項傳承補貼,為傳承人提供良好的傳承條件和必要的生活保障。鼓勵教學機構開辦興趣班,引導更多的人走上傳習之路,壯大非遺保護傳承力量。

(五)整合文化資源,加快非遺保護與產業融合

把文化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是技藝薪火相傳的有效途徑,運用科學發展觀引導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理市場化是實現永續傳承的有益嘗試。在非遺保護與利用方面,我市可以借鑑外省市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加大非遺項目綜合利用力度,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結合,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更好地傳承。

關於非遺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3

為推進我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彰顯城市文化軟實力。近日,市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與市文旅系統、榆林學院等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調研組,調研了橫山、綏德、米脂3縣區,並赴東北三省進行了考察,通過聽取介紹、實地走訪、座談研討等方式,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狀況進行了調研,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榆林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及保護情況

(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類型較為齊全

榆林是陝西文物大市之一,不可移動文物數量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文物數量多、等級高、類型全。全市現已查明各類文物點13883處,已公佈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7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1處。重點文物古蹟有我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遺址,殷墟之外發現的商代晚期規模最大的建築遺蹟清澗辛莊遺址,大夏國都統萬城遺址,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建築羣白雲山道觀,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紅石峽。榆林長城資源豐富,境內保存下來的戰國秦長城、隋長城和明長城,分佈於我市的府谷、神木、榆陽、橫山、靖邊、定邊六縣區,其中明長城遺址1100多公里。榆林城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抗日戰爭的出發點、解放戰爭的轉折點。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我市8個縣30多個村莊戰鬥生活一年多,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史蹟。

(二)保護措施逐漸規範,文物修繕工作初見成效

近年來,全市文物系統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紮實推進各項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是編制了各類文物保護規劃。組織完成了白雲山廟、鎮北台等102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及全市長城的保護管理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夯實了文物基礎工作。圓滿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代表陝西省順利通過了國家驗收,並得到國務院普查辦的高度評價。三是紮實開展了文物保護宣傳教育。依託“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專項宣傳活動,深入廣泛地宣傳文物政策法規和保護案例,增強了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了廣大幹部職工和羣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四是加強了文物考古工作。開展了榆林境內戰國秦漢城址的調查,進一步加強了基本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對於神木石峁遺址的後續考古發掘,加快推進重點文物保護項目。五是持續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通過出台規範性文件、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加強文物安全防範設施等措施,切實加強了羣眾文保員隊伍建設工作,全力推進了文物火災防控工作。六是持續加強長城保護工作。通過編制長城保護管理規劃、落實保護責任、推進“四個一”工作機制、啟動防護設施項目等措施,加強了長城在基本建設中的安全。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 “保護”措施不當。由於缺乏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在維修舊院落、古建築的過程中,只注重加固翻新,而忽視了原有的文化內涵,甚至一些已經宣佈的文物保護單位也存在隨意翻修現象,任意修建與建築風格大相徑庭的建築。特別是在廟宇的維修中,由於維修經費都是來自廟會上的佈施,文管部門沒有話語權,導致一次維修一種風格。如有些廟宇用玻璃推拉門、黨氏莊院內新修的現代建築與周邊環境形成強烈反差等。一座座完整的歷史古城,在一次次的城市建設改造中,拆舊建新,完全失去了歷史原貌。

二是保護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目前,我市尚未形成科學完善的工作機制為文化遺產的組織協調、統籌管理提供平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缺乏自上而下的規劃管理,各相關部門間沒有形成合力,無法共同推進保護工作。

三是保護資金嚴重不足。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如對文化遺產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的調查研究與蒐集整理,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及相關活動的舉辦等,都需要資金的投入,沒有一定資金的保障,文化遺產的保護只能是一句空話。多年來,文化遺產保護主要靠政府投入這單一的投資方式,長期以往,難以為繼。由於財政投入經費與實際支出差距極大,募集社會資金又渠道不暢,造成保護修繕經費“杯水車薪”的局面。一些產權單位或保護意識不強或不予投入,致使相當數量的保護建築得不到維護修繕。

四是專門保護機構及專業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匱乏。由於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涉及的專業性強,目前我市專業文物保護機構較缺乏,具有專業素養的文物執法工作人員較少,現有的工作人員缺乏全面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文物保護工作人員身兼數職、精力分散,難以全力投入到文物普查和保護工作中,使得文物普查和管理工作得不到有力支持。有些工作人員執法意識薄弱,責任意識不強,需要加強培訓和督導。

三、意見和建議

(一)加大文物保護利用力度

一是抓好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嚴格按照文物保護規劃,在保存原貌的前提下,修繕現有古蹟景點及歷史遺存。具體實施榆林衞城、石峁遺址、楊家城(麟州故城)、統萬城遺址、白雲山、府州古城、吳堡石城等和長城重點段落的文物保護修繕工程。二是實施榆林古城保護利用提升工程。榆林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按照建設陝甘寧蒙晉最具影響力城市為總要求,以保護恢復和傳承文化為本,通過合理展示手段,貫通榆林衞城城牆,實現遺址的全面展示和利用,完成文物古建築的保護修繕,全面提升古城街區形象,力促古城功能的全面轉型,努力將其打造成陝甘寧蒙晉古城第一品牌、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榆林文化自信的標杆、榆林歷史文化的名片,形成集旅遊、購物、餐飲、娛樂等各項功能俱全的古城旅遊休閒一條街。三是建設紅石峽景區擴建提升項目。以榆溪河濱河景觀為基底,以延綏長城文化為依託,以紅石峽摩崖題刻為核心,構建文旅產業為延伸,打造集景觀遊賞、文化體驗、科普教育、文創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邊塞長城文化旅遊綜合體,進一步支撐與鎮北台、易馬城聯合打造國家長城文化公園。本着由 “資源依賴型”文物觀光到“市場創造型”文化體驗轉變的總體思路,策劃建設“3+9”項目體系,即實施長城博物館、長城驛站、榆溪棧道三大核心項目和墨客雲影、紅石映象、燕然廣場、駐馬場、赤峽橋、汀芷水岸、紅崖石刻、普渡橋、水磨坊9個配套項目,重點提升景區環境和配套服務,升級外部交通。四是加強長城遺址保護利用。繼續深化長城保護“四個一”工作機制,推進長城防護設施項目,提高管護水平和實際效果。深入開展長城保護研究,分期、分批申報並實施重點烽火台、重點段落搶救性保護工程,不斷改善和優化長城周邊環境,妥善保護長城遺存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歷史風貌。五是積極推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省級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工作。積極做好統萬城遺址和石峁遺址保護利用、項目資金爭取和申遺工作。加快推進統萬城、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帶動和促進文物旅遊產業發展。重點推進紅石峽、鎮北台、石峁省級文化遺址公園提升建設工作等。六是加強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做好基本建設中的考古調查、勘探和文物保護工作,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建設。與國內專業考古研究院共同建立榆林考古工作基地,推動我市石峁遺址等大型城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及時有效地開展和完成部分搶救性清理工作,大幅度提升榆林考古工作的水平。

(二)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規範化管理

根據我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實際情況,建立

一套符合現實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模式。一是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統一規劃安排,建立由市文旅局牽頭,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教育局等單位組成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統一組織、指導、協調工作。二是繼續完善和健全文化遺產保護機制,進一步收集和梳理重點歷史保護區、歷史保護文物的歷史發展資料,進一步做好電子信息化錄入和網絡建設,開展重點課題調查研究,加強對我市歷史保護建築的綜合性修繕和功能性利用。三是建立文物保護專家、委員例會制度,定期組織專家團隊對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和諮詢,針對棘手問題聽取專家意見,共同商討解決辦法,提高工作完成質量。四是文物管理部門要加強業務管理,加大監督力度,認真履行保護職責及有關管理措施,將文物保護單位納入科學、正規的管理體制,使業務管理、監督真正落到實處。

(三)發揮政府主導和引導作用,拓寬資金投入渠道

堅持政府抓文化事業,社會抓文化產業這條主線。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資金投入,要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管理業務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並做到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長。同時要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在政策、措施上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捐贈,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經費投入機制。文物保護單位可以適當增加文物保護專項經費的申請,針對國家級、市級和縣(區)級三個層面的重點項目和特別項目,投入相應的專項保護經費,力爭提高重點文物的保護補貼和修繕維護費,多渠道滿足保護需求。

(四)健全管理機構,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機構和一批熱心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事業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士。要增加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編制,吸收真正熱心於文化遺產工作和文化素質較高的人才。各級政府應依法承擔起管理轄區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工作職能,儘快建立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協調機構,並建設一支專職管理隊伍。要採取進修、短訓等方式,對現有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以滿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需要。要加強全市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調整人員,提高業務素質。積極鼓勵民間人士加入到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利用、傳承工作中,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