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1

20xx年10月22日鎮政協活動小組對我鎮小城鎮建設進行了周密調研,瞭解了鎮小城鎮建設的實際狀況,聽取了一些意見和推薦,從中受到了許多啟示。現將此次調研狀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現狀

透過調研我們瞭解到鎮今年小城鎮建設效果顯著。主要表現為:一是集鎮衞生環境顯著改善,“髒、亂、差”現象初步得到遏制。調查中,無論是路上的行人、商販還是集鎮街道兩邊的居民,都一致的認為的街道較先前乾淨、整潔。今年以來,街道居民用心響應鎮政府號召,配合政府及時拆除違章建築、廠篷,鎮容鎮貌煥然一新。二是城鎮管理進一步規範。先後建立和健全了《門前三包制度》、《環境衞生檢查評比制度》、《鎮“户外廣告”管理辦法》等一整套制度,對車輛亂停、攤點亂擺等突出問題進行長效管理。每條街道增設了垃圾池,成立城管中隊,定時清掃收集清運垃圾,持續鎮區內大街小巷全天候清潔衞生。三是居民環境衞生意識不斷增強。透過書寫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發放致居民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廣泛宣傳城鄉衞生同治的重要好處和具體做法,全鎮掀起了城鄉衞生同治的高潮。

二、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中看,我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一)規劃滯後,跟不上發展需求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農村人口的逐步流入,房屋建設出現了任其自由發展,一派無序、雜亂、不協調、缺乏科學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規劃水平較低,缺乏城鎮體系規劃和詳細規劃,跟不上建設發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現就是建築房屋參差不齊,各自為陣,缺乏統一、協調。

(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配套性差

1、目前集鎮市場規模過小

這是在調查中居民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由於目前的集鎮市場規模偏小,許多小商販便佔道經營、隨地擺攤、隨意搭建廠篷,由此成為集鎮環境衞生“髒、亂、差”的根源。街道兩邊的居民出於出行方便等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滿意一些商販在門前佔道經營,許多商販也飽受“髒、亂、差”之苦,迫切需要政府來來統一劃線。

2、道路設施配套性差

(1)道路高低不平,等級低,路況差。

從鎮政府至集鎮十字路口地段,很多地方坑窪不平。

(2)綠化覆蓋率低,綠化樹不足,分佈零亂。

在我鎮城管中隊制定的《鎮區“綠化”管理辦法》中規定鎮區居民户新建房屋實行自主綠化,綠化的樹種務必一致,但綠化的樹種並未做統一規定,而且執行效果不明顯。

(3)電線杆新舊並立,參差不齊;裝備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路分佈無序。

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緩慢,使小城鎮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吸納社會資本、人才的潛力較弱,直接影響了我鎮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對策和推薦

(一)高度重視前期規劃

規劃是小城鎮建設的龍頭。規劃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小城鎮建設的層次和水平,必須要高度重視和尊重。與其它鄉鎮相比,我鎮在規劃設計上稍顯落後。當前,全國正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市委、縣委也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應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依據本地條件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小城鎮戰略發展規劃,把規劃設計與城鄉同治結合起來,堅持以規劃引領發展,開拓小城鎮建設新局面。

(二)大力完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小城鎮工業生產、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小城鎮功能作用發揮的前提,也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的根本保證。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小城鎮基礎設施重點主要應做好以下建設工程:建設具有必須規模的集鎮農貿市場;硬化鎮區內的主街道;改造電線杆和裝備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路;完善排水、供水工程;依託新建中的文化樓,配套建設宣傳專欄、閲報欄,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樓建設成為一個服務民眾,擴大宣傳的輿論陣地。

(三)用心籌措建設資金

資金問題是小城鎮建設的難點和關鍵,也是制約小城鎮發展的瓶頸。因此,務必創新小城鎮建設資金籌措的渠道和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堅持“以地生財,以財建鎮”的思路,充分利用級差地租,透過對土地使用權的拍賣、出讓、轉讓和出租,籌措建設資金。要加大改革力度,將準經營性和純經營性的基礎設施推向市場。要放寬市場準入制度,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或參與建設鎮的公用設施,如農貿市場、醫院、校園等。要鼓勵能人大户以參加某項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成立公司,負責籌措資金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或項目承包,並對建成後的基礎設施進行管理、維護和收費。同時,還要用心探索項目融資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外商、外資到投資建設,逐步構成“市場主導,多方投資”的新格局。

總之,就是要擺脱單純依靠財政的被動局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鎮建設投資體系,緩解小城鎮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2

小城鎮作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的重要節點,是實現城鄉統籌的重要融和點,從安順實際來看,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對於堅持科學發展、奮力後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更具特殊的重要的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號、黔黨發15號文件精神和進一步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切實把小城鎮建設培育成為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載體,發揮好示範小城鎮的帶動作用,20xx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安順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就安順市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工程,深入到平壩縣夏雲鎮、西秀區舊州鎮、普定縣白巖鎮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安順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兩年多來,通過省、市、縣、鎮共同努力,安順市納入省級的示範小城鎮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規劃佈局逐步規範合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城鎮功能逐步配套,小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能力逐步增強。6月5日,安順市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在參與全省“5個100工程”的考核中均獲一等獎,舊州鎮排全省第二名、白巖鎮和夏雲鎮分別排第五名、第六名,專項資金競爭全部獲一等獎。可以説第一階段的工作具有起步較快,發展勢頭較好,競爭力較強,推進力度較大,階段工作成效明顯等特點。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政策、措施支持力度

20xx年10月,安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先後出台了《中共安順市委安順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實施意見》、《安順市市直部門(單位)對口幫扶支持小城鎮加快發展方案》、《安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政策指導、組織保障、工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為全面推進全市示範小城鎮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注重規劃編制,堅持規劃引領小城鎮科學、規範建設發展

近年來,三個省級示範鎮分別結合各自實際和發展特點,組織編制或修編了總體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三)產城互動,項目支撐,小城鎮建設活力日漸顯現

各鎮立足提升鎮域經濟實力,從當地實際出發,堅持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原則,注重引進項目,培育特色產業,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如夏雲鎮充分發揮廠場聚集,交通區位、工作基礎、起步較早等優勢,縣、鎮兩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截至目前已簽約企業65家,投產14家,初步形成了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的良好發展態勢,城鎮化率達到42.5%。

(四)突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小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按照貴州省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要求,各鎮認真抓好“8個1”、“8+3”工程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6月底,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已建成項目23個,完成投資71484萬元。在建項目9個,擬投資54244.8萬元,已完成投資16600萬元。建成保障性住房533套29074平方米,在建633套。隨着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的相繼建成和投入使用,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的城鎮功能、承載能力、集聚能力、生態環境承受能力將得以進一步釋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五)注重土地收儲,為小城鎮建設奠定了發展空間

目前,夏雲鎮已完成土地收儲5000餘畝,白巖鎮完成土地收儲2000餘畝,舊州鎮也啟動了新一輪的項目建設用地收儲工作。

(六)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努力提升小城鎮建設品位

各鎮積極推行小城鎮精細化管理,分別成立了工業園區管理、市場管理、綠化管理、衞生保潔等隊伍,加強了小城鎮衞生保潔、道路綠化等環境管理和建設工作。認真抓好城鎮和農村拆違控違工作,有效鞏固了小城鎮建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二、制約小城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安順市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推進迅速,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一些好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約因素和需要進一步加快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對加快示範小城鎮建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調研中,各地普遍感到,在示範小城鎮的建設推進中存在着“兩頭熱、中間冷”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各地處於慢不得、快不了的“單打獨鬥”的“尷尬”境地。

一是少數領導幹部和有關部門對小城鎮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夠,在機遇面前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有職責、無行動,積極作為、主動作為缺失,有的政府職能部門相互溝通、協調、配合不夠,沒有真正形成推進示範小城鎮建設的整體合力,在有關政策落實上行動遲緩,沒有充分發揮已有政策的應有作用。部分基層領導幹部在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管理上也缺乏經營理念,對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科學理論、相關知識和先進經驗學習不夠。

二是在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定位上有侷限,系統研究不足。由於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有硬性規定動作,加之認識還不盡統一,時間緊、難度大、困難多,客觀上存在着保階段任務完成,保在輪次考核中不出局等當前“利益”的維護,導致在如何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在優勢,特色亮點的打造,既立足當前,更注重長遠的發展等方面思考不多、不深,重“造城”,“化地”不“化人”的傾向較突出,特別是對如何實現農業轉移人口逐步真正實現市民化這一城鎮化核心問題的認識、路徑、措施缺乏應有思考和探索。

三是在指導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般性要求、佈置多,深入實際破解難題少的現狀,在認識上還沒有完全形成千斤重擔層層挑,齊心協力牽手跑的共識,特別是有的職能幫扶部門仍處於“休眠”狀態,沒有把推進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當成部門的事、重要的工作來認真對待,有文件沒對照,有要求沒落實,把主要精力過分集中在本部門的掛幫“點”上,對面上工作的指導不到位,在部門職能職責覆蓋上存在着重“點”、輕“面”的現象。此外,由於各鎮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相關政策的宣傳、動員面還不夠廣,加上小城鎮建設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廣大羣眾還未切實感受到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性,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小城鎮建設的氛圍還不濃厚。

(二)規劃編制滯後,城鎮功能定位和特色不明顯

目前,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總體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在規劃上的投入也不少,但由於小城鎮發展速度較快,加之形勢和環境處於較快的“動態”之中,導致原有的規劃與實際發展中的需要銜接不夠,規劃滯後和質量不高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小城鎮規劃定位不準確、功能不明晰,個性彰顯不突出。

(三)建設資金匱乏,融資能力弱,制約因素較突出

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發展規模及要求對資金需求較大,但目前仍是政府部門投資占主導地位,籌資渠道單一,在政府投資不足的情況下,缺乏有效的吸引社會投資機制。部分鎮雖成立了投融資公司,但由於達不到金融機構的要求,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能夠支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中長期信貸資金很少,上級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專項資金規模較小,目前各示範鎮已爭取到的各類資金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所需,特別是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缺口較大。白巖鎮甚至是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和部分幹部通過五户聯保的形式向銀行貸款來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箇中困境可想而知。

(四)用地指標等要素保障不足、徵地難度大與土地使用率低並存的矛盾制約了小城鎮的發展速度

一是用地指標未體現向示範小城鎮傾斜,用地指標與發展需要之間矛盾突出。如舊州鎮20xx年計劃建設用地600畝,但用地指標只有80畝,相差甚遠。

二是補償標準與周邊市、州補償標準不統一以及由於不同項目補償標準不一,存在同地不同價的情況。如夏雲鎮徵地補償每畝34020元,而相鄰清鎮市每畝補償47500元。白巖鎮同一地塊中緬石油管道與安順供水二期工程徵地補償標準不統一,導致徵地難度加大。

三是失地農民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有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如平壩縣被徵地農民徵地時年滿16週歲未年滿60週歲參加新農保或徵地後農轉非人員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給予15年繳費補助政策未落實。平壩縣出台的7%安置地政策落實不全面,當地羣眾有顧慮。上述種種原因造成的徵地難影響了小城鎮建設發展速度。

(五)部分企業項目土地使用率低,企業土地佔款比重大,資金週轉困難

如平壩縣夏雲工業園區部分企業土地使用率均達不到相關要求(固達線纜公司徵地120.7畝,實際用地20畝。奇博勝機電公司徵地50畝,實際用地8畝。雙木農機公司徵地136.7畝,實際用地14畝),由於企業大量資金用於徵地,經營生產受到影響,投產達產率也較低。據平壩縣發改局負責同志介紹,園區內的項目土地利用率平均僅為30%——40%左右,閒置現象嚴重。

(六)小城鎮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已有的政策落實不到位

安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優惠和扶持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實。如三個示範小城鎮建設市級補助資金除夏雲鎮外,舊州、白巖兩鎮截止調研結束時均未到位,西秀區承諾配套的500萬經費也未到位。調研中,有的鄉鎮反映,在申報建設項目時,個別市直部門服務幫扶意識不到位,致使有的項目爭取落實困難。同時,所到鎮普遍反映,在推進示範小城鎮建設中,市直幫扶部門和聯席會議制度相關部門作用發揮不大。如幫扶三個鎮的市直部門均未安排人員到鎮幫扶,提供指導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基層幹部積極性。調研中感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確實面臨着一些困惑和無奈。

(七)小城鎮建設的體制、機制、政策等有待完善

現有一些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相對滯後,難以適應當前小城鎮建設管理要求。鄉鎮政府是小城鎮建設的前沿指揮所,但在實踐中未研究賦予示範小城鎮先行先試的政策和空間,各鎮受傳統體制下人權、財權、事權的制約,調控能力弱,工作推進難度大,對小城鎮的發展總感到力不從心。從此次調研中我們感到,小城鎮“建設上缺錢、管理上缺人、執法上缺權”是普遍現象。

(八)機構職能不健全,缺乏小城鎮建設管理機構和專門人員

由於鎮一級在已經結束的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中,沒有設置村鎮建設管理機構,但從當前發展任務和要求來看,對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既懂管理又懂規劃建設的專業人才更加缺乏,去年市裏就下文要求建立的機構及人員編制至今尚未落實,導致“黨政替代”現象較為突出,已不適應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需要。

三、對進一步抓好全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建議

小城鎮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的必然途徑,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戰略舉措。進一步抓好安順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從市級層面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對全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功能定位,探索實現路徑,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進省級示範小城鎮加速發展。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梳理分類,對能立即解決的要限時解決,對需要支持,經過努力才能辦到的要明確責任部門和辦理時限,對需要創造條件和一定時限才能辦到的要積極創造條件,儘快解決,切實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大力解放思想、深化認識、準確定位,確保安順市三個省級示範鎮在全省的領跑位次。

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抓好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作為檢驗開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活動成果的試金石。

一是要深化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不僅是全省的示範小城鎮,更是全市的示範小城鎮的認識,樹立打造精品、極品的思想認識和發展定位,緊緊抓住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擯棄“常規抓、抓常規”的工作模式,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狠勁,確保安順市的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力爭成為全國有影響、全省一流、全市的標杆。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建設發展小城鎮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充分調動提高廣大羣眾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發揮居民羣眾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真正形成上下同心,職能部門給力,當地羣眾廣泛參與、關心、支持小城鎮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要下決心統籌資源,集中力量,抓重點、抓亮點,打造典型。

一是要集中力量抓在現有領導小組基礎上,明確一名市級領導集中精力抓,並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加大協調、指導、研究的力度。

二是要認真分析全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工作在全省“5個100工程”中具有的優勢與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找準工作抓手,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要進一步強化部門職責,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集中力量辦大事,統籌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資源,在項目、資金和其他發展要素上進一步向省級示範小城鎮傾斜,真正做到抓一點亮一點,抓一線亮一片,使全市三個省級示範小城鎮真正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四是要認真研究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相關政策,找準政策賦予的發展空間,並大膽放權,激發創新發展的活力。

五是要進一步完善“5個100”工程創先爭優激勵機制,鼓勵先進,鞭策後進,以此為導向掀起全市示範小城鎮建設你追我趕的工作熱潮。

(三)大膽解放思想,深化探索,推動制度創新,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推動全市省級示範小城鎮加快發展。

一是要用足用好國家和貴州省支持小城鎮建設的相關政策,加大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發展的綜合配套改革力度,大膽進行制度創新,鼓勵、支持示範小城鎮在工作機制、土地利用、資金籌措、產業培育、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為探索小城鎮建設尋求一條具有安順特色的發展路徑。

二是對現有小城鎮建設政策落實情況要進行梳理、評估和分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安順市小城鎮建設方面的現有政策體系,並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困難,儘快研究提出解決的措施和辦法,確保已出台政策落實的嚴肅性和實效性。

三是針對示範小城鎮建設發展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市級層面有必要出台支持小城鎮加快發展的綜合配套文件,大力提升小城鎮加快發展的社會吸引力、聚集力和影響力。探索試行擴權強鎮政策,按照權責一致、依法下放的原則,賦予示範小城鎮更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對涉及小城鎮建設的各種審批程序,要轉變觀念,開闢綠色快速通道,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和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行政效率,為小城鎮建設創造寬鬆便捷的環境。

四是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鎮户口遷移准入條件。實行常住地登記户口原則,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劃分農業户口和非農業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從而建立起有利於農村人口向小城鎮流動的户籍管理制度。

五是在保護耕地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探索制定宅基地換房等政策,鼓勵進城農民對土地承包權進行有償轉讓,土地向經營大户集中,增強小城鎮對農民的吸引能力,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因地制宜解決農村轉移人口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讓這部分農民今後的生產有着落,生活有保障。

六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將進城務工農民、失地農民納入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農民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為實現農民工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創造條件。

(四)培育產業,明確功能定位,壯大鎮域經濟,夯實小城鎮建設經濟基礎。

一是各示範小城鎮要在認真總結分析自身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立足小城鎮現有的資源、交通、工農業狀況、市場現狀,以發揮資源優勢及區位優勢為出發點,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或以產業特、或以文化風情特、或以區位特,在突出特色上下工夫,形成比較優勢,切實做好產業是城鎮化的前提和支撐這篇大文章。

二是結合各示範小城鎮的不同定位和特點,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和資金轉移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針對性地吸引各類資本到小城鎮投資創業。

三是要培育小城鎮社會化服務產業,積極引導城市商貿、金融、物流等第三產業開拓農村市場,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小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積極發展商品流通、信息、諮詢、交通運輸、餐飲、旅遊等第三產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提供就業平台,搭建起農村人口想進城、有活幹、穩得下、能發展的城鎮化橋樑,推動城鎮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五)突出特色,科學規劃,確保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一是要立足現實,着眼長遠,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規劃。要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特點、地緣位置和風土人情的基礎上,制定出台能夠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實施辦法,確保規劃在實施中的嚴肅性。

二是小城鎮建設規劃要突出土地生態環境協調意識。要圍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標,堅持走集約、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六)實施土地配置機制創新,妥善解決小城鎮用地問題,確保小城鎮用地。

一是要積極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防止和避免“重收儲、輕使用”的現象。

二是探索適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特點的流轉程序與實現形式,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提供平台。

三是要依據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從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的土地需求出發認真考慮城鎮佈局,嚴格科學控制小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最大限度控制各種建設用地浪費現象。

(七)強化經營城鎮的理念,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要用好本地財政資金,用足上級扶持資金,用活民間資金,最大限度破解資金瓶頸,解決“錢從哪裏來”問題。

一是加大項目爭取力度。要結合小城鎮特色和優勢,充分運用有關優惠政策,想方設法爭取國家的扶持,積極向上級爭取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專款。

二是組建小城鎮建設投資主體,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滾動開發。土地依法依規出讓形成的收入,可以作為國有資本金投入或入股,吸引社會資金、外資參與組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小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具備條件的小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可利用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吸引各種基金參與小城鎮的開發建設。

三是引入市場機制加快小城鎮建設。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吸引更多投資者帶資金參與城鎮建設。要大膽嘗試和探索將城鎮當作資產來經營的理念,堅持市場化運作,不斷建立和完善“經營城鎮”的新機制。

四是營運城鎮市政設施,實現滾動開發。把公共房產及道路、橋樑、公路燈杆等市政設施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推向市場,能賣則賣,宜租則租,放開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資領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

(八)積極探索讓農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的路徑。

可參照外地成功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探索、試點。這樣既可解決失地農民今後的生活來源,又能使農民在融入小城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真正成為小城鎮的主人。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3

xx鎮位於xx縣東北部,國道和鄭吳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冀、魯、豫三省的交通要塞。全鎮轄個行政村,萬畝耕地,萬口人,鎮域面積平方公里,其中鎮規劃區面積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萬人。

近年來,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黨的十六大精神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增強了“小城鎮、大戰略”意識,牢固樹立了“抓小城鎮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的觀念,努力把建設小城鎮作為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深挖市場內涵,突出工商貿特色,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鎮容鎮貌得到極大改觀,鎮村經濟日趨繁榮。先後被國家和省市列為糧食生產百強鄉鎮、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林果億元鄉鎮、特色農業鄉鎮、畜牧業特色鄉鎮,年月被省政府列為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年被河南省評定為“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被安陽市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一、小城鎮建設的進展情況和主要做法

(一)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

自我鎮被安陽市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以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大力宣傳,積極行動,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政委、鎮長為指揮長的小城鎮建設指揮部,下設小城鎮規劃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領導、協調和監督,編制了《xx縣鎮建設規劃説明書》、制定了《鎮小城鎮建設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意見》和《市政管理辦法》等。同時利用會議、宣傳車、廣播、放電影、書寫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書寫固定標語餘條,散發傳單餘份,召開各種形式的黨員、幹部羣眾會餘次,使全鎮廣大幹部羣眾充分認識到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克服了畏難情緒和無所作為思想,提高了認識,營造了小城鎮建設的濃厚氛圍。

(二)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制定了小城鎮建設規劃。

鎮黨委、政府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委託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對鎮區平方公里進行了地形測繪,同時聘請河南省豫建規劃設計院高起點、高標準對鎮區平方公里進行規劃設計。

按照“工業興鎮、商業旺鎮、農業穩鎮,工商貿興鎮”的總體發展思路,把鎮的發展特色定位於工商貿型:

一是在鎮區東北部規劃工業園區,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推進工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重點發展電線電纜、農藥化工等,使之儘快成為支柱產業。

二是在鎮區南部以棉花加工為重點,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木器加工等,以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三是以原鎮區為中心,重點發展商貿業,形成以工商貿帶動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格局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發展模式。

(三)加大小城鎮建設的投入,儘快完善城鎮載體功能。

我們按照“邊規劃、邊建設、邊管理”的原則,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目前:

鎮區道路方面。投資萬元正在對鎮區主幹道進行拓寬改造,投資萬元整修了順南街南段道路,投資萬元整修了鎮東順京路,投資萬元完成了鎮區大南街下水道建設工程。

在通信方面:投資萬元地埋電信電纜公里,完成了鎮區通信電纜入地工程,投資萬元建成了郵政大樓,使全鎮電話裝機突破門,電話入户達到以上,移動通信,因特網用户與日俱增。

在工業商貿方面:投資萬元擴建了瑞可信電纜有限公司,投資萬元擴建了金星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投資萬元建成了佔地面積平方米容納個攤位的工貿商場,投資萬元建成了佔地面積公頌的加油站。

在教育衞生方面:投資萬元新建了第一職高教學樓,投資萬元新建了第一國中實驗樓,投資萬元建成了鎮中心衞生院石佛分院。

除此之外,投資萬元建成了居住面積平方米的敬老院。現已做好規劃,近期建設的項目還有改造鎮區大街街道,硬化大北街東段道路,商貿一條街、農機市場、畜牧交易市場、衞生院病房大樓、自來水廠、汽車站、體育娛樂中心和居民住宅小區等。通過努力,我鎮的交通、通信、供燃、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衞生、文化娛樂、商貿服務等綜合配套設施將日益健全,城鎮載體功能日臻完善。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4

一、從調查情況看,我鄉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八點:

(一)城鎮建設發展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德興鄉位於隴西縣西北部,東與德興鄉接壤,南臨柯寨鄉,西與雙泉鄉毗鄰,北與渭源縣交界,東西寬約11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總面積110、4平方公里,海拔2135——2447米,年降雨量約300毫米,無霜期130天左右,鄉政府駐地眼窩距縣城56公里。近年,我鎮被縣委、縣政府列為小城鎮建設鄉鎮之一,鎮黨委、鎮政府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基礎先行、分期實施、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突出城鎮改造,優化投資環境,多方籌資,精心施工,全面啟動實施小城鎮建設特別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區建設不斷加快,城鎮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趨突出,在規劃建設的範圍、品位、功能佈局、容積率等方面均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

(二)建設發展存在管理不到位、品位不高的現象。隨着街道“兩新”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向城鎮中心區域集聚,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城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現有的城鎮管理人員相對不足且素質較低,街道在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工作上缺乏一定的的方法和手段,使城鎮管理水平和城鎮品位普遍不高,特別是城鎮環境衞生管理不到位,擺攤設點、亂停亂放以及髒亂差等問題日益突出,城鎮小、擠、亂,市容市貌不整潔,工業區平台環境不到位等現象造成整個城鎮品位相對偏低。

(三)小城鎮建設缺乏統一標準。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房屋建設一度出現了任其自由發展,一派無序、雜亂、不協調、缺乏科學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規劃水平較低,缺乏縣城城鎮體系規劃和詳細規劃,跟不上建設發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現就是在建築風格方面雜亂無章,建築風格和周邊的環境不協調,缺乏美感,同時建築房屋還出現各自為陣,缺乏統一協調。

(四)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配套性很差。從調研中看出,當前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但是在道路、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對落後,有些地方由於下水道建設缺乏科學的規劃,雨天還會出現積水現象,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

(五)粗放建設,居民樓發展十分緩慢。由於前期缺乏統一規劃,和人們觀念落後。目前的房屋建設多沿街樓,呈現商貿和居家相結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城鎮居民的居住環境。調研中還發現有些家庭的住房用地面積嚴重浪費,土地利用率低,從面積來看已經超出了單純住房的需要。但是隨着人口的增長和城鎮化的發展,土地面積將會越來越少,土地緊張局面也必將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減少浪費。在這一方面,居民樓的規劃建設就顯得舉足輕重。

(六)管理滯後,小城鎮環境條件較差。建設一個小城鎮,造幾幢房子、修幾條路並不難,難的是怎樣把小城鎮規劃好、管理好。就調研的情況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鄉建辦、城管辦等部門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充分履行職能。鄉建辦正式人員少,以致在小城鎮建設過程監督不力;城管辦行政執法難,小城鎮配套設施建設落後,羣眾環保觀念落後等造成小城鎮環境較差,城管人員執法難度加大,即使通過強行清除乾淨,但保持難。二是部分羣眾衞生意識和環境意識淡薄,不文明行為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加上一部分羣眾的不良習慣,亂擺攤點、亂堆亂放、亂扔垃圾、亂排污水的問題非常突出,“髒、亂、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七)小城鎮缺乏產業支撐。一是農業基礎薄弱,尚無帶動型的農業龍頭企業。二是工業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近年來,雖然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但多數招商項目成活率低,貢獻少,對小城鎮建設的促進作用小。三是服務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羣眾文化、娛樂生活場所缺乏,難以滿足羣眾的.物質文化需求。

(八)財政困難,小城鎮建設缺乏有效投入。近年來,於免除農業税等惠農政策的實施,鄉鎮的財源減少,特別是工業不發達的鄉鎮。另外小城鎮建設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的資金巨大,在沒有上級支持的情況下,以鄉鎮財力搞小城鎮建設,無異於杯水車薪。

二、主要措施和內容

“十二五”期間,街道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一)以農業產業規劃為基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鏈。

(二)以大規模新農村建設為基礎,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把新農村建設放到突出位置來抓,搞好新農村的徵地工作,加快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力、供水、污水、綠化等,實現新農村設施配套“三通一平”,優化新農村發展環境,切實提高新農村承載能力,在此基礎上,繼續突出新農村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以“兩分兩換”試點為重點,推動農房改造集聚進程。加快實施跨區域安置,探索安置新模式,努力做大做強“1”個城鎮中心區域,計劃到20xx年有80%以上的農户向城鎮中心區域和城鄉一體新社區集聚,土地節約率達到50%以上,有50%的承包土地實現流轉。加強對新社區基礎設施配套和功能佈局,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管理辦法,紮實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農户土地流轉收入相掛鈎、與政府激勵參保相配套的農民養老保障制度。

(四)以完善功能佈局為起點,提升小城鎮建設品位。結合德行鄉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完善與人民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道路、供水、排水、綠化和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按照現代新新農村的建設要求,規劃和建設醫療衞生、學前教育、農村綜合服務社、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文體活動中心、公交停靠站點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探索參照城市成熟小區管理模式,實行自治式物業化管理,努力建成風格獨特、品位高雅、功能完善、景觀優美、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型街道。

三、幾點建議

一是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實現小城鎮城市化的物質基礎和保障,以環保、供水、交通、垃圾處理、抗澇防汛和道路改造為重點,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二是高起點規劃,建設特色小城鎮。在現有的基礎上,對小城鎮進行重視修編,提高沿街樓建設標準。對新建沿街樓嚴格按新標準建設,對危舊房進行改造,提高小城鎮檔次,做到局部整齊劃一,全局統籌協調。

三是進一步壯大鎮域經濟,為小城鎮發展助力。一是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培植農業龍頭企業,為小城鎮發展奠定基礎。二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企業在小城鎮落户,適量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吸引人員向小城鎮流動。三是做大做強服務業,堅持“政府倡導、社會參與”原則,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服務業,興建一批建身、娛樂、文化、休閒場所,滿足羣眾的物質文化需求。

四是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小城鎮管理專業隊伍。小城鎮建設“三分建、七分管”,一支高素質的城鎮管理隊伍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必須注重加大城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和執法水平,着力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搞好優質服務,提高城鎮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羣眾的居住環境。要加強城鎮意識的教育,發揮人民羣眾建設管理城鎮的積極性。制定加強小城鎮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鎮管理規範,把小城鎮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五是繼續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年初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羣眾的好評。今後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建章立制,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堅持下去,為小城鎮創造一個規範有序、衞生整潔、優美和諧的環境。

六是廣闢投融資渠道,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拓展小城鎮建設資金渠道。一是小城鎮建設市場化。要改革小城鎮建設方式,由建設小城鎮轉向經營小城鎮。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把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推向市場的融資路子,鼓勵企業、個人投資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二是要實行財政、金融扶持政策。制定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小城鎮開發建設,同時每年投入一定的資金引導、支持小城鎮建設。三是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資開發建設小城鎮,構築開放式的投資主體多元化、多層次新格局。

七是做好結合工作,深入開展舊村改造工作。小城鎮建設工作要與農村舊村改造結合起來,特別是鎮駐地村莊,通過規劃居民區、興建居民樓等方式提高羣眾生活質量,使農村居民社區化、城鎮化。

八是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安排小城鎮建設工作。成立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小城鎮建設工作,正確處理“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個方面的關係,使小城鎮建設統籌、協調、有序發展。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5

一、小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交通區位和資源優勢,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的原則,全面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定位小城鎮功能。按照高檔次、高標準、超前規劃的總體思路,投資8萬元,邀請北京北方設計研究所編制完成了鎮域總體規劃,為小城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二是統籌協調,全面抓實繁榮發展明珠商城工作。重點實施了陳庚街、杏林街南延工程和明珠路升級改造工程。陳庚街南延工程全長268米,寬12米,正在進行道路硬化,南部路面現已硬化完畢,沿路兩側建成商鋪150間,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所有商鋪已全部預售完畢。杏林街南延工程拆遷工作正與相關單位積極協調,施工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明珠路升級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共鋪設便道3500平方米,安裝路燈14盞,中華燈2座。三是示範引導,統籌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目前,佔地60餘畝的明珠社區一期工程1—5號住宅樓已交付使用;6—8號樓已完成100套單元房主體工程建設,目前正在掃尾。9—13號樓共270套單元房,第五層正在封頂。道路硬化、地熱供暖、給排水、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已經完成。

二、存在問題

1、基礎設施陳舊,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僅靠鎮財政投入難度較大。

2、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自我運行能力不足,明珠商城管委會作用發揮不明顯。

3、環境衞生整治長效機制難以建立。

4、明珠商城無鮮明特色,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明顯。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制定完善明珠商城建設規劃,避免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着力打造特色鮮明、分類清晰、功能完善、形成規模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2、由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商城自治管理機構,吸收部分商户業主共同參與,加強市場日常管理。

3、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商城內交通、排水、照明、衞生等基礎條件。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外地客商投資,打造規模化專業市場。

5、進一步整合商城內閒置土地,合理開發利用,避免資源浪費。

6、引導商户經營項目集羣發展,科學分行劃市,建設多條特色經營街道。

四、幾點建議

1、縣委、縣政府協調有關職能部門積極向上爭取小城鎮建設配套資金,解決資金投入難題。

2、加大對非法、違章建築打擊力度,賦予鄉鎮執法權限。同時,在建築方取得土地使用資格的基礎上,賦予鄉鎮辦理開工建設證明、規劃許可證權限,為商城內土地開發、設施建設提供便利條件。

3、協調物價部門為鄉鎮辦理執法證明,為建立環境衞生治理長效機制提供法律依據。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6

靈關鎮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結合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孕育出了靈關鎮千年傳奇,大熊貓從這裏走向世界,古青衣羌文化在此演繹。

靈關鎮距成都市區180公里,雅安市區67公里,國道351線、省道210線平行貫穿全境,全鎮幅員面積190.2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95個村民小組、8個居民小組,全鎮總户數5140户,總人口近2萬人。

靈關鎮是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試點行動重點鎮、“四川省安全社區”、“省級生態鄉鎮”、省級“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雅安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雕之鄉)”,2014年靈關鎮團委被評為“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2016年靈關鎮便民服務中心被評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

一、特色小城鎮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靈關鎮是1996年10月,省政府批准的全省第三批100個小城鎮之一。21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靈關鎮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工作,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傳承小城鎮建設接力棒,使靈關鎮小城鎮建設穩步發展,成績斐然。

靈關鎮是“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地震的重災區,地震災後重建給靈關鎮的小城鎮建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建設廳的精心指導下,經過兩輪災後重建,共計投入資金近30億元,對靈關鎮進行了精心規劃,科學重建,小城鎮打造模式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靈關鎮成為全省災後重建的一顆璀璨明珠,靈關鎮毓秀社區被省住建廳作為全省智慧社區建設的示範點。

靈關鎮緊緊抓住災後重建機遇,努力完成小城鎮建設使命,充分利用建設縣城副中心的機會,把小城鎮建設範圍延伸到8個新村聚居點,輻射到全鎮鄉村公路沿線的所有村組户,使小城鎮建設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比省政府批准建設靈關小城鎮1平方公里面積翻了15番,提前50年建成了靈關小城鎮。

(一)認真抓好小城鎮建設培育工作

1,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

靈關鎮在災後恢復重建中,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培育工作。

(1)小鎮大產業。世界石材看中國,中國石材看靈關,因此,在小城鎮建設中,着力打造石城靈關,把靈動河谷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漢白玉之都。

(2)小鎮大融合。以特色石材產業帶動生態產業、生態旅遊。根據全鎮12個行政村的自然條件、資源儲備和地理位置,劃分為:精品旅遊新村、幸福美麗新村、幸福美麗新區、幸福美麗家園。

(3)小鎮大服務。以國道351線和省道210線為發展軸心一城十三點為發展理念,建成經濟發展“三片區”:石材產業片區。物流商貿片區和生態產業片區。

2,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

通過災後重建,加速推進了小城鎮建設進程,實現了小城鎮建設的初級目標:

(1)城鎮風貌,煥然一新。

(2)鎮區環境,潔淨亮麗。

(3)美麗鄉村,宜居宜業。

3,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

靈關鎮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因此,在特色小城鎮建設中,注意保持和彰顯特色傳統文化,讓熊貓文化、歷史文化和長征文化傳承發展,交相影輝。

4,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

經過災後重建的全力打造,如今靈關小城鎮範圍內:

(1)基礎設施全面提升:

(2)公用設施全域鋪設:

(3)公共服務全域佈局:

5,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新建的靈關小城鎮,成立了《靈關鎮毓秀社區》,協助政府搞好小城鎮的管理和服務,在小城鎮範圍內:

(1)樹立了態文明理念:

(2)創新了規劃引領機制:

(3)創新了社會管理模式:

(4)創新了協調管理機制:

(5)創新了科學決策機制:

(二)小城鎮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

隨着4.20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全面收官,靈關鎮小城鎮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小城鎮建設累計實施基礎設施項目50餘個完成投資近30億元,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率和完工率達100%,新增市政道路49公里,城鎮道路硬化率達100%,完成場鎮景觀改造3.6公里,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入使用。通訊光纖實現全覆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92%。實施產業發展項目100餘個,完成投資3.5億元,建成中國漢白玉循環工業園區1個,承接縣內29家石材企業。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10個,成功申報國家級4a景區2個,初步形成了由中心集鎮輻射到指尖的特色小城鎮發展模式。

在新城核心區,以“鍾靈毓秀,石城靈關”為重建理念,圍繞“產城相融,鎮村一體”的總體思路,新建街道三縱十六橫,約16公里,強弱電、自來水、天然氣、排污地下管網全線貫通。公園綠地、步行系統、石雕文化等整體推進。新城區幼兒園、靈關中心校、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污水處理廠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入使用。旅遊接待中心、金融服務網點、停車場、菜市場、有機茶葉市場、物流中心等商業服務設施全面建成。以發展居住辦公生態旅遊度假、現代商務為主的現代化服務為第一業態,精心打造集公共服務、商貿流通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遵循“人流帶動物流,人氣帶來財氣”的城鎮經濟發展規律,在靈關新城核心區,重建安置受災羣眾679户,小城鎮規劃區外入住統建統分小區樓房1383户、4631人。

通過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有力的推動了靈關小城鎮建設進程。通過實施“綠化、美化、硬化、亮化、淨化”工程,把靈關鎮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平安和諧”的特色小城鎮。

(三)新農村建設取得的輝煌成果

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延伸和補充,新村聚居點的建成和受災羣眾的入住,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寬餘、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雅安市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的頒佈實施,為新村聚居點的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民主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新村聚居點,恢復重建了一批名勝古蹟:磨刀濕地公園建成運營,新場恢復重建了古廟觀音寺,鍾靈老街具有青衣羌文化特色的青衣古街打造成功,計劃投資10億元、按國家4a景區標準打造的空石林景區,目前已完成交通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任務。

全鎮8個新村聚居點建成後,入住受災羣眾882户、3398人,按省市縣規定的時間節點,實現了受災羣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目標。

由於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作用和輻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發展,2016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65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7萬元,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户389户、1065人,已實現323户、896人順利脱貧,大溝村已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退出貧困村序列。

二,目前小城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招商引資有待加快。

2,功能設施有待完善。

2,經濟結構有待優化。

4,管理機制有待健全。

5,產業發展有待加強。

6,環保質量有待提升。

三,今後小城鎮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

根據開展小城鎮建設工作以來的經驗總結,結合目前小城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今後靈關鎮特色小城鎮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

1,加快小城鎮產業發展速度

小城鎮建成後,常住人口近1.2萬人,加上流動人口近0.3萬人。1.5萬人的就業問題,是今後小城鎮工作的壓力和重點,計劃通過3個途徑解決上述問題:一是通過提升改造,擴大現有企業生產規模,增加企業用工人數。二是充分利用小城鎮的區位優勢,引導鼓勵城鎮居民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三是鼓勵在鄉下有土地、山林資源的區外統建統分户,回老家發展生態產業,搞好種養殖業,堅持就地創業增收。

2,清理盤活小城鎮現有存量土地

靈關小城鎮建設啟動21年來,特別是成立工業集中區和這次災後重建,國家通過徵地為災後恢復重建、小城鎮建設和旅遊景區開發,提供了大量的建設用地。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全鎮範圍內,規劃區內宅基地回購、工業集中區和旅遊開發區,都存在土地閒置問題。這些土地如果長期不清理、不監管,就會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形成一方面國有資產被侵佔流失,一方面建設資金緊張的惡性狀況。因此,黨委、政府決定把清理存量土地納入鞏固提高小城鎮建設成果的工作範圍。將組織專門力量、爭取縣國土局配合,進行一次徹底清理,登記造冊、立標定界。

對清理出來的閒置土地,通過招商引資,進行開發利用,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迅速把土地資源變成建設資金。做到政府規範運作、企業市場運作,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切實加強小城鎮管理工作

長期的實踐證明,小城鎮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艱苦、複雜的常規工作,如果只建不管或者重建輕管,,就會給黨和人民的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現在,靈關鎮大規模的小城鎮建設工作已經收官,要長期保持小城鎮建設成果,就必須加強長期不懈的後期管理。經黨委政府研究決定: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具體負責小城鎮管理工作,結合社區安全、環保治理和產業發展,建立小城鎮管理長效機制,堅決克服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苗頭。

二是充實靈關鎮小城鎮辦公室力量,穩定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職責,使小城鎮管理做到常態化和制度化,建設起一支敢於碰硬、善於做羣眾工作的高素質的小城鎮管理隊伍。

三是強化城監中隊管理職能,不斷創新小城鎮管理機制,積極參與各項文明城鎮創建活動,加強清潔工的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

四是加強新村聚居點自管委工作,把新村聚居點的治安、環保、清潔工作納入小城鎮統一管理。

五是整合社會力量,發揮整體作用,加強巡邏監督,實行門前三包,進一步加大城管執法力度,在全鎮範圍內形成“人民城鎮人民建、建好城鎮為人民”的良好氛圍。

總之,在小城鎮建設管理中,要立足“小城鎮、大市場、強管理、出效益”的指導思想,要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持之以恆,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生態宜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意識,要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小城鎮功能,把重點中心城鎮,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佈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整潔的經濟文化中心,並將其突出作用延伸到新村聚居點,輻射到全鎮每一個角落,使全鎮人民分享特色小城鎮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7

一、對巴中小城鎮建設的現狀分析

建區設市十六年來,由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鎮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對經濟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到底,全市有123個鄉集鎮,61個建制鎮,其中重點鎮5個,省級試點鎮48個,縣城以下鄉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98平方公里,鄉鎮平均建成區1.1平方公里、人口3000餘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佈着一個小城鎮。恩陽鎮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4.5萬人,是全國重點小城鎮。清江鎮近幾年來城鎮房屋建築面積以每年5—10萬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長。

(二)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通過抓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功能完善,小城鎮成為人口、經濟、社會等資源的重要集聚點,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為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輻射點,成為農村和城市的重要結合點。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對農村人口的轉移起到了吸納作用。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全市小城鎮常住人口達到6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27.1%。比如,樂壩鎮總人口7680人,城鎮人口達到6100人,城鎮化率達到80%。白衣鎮十年來鎮區面積擴大8倍,城鎮人口增加6倍,達到1.2萬人,佔總人口的35%。

(三)基礎和服務設施明顯改善。路、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市場等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到底,全市鄉鎮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條,里程1208公里;建成區道路硬化率達到70%;鄉鎮通電率100%;60個鄉鎮建有集中供水廠(站);所有建制鄉鎮開通固定電話、移動電話,60%的鄉鎮開通網絡;建成了一批綜合農貿市場、專業市場、經營超市,促進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陽、清江、樂壩、涪陽和興文實現天然氣管道集中供氣;地處深山的空山鄉實現了“五通”。

(四)鎮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小城鎮的發展,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加快增長,特別是建制鎮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鄉集鎮。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的旅遊型、工貿型、商貿型、農產品加工型小城鎮。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小城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24億元,其中二產業6.47億元,三產業10.63億元。如,樂壩建鎮十五年來,堅持以工業、商貿為主導,去年底工業產值超過1億元,佔gdp的80%以上,三次產業比重為4:43:53,提供税收超過萬元。涪陽鎮興辦12家超市,新建1萬平方米綜合商品交易樓,吸引了一批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客商,個體户達到250户,帶動了以涪陽、陳河為中心的通江銀耳、食用菌特色產業發展。

(五)歷史文化底藴較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鎮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軍文化。長赤、毛浴、沙溪、光霧山(桃園)、得勝等鎮具有光榮的紅色歷史,深厚的紅色文化。白衣古鎮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著稱。恩陽古鎮以紅軍文化、特色民居遠近聞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十大古鎮。水寧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清江、曾口、涪陽、鐵佛等21個鎮被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村鎮。

儘管小城鎮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建設中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規劃明顯滯後。城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規劃滯後於建設發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鎮總體規劃修編率僅為27%,絕大部分小城鎮沒有控制性詳規,更沒有小區規劃。已有的小城鎮規劃大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總體佈局與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鎮規模偏小,90%的建制鎮建成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鄉集鎮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農村居民點的層次上,輻射帶動能力弱。城鎮建設缺乏特色風貌,缺乏文化內涵,缺乏城鎮品味,基本上是一條水泥路、一排捲簾門,“千鎮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築,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

二是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配套。由於自身財力薄弱,多元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相關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顯不足。一方面,鄉鎮政府性債務沉重。據對恩陽、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駟馬、諾水河、廣納、涪陽、樂壩、大河、光霧山12個小城鎮的調查,除涪陽已消化全部債務外,其餘11個鎮政府性債務達到1.25億元,最少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上一頁[1][2]的樂壩鎮為140萬元,的駟馬、恩陽達到2200萬元,平均達到1000萬元以上。制約了城鎮規模的擴大,城鎮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建設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設的鄉鎮,公路與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現象突出;多數鄉鎮未實現雨污分流,未集中進行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集;管網建設嚴重滯後;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

缺乏;燃氣普及率僅為0.1%。

三是缺乏產業支撐。城鎮經濟總體效益不高,產業發展普遍存在產業規模小、鏈條短、水平低的狀況,產業支撐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礎設施的快速改善和促進生產要素向城鎮的有效積聚,城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弱,二元結構特徵明顯。同時,由於自然和歷史的原因,對外交流合作有限,對外開放的水平低,仍處於封閉半封閉狀態,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不強,借力、借勢、藉資金、借技術發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鎮管理水平不高。城鎮管理體制機制不適應發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門調控能力較弱。規劃應有的指導性、性和強制性作用發揮得不夠,隨意性明顯,重建輕管的現象比較突出。小城鎮違法建設屢禁不止,髒、亂、差現象較為普遍,監督管理和執法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準確把握小城鎮建設在城鄉統籌中的功能定位

城鎮化直接體現着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不可逾越的階段。發展小城鎮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的主要途徑。在推進農村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增強發展的緊迫感。

(一)發揮小城鎮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鎮是一個行政區域的中心。位於農村之首,城市之尾,一頭連農村,一頭連城市,一頭連農户,一頭連市場。是城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農村有着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繫。在該地域系統內發揮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鎮的發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為此,必須作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

(二)發揮小城鎮的聚集作用。城鎮化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專業化的結果。當前,大中城市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產業升級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減弱。而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於滿足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於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相對集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有利於解決農民離土不離鄉,起到維護社會穩定和擴大內需之功效。建設小城鎮,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可以發展一個地方的生產,繁榮一個地方的經濟,富裕一個地方的百姓。

(三)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小城鎮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載體。城市工業文明向農村擴散,離不開小城鎮,城市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鎮為基地,才能儘快為分散的農民所掌握、所享受,先進的科學技術很多要通過小城鎮向農村傳播。在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小城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帶動作用,對農村產業的輻射作用。

(四)發揮小城鎮促進對外開放的作用。擴大對外開放是農村進步的強大動力。小城鎮是農村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起步晚、起點低、積累少,招商引資難度大,更應該加快建設農村小城鎮,充分發揮其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像樂壩鎮多年來重視抓小城鎮建設,促進開放開發,吸引了大量外地和當地人務工經商,興辦企業,鎮域經濟迅速發展壯大。

(五)發揮小城鎮促進科學發展的作用。要確立抓小城鎮建設就是抓發展的思想觀念。把小城鎮建設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作為體現以人為本、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舉措,作為統籌區域、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人口、經濟要素的合理分佈和自由流動,立足特色資源,打造產業集中區,增強小城鎮的經濟實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農村小城鎮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輿論導向。充分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形成廣泛共識。加快小城鎮建設是落實市委重大發展戰略的需要,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需要,是推進“三農”問題解決的需要,是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需要,也是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需要。根據巴中實際,應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市、縣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一手抓星羅棋佈的小城鎮,堅持城鄉統籌、合理佈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創新體制、突出特色,把城鎮化與農村工業化、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增強小城鎮的發展活力、發展後勁。

(二)堅持規劃導向。小城鎮建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規劃要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按照起點要高、規模適度、分步實施的要求,提高規劃水平。明確小城鎮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有所為有所不為,因地制宜、節約資源、突出特色、個性發展,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態特色,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相結合,切實避免“千鎮一面”的雷同。合理確定小城鎮建設的選址、規模、標準和設施配置,把小城鎮建設成為佈局合理、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鎮。一要搞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二要搞好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包括控制性詳規、小區規劃、管理建設規劃以及基礎設施配套的規劃;三要搞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小城鎮規劃與產業佈局規劃、教育規劃、區域交通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有機地銜接起來,更好地發揮小城鎮的基礎潛力、產業潛力。四要嚴格實行規劃控制,增強規劃的嚴肅性,保障規劃的連續性。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篇8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國家規劃將京津冀城市羣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羣,為大廠縣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何搶抓機遇,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統籌謀劃大廠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大廠縣委農工部組成調研組,深入基層,採取走訪座談、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縣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大廠縣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重大機遇,按照京東新城、幸福大廠的總體定位,以文化產業、全域旅遊為兩大抓手,以“五城同建”為標準,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後花園,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xx年底,我縣户籍人口13.07萬人,常住人口達到26.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1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4.33個百分點。

(一)城鄉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對接通州新城規劃,編制完成了《大廠回族自治縣城鄉總體規劃》,以及《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縣域水系及綠地系統專項規劃》等城市總規、控規和各類專項規劃6大類60餘項,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規劃體系,成為全省規劃最為完善的縣域之一,為與北京通州區的“三統一”政策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基礎設施承載力明顯提高。近年來,大廠縣投入鉅額資金進行供熱系統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建設等重點工程,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兩所污水處理廠和兩所供水廠,啟動建設城南污水處理廠、潮白河污水處理廠、城南污水管網建設一期工程,全縣污水處理率達到85%;新建110千伏變電站3所,配套完成10千伏線路130公里,啟動實施10千伏進村工程,供電可靠率完成近100%;順利建成縣城西部天然氣門站,縣域內形成環狀為主、環支結合的管網結構體系;完成三熱遷擴建一期和四熱擴建工程,啟動一、二熱併網工程,集中供暖覆蓋居民户數不斷增加。

(三)對接京津工作進展迅速。為大力推進城鎮建設,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大廠縣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對接北京、力促與北京互通相融。全縣完成各等級公路大修、新建及改造200餘公里,完成大修、改建縣鄉村級公路191公里,新增城鎮道路41公里,由城市主幹道、周邊次幹道和內部微循環道路組成的縣域路網體系逐步形成,潮白新城等重點功能區內部主次幹道網基本形成。密涿高速大廠段實現通車,京唐鐵路(大廠段)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增設了大廠至北京地鐵潞城站、大郊亭站2條快速公交專線,謀劃建設縣內旅遊軌道交通,進一步實現與北京的便捷互通。

(四)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建成民族宮、伊鄉森林公園等一批重點工程,縣城五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利完成,影視創意產業園、微軟遊戲創新中心等文創產業高起點起步。高標準編制水網水系規劃和水網通航規劃,完成引潮濟鮑和主幹渠清淤擴挖等工程,同步實施沿岸美化綠化,並沿河打造濱河景觀帶,建設若干景觀節點,啟動濕地公園建設,實施了潮白河上游生態補水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民生工程取得新成就。在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大廠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將民生工程放在首位,不斷將“惠民實事工程”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推進,辦成了一大批羣眾期盼的好事實事。民生保障達12類20項,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教育領域完成了全縣域教育佈局和升級改造,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主、幼兒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共同發展的教育體系。衞生領域全面改革,完成了一大批醫療設施建設,形成覆蓋縣、鎮、村三級醫療保障體系,基本滿足人民健康需求。

二、我縣推進新型城鎮化現存優勢

科學有序地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既要準確地把握上級政策,更要深入分析大廠縣面臨的形勢,找準自身的優勢,以明確發展方向和着力點。綜合分析大廠縣區位優勢、經濟基礎和城鎮建設現狀,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長遠趨勢,大廠縣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大優勢:

第一,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較好的基礎。大廠縣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率較高,“一心、三片”(一心是指縣域綠心,三片指中心城區、夏墊、潮白三大城鎮片區)的城鎮空間形態已基本形成,城市發展空間廣闊。20xx年,大廠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2億元,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1萬元,居於全市領先水平,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較好的經濟基礎。目前,大廠縣已建成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三個省級園區,園區經濟總量佔全縣的70%以上,財政貢獻佔全縣的85%以上,強大的園區經濟是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撐。

第二,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難得的機遇。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xx年)》將京津冀城市羣定位為世界級城市羣,北三縣統籌發展正在有力推進。大廠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位於京津冀城市羣核心區內,城鎮化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可以説大勢所趨、正逢其時。我們要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大局,借勢發展,在構建功能互補,宜居宜業的世界級城市羣中實現更好發展。

第三,推動新型城鎮化我們有良好的借鑑。近幾年來,國家發改委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陸續推出了一批成功典型,我們要充分借鑑先進地區城鎮化發展模式,工作經驗,借勢京津,定位首都後花園,走出一條符合大廠縣情的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一體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三、我縣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議

(一)要堅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格局下,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統籌謀劃我縣新型城鎮化

一是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銜接應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承接合作”是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明確定位和重要任務,其主要涉及到產業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我們要抓住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和產業調整機遇,加強園區建設,做強轉型升級載體。繼續完善規劃體系,重點發展園區經濟,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羣,加快創新驅動強縣建設,引領縣域經濟騰飛。要按照錯位發展的模式,與北京產業互動、協調發展。要緊緊依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瞄準北京大型骨幹企業的產業轉移機遇,重點發展中試基地、高端製造物流基地;挖掘自身自然和人文景觀,融合京都文化,建設京東健康療養基地、旅遊休閒會館,支持玫瑰農莊、熱代萬果園等旅遊項目建設,打造服務型經濟;培育壯大影視創意產業園、微軟遊戲創新中心等文創產業,培育動漫以及衍生品製造,形成文化與產業雙核驅動。

二是要主動接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輻射,主要是人才和產業。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大廠縣的關係是核心與外圍、中心與腹地的一體化的關係。也就是説,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大廠縣將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通勤密集的區域功能綜合體,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優勢,一方面,主動接收北京的人口轉移,特別是科研院校、高新技術人才、白領等人員,把城市轉移運作起來,另一方面,吸引北京科技創新成果在大廠孵化轉化,努力把大廠打造成為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推廣基地。

(二)要堅持走中心城鎮羣建設的路子,助推城鄉一體化

未來一個時期是大廠縣進入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社會經濟重要發展時期。一方面,城鎮空間不斷向外拓展,另一方面,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調整,一些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地段和空間需要得到較好的管控。城鎮與鄉村緊密相連,城鄉空間的發展應該充分落實“一體化”的思想,集約利用土地和各類資源,形成高效合理的空間結構。為此,加快大廠縣新型城鎮化,應加大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力度,從各地的成功模式看,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中心城鎮羣有利於推進城鎮化的進程。如崑山市千燈鎮、嘉善姚莊鎮均是加大中心小城鎮建設實現農民向社區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目標,大廠縣也要善於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積極探索中心城鎮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途徑,強化提升中心城鎮羣的集聚輻射功能,推進中心城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建設取得新成效。特別是要抓住廊坊市創建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的良好契機,突出區域特色,持續推進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產業功能、居住功能、服務功能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縣城新城、潮白新城、夏墊新城三大城鎮片區的現代化水平和綜合承載力,最大限度發揮中心鎮羣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同時,與中心城鎮羣規劃建設相銜接,要有計劃地推進新型社區和美麗鄉村建設,使之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三)要堅持把特色小鎮建設作為當前破題開路的主要抓手,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步伐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特色小鎮建設被認為是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們要借鑑江浙等省特色小鎮建設成功經驗,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開發模式,並按照PPP項目操作流程規範有序推動實施。要以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國際小鎮、影視小鎮、出版傳媒融合發展小鎮、中國戲劇小鎮、夏墊非遺古鎮、陳府創意田園小鎮等六個特色小鎮為契機,重點發展清真食品、數字傳媒、文化創意、影視產業服務、遊戲動漫、科技休閒農業等核心產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大廠縣經濟增長新高地、產業升級新載體、要素集聚新平台、振興發展新動力,以特色小鎮建設進一步推動新型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