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環境衞生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1W

農村環境衞生調研報告

農村環境衞生調研報告

調研時間:2015年6月4日—5日

調研地點:福建省漳州市

調研主題:漳州市農村垃圾不落地的實踐經驗

調研方法:座談、看資料、實地查看

調研人員:市愛衞辦第一調研組

一、調研背景

2011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啟動並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4年耕耘取得了明顯成績,農村“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的現象得到緩解,我市農村環境衞生初步好轉。但由於資金、機制、習慣等各方面原因,我市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面臨進一步優化發展的瓶頸,部分村莊工作反彈,這既與羣眾期待不符,也達不到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的要求。為此,市領導高度重視,批示我辦對外地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情況進行考察,為進一步深化我市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提供借鑑。我辦第一調研組在5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副刊上了解到閩南一些農村正在推行垃圾不落地的辦法,於是選擇對漳州市農村環境衞生進行考察。

二、調研情況

6月4日、5日,第一調研組首先與漳州市愛衞辦有關人員進行了座談,查看了工作資料,初步瞭解了他們的工作情況,隨後又馬不停蹄,對漳州市南靖縣田螺坑村、下版村、塔下村、曲江村、南歐村、下田村、上田村、璞山村、官洋村、坎下村共10個村進行了實地考察。

根據座談、考察,我們認為漳州市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領導重視、機制健全、宣傳有力、管理精細、保障到位,效果良好,基本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良好格局,值得我們借鑑。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領導重視。市、縣、鎮街等各級黨委、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將其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拓展創衞成果的重要抓手,強化頂層設計,凝聚各方力量,突出閩南風情,抓好建設配套,形成建管一體、羣眾參與的良好格局。在工作中,各級領導多次部署、研究、批示、調研、督導此項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機制健全。一是落實了工作人員,按比例配備足額穩定的保潔員隊伍,有的村制定了保潔員工作制度,規範了上下班時間。有的村採取了外包的模式,每年招標,進行嚴格的檢查、監督,保障了保潔水平。二是完善了工作體系,基本形成了“户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日清日潔、不落地”的保潔新模式。三是嚴格制定並落實了“七個好”的農村環境衞生標準,即村莊規劃好、建築風貌好、環境衞生好、配套設施好、綠化美化好、自然生態好、管理機制好。四是在經濟條件較好的一些村,村上開展了通過自籌資金和村民自治抓好農村環境衞生的探索,自下而上地推動此項工作,走出了一條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新路子。

(三)宣傳到位。動員各村拆除垃圾台,不亂堆放垃圾,鎮村幹部挨家挨户向羣眾發放垃圾分類知識傳單,約定垃圾收集的時間、路線,最大限度地方便羣眾交垃圾。引導村民由自發、自覺轉向自治,自覺進行垃圾分類,並按時交給保潔員,成為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的主動參與者和維護者。建立村規民約,垃圾不落地的“美麗約定”成為村民共識。

(四)管理精細。實行分類收集處理,每家每户將垃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和建築垃圾四類,建築垃圾定點填埋,可回收及有毒有害垃圾交到收購站,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潔員上門收集。做到循環利用,村分類、收集後,鎮街每天將各村日清日潔的垃圾集中壓縮後,運送到縣裏指定的境外垃圾處理場進行焚燒處理,變廢為寶。實施景觀再造,將原來的垃圾台拆除後,在原址種植草皮、花木。進行村容整治,整修通村道路,拆除了村莊內旱廁、豬圈、牛棚等廢棄建築物,確保垃圾車等開到每家每户門前,並減少垃圾、病媒滋生源。

(五)保障有力。市、縣、鄉配套資金,各村實行“一事一議”,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制定農村垃圾治理收費標準、自籌一部分資金用於農村垃圾收集。農業、水務、建設、扶貧、環保等部門均加大對農村環境衞生工作的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強化了資金保障。福建是僑鄉,很多華人、華僑捐資資助農村發展,拓展了農村建設和環境衞生整治的資金來源。各村成立監督小組,由村幹部、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負責監督、勸告垃圾亂扔亂放行為。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全程跟蹤監督垃圾專項治理資金的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用到實處。

三、意見建議

(一)強化落實。目前,我市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美麗鄉村”的精神,印發了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五年工作規劃。在此基礎上,全市要強化工作落實,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2020工程”,採用“城鄉統籌、資源整合、精品示範、批次推進、整體提升”的方式,推動我市農村環境衞生從解決垃圾堆放的低層次整治向“規劃先行、科學建設、管理嚴格、制度健全”的全過程、全方位管理轉變,從“政府主導、羣眾自發”模式向“政府指導、羣眾自治”模式轉變,從單純抓環境衞生向突出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開發保護,建設美麗鄉村、詩意田園轉變,最終實現我市農村環境衞生質的提升。

(二)加強領導。成立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財政、發改、規劃、農業、扶貧、水務、建設、環保、市容園林、林業、電力、電信、交通、文廣、愛衞、統籌、審計、監察、宣傳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加大資金、項目的支持力度,採取資金三級(市、縣、鎮)配套、村級自籌的方式,促進資源整合、協同發力,實現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推進。

(三)分步實施。統一編制全市農村規劃,將所有農村劃定為若干批次,按照先易後難、示範帶動的方式,將一部分資金集中使用,每年集中建設一個批次的樣板村,壓茬實施。每個批次,按照“一年搞建設、二年強管理、三年交村上”的模式,做到建成一批、管理一批,提升一批。

(四)強化保障。一是加強清掃保潔、垃圾轉運等設備的配備,加大垃圾壓縮站、填埋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提高運行效率,加強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二是強化保潔隊伍建設。穩步提高農村保潔員待遇,建立完善對農村保潔員聘用、管理、檢查、考核、辭退等制度,保持保潔員隊伍的穩定,不斷提高保潔效果。三是鼓勵有志於幫扶家鄉的企業家、離退休職工等社會各界人士投身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拓展該項工作的資金來源和智力儲備。

(五)創新管理。試點垃圾不落地、定時收集、日清日結的管理模式,將該模式向全市推廣。有條件的地區要大膽探索公司化運作、服務外包等形式,提高保潔水平。試點推行農村門前“三包”、評選衞生示範户、村級考核農村環境衞生“一票否決”等方式,強化激勵和考核。加大宣傳教育,充分利用村兩委、婦聯及家族、老人等農村道德領袖的作用,引導村民主動投身農村環境衞生整治,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主力軍。

(六)嚴格監管。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審計部門加大對農村環境衞生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審計,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