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教學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教育教學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參考文獻: 篇一

[1]楊春雲。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才智,2015(15)。

[2]郭開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師範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缺位”與“補位”: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J]。語言與文化研究,2011(1)。

[3]呂月青。國小教育管理中侵權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6(15)。

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篇二

題目: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多元治理視域

摘要: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是政府、社會、高校、教師與學生等多元主體治理的共同責任, 不僅需要協同合作, 更需要權責明確。研究生教育出現大量主體權責背離現象, 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下滑的根本原因。抓住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過程中的機遇和有利要素, 對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進行多元主體綜合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保證。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 質量提升; 多元治理;

擴招以來, 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水平隨之受到影響。“政府與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關注開始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 提高質量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1]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同時也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升應是多元主體共同的責任, 需要政府、社會、高校、教師與學生等多主體協同合作、共同治理。政府、高校、社會、教師與學生等多元主體存在權責模糊不清甚至權責背離現象, 使得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進程大打折扣。明確各主體權責, 針對目前各主體權責背離現象, 採取相應多元治理策略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重心所在。

一、確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多元主體權責

(一) 研究生教育質量政府權責。

“從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和我國當前教育體制上來看, 政府始終掌控着教育主控權, 這決定了其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當然主體地位, 同時也明確了政府當前保障體系主體的權責。”[2]首先, 政府在研究生教育體系中擁有宏觀管理權限, 負責制定相關政策與制度, 引領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方向, 同時肩負着吸納社會需求的責任, 充分發揮社會與高校之間的橋樑作用, 滿足社會及人民大眾對研究生教育期望。其次, 政府在錄取、培養研究生上具有主導權, 能有效控制招生規模與招生方式, 同時政府也擔負着監督、評估及引導受教育者的責任, 具有規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 從根本上保障教育質量。由此看來, 政府的研究生教育權責是頂層的、宏觀的, 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二) 研究生教育質量高校權責。

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方面多為執行政府的宏觀決策, 在微觀層面具有一定權責。首先, 高校具有一定場域內製定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權力, 同時擔負着科學發展研究生教育、規範研究生教育活動的職責。其次, 高校具有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學體系、設置研究生課程、分配研究生教育活動比例、變更研究生教育模式等權力, 具有一定的辦學自主權, 形成獨具特色的培養方式, 同時擔負着提升高校場域研究生的知識、能力獲取程度, 以及提升研究生就業質量等職責。最後, 高校具有利用社會資源發展研究生教育, 與社會組織開展聯合辦學的權力, 同時高校要不斷滿足社會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基本要求, 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端人才。因此, 高校研究生教育權責是相對具體的、中觀的, 具有一定的體制支配性和改革性。

(三) 研究生教育質量主體權責。

教師與學生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主體, 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須着力解決教師與學生的質量問題。教師與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 有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責任, 同時能從中獲益。教師的權力主要包括:參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權力、要求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權力, 獲取與研究生教育相關資源與利益的權力。教師作為主體要素, 在參與管理、獲取資源權力的同時, 承擔促進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重任。因此, 教師的研究生教育權責是相對主體性的、微觀的, 具有一定支配性的。在研究生教育活動中, 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的主體, 這一特殊角色決定了學生在研究生教育中權責的複雜性。學生有權享有優質研究生教育, 並具有參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權限, 在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過程中有必要的知情權, 同時學生必須公平享有研究生教育各項補助與獎學金評選權, 不得有特殊個體與羣體存在。學生在研究生教育活動中要遵守相關規章制度, 有責任不斷提升自身學業水平, 提升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因此學生的研究生教育權責是主體性的、微觀的, 具有一定被支配性質。

(四) 研究生教育質量社會權責。

隨着高等教育社會服務職能的不斷完善, 研究生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愈發密切, 研究生教育質量影響着高水平尖端人才的質量, 社會在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上具有一定權責。首先, 社會有權瞭解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動態, 需要培養機構提供相關數據。其次, 社會有權要求研究生教育根據社會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規格, 完善人才培養模式。與此同時, 社會有責任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通過相關組織的建立, 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尤其是發揮第三方評價的作用。

二、差距:研究生教育質量主體權責背離

(一) 研究生教育質量政府權責背離。

本世紀初, 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大眾化發展, 規模擴張造成質量下滑, 研究生教育也深受影響。這表明, “政府在促進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政策上發生了改變, 而對教育本質發展規律的錯誤認識,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質量危機。”[3]政府在研究生選拔上廣泛推崇全國統考制, 選拔方式到選拔內容都有應試教育的影子。“為了形式上的公平所付出的實質性代價, 為了等級社會制度的穩定而不惜摧殘個人自我創新能力。”[4]政府在研究生出口篩選環節上缺少足夠監督與評估力度, 對培養單位的研究生畢業準出環節監管不嚴, 尤其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監控, 政府並沒有對培養單位進行嚴苛的管理, 導致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日益下滑。另外, “政府在聯合培養單位與社會對研究生教育進行多元主體治理方面也有失偏頗, 造成治理主體的脱鈎, 尤其是造成社會中介與行業組織難以介入。”[5]“事實上, 以社會和市場機制獲取教育資源具有政府配給無法比擬的優越性。”[6]

(二) 研究生教育質量高校權責背離。

高校作為培養單位, 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具有不可推卸的職責, 從微觀層面具有掌控研究生教育活動的基本權力。受高等教育規模擴張與市場經濟深化的影響, 高校傾向於增加研究生招生數量, 獲取生均事業費的增長, 增加學校辦學效益, 卻在研究生質量提升環節顧此失彼。不斷增長的研究生數量讓傳統導師制受到極大衝擊, 導師數量的有限性與研究生數量的增長形成了尖鋭的矛盾, 導師常在指導研究生開展科研活動中力不從心, 造成研究生培養質量下降。高校在研究生教學模式、課程體系設置上堅持知識導向, 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現象, 在研究生課外科研活動安排上過於鬆弛, 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 沒有形成“自覺科研”的培養氛圍, 學生自學意識薄弱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與培養效率的低下。“最早的研究生教育產生於德國, 是超然於社會生活之外的, 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在人性或理性方面的發展, 培養和諧發展的個人。”[7]當今研究生教育顯然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相關, 但高校在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環節上卻缺失對研究生教育本質屬性的把握, 造成研究生教育的學術性不斷下降。

(三) 研究生教育質量主體權責背離。

教師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難免有主體責任背離的現象, 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產生消極影響。從教師主體角色分析, 目前高校教師羣體在研究生人才培養上“消極怠工”現象普遍存在, 政府與高校監管不嚴, 教師便背離了主體權責, 熱衷投身於各項社會組織, 謀取個人利益, 對研究生教育的本質教學與科研工作偶有停滯甚至處於放置狀態, 造成研究生教育質量下滑。從學生主體角色分析, 其受社會不良風氣與價值觀的影響較深, 加之研究生就業困難問題亦日趨顯着, 研究生投身學術研究的熱情不斷下降, 只重學位證書、輕視能力培養的現象廣泛存在, 背離了身為學生的根本使命, 由此形成“馬太效應”。

(四) 研究生教育質量社會權責背離。

受我國行政體制影響, 政府過於強勢的表現, 導致社會在履行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中的權責出現背離, 主要表現為組織力量與監督力量薄弱。社會領域內關於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中介組織與行業組織較少, 即便存在也難以發揮組織、引領與評價作用, 在促進研究生教育發展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並未展現出應有價值。此外, 社會在監督研究生教育發展方面比較欠缺, 無法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關於提升研究生質量的呼聲較弱, 過於依附政府力量, 放棄了其權責。

三、救贖:研究生教育綜合治理路徑

(一) 研究生教育的政府治理策略。

1. 轉變政府角色, 實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化。

市場經濟時期, 政府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 其逐漸發揮管理機構的核心職能, 強調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舵手作用, 而非事無鉅細的操作者,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政府的有限性, 提升政府的管理效能才是重中之重, 對此政府也應在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上發揮引領作用, 對傳統管理模式做出調整, 主要由行政管理轉變為政策監控。政府與研究生教育是主體與範疇的關係, 政府是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主體, 是研究生教育的引領者與保障者, 研究生教育是政府職能的範疇之一。政府與研究生教育的關係受外部環境的極大影響, 在市場經濟下, 政府監管對象發生了變化, 政府應更關注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升, 而非研究生教育本體, 制定相應政策與法規, 從主體角度出發明確研究生教育各自權責關係, 協調各方利益關係, 發揮彼此最大化功效, 進一步規範研究生教育保障行為, 增強研究生教育的透明度與保障力度, 儘早實現研究生教育的規範化與制度化。

2. 形成政府引領、多元治理的新模式。

隨着高等教育不斷髮展, 研究生教育利益主體更加明晰與多元化, 各利益主體具有較強的參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動機與期望, 簡單的操作程序難以滿足各方利益對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因此, 政府須轉變主導性的研究生質量保障模式, 出台政策鼓勵成立非政府民間組織, 形成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新樣態, 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政府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運用行政控制、監管等手段干預的局面, 顛覆政府與高校之間管理與被管理、控制與被控制、命令與服從之間的關係。“保證政府、學校、社會三方力量在評估活動中的協調與平衡, 是避免政府 (不管有意還是無意) 試圖完全駕馭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的途徑之一。”[8]總體來説, 政府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應重新界定, 要為研究生教育提供支持與服務, 包括政策、技術、資源尤其是數據提供上做到客觀與準確, 搭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平台, 發揮政府的服務功能。

(二) 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治理策略。

1. 樹立質量意識, 設計科學的制度體系。

高校是實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載體, 其在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具有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作為研究生教育的微觀操控者, 高校首先要樹立與研究生教育質量密切相關的質量意識, 在質量保障的概念與方法上進行突破, 樹立有利於保持良好教風與學風的文化氛圍, 形成對研究生教育質量觀的科學認同, 充分調動高校內部各要素, 追求研究生教育質量, 創造良好研究培養單位的組織形象, 與高校外部要素建立緊密協同關係。在此基礎上, 高校應將研究生教育質量意識落實到具體工作環節, 在教師民主生活會、研究生日常教學活動、研究生社團活動等各領域內營造積極的質量文化氛圍, 引導與鼓勵研究生教育管理者與教師主動分擔責任, 及時關注研究生教育基本動態, 變被動接受相關信息為主動獲取, 敢於面對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艱難與挑戰, 形成主動參與、敢於決策, 質量為先的意識。

制度是研究生質量提升的重要依託與基礎, 是高校治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策略。首先, 建立具有普適性的研究生資助制度, 研究生資助制度應包括獎、助、勤、貸等多種形式, 同時具有層次性, 除獎勵品學兼優研究生以外, 也要兼顧“中間”層次的研究生, 從不同領域入手, 分門別類實施獎勵, 讓每位研究生髮揮自身特長。其次, 高校要實施嚴格的過程管理制度, 從研究生課程建設到教學管理, 從一般學術交流到項目訓練, 從學位論文選題、指導到最終的答辯, 在各環節都要嚴格把關, 以嚴謹的制度為依託, 從過程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最後, 高校應建立質量評估制度, 成立相應組織機構, 擔負自我評估與評價學生的重任, 積極的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與自我完善, 並建立研究生延期與淘汰制度, 在多種形式的評估基礎上, 對學生進行獎勵或處罰, 促使其必須認真對待學術研究, 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

2. 注重人才質量, 改善辦學條件。

高校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要注重人才質量, 加強人員要素投入。教師資源是人才戰略的關鍵, 直接關係研究生教育質量, 因而高校須堅持以學術能力作為衡量導師水平的核心標準, 結合師德、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綜合因素進行人才質量建設, 不斷創新導師評價與遴選機制, 嚴肅導師工作紀律, 解決導師玩忽職守等問題。與此同時, 高校應建設導師激勵機制, 通過情感溝通等手段, 增強導師團隊凝聚力, 相互合作, 鼓勵學科交叉, 不斷激發導師的主體責任感。研究生生源質量直接影響研究生教育質量, 研究生自身素養與學習態度在接受研究生教育之前已基本形成, 這對要求較高的研究生教育來説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高校要立足現實狀況, 在國家政策的合理範圍內, 制定符合自身專業特點的研究生選拔標準, 積極鼓勵自主招生, 選拔符合專業能力要求的研究生, 這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先行舉措。

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是發展的主旋律, 對研究生教育更是要提升內涵與質量, 形成良好教育文化氛圍, 但必要的經費保障與先進的硬件設施投入是促進內涵建設的重要基礎。“條件要素主要包括科研實驗室和實踐基地、教學設備、科研儀器、圖書資料、網絡資源、生活環境和設施等硬件資源的建設。”[9]高校應積極爭取國家投入與社會捐贈, 廣開渠道, 與企業展開合作, 向其提供智力支持, 獲取企業的資金與技術援助, 提高研究生教育所需的各項設施設備, 保障研究生的物質待遇, 打造良好物質生活環境。

(三) 研究生教育的主體治理策略。

1.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桎梏。

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與素養, 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將自身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努力結合, 以能力提升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升。其一, 教師應突破傳統教學內容, 打破原有固化的學科知識體系, 把人才培養重心落實到科研能力培養上, 對待研究生教育要具有追求尖端知識與學問的學術精神, 不斷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研究本學科教學內容的先進方向, 關注先進科研成果的研究動態, 注重教學內容的交叉性、前沿性與啟發性。打破教師多年一貫制教學的習慣與壁壘, 結合時代發展需求, 不斷促使教師創新教學內容。其二, 教師不斷修煉“內功”, 除在知識領域內下功夫, 也要在教學技巧與方式上勤思考, 好的教學方式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中, 打破傳統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 告別灌輸式與填鴨式教學方法, 解決過度依靠現代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的習慣, 改變本科式教學的方式, 不斷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研討式方式, 以項目化探究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教師不是論題的陳述者而是總結者, 促使學生真正參與研究問題, 提升其研究能力與水平。

2. 內外兼顧, 提升學生自身研究水平。

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 學生要從內外兩方面提升研究興趣, 增強研究動力, 提升研究水平。從主體方面解決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危機問題。外在方面, 學生要積極響應國家對研究生教育各項政策與發展走勢, 適時調整人生規劃, 通過國家的具體舉措獲取外部動力, 同時要積極從社會汲取科研所需的資源, 最終促成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同時, 學生應在高校依靠制度平台, 積極參與科研活動, 獲取鍛鍊自身能力的機會, 通過與教師、學生的交流, 培養自身學術精神, 尤其是形成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內在方面, 學生應明確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目標, 以提升自身研究能力為己任, 憑藉個體積極努力提升研究生整體教育質量。

(四) 研究生教育的社會治理策略。

1. 發揮中介評估機構橋樑作用, 強化機構自身建設內涵。

中介評估機構是社會評估的重要載體, 在研究生質量社會保障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中介評估機構具有多種職能, 負責對研究生教育活動提供諮詢、信息服務、理論支撐等多元化幫助, 在政府與高校間起到良好橋樑作用, 有助於促進政府從繁重管理事務中解脱出來, 促使政府權力下放與職能轉變, 緩解政府與高校間的矛盾與衝突, 幫助其建立穩定而長久的互動關係。”[10]研究生教育中介評估機構的形式有兩種, 即自下而上的民間發起, 或自上而下的政府組織, 基於我國政治體制、現實國情與傳統文化, 更應實施政府自上而下的建立方式。研究生教育中介評估機構要保持專業性與獨立性, 不能喪失公正、公平、科學、客觀的精神, 不能過分依賴政府。研究生教育中介評估機構一方面要爭取政府支持, 在政策與物質條件上謀取最大化, 保障評估機構的順利運轉, 鞏固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 研究生教育中介組織在獲取政府支持的同時要加強內涵建設, 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保持較高專業性, 不斷拓展市場份額與發展空間, 為研究生教育發展提供可借鑑的信息與數據。目前, 我國已有一些比較成熟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機構, 但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公正性需要完善與提高, 評估指標體系與方式需要逐步改善。研究生教育中介評估機構作為收集、反饋信息的重要載體, 彌補了政府職能履行的不足, 滿足了社會公眾的客觀需求, 其對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有效監控, 方便為各主體提供可靠信息, 為決策提供依據, 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

2. 提升行業組織競爭力, 切實保障行業活動順利實施。

研究生教育行業組織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與協調能力, 對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意義重大。“行業組織需要高校具有較高專業水準的學者參與, 提升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他們也能以團隊力量幫帶高校教師樹立責任意識, 鞭策其為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保障工作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尤其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轉變。”[11]其次, 行業組織具有強大功能優勢, 一是其具有高水平的專業能力, 二是其具有較強的協調與信息收集能力, 尤其是兩者的有機結合, 利用相關專業能力獲取較為全面的信息資源, 對研究生教育進行質量評價, 協調行業活動各方利益, 為行業活動進行規劃。我國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社會學術團體的作用, 調動各高校專家、學者組成行業委員會, 利用專業優勢, 通過週期性專家評估, 對研究生教育質量進行行業領域保障。研究生教育行業組織需要積極適應國家政策, 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優勢, 建立嚴格的自律機制, 形成自律精神, 實現行業團體利益的最大化, 推動行業組織不斷向前發展, 為政策決策出謀劃策, 穩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文剛, 周光禮。模仿與創新: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百年回顧[J].高等教育研究, , 35 (10) :46-51.

[2]趙琳, 王傳毅。以“學”為中心: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的`新趨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3) :11-14.

[3]楊斌。治理視角下的研究生教育:權力重構與制度調整[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5 (6) :1-3.

[4]韋耀陽, 李保強, 薄存旭。治理視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異化與迴歸[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 (8) :4-7.

[5]劉韜。教育治理現代化視閾下職業教育治理共同體構建[J].職教論壇, (13) :70-76.

[6]樑傳傑。論研究生教育改革三大關鍵問題之關係[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6 (3) :21-27.

[7]謝治菊, 朱紹豪。多中心治理理論視角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機制探討[J].現代教育管理, (4) :102-107.

[8]劉來兵, 張慕文。大數據時代教育治理現代化的內涵、願景及體系構建[J].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7 (2) :30-35.

[9]李璐, 裴旭, 張淑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調控機制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7 (2) :68-72.

[10]何亞羣, 張建偉。整體性治理: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理性選擇[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7 (2) :29-34.

[11]樑傳傑, 吳晶晶。論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機制之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4 (3) :52-56.

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篇三

題目:通識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針對高校創新創業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文章將創新創業教學與現有高校教學模式相結合, 對通識教育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平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 為地方性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借鑑。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 通識教育模式; 人才能力培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代中國的發展願景, 通過大眾的創新創業, 將有力地為中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中國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必須依靠人才, 必須要發展和改革教育體制來培養創新人才, 從而推動其創業。早在教育部明確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堅持內涵式發展、注重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而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目的是培養當今社會所需的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及終生學習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而在人才內涵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 通過將目前高校普遍實施的通識教育與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相結合, 構建高校培養創新型、創業型人才的有效模式, 成為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的重要途徑之一。

本文通過分析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存在問題出發, 以地方綜合性大學為主要研究對象, 借鑑國內外通識教育及創新創業課程開展的經驗[1], 對通識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進行了研究, 以遼寧大學為例, 對建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創新創業課程、推進創新創業實訓平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

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問題

目前, 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還正處於初始階段, 國內各高校雖然經過了幾年的實踐,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迴避的問題。

(一)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夠成熟

雖然在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 且已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但是從社會的總體形勢來看, 對其重視及普及程度仍然有待提高。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 我國的211高校中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不足一半, 即使是已經開設的高校, 也存在授課和考察流於形式的問題, 經常發生學生在彙報學習成果之前臨時抱佛腳, 隨意應付教師, 而教師不加檢驗即允許學生彙報通過的情況,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學校、教師和學生缺乏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而導致的。

(二) 創新創業內容有待更新

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重視“新”, 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 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卻成為了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2]。通過對我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較早的一些高校做隨機調查後發現, 在開設相關課程的高校中, 所開設課程類型比較單一, 多被設置成選修課, 並且教學內容比較陳舊, 多年使用相同的教材, 而內容也僅以入門知識為主。相關課程更注重理論教學, 缺少相應的實習實踐環節, 且缺少與社會實際發展態勢的銜接, 造成了“閉門造軍”、相對落後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

(三) 缺少創新創業教育平台, 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基本都沒有接觸過社會, 雖具有很高的創新創業熱情, 但是缺乏工作和創業的經歷, 缺少實踐機會, 因此往往會對走入社會進行創業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 這就需要在學校就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培養、訓練和實踐, 同時應由經驗豐富、引導有方的教師對其進行有效地指導和教育。但是多數高校在教學中缺少這一環節, 更加缺少能提供相應能力訓練的實踐平台。創業教育的教師多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擔任, 對於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創業教育卻缺乏專門的研究, 有時甚至只是為了應付學校開設該學科的教學任務安排而授課, 從而無法達到較高的教學質量。

二、通識教育模式下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學生通過文理兼學來進行廣博的知識積累, 具有多維知識和素質結構[3]。而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 更需要通過探索通識教育中所藴含的創新理念、育才精神, 來培養創業人才所具有的創新素質、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4-5]。以遼寧大學為例, 在通識教育模式下, 積極探索構建以機制為統領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體系, 建立以課程為抓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建設集知識和能力於一身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強化以項目為載體的大學生學科競賽實訓, 搭建以信息化網絡為渠道的學生交流共享平台, 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掌握創新方法, 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 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今後的就業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一) 以頂層設計為統領, 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為了實現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以學校為主在通識教育模式下推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 形成以“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共享資源”為原則的頂層設計, 制定相應管理制度保障, 設計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的跨學科、跨年級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使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從分散管理向集成管理轉變、課程體系由重視單一專業能力培養向重視綜合能力培養轉變、教學內容由單獨設計向綜合規劃的轉變, 從而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遼寧大學作為地方綜合性大學, 在開展通識教育過程中, 將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融會貫通, 具有課程門數眾多、覆蓋面廣、學生選擇餘地大的優勢, 因此利用此優勢開啟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 遵循“課程引領、興趣驅動, 自主實踐、教師指導, 立項管理、政策激勵”的指導思想, 將特色鮮明的綜合性與個性化有機結合, 通過系統化設計, 在全校層面上對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創新創業教學管理進行整合, 利用宏觀協調和微觀激活, 建立以地方綜合性院校為特點的課程體系, 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 實施學分制運行為核心的靈活的教學管理新體系, 形成“注重人格塑造, 突出綜合培養, 強化實踐訓練, 服務社會民生”的遼寧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特色。目前, 創新創業教育已涵蓋全校70個本科專業, 開設了一批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和通識課程, 使學生在相關通識教育中開發創新思維, 樹立創業理念, 形成創新素質, 培養創業技能。

同時, 制訂了與學生實習和社會實踐、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室開放管理、本科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管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等相關的管理制度, 實現有章可循、有序可依、權責明晰、統籌協調的制度安排, 有效保證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和高效運行。

(二) 以課程建設為基礎, 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原有通識教育強調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創新創業教育可利用通識教育中的理工與人文相通、博學與專精兼取的特色, 面向社會需求, 加強理論基礎, 注重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6]。因此,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實驗和動手能力、創新和研究能力、實踐和發展能力的培養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要求, 構建有針對性的實踐教育方案, 積極推動校外實踐教育模式改革, 與企業共同制定校外實踐教育的教學目標、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 校內外共同培養的, 能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的不同需求有機地結合的科學完備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課程體系。

遼寧大學根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優化課程體系, 更新教學內容, 不斷把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新成果充實和融入到創新創業課程內容中, 在強化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和學術性的同時, 課程內容傾向於實踐素質的提高, 注重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不僅設立創新創業理論課程, 還設立了一系列創新創業實訓課程, 通過創新創業理論課與創新創業實訓課的有系統和全方位地設置, 構建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學校開設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小企業創業》等創新創業基礎課程, 《技術創新學》《創造學概論》等創新創業通識教育通識課程;開設《應用物理創新實驗》等創新實驗課程, 初步建成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為各個層次在校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創業基礎知識的培訓。

(三) 以訓練項目為載體, 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為促進學校的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 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 遼寧大學從20開始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簡稱“大創項目”) , 以“大創項目”為載體, 推進本科生的創新性、創業性教學改革, 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對於“大創項目”的開展, 實行校、院級兩級管理, 制定相應規範制度, 對項目的開展和進行實行全程監督和管理, 並採用“遼寧大學創業管理系統”對“大創項目”的申請、審核、立項、評審及驗收等步驟實行線上管理, 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確保項目的穩步有序。

自“大創項目”開展以來, 已獲批國家級項目、省級項目百餘項, 組織校級項目五百多項, 項目研究共完成學術論文近百篇, 並組織申請發明專利、創立實體及虛擬公司。同時在國家級、省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已取得了豐碩成果。

(四) 以平台建設為支撐, 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實訓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能夠切實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落實。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 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教學環境, 另一方面還要有大量的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的支撐。通過校內實踐教學的充分利用為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提供支撐, 同時依託廣闊的社會資源, 實現創新創業教學實踐項目與社會需求對接, 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實訓, 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遼寧大學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資源, 以校內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各級重點實驗室和校外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為基礎構成的軟硬件平台, 成立了遼寧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並開展了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工作, 搭建創新平台, 建立“創意可視文化基地”“激光與量子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實驗室”等校級創新創業實驗室。同時校級科研平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和“創新與企業家研究中心”為創新創業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學科理論基礎。學校利用理工學科專業交叉兼容的特色優勢, 與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 合作成立產學研基地, 致力於科技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還先後與遼寧省內主要城市和地區及域外部分國家及地區的多家企業、機構聯合建立法學實踐教學基地、生物學及生態學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等近十個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 為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專業化實踐教育提高良好的環境。

(五) 優化師資, 拓展資源, 建設創造性教學團隊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隊伍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在進行創新創業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 選擇熱心於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專兼職教師, 並達到年齡、學歷、職稱、學科與學緣結構合理, 研究領域開闊, 學術水平高的要求, 同時從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和個性特質等方面優化師資隊伍, 加強骨幹教師的專業培訓, 制定相應鼓勵措施, 鼓勵在職教師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學。另外, 拓展資源, 引進與培養並重, 聘請一些具有創新創業經歷的企業家、創業者、行業專家成為兼職實踐導師, 壯大師資力量。通過內建外引並進、競爭與激勵兼顧, 創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創業教育師資團隊。

三、結束語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複雜系統的過程, 需要通過不斷探索、研究、實踐、總結, 得到適於高校培養方式、具有高等教育培養特色、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地方性綜合大學在通識教育模式下,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可以擴大高校教育大眾化、創新化, 以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鳳玉, 張曉光。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體系及啟示[J].重慶高教研究, (6) :93-98.

[2]劉彥軍。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中國高校科技, (9) :82-85.

[3]沈文青, 孫海濤。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構[J].當代教育科學, 2014 (19) :17-20.

[4]吳萍。創業創新時代商科院校通識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 (08) :93-95.

[5]羅家莉, 李曉慧, 席陽, 等。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 2015 (10) :37-39.

[6]謝和平。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導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 (03) :1-5+11.

[7]殷志, 王莉芬, 彭仲生, 等。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 2017 (20) :22-25.

國中教學管理論文 篇四

教育管理者肩負着整個學校的教育發展,要具有前瞻性,緊隨時代的步伐,站在改革的前沿,從而把握好整個學校教學的方向。通過構建新課程理念,以創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管理,促進國中教育的革新與進步,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良好的環境,從而為學生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學校是人與人相互交往的場所,學校管理的對象是教師與學生,教育管理者想要提升辦學質量與水平,需要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不斷進步。因此,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教育人、引導人、尊重人結合起來,發揮人最大的作用與潛能。

(一)創建和諧環境,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在學校管理中,教育管理者要做到誠實待人,在制定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師的權益,這樣才能使制度得到教師的支持。同時,制度與措施的制定要充分體現出對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從而強化領導與教師間的情感基礎。以情動人,才能更好地樹立教師積極的工作態度,使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從而強化教師與領導間的橋樑與紐帶,保證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注重管理民主,發揮集體智慧在學校制定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僅由校長一人決定,而是要集思廣益,從而照顧到各個教師的想法與權益,獲取領導班子的支持,從而發揮集體的作用。如若學校的新制度、新策略全由校長一人決定,則有可能造成制度的片面化,不能很好的照顧到全體教師的根本利益,從而造成班子的不團結,制度無法很好地實施。因此,學校在制定制度、策略時要及時組織班子成員進行研討,並交由教代會進行商議,照顧到各個層次人員的想法與權益,使大家在心理上形成認同,從而全力實施新制度。

(三)立足教育質量,創新教育管理由於教育的對象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並且不斷變化,因此學校教育要緊隨時代進行教學策略與方法的調整,從而適應因為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學校教育管理者要想做到教育管理的創新,必須對教育、教學業務以及教學規律有準確的把控。其主要體現在校長在進行決策時,受到進取心和事業心的推動,廣泛收集並把握相關信息,在國家的教育方針與教育規律的影響下,針對學校的實際教學問題,尋求突破口,從而大膽決策,帶領教師投入到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做好學校教育管理,需要校長在思想上、組織上、輿論上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做出創造性的決策,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保證教育質量。

二、培養創新型教師,提高師資力量

(一)以新課改為依據,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育觀念的轉變帶動教育活動的實施。因此,要想學校教育與時俱進,首要任務就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師與學生間的角色關係,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協助者,在進行教育活動時,要以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合作為主,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讓他們成為探究性學習的主人。意識到現代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教育,更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以新課改為依據,掌握新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學校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須與時俱進,採用與時代相符的教學手段。例如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網絡教育等新型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獲取相應的教學信息,使學校教育能符合時代的要求,不淪為時代的棄兒。

三、創設適宜的環境,保證教育質量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學校教育管理者必須針對傳統教育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採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使學校教育管理真正達到育人的作用。

(一)給予教師足夠的創造空間。學校要改變對教師管理過嚴、管理過死的現狀,給教師相對寬鬆、自由的空間,使每位教師都能發散教學思維,使教師的個性教學得到發揮,進行創造性教學。從而以教師的創新感染學生,帶動學生進行創新活動,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使教學活動成為創造性活動,而非死板的知識傳授。

(二)進行創新性管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進行教育管理過程中,學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培養學生的獨特風格,促使學生形成自身的特長與個性,使學生有所長,並且要保護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今後的發展中更有針對性,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四、確立與時俱進的評價體系,為教育保駕護航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新教育形式下,需要對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教育評價不能僅以學生的分數作為評價的標準,而應包含學生的思想品德、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評價。教學評價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評價的依據,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

(一)將教學評價滲透在教學的各個階段,評價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階段使學生時刻能認識自我,對自我有正確的瞭解,從而以正確的姿態改進學習。

(二)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能形成主體意識,促進自我能力的提升,學生時刻監督自己的行為,能促進自我體系的完善。

(三)注重教育評價的多元化。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注重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在評價時要做到形成性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整體與單項相結合,精確性與模糊性相結合,互評與自評相結合,從而形成客觀、全面的評價結果。使教師對學生有全面的認識,從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學習。總之,教育管理者要緊隨時代的步伐,做到教育先行,認真貫徹教育方針,並做到教育創新,從而優化教育結構,改善教育環境,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做好準備。

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篇五

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國小生的素質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給國小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新的目標。相比而言,傳統的國小教育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隨着當今時代發展,要適當對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有效地發揮新課程的教育意義,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就當今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教學管理;國小教育

在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也應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由於當今大部分學校還採取着傳統的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沒有深化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思想,制約了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發展,使其無法得到創新和改革。教育者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現今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辦法,完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在新課程背景下跟上教育教學管理的發展步伐,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國小教育方法,提高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當今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理念還較為落後

在新課程改革之後,很多教師還沒有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轉變過來,對於很多教師而言,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儘管一再強調要注重以人為本,要全面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改變的只有教學內容。教師沒有將教育理念從傳統教育模式中轉變過來,對於學生的要求和能力判斷還是以考試成績為主,忽略了學生最基本的素質教育。甚至還有相當多的學校還以學生的成績來判斷教師的水平,長期以來便無法順應新課程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學理念是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管理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應當順應新課程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地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和更新。但是放眼大部分學校,很多管理教師的能力並沒有達到要求,甚至很多管理者是由普通國小教師兼職,此類管理者本身就缺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更無法緊跟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並對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因此,提升管理教師的能力勢在必行。

(三)教育教學管理目標不明確

在新課程背景下,很多教育管理者面對新課改帶來的諸多要求,都還保持着一種對新教育模式的摸索狀態,在採取新的教育方式時目標不夠明確,缺少目的性,從而導致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時受傳統教育教學管理方式的影響,有很多教育教學管理者沒有明確教育目標,盲目的將傳統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因此,明確新課程背景下教育教學管理目標尤為重要。

二、針對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可以採取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很多教育教學管理者受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影響,忽略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實際成績要求教師的工作,一切從成績出發。但是在新課程的要求下,要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對於管理教師而言,就要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概念。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其結合實際情況,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自己解決,而不是傳統管理模式中的逐級上報,事不關己。要讓教師充分感受到來自管理者的關愛,讓其將教育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去發展,培養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這樣教師才會投入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時間去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

(二)提高教師教育管理能力,加強教師綜合素質

在新課程標準下,新的標準理念的出現,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教育者應當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素質。學校可以組織管理者參加培訓,學習最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並結合各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並杜絕部分學校由課任教師兼職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現象。同時,教師也應當順應教育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能適應新的教學方式,理解新的教學管理模式。對此學校可以組織集體備課等活動,讓教育教學管理者和教師一起交流探討,增進新課程下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理解,加強落實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對此,學校應當額外重視,增強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確保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更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明確教育目標

在教學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明確的目標,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教育管理方式,根據制定的目標採取有效的措施。對於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管理者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從教師的立場出發,制定合適的管理計劃,讓教師能夠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找尋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教師根據管理者制定的階段性目標結合實際情況逐步完成,而教育目標可以由管理者和教師共同制定,並推薦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夠朝着目標共同前進。只有教育者明確了教育目標,才能更方便教育管理者對其進行分析和管理。對於教育教學管理者而言,每當做出計劃前,一定要考慮到教師的'立場,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階段性目標,並適當的採取鼓勵手段來激勵教師投身於教育工作中,逐步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

在傳統的教師評測考核體制中,往往都通過學生的成績來反映教師的工作水平,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這種評測方法將不再適用。教育教學管理者應當制定出一套新的、完善的考核評測體系,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管理和指導下,能夠順應教育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更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發展。對於評測考核標準可以採用多方面評分的方式,由管理者和學生共同對教師進行評價,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分分級,通過管理者和學生的評價,教師能夠有效地尋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可以意識到問題所在,及時的將問題解決,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這種考核體系還可以激勵教師,使教師拿出更高的熱情投身於教育工作中,幫助管理者根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新制定階段性目標,保證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結語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國小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地做出調整和創新,形成一個創新的、良好的全新體系。並貫徹落實新課程的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教育教學管理者應當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教育管理計劃,通過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培養教師專業水平、明確教育教學目標、完善考核體系等方法對國小教育教學管理進行創新,保證教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下,得到全面的發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開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師範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缺位”與“補位”: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6.

[2]楊春雲.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才智,2015,(15):191.

[3]郝俊格.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週刊,2015,(23):137.

[4]何彥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小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16+14.

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篇六

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教學工作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要提高質量必須靠管理,教學工作是個系統工程,它由多個要素構成,要發揮教學的整體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對教和學的眾多環節實行控制,取得效益還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門科學,要想搞好教學管理,必須認真探索教學管理的科學化之路,幾年來我們在教學管理的科學化道路上進行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它們概括起來有四條:一是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二是以規範化為內容實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檢查、評價、激勵機制,實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為手段實行科學管理。

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樹立質量中心觀念和全面管理觀念,因為提高質量是教學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學管理追求的目標,還是檢驗教學管理效果的標準,所以質量應該成為管理的中心。而質量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全面管理來實現。質量是教學各項工作的綜合效果的表現,離開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質量的提高。因此,以質量為中心實行全面管理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一大原則。

什麼叫全項管理?教師和學生是教學系統的兩大要素,教和學是教學工作的兩個基本方面,教學質量由教的質量和學的質量決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學的管理,並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的管理

決定教的質量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教師素質(包括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教學環節質量和教學研究。所以,我們在教的管理上就緊緊抓住了教師素質提高,教學環節和教研工作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素質提高。重點學校的教師隊伍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紮實的業務基本功,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現代教學的理論修養,並且應該有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師的業務進修和繼續教育,以便更新知識提高素養,使他們的知識層次和業務水平都上一個新台階,以適應現代化教學高要求的需要。我們特別重視骨幹教師的外出考察和參加高層次的研討交流活動。我們認為這是培養高水平教師的重要途徑。二是進行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教育理論貧乏,教育思想陳舊是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問 題,也是阻礙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論的再學習就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我們把教育理論的學習規定為教研組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指定學習書目,安排時間,並制定了檢查措施。為了推動教育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我們還請教育科研部門專家開設系列講座,舉行專題研討,

集中解決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問題。另外還請各方面的人士來校傳遞科技方面、改革開放方面、教學改革方面國內外的各種信息,活躍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促進了思想觀念的更新。三是開展教學經驗總結活動。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總結是提高的途徑。因此,我們把總結規定為教學工作的一個環節,把每人每學年撰寫一篇論文作為制度貫徹執行,並把論文作為教師教學成果的組成部分,認真評選、獎勵並記入本人的教學檔案,同教學成績一樣成為教師職務評定、評選和提幹的依據。對教師隊伍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教學環節的管理。教學諸環節的管理中我們突出了課堂教學的'環節。對課堂效益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來自教學的研討活動,通過研討深化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探討共同問題的解決,探索舊的教學方法 的改革,開闢新的教學途徑。而舉行各種公開課是開展這種研討和探索的極好形式。通過幾年的實踐我校逐漸形成了系列公開課的制度。這些公開課按檔次、目的和內容形式的不同分為三類。一類叫觀摩課,這是最高層次的公開課,請高水平的教師擔任,在全校範圍內舉行。目的和作用有三:一是展示特色,鼓勵創造特色;二是展示教改成果,推動教學改革;三是樹立典型,指導教學。這類課每學期文、理科各舉行一次。另一類叫研究課。由教研組

安排,推薦本學科專題研究承擔者或由較高水平的教師擔任,目的是開展專題研究或成為本學科存在問題的解決進行探索。這類課在教研組範 圍舉行,每學期2-3次。對這類課要求是,要選擇有價值的課題,對課堂教學要進行集體設計,課後對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第三類叫試驗課。這類課在備課組內舉行,每學期每人一課,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研究的羣眾化,把全體教師都吸引到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來。這三個層次的公開課均實行一課一研討的辦法,就是每次公開課後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討會。這樣就形成了每學期的公開課系列和研討系列,每學期全校僅校級和學科級的公開課就有20多個,要舉辦20多次研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