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8W

教師教案多篇

語文教案 篇一

【課前導航】

《醜小鴨》是根據安徒生作品改寫的一篇擬人體童話。作者筆下的醜小鴨處處受排擠、受訕笑、受打擊。但它並沒有絕望,也沒有沉淪,而是始終不渝地奮鬥、追求,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高貴的白晝鵝。文中醜小鴨艱難曲折的人生經歷,以和其執着追求的頑強精神,深深地盪滌着每位讀者的靈魂。

本文是同學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情節引人入勝,教學中應抓住同學的年齡特點,根據中同學特有的好奇心和同情心進行教學,強調自主閲讀,自主感悟。以“讀──析──感──悟”為主線,激發同學讀書興趣,引發同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同學對美好的境界、美好的理想進行體驗和追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生字、詞語、美詞佳句;

2、能力目標:瞭解醜小鴨命運的戲劇性變化,理解其社會意義,培養同學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同學懂得友善、懂得追求。

【信息資料】

1、課件、天鵝圖片;

2、瞭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作品進行閲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演練〗

演講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激趣起錨〗

童年,故事伴我們生長:白雪公主讓我們懂得了善良,快樂王子讓我們學會了無私,小紅帽教會了我們機智,或許我們也聽過醜小鴨的故事吧。教師隨即出示“醜小鴨”變成白晝鵝的“flash”圖片,引入課題。

〖學海泛舟〗

一、初讀

1、自讀課文,畫出不熟悉的字詞,利用工具書理解意思,並識記字形,交流鞏固。

自主學習、合作鞏固。

2、分段指讀,師生評議。

培養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二、熟讀

1、引導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文:

考慮:讀懂了什麼?沒讀懂的用“?”標出。

2、分組交流談故事的感受:

引導同學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分組交流,達成共識。

分組、合作、探究。

3、質疑問難:

交流研討後,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請説出來。

師生交流,整合問題,適當點撥

4、內容探知:

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談談你的理由。

結合課文內容簡單易懂、情節引人入勝的特點,強調自讀自悟,培養同學的閲讀能力。

5、仿句拓展:

根據例句,仿寫句子,與例句構成排比。

發揮想象、拓展思維、緊扣主題、延伸課外。

醜小鴨讓我們學會了自信和追求;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一、跳讀全文,深析內容

1、理線索:請找出貫穿全文的線索。

以醜小鴨流浪的足跡為線索。

2、明結構:

請具體找出醜小鴨流浪生活的足跡。

(出生地──沼澤地──老太婆家──灌木林裏──老農家──花園裏)

3、析內容:

結合語境,簡要概括醜小鴨在各個地方的故事。並用精確的詞語概括大家對它的態度,同時體會醜小鴨是怎樣對待自身的生活的。

出生地──(被排擠)

沼澤地──(被歧視)

老太婆家──(被訕笑)

灌森林裏──(嚮往美)

老農家──(被追打)

花園裏──(被讚美)

二、辨析形象,感悟主題

1、辨形象:

指出你認為可悲、可笑、可鄙、可敬的人物(動物)形象。進行分角色朗讀或扮演。之後,對其評價,體會其實際意義。

小組合作。

示例:老太婆家的短腿雞,它高傲無禮,自以為是,缺少同情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的冷酷,人情的冷淡。

2、悟主題:

你知道醜小鴨變成白晝鵝的原因是什麼嗎?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並分析。

關鍵句子:

⑴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裏去才好。

⑵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

⑶只要你是一隻天鵝,就算是生養在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

⑷他感到非常難為情……因為一顆美好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

引導同學悟出主題後,相機出示美麗的白晝鵝飛翔於天空中的畫面。在畫面的下方提示主題。

主題:要成為白晝鵝,就應有寬厚、善良的心,應有理想,要勇敢地追求美與幸福。

三、人生啟示

從醜小鴨的“醜”“苦”“變”的經歷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示例:

1、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2、沒有對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就不可能發明出人生的奇蹟。

3、命運無軌道,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4、愛拼才會贏。

四、拓展延伸

素質作業,任選一題:

1、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許有許多醜小鴨,他們經過自身的拼搏奮鬥,最後也成為一隻美麗的白晝鵝,請以《醜小鴨的夢》為題,寫一篇文章,記敍他們的生長曆程。

2、編排課本劇。

3、蒐集安徒生的其它作品進行閲讀。

【板書設計】

【模式縮影】

1、學習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關鍵詞、指導、培養、學習、理解、感悟)

⑵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鍵詞、思想、頌揚、讚美、感悟)

2、教學模式:

⑴説、談、講、暢、三分演練(前練)

⑵導入新課、創設情境(導入)

⑶多樣讀文、整理感知(讀熟)

⑷合作探究、深入分析(析透)

⑸賞析句段、説談體會(悟深)

⑹課下延伸、蒐集素材(延展)

3、預期目標:

體現三維梯度,溶入聽、説、讀、寫和綜合實踐。樹立人文、人本的大語文觀念,創設合作、和諧、愉快創新的課堂理念。

新教學數學教案設計 篇二

一、鞏固舊知進行鋪墊

1、口算練習(出示口算題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請一兩個學生説一下你是怎樣算的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一個十和幾個一中去掉幾個一剩多少]

2、數的組成的練習。

6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8個一和5個十合起來是多少?

46裏面有幾個十,幾個一?28裏面有幾個一,幾個十?

[通過對已學知識的鞏固達到對新知識進行鋪墊的目的]

二、創設情境

1、利用進行動畫演示:小明要過生日,請了好多同學,媽媽帶小明到商場去買酸奶。(顯示媽媽領着小明到商場的情景。)售貨員阿姨先拿給媽媽30瓶(顯示30瓶酸奶在左邊),又拿給小明2瓶(顯示2瓶酸奶在右邊),問: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請學生觀察要買的酸奶,怎樣放的,引導學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還放了兩瓶]

2、解決30+2。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師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板書:30+2=32説説是怎樣想的?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求30和2合起來用加法,依據百以內數的組成: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3、還可以怎樣列式解決2+30。

教師板書:2+30=

獨立思考後寫在練習本上,發表意見,進行全班交流。

鞏固練習30+3= 6+20= 70+8= 9+40=

4、解決32-2。

教師問:現在我們知道媽媽給小明買了32瓶酸奶,仔細看圖發生了什麼事(小明拿走2瓶),還剩多少瓶?請列出算式,學生口答,教師板書:32-2=30。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計算的嗎?

指出:為什麼要進行減法計算,再依據減法的含義,從32裏去掉2,計算32-2的結果,可以依據數的組成知識,32裏面有3個十和2個一,去掉2個一還剩3個十,就是30;還可以這樣想: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3個十和2個一加在一起就是32,從32中減去2個一,就剩下3個十即30。

鞏固練習63-3= 57-7= 48-8= 29-9=

[請多個學生説説怎樣算的,新知的強化。讓學生明白整十數加一位數與相應的減法的算理]

三、運用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並説説自己是怎樣算的。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展示台上擺小棒,請其他同學一起按要求擺小棒學生仔細觀察後,提出問題在練習本上寫出相應的算式,並由學生説説是怎樣算的。

先擺5捆,再擺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擺44根,再拿走4根。(還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連一連

課本做一做第一題填空,個別同學在展示台上展示,集體訂正。

第二題數學遊戲:在課本上連線,在展示台展示正確者獎勵玉米圖片

3、我當小法官

4+60=46 4+60=64

4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644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46

65-5=60 65-5=6

5個十和7個一合起來是575個十和7個一合起來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貓他們那分別對應同一道題,結果不同,學生用手勢比劃小兔對還是小貓對,面向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出的是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學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細觀察對比下選出正確的。最後一組題要求學生自己解答進一步鞏固]

四、解決問題(第43頁的第6題。)

在這裏將首先出示一張春天的景_進行情景創設,(春天到了,老師帶同學們去春遊,在出遊時出現了一個小問題,需要你們來解決)運用多媒體出示課本上兩人對話的場景(有老師3名,學生40名,45瓶礦泉水夠嗎?),看後先進行同桌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説説自己是怎樣想的,會用算式表達的同學,可以列出算式來。請個別學生彙報討論的結果。(40+3=4343<45所以夠)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什麼知識?我們學的是整十數加一位數和幾十幾減幾這樣的減法,下課以後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互相説得數,回到家裏,和家長互相出題,互相説得數,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優秀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把握散文的情節結構,掌握通過文眼來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學習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見大的構思技巧。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於講真話、敢於自責的精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感受巴金嚴於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二、教學重點

1、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2、瞭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難點

1、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對“文革”的批判。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先給大家説個故事:説的是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在瀏陽遇險,被迫在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並被判刑8年,最終喪妻失子。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列寧曾説過“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

(二)整體感知

這篇文章是一篇敍事性散文,他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發展、結局和尾聲,請大家再次閲讀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內容是開端,哪些內容又是發展、結局和尾聲。

楔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包弟的來歷。

發展(3~6自然段)──七年相處。

結局(7~9自然段)──一朝離別。

尾聲(10~13自然段)──真心懺悔。

明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寫了一個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稱為楔子(戲曲或小説開頭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閲讀“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這一部分內容有沒有其它的作用?

2、作家通過別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現,又是如何於作家一家人相處的呢?請大家快速閲讀“開端”和“發展”兩個部分。

思考:⑴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寫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麼特點?

明確: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⑵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自然段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後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説……等候我們出來”。

⑶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小狗包弟愈是可愛,愈是聰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讓它離開。

3、無論小狗包弟怎樣的可愛與聰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運,請大家閲讀“結局”這部分。

思考:⑴小狗包弟成為包袱的原因是什麼?

①日本種的小狗。

②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一隻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繫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再聯繫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⑵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麼?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會現實,同時也註定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

4、文章寫到這裏,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對照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進行一下對比,看看二者有什麼異同。

相同點: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後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説明了作家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5、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後,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請同學們閲讀一下“尾聲”部分,同時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明確:輕鬆、沉重、自責。

⑴作家為什麼會輕鬆?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衞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輕鬆了。

⑵他為什麼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⑶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話是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6、我們説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能撫平心靈上的創傷嗎?

思考:作家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麼?

明確:作家要説的是雖然整整13年過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種愧疚和自責仍然沒有減少一分,反而與日俱增,而且作者認為“這種煎熬不會終結”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還清心靈上的債”所以作家在76歲高齡,仍然帶病書寫着心中真誠的懺悔,最後輯成了《隨想錄》一書。

7、作者為什麼要以一條小狗來反映“文革”的現實?

第一,以一條小狗來反映社會現實,這樣寫一來是提醒我們,小狗雖小,卻也是一條生命,善良的生命應該獲得生存權。第二,寫一條小狗的遭遇,反映連一條狗都不能逃過劫難,更能體現“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現實。這也體現出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歷史是分不開的,寫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靈歷程。

8、包弟遭遇和藝術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異同?

(同樣死於那個荒唐、殘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藝術家的小狗為主人悲憤而死,它信任人類和人類的友誼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於自我保全的人類放棄而死。)

9、對於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

教師總結:同學們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學,他們的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而後一種同學,他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們沒有親歷“文革”,對“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斷當中,我們仍能夠看到社會的**,所以我們對於生存在那樣的社會當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

10、巴金的懺悔有什麼意義?

教師總結:在文革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幾乎沒有人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而巴金作為一個受害者卻站出來懺悔,這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力量的,他的這種懺悔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引起了人們對於“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懺悔具有喚醒人心的。作用。

五、引導探究

從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懺悔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後來作者經歷了不少的磨難,可仍擺脱不了“煎熬”,這又説明了他是個怎樣的人?

教師小結:

⑴善良、正直的品性,和嚴於解剖自己的可貴精神。

⑵反省、自律精神。這是我們民族在“文革”時代所缺少的精神,這種精神將隨着巴金作品的影響,擴散到讀者當中,喚醒社會公正、社會公德、人類善良的天性。

總之,“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結束後,他勇於反省,對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懺悔。他嚴於解剖自己,敢於講真話,為人真誠正直,是一個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六、鑑賞寫法特點

本文是按“自然流”敍事抒情。“自然流”的特點,是文章段落、層次,過渡、照應,敍事、議論、抒情,過去、現在、將來,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見刻意的技巧,又顯出深層的技巧。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述:

1、故事進展自然順暢,其中無生硬的“焊接”或“阻梗”。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聽了這個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經養過的那條小狗”,很自然地過渡到本文擬述之事;中間寫包弟的可愛,借用日本女作家的問話“您的小狗怎樣”,一下就自然地過渡到包弟慘遭厄運的敍述上來了;文章從敍事向抒情轉化很自然輕巧,抒情大約是從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難眠、思前想後開始的,一直到文章結束,感覺不到其間從事到情、從敍到議的轉變的生硬;再有,從過去到現在,是以懺悔的心情連接起來的,也感覺不到其間過渡的唐突。

2、語言樸素自然,全無刀斧雕琢痕跡。讀者讀了本文受到感動,與本文語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開的。

3、自然之中又有潛藏的起伏跌宕,而絕非完全地平直板滯。與“無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沒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觀賞了。如果我們對本文細加品味,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曉。開篇講述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是深思熟慮過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寫哪些事,哪些事詳寫,哪些事略寫,哪兒發議論抒真情,文章的着力點定於何處,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等等,都需要寫前斟酌。本文發表之後多得評論家欣賞,一定是它的內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構吸引了大眾關注的目光。

七、課堂小結

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雲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倖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動盪、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聖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這位“20世紀中國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並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於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作業佈置

文中作者在自己做錯事之後寫了很多表示懺悔的話。那麼,當你做錯事的時候,你的心是怎麼想的?請把你做錯事時的心情寫下來(最好能寫出情感的起伏變化)。

教學設計模板 篇四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所以教師要採取鼓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並且,七年級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鑑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上幾點主要是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習習慣和能力上去認識歸納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5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3分鐘)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認識並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三、奇文探究共賞析(22分鐘)

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容,並且採用“小組擂台積分榜”進行評價。

(一)研讀入境品語言

展示例句,讓學生運用聯想法,替換法,咀嚼品味作者細膩而準確的寫作手法。

(二)賞讀入心悟情思

讓學生“讀其所喜,品其所愛”,重視誦讀能力,並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這也是我的教法和學法指導。學生邊讀邊評邊議,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並作好評價的引導。

(三)涵詠入理勇質疑

這個環節安排在這裏是為了給學生討論交流提供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學生質疑,這個疑問可以是預習課文時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討論交流中產生的。產生的疑問可由學生互相解答,然後再由教師進行補充。

四、萬水千山總是情(8分鐘)

(一)拓展遷移

欣賞一段視頻,走出語文的範本,走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境界。

(二)課堂總結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師總結,改由學生總結。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而且這種生成性的信息反饋更加準確有效,可以使得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作業佈置

中班教案 篇五

設計意圖:

枯樹不會發芽,惹人討厭;綻放嫩芽、葉子的綠樹,生機勃勃,人人喜愛。故事運用樹木的這一現象以及人們對樹的心理感受,揭示了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暗示了擁有積極情感的重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境,知道樹枝發芽才會成為一棵讓人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社會性意藴,知道要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活動準備:

對比性圖片2張;故事插圖一套;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對比講述。

出示兩幅對比性圖片,提問:

1、師:你們看看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呀?

2、師:那你喜歡哪棵樹呢?為什麼?

3、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不高興發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麼不高興發芽?

二、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一)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提問:

1、師:去年,小鳥為什麼在樹上壘窩呢?(因為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 )

2、師:老奶奶為什麼在樹陰下賣冰棍?( 樹陰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買冰棍)

3、師:那風箏的線為什麼會纏在樹上? (因為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按家;樹陰下涼快,老奶奶在樹陰下賣冰棍。)

4、師:這棵樹啊不高興發芽,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會發生什麼事。

(二)講述故事第二部分,提問:

1、師:小樹不高興發芽的時候,小鳥住到什麼地方去了?

2、師:老奶奶還會到樹下去賣冰棍嗎?

3、師:風箏還喜歡住在這兒嗎?

4、師:小樹不發芽,不長葉了,大家都不喜歡它,所以都不來了。

5、師:這棵小樹還是不高興發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啊?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三)講述故事第三部分,提問:

1、師:環衞工人為什麼要挖掉不高興發芽的樹呢? (因為不高興發芽的樹不發芽,環衞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所以要挖掉它。)

2、師:不高興發芽的樹聽了環衞工人的話怎麼樣了呢? (它嚇傻了,急得渾身發熱)

3、師:這可怎麼辦呢?你能幫小樹想想辦法嗎?(幼兒自由想象,幫小樹想辦法)

4、師:小朋友們想了這麼多辦法,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樹自己想了個什麼好辦法呢?

(四)講述故事第四部分,提問:

1、師:不高興發芽的樹最後發芽了嗎?

2、師:環衞工人為什麼搔搔頭皮就走了呀? (因為他找不到不發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三、教師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

1、師:小樹不發芽能不能長出葉子啊?(不能)

2、師:人們為什麼不喜歡不發芽的樹呢?為什麼喜歡發芽的樹呢?(樹不發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我們都喜歡發芽的樹,是不是啊?)

3、師: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聽這個故事

四、欣賞故事錄音一遍。

1、師:如果你是小樹,你願意做發芽的樹還是做不發芽的樹呢?

2、教師小結:小樹每年春天都會發芽,慢慢地長出樹葉,夏天來到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在大樹下乘涼了。這個不喜歡發芽的樹在聽到環衞工人的話之後,感覺到很害怕,一個晚上的時間就發芽了。發芽了,就會長葉子了,他就又變成了一棵有用的樹。所以,我們都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情。

3、師:那我們小朋友能做幫別人做些什麼事啊?(睡覺的時候互相脱衣服)五、經驗遷移,知道要做個有用的人。

設計意圖:

你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事?

通過比較,產生對發芽小樹的喜愛。

在分段講述故事中,體會到小樹的心理變化過程。

在完整欣賞中,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懂得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

在經驗遷移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改變了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現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老師則是很好地成為了幼兒學習中的組織者,支持者,及其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