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開展新農家創建活動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4W

第一篇:開展新農家創建活動調研報告

開展新農家創建活動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區婦聯關於開展新農家創建活動調研報告

**區管轄21個鄉鎮(辦事處),共有農户15萬户,自新農家方案下發以來,全區各級婦聯組織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程度和生活質量為目標,以治理農村環境衞生髒亂差為重點,通過廣播、標語、宣傳單等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大力營造人人皆知的社會主義新農家創建氛圍,同時,引導農民參照省婦聯新農家創建活動標準對衞生環境、個人修養、新技能應用、新能源使用進行整改和完善,初見成效。

為了保證新農家創建活動的順利進行,區婦聯成立了由區委主管領導為組長、區婦聯主席為副組長、主管宣傳領導為成員的工作小組。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由黨羣書記為組長,婦聯主席及各支部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村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婦代會主任及委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為更好推進新農家的創建工作,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發揮農村婦女的示範帶動性,我們大力培養和樹立有影響力的新農家典型,如:在種、養、加等行業家庭成員懂經營、會管理,積極創業,依靠科技致富的家庭中創建了一批致富型新農家典型;在文明守信、團結和睦、優生優育、孝老敬親等行良好的社會風尚的家庭中樹立一批文明型新農家典型;在家庭成員積極學心文化知識及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以及為子女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的家庭中樹立學習型新農家典型;在重勤儉、知環保、講衞生的家庭中樹立環保型新農家典型;在思想品德好有愛心和志願精神,熱心公益事業助人為樂的家庭中樹立公益型新農家典型。多類型的新農家典型發揮了引帶作用,使75%的農村婦女和家庭融入到比先進、爭上游、爭創新農家的濃厚氛圍中來,努力實現家庭參與率達到80%以上的創建目標。在秦家鎮,多年來培養樹立了眾多的文明家庭,但是不文明現象、不養老現象也時有發生。通過新農家創建,在全鎮全面開展了創文明新農家活動,全鎮七個村3600多户的家庭都參與到鄰里團結、夫妻和睦、優生優教、養老敬老的活動中,樹立了文明新風尚,同時通過教育農民學法守法,懂法用法,提高了農民的法律素質。區婦聯也將在"三八"節期間對突出的典型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同時,我們把新農家創建活動與"美在農家、富在庭院"為載體,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原則,上下聯動,多措並舉,把此項工作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突破口,使之成為美化農村生活環境、提高羣眾生活質量,傳播文明,富裕農民的有效途徑。湧現出太**鎮西太平村、東津鎮愛國村、興福鄉紅光村等新農家創建示範村,通過新農家創建活動,旨在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鄉村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

為使新農家創建工作持續有效地開展,各鄉鎮成立了文化宣傳志願隊、農牧技術服務志願隊、環保宣傳志願隊、衞生監督小分隊、文明監督小分隊等各種志願者服務隊。**鎮婦聯放棄休息日,組織志願者深入村屯義務勞動,集中清除背街背巷、綠地內的垃圾堆,清理環境衞生。充分發揮綠色家庭主婦和家庭志願者宣傳、示範、監督作用,影響帶動更多的婦女和家庭愛護公共環境衞生、淨化街道、綠化庭院、美化村屯,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在該鎮六個村中樹立了致富型、學習型、環保型和公益型新農家,樹立的典型佔全鎮户數的60%以上。

目前開展創建活動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多數家庭處於和睦穩定的狀態,男女平等、夫妻恩愛、孝敬老人、愛護子女、互助友愛、尊重信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問題:

1、由於經濟上的差異,全區新農家創建活動開展還不夠平衡性;個別村民的傳統觀念和守舊思想嚴重,部分村民的素質相對比較落後,不講究個人衞生、公眾環保意識、現代環保消費觀念有差距、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等,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2、在新農家創建活動中,經費短缺問題比較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建活動向縱深開展。比如想在農閒時節搞一台豐富羣眾業餘文化生活的演出,或想搞提倡優生優育、或懂法守法的相關知識有獎知識競賽等,都因沒有經費而無法實現。想在新農村創建活動中建立獎優罰劣的制度,但因無獎勵資金而無法完成。

3、宣傳發動工作還不到位。個別鄉鎮還存在死角,羣眾參與新農家創建的熱情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下步打算

1、將新農家創建活動進一步與新農村建設、新農村中心户建設相結合,擴大創建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提高廣大農户的參與率。

2、通過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形式調動廣大農户的積極性,並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獎勵、激勵措施,與農户的實際利益掛勾,使創建活動紮實有效。

3、繼續大張旗鼓地宣傳好典型、好做法,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第二篇:農家書屋調研報告

總結經驗再接再勵

爭取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全面勝利

文體股劉建偉

2014年5月—2014年12月,博野縣農家書屋辦公室通過問卷調查、入户訪談、個案分析等方式,重點研究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管理、使用情況,剖析博野縣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現狀和問題,提出如何促進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

建設現狀 70個書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農家書屋70個,覆蓋了全縣50%的行政村。●形成以熱心公益文化事業的農民為補充的農家書屋管理主體。

博野縣共133個行政村,以建設完成了農家書屋70所,2014年將達到100%的覆蓋率。

在農家書屋建設中,我縣提出“六個統一”的標準,即統一書目、統一標牌、統一書櫃(每個書屋配備5個書櫃)、統一桌椅(每個書屋配備1張閲覽桌、6把椅子)、統一管理文本、統一規章制度(3種規章制度),充分利用農村文化大院、村委會、學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導建設的基礎上,採取了村裏管理、鄉鎮管理的模式。存在問題 更新及酬勞機制亟待改善

●圖書更新機制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

●部分農民還沒有養成閲讀的習慣。

“屋”的問題。我縣大多數的行政村條件較差,書屋面積小,環境差,設施少。

“書”的問題。農家書屋裏的農業科技類圖書頗受歡迎,這類圖書內容更新較快,但是農家書屋的圖書更新機制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

“管”的問題。由村幹部兼任,工作時間無法保證,致使個別書屋不能定時、足時開放。

“用”的問題。部分農民還沒有養成閲讀的習慣,閒暇時間大都通過聊天、打牌、看電視打發時間,抽樣中發現一些農民對農家書屋所知甚少。

“錢”的問題。目前農家書屋建設資金只包括購置出版物和相關配套設施的經費,還沒有出版物的補充經費,也沒有管理員的報酬等。

有效建議 想方設法讓書屋“活”起來

●探索把書屋建設與其他經營活動結合開展,使書屋既能閲讀又能消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農業知識、娛樂休閒、法律知識、教育衞生知識分別位居農民讀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時間,為每個書屋配備1名管理人員,選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做農家書屋圖書文獻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強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建議各級政府參照建設初期的資金配套模式,對已經建好的書屋,以年度為單位,持續性地撥付後期的辦公經費、管理經費、管理人員薪酬、資料更新經費等。

引入社會多元支持。各級政府、相關組織應積極倡導個人、企業出資,公益捐助,同時應完善贊助模式,可採取書屋冠名、投放廣告等方式,引導企業投資贊助。這一模式對農藥、化肥、家電、太陽能等企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具備較強的可行性。

合理選擇處所,打造數字書屋,實現資源整合

合理選擇書屋處所。經過調查認為,把農家書屋設置在當地學校這種模式比較科學。一是因為學生是農家書屋的主要讀者羣,同時通過學生向家長介紹圖書,能夠調動農民讀書的積極性;二是因為教師素質相對較高,書屋開放時間相對有保證。

引進交流機制,保證資料更新,合理配置圖書

瞭解讀者需求,科學配置圖書。課題組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系統分析,發現致富信息、農業知識、娛樂休閒、法律知

識、教育衞生知識分別位居農民讀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關部門在以後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應加以參考。

結合實際,關注未來,不斷完善出版物結構。一要選擇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特色的書籍;二要強化兒童讀物的質與量;三是有條件的地方應儘量配備電腦,以讓農民朋友更好地瞭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會捐助平台,為農家書屋提供資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會有一些富餘的圖書。如果能夠把這些資源彙集起來,數量極其可觀。此外,不少學校、出版社、報社等,都會有大量的書報資料,如能及時捐助,善莫大焉。合理選配人員,加大培訓力度,規範借閲制度

建設穩定的專業管理人員隊伍。可以考慮用5年—10年的時間,為每個書屋配備1名管理人員,選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做農家書屋圖書文獻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規程和明確的操作細則。管理細則必須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明確並強化書屋開放時間。如農閒時節可延長開放時間,農忙時節可改為晚上開放。

提高管理員素質,持證上崗。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書屋管理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對具備基本知識的管理員頒發證書,持證上崗。

加大宣傳力度,培養閲讀習慣,有效組織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吸引羣眾走進書屋。可在農閒時節和節假日舉辦一些受農民羣眾歡迎的小型文體活動,邀請農業、醫療衞生等方面的專家進行農業技術、養生保健、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知識講座,提高農民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等,吸引羣眾到農家書屋來。

樹立典型,讓事實説服農民利用書屋。可通過對成功運用書本知識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進行宣傳報道,讓農民親眼看到農家書屋帶來的好處。

找準“高端”讀者,形成示範效應。大部分農民目前還沒有養成閲讀習慣,業餘時間以看電視為主,棋牌娛樂和交友聊天也佔很大比例。種養能手、中國小師生、企業家或鄉村幹部等,屬於農村的“高端”讀者,調動他們的閲讀積極性,可以在當地形成較好的示範效應

第三篇:關於農家書屋的調研報告

關於丹景山鎮馬桑村農家書屋的調研報告

據2014 年《(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中國統計年鑑》報道,農民佔了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因而國民教育的重點仍舊應該是農民。在農村人口結構中,l 4歲以下的青少年佔2 2 .8 9%,6 4歲以下壯年人口占7 0 .1 5%,6 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6 .9 6%,從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來看,青少年主要接受

學校的義務教育,以增長知識為目的;壯年農民的教育主要以增長技能`陶冶情操為目的;老年人的繼續教育主要以修身養性為目的;因而77%的農村人口主要需依靠農家書屋接受繼續教育。但是學習資源問題卻成了他們增長技能的瓶頸。為了獲取農家書屋的生存現狀和農民對農家書屋的需求,我就丹景山鎮馬桑村的農家書屋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

馬桑村的農家書屋共有藏書2014冊左右.其中包含了文學小説,科普知識.科學種植`養殖知識等許多種類的書籍,知識涵蓋面廣.內容豐富.能夠很好的提高廣大村民的各種知識和提供給他們對於各種技術信息的掌握的方向.

馬桑村位於丹景山鎮的正北方,共有村民總計1412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家務農,對於各種知識的接觸和學習缺乏必要可行的途徑.農村書屋的建設正好給予了他們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了完成這次調研,我利用走訪的形式對一些村民進行了提問式調查,總結出的問題如下:

第一:在我們呆在書屋的時間裏,基本沒有村民前來借閲圖書.

第二:在我們走訪詢問的村民裏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村民知道有農家書屋的存在.並且知道的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農村書屋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不願意前往借閲.

第三:農村書屋沒有建全的管理體制和大力的宣傳力度,缺乏有效的正規的運行模式.

總結來説,我村農村書屋的前景不容樂觀.

對於以上的問題,經過思考,我們總結出一套解決方案.希望能有效的改變農村書屋的現狀.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基層幹部做好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農村書屋的影響面積.

爭取做到人人瞭解.人人喜歡.在村民中間廣泛的普及,對於新知識新科技重要性的認識,刺激他們去了解新知識,去提高新科技的學習興趣.做到想要去學習,想要去看書.才能有效的發揮出農家書屋的價值和理念.才能提高農村羣眾的整體知識水平.才能做到科學養殖,種植,最終使農民朋友發家致富。

其次,要加強農村書屋的管理工作,儘量做到專人專項管理.發揮這個建制的作用. 作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建好農家書屋就要首先解決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農家書屋指派專人對每個農家書屋的書籍進行分類,按指定的位置進行擺放,便於村民借閲。同時,書屋與書屋之間、書屋與彭州市圖書館之間,定期實行書籍輪換,達到不斷充實更新書屋藏書,以更好地滿足廣大村民的不同需求。

眾人划槳行大船。針對各村不同條件,可以採取與老體協結合等模式積極探索農家書屋建管模式。同時,以彭州市圖書館為支撐,帶動村級農家書屋的網絡,在每個農家書屋設立了彭州市圖書館流轉書籍專櫃,每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流轉、更新,使彭州市圖書館服務從城市延伸到農村,並在部分書屋設立銷售專櫃,既解決了當地羣眾買書難購書難的問題。又為書屋管理員增加了收入。還可以專門建立“我想借、購的書”檔案,收集當地羣眾需要的書籍,及時進行配送。

以上是我們對於改變現在農村書屋存在問題的建議,希望能夠有效的改變現在農村書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篇:建設農家果園調研報告

**鎮建設農家果園調研報告

**農業局

*年*月

為加快土地流轉,適時調整種植結構,實施土地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經過一週的時間在**鎮進行調研,現將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下轄有規模土地行政村5個,分別是:*村,*村,*村,*村和*村,共5650户,29810人,

(一)耕地現狀。**鎮現有耕地5.21萬畝,户均耕地

9.2畝,人均耕地1.7畝,在土地發包時,户均三個地塊,零落分散。

(二)種植現狀。依據良種補貼統計,現**鎮耕地70%種植玉米;4%種植大豆;8%種植蔬菜;種植其他作物18%。

(三)耕作狀況。**鎮約有65%農户以玉米種植為主收入;14%農户採取土地轉包的形式承包給他人耕種;13%農户利用種植玉米,發展自己的畜禽養殖,將秸稈用於燒材;8%農户以種植蔬菜為主收入。

二、效益分析

(一)傳統種植效益。**鎮耕地多以種植玉米為主,平均畝產300公斤以上,單價1.4元/公斤,畝投入220元,畝效益200元左右。

(二)調整種植結構後效益。如實施農家果園建設,可以提高種植效益,由傳統種植向經濟效益高的果樹種植轉變,以李子為例,盛產期在第7—14年,平均每畝年產果1480公斤,按市場價格2元每公斤計算,8年果樹盛產期毛收入

2.4萬元,減去每畝投入苗木、整地費用0.1萬元,撫育管護費0.04萬元,果樹8年每畝純收入2萬元,17年平均畝效益1176元。綜合比較,每畝果樹年效益是傳統種植玉米每畝年效益的5.9倍。

(三)土地流轉效益。農民土地採取規模經營,進行土地流轉後,每畝土地每年流轉費用300元,加上糧食直補13.99元;綜合補貼41.3元;良種補貼10元,共計65.29元,農户可獲得直接經濟收入365.3元,高於種植玉米收入165.3元。同時,土地流轉後的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每年可收入10000元;從事養殖行業每年可收入15000元。

三、發展優勢

(一)地域優勢。**鎮正處城市近郊,為**生態園、**鄉情園、温泉度假村由南向北旅遊觀光帶的中心地段,*集團、*集團等多家大型企業坐落轄區內,且區域內道路縱橫交錯,*路、*路、*路貫穿南北,這些優勢對發展農家果園能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技術優勢。**鎮現有向榮葡萄採摘基地、**鎮經科教基地、**豐碩提子高新技術園區和**生態園等成規模的

葡萄、李子、沙果種植基地,且*、*、*等棚室園區建設已成規模,能夠提供較多的成功經驗和有力的技術支撐,整套栽培技術較為完善,管理制度相對完備,為喇鎮農家園的建設和近郊旅遊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資金優勢。隨着《**(市)區支持農業發展若干政策》的出台,在棚室建設、果樹苗木補貼上給予了優惠的政策支持,同時可以利用招商吸納社會閒散資金,吸引社會有識之士進行融資建設。

四、具體標準

(一)建設標準。1、採取棚室、陸地相結合的模式。由於陸地李子、沙果等採摘期短,上市集中,不易保存,在規劃上,建設以1棟温室,4棟大棚和50畝陸地為一個單元的農家果園建設模式,栽植温室油桃、棚室葡萄、陸地果樹,豐富果類品種,延長採摘期,如銀浪牧場趙老師果園。2、採取陸地種植模式。擬種植李子、葡萄、沙果等果樹,進行果園經營,同時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禽類)業,連片成規模後,選擇1處地點建設聯合看護房,作為餐飲、娛樂設施,如銀浪牧場唐氏果園。

(二)規劃標準。選擇經開區規劃紅線以外的耕地,擬延讓杜路,在**村、**村、**牧場進行建設;擬延*路,在*村、*村、*村進行建設;擬延*路,在*村、**牧場進行建設。

五、經營模式

(一)大户自主經營。本着村民受益、種植户受益的基本原則,按照規劃要求,有能力的自行調整,通過村民間的協調,整合零星土地,反包進行自主經營。

(二)農民聯户經營。選擇符合條件地塊,按照規劃要求,農民自行組合,採取聯户經營方式,有條件的可以組建合作社。

(三)對外招商經營。按照規劃要求,在第二輪土地剩餘承包期,農户可將土地轉給集體,由集體對外進行招商引資,農民享受糧食直補費和300元的土地流轉費。

六、存在問題

(一)政策問題。現**鎮擬規劃的土地多為基本農田,按照土地局提供的政策,基本農田上不允許栽植果樹,與政策法規相違背。

(二)長遠規劃問題。農家果園建設涉及近郊土地,經開區、重點工程建設園區等項目的規劃範圍未全部明確,容易於其相沖突。

(三)果樹產量和銷售之間的問題。我區近幾年實行庭院綠化後,果樹數量已達20萬株,且多數果實成熟期相同,李子、杏等水果的保存期又較短,大量果實的積壓,有可能導致同期水果價格下降,加之缺少深加工和精品包裝的龍頭企業,影響果品的銷路和收益。

七、實施步驟

(一)成立領導組織。為使**鎮農家果園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我區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區財政局、土地局、規劃建設局、農業局、法制辦、**鎮以及各行政村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財政局:負責在建設資金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土地局:負責協調用地審批;規劃建設局:負責明確規劃範圍,基礎設施配套;農業局負責規劃設計、制定政策以及提供技術指導;法制辦:負責土地流轉、承包、聯户等方面合同的制定,審核;**鎮及各行政村:負責宣傳和各項工作的推進。

(二)做好宣傳和招商工作。以“致農民兄弟的一封信”的形式,幫助農民算好“土地流轉前後”、“農家果園建設前後”的幾筆帳,做到調研、宣傳、推進三管齊下,廣泛爭求農民的意見,轉變農民耕作模式,選好市場定位、明確招商信息,面向全鎮村民及社會各界對農家果園建設有興趣的、懂得經營的有識之士,組織招商活動,突出鄉村旅遊特色。

(三)執行土地流轉程序。以第二輪土地承包期限為土地流轉的截止期限,制定土地流轉標準及土地流轉合同文本,規範流轉程序,細化土地流轉的相關條款,明確糧食直補的領取方式及日後佔地補償的分配比例,依法規避因土地流轉程序不完善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

第五篇:伽師縣農家書屋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喀什地區伽師縣“東風工程”農家書屋建設情況

現狀與思考

文化的進步反映社會的文明進步,文化的發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滿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證。隨着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農村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託,以村為重點,以農户為對象,發展縣、鄉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農家書屋是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新型組成部分,也是農民羣眾學習瞭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農業科技知識和法律知識、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豐富農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陣地。農家書屋建設是新時期黨在農村的一項具體的惠民工程,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重大工程,對解決農民羣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保障農民羣眾基本文化權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農家書屋給農村帶來了新變化,給農民帶來了實惠,不但提高了農民的文化素質,也促進了鄉村文明。建好農家書屋不易,如何建立健全長效的管理機制、體制,管好、用好農家書屋,則是我們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一、伽師縣基層文化陣地及農家書屋現狀

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得到加強。從2014年至2014年底,國家投資

526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65萬元,新建鄉鎮文化站13個,建築面積7210平方米,具備五室一廳兩場。

從2014年至2014年,國家投資2213萬元,新建行政村(社區)

文化室103個,其中:行政村文化室97個,社區文化室6個,建築面積20140平方米。另有195個行政村沒有標準文化室及兩場。

從2014年至2014年底,全縣共建成農家書屋300家,每個

書屋配備2個書櫃,dvd播放機1台、圖書1500冊,報紙3種,雜誌3種、音像製品150多盤(盒),報紙架2個,

基層文化陣地設施得到改善。

國家為文化站配臵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設備電腦39台,書櫃

100多個,閲覽桌椅564個,音響設備26套,投影儀13套,照相機13個,枱球26個,室外體育設備器材36個,樂器等設備配備。

行政村文化室樂器,書架,月報架,電視機,全國文化信息資源

共享設備,枱球,乒乓球桌等設備改善。

從2014年至2014年國家免費贈送圖書1084641冊,音像製品

146374 盤,另有124950元全縣幹部職工贈送購書資金,其中農家書屋配發圖書 483692 冊,音像製品 9461 盤,書架592 個,報架 296個,dvd播放機298台等設備配備。

二、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體育活動場所,設施缺乏。基層對文化工作重視不夠,文化

工作“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現象在基層普遍存在。

二是投入不足。鄉鎮政府沒有把對文化建設的投入納入財政預算,或威力投入。

三是農村文化工作人員嚴重缺編,基層文化工作隊伍薄弱,文化

藝術專業人才缺乏,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業務能力較差,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四是鄉、村對文化建設認識不到位,認為目前經濟基礎薄弱,羣

眾還沒有達到文化消費的層次,沒有搞懂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

五是農家書屋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免費開放時間沒有保證,

目前書屋的管理人員基本上都是由村裏工作人員兼任,均為義務管理者,加上缺乏專業知識,無法保證書屋的開放時間,缺少對圖書的推薦宣傳,不利於圖書功能的發揮和閲讀活動的推廣。

借閲率低。目前,農村大多數農民缺乏閲讀習慣, 加上宣傳工作

不到位,書屋雖然建起來了,圖書借閲率偏低,情況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個人。平均借閲率很低,大部分的圖書還處於閒臵狀態。

三、制約“東風工程”農家書屋讀者需求的因素分析

1、實用信息匱乏。“東風工程”農家書屋正處於建設後期階段,有的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室和書屋自購實用新書少,受贈的舊書多,有些知識內容解決不了生產實際問題,滿足不了生活娛樂所需,與社會形勢發展和農村實際情況相脱節, 這樣就激發不了村民讀者的閲讀興趣,長此以往書屋的吸引力必然會鋭減。

2、信息化水平滯後。受經濟狀況、地域條件的影響。導致針對農村開辦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

3、管理員的能力有限。據瞭解,書屋管理人員多是兼職或非圖書專業人員,無暇或無能力鑽研專業知識,管理上也僅僅做些傳統的藉藉還還服務,二、三次文獻服務基本未開發,更不用説開展讀者個性化服務、定題服務了。因此,注重管理員的繼續教育十分必要。總之,隨着農業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農業信息的更新和傳輸愈顯迫切,這對農村讀者需求產生了重要影響。農家書屋的館藏、傳統管理模式已不

能適應發展需要,尤其是對書屋服務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依據村民讀者需求,創新信息服務方式方法,是農家書屋完善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農家書屋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要解決上述問題,只有在建設、管理、利用、發展機制上不斷探索和改進,在供書、讀書、管書、用書等各個環節上抓準抓實,從歸根本上解決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問題。

1、明確責任。儘快確定農家書屋的資產管理主體,進行資產登記,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從制度上保證書屋的正常運行。 由區文體局將書屋的建設和管理納入鄉(鎮)宣傳文化工作的考核目標。書屋的日

常管理由鄉(鎮)黨委政府負責,行政村 按照制度抓好落實。

2、培訓保障。通過舉辦管理員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加強管理員教

育培訓,頒發農家書屋管理員資格證書,強化了管理員的管理服務意識和水平,並定期開展檢查評比活動,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能力。通過農村低保途徑解決農户管理人員報酬,通過區財政適當補助解決村委會兼職管理員報酬。

3、資源更新。依託縣圖書館,將農家書屋和縣圖書館聯動運行,把農家書屋作為縣圖書館的分館,將農家書屋的圖書作為館藏圖書進行管理,組織圖書流動車將館藏圖書、其他書屋圖書定期調換到農家書屋,形成一條定期補充、更新、交流圖書的暢通渠道,使農民羣眾始終有新書可看。將送書下鄉活動列入縣“惠民”項目之中,按照“一書一冊無複本”的原則,一地一別,甚至一村一別為農家書屋配備圖書、報刊和電子音像製品。

4、開展活動。依託農家書屋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 與農民

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讀書用書活動,引導村民到農家書屋讀書用書,增強農家書屋的吸引力,努力培養農民羣眾閲讀興趣。

5、發展模式。以政府主導,公益起步,經營發展的模式,為農家

書屋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經濟保障,為農民朋友解決買書難的問

題,為書屋增添新的活力。農家書屋管理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農村基層羣眾文化管理探索性工作。管理好、發展好農家書屋,對於推動新時期新農村全民素質的提高,加快農村科技致富達小康,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實現農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