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析心理學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19K

淺析心理學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淺析心理學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摘要:現在的學生處於一個複雜的信息時代,有着複雜的心理狀態,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必須多角度地進行班級學生管理,可應用一定的心理效應,如“暗示效應”、“定型效應”、“門檻效應”、“獎罰效應”、“鏈狀效應”、“南風效應”和“破窗效應”等,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進行,並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學效應 班主任 班級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育人的科學,又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層工作。班主任工作開展得好壞將關係到班風和學風建設的好壞, 甚至關係學校整體教育水平的體現和提高與否。因此每一個班主任都必須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教育好學生呢? 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應該注意心理學效應方面的應用。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級管理中充分利用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避免其消極作用,就能夠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下,我將從七個心理效應方面進行闡述,如何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和創造性的促進學生心理和智力方面的發展。

一、“暗示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一般説來,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而且暗示的效應既可以由學生本身產生,如經常認為自己很棒的學生,他在其他方面也會做得很好,而那些認為自己不是很好的人,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做不好,又可以有班主任的語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體場合對好的行為進行表揚,從而對其他同學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勢、眼色、擊桌、停頓、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班主任可以通過語言、手勢等給學生充分暗示的作用,如學生沒有按時參加早自習,班主任不要立刻嚴厲批判,不妨問一下:最近有什麼事情,對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啊?什麼原因呢?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誘導學生説出理由,並讓學生自己分析,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注意並改正。

二、“門檻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是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就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查爾迪尼分析認為,在對人們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因為怕別人認為自己不通人情;當人們接受了簡單的要求後,再提出較高的要求,人們為了保持認識上的統一和給外界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傾向於接受較高要求。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要學會巧用“門檻效應”,例如在班級學生的作業中,開始有部分學生不寫作業,我找到他們説作為學生要把作業寫好,再找任課教師説,無論如何都要給以鼓勵,然後一步一步,這些學生開始寫作業,而且作業一次比一次認真,到最後變得特別喜歡寫作業。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應少一些,小一些,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定型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所謂“定型”,是指在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形象。“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版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對人進行歸類,以此評價一個人,如見到一個肌肉發達、身材高大、穿着運動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必定是一個運動員。

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着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此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例如,有的學生一年級可能經常遲到,到了二年級、三年級還是以往的樣子,所以還是這樣要求自己,説自己以前就是這樣的。班主任可以這樣説,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才是最重要的,以此來改變他們的想法。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着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由此可見,“定型效應”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班主任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學生,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如有的班主任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可能其他方面也不會好,或者學生犯過一個錯誤,以後都以此為例,反覆進行批評,這樣只能使學生更加反感,不改正錯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喪失改正錯誤的信心。曾經有位平時學習不好的學生有一階段學習特別刻苦,在期末考試時成績特別突出。在知道考試成績後,一些班主任説的是:“成績是不錯,作弊了嗎?”由於平時班主任已對學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學生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標準去評價學生,很容易造成偏見、成見,既傷了學生的自尊,又影響了自身形象。

四、“鏈狀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這種效應在年齡小的學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就學生的“鏈狀效應”看不是單方面的,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又在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綜合影響。例如本班三組男生,他們組的學生本來成績一般,學生性格都比較內向,所以在一次座位調動中,將本班學習成績很好、比較外向的一位同學調入,在此同學的帶動下,三組同學成績都在班級前10名,對班級的活動積極參與,也喜歡錶達交流了。因此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優化學生周圍的環境,利用學生的“鏈狀效應”,讓不同性格的學生在一起取長補短, 完善學生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獎懲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獎罰效應”在班級管理中被大多數班主任所應用。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作獎懲效應。心理學實驗證明,表揚、鼓勵和信任,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例如,在一次期末考試後,班主任將語文和數學成績總分在195分以上的學生進行了“學習小狀元”、“學習小博士”的獎勵,頒發獎狀並在班級中宣傳他們的努力、勤勞。隨後,班級上就形成了很好的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但獎勵學生的原則應是精神獎勵重於物質獎勵,否則易造成“為錢而學”、“為家長而學”、“為班主任而學”的心態。獎勵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不斷開化。當然“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必要的懲罰是控制學生行為的有效信號。在懲罰時用語要得體、適度,就事論事,使學生明白為什麼受罰和怎樣改過,同時還應注意的是獎懲的頻率。例如,在一次音樂課上,一些調皮的孩子故意搗蛋,不遵守課堂紀律,班主任得知以後,就在班上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並讓他們自己反思不遵守課堂紀律既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還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得不償失,並讓他們做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書面承諾書。

六、“南風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有一則寓言, 講北風南風打賭, 看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風勁,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南風徐徐,輕柔温柔,使人自覺地把大衣脱下。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他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我們稱之為“南風效應”。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學生的特點,採取符合學生實際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例如本班一位學生,是單親家庭,跟着父親和奶奶生活, 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採取課後談心的方式,詳細瞭解其心理情況及其在生活上的困難,給予其家庭所不能給予的一些關心,使得其在思想上有很大的進步和提高。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學生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關心人,在行為上激勵人、煥發人,容忍學生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七、“破窗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一個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地,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這些都被稱為“破窗效應”。在班級建設中,任何一件有礙於班級整體發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處理,犯錯誤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容易使其更加有恃無恐,今後其行為將更加難以控制;從更深層次來説,錯誤的行為沒有得到糾正,其他學生就把這種錯誤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學生的正確認識受混淆,是非分辯能力下降;即使學生當時對此種錯誤行為有所認識,由於班主任當時沒有明確表態,並採取必要措施,也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暗示性作用,錯誤的發生就成了無所謂的事,在廣大學生中就將產生輻射作用,正氣受抑制,邪氣滋長,由此在班級管理中產生“破窗效應”,對班級的建設造成無可估計的不良後果。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始終遵循“教育無小事”的原則,警惕在班級中“破窗效應”的發生,讓一切隱患消滅於萌芽狀態。班級管理中容易誘發“破窗效應”的環節有:課堂紀律,特別是一些非重點科目的課堂紀律、考試風氣、保護公共財物的意識、日常用語習慣、衞生習慣、攀比之風、奢侈浪費等,要有效防止“破窗效應”的發生,必須從做好積極預防、發現破窗要及時修補、措施要得當等方面。例如,本班一位比較活潑的男孩,一次玩遊戲的過程中,爬到了學校的校園文化台上,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班主任就藉機教育孩子要保護校園文化,班級文化。並對這位同學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並撤銷少先隊員,讓他改正錯誤,進步比較明顯以後再回復他少先隊員的稱號。

心理效應還有很多,上面敍述的只是在班級管理中比較常見和典型的幾種心理效應。七年的教學生涯,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需要教育學生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運用心理效應法,從學生的心理入手,把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後,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班級管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當然這些效應的啟示遠不止這些,還需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效應和現象,需要班主任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 金晶.《淺談“破窗理論”對班主任的啟示》[J ].美麗中國。

[2] 宋興川.《教育心理學》[ M ].南海出版公司。

[3] 趙國忠.《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學》[ M ].南京大學出版社。

[4] 陳宗厚.《班主任工作》[ M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5] 丁蓉.《班集科學管理與藝術》[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9第一版。

[6] 郭毅.《班級管理學》[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5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