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美術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國小一年級美術課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國小階段美術學習的基本內容,認識相關的工具材料,明確美術課應準備的常規工具。

2.通過看看、説説,初步培養學生對兒童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通過畫畫、玩玩,大膽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幾種基本用法。

3.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愛護和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為後續的美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美術課的學習內容和工具材料,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

難點:初步培養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及靈活運用美術工具材料的意識。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美術課本、畫紙、彩色水筆、油畫棒等美術工具(教師)課件、一隻裝有各種美術工具材料的“百寶箱"。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1)藉助動畫人物“喜羊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設參觀美術館情境,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2.欣賞體驗。

“喜羊羊”帶領小朋友參觀美術館三個展廳:繪畫廳、製作廳、體驗廳。

(1)繪畫廳,展示繪畫作品及相關工具。交流討論:小朋友,你知道哪繪畫兩種類?它們都用什麼工具來畫畫?

課件展示:水墨畫、水粉畫、線描畫、水彩筆畫、油畫棒畫畫繪畫種類及其工具。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對不同的繪廁進行初步的認識,瞭解不同之處。

小結:繪畫種類形式不同,工具豐富,畫面效果也不同。

(2)製作廳,出示各種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及相關工具。

結合書本、課件圖片,讓學生欣賞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紙藝、陶藝、生活中各種廢舊物創意造型等。

小結:原來生活中的普通材料,通過手工製作,也能變成美妙的藝術品!

(3)體驗廳,瞭解並嘗試油畫棒、彩色水筆的用筆方法

採用先學後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體驗學習油畫棒、彩色水筆的各種用筆方法,可以大膽嘗試新花樣。教師適當小結。

3、快樂塗鴉。

出示米羅繪畫作品,如《太陽與鳥》等,啟發學生想象點、線、面可畫成什麼,鼓勵學生進行大膽作畫,快樂塗鴉。

4.展示評價,交流拓展。

(1)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並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養成評價、交流的習慣。

(2)課後拓展:美術活動豐富多彩,美術創意精彩無限,課外還可以外出寫生或參觀畫展。

(3)明確美術課所要準備的常規工具,如:繪畫工具主要有油畫棒、彩色水筆;手工工具主要有手工剪刀、固體膠和雙面膠等,提醒學生做好相應準備。

課後反思:

這節課學生都瞭解了美術的基本內容,認識了相關的工具材料,並大膽嘗試畫筆的幾種基本技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部分學生在思維上還停滯幼兒園,非常好動、不能約束自己,之後的課上我還需要加強管理。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課業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形式。在表現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髮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後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為主,自由地表現自己。

這節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説、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遊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徵;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示範發現自畫像的表現手法;通過自我表現體會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並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並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啟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進行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並説出自己的臉部特徵,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覆塗改的現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徵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並發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遊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麼判斷得這麼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遊戲活動,心情輕鬆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髮,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髮有何不同之處?(長短、髮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誰的特徵最明顯?為什麼?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徵,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髮型、五官、臉型……)

2,説一説:請同桌同學互相説説自己的臉部特徵。(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徵明顯的學生上台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説、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説説老師的臉部特徵,根據學生髮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

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

b、添畫頭髮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

c、上色(可線描);

d、可用誇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範幾個被誇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麼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徵,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徵,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範,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枴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徵,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鬍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誇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後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徵最明顯?

3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後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針對低年級學生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和半立體造型製作而設計的一堂工藝課。教學生運用樹枝和彩泥相結合,製作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和小人物。小樹枝取之大自然,它表面有自然的文理且有一定的硬度;彩泥是兒童常用的材料,它鮮豔、柔軟,可以輕鬆隨意地捏出各種形狀。本課綜合兩種材料的特點,取長補短,樹枝在作品中適合做細長的部位,如:鬍鬚、頭髮、四肢等,並且起支撐邊連接的作用;彩泥在作品中做為主體,如:軀幹、頭等部位。學生可靈活巧妙地運用,如:又粗又短的樹枝適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細又長的樹枝適合做老鼠的尾巴等。

本課教學內容富有童趣,製作方法簡單,學生容易掌握,作業結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掌握了製作技巧和方法後,任學生大膽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感受兩面種材料的不同特點,使樹枝和彩泥在作業中運用得恰到好處,鼓勵學生自己創造設計新穎有趣的形象,作業要求可以適當放寬,突出自主表現和重視活動中學生能力的自然增長。

二、教學目標:

1、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製作,並掌握製作技巧和步驟。

2、感受不同材質的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設計意識,讓學生感受創造美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1、學習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製作的簡單技法,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造型。

2、讓學生體驗社會生活分工協作的情趣。

四、教學難點:

教學簡單的立體造型方法。

五、教學設計:

播放教師自己用樹枝和彩泥製作的動畫,讓學生欣賞。通過這一環節可以激起學生對本課活動內容的興趣,產生自己創作的慾望。引導學生觀察動畫片中的人物、動物是用樹枝和彩泥做成的。

可以上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觀察感受樹枝和彩泥的這兩種材質的不同特點,從而獲得豐富的感官印象,進一步瞭解用樹枝和彩泥做出的作品有特殊效果,為下一步創作作好準備。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將畫片中作品的樹枝部分換成彩泥,通過效果對比,讓學生了解作品中樹枝所起的作用。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樹枝和彩泥在作品中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學生一些材料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作品設計,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以激發更大的創作慾望。

分組討論設計。可以讓學生合作設計創作一組作品,既可以增加這課的趣味性,拓寬創作的範圍,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完成作品以後,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的空間,將此次作品作一次展覽,便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以激發學生對學習和創作的興趣。

六、教學體會:

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師創作的動畫作品,設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業可採用合作的形式,作品可以進行展示,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創作的成功感。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人教版國小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蔘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瞭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後,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衞生。

四、課後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後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改變事物比例造成視覺差異,改變畫面效果。

2、説説小人國的故事,畫畫小人國的場景。

3、感受創作和遊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探究畫小人國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大小對比畫出小人國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影片導入營造情境

1、播放影片:小男孩盧卡斯被神奇的縮小槍擊中後,身體變成只有螞蟻那麼大,他們和螞蟻們在一起開始歷險。變小後的他發現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竟然如此神奇。

2、師:想跟盧卡斯一樣變小了去冒險嗎?那我們一起進入小人國吧。

二、嘗試添畫總結方法

1、嘗試添畫。師:現在我們都變得和螞蟻一樣大〖〗了,咱們結伴而行來到了不同的地方。(邊説邊給每組同學發一張大的繪畫作品,分別畫了不同的場景。草地上有花朵、落葉、蝸牛等,餐桌上有餐具、食物、花瓶等,超市貨架上各種商品等)嘗試着把自己添畫到畫中去吧。先想好你們在幹什麼?表情怎樣?動作怎樣?並且注意自己的大小比例哦。

2、分析總結。展示添畫作品,先請小組長介紹本組作品,然後引導學生從以下幾點進行賞析分析。①誰的想法妙,還有新的想法嗎?②誰添的人物最生動?(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大小比例動態和表情來看,教師適時在作品上進行修改添畫。)

3、反例點評。出示幾張有問題的作品,學生分析作品的缺陷。

第一張:人物畫得太大,周圍環境物品畫得太小,沒有小人國的特點。(點擊課件,畫面各物體大小發生變化)

第二張:畫面內容比較單調。(點擊課件,出現一些作為背景的景和物,使畫面變得充實)

三、創意交流拓寬思路

1、創作設想。師:剛才我們進行了一次集體歷險,還總結了這麼多經驗,下面我們單獨行動,你變小了想到什麼地方去幹什麼呢?(表揚鼓勵想法奇特的同學)

2、欣賞教材以及老師收集的優秀作品,拓寬學生思路。(在電腦主板上進行維修的小工人們、騎着蜻蜓到荷花上玩耍的小姑娘等)

獨立創作學生獨立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集體賞評

1、將所有作品粘貼在寫有“小人國曆險記”長幅上。

2、學生離開座位自由欣賞。

3、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或點評別人的作品。

4、教師總結,抓住大小對比、造型生動、情境活潑等方法的突出表現和不足進入講評。

五、學習延伸

展示一張作品:《巨人腳下的城堡》。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六

一、教材的分析:

本學期美術共18課,教材的內容充分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創作學習。內容豐富,從而使學生的頭腦中逐漸形成簡單、具體的形象。本學期在繪畫的具體形象上有所要求,學習一些簡單的簡筆畫,把基礎打實。

二、學生知識能力及情況分析: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説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學生的差異很大,有許多學生基礎很薄,需要時間和教師的個別注意。從幼兒園上來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的環境。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理念很重要,讓學生對美術產生的畏懼感逐漸的消失。

三、教學目標任務:

1、瞭解美術的`基本知識,認識美術工具,並能使用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活動,加強繪畫的技能。

2、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及愛好。

3、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力、形象具體化的觀察力等。

四、教材重、難點:

1、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五、針對該年級的教學計劃:

該年級學生男生較多,學習很活躍,在課上紀律需要維持,學習簡單的簡筆畫,提高具體思維的能力。

六、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美術課術新課程標準,加強有關藝術課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研究、鑽研美術教材,把握教材內容,抓住重點內容,突破難點及代表性的學習內容。

2、認真備課,不打無把握之仗,備課內容要體現創新,即力求實用,又方便靈活,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3、按時上課,上足課時,佈置作業要有靈活性並能及時批改學生作業。

4、加強課外輔導,特別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5、開展多種形式的繪畫如實踐能力比賽和測評。開展評選優秀作品展評活動。

6、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繪畫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訓練。

七、教學進度安排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七

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圓的,滾動的和轉動的,都是圓的。優美、柔和、活潑,是圓的感覺,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大膽用彩筆表現這圓圓的可愛世界。

課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説説對圓形物體的感覺,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啟發學生認識圓形,認識各種圓形物。

用線條或顏色畫出生活中的圓形物並添畫有趣的細節。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圓形,找出生活中的圓形物並能用彩筆表現。巧妙畫出圓形物,並運用恰當的構圖和色彩。

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球、鍾、游泳圈、鈕釦、葡萄實物及圓形物圖片、範圖,吹泡泡物品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生活用品線描寫生稿及圓形物實物等。

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談談生活中有哪些圓圓的物品,如鍋、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時鐘等。

2、欣賞實物及圖片、感受圓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圓的,圓形給人優美、親和、活潑的感覺。

3、世界上的許多東西為什麼要做成圓形呢?(方便,靈活)

4、説説自己對圓形物的感覺。

遊戲及體會

1、師生玩遊戲”吹泡泡”,體會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賞及評述

出示範圖,瞭解作品在造型、構圖、色彩幾方面的特點。要求造型生動,構圖飽滿,色彩豐富。

展示及介紹

板演示範:

徒手畫圓,添畫,色彩平塗,整理完成。

畫圓的幾種方法,如上半圓,下半圓;左半圓,右半圓;一口氣畫一個滾溜園等。

討論與練習

1、畫出幾種你知道的圓形物,要求用線條色彩來表現。對部分同學進行面對面的指導。

(提醒注意圓形的畫法,添畫的構思、操作等。)

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可用用勾線平塗方法畫生活中的圓形物;也可用運用身邊的線、繩等材料排一排,擺一擺,擺出美麗的圖形;亦可用彩紙撕剪等法表現圓形。圓形的相互重疊亦很有趣!

我們不僅要動腦筋想畫什麼,還要想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表現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對造型飽滿、作業細心,添畫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們常説:畫無定法,就是説,畫畫沒有一定的方法,關鍵是看完成後的藝術效果,鼓勵學生多去嘗試。 ——小結與評價

1、作業展評、小結。讓部分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説説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畫的。

2、課後作業:多去畫畫周圍的圓形物,讓圓圓世界變得更有趣。

教學反思: