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野外實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初探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6W

注: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高中地理野外實踐教學研究”(項目號:XJK016CZXX0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野外實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初探

[摘要]在我國積極推進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過程中,推進中學研學旅行實踐活動的開展對中學生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中學野外實踐建設是全面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的重要體現,也是開展中學野外實踐活動的重要推手。為此,文章着眼於地方性中學野外實踐的建設及評價研究,以推動中學研學活動的廣泛開展,並助力中學和地方性野外實踐旅行基地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地理;野外實踐;評價研究 

步入高中新課程改革,尾隨着已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其他省區踏上了新課改的征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野外考察實踐活動都有待提高和發展。站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義不容辭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按照新課改要求進行教學。在人文地理知識教學過程中,有不少課題研究活動,筆者選定了“人文地理野外實踐活動探究”課題。

一、中學野外實踐的必要性 
  (一)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印象。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結合興趣引導學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尤其是在高二年級,選考科目選定之後,學生們課業壓力大,思想負擔比較重。如果能夠藉助研學旅行的方式,讓學生在放鬆心情的同時學習和鞏固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研學旅行中,學生走出教室,領略大地的大好風光的同時,通過實地勘察的方法,走進環境,讓原本的地理課程教學變得更加豐富起來。在觀察當地景觀的時候,可以結合現實環境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滲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當學生融入到大自然環境當中之後,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念,並在學習和探索中逐漸形成人地協調觀。 
  (二)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觀念,提高學生綜合思維 
  在研學旅行中,學生先從教材和發佈的資料中瞭解當地亞熱帶的環境和需要具備的地質地理知識。當學生走進相關的環境中,再通過分析當地巖石性狀,傾斜和彎曲的方向,以及影響地貌形成的因素、識別判斷不同地貌的特徵,有助於學生形成整體的理念。學生可以在自身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從多個維度分析問題,以系統性、認知性、全面性和動態性為原則,分析當地的地理環境,將理論與現實結合。在綜合分析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思維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野外實踐地點的確定 
  野外實踐,需要學生在旅行中學習和應用相關的地理知識,那麼,地點的確定就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選定地點所處的位置和交通問題。在滿足教學需求的前提下,位置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是野外實踐中的首選。其次,要確定地質概況問題。地理教學中學習地質部分的內容,需要選取的地質符合學校的要求,並有利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後,還需要考慮路線情況。在野外實踐之前確定好路線,確保時間和安全問題,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才是滿足教學需求的線路設計。 通過研學旅行,學生可以在濃厚的歷史氛圍、地理環境等影響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的思想素養提升。 

三、野外實踐基地評價目標 
  中學野外實踐的評價目標包括以下內容。通過科學的評價,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有關野外實踐的全面信息,以便對實踐基地作出全面部署,併科學地指導野外實踐項目的建設及發展;客觀瞭解基地的建設、運行情況,明確基地建設中的優勢和不足,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促進基地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規範基地相關建設行為,不斷完善硬件設施,規範其服務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務於野外實踐活動。 

四、野外實踐以學生為主導 
  作為國家的頂層設計,核心素養為一線地理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要求,是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等的綜合表現。培養地理實踐力有助於提高學生適應環境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創造力和執行力等品質亦大有裨益。 
    (一)問題思維鏈促進學生的主動深入思考 
  地理教學與環境教育整合的研學活動中,可以從學生熟知、存在疑惑的環境問題入手,設計相關的問題思維鏈讓學生進一步思考,以此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深入理解環境問題。

(二)多個活動細節完善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 
  和其他核心素養相比,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主要是地理觀察和測量、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地理實驗和演示活動等,目的是通過實際地理環境的體驗過程進行學習,這與“體驗學習”的理念是一致的。體驗學習強調個體經驗對學習的意義,不是簡單的主張要在做(實踐)中獲得新知識和新能力,而是更關注對經驗的總結和反思,強調在掌握技能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是能知道能行動,而且要求能從深刻的反思中獲得經驗的提升,使學習者通過反思與體驗過程獲得成長性的發展。因此,在研學活動的活動設計細節中,要從計劃、問卷、分工、數據測量、分析、繪圖、總結等學習體驗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對環境問題科學的認知方法和客觀的評價方式。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注重實踐引導的地理課程組織形式,研學旅行主要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和感知。同時,研學旅行和教學課堂相輔相成,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以後再走進實踐中,進行知識的內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科學育人的理念,助力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敖露露.基於地理核心素養的研學旅行活動設計——以湖北省荊門市為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0):72-7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