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醫療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57W

目錄

農村醫療調研報告
第一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第二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第三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第四篇:關於梅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調研報告第五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的制度已在全國逐步推廣。**縣作為自治縣實施"新農合"的試點縣之一,經過幾年的實踐,現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使"新農合"得以在全縣更好地推廣和發展,提高全縣農村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經縣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報請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同意,決定對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課題進行調研,鄉衞生院、鄉合管辦組成聯合課題組,通過查閲資料、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深入農村訪談等多種方式對**"新農合"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

一、我鄉實施"新農合"的基本情況:1、工作進展。青華鄉於2014年9月開展籌資工作,11月20日完成了各項預定目標任務。全鄉2014年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共人,共繳費萬元(其中民政代繳45.31萬元);各級套經費萬元、已全部到位,並存入財政社保專用帳户,全年新農合可用資金萬元。2、具體措施。該鄉自開展新農合以來,積極做好宣傳、管理、運作和監督等各項工作,確保這項國家制度的全面落實。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任務。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鄉黨委書記、鄉長擔任主任,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成員有衞生、財政、農業、民政等主要負責人,各鄉鎮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管委會,在衞生院指定2人負責具體工作;村委會也成立了領導小組,負責落實部分任務,並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

二是摸清情況,建章立制。組織力量對全鄉11個醫療衞生單位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抽查4個村和鄉鎮衞生院的1000多份住院病歷,對3200多户農民家庭進行入户調查。制定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試行)》,統一制訂了新農合工作職責及就診、轉診、報銷、資金管理等制度,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不斷完善。

三是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召開了全鄉有關單位和村黨總支部書記、村主任、副主任兼文書參加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對新農合的工作作了進一步安排和部署;採取了廣播電視、版報專欄、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發動工作,把建立新農合制度的目的、意義、要求講透,把參加新農合的好處講清,力爭讓所有的農民都瞭解、認識。四是嚴格管理,強化監督。加強了對鄉新農合辦、定點醫療機構管理人員的學習培訓,實行衞生系統全員培訓和動員;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資格認定,實行動態管理;鄉衞生院醫療機構建立質量管理監督小組,具體負責協調和工作質量的監督,努力做到按規定進行檢查、治療和用藥;、鄉農合辦每月公佈一次費用開支情況;各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由負責人掌管的投訴箱,接受羣眾和社會的監督。3、效果。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促進了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就醫觀念的改變,同時也提升了黨和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我們在西窯、中窯、新山、箐民對部分參合農民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收回的112張問卷中,對參加新農合是否出於自願、新農合制度是否對農民帶來了好處、明年是否將繼續參加新農合三個問題全部作了肯定的回答,對鄉鎮醫院的服務質量、新農合醫療報銷的滿意率達到了七成。新山村一名姓龍村民的經歷和想法很有代表性。他在羣眾座談會上説,參加之前他對新農合持觀望懷疑態度,是隨大流參加的,今年初他得病住院花去了4600元,獲得合作醫療報銷2600元,最近媳婦分娩又獲報銷986元,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他表示一定要現身説法,動員鄰里和親朋好友參合,並希望政府把合作醫療長期辦下去。調查結果表明,新農合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的好政策,已初步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普遍認可,農民的參合積極性正在逐步提高,部分未參合的農民表示要在明年參合。**新農合制度的有效實施為全市全面推行積累了成功經驗,也為該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條件。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認識不夠到位,農民參合率未到100%。

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幹部甚至個別鄉鎮幹部對推行新農合的目的、意義缺乏瞭解,對開展工作信心不足、熱情不高。二是許多農民對新農合不信任。這些農民對新農合制度能否長久執行下去,各項政策能否真正兑現,經費會不會被截流、挪用、貪污或私分,實施過程中有沒有憑關係、走後門,在報銷範圍和額度上是否因人而異等都有顧慮,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而不參合。三是一些農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濟意識不強。他們認為合作醫療保障水平低,參加的意義不大,或認為全家人身體都好,交了錢也不會花在自己身上,只是白作貢獻。

2、補償規定不盡切合實際,服務質量欠佳。

目前正在執行的新農合制度中,一些補償標準還不盡合理,主要是自費藥品過多,起付線偏高,致使統籌資金沉澱過多,受益患者得到補償的金額有限,與廣大農民的期望相差較大,各衞生室醫療技術落後和服務態度差,值班制度落實不到位。村民寧可在個體診所處看病而不願去大醫院(指鄉鎮以上醫院,下同)治病的原因:一是所獲得的補償與支出相差太大。普通小病,在個體診所那裏一般只需幾元至十幾元錢,而到醫院則要花費數十元,甚至一百幾十元,還要來回車費,扣除報銷補償外自己所花的錢仍然要比在個體診所看病多得多。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到大醫院治療常被醫生要求做各種檢查、化驗,小病當大病看。二是個別醫生開藥不負責任。個別醫生對開自費藥的規定不熟悉或解釋不到位,不告知農民能否報銷,有的甚至不負責地把一些不能報銷的藥都説成能報銷。三是不住院得不到報銷。一些慢性病或"小病"患者,需要經常服藥治療、開銷大,在門診治療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住院治療,若要獲得較高比例的報銷就必須住院,但住院花費又太大,也很麻煩。四是部分醫院或醫生的服務態度不夠好。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在問醫時難免詞不達意,個別醫生表現得很不耐煩,有的甚至還很粗暴,比起個體診所醫生的服務態度來相差很遠。

3、程序不夠簡便,轉診制度煩瑣。

在調查中瞭解到,農民羣眾對兩項報銷規定反映相當強烈。一是所有報銷只限於户口所在地的鄉鎮合管辦辦理。如果不是在本鄉鎮衞生院看病,必須在看病醫院和鄉鎮合管辦來回跑好幾趟,報銷得到的錢還不夠來回的路費。**是農村勞動力輸出大鄉,外出經商務工農民異地住院治療,辦理報銷比較困難。二是轉院治療困難。一些病人希望到條件較好和醫療水平較高的上級醫院治療,但轉診手續很難辦理。許多農民為了不延誤病情,只好自費轉診治療。轉診規定缺乏靈活性,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三、加快推進"新農合"的對策建議:

1、提高認識,加快推進。

新農合是涉及千家萬户、維繫億萬農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必須充分認識新農合的重要意義,把加快實施新農合制度列入全縣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確定推進的進度和目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落實,使全市廣大農民羣眾儘快享受到新農合政策的惠顧,提高廣大農民的健康水平。

2、強化宣傳,優化服務。

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改進宣傳方法,提高宣傳效果。以多種方式宣傳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報道農民受益事例;組織受益農民現身説法。要通過多種方式對農民進行傳統美德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滲透,提高農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互助共濟意識,提高農民參加新農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堅持按期公佈收支賬目,增加透明度,提高農民對新農合的信任度。要改進籌資方法,降低籌資成本。要加強對管理人員和醫務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態度,向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

3、明確職責,紮實工作。

第一,要把推進新農合制度實施、改善農村基本衞生條件、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減少本地區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人數、保證農村衞生支出經費等列為職能部門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作為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第二,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做好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推進和監督工作;宣傳、財政、人事、計劃、農業、民政、科技、藥監、扶貧以及紀檢監察、物價、審計等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

第三,衞生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職能作用,加快職能轉變,不但要成為出色的管理者,還要成為有水平的服務者。在推動新農合制度實施的過程中,要主動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地實際,調節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不斷完善各項實施制度、操作措施和服務體系,不斷規範醫療行為,確保廣大農民羣眾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新農合制度帶來的好處。

第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支持新農合制度,爭取企業家、致富能手的捐贈,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

4、加強研究,完善制度。

在實施新農合制度的過程中,要及時瞭解上級的新政策、新規定,蒐集各種新情況、新信息;及時掌握和分析農民羣眾的疑慮,採納合理的要求和意見建議,不斷地深入總結經驗,完善相關制度。

第一,要及時調整補償標準。以"以收定支、量入為出、逐步調整、保障適度"為基本原則,及時調整補償標準。針對目前統籌資金沉澱過多的情況,應適當提高補償比例,降低起報線,提高封頂線,減少自費藥品及其比例,使更多的農户受益、得到更多的補償,提高制度的吸引力。

第二,要擴大救助範圍。

除患精神病、結核病可增加門診報銷額外,胃潰瘍、心臟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也應提高門診報銷額;要適當增加救助受益面,着力提高對弱勢羣體的醫療救助力度,切實緩解弱勢羣體看不起病的困難,建議把貧困救助與新農合結合起來,把一些在城鎮居住的低保户、五保户、殘疾家庭等生活特別困難又無自救能力的弱勢羣體列入可參加的對象。

第三,要簡化報銷程序。

要簡化報銷手續,允許在就醫的定點醫院報銷,並儘可能在看病交費的同時就能報銷,這樣既可降低成本,也可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

第四,要完善轉診制度。

建議簡化逐級轉診制度。允許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要,可以在全市範圍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儘可能簡化在市外醫院就醫的報銷程序,提高在外地工作生活或需要經常外出的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

第五,提高鄉鎮衞生院就醫報銷比例和醫療水平。

要進一步提高門診報銷比例,一些小病根本不用住院,用高比例報銷和優質服務吸引農民到鄉衞生院就醫,減輕農民到上級醫院就診的負擔。

5、增加投入,規範管理。

各級政府要根據國家財政部、國家計委、衞生部《關於衞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原則上政府對衞生事業的投入不低於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的要求,擴大對衞生事業的投入比例,增加對新農合的投入,確保資金的足額按時到位。要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國家衞生基金及自治區醫療保障經費等對我鄉實施新農合的投入。要健全管理監督組織,建立完善資金封閉運行體系,實行籌錢、管錢、用錢的分離和有效監督。要建立健全各級經辦機構,選好用好培訓好管理人員,並要加強制度建設,規範管理;要解決好經辦機構的人員、編制和經費,改善經辦機構的辦公條件,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調查單位: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辛店鄉

調研時間:2014年2月8日至2月13日

一﹑調研目地:為了深刻了解新農村建設給農民帶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改變,瞭解新農村人們的精神面貌,瞭解新農村建設有沒有落到實處,瞭解新農村建設有沒有日新月異,瞭解新農村合作醫療是不是落實到每家每户,每一個人,是不是讓農民受益匪淺。

二﹑調研內容:我們的調研安排在2014年2月8日至2月13日,因為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在家,便於我們展開調查,而地點我選擇在離我們都比較近的榆林市綏德縣辛店鄉。2月8日至2月11日,我們挨家挨户的調查,有的時候會在農民辛勤工作的農田裏,詢問一些關於參加合作醫療親身經歷過合作醫療報銷的人,真正瞭解關於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情況,農民們大都都是熱情好客的,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都能夠耐心的回答,而且從和他們的交談中瞭解到許多調研課題以外的事情,也讓我們受益不盡,讓我們更加了解農民的生活,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瞭解家鄉近些年來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明的豐富。2月12日和13日我們到當地的村政府瞭解關於農村合作醫療的一些具體情況。主要內容包括:當地所居住的總人口,參加合作醫療的人數,以及村民對合作醫療的反應情況。在調查過程中選擇調查對象是很重要的,我按照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性別,居住地方不同的人來展開調查,這樣提高了調查的準確性。通過為期六天的調查,我們瞭解到榆林市綏德縣辛店鄉新農村合作醫療的以下情況:

前不久,綏德縣辛店鄉白家礆村村民郝潤潤以正常分娩入住縣婦兒醫院,總花費780元,後經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稽查並按有關規定,該院給郝潤潤退還了超出自付定額費用的680元。原本要花費780元分娩而今只用100元,繳了10元參合費,省下680元,郝潤潤家自然樂得合不攏嘴,直誇合作醫療好。這是綏德縣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帶來的喜人現象。目前,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261642人,佔全縣農業人口的87.8%。並已對出院的83例參合患者報付了41931元補助,大大緩減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綏德縣有人口3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78萬人,屬國家級貧困縣。經省政府批准,該縣被確定為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為了確保這一政策真正惠澤千家萬户,該縣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縣上成立了由縣長任主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由人大、政協、紀檢、審計、監察、財政、民政等部門組成的監督委員會,還抽調10名精兵強將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各鄉、村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並把合作醫療工作納入鄉鎮年度工作考評中,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的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各鄉鎮和定點醫療機構採取印發傳單、張貼標語、懸掛橫幅、設立宣傳專欄、出動宣傳車等形式廣泛宣傳,營造人人説合療,户户談參合的輿論氛圍,排除農民“等等看”的觀望心態。二是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為了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科學實施,有序運

轉,他們積極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下發了《綏德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暫行辦法》、《綏德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細則》等15個文件和合作醫療運行配套的表、卡、冊、圖等27種材料,統一印製了專用處方和病歷材料。三是統籌兼顧,配套改革。成立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技術委員會,加強鄉鎮衞生院建設,建立醫療管理信息系統,舉辦了各級各類培訓班,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全面培訓。在資金籌措方面,縣合療辦每天通報籌資進展情況,勉勵先進,鞭策後進,採取靈活多樣的多渠道籌資辦法,民政部門為“五保户”、貧困户代繳了52910元,計生部門為獨生子女户、雙女結紮户代繳了159080元,目前共籌資2616420元,使全縣農民參合率達87.8%。

合作醫療的報銷標準如下:

1、 省級定點三級醫院設置起報點為5000元,省級定點二級醫院設置起報點為3500元,

統一按40%比例予以報銷;

2、省外醫院住院報付補償按照省級定點醫院,降低10%的補償比例予以報銷(外出務工人員除外)。

3、納入可報付範圍的費用不滿起報點的,參合患者全部自付,合作醫療不予報銷;納入可報付範圍的費用達到起報點及以上者,全部納入報銷核算範圍,按比例報銷。起報點費用為一所定點醫院的連續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醫院間費用不能累計。

4、小兒科(14週歲及以下)患者,在省級定點醫院住院起報點按上述規定的60%執行;

5、市級定點醫院設置起付線為800元,按45%予以報銷;

6、縣級設置起付線為300元,按65%予以報銷;

7、鄉鎮衞生院設置起付線為80元,按75%予以報銷。

8、封頂線:每户每年新農合補助不超過20140元。對達到封頂線的家庭,當年新農合不再進行二次補償,不再設定針對達到封頂線的特殊病例的再補償規定。確有較重醫療負擔的,通過醫療救助政策補償。

三.實踐結果:通過實踐,我瞭解到了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一些情況,但是主要還是存在以下問題:1.保障水平低,我瞭解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救助農民的疾病醫療費用,門診及跌打傷不再保護範圍內。2.宣傳不到位,現有宣傳對不參保農民調查瞭解不夠,沒有樹立起健康意識,年輕與身體健壯的農民認為是在拿錢給別人看病,不參保導致新農合醫療成本提高,補償水平降低。3.異地打工及外地醫療補償困難。轉診外地與農民外出打工不能實行醫院直補,農民對政策理解有限,手續不全,甚至丟棄,需往返數次才能辦妥。

4.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不夠。國家現在高醫保,宗旨是為了杜絕因病返貧,讓農民朋友看得起病,可是到了有些地方就亂套了,現在醫院就一個普通的感冒叫你住院。據調查還有羣眾反應説醫院還惡意套取合作醫療基金。針對這些問題我的建議是:1.健全醫療基層管理結構,建立合理的補償標準。2.要農民代表加入監督機構,進行監督3.擴大醫保的保障範圍(現行的對跌打.門診不進行醫保)。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這次這個實踐我認為還是比較順利的,它讓我真正的走出了校門,接觸了社會,我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得到了鍛鍊,也增加了社會經驗,為我以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讓我對國家的相關政策有了更深的瞭解。農村合作醫療確實為廣大羣眾帶來了實惠。治病,農村人最大的困難就是缺錢,以前沒有錢就硬挺着,結果往往是越來越嚴重。如今有了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國家和政府承擔了部分經濟負擔,讓羣眾可以放心看病,安心養病。但是我在調查的過程中也發現農合的實施也面臨一些困難,有些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認為沒有必要掏錢,這就為國家的執行帶來了困難,我希望大家在享受國家給大家創造的實惠的同時,也能支持配合政府的工作。

此外,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我也得到了很多,也學到了不少課本外的知識,例如,在做一個實踐之前,一定要充分的準備,否則到時候你就會手忙腳亂,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禮貌問題,這點很重要。回首整個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我認為它是值得的,一方面,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同樣,在實踐過程中我也表現出許多問題,例如,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明白了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要運到實踐中還存在着許多客觀的問題,只有不斷的學習,敢於實踐,把課本所學知識合理的運用與實踐生活中,解決實際的問題,才能為人民做點貢獻,盡點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回學校了我一定會更加珍惜學習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以後工作打好基礎。

第三篇: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實踐報告

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查報告

調查時期:2014年暑假

調查範圍:湖北省鬆滋市白磯堖村村民 鬆滋市第三人民醫院

調查背景: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切

實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加強農

村公共衞生建設,是切實保障廣大農民身心健康的醫療救

助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

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以小病統籌為輔, 體現了互助共濟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健康水平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鬆滋市經過積極爭取,躋身與湖北省第三批27個十點縣市之一,已於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實施。近幾年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增加參合人員,對建設小康鬆滋,和諧鬆滋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白磯堖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情況以小見大,期望能發現問

題,為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供參考意見。

相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根據衞生部、財政部、農業部2014年1月發佈的《關於建

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的規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就合作醫療內容而言,目前主要有合醫合藥、合醫不合藥、合藥不合醫等三種形式。與以往的合作醫療制度相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主要“新”在以下三個方面:(1)以市(縣)為單位統籌;(2)個人繳費和政府資助相結合;(3)實行大病統籌。

在組織管理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般採取以縣(市)為單位進行統籌,設置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等管理機構;在籌資標準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在資金管理上,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是由農民自願繳納、集體扶持、政府資助的民辦公助社會性資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管理,必須專款專用,專户儲存,不得擠佔挪用。

鬆滋市白磯堖村村民調查(問卷調查結合談話形式)

問卷調查包括的問題(部分問題設置來源互聯網)

1 是否自願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 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您瞭解多少

a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出的時間和目的 b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交費制度 c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機構在哪些地方,您身邊的定點機構您是否都十分清楚 d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程序您是否清楚 e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償比例是否清楚 f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否存在報銷時限

3 參加合作醫療所選擇的醫療機構 村衞生院 村指定的私人診所 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鎮醫院 縣級以上醫院

4 如果您選擇了鄉鎮衞生院而不是縣級以及縣級以上醫院的原因是

a藥價太高 b開藥不合理,經常多開一些藥 c路途太遠,花費時間和金錢 d其他的原因

5 參合後是否有過就醫經歷

6 對於合作醫療條件和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態度是否滿意 如果不滿意 在那些地方7 報銷途徑是否方便及時 對報線的高低認識

8 覺得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您還有什麼期望可改進的地方

9 .如果醫生建議您住院治療,您是選擇住院還是抓點藥就回家,醫院藥品的價格您滿意嗎

10 在現有的合作醫療的基礎上明年是否願意繼續參加

通過對白磯堖部分家庭的調查顯示 全村有98%的人員今年參加了新農村合作醫療,只有極個別人員沒有參加,一般是年歲大且身體健康的老人,並且大部分村民都表示願意明年繼續參合。大部分村民首選的醫療機構是村衞生院和指定的私人診所,原因是覺得離家近,很方便,當地的診所醫生知根知底,而且通過這幾年合作醫療的普及,很多村衞生院和私人診所的醫療設備與醫護人員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一般的小病在當地看很方便,並且當場就給予報銷。如果當地衞生院無法醫治,會建議村民上縣裏治療。

通過和村民們的交談中知道今年還有很多新政策,比如以前的一些外出務工人員户和在外求學户口不在當地的學生就不能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今年政策是按家裏自願參合的人員計算。選擇異地住院就醫的農民只需憑新農合證、醫院診斷證明、個人身份證或户口簿在市新農合辦辦理轉診手續即可;在外務工人員則只需將以上證件以傳真形式傳至市新農合辦即可辦理相關手續,不必來回奔波;治療結束後,本人憑以上證件及治療單據到其户籍所在地的鎮新農合辦即可簽字領取補償款;對在與本市有新農合合作關係的醫院就醫的,其補償金額在辦理出院手續時即可從醫療費總額中剔除,只需交納差額。而且今年還擴充了當地診所的報銷上線,每次就醫可報銷7元,累計一年可報銷200元。

在調查中大部分村名都表示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工生病不敢上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村民都表示現在很注重個人的身體健康,如果需要住院一般都會選擇留院,對就醫條件和服務質量現在基本表示滿意。對於定點醫院的藥價一部分村民表示不是很清楚,還有一部分村民反應有的會比外面藥店賣的貴些。

瞭解到很多農民工雖然是自願參加了合作醫療,好多的農民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時都很盲目,很多村民不知道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的制度也不知道自己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具有一種從眾心理:大家都參加,反正交20元,就

算花錢買個平安。當説到一些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的問題時,好多人都説不清楚。 通過交談得知大多數人並不是十分明白具體的報銷程序,而是每次報銷時都是按照合作醫療證後邊的圖來進行的,只有很少的村民表示自己知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償比例(根據合作醫療的規定:鄉鎮定點機構住院補償比例為55%~65%,市級定點機構的住院補償比例為45%~55%,市級以上的醫院補償比例為30%~40%),很多村民也不知道合作醫療的報銷時限,而且對報線的高低認識也不是很清楚,這就導致了農民工看病了,小病還好,特別是大病住院後對於報銷費用的不明確表示了懷疑,事實上這也説明了是宣傳力度還不夠,沒有完全讓農民工朋友有個很好的認識,因為有些藥品和相關檢查費用是不予以報銷的,而農民卻不甚瞭解,有時候會帶來不必要的誤會。

定點醫療機構:鬆滋市第三人民醫院

由於大部分村民都是在當地衞生院和私人診所就醫,對於住院的報銷制度都不是很瞭解,就這一情況去當地縣級醫院鬆滋市第三人民醫院瞭解有關情況。去調查時發現,鬆滋三醫都會把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正在就醫人員名單公佈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下提高了報銷制度的透明性。我們瞭解到在縣級醫院的門診費是不予報銷的,及以下一些情況是不予報銷的: (一)鬥毆致傷、酗酒、服毒、自殘、自殺、交通事故、有第三者賠付的意外傷害等所致醫藥費用;(二)經鑑定屬醫療事故或已經產生醫療事故,爭議尚未通過鑑定的;

(三)公(工)傷、職業病、計劃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四)使用《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之外的藥品費用;(五)無有效轉院轉診手續或未經批准在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就診發生的醫療費用;(六)與疾病無關的檢查費、治療費和處方用藥與診斷不符的藥品費用(排除性的診斷檢查費用除外);(七) 凡國家有專項投入的傳染病和地方病,已享受國家政策性補助的不再納入新型農村合

可報銷部分憑藉相關身份證件和合作醫療住院病人審核單到就醫醫院予以報銷,報銷比例為60%。審核單需要業務院長(科主任),管牀護士,以及專管員就相關條件簽字確認,報銷程序雖然繁瑣,卻大大減少了弄虛作假的情況,讓我們的農民工得到真正的實惠。

就三醫幾位接受手術在外科住院的病人還調查了相關情況,表示對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都表示基本滿意,醫護人員在手術後都會詳細詢問病人及家屬意見,也不存在收受紅包的情況。主治醫師基本也會提醒有的藥品是不予報銷的,大部分就醫農民都表示理解與接受,同時農民朋友也表示希望能將報銷範圍適量再擴大些。

還了解到對於明年的合作醫療制度的推行,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主任表示希望將全市參合人員擴大到95%以上,實施每人20元/年繳費制度,採取住院統籌和門診統籌的模式,加大門診費用的補償率,以擴大參合農民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對於外市的定點醫院住院採取30%的保底補償,同時還要擴大患者用藥補償範圍,對於新生兒的疾病篩選項目的60元全額補償

總結

作醫療補助範圍。(八) 其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予報銷的費用。

第一 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力度,方法應該更加合理

調查發現好多的基層幹部在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時沒有把有關的制度講清楚説明白。好多被調查者反映政府幹部根本就沒有怎麼宣傳,而更多的則是把宣傳單發放到手裏便算完事了,導致很多的農民對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知之甚少。如果農民在符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範圍內,但是不知道具體的報銷程序結果導致他們的醫藥費不能保銷,這反而會加重農民的經濟負擔導致他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產生更多的不滿。農民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主體,如果缺少廣大農民的大力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只能是曇花一現。因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人員在進行宣傳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宣傳的方法和加大宣傳的力度。多多向廣大的農民講解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並且時時刻刻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讓他們清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每一個過程,真正認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意義和好處,不斷培育和引導農民增強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濟意識,才能逐步實現農民自覺自願地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良好願望,才能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第二 紮實工作,穩步實施,不斷完善政策制度

一是可擴大報銷範圍,調動農民參加積極性:農民的風險意識相對較差,更加關注眼前的利益,對大部分農民來説,僅實行住院醫療費用補償,難以調動他們參合熱情,因此可以考慮將報銷範圍擴大至門診,並且增加可報銷藥品的種類,及加強藥品價格公開話平民話的建設,同時也方(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便農民對醫院進行隨時監督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從更多方面解決農民看病貴的問題

二是可逐步擴大定點醫療機構,方便參保農民就醫:加快以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為主的農村基層衞生保障體系的建設。在積極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同時,要大力完善鄉村衞生所的醫療設備和提高醫護人員素質,市級或以上機構工作的主要技術人員多和鄉村的醫務人員溝通,把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進行互相學習,不斷的提高農村醫院的醫務人員的技術,增強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的服務能力。要通過村衞生室為廣大參合農民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開展慢病隨訪,動態管理,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抗風險能力。

三是科學評估,及時的調整補償方案:對農村個人繳費特困羣體,應加大扶持力度有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及時的調查,瞭解農民的真正需求並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然後調整補償方案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起付標準、補助比例和最高補助限額,使基金既不沉澱過多,也不出現透支,以保證參保對象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和合作醫療制度的正常運行,確保廣大的農民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的到真實、具體的好處。 第三 保障投入,加強監管

建立穩定的籌資機制,確保新農合規範運行。要重視加大政府對新農合的投入力度,全額保證新農合的基金,把以往重視對醫療服務提供方的扶持逐步轉變到加大對農民羣眾醫療服務利用需求方的支持上,提高衞生服務的利用率。加強對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的監管工作,保障制度實施的透明化,公正化,科學化和規範化。

後記

通過這次對新農村合作醫療建設的走訪調查工作,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醫療服務真正便民、利民、取信於民,讓農民得到了實惠,促進農村醫療工作的健康發展。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處理,但這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農民羣眾,醫療機構和政府共同努力去不斷的完善它。

第四篇:關於梅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調研報告

關於梅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而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是建設新農村、解決當前“三農”問題的重要環節。目前,廣大的山區農民普遍面臨“看病難”問題,客觀地説,全國80%以上現有的醫療衞生資源愈來愈集中於城市,使農民看病因路途遙遠帶來不便。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農民無力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往往是有病不敢去看、小病拖成大病,輕病轉為重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陷入惡性循環。因此醫療保障的缺失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發展的嚴重阻礙。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決定》中提出的“逐步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求,就梅州市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行了調研。

一、梅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及產生的積極效應 自2014年12月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建立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議案的決議》以來,梅州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採取措施,積極探索,逐步完善,合作醫療的覆蓋面、受益面不斷擴大。

(一)從中央到省、市、縣都高度重視和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表明政府已經重視公共衞生和農民健康所承擔的責任,醫療保障制度開始在廣大農村建立和發展。

(二)突破了資金來源的“瓶頸”。根據2014年1月國家衞生部、財政部、農業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中央、省財政為參合農民每人每年補助25元,市、縣配套資金10元,農民個人交納10元。政府補貼佔了大頭,有效解決了農村醫療衞生和健康保障資金來源問題。

(三)緩解了農民“看病難”問題。

(四)農村縣、鎮一級醫療衞生機構有望得到加強。醫療衞生主管部門和縣、鄉鎮醫院都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看作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二、當前存在困難和問題

總體來説,梅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開局是良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部分農民以新型合作醫療認識不足。農民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處於被動地位,對合作醫療的認識仍滯留在傳統合作醫療的概念上,擔心交了錢不能被公平對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提高覆蓋率帶來較大的難度。

(二)資金仍然不足,實際受益面偏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位於“大病統籌”,即主要用於保大病。很多真正的窮人依然看不起病。能夠切身體會到合作醫療優越性即享受政府補貼的還是農村中生活相對寬裕的羣眾,這就形成了實際上的“扶富難扶貧”,這種結果顯失公平合理,也有悖於合作醫療的初衷。

(三)基層衞技人員匱乏,醫療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站是農民就醫的主要去處,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治療水平和醫療消費水平。目前,不少基層衞生院存在“員滿缺才,無崗有人,有崗無人”的不合理現狀。

(四)管理體制不順,人員編制不以位。梅州市縣級合作醫療經辦機構均設在衞生部門。除五華縣有4名工作人員外,其餘各縣(市、區)只有1至2名工作人員隨着合作醫療工作的不斷深入,已明顯感到人力不足。如下去,鎮村合作醫療的基層工作層面,只能是應付了事。

(五)信息管理網絡不健全,宣傳、培訓和工作經費缺乏。隨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參合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信息化管理項目也越來越細。管理手段滯後,報名填表、醫療報銷等工作仍採取手工填寫,沒有配備電腦,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且容易出錯,也不利於資金管理的公開和透明。

三、建立完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參保信心。各級常委政府要把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到密切黨羣關係、構建和諧社會、保持農村穩定的高度來認識。要不斷研究和完善各種制度,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機制上有約束力,在經濟上有吸引力,在過程中有透明力,打消農民羣眾的思想疑慮,增強農民參保信心,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自願自覺地參加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把好事辦好、好事辦實。

(二)健全制度,擴大受益面,提高農村醫療保障水平。針對目前農民參保積極性不高,受益覆蓋面不大等問題,應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來解決。一是政府應研究並建立一個穩定的多方籌資機制,包括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二是建立便民的就醫制度和核銷機制,以大病統籌為主的互助共濟制度,降底住院起付標準;三是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四是要變“大病統籌”為在貧困山區農村實行普遍的“大病救助”,特別是對農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貧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享受醫療費報銷補助後個人負擔醫療費太高的重病人再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同時,擴大補償範圍,慢性病、住院分娩、人身事故等應列入補償範圍。

(三)做好基線調查,確保基金安全運行。過去合作醫療失敗的教訓之一是籌資有限、保障能力弱。目前,梅州市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水平,特別是市縣財政的配套支付能力能夠滿足多大的需求,要在科學的調查測算基礎上做出規劃,但基層工作壓力大,急於完成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多基線調查。要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運行,必須做好供需雙方的形勢分析。

(四)採取積極措施,推進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與合作醫療同步發展。要把推進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與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農村基層衞生在農民醫療就診方面的地緣優勢,為農民提供優質、價廉、方便的服務。

(五)着力解決基層工作機構人員經費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需要嚴格的制度管理,工作量大。因此,必須儘快理順管理體制,落實鎮級農村合作醫療機構人員編制問題,每個鄉鎮必須配備2-3名專職人員,以穩定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網絡。同時,必須保證鎮、村農村合作醫療辦公的經費,如果經費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勢必影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健康發展。

第五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合作醫療作為一種農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在我國已經幾起幾落。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後,一種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的制度已在全國逐步推廣。合浦縣作為自治區實施“新農合”的試點縣,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現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使“新農合”得以在全市更好地推廣和發展,提高全市農村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市財政局、市衞生局、市委政策研究室組成聯合課題組,通過查閲資料、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深入農村訪談等多種方式對合浦縣“新農合”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

一是我市實施“新農合”的基本情況1、進展。合浦縣於2014年8月開展籌備工作,今年1月正式啟動實施。在籌備和實施過程中,該縣逐步健全了各項制度和辦法,按時完成了各項預定目標任務。至今年3月15日止,全縣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共407559人,佔農業人口的55.4,共繳費407.56萬元(其中民政代繳45.31萬元);自治區、市、縣配套經費分別為151萬元、120.6萬元、80.4萬元,已全部到位,並存入財政社保專用帳户,全年新農合可用資金794.7萬元。到今年11月20日止,已為33647人次的參合農民補償547.9萬元。其中,報銷醫藥費386.7萬元,大病救助161.2萬元;參加新農合的患者發生住院醫藥總費用為1727.2萬元,報銷11636人次,報銷費用352.9萬元,人均303.3元;門診補償22014人次,報銷費用33.8萬元;一次性獲得3000元報銷的有44人,報銷2014元以上的有80人次,1000元至2014元的407人次。市轄三個區目前正在積極做好實施新農合的籌備工作,力爭於2014年在全市全面推開,比國家規定的時限提前三年。2、措施。該縣自開展新農合以來,積極做好宣傳、管理、運作和監督等各項工作,確保這項國家制度的全面落實。一是加強領導,落實任務。成立了合浦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縣委書記、縣長擔任主任,四套班子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成員有衞生、財政、人事、計劃、農業、民政等18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和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成立了由紀檢監察、財政、物價、審計等部門領導組成的監委會,監督新農合制度的實施;管委會下設辦公室(設在衞生局),負責日常工作;各鄉鎮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管委會,在衞生院指定2至3人負責具體工作,村委也成立了領導小組,負責落實部分任

務,並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

二是摸清情況,建章立制。組織力量對全縣23個醫療衞生單位和所有鄉鎮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抽查4個縣直和5個鄉鎮衞生院的1800多份住院病歷,對3200多户農民家庭進行入户調查。出台了《合浦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和《合浦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試行)》,統一制訂了新農合工作職責及就診、轉診、報銷、資金管理等制度,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不斷完善。

三是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於今年1月10日召開了全縣有關單位和鄉鎮、村近千人蔘加的動員大會,對實施新農合的工作進行了動員和部署;採取了廣播電視、版報專欄、動員會議、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發動工作,把建立新農合制度的目的、意義、要求講透,把參加新農合的好處講清,力爭讓所有的農民都瞭解、認識。四是嚴格管理,強化監督。加強了對鄉鎮新農合辦、定點醫療機構管理人員的學習培訓,實行衞生系統全員培訓和動員;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資格認定,實行動態管理;預撥56萬元新農合週轉金給各鄉鎮,保證正常運轉和及時兑現;各定點醫療機構建立質量管理監督小組,具體負責協調和工作質量的監督,努力做到按規定進行檢查、治療和用藥;縣農合辦每季度、鄉鎮農合辦每月公佈一次費用開支情況;各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由院長掌管的投訴箱,接受羣眾和社會的監督。3、效果。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促進了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就醫觀念的改變,同時也提升了黨和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我們在山口、廉州、沙崗等鎮對部分參合農民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收回的112張問卷中,對參加新農合是否出於自願、新農合制度是否對農民帶來了好處、明年是否將繼續參加新農合三個問題全部作了肯定的回答,對鄉鎮醫院的服務質量、新農合醫療報銷的滿意率達到了七成。廉州鎮大江村一名黃姓村民的經歷和想法很有代表性。他在羣眾座談會上説,參加之前他對新農合持觀望懷疑態度,是隨大流參加的,今年初他得病住院花去了4600元,獲得合作醫療報銷1600元,最近媳婦分娩又獲報銷100元,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他表示一定要現身説法,動員鄰里和親朋好友參合,並希望政府把合作醫療長期辦下去。調查結果表明,新農合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的好政策,已初步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普遍認可,農民的參合積極性正在逐步提高,許多未參合的農民表示要在明

年參合。合浦縣新農合制度的有效實施為全市全面推行積累了成功經驗,也為該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條件。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1、認識不夠到位,農民參合率仍然偏低。合浦縣農民參加新農合人數只佔農業總人口的55.4,在全國、全區各試點縣中是比較低的。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部分村幹部甚至個別鄉鎮幹部對推行新農合的目的、意義缺乏瞭解,對開展工作信心不足、熱情不高。二是許多農民對新農合不信任。這些農民對新農合制度能否長久執行下去,各項政策能否真正兑現,經費會不會被截流、挪用、貪污或私分,實施過程中有沒有憑關係、走後門,在報銷範圍和額度上是否因人而異等都有顧慮,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而不參合。三是一些農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濟意識不強。他們認為合作醫療保障水平低,參加的意義不大,或認為全家人身體都好,交了錢也不會花在自己身上,只是白作貢獻。2、補償規定不盡切合實際,服務質量欠佳。目前正在執行的新農合制度中,一些補償標準還不盡合理,主要是自費藥品過多,起付線偏高,致使統籌資金沉澱過多,受益患者得到補償的金額有限,與廣大農民的期望相差較大。到今年11月20日止,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的比例為21.3。住院醫藥總費用的報銷比例為20.4,低於全國24的平均水平,門診補償報銷的比例為38.7。調查問卷顯示:49的農民首選在個體診所處看病,只有34的農民首選在鄉鎮醫院看病,而首選縣級以上醫院的只佔17。農民寧可在個體診所處看病而不願去大醫院(指鄉鎮以上醫院,下同)治病的原因:一是所獲得的補償與支出相差太大。普通小病,在個體診所那裏一般只需幾元至十幾元錢,而到大醫院則要花費數十元,甚至一百幾十元,還要來回車費,扣除報銷補償外自己所花的錢仍然要比在個體診所看病多得多。一些比較常見的小病,到大醫院治療常被醫生要求做各種檢查、化驗,小病當大病看。二是個別醫生開藥不負責任。個別醫生對開自費藥的規定不熟悉或解釋不到位,不告知農民能否報銷,有的甚至不負責地把一些不能報銷的藥都説成能報銷。三是不住院得不到報銷。一些慢性病或“小病”患者,需要經常服藥治療、開銷大,在門診治療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住院治療,若要獲得較高比例的報銷就必須住院,但住院花費又太大,也很麻煩。四是部分醫院或醫生的服務態度不夠好。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在問醫時難免詞不達意,個別醫生表現得很不耐煩,有的甚至還很粗暴,比起個體診所醫生的服務態度來相差很遠。3、程序不夠簡便,轉診

制度煩瑣。在調查中瞭解到,農民羣眾對兩項報銷規定反映相當強烈。一是所有報銷只限於户口所在地的鄉鎮合管辦辦理。如果不是在本鄉鎮衞生院看病,必須在看病醫院和鄉鎮合管辦來回跑好幾趟,報銷得到的錢還不夠來回的路費。合浦縣是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縣,外出經商務工農民異地住院治療,辦理報銷比較困難。二是轉院治療困難。一些病人希望到條件較好和醫療水平較高的上級醫院治療,但轉診手續很難辦理。許多農民為了不延誤病情,只好自費轉診治療。轉診規定缺乏靈活性,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4、縣級財政負擔重,管理運作難度大。參加新農合是自願的,但就全縣而言必須要達到50以上的參合人數後才能實施新農合制度。合浦縣為了發動農民參加新農合,保證有足夠比例的參合人數,分別組織了2300多人的縣、鎮、村三級工作隊,分片包乾負責,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縣財政對參保對象要承擔補助資金和縣、鄉鎮兩級合作醫療工作機構的運轉經費,等於縣財政多了一項鉅額支出,而且這項支出是剛性的。該縣財政本來就非常困難,隨着新農合的推行和發展,財政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目前,該縣財政僅撥付了9.55萬元的配套啟動資金,縣、鄉鎮農合辦的辦公經費不足,條件簡陋,沒有工作用車,特別是沒有實行計算機聯網,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難度,降低了工作效率;鄉鎮一級合管辦機構的編制和經費沒有落實,各項任務全部由鄉鎮衞生院負責,負擔加重。三、加快推進“新農合”的對策建議1、提高認識,加快推進。新農合是涉及千家萬户、維繫億萬農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必須充分認識新農合的重要意義,把加快實施新農合制度列入全市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確定推進的進度和目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落實,使全市廣大農民羣眾儘快享受到新農合政策的惠顧,提高廣大農民的健康水平。2、強化宣傳,優化服務。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改進宣傳方法,提高宣傳效果。以多種方式宣傳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報道農民受益事例;組織受益農民現身説法。要通過多種方式對農民進行傳統美德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滲透,提高農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互助共濟意識,提高農民參加新農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堅持按期公佈收支賬目,增加透明度,提高農民對新農合的信任度。要改進籌資方法,降低籌資成本。要加強對管理人員和醫務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服務態度,向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3、

明確職責,紮實工作。第一,要把推進新農合制度實施、改善農村基本衞生條件、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減少本地區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人數、保證農村衞生支出經費等列為職能部門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作為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第二,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做好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推進和監督工作;宣傳、財政、人事、計劃、農業、民政、科技、藥監、扶貧以及紀檢監察、物價、審計等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第三,衞生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職能作用,加快職能轉變,不但要成為出色的管理者,還要成為有水平的服務者。在推動新農合制度實施的過程中,要主動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地實際,調節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不斷完善各項實施制度、操作措施和服務體系,不斷規範醫療行為,確保廣大農民羣眾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新農合制度帶來的好處。第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支持新農合制度,爭取企業家、致富能手的捐贈,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4、加強研究,完善制度。在實施新農合制度的過程中,要及時瞭解上級的新政策、新規定,蒐集各種新情況、新信息;及時掌握和分析農民羣眾的疑慮,採納合理的要求和意見建議,不斷地深入總結經驗,完善相關制度。第一,要及時調整補償標準。以“以收定支、量入為出、逐步調整、保障適度”為基本原則,及時調整補償標準。針對目前統籌資金沉澱過多的情況,應適當提高補償比例,降低起報線,提高封頂線,減少自費藥品及其比例,使更多的農户受益、得到更多的補償,提高制度的吸引力。第二,要擴大救助範圍。除患精神病、結核病可增加門診報銷額外,胃潰瘍、心臟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也應提高門診報銷額;要適當增加救助受益面,着力提高對弱勢羣體的醫療救助力度,切實緩解弱勢羣體看不起病的困難,建議把貧困救助與新農合結合起來,把一些在城鎮居住的低保户、五保户、殘疾家庭等生活特別困難又無自救能力的弱勢羣體列入可參加的對象。第三,要簡化報銷程序。要簡化報銷手續,允許在就醫的定點醫院報銷,並儘可能在看病交費的同時就能報銷,這樣既可降低成本,也可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第四,要完善轉診制度。建議簡化逐級轉診制度。允許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要,可以在全市範圍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儘可能簡化在市外醫院就醫的報銷程序,提高在外地工作生活或需要經常外出的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第五,提高鄉鎮衞生院就醫報銷比例和醫療水平。用高比

例報銷和優質服務吸引農民到鄉鎮衞生院就醫,減輕農民到上級醫院就診的負擔。5、增加投入,規範管理。各級政府要根據國家財政部、國家計委、衞生部《關於衞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原則上政府對衞生事業的投入不低於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的要求,擴大對衞生事業的投入比例,增加對新農合的投入,確保資金的足額按時到位。要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國家衞生基金及自治區醫療保障經費等對我市實施新農合的投入。要健全管理監督組織,建立完善資金封閉運行體系,實行籌錢、管錢、用錢的分離和有效監督。要建立健全各級經辦機構,選好用好培訓好管理人員,並要加強制度建設,規範管理;要解決好經辦機構的人員、編制和經費,改善經辦機構的辦公條件,配置好電腦並開發管理軟件,實現計算機聯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向您推薦相關範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關於紫陽村農村醫療保險的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